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庶妃来袭:极品太子哪里逃 > 第十二章 皇太子提亲被拒
第十二章 皇太子提亲被拒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庶妃来袭:极品太子哪里逃最新章节!
浚城大捷后,北方被五胡肆虐多年的汉人大为振奋,被关在外面的许多北方流民纷纷涌入豫州。朱弦立即吩咐开关接纳,但是,除了豫州以外,其他州郡却都以种种借口推托,拒不接纳。
流民一迁徙,北方诸国无不蠢蠢欲动。朱弦无法,只好趁势派陈崇进屯封丘,解思安率军进驻墉丘,南北互相配合,频频迎击一些零星的攻击。二人在朱弦的部署之下,将魏国、赵国等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屯戍军镇,先后收入南朝版图。
在多次的战争里,各大坞堡已经逐渐全部归属豫州军统辖,平日,完全是按照朝廷军队一样统一训练,只是不和大部队在一起,而是分散行动,在各地袭击敢于来犯的异族敌人。
蓝熙之既已下定决心留在坞堡,就比往日更用心十倍地投入到了战事和民情研究上。她虽然行走江湖多年,但是毕竟并未深入民间,而在藏书楼的三年多,更是几乎与外界隔绝。重新出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才真正亲眼目睹天下大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惨况。
南朝渡江南下后,整个的北方、中原地区全部沦入胡族手里,为了维护统治,各胡族国家无一不大力驱使当地的汉人大肆劳役或者血腥屠杀,汉人的地位已经低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
蓝熙之曾领略过羯族人在“余宅”的那场大屠杀,因此,对边境各汉人的处境更是体会深刻。
她和朱弦曾商议,由朱弦上书朝廷,广为接纳各大被驱逐的流民,逐渐北伐,其中已经详细到了具体的开荒屯田如何安置的份上,可是,奏折一入朝廷,却没有丝毫回音。
苏俊叛乱后一段时间,朱涛曾再掌朝权,但是,太后的胞兄李亮很快从外地返回朝廷,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再度受到重用,李亮升至时空太傅,大权在握,又重新启用了新的一拨臣僚。而何曾这次却不卖李亮的帐了,小朝廷的派系争端越来越激烈。
朱涛处于斗争的漩涡里,抽身不得,只好又回复到原来的无为而治,以中庸的姿态面对。所以,朱弦北伐的奏章一入朝中,就如石沉大海。
久无回音,蓝熙之十分着急,终于有一天亲自跑去豫州府找朱弦。
朱弦知她必定是为开关接纳流民和北伐一事而来,摇头道:“蓝熙之,我还没收到任何回音,北伐暂且不提,就是开关接纳流民也不被允许。”
“怎么会这样?你父亲也一点不支持?”
“我很了解我父亲,他现在的理想是保持现状,能够让朝廷稳稳偏安江南,无为而治就可以了。至于北伐,他向来是不热心的。以前我叔叔……就是朱敦,也提过北伐,他一直不支持的……”
朱敦虽然野心勃勃,但不失为杰出的将领,当初朝廷最重要的军事权臣的主张尚且得不到支持,何况现在。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只能小范围的开关接纳流民,发展经济。先防御为主,北伐的事情再做打算。”
“好吧。我先回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唉,可惜宁镇坞堡太小了,我想做些什么也做不到。”
朱弦见她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急迫,微笑起来:“蓝熙之,你比朝中许多大臣都称职得多。”
蓝熙之眼睛一瞪:“你在讽刺我?哼,要是我能做豫州刺史,未必就比你差。”
“我怎么会讽刺你?我相信你要做了刺史,决不比我差的,呵呵。”
“朱弦,你咋变得谦虚了?”
“我以前从来没有和女子打过交道,认识的女子都是娇滴滴的养在深闺里,最初,我也觉得你不过是只会书画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后来,有一次我悄悄去寒山寺看了那幅维摩洁的壁画,才发现,只会书画也会很了不起……”
“你居然去看了壁画?”
朱弦见她一副吃惊不已的样子,面上一红,瞪她道:“我只是想去看看,你盛名之下是不是其实难符……”
蓝熙之笑了起来:“说到书画,我可是好久没动过笔了,可真要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了……”她随手拿起朱弦案桌上的一张纸看看,这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呵,朱弦,我发现你写的隶书很漂亮,简直几乎要超过我了……”
“什么叫几乎要超过你?我本来就超过你了。我小时候下过苦功,几乎写黑了家里的一池清水。”
“我还以为你只喜欢武功呢!”
“我是文武全才,嘿嘿,所以说,你不了解别人就不能轻易下结论。”
“嘿,你还不是一样。”
“我怎么了?我至少了解你比你了解我多得多。”
“哼,没发现!”
“蓝熙之,你擅长草书行书,因为你个性张狂,但是你的隶书就要稍稍次一些了……”
“哦,这是我的秘密,你怎么知道?”
“但是,你的小楷比草书还要好,不拘成法,古雅有余,可谓极品……”
“我真是吃惊,朱弦,你这武夫咋看得出来?”
朱弦想起自己那次去藏书楼向她辞别时看她题写在萧卷画像上的《行行重行行》,他不太喜绘画却精通书法,那样的神品,过目之下,怎能忘记?
“我最后一次去藏书楼看你时,看见你画上的题词,后来又见过你写封题时的几种字体……”
“哦,是这样啊。”
蓝熙之忽然对他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又看看手中这幅朱弦的亲笔:“朱弦,等我空了一定好好练习隶书,要超过你。”
“哈,蓝熙之,你可真是贪心,为什么样样都要超过我?”
“因为你打仗比我厉害,所以,我至少得在其他方面超过你。而且你以前那么可恶地讥讽我的。”
“唉,你这妖女,说你小气你还不相信。”
“哼,我就是小气,你能如何?嘿嘿,我一直怀恨在心的,你得当心点,我走了。”
“你路上要小心,蓝熙之。”
“朱弦,我发现你越来越罗唆,跟个太婆似的。”
朱弦怒瞪她一眼,长睫毛垂下去又飞快地掀上来,蓝熙之看着他有趣的模样,大笑着往自己的大黄马走去,现在还不太晚,加快速度的话,天黑前就能赶回坞堡。
蓝熙之已经上马,大黄马的鬃毛威风凛凛的抖动着,朱弦看她娇小的背影飒爽地消失在前方,心里忽然模模糊糊地浮现起一幅美丽的画面:没有战争,也没有硝烟,甚至可以不是乌衣巷那种繁华与富贵,哪怕只是小桥流水,荒村野外,她在那里专注的画画,自己在旁边给她题写……
眼前不知怎地又闪过萧卷的面孔,他心里一震,一股羞愧涌上心头,立即强自压下了那种可怕的念头,转身回到屋子里,埋头到了大堆厚厚的卷宗里面,希望用繁忙来遗忘这种不仁不义的想法……
这天,蓝熙之和几十名坞堡士卒外出视察,行了百余里,到傍晚才发现一个小镇。
众人口渴想进去喝口水,进去才发现镇上已经十室九空,少量的居民早已各自关门闭户。这里也刚刚经历了胡族的一场洗劫,虽然人未死绝,但是稍有抵抗者也被杀伤杀死不少。
街上到处散落着死难百姓的枯骨。蓝熙之即刻下令士兵们收敛骸骨,给与安葬,又敲开旁边唯一的一家小店铺,买了一碗水酒洒下祭奠。
一些悄悄从门缝里张望的居民,见这伙人马居然在镇口的荒地上收敛尸骨给与安葬,无不又惊又喜。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一个老者先打开门,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老者鬓发斑白,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各位兵爷是?”
蓝熙之上前一步,微笑道:“我们是宁镇坞堡的南朝军队,豫州刺史朱大人属下。”
老者又惊又喜:“你们是朱大人的部下?近闻朱大人励精图治,屯垦开荒,接纳百姓,又打了很多胜仗,我们都期盼着他北伐成功呢。这些年,我们遭到胡人屠杀,族中亲眷几快死光,我们以为南朝已经抛弃了他的子民……”
老人说到伤情处,已经老泪纵横,蓝熙之想起众多刚刚掩埋的枯骨,心里难受,大声道,“老人家,南朝已经在筹划北伐,朱大人一直都在努力,你们放心吧。”
“若能等到朱大人北伐成功,驱除胡虏,造福子孙,老朽死将何恨?”
蓝熙之心里一阵激动,猛力点了点头:“老人家,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如果这里呆不下去,你们可以率众去宁镇坞堡,那里还有广大的荒田可以开垦。”
老人惊喜交集却又有点疑惑,似乎在想,这位姑娘能做主么?
孙休看出他的疑惑,上前一步道:“老人家,您放心,这位是我们宁镇坞堡的堡主,她既然说你们可以去就一定可以去。”
老人大喜就要拜下去:“多谢堡主!”
蓝熙之立刻伸手稳稳地扶起了他:“老人家不必多礼。”
老人喜形于色地放开了嗓子,颤巍巍地道:“各位乡邻们快出来,我们可以离开这个地方,去投奔宁镇坞堡了……”
早已偷偷观望多时的一道道门窗陆续打开,众人蜂拥着围了上来。蓝熙之看看,整个小镇已经不足一百人,一张张脸上都是惶恐和期待的表情。
她心里一酸,大声道:“你们可以好好收拾行礼,我派坞堡士兵留下来护送你们。”
众人一起跪了下去:“多谢堡主!”
蓝熙之赶紧伸手扶起为首的老人:“老人家快快请起,各位也不必多礼,以后到了坞堡,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气。”
众人站起身,欢天喜地的连夜收拾行礼去了。
经过这些年胡人的统治,每户人家几乎都是赤贫。不仅如此,为了防止统治之下的“赵人”反抗,赵**队将每家每户的所有铁器包括耕地的犁头和菜刀都强行搜刮一空。这个小镇只是比邻赵国,还不是赵国属下,但是由于南朝的腐败,无力庇护,也经常受到赵**队的骚扰,处境和赵国治下的“赵人”根本没有什么差别。
这些人也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好收拾,除了一些粗笨的家伙外,这一镇一族的人搬迁上路,竟然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带走。大伙正要准备上路,门口护卫的士兵忽然大喊一声:“胡族来袭了……”
小镇居民都是手无寸铁,每次胡族来袭,基本上都是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现在听得胡族又来了,男女老少立刻吓得瑟缩成一团。
蓝熙之镇定道:“大家不要慌乱,孙休,我们将队伍分成两队,你率一队人马护卫着他们先走,我率一队断后,马上行动!”
“是!”
孙休率人抄了一条侧路先行,蓝熙之率领的小部分人马立刻迎上了前来袭击的胡族。这队人马不过几十人,并非正规军队,而是附近的平民,每人手里拿的不过是寻常的砍刀,就是他们平常打猎劈柴用的。
宁镇坞堡的士卒一和他们交手,才发现这些平民组成的抢劫队伍,战斗力完全不输于胡族正规军,方相信他们全民皆兵的战斗力了。
这支人马和坞堡士卒人马相当,虽然彪悍无比,但是,哪里是坞堡训练已久精卒的对手,战斗到天明,对方已经死伤十之**,剩余七八人赶紧亡命逃去。
蓝熙之截住了一个逃窜得慢一点的胡人,一剑正要刺向他胸口,忽见他面孔幼稚,目露惊惶之色,竟然不过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高大少年而已。
她一剑抵在他胸口,将他迫下马背,少年单腿跪在地上,一只手还妄图挥舞残缺的大刀来砍他,就如一只凶狠的小豹子。蓝熙之扬手将他的缺刀拂落在地,少年双眼发射出凶狠的目光,就像一头饿狼般死死盯着她,嘴巴里叽哩咕噜地怒骂着什么……
蓝熙之看着他的幼稚面孔上那样残暴的狂怒,平静道:“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少岁了?你为什么要吃我的肉?”
“我叫石板,12岁。”
赵国绝大多数人都姓石,即使不姓石的也改为姓石,蓝熙之听得这个少年竟然叫“石板”,饶是这种情况下,也不由得微笑起来。
少年见她微笑,忽然惊奇地发现这个女子居然听懂了自己的怒骂,而且还是用了羯族的方言问出这番话来,眼光一闪,凶狠中有了一丝喜色:“你不是‘赵人’,你是‘国人’?”
“不,我不是你们的‘国人’!”蓝熙之看着他立刻变得失望的凶狠的眼神,又道,“你为什么要吃我的肉?”
“我为什么不能吃你的肉?‘赵人’猪狗不如不是拿来吃的吗?你们吃羊马、猪狗难道会先问它们的意见?”
“谁这样告诉你的?”
少年凶狠地瞪她一眼:“我们自来就是这样的,‘赵人’是贱奴,他们是我们的奴隶,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们耕种的土地是我们的,他们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的,我们来取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应该?我们自来就是这样的!要叫我抓住你,一定把你杀来吃了……”
我们自来就是这样的!
为了维护少数异族的统治,赵国的法令确实是这样规定的,胡人可以随意拿走汉人的东西,胡人可以辱骂汉人,但是汉人不得辱骂胡人。为了教育孩子不要在中原中迷失,就是和平时期也给孩子吃人肉,告诉他们“这是猪狗一般的奴隶、牛马一样的畜生”!猪狗本来就是拿来吃的,牛马本来就是拿来奴役的,所以,他们的孩子从一懂事开始,就明白“赵人”是可以随便打杀辱骂奴役驱赶的。杀他们和杀猪羊毫无区别!
蓝熙之看他凶狠地看着自己,忽然道:“你看看我和你们族中的女子有什么不同?”
少年怒道:“有什么不同?都是女的!不过,你比她们好看!”
蓝熙之见他孩子一般天真的回答,微笑起来:“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就理所应当觉得我应该随便被屠杀随便被你吃了?你会杀你们同族的女子来吃了么?”
少年张口结舌,一时回答不上来。
蓝熙之的剑移到了他的脖子上,微微用力:“现在,你是我的俘虏,我要杀你了,也把你杀来吃了,你怕不怕?我会先把你的头割下来炖熟,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下酒,然后再把你的四肢砍来腌着慢慢吃……”
少年见这满面微笑的女子忽然说出这种话来,凶狠的大眼睛里流露出深深的恐惧,不由自主道:“不要吃我……我害怕!”
蓝熙之见他孩子气的眼睛里那般的恐惧,心里忽然浮起一阵深深的悲哀,叹息一声收了剑:“你害怕被杀,你可知道那些‘赵人’也是害怕被杀的?你走吧,我不杀你!你记住,我们不吃人,豫州军都不吃人!”
少年翻身站起来,如获大赦般拔腿就跑,跑出好几步忽然又回过头来看着蓝熙之,大眼睛里的凶狠和恐惧之色都褪去不少,看了几眼,又撒腿跑了。
安顿好投奔坞堡的百十号百姓,一时,堡里再无大事。蓝熙之趁着空暇时间,召集了孙休等人商议如何扩大垦田范围的事情,讨论了半天,正要各自散去,忽报豫州刺史朱大人前来坞堡。
蓝熙之急忙迎了出去,只见朱弦骑在马上,一脸的怒意。
朱弦这些年来沉稳多了,喜怒很少形于面上,蓝熙之见他今天大失分寸,不由得一惊,讶然道:“朱弦,你有什么事情?”
朱弦下马来,跟她一起进入坞堡的简陋的议事厅堂,坐下喝了几大口茶才愤愤道:“他们将慕容俊放了……”
“谁将慕容俊放了?”
“大燕和魏国不知使出了什么诡计,慕容俊被押解到半路上时,他们就秘密贿赂了司空李亮,结果,李亮暗地里竟然将他放了……”
蓝熙之听得目瞪口呆,自己好不容易抓获慕容俊,冯太后和石良玉也曾费尽心思要拿了自己和朱弦去换取慕容俊,现在倒好,朝廷什么谈判筹码没捞到,反倒让慕容俊半路就跑了。
“不止放跑慕容俊,朝廷还下令,豫州不得接纳魏国、燕国、赵国的任何难民……”
“为什么?”
“怕破坏跟三国的关系。”
“唉,小皇帝年幼,都是太后和外戚掌权!”
朱弦看着她瘦削的身子,叹道:“蓝熙之,你回藏书楼吧,唉,你也受了很多苦了。”
蓝熙之摇摇头,心里那种难以言说的失望越来越强烈,只黯然道:“朱弦,如果没有朝廷支持,我看无论有多少北伐的好机会都会错过的。”
“这次,朝廷还派了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江北六州军事,豫州军都要改受他的节制……”
戴渊是南方的健康人,虽然在讨伐朱敦的时候出过一些力气,可是一点也不了解北方的情况,更无北伐的迫切希望,如今,朱弦改受他的节制,别说北伐,就是边境的一些战争也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过了许久,蓝熙之才长长吁了口气:“朱弦,有时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些事情有何意义?”
“现在,我也有些茫然,蓝熙之,你回去吧。”
“不,我再留下来看看,我并非为了守护萧卷的什么江山,我也守不住!我只是希望至少能够保护坞堡这样一小块地方的安全。”
朱弦见她态度坚决,点点头:“好吧,我们再一起努力看看。也只是尽人事而知天命了。”
两人淡淡道别,蓝熙之站在坞堡的门口,想起越来越多投奔被拒的难民,再想想当今纷纭林立的小国治下,大**造成了大动乱,可笑很多北方民众还将希望寄托在腐朽不堪的南朝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哪怕做一只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这样乱世惊惶的人。她想,这些可怜的难民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这天刚入夜,宁镇坞堡就拉响了警报,探子紧急回报,说一支不明军队正向坞堡而来。
朱渝掌兵权时,曾专门派了三千人马驻扎在附近关口,保证和各大坞堡的救援与担负边境的防卫,但是戴渊上任后,立刻撤回了这三千人,说坞堡多是土匪,不值得“与匪类共谋大事”。这次遭到突袭,来不及等救援,蓝熙之立即召集坞堡士卒迎击。没想到那支人马来得实在太快,竟然有五千之众。这支人马的首领赫然正是被李亮私自放掉的慕容俊。
慕容俊率领大燕军队返回途中,想顺道来消灭了这个虽然小却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坞堡,一来是报自己所受的被擒之辱,二来是扫清南朝在边境的这个据点,加上冯太后的使者也有这个意思,并派了两千人马协助,所以,慕容俊便打算顺手牵羊,在返回大燕的途中铲除这个堡垒。
面对几乎十倍于己的敌人,尽管早有准备,还有坞堡壕沟的掩护,坞堡的几百人马也逐渐支撑不住了。
形势越来越危险,眼看燕军就要攻进来了,蓝熙之见势不妙,骑在大黄马上纵横指挥,调节人手,终于打退了一波进攻,可是,很快,另一批人马又攻了上来。
燕军眼看就要破堡而入,身后忽然一阵喧哗,然后是一阵大乱,黑夜里,从他们的三侧射出无数燃烧着的箭头,一支精悍的便装骑兵从黑夜里涌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燕军遭到这阵伏击,一时间鬼哭狼嚎,死伤惨重,剩下的人哪里还敢再攻坞堡,混乱中慌不择路就逃窜而去。慕容俊见部众四下逃窜,也喝止不住,又见堡里,一个骑大黄骢马的青衣女子提了剑杀出,认出正是上次生擒自己的坞堡堡主,哪里还敢逗留?纵马就亡命逃跑了。
危急之时得到强援,蓝熙之喜不自胜,看着远处的那支伏兵已经快速退去,赶紧追了上去:“多谢各位,你们是?”
落在最后面的一个人回过头来,竟是司徒子都。
蓝熙之讶然道:“子都,怎么会是你?”
“石良玉接到消息,说有一支军队正在赵国和南朝边境进发,探得正是慕容俊的燕军,他担心慕容俊会顺路报复坞堡,我正好出发去迎击匈奴,经过此地,滞留了半天等着他们。”
想起石良玉,心里一阵刺疼,蓝熙之沉默了一下才道:“谢谢你,子都,也谢谢他。”
“蓝熙之,你还跟我们客气?”司徒子都看她在马上英姿飒爽冲锋陷阵的样子,笑起来:“蓝熙之,你不仅画画得好,打仗也不赖啊。”
“唉,坞堡太小了,整天朝不保夕啊,这次还是多亏了你们援手。”
“的确,几个邻国都想拔除宁镇坞堡这颗小小的钉子,蓝熙之,你们今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放心,我会的。”
“告辞了,蓝熙之。”
“嗯,再见。”
司徒子都勒马转身却又回过头来,低声道:“蓝熙之,你一定要原谅石良玉。虽然他的方式不太对,但是你要相信他绝无伤害你的意思,他把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蓝熙之没有回答。司徒子都见她淡淡的表情,无法再说什么,打马追了自己的部队去了。
蓝熙之,你一定要原谅石良玉——
石良玉曾追到古堡,那么断然地归还画卷、和自己绝交,可是,今天,自己又欠下他一份情意。
这比被他强迫,被他利用更让人痛彻心扉。
心里那块烙印下的悲伤的痕迹越来越加重,她抬起头,孙休等已经在处理战后的事宜了,她赶紧抛开了那些涌上心头的尘封的情绪,打马跑了回去。
赵国都城皇宫。
石遵怀里拥着两名美女,正在欣赏面前的载歌载舞。给他跳舞的这群人,是他最近才训练出来的“面奴”。
所谓“面奴”,就是将一些活的“赵人”的面皮整个剥下来,趁他们昏迷的时候,在他们面上涂上油彩。然后,等他们醒过来了,面上就有了许多精美的花纹,然后,训练他们为自己跳舞取乐。而剥下的面皮,又密密缝起来,做成一面大鼓,敲起来,发出的声音格外不同。
这种“面奴”可不好训练,必须要16-18岁之内的姑娘或者小伙子,负责剥皮的乐师是在杀了300多人后,才剩下16名昏死后又清醒过来的男女,然后日夜训练,让他们将一种新型的大型歌舞学会,才敬献给石遵。因此,石遵极为得意,这些天心情大好,每天都召集群臣一起欣赏“面奴”的表演。
这天,几乎所有亲王贵戚都被邀请来欣赏。酒酣耳热后,“面奴”的表演也在“面皮鼓”的鼓声里落下帷幕。
今天,石遵心情高兴,所以特别邀请了石氏的许多宗族,宜阳王石剑、乐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均在座。
石遵环顾四周,见大家都在为刚才的“面奴”的表演而如痴如醉,心怀大畅,道:“各位今天开心不?”
“臣等开心极了。”
“那就好,今天你们得陪朕喝个痛快,凡是没有喝醉的,一律砍去一只手,来呀,喝呀……”
“臣等遵旨。”
酒一杯一杯地喝下去,石剑见石遵心情高兴,故意道:“陛下,如此欢乐时刻,怎么不见太子殿下?”
“太子镇守邺城去了。”
“邺城一片平静,有什么好镇守的?”
“说得也是。太子真是扫兴,每次吃‘仙肉’、看‘面奴’跳舞这样的好事,他都不在……”
“陛下,只怕他不是不在,而是故意百般推托。太子原本是南朝人,南朝人视我们为野蛮人。只怕石良玉也是嫌弃我们才故意不参加的……”
石遵怒道:“真是岂有此理,他也不过是‘赵人’而已,有何资格藐视我们赵国?”
“陛下,立一卑贱‘赵人’做我国的太子,只恐招人笑话。”
“也对,可是,已经立他为太子了,还能如何?”
“立了也是可以废黜的。”
“近日,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都说太子有野心,皇上不得不早做提防啊。”
石琨立刻道:“皇上,石良玉狼子野心,手握兵权又久久不回到皇宫,不如赶紧剥夺他的兵权……”
“石良玉毕竟是异族人,凭什么做到我们赵国太子?他迟早会对皇上不利的……”
“据说他和大将李农勾结以久,现在大权在握,只怕不臣之心更加明显……”
“上次皇上病重,他来探望时,就面露喜色,显然是诅咒皇上快快驾崩,自己好登大位……”
石遵别的还没觉得如何,一听得居然想诅咒自己死,立刻勃然大怒。他昏聩残暴,本来就不是很愿意立石良玉为太子,如今听得这番煽风点火,立刻道:“即刻传令石良玉回宫,待他回宫后,立即废掉他的太子地位,解除他征虏将军的兵权……”
几人对视一眼,无不大喜过望。
石琨道:“石良玉此人狡诈多端,皇上不可打草惊蛇。”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几个秘密进行,是成是败就看你们的了。”
几人大喜:“多谢皇上。臣等一定马到成功。”
“你们出去商议吧,朕要去休息了。”
“臣等告退。”
几个人一走出宫门,互视一眼,实在难以压抑心中的狂喜,石琨道:“石良玉并非等闲之辈,朝野不少他的爪牙,一定不能走漏了风声。”
“是。这次行事一定要极为谨慎。”
“他的得力干将司徒子都奉命征剿匈奴已经得胜,正在往回赶,不日即将返回邺城,我们不如不动声色,先将司徒子都剪除……”
“好,司徒子都是石良玉的左右臂膀之一,抓住机会先除掉他就等于断了石良玉一臂。”
“立刻行动。”
秘昭石良玉回宫的诏书不日送到了邺城。
石良玉看了看诏书,倒是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古怪,但是,他知道石遵喜欢享乐,历来不喜自己在皇宫里,现在发出诏书,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意外。
石良玉立刻召集帐下重要将领苏彦、王泰、张桦等人商议。石良玉帐下的主要将领和谋臣,大多是汉人,早已领教了赵国君臣的残暴,也深知石良玉这个“太子”之位简直如秋风里的落叶,随时都会掉下来那种,因此,听得石遵传下诏书急昭回宫,无不忧心忡忡。
张桦是他帐下的第一谋臣,仔细研究了几遍诏书:“听说石遵吃了一名巫医的药,最近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又突然病重了?这诏书只称病重,不提其他,只恐其中有诈……而且,属下探知近日石苞、石琨等多次入朝奏请,石衍死后,这两人都急于想做太子,皆非善良之辈……”
王泰也道:“我看石遵虽然表面上和睦,心里可早已对殿下戒备已深,这一回皇宫,只恐凶多吉少。”
但是这样公然违诏不回去,也不是办法,石良玉想了想还是下了决定:“也罢,我们五日后启程回宫。”
苏彦道:“司徒将军正在往邺城的路上,应该快到了。”
石良玉点点头:“等子都回来,我们即刻启程。”
“是。”
石良玉见众人摩拳擦掌,又激动又不安,镇定自若道:“我们这次一定要小心应对,不是鱼死网破,就是位登大典,成败在此一举了。”
“殿下请放心,臣等一定倾尽全力。”
经历了上次燕军的突袭,宁镇坞堡的情报和防备比以前做得更加细致了。这天上午,探子加急回报:“寨主,前方八十里的瓦口坡发现一支不明的军队……”
“你们继续打探那支不明的军队,看他们是路过还是另有所图。传令下去,堡里即刻集合,紧急防备。”
“遵命。”
到得半夜,探子回报,司徒子都率领的军队在大胜匈奴后返回邺城的路上,在瓦口坡遭到那支不明军队的伏击,双方混战起来,都死伤惨重。
蓝熙之吃了一惊,豫州军不会轻易出动,这是赵国和南朝的交界地带,伏击司徒子都的会是什么人?莫非是要废黜石良玉的太子位?
她想了想,清点堡中人马,立刻组织了一支500人的精兵队伍,马裹蹄,口衔木片,连夜往瓦口坡进发。
瓦口坡四周已是血流成河,断肢残尸摆了一地。
司徒子都率领的一队人马大败匈奴后,一到半路就接到“圣旨”,强行将他的人马分流了大半驻守青州。司徒子都率领的是石良玉部下,虽然觉得蹊跷,但是,下圣旨的是宫里的一名大太监,这名太监不仅带了圣旨,更带了一万人马相胁,他不敢不从,只好眼睁睁看他将人马带走大半,自己只率了两千人马往回赶。
司徒子都深知石良玉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这一路上就多留了个心眼。又往前走了一日一夜,都没有再遇到其他情况,眼看,再往前一百多里就会到邺城了,全神戒备的士兵们也勉强松了口气。
大军一到瓦口坡,四周的树林仿佛都突然摇动起来,四周箭簇如雨般射来。司徒子都暗叫不好,这里接壤豫州,莫非是中了豫州军的埋伏?但是,他立刻发现不对劲,杀出来的全部是便装的羯族士兵。而为首的正是石氏宗族的王子之一石剑。
他心里立刻明白是发生了兵变,一定是针对石良玉的太子位起了变化,今天不拼死杀出必不得幸免。
他勒马大喝道:“石剑,你干啥?”
石剑狞笑一声挥刀砍来:“杀了你们这些猪狗赵人,看你们还敢不敢在我赵国的土地上猖獗,司徒子都,你受死吧,杀你了再杀石良玉……”
果然是冲着石良玉来的!司徒子都武功虽弱,也不慌不忙亲自指挥,抽刀砍杀。
无奈,敌方数量远胜于己,拼杀半天,他手下只剩下几十精兵正在拼命苦撑。
他率领大军上阵,几无败绩,但是,现在遭到内部军队的埋伏,众寡不敌。从早到晚,力战下来,虽然杀死了十倍于己方的敌人,但是石剑亲自率领的这支大军还剩六七百人。
石剑奉了石氏宗族命令,率领联军精华出动,本来就志在铲除司徒子都,怎容他逃脱?立刻舍了其他兵卒,立刻向司徒子都冲来。司徒子都武艺低微,身边的侍卫也已经力战而死,哪里抵挡得住?大叫一声,已经被石剑砍下马背。
他勉强翻身又要冲上马,却被石剑一刀砍在背心,嘴里吐出一口鲜血就死了过去……
蓝熙之率人赶到时,厮杀已经停止。
她悄悄下马,在后坡的树林里偷偷看下去,只见遍地都是赵国士兵的尸体,一些活着的羯族士兵正在兴高采烈地搜寻死者身上的财物。
她四处看看,没看到司徒子都,心里一沉,又悄悄往前走几步,却见一个领头的穿了王爷皮裘的满脸满腮都是胡须的羯族大汉,提着一把尖刀就往地上一个人的胸口剜去,随即伸手逃出一副血淋淋的心来:“哈哈,今天晚上把这副心肝炒了吃。听说吃聪明人的心肝就会变得更聪明,司徒子都百战百胜,吃了他的心肝,本王……”
他剜心的那人竟然是司徒子都!
蓝熙之的脑子里突然一片麻木,完全忘记了隐藏和后果,惨叫一声就挥剑冲了出去:“畜生,我要杀了你们这些畜生……”
除了血肉横飞、除了刀剑翻滚,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
杀!
杀!!
杀!!!
蓝熙之像一头疯了的野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了这些羯族人,杀光这些羯族人。而石剑率领的羯族也是这样,杀了这些“赵人”,杀光这些猪狗不如的“赵人”……
从早上到下午,这场厮杀片刻也不曾停止,石剑的七八百羯族士兵只剩下二十几人,而宁镇坞堡的三百人也只剩了一百多人。
石剑见势不妙,夺路就逃,蓝熙之追上几步,无奈眼脸都已经全部被飞溅的鲜血所模糊,追之不及,只得眼睁睁看着石剑等人突围逃走……
四周静悄悄的,无论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都是满身满脸的鲜血。蓝熙之蹲下身子,想抱起司徒子都,厮杀后的双腿却发颤,一下坐在了地上。
司徒子都胸口开了个大洞,浑身上下都是血,而他的眼睛,大大的愤怒的睁着,再也合不上了。
孙休也是浑身鲜血,上前伸手想扶她:“堡主,这位是?”
“他是我的朋友,是我仅有的两个朋友之一……”
她麻木地伸出手去,往他的大大的愤怒的眼睛抚去,司徒子都的眼睛合上了,只剩下胸口大大的血洞,悲愤地对着苍天。
孙休上前抱起司徒子都,放在自己的马背上,道:“堡主,我们把他带回去安葬吧。”
蓝熙之点点头,走了几步,忽然声嘶力竭地大吼起来:“我要杀了他们,一定要杀了他们……”
一众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士卒都悲哀地看着她,孙休道:“堡主,你节哀,我们回去再说。”
蓝熙之似乎没有听见,上了马,慢慢地跟在孙休的身旁,一路看着司徒子都胸口上大大的血洞,眼睛干干的,眼泪一滴也流不出来……
石良玉处理了一天的事务,端了一杯热茶喝了几口,正要回卧室,苏彦和王基匆匆赶来,苏彦低声道:“殿下,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
“司徒将军在半路遇到伏击,已经遭遇不测……”
手里的茶杯“咣”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石良玉脸色惨白,好一会儿才颤声道:“是谁干的?”
“司徒将军半路上曾经被一道圣旨调走大半军队,他自己只率了两千人马,据说是遭到了南朝豫州军队的伏击……”
“豫州军队?他怎么会遭到豫州军队伏击?”
“司徒将军的部下已经全部死绝,听说石剑一部曾去支援,但豫州军十分强大,将他也打败了,而且为首的是一个女子……”
“豫州军?一个女子?蓝熙之?”
石良玉跌坐在椅子里,喃喃道:“蓝熙之怎么可能杀子都?她怎么可能?”
这世界上,自己最后一个朋友最后一个兄弟的惨死几乎完全击垮了他!他瘫坐在椅子上,只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既无愤怒也无悲伤,眼眶干干的,心像完全被抽空了,整个人突然变成了行尸走肉。
“殿下,殿下……”
贴身侍卫张康扶他一把,他勉强坐稳了身子。
张康惶然道:“殿下,蓝姑娘杀了司徒将军?”
“不,蓝熙之决不可能杀害子都的。”
他有些清醒过来,转向苏彦:“你说石剑曾去支援?”
“我们得到的情报是这样。石剑的封地在那附近,他出现在那里也不奇怪,不过他也被豫州军击溃了……”
“是石剑,一定是石剑干的!”
“石剑怎么样?”
石良玉站了起来:“即刻赶回皇宫。”
“是。”
“还有,王基即刻派重兵保护司徒将军的家属,他的妻儿都在邺城,一定不容出半点差错。”
“是。”
石良玉一行秘密回到太子府时已经是晚上了。他刚进大门,管家就急忙迎出来,低声道:“殿下,胡皇后的宫女等候多时了。”
“哦?”
他赶紧进去,胡皇后身边的一名贴身宫女穿着披风,正紧张不安的四处张望,一见他,立刻跪下去:“殿下,娘娘有重要东西交给你。”
石良玉接过封好的蜡丸启开,取出密信一看,饶是心中早有准备也吃了一惊,立刻吩咐管家取出一只上等玉镯赏赐给送信的宫女,送她出去,立刻召集张桦、苏彦、王泰等人商量事宜。
石遵果然要废黜自己,剥夺自己的全部兵权。
苏彦道:“殿下,现在我们怎么办?”
石良玉看看王泰和张桦,王泰站了起来:“殿下,现在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石良玉点点头:“司空李农和右将军王基都是可以信赖之人,张桦,你亲自跑一趟,赶紧跟他们联系一下,共同举事。”
“遵旨。”
三月十八。天晴。
这天,石遵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宫女伺候他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忽报石琨求见。
“传!”
石琨手里拿着一个锦匣,匣子里盛着司徒子都的心肝,满面笑容地打开:“陛下,这是石剑俘获的司徒子都的心肝,臣已经叫家里的厨师烹调好,敬献给陛下尝尝……”
“哈哈,司徒子都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的心肝最是滋补鲜美,快快拿碗筷来,朕品尝品尝……”
碗筷已经拿来,石遵夹了一筷放进嘴里,连声啧啧道:“好味道,石琨,你家里的厨师真是不错,司徒子都也真是个聪明人。哈哈,味道好极了。”
石琨喜道:“陛下喜欢,臣就开心了。”
“好,石琨,你忠心可嘉,今天大大有赏,来人,赐汝阴王石琨黄金千两。”
石琨立刻跪下:“谢陛下。”
“你快快退下吧,今天朕还有新游戏,不耐烦听你罗唆。”
“臣告退。”
石琨离开后,吃得心满意足的石遵伸了个懒腰,看看身边的宫女,这些天,他一直在和她们玩弹棋,有个宫女玩得特别好,石遵无论如何也赢不了她,石遵一气之下,召集大帮宫女天天练习,今天干脆举行一场弹棋比赛,希望能一举赢得她。
今天的弹棋大赛在琨华殿举行,石遵连输了两场后又连赢三场,越玩越是开心,直到身边完全安静下来了也不知道,只见一众宫女无不恐惧不安,连弹棋也不下了,才抬起头,大声道:“你们怎么了?快下棋快下棋,再扫兴,杀了你们……”
“石遵,你这个暴君受死吧!”
一柄大刀已经横在了他的脖子上,苏彦大声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石遵一看他杀气腾腾的样子,方明白是石良玉杀进宫来捉拿他了,他仗着胆子责道:“想造反不成?谁让你们来的?”
“你这种暴君,人人得而诛之……”
苏彦话音一落,几名甲士一拥而上,将他缚了。石遵被俘,宫中守卫、御林军等立刻投降。
石良玉安排的三千甲士在胡皇后指定的殿前侍卫的接应下,已经完全控制了皇宫。这三千甲士是他刚刚上战场时就一手训练起来的,其中绝大部分是无处投靠被他收留的汉军。这些人跟着他多次出生入死,是他最得力的部署,这次冲进皇宫原本就是存了鱼死网破之心,无不奋勇作战,很快击溃了少数抵抗的御林军,几乎没怎么费力就捉住了石遵。
石遵被关押在琨华殿里,一会儿,一个太监端了碗水进来。石遵虽然有些饥渴,却并不喝水,一双小眼睛转了转:“这水里有没有毒?”
太监笑道:“你喝了就知道了。”
然后,端起碗就往他口里灌。
石遵被紧紧绑住,动弹不得,满满一碗水很快灌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口吐白沫,头一歪,结束了他罪恶多端的一生。
太监伸手摸了摸他的鼻子,确信没气息了,才大叫起来:“不好啦,来人啦,皇上驾崩啦……”
石良玉和李农等重臣赶到时,局面早已稳定下来。这些天忽闻皇宫惊变,石氏宗族和羯族**显贵无不震骇。但是,石良玉已经完全控制了宫中的情况,他们也无力回天了。
石良玉一看,来的只有寥寥几个朝中汉臣,而羯族大臣一个也没有来。心里冷笑一声,只见躲在内宫里的胡皇后拎了传国玉玺出来,交给了他身边的一位太监。
李农见部分大臣赶到,转身扑通跪了下去:“先皇和宫女下弹棋时不幸暴毙,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理应马上继位……”
石良玉道:“司空此言差也,父皇刚刚驾崩,万事不善,登基之事容后再议……”
李农又道:“国怎可一日无君?陛下登基后,好即刻安排先帝的后事……请陛下不要再推辞,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泰、王基、苏彦等人立刻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众臣原本面面相觑,但是,见了身后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三千甲士,也纷纷跪了下去,口呼“万岁……”
“既然如此,就辛苦各位了,今日所有诸位,每人加封**,赏金千两,不日撤回邺城,再行登基大典。”
“多谢陛下!”
“陛下,外逃的石氏宗族和羯族大臣怎么处置?他们野心勃勃,随时会卷土重来……”
石良玉早已对石氏宗族恨之入骨,立刻道:“即日下令诛杀石氏嫡系子孙,一个也不许放过!”
“是!”
当初石良玉听从蓝熙之的建议,很快将堆积的木料造了筏子,载兵绕道顺河而下,驻扎在京畿外围,所以,杀石遵登基后,遇到的阻力纷纷被斩杀,大军还开始在京城大肆抓捕石氏嫡系,除了石琨、石苞等早已纷纷率兵奔逃他处外,其余奔逃不及的石氏直系男子,二十几人被抓,当即全部被杀。
随后,石良玉下令打开皇宫,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宫殿里,竟然涌出十多万名女子。这些女子都是石虎石遵父子在位时从民间搜刮来的,选秀时也不管那些女子已婚未婚,稍有姿色的就强行抢进宫来,为此,遭到杀害的有妇之夫多达上万。这些女子当中,甚至有好几十名姿色不俗的尼姑道姑。
宫门一开,石良玉下令,有家的女子可以即刻回家,每人发给二十两银子的遣散费。但是,有好几万名被抢来的女子已经无家可归。石良玉又下令,将这些不愿离去的女子全部婚配军中将士,自己一个不留。
此举立刻遭到将士们的热烈拥护,众人作战更是奋勇,几乎所遇胡羯反抗势力,短时间内都全部铲除了。
遣散了赵氏王朝庞大的后宫后,石良玉随即下令大开粮仓,将石遵尚未糟蹋完的粮食分发给京城贫苦的“赵人”。
婚配宫女,激动感恩的只是士兵,皇宫开仓赈粮的消息一传开,京城内外的汉人立刻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涌进来投奔,而那些“国人”羯族人,一见这种架式,无不恨之入骨,也不前去领取赈粮,纷纷往外迁徙,前去投靠各封地的石氏诸王。
奔逃的石氏诸王见功亏一篑,让石良玉抢得先机,登基大位,无不蠢蠢欲动,各地烽烟四起,暴风雨将至。
处理完襄城的一众事宜后,石良玉召集李农、王泰、张桦、苏彦等人商议决定去留问题。石氏诸王的反抗已经呈星火燎原之势,襄城又是羯族人的大本营,反抗日渐激烈,众人商议后,石良玉下令即刻迁回邺城,将自己苦心经营的邺城定为国都。
启程前夕,石良玉正在书房里处理一些奏章,一名太监轻轻走进来:“陛下,胡皇后求见!”
石良玉抬起头来,皱皱眉头,他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可是,这次登基,正是她里应外合铲除了石遵,事后又献出了六颗传国玉玺,自己才得以顺利登基。他想了想,道:“让她进来吧。”
他话音刚落,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胡皇后几乎是冲了上来,直往他怀里扑。
石良玉微一侧身,躲过了她急不可耐的身子,淡淡道:“胡皇后,你有什么事情?”
这声“胡皇后”听在耳里,胡皇后再看看面前一身龙袍的男人,他面色威严,俊脸上露出淡淡的一丝鄙夷的神情,心里一沉,还是嗲了声音:“皇上,臣妾想做您的皇后,这是您答应过的……”
“是吗?朕什么时候答应过?”
她靠过去了一点儿,想唤起两人往日偷情时刻的欢愉:“冤家,你怎么能这样?”
“母后,父皇尸骨未寒,你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父皇?”
胡皇后忽然明白过来,嘶声道:“石良玉,你,你要过河拆桥?”
“朕不是要拆什么桥!朕登基后,封后,于情于理也应该是自己的发妻,朕的太子妃,怎么敢将母后纳为皇后?”
他冷冷的神情犹如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心中的希望,胡皇后第一次见他如此威严的模样,她是何等样人?立刻明白过来,恨得几乎咬碎了银牙,却不敢再多说,只道:“那你怎么安置我?”
“你要愿意的话可以继续住在这里;你不愿意,也可以离开随便找个你喜欢的地方,朕保你一辈子锦衣玉食,今后,无论你嫁还是不嫁悉听尊便!”
胡皇后转身就走,走出门又恨恨回头,“好,石良玉,你够狠。”
石良玉高声道:“来人,送胡皇后出城。”
还在返回邺城的路上,石良玉接到消息,外逃的石苞、石琨等铤而走险,集合了十万羯族大军,连夜攻打邺城。
石琨等人原本是想趁石良玉不在时先釜底抽薪,拿下他的老巢,这样,石良玉离开襄城,邺城被占,堵在中途,正好聚而歼之。
石良玉早有防备,邺城守备森严,石苞等人连攻半月,挖壕、屯营、登梯等种种方法都尝尽了也没能攻破城门。正在苦战时,忽闻石良玉率大军赶到,早已精疲力竭的联军不敢再战,立刻撤退,半路上,又遇到石良玉派出的伏击军队,鏖战之下,联军死伤惨重,败逃而去。
浩浩荡荡的大军回到邺城时,已是五月初一。
石氏联军战死的尸体已经被一车一车拉来扔到黄河里。邺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况。
一回到府邸,王泰、王基、张桦、李农等亲近重臣立刻开始筹划石良玉的登基事宜。石良玉却先行去邺城司徒子都的府邸拜访。
司徒子都的府邸距离石良玉的府邸并不远,但是,以前军务繁忙,除了他的儿子、女儿出生时去看过外,石良玉再也没有去过。司徒子都娶的是一个家境衰落的官宦人家的小姐,这位小姐沦陷流民中,差点被乱军抓走,幸好为司徒子都所救下,后来就嫁给了司徒子都。
管家已经进去通报了,石良玉坐在客厅里,揪心的难过,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司徒子都的遗孀。
不一会儿,司徒夫人慢慢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孩,在她旁边,跟着三岁的儿子。她双眼红肿,形容枯槁,显然是得知司徒子都的死讯后,孤儿寡母,哀伤过度。
一见石良玉,她立刻抱着婴孩跪了下去:“参见陛下……”
石良玉赶紧扶起她:“嫂夫人快快请起。”
司徒夫人的眼泪滚滚而下:“陛下,臣妾只有一个请求,希望能找到子都的遗体,让臣妾好好安葬……可怜他连个全尸都没有了……”
“嫂夫人,我已经派了人出去寻找他的遗体,嫂夫人节哀顺变。”
“多谢陛下。”
司徒夫人看着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儿,小小年纪就丧失了父亲,不禁哀痛欲绝,根本无法招呼石良玉,只是哀哀痛哭。
石良玉自己也是悲痛欲绝,见她的哭泣声终于小了一点,才道:“嫂夫人,今后,我会好好照顾你们母子的。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陛下请讲。”
“我想将这个大孩子收为义子。我和子都一起来到赵国,一起打天下,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我登上大位了。这富贵,是我和他共有的,他不在了,我希望能和他的骨血共享。我想将这个孩子收养后立为太子。”
司徒夫人又惊又喜,赶紧拉着儿子的小手道:“快跪下,叫父皇。”
小孩儿跪了下去,脆生生地道:“父皇。”
这声“父皇”听在耳朵里,石良玉一阵辛酸,抱起了他,对司徒夫人道:“你们母子都可以随我去皇宫生活。”
司徒夫人低声道:“多谢陛下厚恩,可是,臣妾想守着子都的家。”
石良玉点点头,“你们不愿去宫里也没关系,就留在家里好了,孩子太小了,不应该和母亲分开,我派老师来教导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再进宫。”
司徒夫人本来就担心着要和儿子分别,听得这话,心里宽慰了不少:“多谢陛下。”
“就辛苦嫂夫人照顾两个孩子了,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多谢陛下。”
登基的事宜已经商议妥当。
石良玉并未再兴土木,将自己阔大的府邸稍一改造,当成了皇宫,在邺城正式登基,号称大邺政权,所辖范围包括了原赵国的大半江山。登基当日,石良玉宣布恢复汉人衣冠,以汉家衣冠龙袍接受朝臣跪拜。同时,大封功臣,所有跟随他起兵的人和当初拥护他登基的官僚都加封**。此外,他还下令收养司徒子都的儿子司徒智,改为石智,立为太子,并立自己的太子妃为皇后。
一系列封赏、立储君都没有问题,唯一的例外是众臣对“皇后”的确立有些疑惑。大家虽然听说新帝在去年除夕前几天娶了太子妃,不过,他的婚礼在邺城举行,参加的都是亲近部属,其他大臣多未见过。在后来的传言里,又听得这个“太子妃”早已跑了,人已不在,如何能够立为皇后?
石良玉见众臣疑惑,笑道:“各位爱卿不必多虑,皇后只是身体不好,在外地休养,不日即将回到宫里……”
众臣听得皇后原来只是身体不好在外地休养,又见皇帝态度坚决,太子妃被册封皇后也是天经地义之事,便不再奏议。
随后,邺国宣布立原太子妃蓝氏为皇后,公告天下,大赦三日。
石良玉令宫女收好凤印和皇后册,放入后宫,等待皇后归来。
浚城大捷后,北方被五胡肆虐多年的汉人大为振奋,被关在外面的许多北方流民纷纷涌入豫州。朱弦立即吩咐开关接纳,但是,除了豫州以外,其他州郡却都以种种借口推托,拒不接纳。
流民一迁徙,北方诸国无不蠢蠢欲动。朱弦无法,只好趁势派陈崇进屯封丘,解思安率军进驻墉丘,南北互相配合,频频迎击一些零星的攻击。二人在朱弦的部署之下,将魏国、赵国等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屯戍军镇,先后收入南朝版图。
在多次的战争里,各大坞堡已经逐渐全部归属豫州军统辖,平日,完全是按照朝廷军队一样统一训练,只是不和大部队在一起,而是分散行动,在各地袭击敢于来犯的异族敌人。
蓝熙之既已下定决心留在坞堡,就比往日更用心十倍地投入到了战事和民情研究上。她虽然行走江湖多年,但是毕竟并未深入民间,而在藏书楼的三年多,更是几乎与外界隔绝。重新出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才真正亲眼目睹天下大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惨况。
南朝渡江南下后,整个的北方、中原地区全部沦入胡族手里,为了维护统治,各胡族国家无一不大力驱使当地的汉人大肆劳役或者血腥屠杀,汉人的地位已经低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
蓝熙之曾领略过羯族人在“余宅”的那场大屠杀,因此,对边境各汉人的处境更是体会深刻。
她和朱弦曾商议,由朱弦上书朝廷,广为接纳各大被驱逐的流民,逐渐北伐,其中已经详细到了具体的开荒屯田如何安置的份上,可是,奏折一入朝廷,却没有丝毫回音。
苏俊叛乱后一段时间,朱涛曾再掌朝权,但是,太后的胞兄李亮很快从外地返回朝廷,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再度受到重用,李亮升至时空太傅,大权在握,又重新启用了新的一拨臣僚。而何曾这次却不卖李亮的帐了,小朝廷的派系争端越来越激烈。
朱涛处于斗争的漩涡里,抽身不得,只好又回复到原来的无为而治,以中庸的姿态面对。所以,朱弦北伐的奏章一入朝中,就如石沉大海。
久无回音,蓝熙之十分着急,终于有一天亲自跑去豫州府找朱弦。
朱弦知她必定是为开关接纳流民和北伐一事而来,摇头道:“蓝熙之,我还没收到任何回音,北伐暂且不提,就是开关接纳流民也不被允许。”
“怎么会这样?你父亲也一点不支持?”
“我很了解我父亲,他现在的理想是保持现状,能够让朝廷稳稳偏安江南,无为而治就可以了。至于北伐,他向来是不热心的。以前我叔叔……就是朱敦,也提过北伐,他一直不支持的……”
朱敦虽然野心勃勃,但不失为杰出的将领,当初朝廷最重要的军事权臣的主张尚且得不到支持,何况现在。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只能小范围的开关接纳流民,发展经济。先防御为主,北伐的事情再做打算。”
“好吧。我先回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唉,可惜宁镇坞堡太小了,我想做些什么也做不到。”
朱弦见她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急迫,微笑起来:“蓝熙之,你比朝中许多大臣都称职得多。”
蓝熙之眼睛一瞪:“你在讽刺我?哼,要是我能做豫州刺史,未必就比你差。”
“我怎么会讽刺你?我相信你要做了刺史,决不比我差的,呵呵。”
“朱弦,你咋变得谦虚了?”
“我以前从来没有和女子打过交道,认识的女子都是娇滴滴的养在深闺里,最初,我也觉得你不过是只会书画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后来,有一次我悄悄去寒山寺看了那幅维摩洁的壁画,才发现,只会书画也会很了不起……”
“你居然去看了壁画?”
朱弦见她一副吃惊不已的样子,面上一红,瞪她道:“我只是想去看看,你盛名之下是不是其实难符……”
蓝熙之笑了起来:“说到书画,我可是好久没动过笔了,可真要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了……”她随手拿起朱弦案桌上的一张纸看看,这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呵,朱弦,我发现你写的隶书很漂亮,简直几乎要超过我了……”
“什么叫几乎要超过你?我本来就超过你了。我小时候下过苦功,几乎写黑了家里的一池清水。”
“我还以为你只喜欢武功呢!”
“我是文武全才,嘿嘿,所以说,你不了解别人就不能轻易下结论。”
“嘿,你还不是一样。”
“我怎么了?我至少了解你比你了解我多得多。”
“哼,没发现!”
“蓝熙之,你擅长草书行书,因为你个性张狂,但是你的隶书就要稍稍次一些了……”
“哦,这是我的秘密,你怎么知道?”
“但是,你的小楷比草书还要好,不拘成法,古雅有余,可谓极品……”
“我真是吃惊,朱弦,你这武夫咋看得出来?”
朱弦想起自己那次去藏书楼向她辞别时看她题写在萧卷画像上的《行行重行行》,他不太喜绘画却精通书法,那样的神品,过目之下,怎能忘记?
“我最后一次去藏书楼看你时,看见你画上的题词,后来又见过你写封题时的几种字体……”
“哦,是这样啊。”
蓝熙之忽然对他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又看看手中这幅朱弦的亲笔:“朱弦,等我空了一定好好练习隶书,要超过你。”
“哈,蓝熙之,你可真是贪心,为什么样样都要超过我?”
“因为你打仗比我厉害,所以,我至少得在其他方面超过你。而且你以前那么可恶地讥讽我的。”
“唉,你这妖女,说你小气你还不相信。”
“哼,我就是小气,你能如何?嘿嘿,我一直怀恨在心的,你得当心点,我走了。”
“你路上要小心,蓝熙之。”
“朱弦,我发现你越来越罗唆,跟个太婆似的。”
朱弦怒瞪她一眼,长睫毛垂下去又飞快地掀上来,蓝熙之看着他有趣的模样,大笑着往自己的大黄马走去,现在还不太晚,加快速度的话,天黑前就能赶回坞堡。
蓝熙之已经上马,大黄马的鬃毛威风凛凛的抖动着,朱弦看她娇小的背影飒爽地消失在前方,心里忽然模模糊糊地浮现起一幅美丽的画面:没有战争,也没有硝烟,甚至可以不是乌衣巷那种繁华与富贵,哪怕只是小桥流水,荒村野外,她在那里专注的画画,自己在旁边给她题写……
眼前不知怎地又闪过萧卷的面孔,他心里一震,一股羞愧涌上心头,立即强自压下了那种可怕的念头,转身回到屋子里,埋头到了大堆厚厚的卷宗里面,希望用繁忙来遗忘这种不仁不义的想法……
这天,蓝熙之和几十名坞堡士卒外出视察,行了百余里,到傍晚才发现一个小镇。
众人口渴想进去喝口水,进去才发现镇上已经十室九空,少量的居民早已各自关门闭户。这里也刚刚经历了胡族的一场洗劫,虽然人未死绝,但是稍有抵抗者也被杀伤杀死不少。
街上到处散落着死难百姓的枯骨。蓝熙之即刻下令士兵们收敛骸骨,给与安葬,又敲开旁边唯一的一家小店铺,买了一碗水酒洒下祭奠。
一些悄悄从门缝里张望的居民,见这伙人马居然在镇口的荒地上收敛尸骨给与安葬,无不又惊又喜。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一个老者先打开门,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老者鬓发斑白,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各位兵爷是?”
蓝熙之上前一步,微笑道:“我们是宁镇坞堡的南朝军队,豫州刺史朱大人属下。”
老者又惊又喜:“你们是朱大人的部下?近闻朱大人励精图治,屯垦开荒,接纳百姓,又打了很多胜仗,我们都期盼着他北伐成功呢。这些年,我们遭到胡人屠杀,族中亲眷几快死光,我们以为南朝已经抛弃了他的子民……”
老人说到伤情处,已经老泪纵横,蓝熙之想起众多刚刚掩埋的枯骨,心里难受,大声道,“老人家,南朝已经在筹划北伐,朱大人一直都在努力,你们放心吧。”
“若能等到朱大人北伐成功,驱除胡虏,造福子孙,老朽死将何恨?”
蓝熙之心里一阵激动,猛力点了点头:“老人家,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如果这里呆不下去,你们可以率众去宁镇坞堡,那里还有广大的荒田可以开垦。”
老人惊喜交集却又有点疑惑,似乎在想,这位姑娘能做主么?
孙休看出他的疑惑,上前一步道:“老人家,您放心,这位是我们宁镇坞堡的堡主,她既然说你们可以去就一定可以去。”
老人大喜就要拜下去:“多谢堡主!”
蓝熙之立刻伸手稳稳地扶起了他:“老人家不必多礼。”
老人喜形于色地放开了嗓子,颤巍巍地道:“各位乡邻们快出来,我们可以离开这个地方,去投奔宁镇坞堡了……”
早已偷偷观望多时的一道道门窗陆续打开,众人蜂拥着围了上来。蓝熙之看看,整个小镇已经不足一百人,一张张脸上都是惶恐和期待的表情。
她心里一酸,大声道:“你们可以好好收拾行礼,我派坞堡士兵留下来护送你们。”
众人一起跪了下去:“多谢堡主!”
蓝熙之赶紧伸手扶起为首的老人:“老人家快快请起,各位也不必多礼,以后到了坞堡,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气。”
众人站起身,欢天喜地的连夜收拾行礼去了。
经过这些年胡人的统治,每户人家几乎都是赤贫。不仅如此,为了防止统治之下的“赵人”反抗,赵**队将每家每户的所有铁器包括耕地的犁头和菜刀都强行搜刮一空。这个小镇只是比邻赵国,还不是赵国属下,但是由于南朝的腐败,无力庇护,也经常受到赵**队的骚扰,处境和赵国治下的“赵人”根本没有什么差别。
这些人也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好收拾,除了一些粗笨的家伙外,这一镇一族的人搬迁上路,竟然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带走。大伙正要准备上路,门口护卫的士兵忽然大喊一声:“胡族来袭了……”
小镇居民都是手无寸铁,每次胡族来袭,基本上都是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现在听得胡族又来了,男女老少立刻吓得瑟缩成一团。
蓝熙之镇定道:“大家不要慌乱,孙休,我们将队伍分成两队,你率一队人马护卫着他们先走,我率一队断后,马上行动!”
“是!”
孙休率人抄了一条侧路先行,蓝熙之率领的小部分人马立刻迎上了前来袭击的胡族。这队人马不过几十人,并非正规军队,而是附近的平民,每人手里拿的不过是寻常的砍刀,就是他们平常打猎劈柴用的。
宁镇坞堡的士卒一和他们交手,才发现这些平民组成的抢劫队伍,战斗力完全不输于胡族正规军,方相信他们全民皆兵的战斗力了。
这支人马和坞堡士卒人马相当,虽然彪悍无比,但是,哪里是坞堡训练已久精卒的对手,战斗到天明,对方已经死伤十之**,剩余七八人赶紧亡命逃去。
蓝熙之截住了一个逃窜得慢一点的胡人,一剑正要刺向他胸口,忽见他面孔幼稚,目露惊惶之色,竟然不过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高大少年而已。
她一剑抵在他胸口,将他迫下马背,少年单腿跪在地上,一只手还妄图挥舞残缺的大刀来砍他,就如一只凶狠的小豹子。蓝熙之扬手将他的缺刀拂落在地,少年双眼发射出凶狠的目光,就像一头饿狼般死死盯着她,嘴巴里叽哩咕噜地怒骂着什么……
蓝熙之看着他的幼稚面孔上那样残暴的狂怒,平静道:“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少岁了?你为什么要吃我的肉?”
“我叫石板,12岁。”
赵国绝大多数人都姓石,即使不姓石的也改为姓石,蓝熙之听得这个少年竟然叫“石板”,饶是这种情况下,也不由得微笑起来。
少年见她微笑,忽然惊奇地发现这个女子居然听懂了自己的怒骂,而且还是用了羯族的方言问出这番话来,眼光一闪,凶狠中有了一丝喜色:“你不是‘赵人’,你是‘国人’?”
“不,我不是你们的‘国人’!”蓝熙之看着他立刻变得失望的凶狠的眼神,又道,“你为什么要吃我的肉?”
“我为什么不能吃你的肉?‘赵人’猪狗不如不是拿来吃的吗?你们吃羊马、猪狗难道会先问它们的意见?”
“谁这样告诉你的?”
少年凶狠地瞪她一眼:“我们自来就是这样的,‘赵人’是贱奴,他们是我们的奴隶,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们耕种的土地是我们的,他们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的,我们来取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应该?我们自来就是这样的!要叫我抓住你,一定把你杀来吃了……”
我们自来就是这样的!
为了维护少数异族的统治,赵国的法令确实是这样规定的,胡人可以随意拿走汉人的东西,胡人可以辱骂汉人,但是汉人不得辱骂胡人。为了教育孩子不要在中原中迷失,就是和平时期也给孩子吃人肉,告诉他们“这是猪狗一般的奴隶、牛马一样的畜生”!猪狗本来就是拿来吃的,牛马本来就是拿来奴役的,所以,他们的孩子从一懂事开始,就明白“赵人”是可以随便打杀辱骂奴役驱赶的。杀他们和杀猪羊毫无区别!
蓝熙之看他凶狠地看着自己,忽然道:“你看看我和你们族中的女子有什么不同?”
少年怒道:“有什么不同?都是女的!不过,你比她们好看!”
蓝熙之见他孩子一般天真的回答,微笑起来:“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就理所应当觉得我应该随便被屠杀随便被你吃了?你会杀你们同族的女子来吃了么?”
少年张口结舌,一时回答不上来。
蓝熙之的剑移到了他的脖子上,微微用力:“现在,你是我的俘虏,我要杀你了,也把你杀来吃了,你怕不怕?我会先把你的头割下来炖熟,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下酒,然后再把你的四肢砍来腌着慢慢吃……”
少年见这满面微笑的女子忽然说出这种话来,凶狠的大眼睛里流露出深深的恐惧,不由自主道:“不要吃我……我害怕!”
蓝熙之见他孩子气的眼睛里那般的恐惧,心里忽然浮起一阵深深的悲哀,叹息一声收了剑:“你害怕被杀,你可知道那些‘赵人’也是害怕被杀的?你走吧,我不杀你!你记住,我们不吃人,豫州军都不吃人!”
少年翻身站起来,如获大赦般拔腿就跑,跑出好几步忽然又回过头来看着蓝熙之,大眼睛里的凶狠和恐惧之色都褪去不少,看了几眼,又撒腿跑了。
安顿好投奔坞堡的百十号百姓,一时,堡里再无大事。蓝熙之趁着空暇时间,召集了孙休等人商议如何扩大垦田范围的事情,讨论了半天,正要各自散去,忽报豫州刺史朱大人前来坞堡。
蓝熙之急忙迎了出去,只见朱弦骑在马上,一脸的怒意。
朱弦这些年来沉稳多了,喜怒很少形于面上,蓝熙之见他今天大失分寸,不由得一惊,讶然道:“朱弦,你有什么事情?”
朱弦下马来,跟她一起进入坞堡的简陋的议事厅堂,坐下喝了几大口茶才愤愤道:“他们将慕容俊放了……”
“谁将慕容俊放了?”
“大燕和魏国不知使出了什么诡计,慕容俊被押解到半路上时,他们就秘密贿赂了司空李亮,结果,李亮暗地里竟然将他放了……”
蓝熙之听得目瞪口呆,自己好不容易抓获慕容俊,冯太后和石良玉也曾费尽心思要拿了自己和朱弦去换取慕容俊,现在倒好,朝廷什么谈判筹码没捞到,反倒让慕容俊半路就跑了。
“不止放跑慕容俊,朝廷还下令,豫州不得接纳魏国、燕国、赵国的任何难民……”
“为什么?”
“怕破坏跟三国的关系。”
“唉,小皇帝年幼,都是太后和外戚掌权!”
朱弦看着她瘦削的身子,叹道:“蓝熙之,你回藏书楼吧,唉,你也受了很多苦了。”
蓝熙之摇摇头,心里那种难以言说的失望越来越强烈,只黯然道:“朱弦,如果没有朝廷支持,我看无论有多少北伐的好机会都会错过的。”
“这次,朝廷还派了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江北六州军事,豫州军都要改受他的节制……”
戴渊是南方的健康人,虽然在讨伐朱敦的时候出过一些力气,可是一点也不了解北方的情况,更无北伐的迫切希望,如今,朱弦改受他的节制,别说北伐,就是边境的一些战争也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过了许久,蓝熙之才长长吁了口气:“朱弦,有时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些事情有何意义?”
“现在,我也有些茫然,蓝熙之,你回去吧。”
“不,我再留下来看看,我并非为了守护萧卷的什么江山,我也守不住!我只是希望至少能够保护坞堡这样一小块地方的安全。”
朱弦见她态度坚决,点点头:“好吧,我们再一起努力看看。也只是尽人事而知天命了。”
两人淡淡道别,蓝熙之站在坞堡的门口,想起越来越多投奔被拒的难民,再想想当今纷纭林立的小国治下,大**造成了大动乱,可笑很多北方民众还将希望寄托在腐朽不堪的南朝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哪怕做一只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这样乱世惊惶的人。她想,这些可怜的难民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这天刚入夜,宁镇坞堡就拉响了警报,探子紧急回报,说一支不明军队正向坞堡而来。
朱渝掌兵权时,曾专门派了三千人马驻扎在附近关口,保证和各大坞堡的救援与担负边境的防卫,但是戴渊上任后,立刻撤回了这三千人,说坞堡多是土匪,不值得“与匪类共谋大事”。这次遭到突袭,来不及等救援,蓝熙之立即召集坞堡士卒迎击。没想到那支人马来得实在太快,竟然有五千之众。这支人马的首领赫然正是被李亮私自放掉的慕容俊。
慕容俊率领大燕军队返回途中,想顺道来消灭了这个虽然小却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坞堡,一来是报自己所受的被擒之辱,二来是扫清南朝在边境的这个据点,加上冯太后的使者也有这个意思,并派了两千人马协助,所以,慕容俊便打算顺手牵羊,在返回大燕的途中铲除这个堡垒。
面对几乎十倍于己的敌人,尽管早有准备,还有坞堡壕沟的掩护,坞堡的几百人马也逐渐支撑不住了。
形势越来越危险,眼看燕军就要攻进来了,蓝熙之见势不妙,骑在大黄马上纵横指挥,调节人手,终于打退了一波进攻,可是,很快,另一批人马又攻了上来。
燕军眼看就要破堡而入,身后忽然一阵喧哗,然后是一阵大乱,黑夜里,从他们的三侧射出无数燃烧着的箭头,一支精悍的便装骑兵从黑夜里涌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燕军遭到这阵伏击,一时间鬼哭狼嚎,死伤惨重,剩下的人哪里还敢再攻坞堡,混乱中慌不择路就逃窜而去。慕容俊见部众四下逃窜,也喝止不住,又见堡里,一个骑大黄骢马的青衣女子提了剑杀出,认出正是上次生擒自己的坞堡堡主,哪里还敢逗留?纵马就亡命逃跑了。
危急之时得到强援,蓝熙之喜不自胜,看着远处的那支伏兵已经快速退去,赶紧追了上去:“多谢各位,你们是?”
落在最后面的一个人回过头来,竟是司徒子都。
蓝熙之讶然道:“子都,怎么会是你?”
“石良玉接到消息,说有一支军队正在赵国和南朝边境进发,探得正是慕容俊的燕军,他担心慕容俊会顺路报复坞堡,我正好出发去迎击匈奴,经过此地,滞留了半天等着他们。”
想起石良玉,心里一阵刺疼,蓝熙之沉默了一下才道:“谢谢你,子都,也谢谢他。”
“蓝熙之,你还跟我们客气?”司徒子都看她在马上英姿飒爽冲锋陷阵的样子,笑起来:“蓝熙之,你不仅画画得好,打仗也不赖啊。”
“唉,坞堡太小了,整天朝不保夕啊,这次还是多亏了你们援手。”
“的确,几个邻国都想拔除宁镇坞堡这颗小小的钉子,蓝熙之,你们今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放心,我会的。”
“告辞了,蓝熙之。”
“嗯,再见。”
司徒子都勒马转身却又回过头来,低声道:“蓝熙之,你一定要原谅石良玉。虽然他的方式不太对,但是你要相信他绝无伤害你的意思,他把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蓝熙之没有回答。司徒子都见她淡淡的表情,无法再说什么,打马追了自己的部队去了。
蓝熙之,你一定要原谅石良玉——
石良玉曾追到古堡,那么断然地归还画卷、和自己绝交,可是,今天,自己又欠下他一份情意。
这比被他强迫,被他利用更让人痛彻心扉。
心里那块烙印下的悲伤的痕迹越来越加重,她抬起头,孙休等已经在处理战后的事宜了,她赶紧抛开了那些涌上心头的尘封的情绪,打马跑了回去。
赵国都城皇宫。
石遵怀里拥着两名美女,正在欣赏面前的载歌载舞。给他跳舞的这群人,是他最近才训练出来的“面奴”。
所谓“面奴”,就是将一些活的“赵人”的面皮整个剥下来,趁他们昏迷的时候,在他们面上涂上油彩。然后,等他们醒过来了,面上就有了许多精美的花纹,然后,训练他们为自己跳舞取乐。而剥下的面皮,又密密缝起来,做成一面大鼓,敲起来,发出的声音格外不同。
这种“面奴”可不好训练,必须要16-18岁之内的姑娘或者小伙子,负责剥皮的乐师是在杀了300多人后,才剩下16名昏死后又清醒过来的男女,然后日夜训练,让他们将一种新型的大型歌舞学会,才敬献给石遵。因此,石遵极为得意,这些天心情大好,每天都召集群臣一起欣赏“面奴”的表演。
这天,几乎所有亲王贵戚都被邀请来欣赏。酒酣耳热后,“面奴”的表演也在“面皮鼓”的鼓声里落下帷幕。
今天,石遵心情高兴,所以特别邀请了石氏的许多宗族,宜阳王石剑、乐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均在座。
石遵环顾四周,见大家都在为刚才的“面奴”的表演而如痴如醉,心怀大畅,道:“各位今天开心不?”
“臣等开心极了。”
“那就好,今天你们得陪朕喝个痛快,凡是没有喝醉的,一律砍去一只手,来呀,喝呀……”
“臣等遵旨。”
酒一杯一杯地喝下去,石剑见石遵心情高兴,故意道:“陛下,如此欢乐时刻,怎么不见太子殿下?”
“太子镇守邺城去了。”
“邺城一片平静,有什么好镇守的?”
“说得也是。太子真是扫兴,每次吃‘仙肉’、看‘面奴’跳舞这样的好事,他都不在……”
“陛下,只怕他不是不在,而是故意百般推托。太子原本是南朝人,南朝人视我们为野蛮人。只怕石良玉也是嫌弃我们才故意不参加的……”
石遵怒道:“真是岂有此理,他也不过是‘赵人’而已,有何资格藐视我们赵国?”
“陛下,立一卑贱‘赵人’做我国的太子,只恐招人笑话。”
“也对,可是,已经立他为太子了,还能如何?”
“立了也是可以废黜的。”
“近日,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都说太子有野心,皇上不得不早做提防啊。”
石琨立刻道:“皇上,石良玉狼子野心,手握兵权又久久不回到皇宫,不如赶紧剥夺他的兵权……”
“石良玉毕竟是异族人,凭什么做到我们赵国太子?他迟早会对皇上不利的……”
“据说他和大将李农勾结以久,现在大权在握,只怕不臣之心更加明显……”
“上次皇上病重,他来探望时,就面露喜色,显然是诅咒皇上快快驾崩,自己好登大位……”
石遵别的还没觉得如何,一听得居然想诅咒自己死,立刻勃然大怒。他昏聩残暴,本来就不是很愿意立石良玉为太子,如今听得这番煽风点火,立刻道:“即刻传令石良玉回宫,待他回宫后,立即废掉他的太子地位,解除他征虏将军的兵权……”
几人对视一眼,无不大喜过望。
石琨道:“石良玉此人狡诈多端,皇上不可打草惊蛇。”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几个秘密进行,是成是败就看你们的了。”
几人大喜:“多谢皇上。臣等一定马到成功。”
“你们出去商议吧,朕要去休息了。”
“臣等告退。”
几个人一走出宫门,互视一眼,实在难以压抑心中的狂喜,石琨道:“石良玉并非等闲之辈,朝野不少他的爪牙,一定不能走漏了风声。”
“是。这次行事一定要极为谨慎。”
“他的得力干将司徒子都奉命征剿匈奴已经得胜,正在往回赶,不日即将返回邺城,我们不如不动声色,先将司徒子都剪除……”
“好,司徒子都是石良玉的左右臂膀之一,抓住机会先除掉他就等于断了石良玉一臂。”
“立刻行动。”
秘昭石良玉回宫的诏书不日送到了邺城。
石良玉看了看诏书,倒是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古怪,但是,他知道石遵喜欢享乐,历来不喜自己在皇宫里,现在发出诏书,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意外。
石良玉立刻召集帐下重要将领苏彦、王泰、张桦等人商议。石良玉帐下的主要将领和谋臣,大多是汉人,早已领教了赵国君臣的残暴,也深知石良玉这个“太子”之位简直如秋风里的落叶,随时都会掉下来那种,因此,听得石遵传下诏书急昭回宫,无不忧心忡忡。
张桦是他帐下的第一谋臣,仔细研究了几遍诏书:“听说石遵吃了一名巫医的药,最近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又突然病重了?这诏书只称病重,不提其他,只恐其中有诈……而且,属下探知近日石苞、石琨等多次入朝奏请,石衍死后,这两人都急于想做太子,皆非善良之辈……”
王泰也道:“我看石遵虽然表面上和睦,心里可早已对殿下戒备已深,这一回皇宫,只恐凶多吉少。”
但是这样公然违诏不回去,也不是办法,石良玉想了想还是下了决定:“也罢,我们五日后启程回宫。”
苏彦道:“司徒将军正在往邺城的路上,应该快到了。”
石良玉点点头:“等子都回来,我们即刻启程。”
“是。”
石良玉见众人摩拳擦掌,又激动又不安,镇定自若道:“我们这次一定要小心应对,不是鱼死网破,就是位登大典,成败在此一举了。”
“殿下请放心,臣等一定倾尽全力。”
经历了上次燕军的突袭,宁镇坞堡的情报和防备比以前做得更加细致了。这天上午,探子加急回报:“寨主,前方八十里的瓦口坡发现一支不明的军队……”
“你们继续打探那支不明的军队,看他们是路过还是另有所图。传令下去,堡里即刻集合,紧急防备。”
“遵命。”
到得半夜,探子回报,司徒子都率领的军队在大胜匈奴后返回邺城的路上,在瓦口坡遭到那支不明军队的伏击,双方混战起来,都死伤惨重。
蓝熙之吃了一惊,豫州军不会轻易出动,这是赵国和南朝的交界地带,伏击司徒子都的会是什么人?莫非是要废黜石良玉的太子位?
她想了想,清点堡中人马,立刻组织了一支500人的精兵队伍,马裹蹄,口衔木片,连夜往瓦口坡进发。
瓦口坡四周已是血流成河,断肢残尸摆了一地。
司徒子都率领的一队人马大败匈奴后,一到半路就接到“圣旨”,强行将他的人马分流了大半驻守青州。司徒子都率领的是石良玉部下,虽然觉得蹊跷,但是,下圣旨的是宫里的一名大太监,这名太监不仅带了圣旨,更带了一万人马相胁,他不敢不从,只好眼睁睁看他将人马带走大半,自己只率了两千人马往回赶。
司徒子都深知石良玉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这一路上就多留了个心眼。又往前走了一日一夜,都没有再遇到其他情况,眼看,再往前一百多里就会到邺城了,全神戒备的士兵们也勉强松了口气。
大军一到瓦口坡,四周的树林仿佛都突然摇动起来,四周箭簇如雨般射来。司徒子都暗叫不好,这里接壤豫州,莫非是中了豫州军的埋伏?但是,他立刻发现不对劲,杀出来的全部是便装的羯族士兵。而为首的正是石氏宗族的王子之一石剑。
他心里立刻明白是发生了兵变,一定是针对石良玉的太子位起了变化,今天不拼死杀出必不得幸免。
他勒马大喝道:“石剑,你干啥?”
石剑狞笑一声挥刀砍来:“杀了你们这些猪狗赵人,看你们还敢不敢在我赵国的土地上猖獗,司徒子都,你受死吧,杀你了再杀石良玉……”
果然是冲着石良玉来的!司徒子都武功虽弱,也不慌不忙亲自指挥,抽刀砍杀。
无奈,敌方数量远胜于己,拼杀半天,他手下只剩下几十精兵正在拼命苦撑。
他率领大军上阵,几无败绩,但是,现在遭到内部军队的埋伏,众寡不敌。从早到晚,力战下来,虽然杀死了十倍于己方的敌人,但是石剑亲自率领的这支大军还剩六七百人。
石剑奉了石氏宗族命令,率领联军精华出动,本来就志在铲除司徒子都,怎容他逃脱?立刻舍了其他兵卒,立刻向司徒子都冲来。司徒子都武艺低微,身边的侍卫也已经力战而死,哪里抵挡得住?大叫一声,已经被石剑砍下马背。
他勉强翻身又要冲上马,却被石剑一刀砍在背心,嘴里吐出一口鲜血就死了过去……
蓝熙之率人赶到时,厮杀已经停止。
她悄悄下马,在后坡的树林里偷偷看下去,只见遍地都是赵国士兵的尸体,一些活着的羯族士兵正在兴高采烈地搜寻死者身上的财物。
她四处看看,没看到司徒子都,心里一沉,又悄悄往前走几步,却见一个领头的穿了王爷皮裘的满脸满腮都是胡须的羯族大汉,提着一把尖刀就往地上一个人的胸口剜去,随即伸手逃出一副血淋淋的心来:“哈哈,今天晚上把这副心肝炒了吃。听说吃聪明人的心肝就会变得更聪明,司徒子都百战百胜,吃了他的心肝,本王……”
他剜心的那人竟然是司徒子都!
蓝熙之的脑子里突然一片麻木,完全忘记了隐藏和后果,惨叫一声就挥剑冲了出去:“畜生,我要杀了你们这些畜生……”
除了血肉横飞、除了刀剑翻滚,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
杀!
杀!!
杀!!!
蓝熙之像一头疯了的野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了这些羯族人,杀光这些羯族人。而石剑率领的羯族也是这样,杀了这些“赵人”,杀光这些猪狗不如的“赵人”……
从早上到下午,这场厮杀片刻也不曾停止,石剑的七八百羯族士兵只剩下二十几人,而宁镇坞堡的三百人也只剩了一百多人。
石剑见势不妙,夺路就逃,蓝熙之追上几步,无奈眼脸都已经全部被飞溅的鲜血所模糊,追之不及,只得眼睁睁看着石剑等人突围逃走……
四周静悄悄的,无论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都是满身满脸的鲜血。蓝熙之蹲下身子,想抱起司徒子都,厮杀后的双腿却发颤,一下坐在了地上。
司徒子都胸口开了个大洞,浑身上下都是血,而他的眼睛,大大的愤怒的睁着,再也合不上了。
孙休也是浑身鲜血,上前伸手想扶她:“堡主,这位是?”
“他是我的朋友,是我仅有的两个朋友之一……”
她麻木地伸出手去,往他的大大的愤怒的眼睛抚去,司徒子都的眼睛合上了,只剩下胸口大大的血洞,悲愤地对着苍天。
孙休上前抱起司徒子都,放在自己的马背上,道:“堡主,我们把他带回去安葬吧。”
蓝熙之点点头,走了几步,忽然声嘶力竭地大吼起来:“我要杀了他们,一定要杀了他们……”
一众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士卒都悲哀地看着她,孙休道:“堡主,你节哀,我们回去再说。”
蓝熙之似乎没有听见,上了马,慢慢地跟在孙休的身旁,一路看着司徒子都胸口上大大的血洞,眼睛干干的,眼泪一滴也流不出来……
石良玉处理了一天的事务,端了一杯热茶喝了几口,正要回卧室,苏彦和王基匆匆赶来,苏彦低声道:“殿下,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
“司徒将军在半路遇到伏击,已经遭遇不测……”
手里的茶杯“咣”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石良玉脸色惨白,好一会儿才颤声道:“是谁干的?”
“司徒将军半路上曾经被一道圣旨调走大半军队,他自己只率了两千人马,据说是遭到了南朝豫州军队的伏击……”
“豫州军队?他怎么会遭到豫州军队伏击?”
“司徒将军的部下已经全部死绝,听说石剑一部曾去支援,但豫州军十分强大,将他也打败了,而且为首的是一个女子……”
“豫州军?一个女子?蓝熙之?”
石良玉跌坐在椅子里,喃喃道:“蓝熙之怎么可能杀子都?她怎么可能?”
这世界上,自己最后一个朋友最后一个兄弟的惨死几乎完全击垮了他!他瘫坐在椅子上,只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既无愤怒也无悲伤,眼眶干干的,心像完全被抽空了,整个人突然变成了行尸走肉。
“殿下,殿下……”
贴身侍卫张康扶他一把,他勉强坐稳了身子。
张康惶然道:“殿下,蓝姑娘杀了司徒将军?”
“不,蓝熙之决不可能杀害子都的。”
他有些清醒过来,转向苏彦:“你说石剑曾去支援?”
“我们得到的情报是这样。石剑的封地在那附近,他出现在那里也不奇怪,不过他也被豫州军击溃了……”
“是石剑,一定是石剑干的!”
“石剑怎么样?”
石良玉站了起来:“即刻赶回皇宫。”
“是。”
“还有,王基即刻派重兵保护司徒将军的家属,他的妻儿都在邺城,一定不容出半点差错。”
“是。”
石良玉一行秘密回到太子府时已经是晚上了。他刚进大门,管家就急忙迎出来,低声道:“殿下,胡皇后的宫女等候多时了。”
“哦?”
他赶紧进去,胡皇后身边的一名贴身宫女穿着披风,正紧张不安的四处张望,一见他,立刻跪下去:“殿下,娘娘有重要东西交给你。”
石良玉接过封好的蜡丸启开,取出密信一看,饶是心中早有准备也吃了一惊,立刻吩咐管家取出一只上等玉镯赏赐给送信的宫女,送她出去,立刻召集张桦、苏彦、王泰等人商量事宜。
石遵果然要废黜自己,剥夺自己的全部兵权。
苏彦道:“殿下,现在我们怎么办?”
石良玉看看王泰和张桦,王泰站了起来:“殿下,现在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石良玉点点头:“司空李农和右将军王基都是可以信赖之人,张桦,你亲自跑一趟,赶紧跟他们联系一下,共同举事。”
“遵旨。”
三月十八。天晴。
这天,石遵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宫女伺候他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忽报石琨求见。
“传!”
石琨手里拿着一个锦匣,匣子里盛着司徒子都的心肝,满面笑容地打开:“陛下,这是石剑俘获的司徒子都的心肝,臣已经叫家里的厨师烹调好,敬献给陛下尝尝……”
“哈哈,司徒子都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的心肝最是滋补鲜美,快快拿碗筷来,朕品尝品尝……”
碗筷已经拿来,石遵夹了一筷放进嘴里,连声啧啧道:“好味道,石琨,你家里的厨师真是不错,司徒子都也真是个聪明人。哈哈,味道好极了。”
石琨喜道:“陛下喜欢,臣就开心了。”
“好,石琨,你忠心可嘉,今天大大有赏,来人,赐汝阴王石琨黄金千两。”
石琨立刻跪下:“谢陛下。”
“你快快退下吧,今天朕还有新游戏,不耐烦听你罗唆。”
“臣告退。”
石琨离开后,吃得心满意足的石遵伸了个懒腰,看看身边的宫女,这些天,他一直在和她们玩弹棋,有个宫女玩得特别好,石遵无论如何也赢不了她,石遵一气之下,召集大帮宫女天天练习,今天干脆举行一场弹棋比赛,希望能一举赢得她。
今天的弹棋大赛在琨华殿举行,石遵连输了两场后又连赢三场,越玩越是开心,直到身边完全安静下来了也不知道,只见一众宫女无不恐惧不安,连弹棋也不下了,才抬起头,大声道:“你们怎么了?快下棋快下棋,再扫兴,杀了你们……”
“石遵,你这个暴君受死吧!”
一柄大刀已经横在了他的脖子上,苏彦大声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石遵一看他杀气腾腾的样子,方明白是石良玉杀进宫来捉拿他了,他仗着胆子责道:“想造反不成?谁让你们来的?”
“你这种暴君,人人得而诛之……”
苏彦话音一落,几名甲士一拥而上,将他缚了。石遵被俘,宫中守卫、御林军等立刻投降。
石良玉安排的三千甲士在胡皇后指定的殿前侍卫的接应下,已经完全控制了皇宫。这三千甲士是他刚刚上战场时就一手训练起来的,其中绝大部分是无处投靠被他收留的汉军。这些人跟着他多次出生入死,是他最得力的部署,这次冲进皇宫原本就是存了鱼死网破之心,无不奋勇作战,很快击溃了少数抵抗的御林军,几乎没怎么费力就捉住了石遵。
石遵被关押在琨华殿里,一会儿,一个太监端了碗水进来。石遵虽然有些饥渴,却并不喝水,一双小眼睛转了转:“这水里有没有毒?”
太监笑道:“你喝了就知道了。”
然后,端起碗就往他口里灌。
石遵被紧紧绑住,动弹不得,满满一碗水很快灌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口吐白沫,头一歪,结束了他罪恶多端的一生。
太监伸手摸了摸他的鼻子,确信没气息了,才大叫起来:“不好啦,来人啦,皇上驾崩啦……”
石良玉和李农等重臣赶到时,局面早已稳定下来。这些天忽闻皇宫惊变,石氏宗族和羯族**显贵无不震骇。但是,石良玉已经完全控制了宫中的情况,他们也无力回天了。
石良玉一看,来的只有寥寥几个朝中汉臣,而羯族大臣一个也没有来。心里冷笑一声,只见躲在内宫里的胡皇后拎了传国玉玺出来,交给了他身边的一位太监。
李农见部分大臣赶到,转身扑通跪了下去:“先皇和宫女下弹棋时不幸暴毙,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理应马上继位……”
石良玉道:“司空此言差也,父皇刚刚驾崩,万事不善,登基之事容后再议……”
李农又道:“国怎可一日无君?陛下登基后,好即刻安排先帝的后事……请陛下不要再推辞,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泰、王基、苏彦等人立刻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众臣原本面面相觑,但是,见了身后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三千甲士,也纷纷跪了下去,口呼“万岁……”
“既然如此,就辛苦各位了,今日所有诸位,每人加封**,赏金千两,不日撤回邺城,再行登基大典。”
“多谢陛下!”
“陛下,外逃的石氏宗族和羯族大臣怎么处置?他们野心勃勃,随时会卷土重来……”
石良玉早已对石氏宗族恨之入骨,立刻道:“即日下令诛杀石氏嫡系子孙,一个也不许放过!”
“是!”
当初石良玉听从蓝熙之的建议,很快将堆积的木料造了筏子,载兵绕道顺河而下,驻扎在京畿外围,所以,杀石遵登基后,遇到的阻力纷纷被斩杀,大军还开始在京城大肆抓捕石氏嫡系,除了石琨、石苞等早已纷纷率兵奔逃他处外,其余奔逃不及的石氏直系男子,二十几人被抓,当即全部被杀。
随后,石良玉下令打开皇宫,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宫殿里,竟然涌出十多万名女子。这些女子都是石虎石遵父子在位时从民间搜刮来的,选秀时也不管那些女子已婚未婚,稍有姿色的就强行抢进宫来,为此,遭到杀害的有妇之夫多达上万。这些女子当中,甚至有好几十名姿色不俗的尼姑道姑。
宫门一开,石良玉下令,有家的女子可以即刻回家,每人发给二十两银子的遣散费。但是,有好几万名被抢来的女子已经无家可归。石良玉又下令,将这些不愿离去的女子全部婚配军中将士,自己一个不留。
此举立刻遭到将士们的热烈拥护,众人作战更是奋勇,几乎所遇胡羯反抗势力,短时间内都全部铲除了。
遣散了赵氏王朝庞大的后宫后,石良玉随即下令大开粮仓,将石遵尚未糟蹋完的粮食分发给京城贫苦的“赵人”。
婚配宫女,激动感恩的只是士兵,皇宫开仓赈粮的消息一传开,京城内外的汉人立刻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涌进来投奔,而那些“国人”羯族人,一见这种架式,无不恨之入骨,也不前去领取赈粮,纷纷往外迁徙,前去投靠各封地的石氏诸王。
奔逃的石氏诸王见功亏一篑,让石良玉抢得先机,登基大位,无不蠢蠢欲动,各地烽烟四起,暴风雨将至。
处理完襄城的一众事宜后,石良玉召集李农、王泰、张桦、苏彦等人商议决定去留问题。石氏诸王的反抗已经呈星火燎原之势,襄城又是羯族人的大本营,反抗日渐激烈,众人商议后,石良玉下令即刻迁回邺城,将自己苦心经营的邺城定为国都。
启程前夕,石良玉正在书房里处理一些奏章,一名太监轻轻走进来:“陛下,胡皇后求见!”
石良玉抬起头来,皱皱眉头,他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可是,这次登基,正是她里应外合铲除了石遵,事后又献出了六颗传国玉玺,自己才得以顺利登基。他想了想,道:“让她进来吧。”
他话音刚落,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胡皇后几乎是冲了上来,直往他怀里扑。
石良玉微一侧身,躲过了她急不可耐的身子,淡淡道:“胡皇后,你有什么事情?”
这声“胡皇后”听在耳里,胡皇后再看看面前一身龙袍的男人,他面色威严,俊脸上露出淡淡的一丝鄙夷的神情,心里一沉,还是嗲了声音:“皇上,臣妾想做您的皇后,这是您答应过的……”
“是吗?朕什么时候答应过?”
她靠过去了一点儿,想唤起两人往日偷情时刻的欢愉:“冤家,你怎么能这样?”
“母后,父皇尸骨未寒,你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父皇?”
胡皇后忽然明白过来,嘶声道:“石良玉,你,你要过河拆桥?”
“朕不是要拆什么桥!朕登基后,封后,于情于理也应该是自己的发妻,朕的太子妃,怎么敢将母后纳为皇后?”
他冷冷的神情犹如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心中的希望,胡皇后第一次见他如此威严的模样,她是何等样人?立刻明白过来,恨得几乎咬碎了银牙,却不敢再多说,只道:“那你怎么安置我?”
“你要愿意的话可以继续住在这里;你不愿意,也可以离开随便找个你喜欢的地方,朕保你一辈子锦衣玉食,今后,无论你嫁还是不嫁悉听尊便!”
胡皇后转身就走,走出门又恨恨回头,“好,石良玉,你够狠。”
石良玉高声道:“来人,送胡皇后出城。”
还在返回邺城的路上,石良玉接到消息,外逃的石苞、石琨等铤而走险,集合了十万羯族大军,连夜攻打邺城。
石琨等人原本是想趁石良玉不在时先釜底抽薪,拿下他的老巢,这样,石良玉离开襄城,邺城被占,堵在中途,正好聚而歼之。
石良玉早有防备,邺城守备森严,石苞等人连攻半月,挖壕、屯营、登梯等种种方法都尝尽了也没能攻破城门。正在苦战时,忽闻石良玉率大军赶到,早已精疲力竭的联军不敢再战,立刻撤退,半路上,又遇到石良玉派出的伏击军队,鏖战之下,联军死伤惨重,败逃而去。
浩浩荡荡的大军回到邺城时,已是五月初一。
石氏联军战死的尸体已经被一车一车拉来扔到黄河里。邺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况。
一回到府邸,王泰、王基、张桦、李农等亲近重臣立刻开始筹划石良玉的登基事宜。石良玉却先行去邺城司徒子都的府邸拜访。
司徒子都的府邸距离石良玉的府邸并不远,但是,以前军务繁忙,除了他的儿子、女儿出生时去看过外,石良玉再也没有去过。司徒子都娶的是一个家境衰落的官宦人家的小姐,这位小姐沦陷流民中,差点被乱军抓走,幸好为司徒子都所救下,后来就嫁给了司徒子都。
管家已经进去通报了,石良玉坐在客厅里,揪心的难过,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司徒子都的遗孀。
不一会儿,司徒夫人慢慢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孩,在她旁边,跟着三岁的儿子。她双眼红肿,形容枯槁,显然是得知司徒子都的死讯后,孤儿寡母,哀伤过度。
一见石良玉,她立刻抱着婴孩跪了下去:“参见陛下……”
石良玉赶紧扶起她:“嫂夫人快快请起。”
司徒夫人的眼泪滚滚而下:“陛下,臣妾只有一个请求,希望能找到子都的遗体,让臣妾好好安葬……可怜他连个全尸都没有了……”
“嫂夫人,我已经派了人出去寻找他的遗体,嫂夫人节哀顺变。”
“多谢陛下。”
司徒夫人看着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儿,小小年纪就丧失了父亲,不禁哀痛欲绝,根本无法招呼石良玉,只是哀哀痛哭。
石良玉自己也是悲痛欲绝,见她的哭泣声终于小了一点,才道:“嫂夫人,今后,我会好好照顾你们母子的。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陛下请讲。”
“我想将这个大孩子收为义子。我和子都一起来到赵国,一起打天下,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我登上大位了。这富贵,是我和他共有的,他不在了,我希望能和他的骨血共享。我想将这个孩子收养后立为太子。”
司徒夫人又惊又喜,赶紧拉着儿子的小手道:“快跪下,叫父皇。”
小孩儿跪了下去,脆生生地道:“父皇。”
这声“父皇”听在耳朵里,石良玉一阵辛酸,抱起了他,对司徒夫人道:“你们母子都可以随我去皇宫生活。”
司徒夫人低声道:“多谢陛下厚恩,可是,臣妾想守着子都的家。”
石良玉点点头,“你们不愿去宫里也没关系,就留在家里好了,孩子太小了,不应该和母亲分开,我派老师来教导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再进宫。”
司徒夫人本来就担心着要和儿子分别,听得这话,心里宽慰了不少:“多谢陛下。”
“就辛苦嫂夫人照顾两个孩子了,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多谢陛下。”
登基的事宜已经商议妥当。
石良玉并未再兴土木,将自己阔大的府邸稍一改造,当成了皇宫,在邺城正式登基,号称大邺政权,所辖范围包括了原赵国的大半江山。登基当日,石良玉宣布恢复汉人衣冠,以汉家衣冠龙袍接受朝臣跪拜。同时,大封功臣,所有跟随他起兵的人和当初拥护他登基的官僚都加封**。此外,他还下令收养司徒子都的儿子司徒智,改为石智,立为太子,并立自己的太子妃为皇后。
一系列封赏、立储君都没有问题,唯一的例外是众臣对“皇后”的确立有些疑惑。大家虽然听说新帝在去年除夕前几天娶了太子妃,不过,他的婚礼在邺城举行,参加的都是亲近部属,其他大臣多未见过。在后来的传言里,又听得这个“太子妃”早已跑了,人已不在,如何能够立为皇后?
石良玉见众臣疑惑,笑道:“各位爱卿不必多虑,皇后只是身体不好,在外地休养,不日即将回到宫里……”
众臣听得皇后原来只是身体不好在外地休养,又见皇帝态度坚决,太子妃被册封皇后也是天经地义之事,便不再奏议。
随后,邺国宣布立原太子妃蓝氏为皇后,公告天下,大赦三日。
石良玉令宫女收好凤印和皇后册,放入后宫,等待皇后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