第一百六十三章 赫赫之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清明上河图最新章节!
折了彦适默然点头,他出身折家,而折家原本就是西军系统诸将的资历和能力,都是知之甚详,赵桓对曲端能力和性格的分析,折彦适也极为赞同。
他原本要出声附合,却又临时转变,轻咳一声,向着赵桓问道:“陛下对虞枢相的才干能力,都极是信任,此次用兵河北,大军未至,虞相已经先期而至,谋画规算,用心费力之极,臣以为,以枢相为主帅,也是极好。”
折彦适身为近臣殿帅,提举皇城司,手中掌握着禁卫大权,况且又是少年时就跟随赵桓身边左右,御带军官,在任免大军主帅这样敏感的话题上,换了别人绝对不敢如他这般脱口而出,与皇帝商议人选。
赵桓回身看他一眼,已经了然于胸。折家在西军系统中根深蒂固,唯一能与折家相提并论的便是种家,现今种家衰落,唯一一个种极现下也不过是个副统制,而折家经历过折可求降金一事后,反而有很多子弟身任方面大员,或是皇帝近卫,除此之外,还出了一个皇后。只可惜现今在各处统兵的折家子弟,资历都是太浅,但只要稍加时日,比如折彦质现在以统制的身份,将来任大军总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身为折家子弟,自然不希望西军中有人太过坐大,虞允文虽然深得皇帝任重,到底是一个文臣,在军队中不可能有如这些世家大将般,真正掌握军权。若是以他领兵,将来折家子弟便会有更大的机会出头领兵。
赵桓是何等人,前世在政治官场中打滚,今世满眼看过去,全是权谋政治。勾心斗角,只略扫折彦适一眼,便已经知道对方用意。对方虽然出自私心,其实也无可指摘,这个时代家族地利益还在个人的利益之上,使用什么手段为家族谋利都无可厚非,况且只是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提议。虞允文虽然年轻,但才干谋略,已经明显远在其余的枢相之上,可以说。整个大宋的军事进程,战役谋画,都是此人一手控制进行,赵桓在政务上依赖很多人。比如赵开。李纲,甚至是很多平庸地官僚,在赵桓看来,政治这东西,最重要的不是人。不是所谓的政治家,而是制度。制度建设好了,一个平庸官僚就能做好所有的事。而军事则不同,它需要天赋,需要常人没有的敏锐直觉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所以一个军事天才,禾必要资历有多高!年纪有多大,霍去病十八岁时建立的功业。很多人五十八岁也做不到,便是此理。
赵桓明知如此。却向着折彦适笑道:“虞允文虽然长于军务,到底资历太浅,经验不足以统领大军。军中资历最为要紧,平时也罢了,战阵上部将对主帅稍有迟疑,便是不得了的大事。”
见对方面露失望之色,赵桓又笑道:“况且朕身边也离不得他,将来有的仗打,允文还有机会。”
皇帝话说到这份上,折彦适虽觉遗憾,却也没有什么话说,君臣二人仰望星空,只见月郎星稀,天空中一片纯净,令人惬意非常。
只是这行宫四周,却是人声嘈杂,皇帝到来的消息早就传遍诸军。宋朝自开国以来,先是河北禁军最为精锐,担负着对抗北辽地重责,谁知后来宋辽之间谈和成功,两国数十年间没有任何战事,河北禁军闲散无事,战力越来越弱,到得西夏崛起,精兵强将尽行入关陕备边,数十年间宋夏之间战争不断,西军方成为禁军最强悍的一支,至赵桓当政时,全国上下唯一能打的军队,便只有西军一支,种师道援开封,第一次开封之围被解,就是西军功劳,而太原防备近一年,种师中统兵十七万,数次与金兵野战,虽败犹荣,亦是西军。到得此时,岳飞所部出身河北禁军,这些年来部曲越打越强,兵力越来越雄厚,最近以来突入中原,连败金兵,阵斩名将,打的完颜宗弼灰头土脸,数十年精锐尽丧于中原大地,岳飞本人及其所部,一时间声名大振,全国上下皆传其名,而西军上下佩服友军战力地同时,却又是极不服气,甚至是大受刺激。
此时此刻,全军上下已经无需再加动员,从将军到普通部卒,皆是战意昂扬,就等着皇帝一声令下,然后全军挥师东进太行,直入河北大地,在河北平原上与敌人痛快厮杀一场,甚至将来直入幽燕,复百年失地,这样才能再将岳飞先拔头筹失掉地光彩,稍加挽回。有着这样的心理,士气又极是高昂,再加上知道皇帝一到,军事行动立刻就要开始,很多部队不等正式的命令,已经按着先期部署规划好的路线,调动军队,准备后勤工作,同时各部一起派遣先锋侦骑,立刻进入太行,为各部的主将提供第一手地情服。枢密院参军司虽然提供有大量的地图,行人司也有相应的情报,各部主将仍然如此行事,也是多年积习难改,同时经过讲武堂的学习,各部都深明战场情报预知的重要性,对地形,当地气候,民风的了解,更加有益于主将对整个局势的判断。
赵桓侧耳倾听片刻,不知怎地,竞又想起当日五国城内的事,默然良久后,方向折彦适道:“当日在五国时,半夜时分,金兵经常调动。朕睡在榻上,心中着实难安。”
折彦适见他如此,一时呐呐竟不能答,沉吟片刻之后,方答道:“今日禁军强盛,金戈铁马之声声声可闻,令人振奋异常。”
赵桓微微一笑,负手入得寝殿,一边行,一边笑道:“数年之功,方致于此,朕心实在安慰。”
岳飞如何打败金兵,他只是从战报上看的分明,而唯有自己亲身到得战场,数十万大军枕戈以待,准备挥师挺进之时,赵桓地心中,才分外的振奋踏实。
一夜安睡无事,第二天起身,依例跑步健身,又与几个侍卫摔角为乐,此处行宫到底不能与扩建后地长安宫室相比,不能例行骑马射箭,也只得罢了。待到八点左右,用过早饭,虞允文与张俊等人,早就等候多时。
皇帝勤政爱民,长于军务,唯有不喜太早早朝,是唯一被臣下诟病的地方。前朝各帝,不管昏愚贤明,天明即朝的规矩却多半能够遵从,这一套规矩还是源流千年不变,赵桓算是改革它的第一人。
调动派遣各部兵马,准备后勤支应的事,几个枢相与一起被召见的枢密参军们早就谋划清楚,一份份命令交由赵桓亲自下令之后,便可颁赐各部。而跟随皇帝至此的几个中书舍人,也将各地呈送过来的政务急件,送交赵桓审阅,赵桓此时心系军务,却也不能过问许多,除了涉及政改的还略微过目,其余的一律转送给留在长安的政事堂去处置。
行人司亦是送来最新的战报,宗弼惨败之后,知道中原不可再战,开封亦不可守,遂下定了放弃黄河以南的决心,反正按照原本完颜昌等人的打算,与宋朝议和之后,只留河北幽燕等地,黄河之南尽数归还,论起失地来,他到并不很是忧惧。
倒是一战折损了大半兵马,令得完颜宗弼大为伤心,同时,也极是害怕朝中政敌大加攻讦,甚至趁机削他兵权。
逃到大名之后,他一边收拢残兵,一面将河北各地驻防金兵召集前来,连同原本的六万户兵马,身边又汇集了五六万人的骑兵部队,驻扎在相州、滑州各处,严防宋军打下开封后,直过黄河,攻向河北。
他虽然觉得宋军渡河不易,未必就会直入河北,一边又是忧心忡忡,极为害怕此事。几天时间内,对当日兵败的大将万户,大加斥责,甚至诛杀了当日率先奔逃的一批中下级军官。行人司在河北经营多年,对这些动向一清二楚,甚至宗弼顿脚流泪,哀叹道:“我自北方起兵以来,从未遭遇到如此的挫折!!!”
又常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前面那句话,赵桓到还相信,宗弼性格坚毅雄强,遭遇这样的挫折,一时情绪失控,致有此叹。而同理,这样性格的人,绝对不会去盛赞敌军的强悍,虽有此语,也只怕是行人司附注加上,以鼓励自己一方的军心士气。
效果倒也明显,皇帝与诸多枢密大臣商议军事,吴阶与姚平仲等人扶剑箕坐于殿下,等候命令,待听得近臣颂读宗弼大赞岳飞所部的话语后,各人都是连声冷哼,大是不服。赵桓笑意吟吟,看在眼中,只觉得还需再加点料,更能令得军心振奋。
待问及上京动向时,却果然又见谢三娘密信上书道:“颖昌之战,岳帅赫赫之功,令得此间震恐非常,一夜数惊,常有小儿夜啼,以岳帅之名相吓。”
此信一读,再看姚平仲等人脸色,却是涨的通红,各人若不是当着天子,只怕就要拔剑怒吼。
折了彦适默然点头,他出身折家,而折家原本就是西军系统诸将的资历和能力,都是知之甚详,赵桓对曲端能力和性格的分析,折彦适也极为赞同。
他原本要出声附合,却又临时转变,轻咳一声,向着赵桓问道:“陛下对虞枢相的才干能力,都极是信任,此次用兵河北,大军未至,虞相已经先期而至,谋画规算,用心费力之极,臣以为,以枢相为主帅,也是极好。”
折彦适身为近臣殿帅,提举皇城司,手中掌握着禁卫大权,况且又是少年时就跟随赵桓身边左右,御带军官,在任免大军主帅这样敏感的话题上,换了别人绝对不敢如他这般脱口而出,与皇帝商议人选。
赵桓回身看他一眼,已经了然于胸。折家在西军系统中根深蒂固,唯一能与折家相提并论的便是种家,现今种家衰落,唯一一个种极现下也不过是个副统制,而折家经历过折可求降金一事后,反而有很多子弟身任方面大员,或是皇帝近卫,除此之外,还出了一个皇后。只可惜现今在各处统兵的折家子弟,资历都是太浅,但只要稍加时日,比如折彦质现在以统制的身份,将来任大军总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身为折家子弟,自然不希望西军中有人太过坐大,虞允文虽然深得皇帝任重,到底是一个文臣,在军队中不可能有如这些世家大将般,真正掌握军权。若是以他领兵,将来折家子弟便会有更大的机会出头领兵。
赵桓是何等人,前世在政治官场中打滚,今世满眼看过去,全是权谋政治。勾心斗角,只略扫折彦适一眼,便已经知道对方用意。对方虽然出自私心,其实也无可指摘,这个时代家族地利益还在个人的利益之上,使用什么手段为家族谋利都无可厚非,况且只是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提议。虞允文虽然年轻,但才干谋略,已经明显远在其余的枢相之上,可以说。整个大宋的军事进程,战役谋画,都是此人一手控制进行,赵桓在政务上依赖很多人。比如赵开。李纲,甚至是很多平庸地官僚,在赵桓看来,政治这东西,最重要的不是人。不是所谓的政治家,而是制度。制度建设好了,一个平庸官僚就能做好所有的事。而军事则不同,它需要天赋,需要常人没有的敏锐直觉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所以一个军事天才,禾必要资历有多高!年纪有多大,霍去病十八岁时建立的功业。很多人五十八岁也做不到,便是此理。
赵桓明知如此。却向着折彦适笑道:“虞允文虽然长于军务,到底资历太浅,经验不足以统领大军。军中资历最为要紧,平时也罢了,战阵上部将对主帅稍有迟疑,便是不得了的大事。”
见对方面露失望之色,赵桓又笑道:“况且朕身边也离不得他,将来有的仗打,允文还有机会。”
皇帝话说到这份上,折彦适虽觉遗憾,却也没有什么话说,君臣二人仰望星空,只见月郎星稀,天空中一片纯净,令人惬意非常。
只是这行宫四周,却是人声嘈杂,皇帝到来的消息早就传遍诸军。宋朝自开国以来,先是河北禁军最为精锐,担负着对抗北辽地重责,谁知后来宋辽之间谈和成功,两国数十年间没有任何战事,河北禁军闲散无事,战力越来越弱,到得西夏崛起,精兵强将尽行入关陕备边,数十年间宋夏之间战争不断,西军方成为禁军最强悍的一支,至赵桓当政时,全国上下唯一能打的军队,便只有西军一支,种师道援开封,第一次开封之围被解,就是西军功劳,而太原防备近一年,种师中统兵十七万,数次与金兵野战,虽败犹荣,亦是西军。到得此时,岳飞所部出身河北禁军,这些年来部曲越打越强,兵力越来越雄厚,最近以来突入中原,连败金兵,阵斩名将,打的完颜宗弼灰头土脸,数十年精锐尽丧于中原大地,岳飞本人及其所部,一时间声名大振,全国上下皆传其名,而西军上下佩服友军战力地同时,却又是极不服气,甚至是大受刺激。
此时此刻,全军上下已经无需再加动员,从将军到普通部卒,皆是战意昂扬,就等着皇帝一声令下,然后全军挥师东进太行,直入河北大地,在河北平原上与敌人痛快厮杀一场,甚至将来直入幽燕,复百年失地,这样才能再将岳飞先拔头筹失掉地光彩,稍加挽回。有着这样的心理,士气又极是高昂,再加上知道皇帝一到,军事行动立刻就要开始,很多部队不等正式的命令,已经按着先期部署规划好的路线,调动军队,准备后勤工作,同时各部一起派遣先锋侦骑,立刻进入太行,为各部的主将提供第一手地情服。枢密院参军司虽然提供有大量的地图,行人司也有相应的情报,各部主将仍然如此行事,也是多年积习难改,同时经过讲武堂的学习,各部都深明战场情报预知的重要性,对地形,当地气候,民风的了解,更加有益于主将对整个局势的判断。
赵桓侧耳倾听片刻,不知怎地,竞又想起当日五国城内的事,默然良久后,方向折彦适道:“当日在五国时,半夜时分,金兵经常调动。朕睡在榻上,心中着实难安。”
折彦适见他如此,一时呐呐竟不能答,沉吟片刻之后,方答道:“今日禁军强盛,金戈铁马之声声声可闻,令人振奋异常。”
赵桓微微一笑,负手入得寝殿,一边行,一边笑道:“数年之功,方致于此,朕心实在安慰。”
岳飞如何打败金兵,他只是从战报上看的分明,而唯有自己亲身到得战场,数十万大军枕戈以待,准备挥师挺进之时,赵桓地心中,才分外的振奋踏实。
一夜安睡无事,第二天起身,依例跑步健身,又与几个侍卫摔角为乐,此处行宫到底不能与扩建后地长安宫室相比,不能例行骑马射箭,也只得罢了。待到八点左右,用过早饭,虞允文与张俊等人,早就等候多时。
皇帝勤政爱民,长于军务,唯有不喜太早早朝,是唯一被臣下诟病的地方。前朝各帝,不管昏愚贤明,天明即朝的规矩却多半能够遵从,这一套规矩还是源流千年不变,赵桓算是改革它的第一人。
调动派遣各部兵马,准备后勤支应的事,几个枢相与一起被召见的枢密参军们早就谋划清楚,一份份命令交由赵桓亲自下令之后,便可颁赐各部。而跟随皇帝至此的几个中书舍人,也将各地呈送过来的政务急件,送交赵桓审阅,赵桓此时心系军务,却也不能过问许多,除了涉及政改的还略微过目,其余的一律转送给留在长安的政事堂去处置。
行人司亦是送来最新的战报,宗弼惨败之后,知道中原不可再战,开封亦不可守,遂下定了放弃黄河以南的决心,反正按照原本完颜昌等人的打算,与宋朝议和之后,只留河北幽燕等地,黄河之南尽数归还,论起失地来,他到并不很是忧惧。
倒是一战折损了大半兵马,令得完颜宗弼大为伤心,同时,也极是害怕朝中政敌大加攻讦,甚至趁机削他兵权。
逃到大名之后,他一边收拢残兵,一面将河北各地驻防金兵召集前来,连同原本的六万户兵马,身边又汇集了五六万人的骑兵部队,驻扎在相州、滑州各处,严防宋军打下开封后,直过黄河,攻向河北。
他虽然觉得宋军渡河不易,未必就会直入河北,一边又是忧心忡忡,极为害怕此事。几天时间内,对当日兵败的大将万户,大加斥责,甚至诛杀了当日率先奔逃的一批中下级军官。行人司在河北经营多年,对这些动向一清二楚,甚至宗弼顿脚流泪,哀叹道:“我自北方起兵以来,从未遭遇到如此的挫折!!!”
又常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前面那句话,赵桓到还相信,宗弼性格坚毅雄强,遭遇这样的挫折,一时情绪失控,致有此叹。而同理,这样性格的人,绝对不会去盛赞敌军的强悍,虽有此语,也只怕是行人司附注加上,以鼓励自己一方的军心士气。
效果倒也明显,皇帝与诸多枢密大臣商议军事,吴阶与姚平仲等人扶剑箕坐于殿下,等候命令,待听得近臣颂读宗弼大赞岳飞所部的话语后,各人都是连声冷哼,大是不服。赵桓笑意吟吟,看在眼中,只觉得还需再加点料,更能令得军心振奋。
待问及上京动向时,却果然又见谢三娘密信上书道:“颖昌之战,岳帅赫赫之功,令得此间震恐非常,一夜数惊,常有小儿夜啼,以岳帅之名相吓。”
此信一读,再看姚平仲等人脸色,却是涨的通红,各人若不是当着天子,只怕就要拔剑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