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走西口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西隋帝国最新章节!
噔噔噔!一个侍卫紧急跑上阁楼报道“启禀总兵大人,杀虎口把官来报,近日从杀虎口出关的百姓越来越多,且多为拖家带口之人。”
侍卫来报,正在阅览兵书的大同总兵白慎修放下兵书眉头攒动“你说杀虎口出关的百姓越来越多?嘶!...近日大同也是一样,虽然朝廷没有下令闭关,可是此事有些蹊跷啊。”
白慎修不停的思考这事儿,侍卫见状说道“可不?这事儿连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有所察觉。”
侍卫如此说来白慎修倒是想起来,锦衣卫特发的公函。因为朝廷大臣多厌恶厂卫,所以但凡厂卫特发的公函,只要不是那些紧急公函,像白慎修这样的高官都不会把他们当回事的。当他拆开一看果然是关于最近各个关口百姓出关的报告。白慎修一把捏碎公函,心中所想差点误了大事。
“传令下去,各个关口马上闭关,任何人通关必须上报总兵府,有我手谕方可通关,有敢闯关者杀无赦。”
“遵令!”侍卫领命出去,也不知道总兵大人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
同样的事情不光发生在大同镇,凡是与合赤惕部接壤的大明边镇关口都成为这些百姓出关的通道,各地镇守也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效仿大同镇的做法闭关。
宁夏镇守府,镇守太监刘兴气急败坏拍着桌子对皮五吼道“小猴儿!你赶快去趟合赤惕部,问问布尔罕他究竟要干什么?哼!我们都已经答应他给他贩卖百姓到合赤惕部,可他如今诱骗边镇百姓,弄得边镇是鸡飞狗跳,人心不稳。大量百姓流失,致使边镇空虚保障失勤续力不逮,他这是要干什么?”
显然刘兴被布尔罕这么一手弄得十分生气,皮五一直在一旁不敢出声,直到刘兴将怒火发泄完了他才说道“干爹!孩儿已经发函询问过了,布尔罕埋怨我们进展缓慢,所以才想到这样的办法。他说他也没有想到朝廷上下反应如此激烈,还说是我们大惊小怪。”
本来气消了的刘兴再次拍桌子怒道“大惊小怪?我们大惊小怪?他是不知道此事已经被东厂锦衣卫得知,恐怕现在皇上都已经知道了。知不知道此事有多严重?百姓流失啊,那自古以来就是大事,天大的事。”
果然朝廷已经知道。万历最近心情好,一大早就来上朝了,可是一上朝却又是一摊子事儿。
“启奏圣上,臣有本启奏!”刑部尚书李誌站班说道,万历一只胳膊托着下巴,似有忧愁。见李誌还在那里挺着,没办法只能摆手说道“准奏!”
李誌正言道“臣刑部尚书署理都察院做都御史李誌弹劾大同镇总兵白慎修四大罪状。其一,御下不严,收受贿赂。”这是那些准备出关前往合赤惕部的百姓为了能够尽早通关贿赂把官呢,这个世上啊,只要有需求那就会形成一个产业,看样子这事儿被李誌察觉了,但这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其二,弹劾大同镇总兵白慎修,身为边镇总兵把关不严,致使边镇百姓流失严重,边镇空虚,人员凋零。”
这话有些牵强,地方人员流失这怎么说也是地方官的事儿啊,关武将什么事?可这理儿就在这儿呢!谁让百姓流失的关口是他白慎修管辖的呢?
“其三,臣弹劾大同镇总兵白慎修失察之过。半月之前东厂以及锦衣卫都曾给大同总兵白慎修发特涵提醒流民闯关之事。可是白慎修却视之无若,没有即时闭关,才致使如今局面。像白慎修此等人物,视朝廷公函于无物,简直就是无视朝廷威严,此人不办,朝廷法度安在,尊严安在?”
这是要治白慎修于死地啊。
李誌接着说道“其四,臣弹劾大同总兵白慎修勾结鞑靼人,私自放关致使流民通关,而流民通关之后却都直奔塞外合赤惕部,白慎修这是要为合赤惿部兴人丁,壮气势啊。所以此人该死。”
李誌的话都说到这般份上了,群臣都在想这下白慎修死定了。
李誌弹劾白慎修,虽然白慎修为人没有像麻贵、李如薰这样显耀功勋,也不像张铎这样知名儒将,但他好歹侍郎崔景荣一手提拔上来的。俗话说的好,打狗还得看主人,崔景荣此时仿佛就被人在脸上狠狠的抽了两巴掌。
崔景荣站班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李誌李大人弹劾之词有失偏颇,臣必须承认白慎修作为大同镇总兵,确实有行事不端,过失怠慢之处。但是,他绝不可能勾结鞑靼人,况且百姓流失乃是地方官员之过,如果强加在白慎修身上,是否有些过了?”
崔景荣在极力为白慎修辩解,但这也不能帮他开脱一切罪证,就这无视厂卫特涵一条就可以判他个渎职之罪,这也是万历皇帝对他不喜的原因,但是罪不至死啊。
万历皇帝此时正身问道“别的先不管,边民流失是怎么一回事?谁能给朕说说?”
此事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首辅方从哲了,锦衣卫以及边镇的奏疏大多都在他那里,他当然整理出来了。
方从哲站班说道“启奏陛下!数月之前,套西蒙古合赤惕部突然传出流言,言道:但凡边民前往合赤惕部河套地,每人便可以得到十亩良田,耕牛一头。及至今日,各边镇上报,通关前往合赤惕部边民计三万六千七百余口,边镇减户约七千五百余户。幸得诸镇提早发现,闭关塞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万历听后狠狠的拍了龙椅说道“又是这个合赤惕部,他们是要干什么?”
方从哲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边镇关隘全部封闭,致使大量百姓滞留在关隘附近,这亦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此时如果鞑靼人叩关,边镇关隘恐有失守。”
“不是说,故土难离吗?怎么那里的百姓争先抢后的外关外跑?又不是逃难,而且合赤惕部地处塞外苦寒之地,有什么好去的?”对此,万历十分不解。
“陛下有所不知,这些企图通关的百姓,大多是没有土地田产,或者背负外债,到合赤惕部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万历心中跟个明镜似的,大明朝的土地兼并弊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旦逢遭遇大灾大难,变卖土地就成为最直接的方法,之后穷人举债,富人收租依此循环,就会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百姓宁愿背井离乡去合赤惕部谋生也在情理之中了。
见万历从遐想中出来,方从哲紧接着说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安抚百姓,充实边镇才是正事啊。”这个意思就是白慎修之事可以先放一放,看来方从哲这个和事佬已经修养出一种境界了。
崔景荣随声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边民就滞边关不仅给边关正常的互贸带来不利,还会成为一大隐患,臣担心有心人会聚众闹事。”
万历想了想问道“那你们内阁拿出什么章程来了吗?”
方从哲回道“臣提出以下几点。其一,疏导百姓。言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百姓知道其中的厉害,再严惩一两个带头之人即可。其二,派遣钦差大臣前去合赤惕部问责。据锦衣卫报告,合赤惕部曾为此派遣大量奸细进入我大明,多被厂卫截获只是没有一个活口。由此可见,合赤惕部野心之大,**边民实际上是为充实自身,其心可诛。臣只想到这两条还请陛下圣裁。”
这怎么会是一个内阁首辅大臣能想出来的主意?明显是在敷衍吗?不过他倒是点出问题的关键,这种抛砖引玉的方式一般人是难以领会其真谛的。
万历听后摆了摆手,显然方从哲的建议不合他的心意。此时,户部尚书李汝华马上进言道“启奏圣上!臣认为首辅大人的办法不可行。”李汝华此言一出群臣马上显示出无比惊讶之色,一个部院大臣公然质疑首辅决策这不是找死吗?可是方从哲并没有表现出厌恶,反而更加放松了。
李汝华又说道“边民通关前往合赤惕部无非为了生存,如果我们横加阻止恐怕会适得其反,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故土难离。如果我们一定要阻止,可能会激起民变,而且如此合赤惕部必然不会善罢甘休,那我大明将又会多一个敌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敌人变成我们的朋友?或者更直接的成为我们的附庸?”
李汝华这话让万历感兴趣了,他急忙问道“如何成为我们的附庸?”
“陛下!合赤惕部诱拐边民无非是要充实自己,壮大实力。臣知道合赤惕部在今年灭掉了套部蒙古,不仅仅获得河套地区的大片肥沃土地,而且还一举成为漠南蒙古最强大的一支,就连土默特蒙古都在它的威严下颤栗。既然这样,我们何不与合赤惕部做一笔交易?”
户部尚书果然是户部尚书,两句不理老本行。
“边民通关前往合赤惕部,而合赤惕部又要想方设法得到百姓。双方你情我愿,但是与我大明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我大明要承担后果,而合赤惕部却能获得实惠?这很不公平,所以臣想,我们可以用这些百姓来和合赤惕部做笔交易,合赤惕部要想得到百姓就必须付出真金白银,或者战马等物资,臣想布尔罕一定会答应的。”
李汝华此言一出立马遭到崔景荣的反驳“大胆李汝华!枉你还是饱读圣贤书,朝廷重臣。没想到你居然能想到这样的卑鄙下流的主意来蒙蔽圣听。你居然要让陛下出卖自己的子民从中牟利,这与人贩强盗何异?臣恳请陛下治李汝华之罪。”
李汝华确实是过分了,作为一个读书人,饱受圣人教化的人,又是朝廷重臣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有**份。为此李汝华也受到其他朝中大臣的攻讦,看吧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朝堂,这样无尽的争吵也正是万历不喜欢上朝的原因。大概是他听乏了,亦或是群臣吵得唇干口燥停下来。
李汝华说道“你们也不要假装什么正人君子,如果不这样办,那你们倒是想一个更好的主意啊?”
这...?只要一提到拿主意这事儿,人们都避之不及啊。
没有办法?这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李汝华继续说道“圣上!实际上我朝已有近百年没有大的边患,致使边民激增,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不仅没有土地田产甚至没有安身立命之地无家可归,去合赤惕部也是一种出路。更何况,臣听闻合赤惕部首领布尔罕之母乃是前三边总制杨一清亲属后裔,只要朝廷加封其为诰命,想来布尔罕必然会感激不尽,只会更加亲近朝廷。我们还可以加封布尔罕为汗。蒙古大汗自古以来就是由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继承,如果朝廷册封布尔罕为汗,那就打破这一束缚。合赤惕部将成为其他蒙古部族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他就会更加依赖朝廷,而朝廷也可以凭白得到一个坚实的北方屏障。朝廷放任甚至鼓励百姓前往合赤惕部,不仅可以增强合赤惕部实力,还能潜移默化的同化合赤惕部,让其最终为我所用岂不快哉?近年来,多地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这些流民亦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正好可以借此消除。”
以前没有听李汝华讲完,群臣都不是很在意。但当听完之后,人们意识到这个办法至少可以解决目前困扰朝廷的那些问题。
万历皇帝也是这样觉得,李汝华的这个注意确实不错。“好!好!好啊!李爱卿不愧为朝廷重臣,你的主意要比某些人强太多了。”实际上,李汝华就是把准万历贪财这一点,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他作为户部尚书,国库艰难他要比谁都清楚,而万历却是个所求无度的主。只要有机会能往里捞银子,就是再下作的事情恐怕他都会为之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打包出去的。所以他并不怕有人弹劾他或者骂他,凡事儿都有皇帝顶着。
面对万历的夸奖李汝华不敢自大,恭敬的说道“陛下谬赞了,这是臣应该做的。”而首辅方从哲被万历皇帝不点名批评也没有觉得有什么脸红之处,仍然是泰然处之。
“传旨!白慎修改任云南总兵,大同镇总兵由副总兵张万邦继任。”白慎修虽然逃过一劫,死罪可免,可是这改任云南总兵官相当于发配三千里了。
圣旨还没有颁布完,万历继续说道“再传旨!合赤惕部首领布尔罕之母乃杨一清后人,为两邦友好贡献万分,特封其为金华夫人绶一品诰命。再宣旨由户部尚书李汝华为钦差大臣,督办边民一事,兵部侍郎崔景荣辅之。好了,今儿就这样吧,都退下吧,朕乏了。”
听到万历颁旨之后李汝华无奈的摇了摇头,原本他的计策里,册封布尔罕为汗才是重点,而如今看来万历还是心有顾虑啊。
数日之后布尔罕接到了圣旨甚是吃味,这叫什么事儿?李汝华和崔景荣虽是钦差大臣,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俩人一个没来。
“大哥!明廷究竟是什么意思?居然要我们用银子和战马换百姓,他们是穷疯了吧?”扎都罗对于明廷如此很是鄙视。
刘鼎臣听后笑道“恐怕明廷之中也是有明白人,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布尔罕点点头,告诉来使“回去禀告你们大人,我合赤惕部同意用银子和战马来换取百姓,本汗最多能出白银二十万两,战马两千匹,再多就没有了。不过...本汗有个要求,明廷必须出售粮食给我,否则这些人即使来了也会饿死。”
布尔罕看到使者面露为难之色,笑道“哈哈!我知道你做不了主,不忙着答应本汗。粮食我们也会以市价收购,这个你大可放心。”
回到大同的使者当面将布尔罕的原话带到,李汝华根本就没有希望从边民一事上能得到多少,没想到布尔罕居然如此大方,这更加让他肯定之后的流民或许是一条新的贸易行当。
PC:今天差点忘了!
;
噔噔噔!一个侍卫紧急跑上阁楼报道“启禀总兵大人,杀虎口把官来报,近日从杀虎口出关的百姓越来越多,且多为拖家带口之人。”
侍卫来报,正在阅览兵书的大同总兵白慎修放下兵书眉头攒动“你说杀虎口出关的百姓越来越多?嘶!...近日大同也是一样,虽然朝廷没有下令闭关,可是此事有些蹊跷啊。”
白慎修不停的思考这事儿,侍卫见状说道“可不?这事儿连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有所察觉。”
侍卫如此说来白慎修倒是想起来,锦衣卫特发的公函。因为朝廷大臣多厌恶厂卫,所以但凡厂卫特发的公函,只要不是那些紧急公函,像白慎修这样的高官都不会把他们当回事的。当他拆开一看果然是关于最近各个关口百姓出关的报告。白慎修一把捏碎公函,心中所想差点误了大事。
“传令下去,各个关口马上闭关,任何人通关必须上报总兵府,有我手谕方可通关,有敢闯关者杀无赦。”
“遵令!”侍卫领命出去,也不知道总兵大人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
同样的事情不光发生在大同镇,凡是与合赤惕部接壤的大明边镇关口都成为这些百姓出关的通道,各地镇守也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效仿大同镇的做法闭关。
宁夏镇守府,镇守太监刘兴气急败坏拍着桌子对皮五吼道“小猴儿!你赶快去趟合赤惕部,问问布尔罕他究竟要干什么?哼!我们都已经答应他给他贩卖百姓到合赤惕部,可他如今诱骗边镇百姓,弄得边镇是鸡飞狗跳,人心不稳。大量百姓流失,致使边镇空虚保障失勤续力不逮,他这是要干什么?”
显然刘兴被布尔罕这么一手弄得十分生气,皮五一直在一旁不敢出声,直到刘兴将怒火发泄完了他才说道“干爹!孩儿已经发函询问过了,布尔罕埋怨我们进展缓慢,所以才想到这样的办法。他说他也没有想到朝廷上下反应如此激烈,还说是我们大惊小怪。”
本来气消了的刘兴再次拍桌子怒道“大惊小怪?我们大惊小怪?他是不知道此事已经被东厂锦衣卫得知,恐怕现在皇上都已经知道了。知不知道此事有多严重?百姓流失啊,那自古以来就是大事,天大的事。”
果然朝廷已经知道。万历最近心情好,一大早就来上朝了,可是一上朝却又是一摊子事儿。
“启奏圣上,臣有本启奏!”刑部尚书李誌站班说道,万历一只胳膊托着下巴,似有忧愁。见李誌还在那里挺着,没办法只能摆手说道“准奏!”
李誌正言道“臣刑部尚书署理都察院做都御史李誌弹劾大同镇总兵白慎修四大罪状。其一,御下不严,收受贿赂。”这是那些准备出关前往合赤惕部的百姓为了能够尽早通关贿赂把官呢,这个世上啊,只要有需求那就会形成一个产业,看样子这事儿被李誌察觉了,但这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其二,弹劾大同镇总兵白慎修,身为边镇总兵把关不严,致使边镇百姓流失严重,边镇空虚,人员凋零。”
这话有些牵强,地方人员流失这怎么说也是地方官的事儿啊,关武将什么事?可这理儿就在这儿呢!谁让百姓流失的关口是他白慎修管辖的呢?
“其三,臣弹劾大同镇总兵白慎修失察之过。半月之前东厂以及锦衣卫都曾给大同总兵白慎修发特涵提醒流民闯关之事。可是白慎修却视之无若,没有即时闭关,才致使如今局面。像白慎修此等人物,视朝廷公函于无物,简直就是无视朝廷威严,此人不办,朝廷法度安在,尊严安在?”
这是要治白慎修于死地啊。
李誌接着说道“其四,臣弹劾大同总兵白慎修勾结鞑靼人,私自放关致使流民通关,而流民通关之后却都直奔塞外合赤惕部,白慎修这是要为合赤惿部兴人丁,壮气势啊。所以此人该死。”
李誌的话都说到这般份上了,群臣都在想这下白慎修死定了。
李誌弹劾白慎修,虽然白慎修为人没有像麻贵、李如薰这样显耀功勋,也不像张铎这样知名儒将,但他好歹侍郎崔景荣一手提拔上来的。俗话说的好,打狗还得看主人,崔景荣此时仿佛就被人在脸上狠狠的抽了两巴掌。
崔景荣站班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李誌李大人弹劾之词有失偏颇,臣必须承认白慎修作为大同镇总兵,确实有行事不端,过失怠慢之处。但是,他绝不可能勾结鞑靼人,况且百姓流失乃是地方官员之过,如果强加在白慎修身上,是否有些过了?”
崔景荣在极力为白慎修辩解,但这也不能帮他开脱一切罪证,就这无视厂卫特涵一条就可以判他个渎职之罪,这也是万历皇帝对他不喜的原因,但是罪不至死啊。
万历皇帝此时正身问道“别的先不管,边民流失是怎么一回事?谁能给朕说说?”
此事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首辅方从哲了,锦衣卫以及边镇的奏疏大多都在他那里,他当然整理出来了。
方从哲站班说道“启奏陛下!数月之前,套西蒙古合赤惕部突然传出流言,言道:但凡边民前往合赤惕部河套地,每人便可以得到十亩良田,耕牛一头。及至今日,各边镇上报,通关前往合赤惕部边民计三万六千七百余口,边镇减户约七千五百余户。幸得诸镇提早发现,闭关塞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万历听后狠狠的拍了龙椅说道“又是这个合赤惕部,他们是要干什么?”
方从哲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边镇关隘全部封闭,致使大量百姓滞留在关隘附近,这亦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此时如果鞑靼人叩关,边镇关隘恐有失守。”
“不是说,故土难离吗?怎么那里的百姓争先抢后的外关外跑?又不是逃难,而且合赤惕部地处塞外苦寒之地,有什么好去的?”对此,万历十分不解。
“陛下有所不知,这些企图通关的百姓,大多是没有土地田产,或者背负外债,到合赤惕部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万历心中跟个明镜似的,大明朝的土地兼并弊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旦逢遭遇大灾大难,变卖土地就成为最直接的方法,之后穷人举债,富人收租依此循环,就会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百姓宁愿背井离乡去合赤惕部谋生也在情理之中了。
见万历从遐想中出来,方从哲紧接着说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安抚百姓,充实边镇才是正事啊。”这个意思就是白慎修之事可以先放一放,看来方从哲这个和事佬已经修养出一种境界了。
崔景荣随声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边民就滞边关不仅给边关正常的互贸带来不利,还会成为一大隐患,臣担心有心人会聚众闹事。”
万历想了想问道“那你们内阁拿出什么章程来了吗?”
方从哲回道“臣提出以下几点。其一,疏导百姓。言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百姓知道其中的厉害,再严惩一两个带头之人即可。其二,派遣钦差大臣前去合赤惕部问责。据锦衣卫报告,合赤惕部曾为此派遣大量奸细进入我大明,多被厂卫截获只是没有一个活口。由此可见,合赤惕部野心之大,**边民实际上是为充实自身,其心可诛。臣只想到这两条还请陛下圣裁。”
这怎么会是一个内阁首辅大臣能想出来的主意?明显是在敷衍吗?不过他倒是点出问题的关键,这种抛砖引玉的方式一般人是难以领会其真谛的。
万历听后摆了摆手,显然方从哲的建议不合他的心意。此时,户部尚书李汝华马上进言道“启奏圣上!臣认为首辅大人的办法不可行。”李汝华此言一出群臣马上显示出无比惊讶之色,一个部院大臣公然质疑首辅决策这不是找死吗?可是方从哲并没有表现出厌恶,反而更加放松了。
李汝华又说道“边民通关前往合赤惕部无非为了生存,如果我们横加阻止恐怕会适得其反,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故土难离。如果我们一定要阻止,可能会激起民变,而且如此合赤惕部必然不会善罢甘休,那我大明将又会多一个敌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敌人变成我们的朋友?或者更直接的成为我们的附庸?”
李汝华这话让万历感兴趣了,他急忙问道“如何成为我们的附庸?”
“陛下!合赤惕部诱拐边民无非是要充实自己,壮大实力。臣知道合赤惕部在今年灭掉了套部蒙古,不仅仅获得河套地区的大片肥沃土地,而且还一举成为漠南蒙古最强大的一支,就连土默特蒙古都在它的威严下颤栗。既然这样,我们何不与合赤惕部做一笔交易?”
户部尚书果然是户部尚书,两句不理老本行。
“边民通关前往合赤惕部,而合赤惕部又要想方设法得到百姓。双方你情我愿,但是与我大明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我大明要承担后果,而合赤惕部却能获得实惠?这很不公平,所以臣想,我们可以用这些百姓来和合赤惕部做笔交易,合赤惕部要想得到百姓就必须付出真金白银,或者战马等物资,臣想布尔罕一定会答应的。”
李汝华此言一出立马遭到崔景荣的反驳“大胆李汝华!枉你还是饱读圣贤书,朝廷重臣。没想到你居然能想到这样的卑鄙下流的主意来蒙蔽圣听。你居然要让陛下出卖自己的子民从中牟利,这与人贩强盗何异?臣恳请陛下治李汝华之罪。”
李汝华确实是过分了,作为一个读书人,饱受圣人教化的人,又是朝廷重臣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有**份。为此李汝华也受到其他朝中大臣的攻讦,看吧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朝堂,这样无尽的争吵也正是万历不喜欢上朝的原因。大概是他听乏了,亦或是群臣吵得唇干口燥停下来。
李汝华说道“你们也不要假装什么正人君子,如果不这样办,那你们倒是想一个更好的主意啊?”
这...?只要一提到拿主意这事儿,人们都避之不及啊。
没有办法?这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李汝华继续说道“圣上!实际上我朝已有近百年没有大的边患,致使边民激增,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不仅没有土地田产甚至没有安身立命之地无家可归,去合赤惕部也是一种出路。更何况,臣听闻合赤惕部首领布尔罕之母乃是前三边总制杨一清亲属后裔,只要朝廷加封其为诰命,想来布尔罕必然会感激不尽,只会更加亲近朝廷。我们还可以加封布尔罕为汗。蒙古大汗自古以来就是由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继承,如果朝廷册封布尔罕为汗,那就打破这一束缚。合赤惕部将成为其他蒙古部族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他就会更加依赖朝廷,而朝廷也可以凭白得到一个坚实的北方屏障。朝廷放任甚至鼓励百姓前往合赤惕部,不仅可以增强合赤惕部实力,还能潜移默化的同化合赤惕部,让其最终为我所用岂不快哉?近年来,多地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这些流民亦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正好可以借此消除。”
以前没有听李汝华讲完,群臣都不是很在意。但当听完之后,人们意识到这个办法至少可以解决目前困扰朝廷的那些问题。
万历皇帝也是这样觉得,李汝华的这个注意确实不错。“好!好!好啊!李爱卿不愧为朝廷重臣,你的主意要比某些人强太多了。”实际上,李汝华就是把准万历贪财这一点,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他作为户部尚书,国库艰难他要比谁都清楚,而万历却是个所求无度的主。只要有机会能往里捞银子,就是再下作的事情恐怕他都会为之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打包出去的。所以他并不怕有人弹劾他或者骂他,凡事儿都有皇帝顶着。
面对万历的夸奖李汝华不敢自大,恭敬的说道“陛下谬赞了,这是臣应该做的。”而首辅方从哲被万历皇帝不点名批评也没有觉得有什么脸红之处,仍然是泰然处之。
“传旨!白慎修改任云南总兵,大同镇总兵由副总兵张万邦继任。”白慎修虽然逃过一劫,死罪可免,可是这改任云南总兵官相当于发配三千里了。
圣旨还没有颁布完,万历继续说道“再传旨!合赤惕部首领布尔罕之母乃杨一清后人,为两邦友好贡献万分,特封其为金华夫人绶一品诰命。再宣旨由户部尚书李汝华为钦差大臣,督办边民一事,兵部侍郎崔景荣辅之。好了,今儿就这样吧,都退下吧,朕乏了。”
听到万历颁旨之后李汝华无奈的摇了摇头,原本他的计策里,册封布尔罕为汗才是重点,而如今看来万历还是心有顾虑啊。
数日之后布尔罕接到了圣旨甚是吃味,这叫什么事儿?李汝华和崔景荣虽是钦差大臣,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俩人一个没来。
“大哥!明廷究竟是什么意思?居然要我们用银子和战马换百姓,他们是穷疯了吧?”扎都罗对于明廷如此很是鄙视。
刘鼎臣听后笑道“恐怕明廷之中也是有明白人,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布尔罕点点头,告诉来使“回去禀告你们大人,我合赤惕部同意用银子和战马来换取百姓,本汗最多能出白银二十万两,战马两千匹,再多就没有了。不过...本汗有个要求,明廷必须出售粮食给我,否则这些人即使来了也会饿死。”
布尔罕看到使者面露为难之色,笑道“哈哈!我知道你做不了主,不忙着答应本汗。粮食我们也会以市价收购,这个你大可放心。”
回到大同的使者当面将布尔罕的原话带到,李汝华根本就没有希望从边民一事上能得到多少,没想到布尔罕居然如此大方,这更加让他肯定之后的流民或许是一条新的贸易行当。
PC:今天差点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