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2)
推荐阅读: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简·爱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2)
当饥饿像只秃鹰的利爪那样深深陷入我的体内的时候,孤独只会是空虚的孤独,休息也是骗人的鬼话。在一所屋子附近,我几次走近,又同样几次讪讪地离开。我实在没有勇气举起手敲开门。我有什么权利要求与我毫不相干的人来同情我的悲惨命运呢?我退退缩缩着。整个下午就在我这样像离开了家门的狗似的到处晃悠过去了。在穿过一块麦田地时,我远望见前面有一座教堂的尖塔,我连忙向它走去。就在离教堂墓地不远处的花园中央,座落着一幢小巧别致的小屋子,我想那一定是牧师住的地方。我想到了牧师的职责——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帮助和忠告,那些无亲无故的外地人想找点活儿干以糊口就是去找牧师帮忙的。我,也有这个权利前去寻求帮助,一个主意也好。于是,我拿出我仅存的那口气,鼓起我的勇气,强迫自己走上前去。到了房子前,我敲了敲厨房门。有一位老妇人模样的人前来把门打开。我连忙问这儿是否是牧师的地方?“是的。”“那,牧师在吗?”
“不在。”“他不久就能够回来吗?”“哦,不,他这次是远足。”“那地方离这儿很远么?”“也不算太远。大概有三英里,他父亲突然过世了,他被叫去,这阵子还在荒原庄呢,我想他估计还要两个星期才能回来。”“女主人在家吗?”“哦,除了我,这儿没有别人。我是这儿的管家。”读者啊,我实在没法向她乞求几块面包救救我,我拉不下脸来。我于是艰难地把脚步移开了。我又想着了那街上小铺里陈列着的那些面包。我再一次解下了沙巾。噢,我只要一块面包皮,一块面包皮暂缓解我饥饿的痛苦就可以了。我本能地转身回到那个村子。找到了那家店铺,我又走了进去。我也不会管是否还有别人在场,我鼓足了勇气向那女人道:“我可以用我这头巾换你的一个面包么?”显然,她感到疑惑。她望着我说:“不,我从来不做交换生意。”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什么也顾不了了。我要求换半块,她还是冷漠地表示不同意。她说:“我又怎么知道你的头巾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那你肯要我的手套么?”
“不,我要这个干什么?”现在来回想这些是难受的,我知道,亲爱的读者。有人曾说过去的痛苦在回忆里也是快乐的,可我直到今天想到那些时候的那些人和事我心中仍隐隐作痛。精神的摧残,肉体的折磨,这种回忆实在让我痛苦。当然我一点儿也不怨恨那些拒我千里的人。我想他们那样做是合乎常理并且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不要说穿着那么整齐的乞丐易让人起疑,即使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乞丐也易让人怀疑的。当然,我所要求的只是一份工作,可他们又有什么责任和义务要给我工作呢?他们只是初次见我,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品性如何。而那不愿意用她的面包来换得我的头巾又有什么不对呢?她可以觉得这样的一件事很是蹊跷,或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交易。我还是就此打住吧,实在不想再多谈这个话题了。在傍晚的时候我走过了一户农民家的房子。
我看到有一农人正坐在敞开着的门口前吃着干酪面包,那是他的晚餐吧,我想。我于是停了下来,问他道:“你能给我一点儿面包吗?我实在是饿极了。”他先是惊奇地看着我,不过他二话没说就切下一块厚厚的面包递给了我。我猜他一定没把我看作是个乞丐,只是有点儿奇怪这位小姐竟对他的黑面包发生了兴趣。我立即走到一块没人的地方,坐下开始狼吞虎咽起来。我并不奢望能在哪户人家借宿,我于是就到我前面提到过的那座林子里准备过夜。可是那一夜睡得实在是不舒服。地面又潮湿,天气又冷,而且时不时有人过来,在附近走过,我于是不得不起身换地方,我没有一点安全感和清静感。在天灰朦朦亮时竟下了雨来,而且下了一整天。亲爱的读者,不要要求我再把这一天的遭遇详细叙给你听了。一如先前,找工作被拒绝;被拒绝,找工作。同昨天一样,饿着肚子。不过倒是有一次,我吃了一点东西。也是在一农舍门前,我看见有一小女孩正往一猪槽里倒一点儿冷粥,我连忙问,“你能把这个给我么?”
她睁大了眼睛,一副惊奇的样子。“妈妈,”她大喊道,“这儿有个女人问我可不可以把粥给她。”“孩子,给她吧。”屋里传来一个声音,“如果她是个乞丐,你就给她吧,猪也不怎么喜欢喝粥。姑娘已在我手掌中倒下那已糊成块的粥了。我迫不急待地吞了下去。傍晚在这雨天里又要逼近的时候,我停了下来,我已在一条只能穿过一匹马的狭窄子道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我支撑不住了。”我对自己说道,“我实在没气力再往前走了。今晚我又要淋着雨在外头睡觉么?雨这么大,我只能枕着那又冷又冰的泥土睡觉的。可我又有什么办法,有谁会收留我呢?不过我的处境实在是不堪入目。
因为饥饿而全身无力,因为这寒冷而浑身凄凉,还有那希望的全部破灭。看来,我还等不到另一个早晨来到就会死去。我为什么还要这样苦苦地挣扎着维持这已毫无意义的生命呢?死亡又有什么不好?可是,因为我知道,知道并且毫不怀疑罗切斯特先生仍活在世上!再说,有谁甘心死于饥寒交迫呢?哦,上帝,帮帮我,救救我吧!我需要你的指引,你的支持!我呆呆地看着我周围那些罩在雨雾中的朦胧夜景。我明白我已远远地离开了村子,几乎是再也看不见它了。连周边的稻田也已彻底消失。我走过无数个路口穿过无数条岔道,我又回到了那片荒原地带,那些黑黝黝的小山与我只隔开了几块麦田地,这些田地几乎就同那些石楠地没什么两样,贫瘠,荒芜,根本就不曾好好开拓。
“哦,死在大街上,或者在那人来人往的大路上,我还不如就死在这儿。”我想到,“由这些乌鸦或渡鸦,如果这儿有的话,啄去我骨头上的肉,也远比由救济院的棺材收容我埋在乞丐的坟墓堆里腐烂好。”我这样想着,就向着一座小山走去。我只要找个低凹处就可以躺下,即使不安全,有隐蔽的地方就行了。但是这看起来却是一片平坦的荒原。一望无际得没有分别,只除了那稍微的颜色外,有些地方由于长着苔藓和灯心草而是绿色的,有些地方由于长着石楠而是黑黝黝的。尽管天色已暗,我还是能分辨出来,虽然随着夜晚的来临那些只是明暗差别的颜色也是模糊不清的。
我仍搜寻着这极为荒凉的荒原,到处都是昏暗的、凄凉的,突然,我瞧见远景中的荒原和山脊之间闪出一道隐约可见的亮光。“那一定是“ignisfatuas”,我立即反映出这样的一个念头,并且以为不久它就会消失的。可是它是那么稳定地发着亮光,既没有后退的迹象,也没有前移的影子。“不会是一堆刚燃起的篝火吧?”我思忖着。我仔细地观察,它并没有任何的蔓延扩大,也没有逐渐缩小的趋向。“该是从哪座屋子里透出的蜡烛光。”我推想到,“不过即使我的推想是正确的,我也无法到达那里。它太远了。况且,就算是在我跟前,我又能如何呢?我敲开了门,然后又被砰砰的关门拒于外边。”
我颓然地倒在了我站着的地方,用泥土深深地埋住了脸。就这样躺了好一会儿。我听得见凛冽的夜风越过小山,掠过我,又一路呜咽地向远处刮去,直至消失。雨似乎更大了,我已浑身找不着一丝干的衣服了。要是我真能死于这种冻僵的麻木状态就好了,我只会毫无感觉地任由雨水拍打着我。可我确实受不了那刺骨的冷气穿透肌肤,我哆嗦着爬了起来。那束光仍在雨中忽隐忽现地闪动着,但却总是稳定在那块地方。我勉强拖着那麻木的两条腿试图重新向它走去。它指引着我攀上了那座小山,又穿过了一片宽广的沼泽地,要是在冬天,这儿是根本无法穿行的。即是在现在这样的仲夏时节,也是到处是泥浆,实在寸步难行。我摔了两跤,但还是强打着精神爬了起来。我一定要走到那儿去,那光是我希望的归宿。
走过了那片沼泽地,我看到那边的荒原上似乎有一条发白的道路,我认准了那是一条路,于是便朝它走去。不是大路像是小路,我想,那亮光在前面不远处的土丘似的高处,由一些树包围着,路是通向那儿的。周围的那些树,在我从那模糊不清的隐约可辨的树形和树叶看来,一定是些枞树了。而我更近了些的时候,我却发现那亮光消失了,代之而来的却是一团黑糊糊的东西,我伸手摸了摸,知道了那是一堵矮墙的粗石块。有些像是栅栏似的东西立在了墙的上方,从那墙里面长出高高的带刺的树篱。我摸着走了过去。忽然瞧见眼前有个发白的东西闪闪发光,哦,它是一扇园门的边门。我只轻轻一碰,就把那滑动的铰链打开了,一丛冬青或者是紫杉样的黑色的灌木长在门的两边。我穿过那扇门,经过灌木丛,就来到了那房子的跟前。那房子矮矮的,在黑色的衬托下却显得有些高。只是我怎么也找不见那引着我的亮光,到处是漆黑一片。我有些担心房子里的人都已入睡了。我拐过屋角去找扇门,那亮光又出来了,它是从一扇小小的格子窗的三角形破璃窗里面射出的。
那窗户离地面大约有一英尺,在那浓密的长青藤和其他什么藤类植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的小,墙上也密密麻麻地堆集着藤叶。那帘子和百叶窗根本就是不需要的,因为在那藤叶的遮掩下窗洞也只剩那么一点点了。我俯身用手拨开那横在面前的挡道的枝叶时,我对里面看得清清楚楚。我看到了那房间里的地板刷洗得很干净并铺上了沙子,里面有着一套胡桃木做的餐具柜,里头摆放着一排排的锡制的盆和碟,反射出那火炉里又红又亮的旺盛的暖和的亮光来。我还看到里边挂着一架钟,放着几把椅子,有一张似白松木做成的桌子上放着那给指引的正燃着的蜡烛。有一位略显粗俗的老妇人正在灯下织着袜子,坐在那儿同周围是那么的和谐一致,都那么干净利索。我只对那些东西看了个大概,也没看出什么特别来。只是在火炉子旁正文静地端坐着两位年轻漂亮的女孩,一切都笼罩在玫瑰色的和谐和安宁中。那两位小姐显然是大家闺秀,在那儿坐着,其中一个坐在一把矮矮的摇椅上,另一个却是在一个更显矮的小凳子上。那穿在身上的黑纱和绒缎的重丧服更把她们那异常白皙的脖子和脸蛋衬托了出来。一个女孩的膝头上枕着一只很大的猎狗的头,另一个女孩的裙兜里睡着一只黑猫。
我感到不解,她们是什么人呢?如此的打扮的两个人为什么又呆在这间简陋不堪的厨房里呢?她们一定不是那个老妇人的孩子,我敢断定,因为她们那十分有教养而文雅的神态同那看似乡下人的老妇人是显然不同出一屋的。我以前从来未见过她们,可我看着她们却觉得每一张脸是那么的熟悉。她们并不漂亮,尤其是由于那过于苍白的肤色,而在她们都专心看书时,那种严肃近乎是严峻了。有一个架子搁在她们中间,还有一根燃着的蜡烛,旁边还有两大卷书,显然是供她们时常翻阅的,她们似乎是用手中的小本书与之比较,有点像是查字典。这情景就像是一幅和谐的画面似的,无声无息,人儿都似乎只是影子,只有那生着炉火的房间倒像是画框似的。整个房间寂静得可以听见那炉灰在从炉格间沙沙落下,时钟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嘀嗒响着,我似乎还听得见那老人手中织针的咯嗒咯嗒声。最后我却清楚听到有个声音打破了这出奇的安静。
第二十七章 (2)
当饥饿像只秃鹰的利爪那样深深陷入我的体内的时候,孤独只会是空虚的孤独,休息也是骗人的鬼话。在一所屋子附近,我几次走近,又同样几次讪讪地离开。我实在没有勇气举起手敲开门。我有什么权利要求与我毫不相干的人来同情我的悲惨命运呢?我退退缩缩着。整个下午就在我这样像离开了家门的狗似的到处晃悠过去了。在穿过一块麦田地时,我远望见前面有一座教堂的尖塔,我连忙向它走去。就在离教堂墓地不远处的花园中央,座落着一幢小巧别致的小屋子,我想那一定是牧师住的地方。我想到了牧师的职责——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帮助和忠告,那些无亲无故的外地人想找点活儿干以糊口就是去找牧师帮忙的。我,也有这个权利前去寻求帮助,一个主意也好。于是,我拿出我仅存的那口气,鼓起我的勇气,强迫自己走上前去。到了房子前,我敲了敲厨房门。有一位老妇人模样的人前来把门打开。我连忙问这儿是否是牧师的地方?“是的。”“那,牧师在吗?”
“不在。”“他不久就能够回来吗?”“哦,不,他这次是远足。”“那地方离这儿很远么?”“也不算太远。大概有三英里,他父亲突然过世了,他被叫去,这阵子还在荒原庄呢,我想他估计还要两个星期才能回来。”“女主人在家吗?”“哦,除了我,这儿没有别人。我是这儿的管家。”读者啊,我实在没法向她乞求几块面包救救我,我拉不下脸来。我于是艰难地把脚步移开了。我又想着了那街上小铺里陈列着的那些面包。我再一次解下了沙巾。噢,我只要一块面包皮,一块面包皮暂缓解我饥饿的痛苦就可以了。我本能地转身回到那个村子。找到了那家店铺,我又走了进去。我也不会管是否还有别人在场,我鼓足了勇气向那女人道:“我可以用我这头巾换你的一个面包么?”显然,她感到疑惑。她望着我说:“不,我从来不做交换生意。”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什么也顾不了了。我要求换半块,她还是冷漠地表示不同意。她说:“我又怎么知道你的头巾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那你肯要我的手套么?”
“不,我要这个干什么?”现在来回想这些是难受的,我知道,亲爱的读者。有人曾说过去的痛苦在回忆里也是快乐的,可我直到今天想到那些时候的那些人和事我心中仍隐隐作痛。精神的摧残,肉体的折磨,这种回忆实在让我痛苦。当然我一点儿也不怨恨那些拒我千里的人。我想他们那样做是合乎常理并且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不要说穿着那么整齐的乞丐易让人起疑,即使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乞丐也易让人怀疑的。当然,我所要求的只是一份工作,可他们又有什么责任和义务要给我工作呢?他们只是初次见我,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品性如何。而那不愿意用她的面包来换得我的头巾又有什么不对呢?她可以觉得这样的一件事很是蹊跷,或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交易。我还是就此打住吧,实在不想再多谈这个话题了。在傍晚的时候我走过了一户农民家的房子。
我看到有一农人正坐在敞开着的门口前吃着干酪面包,那是他的晚餐吧,我想。我于是停了下来,问他道:“你能给我一点儿面包吗?我实在是饿极了。”他先是惊奇地看着我,不过他二话没说就切下一块厚厚的面包递给了我。我猜他一定没把我看作是个乞丐,只是有点儿奇怪这位小姐竟对他的黑面包发生了兴趣。我立即走到一块没人的地方,坐下开始狼吞虎咽起来。我并不奢望能在哪户人家借宿,我于是就到我前面提到过的那座林子里准备过夜。可是那一夜睡得实在是不舒服。地面又潮湿,天气又冷,而且时不时有人过来,在附近走过,我于是不得不起身换地方,我没有一点安全感和清静感。在天灰朦朦亮时竟下了雨来,而且下了一整天。亲爱的读者,不要要求我再把这一天的遭遇详细叙给你听了。一如先前,找工作被拒绝;被拒绝,找工作。同昨天一样,饿着肚子。不过倒是有一次,我吃了一点东西。也是在一农舍门前,我看见有一小女孩正往一猪槽里倒一点儿冷粥,我连忙问,“你能把这个给我么?”
她睁大了眼睛,一副惊奇的样子。“妈妈,”她大喊道,“这儿有个女人问我可不可以把粥给她。”“孩子,给她吧。”屋里传来一个声音,“如果她是个乞丐,你就给她吧,猪也不怎么喜欢喝粥。姑娘已在我手掌中倒下那已糊成块的粥了。我迫不急待地吞了下去。傍晚在这雨天里又要逼近的时候,我停了下来,我已在一条只能穿过一匹马的狭窄子道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我支撑不住了。”我对自己说道,“我实在没气力再往前走了。今晚我又要淋着雨在外头睡觉么?雨这么大,我只能枕着那又冷又冰的泥土睡觉的。可我又有什么办法,有谁会收留我呢?不过我的处境实在是不堪入目。
因为饥饿而全身无力,因为这寒冷而浑身凄凉,还有那希望的全部破灭。看来,我还等不到另一个早晨来到就会死去。我为什么还要这样苦苦地挣扎着维持这已毫无意义的生命呢?死亡又有什么不好?可是,因为我知道,知道并且毫不怀疑罗切斯特先生仍活在世上!再说,有谁甘心死于饥寒交迫呢?哦,上帝,帮帮我,救救我吧!我需要你的指引,你的支持!我呆呆地看着我周围那些罩在雨雾中的朦胧夜景。我明白我已远远地离开了村子,几乎是再也看不见它了。连周边的稻田也已彻底消失。我走过无数个路口穿过无数条岔道,我又回到了那片荒原地带,那些黑黝黝的小山与我只隔开了几块麦田地,这些田地几乎就同那些石楠地没什么两样,贫瘠,荒芜,根本就不曾好好开拓。
“哦,死在大街上,或者在那人来人往的大路上,我还不如就死在这儿。”我想到,“由这些乌鸦或渡鸦,如果这儿有的话,啄去我骨头上的肉,也远比由救济院的棺材收容我埋在乞丐的坟墓堆里腐烂好。”我这样想着,就向着一座小山走去。我只要找个低凹处就可以躺下,即使不安全,有隐蔽的地方就行了。但是这看起来却是一片平坦的荒原。一望无际得没有分别,只除了那稍微的颜色外,有些地方由于长着苔藓和灯心草而是绿色的,有些地方由于长着石楠而是黑黝黝的。尽管天色已暗,我还是能分辨出来,虽然随着夜晚的来临那些只是明暗差别的颜色也是模糊不清的。
我仍搜寻着这极为荒凉的荒原,到处都是昏暗的、凄凉的,突然,我瞧见远景中的荒原和山脊之间闪出一道隐约可见的亮光。“那一定是“ignisfatuas”,我立即反映出这样的一个念头,并且以为不久它就会消失的。可是它是那么稳定地发着亮光,既没有后退的迹象,也没有前移的影子。“不会是一堆刚燃起的篝火吧?”我思忖着。我仔细地观察,它并没有任何的蔓延扩大,也没有逐渐缩小的趋向。“该是从哪座屋子里透出的蜡烛光。”我推想到,“不过即使我的推想是正确的,我也无法到达那里。它太远了。况且,就算是在我跟前,我又能如何呢?我敲开了门,然后又被砰砰的关门拒于外边。”
我颓然地倒在了我站着的地方,用泥土深深地埋住了脸。就这样躺了好一会儿。我听得见凛冽的夜风越过小山,掠过我,又一路呜咽地向远处刮去,直至消失。雨似乎更大了,我已浑身找不着一丝干的衣服了。要是我真能死于这种冻僵的麻木状态就好了,我只会毫无感觉地任由雨水拍打着我。可我确实受不了那刺骨的冷气穿透肌肤,我哆嗦着爬了起来。那束光仍在雨中忽隐忽现地闪动着,但却总是稳定在那块地方。我勉强拖着那麻木的两条腿试图重新向它走去。它指引着我攀上了那座小山,又穿过了一片宽广的沼泽地,要是在冬天,这儿是根本无法穿行的。即是在现在这样的仲夏时节,也是到处是泥浆,实在寸步难行。我摔了两跤,但还是强打着精神爬了起来。我一定要走到那儿去,那光是我希望的归宿。
走过了那片沼泽地,我看到那边的荒原上似乎有一条发白的道路,我认准了那是一条路,于是便朝它走去。不是大路像是小路,我想,那亮光在前面不远处的土丘似的高处,由一些树包围着,路是通向那儿的。周围的那些树,在我从那模糊不清的隐约可辨的树形和树叶看来,一定是些枞树了。而我更近了些的时候,我却发现那亮光消失了,代之而来的却是一团黑糊糊的东西,我伸手摸了摸,知道了那是一堵矮墙的粗石块。有些像是栅栏似的东西立在了墙的上方,从那墙里面长出高高的带刺的树篱。我摸着走了过去。忽然瞧见眼前有个发白的东西闪闪发光,哦,它是一扇园门的边门。我只轻轻一碰,就把那滑动的铰链打开了,一丛冬青或者是紫杉样的黑色的灌木长在门的两边。我穿过那扇门,经过灌木丛,就来到了那房子的跟前。那房子矮矮的,在黑色的衬托下却显得有些高。只是我怎么也找不见那引着我的亮光,到处是漆黑一片。我有些担心房子里的人都已入睡了。我拐过屋角去找扇门,那亮光又出来了,它是从一扇小小的格子窗的三角形破璃窗里面射出的。
那窗户离地面大约有一英尺,在那浓密的长青藤和其他什么藤类植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的小,墙上也密密麻麻地堆集着藤叶。那帘子和百叶窗根本就是不需要的,因为在那藤叶的遮掩下窗洞也只剩那么一点点了。我俯身用手拨开那横在面前的挡道的枝叶时,我对里面看得清清楚楚。我看到了那房间里的地板刷洗得很干净并铺上了沙子,里面有着一套胡桃木做的餐具柜,里头摆放着一排排的锡制的盆和碟,反射出那火炉里又红又亮的旺盛的暖和的亮光来。我还看到里边挂着一架钟,放着几把椅子,有一张似白松木做成的桌子上放着那给指引的正燃着的蜡烛。有一位略显粗俗的老妇人正在灯下织着袜子,坐在那儿同周围是那么的和谐一致,都那么干净利索。我只对那些东西看了个大概,也没看出什么特别来。只是在火炉子旁正文静地端坐着两位年轻漂亮的女孩,一切都笼罩在玫瑰色的和谐和安宁中。那两位小姐显然是大家闺秀,在那儿坐着,其中一个坐在一把矮矮的摇椅上,另一个却是在一个更显矮的小凳子上。那穿在身上的黑纱和绒缎的重丧服更把她们那异常白皙的脖子和脸蛋衬托了出来。一个女孩的膝头上枕着一只很大的猎狗的头,另一个女孩的裙兜里睡着一只黑猫。
我感到不解,她们是什么人呢?如此的打扮的两个人为什么又呆在这间简陋不堪的厨房里呢?她们一定不是那个老妇人的孩子,我敢断定,因为她们那十分有教养而文雅的神态同那看似乡下人的老妇人是显然不同出一屋的。我以前从来未见过她们,可我看着她们却觉得每一张脸是那么的熟悉。她们并不漂亮,尤其是由于那过于苍白的肤色,而在她们都专心看书时,那种严肃近乎是严峻了。有一个架子搁在她们中间,还有一根燃着的蜡烛,旁边还有两大卷书,显然是供她们时常翻阅的,她们似乎是用手中的小本书与之比较,有点像是查字典。这情景就像是一幅和谐的画面似的,无声无息,人儿都似乎只是影子,只有那生着炉火的房间倒像是画框似的。整个房间寂静得可以听见那炉灰在从炉格间沙沙落下,时钟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嘀嗒响着,我似乎还听得见那老人手中织针的咯嗒咯嗒声。最后我却清楚听到有个声音打破了这出奇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