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土地国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大明圣祖最新章节!
挂印辞官有排着队的人等着当官,回家聚兵反叛有着十万大军随意可以平灭,想要歪曲事实,曲解皇帝真意,却有着帝国日报引导舆论,将最真实的信息告诉百姓。
当初帝国日报执意以白话文书写就是为了不让人曲解上面的意思,白话文加标点符号,只要是个识字的,一看就能明白。而在大明,尤其是南方,识字的人不要太多。那些童生,年老的秀才,代写书信的落魄读书人,给几个铜板就很乐意为人读报。
如此情况下,舆论根本不会被士绅所引导。
可以说,朱由校从各个方面断掉了民间反抗的基础。当然,不反抗不代表就会合作,他们还可以玩冷暴力么。只是,朱由校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他不介意地方一些人的非暴力不合作,他现在只是想将这些制度给推行下去。
当一种制度,一种习惯被长久执行后,所有人都会视作理所应当,比如交税,在现代,就从来没有人认为有谁能够不交税,所有人将交税视作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朱由校,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至于他们的不合作,不是还有着地方的警察、锦衣卫和东厂么,大势所趋下,顽固分子只会成为某些人功劳簿上的资历,成为一例例的反面教材,除此之外,不会起任何作用。
朱由校冷笑的看着下面越来越慌张的群臣,一幅胜券在握的样子。
当然,以上这些理由,都不是他如此急躁推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其实,在等几年,他可以做的更好,只是他有些等不及了。
张嫣的出现,虽然让他欣喜的,有了个历史都证明过的贤惠老婆,但同时让他也产生了一种急迫感,他怕自己如同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一样,死在七年后。
就算是自己重生穿越而来,已经翘动历史,那天启七年也绝地是他的一个大劫,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去。能迈过这个坎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能,怕是要入张居正一样,人亡政息。
这种情况是朱由校绝对不能容忍的,也因此,他才显得有些急切,迫切的想要将一些他想改变的,认为不好的,阻碍社会进步的东西给清楚掉,然后以另一种制度代替,使其成为一种新的默认的规则。
若是没有穿越而来,他管不到这么多,但如今自己身处这个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见识视野,那么就绝对要担负起最大的责任,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间。
一切一切,只因为他对这个国度,这个民族,这个文化深沉的情感。他绝不愿意再度让这个国家沦落深渊,百年黑暗。
绝不!
刘若愚的声音还在继续,一个又一个的大义倾泻而出,他的声音很慢,每一个字都很清晰,让百官们听得清清楚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有圣皇天启,收天下所有田土为公,均分天下之民,不分男女老幼,以人口计,皆有田亩耕种,并诏免天下一切农业田地赋税,以商税代之。钦此!”
前面的大义很长,但真正的政策却很短,寥寥几句就交代清楚了,当然,这只是宣布,详细的政策会在帝国日报上公布出来,供天下所有百姓参阅。
短短的话语,如同惊雷降世间,将所有听闻这个消息的官员震的七晕八素,不知人事。传言听是一回事,而今圣旨正式宣布又是另一回事,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这么要免税了?所有官员都迷茫着。
只是,免税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将土地都给收回去呢,均分给天下百姓?那土地非常多的呢?皇帝一句话就轻飘飘的收回去了么。
凭什么!这是我家历代积攒下来的土地,是用来传给子孙的,凭什么皇帝一句话就要收走!就算给免农税也不行,大不了我把农税给交上去就是了。
这几乎是所有官员的心声,对于免除农税,以商税代之,他们就算不赞同,但心里也不等不承认,这是一项善政,但为何如今非要和免税挂钩呢?
对于圣旨中的小小牵连,所有官员都看的一清二楚,皇帝这是想要用免税收拢天下百姓之心,然后倒逼大族。
“陛下不可,此策颁布,定然天下大乱!”
连续几声高呼在皇极殿中响起,几个老臣冲出来,跪倒在地,不停的叩首。这是如今正月大朝会开始到现在,百官们唯一发出的声音。
“陛下,为大明两百年江山计,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不能乱来啊!”
几个老臣砰砰砰的磕着头,声如泣血杜鹃,哀鸣阵阵。发自肺腑的声音,让百官黯然。
“请陛下收回成命!”
呼啦啦一大片官员跟着那三个老臣出列跪下,大声疾呼,看他们言辞恳切,声如泣血的样子,真真是大明最忠心的大臣。只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实意为大明江山社稷操心,为朱由校担心的大臣,就不得而知了。
皇极殿中,跪倒了一大片臣子,但依然有很多站立着,没有跪下去,他们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而这些站着的当中,几乎都是左右最前排的那一个集团。
还有的是刚刚圣旨宣读中,确定为各部尚书侍郎的人,他们因为这新升上去的官职,心中犹豫,也没有跪下去。仔细一看,出列劝阻的都是三四品的官员,而二品以上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由校以一句诗句开头,缓缓开口。看着下面还有大概一半站着的官员,有些欣慰的笑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们没有在此刻逼宫,都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冷冷的一句诗,如同利剑般扎在百官的心口,说实话,这句诗的存在,一直都是下层民众对那些占据无数资源的上层无声的控诉。而以这句话开头,也表明了朱由校的目的,绝对的站在寒门的一边。
说实话,跪下的臣子中,几乎都是家中豪富,田亩连绵的,而站着的,二品以下的,全都是寒门出身,虽然他们此时名下也有土地,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投献的,真要被皇帝收回去也不多,和自己的前程比起来,这些土地算不得什么。
换做是之前,他们也许会跟着闹腾一下,毕竟他们也是人,也要吃穿用度,还要养家,而这些都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不就是从地里面出么。
但现在不同了,皇帝刚刚加薪,而这个薪俸也不是一般的丰厚,以内阁首辅为例,一年下来,怕是得有五万两白银了。整整五万两啊。一年五万两的薪俸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明代,一般想要走关系,到阁老哪一级别疏通关系,调任升官的话,一次也不过才两三万两银子。由此可见,明代银子代表的购买力。
如今这些站着的官员大都是三四品,等调整完毕后,肯定会提上那么一两级,到时候参照首辅标准,自己一年的薪俸下来,最少也要有一万两啊。一万两什么概念?就算是对于此时的李汝华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何况,皇帝还承诺,每五年还涨一次薪俸,意味着今后的工资还会涨,如此厚的薪饷,还要土地干什么,凭着这些钱,自己就可以养活整个家庭了,而且过的还很优渥。
而这,也是如今还能站着一般官员的原因,他们名下没有多少土地,收不收田对他们影响不大,还不如先顾着自己的前程再说。
“这田,朕是必定会收回来的,只是,这方法还值得商榷,比如是赎买,还是予以保留土地,由官府授予经营权,亦或者,让朕使用武力,强制收回。”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朱由校的话飘然而出,令他们一窒。
是啊,皇帝又没说是要抢的,还是可以官府出钱赎买,然后在分给百姓么。虽说赎买也是要将土地都收走,但这个手段却缓和了很多,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么。
再说了,后面不是还有什么授予经营权么,虽然词语冷僻,但显然也不过是指永佃权之类的事物,也就是说,皇帝只是想将土地明面上收回,但实质是还是让他们自己耕种。
如此的弯弯绕绕,很快就在这些官员们的脑海中转过,随着他们的思索,本来沉闷到几乎凝固的气氛,此时开始松泛起了。
真正的土地政策到底怎样,除了朱由校自己没人清楚,但现在皇帝说的话也是一种背书,让整个场面缓和起了。
只是,这些跪着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然犹豫不决,不敢从地上起身。都是老油条了,这种官场上惯用的拖字他们难道看不出来?是以,皇帝此刻抛出来的这个台阶,他们犹豫,要不要下。
只是,朱由校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了,他看着下面没有一点动静的臣子,断然喝道,“尔等还执迷不悟么!”
“锦衣卫何在?”
“锦衣卫佥事许显纯在此!”
随着皇帝的喝问,很快许显纯就带着大批的锦衣卫进入大殿,迅速将那群跪倒着的臣子们围起来。朱由校这是准备下狠手了,若还有人执意跪地不起,先拿下再说。
“尔等还不起身?”朱由校最后一次问道。
挂印辞官有排着队的人等着当官,回家聚兵反叛有着十万大军随意可以平灭,想要歪曲事实,曲解皇帝真意,却有着帝国日报引导舆论,将最真实的信息告诉百姓。
当初帝国日报执意以白话文书写就是为了不让人曲解上面的意思,白话文加标点符号,只要是个识字的,一看就能明白。而在大明,尤其是南方,识字的人不要太多。那些童生,年老的秀才,代写书信的落魄读书人,给几个铜板就很乐意为人读报。
如此情况下,舆论根本不会被士绅所引导。
可以说,朱由校从各个方面断掉了民间反抗的基础。当然,不反抗不代表就会合作,他们还可以玩冷暴力么。只是,朱由校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他不介意地方一些人的非暴力不合作,他现在只是想将这些制度给推行下去。
当一种制度,一种习惯被长久执行后,所有人都会视作理所应当,比如交税,在现代,就从来没有人认为有谁能够不交税,所有人将交税视作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朱由校,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至于他们的不合作,不是还有着地方的警察、锦衣卫和东厂么,大势所趋下,顽固分子只会成为某些人功劳簿上的资历,成为一例例的反面教材,除此之外,不会起任何作用。
朱由校冷笑的看着下面越来越慌张的群臣,一幅胜券在握的样子。
当然,以上这些理由,都不是他如此急躁推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其实,在等几年,他可以做的更好,只是他有些等不及了。
张嫣的出现,虽然让他欣喜的,有了个历史都证明过的贤惠老婆,但同时让他也产生了一种急迫感,他怕自己如同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一样,死在七年后。
就算是自己重生穿越而来,已经翘动历史,那天启七年也绝地是他的一个大劫,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去。能迈过这个坎一切都好说,若是不能,怕是要入张居正一样,人亡政息。
这种情况是朱由校绝对不能容忍的,也因此,他才显得有些急切,迫切的想要将一些他想改变的,认为不好的,阻碍社会进步的东西给清楚掉,然后以另一种制度代替,使其成为一种新的默认的规则。
若是没有穿越而来,他管不到这么多,但如今自己身处这个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见识视野,那么就绝对要担负起最大的责任,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间。
一切一切,只因为他对这个国度,这个民族,这个文化深沉的情感。他绝不愿意再度让这个国家沦落深渊,百年黑暗。
绝不!
刘若愚的声音还在继续,一个又一个的大义倾泻而出,他的声音很慢,每一个字都很清晰,让百官们听得清清楚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有圣皇天启,收天下所有田土为公,均分天下之民,不分男女老幼,以人口计,皆有田亩耕种,并诏免天下一切农业田地赋税,以商税代之。钦此!”
前面的大义很长,但真正的政策却很短,寥寥几句就交代清楚了,当然,这只是宣布,详细的政策会在帝国日报上公布出来,供天下所有百姓参阅。
短短的话语,如同惊雷降世间,将所有听闻这个消息的官员震的七晕八素,不知人事。传言听是一回事,而今圣旨正式宣布又是另一回事,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这么要免税了?所有官员都迷茫着。
只是,免税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将土地都给收回去呢,均分给天下百姓?那土地非常多的呢?皇帝一句话就轻飘飘的收回去了么。
凭什么!这是我家历代积攒下来的土地,是用来传给子孙的,凭什么皇帝一句话就要收走!就算给免农税也不行,大不了我把农税给交上去就是了。
这几乎是所有官员的心声,对于免除农税,以商税代之,他们就算不赞同,但心里也不等不承认,这是一项善政,但为何如今非要和免税挂钩呢?
对于圣旨中的小小牵连,所有官员都看的一清二楚,皇帝这是想要用免税收拢天下百姓之心,然后倒逼大族。
“陛下不可,此策颁布,定然天下大乱!”
连续几声高呼在皇极殿中响起,几个老臣冲出来,跪倒在地,不停的叩首。这是如今正月大朝会开始到现在,百官们唯一发出的声音。
“陛下,为大明两百年江山计,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不能乱来啊!”
几个老臣砰砰砰的磕着头,声如泣血杜鹃,哀鸣阵阵。发自肺腑的声音,让百官黯然。
“请陛下收回成命!”
呼啦啦一大片官员跟着那三个老臣出列跪下,大声疾呼,看他们言辞恳切,声如泣血的样子,真真是大明最忠心的大臣。只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实意为大明江山社稷操心,为朱由校担心的大臣,就不得而知了。
皇极殿中,跪倒了一大片臣子,但依然有很多站立着,没有跪下去,他们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而这些站着的当中,几乎都是左右最前排的那一个集团。
还有的是刚刚圣旨宣读中,确定为各部尚书侍郎的人,他们因为这新升上去的官职,心中犹豫,也没有跪下去。仔细一看,出列劝阻的都是三四品的官员,而二品以上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由校以一句诗句开头,缓缓开口。看着下面还有大概一半站着的官员,有些欣慰的笑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们没有在此刻逼宫,都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冷冷的一句诗,如同利剑般扎在百官的心口,说实话,这句诗的存在,一直都是下层民众对那些占据无数资源的上层无声的控诉。而以这句话开头,也表明了朱由校的目的,绝对的站在寒门的一边。
说实话,跪下的臣子中,几乎都是家中豪富,田亩连绵的,而站着的,二品以下的,全都是寒门出身,虽然他们此时名下也有土地,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投献的,真要被皇帝收回去也不多,和自己的前程比起来,这些土地算不得什么。
换做是之前,他们也许会跟着闹腾一下,毕竟他们也是人,也要吃穿用度,还要养家,而这些都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不就是从地里面出么。
但现在不同了,皇帝刚刚加薪,而这个薪俸也不是一般的丰厚,以内阁首辅为例,一年下来,怕是得有五万两白银了。整整五万两啊。一年五万两的薪俸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明代,一般想要走关系,到阁老哪一级别疏通关系,调任升官的话,一次也不过才两三万两银子。由此可见,明代银子代表的购买力。
如今这些站着的官员大都是三四品,等调整完毕后,肯定会提上那么一两级,到时候参照首辅标准,自己一年的薪俸下来,最少也要有一万两啊。一万两什么概念?就算是对于此时的李汝华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何况,皇帝还承诺,每五年还涨一次薪俸,意味着今后的工资还会涨,如此厚的薪饷,还要土地干什么,凭着这些钱,自己就可以养活整个家庭了,而且过的还很优渥。
而这,也是如今还能站着一般官员的原因,他们名下没有多少土地,收不收田对他们影响不大,还不如先顾着自己的前程再说。
“这田,朕是必定会收回来的,只是,这方法还值得商榷,比如是赎买,还是予以保留土地,由官府授予经营权,亦或者,让朕使用武力,强制收回。”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朱由校的话飘然而出,令他们一窒。
是啊,皇帝又没说是要抢的,还是可以官府出钱赎买,然后在分给百姓么。虽说赎买也是要将土地都收走,但这个手段却缓和了很多,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么。
再说了,后面不是还有什么授予经营权么,虽然词语冷僻,但显然也不过是指永佃权之类的事物,也就是说,皇帝只是想将土地明面上收回,但实质是还是让他们自己耕种。
如此的弯弯绕绕,很快就在这些官员们的脑海中转过,随着他们的思索,本来沉闷到几乎凝固的气氛,此时开始松泛起了。
真正的土地政策到底怎样,除了朱由校自己没人清楚,但现在皇帝说的话也是一种背书,让整个场面缓和起了。
只是,这些跪着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然犹豫不决,不敢从地上起身。都是老油条了,这种官场上惯用的拖字他们难道看不出来?是以,皇帝此刻抛出来的这个台阶,他们犹豫,要不要下。
只是,朱由校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了,他看着下面没有一点动静的臣子,断然喝道,“尔等还执迷不悟么!”
“锦衣卫何在?”
“锦衣卫佥事许显纯在此!”
随着皇帝的喝问,很快许显纯就带着大批的锦衣卫进入大殿,迅速将那群跪倒着的臣子们围起来。朱由校这是准备下狠手了,若还有人执意跪地不起,先拿下再说。
“尔等还不起身?”朱由校最后一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