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简介
推荐阅读: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许地山文学精品选最新章节!
许地山(1893~ 1941)名赞堃,号地山 ,笔名落华生、落花生。他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学者,我国 20世纪 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1895年,许地山随父迁入福建龙溪,13岁进入随宦学堂学习,课外补习经史。1911年,他担任漳州福建省立第二师范教员。1913年,他担任缅甸仰光侨校教师。1915年底,他回国任漳州华英学校教员。1917年,他考入燕京大学,攻读文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他取得文学士学位,毕业后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学习。1922年,他毕业取得神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燕京大学助理,兼任平民大学教师。
1921年,许地山与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并积极参加燕京大学文学研究会活动。1923年,他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印度哲学和宗教比较学。1924年,他获文学硕士。同年,他进入牛津大学研究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宗教和哲学、人类学等。
1926年,许地山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归国途中经印度,并在逗留研究梵文和佛学。当年归国后,他任教于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先后任助教、副教授、教授,同时兼任平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 范大学教员。后来他绕道故乡台湾,向亲友介绍祖国大陆的抗日形势,表达他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信念。他曾担任当时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等职。
1933年,许地山应邀到中山大学讲授人类学。同年冬季,他再赴印度从事研究。一年后回国,他仍任教于燕京大学。1935年,他受聘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教授,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41年 8月 4日,他因心脏病去世。
许地山是一位在新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且颇受好评的作家。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奇特,情节曲折生动,感情深沉真挚,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史方面,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研究。
许地山的著作有《达衷集》《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扶箕迷信的心理》《国粹与国学》《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主要文学作品有《命命鸟》《缀网劳珠》《危巢坠简》《换巢鸾凤》《玉官》《空山灵雨》等。他后期小说现实主义倾向加重,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成为他小说的基本背景,如《在费总理的客厅》《春桃》《铁鱼的鳃》等,很具有现实性。
许地山创作的最大艺术特色是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他侧重于表现自己的理智,因此好作冷静而富于哲理的议论,并力图用有头有尾的、离奇曲折的故事来证明它,他显然深受印度神话与佛教文学的熏陶。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使他成为五四新文化中最独特的作家之一。正是这种鲜明的创作个性,使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抹煞的一席地位。
许地山(1893~ 1941)名赞堃,号地山 ,笔名落华生、落花生。他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学者,我国 20世纪 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1895年,许地山随父迁入福建龙溪,13岁进入随宦学堂学习,课外补习经史。1911年,他担任漳州福建省立第二师范教员。1913年,他担任缅甸仰光侨校教师。1915年底,他回国任漳州华英学校教员。1917年,他考入燕京大学,攻读文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他取得文学士学位,毕业后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学习。1922年,他毕业取得神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燕京大学助理,兼任平民大学教师。
1921年,许地山与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并积极参加燕京大学文学研究会活动。1923年,他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印度哲学和宗教比较学。1924年,他获文学硕士。同年,他进入牛津大学研究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宗教和哲学、人类学等。
1926年,许地山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归国途中经印度,并在逗留研究梵文和佛学。当年归国后,他任教于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先后任助教、副教授、教授,同时兼任平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 范大学教员。后来他绕道故乡台湾,向亲友介绍祖国大陆的抗日形势,表达他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信念。他曾担任当时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等职。
1933年,许地山应邀到中山大学讲授人类学。同年冬季,他再赴印度从事研究。一年后回国,他仍任教于燕京大学。1935年,他受聘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教授,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41年 8月 4日,他因心脏病去世。
许地山是一位在新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且颇受好评的作家。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奇特,情节曲折生动,感情深沉真挚,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史方面,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研究。
许地山的著作有《达衷集》《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扶箕迷信的心理》《国粹与国学》《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主要文学作品有《命命鸟》《缀网劳珠》《危巢坠简》《换巢鸾凤》《玉官》《空山灵雨》等。他后期小说现实主义倾向加重,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成为他小说的基本背景,如《在费总理的客厅》《春桃》《铁鱼的鳃》等,很具有现实性。
许地山创作的最大艺术特色是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他侧重于表现自己的理智,因此好作冷静而富于哲理的议论,并力图用有头有尾的、离奇曲折的故事来证明它,他显然深受印度神话与佛教文学的熏陶。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与众不同的浪漫主义,使他成为五四新文化中最独特的作家之一。正是这种鲜明的创作个性,使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抹煞的一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