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 第4章 三分天下
第4章 三分天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最新章节!
容貌奇伟目露精光的孙权十分沉得住气,
他相信的政治哲学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因此他总是后发制人,总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也总是笑在最后。
称王不称帝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
这似乎不可思议。
吃了败仗,野心膨胀,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可惜曹操并不是只讲道理的人。或者说,他有他的道理。他的道理就是:战场上没拿到的,得在官场上捞回来。当然,官场上步步高升,得靠战场上节节胜利。所以曹操又有了三次军事行动,每次都在官场上另有收获。
三次的收获是:西征马超、韩遂归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南征孙权归来,封为魏公,建立魏国;征张鲁归来,由魏公晋升为魏王。
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四月,曹操的政治待遇登峰造极,礼节和仪仗已跟皇帝平起平坐。
于是,代汉的呼声高涨起来。
带头劝进的是陈群和夏侯惇(读如敦)。陈群说,汉朝早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有何不可?夏侯惇则说,为民除害就是万民之主,魏王称帝何必犹豫?
曹操断然拒绝。
他说:如果天命在我,那我就做周文王。[1]
这话曹丕听进去了。曹操去世几个月后,他就逼汉献帝禅位。只不过,他给曹操上的谥号是武帝。
那么,曹操为什么只称王,不称帝?
原因可能很多,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大道理是:世受汉恩,报答之心犹存;信誓旦旦,总不能自食其言。小道理是:出身不好,形象欠佳,怕人笑话。
曹操形象不好吗?
可能。在《三国志》一书中,袁绍、刘表、周瑜、诸葛亮都是一表人才,曹操的身高和容貌却只字不提,可见不敢恭维。匈奴使节来朝,曹操让崔琰做替身,也可见自惭形秽。东汉风气以貌取人,曹操不能不有所顾忌。[2]
刘备和孙权也是障碍。曹操很清楚,只要自己公然称帝,这两个人马上就会跟着上来,“篡汉”的罪名却得由他曹某来背。何况都称帝,就没有了“中央”,刘备和孙权也就从“地方”变成了“对方”,岂非便宜了他们?
因此,当孙权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上表称臣极力劝进时,曹操便拿着孙权的信对大家说:这小子是要放肆地把老夫搁在炉子上烤呀![3]
但,封公,建国,称王,一个不能少。
转折点是封魏公。表面上看,从侯爵到公爵,不过是爵位高了一等。但,封侯只是赐爵,封公却是建国,可以有自己的社稷和宗庙。曹操封为魏公,就意味着他能名正言顺地在魏郡建立一个独立公国。
以后称王,也顺理成章。
后来曹丕称帝,更是水到渠成。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步,是谁帮曹操迈出的?
董昭。此人总是在关键时刻出场。当年帮助曹操迎奉天子的是他,现在策划封魏公称魏王的也是他。为此,董昭东奔西走,上蹿下跳,造足了舆论,做足了文章,终于形成议案,并得到皇帝的批准。[4]
但,董昭也在一个人的面前碰了钉子。
这个人就是荀彧。
荀彧出身名门,祖父当过县令,父亲当过国相,叔父位至三公。他本人既是名士,又是重臣,在士林中威望甚高,好评如潮,在朝廷官居尚书令(宫廷秘书长),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则相当于萧何兼张良。
显然,如果由荀彧领衔提出封公建国的议案,较之董昭等人,分量要重得多,身份也合适得多。
所以,董昭要以秘密征求意见的方式去见荀彧。
荀彧却泼了一瓢冷水。他对董昭说,曹公兴义兵,除暴乱,平天下,原本为的是匡扶朝廷,安定国家。他秉持的是忠诚,坚守的是谦让。君子爱人以德。你们如果真爱曹公,就该帮他保持晚节。封魏公,怕不合适。
曹操深感失望并大为光火,竟以劳军的名义把荀调往东征孙权的军中。荀彧走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就一病不起,不久神秘地去世,享年五十岁。[5]
荀彧的死因有两种说法:忧郁而死,被逼自杀。据说曹操派人给他送去了一个食盒。荀彧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于是荀彧服毒。这事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朝野谣言四起,至今仍是无法破解的悬案和疑案。[6]
其实,荀彧是死于理想的破灭。
荀彧、鲁肃和诸葛亮,可能是曹操、孙权、刘备三大集团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行动纲领和战略方针,也都影响了各自的君主。因此他们不能以“谋士”名之,而应该称为政治家。
但,三人的情况却不相同。
鲁肃最简单。他不是名士,孙权也不是士族,没那么多负担。所以鲁肃可以直言“汉室不可复兴”,孙权也可以一会儿反曹,一会儿降曹。因为在孙权那里,反曹与拥汉不矛盾,降曹与拥汉也不矛盾。要对付刘备,就说曹操是汉相;要联合刘备,就说曹操是汉贼。
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然而以东吴之弱小、生存之艰难,恐怕也只能如此。要孙权为理想而献身,那是办不到的,何况他本来就没有理想。
诸葛亮就麻烦一些。他自己有理想,刘备没有。所以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便被束之高阁,真正被重用的是功利主义者庞统和法正。但诸葛亮的最大悲剧,却是他的蜀国治理得最好,灭亡得最早,这是后面要说的。
比较而言,荀彧更悲哀。
荀彧是在官渡之战的九年之前,就离开了众人看好的袁绍,追随并辅佐了曹操的。因为他看穿了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只有曹操才能实现他的愿望:兴复汉室。
这是跟诸葛亮一样的想法。
不能说荀彧看走了眼。他来到曹操身边时,三十七岁的东郡太守曹操确实是热血沸腾的爱国将领。在他主张迎奉天子时,四十二岁的兖州牧曹操也还是心系王室的一方诸侯。以后,曹操征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定北方,在荀彧看来也是应该和必须的。
然而十几年过去,曹操已经不再“乃心无不在王室”,也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要自己封公建国了。这实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下一步的发展,必将背离荀彧的理想和初衷。
所以,荀彧不能不阻拦,也知道不会有效果。曹操已经上了自己的贼船,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荀彧也只能与曹操分道扬镳,并选择死亡。也许,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对曹操做最后一次劝谏。
何况荀彧也别无选择,他总不能去投奔刘备吧?更何况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理想的破灭更为痛苦。进退失据的他只有死路一条,尽管他死不瞑目。
曹操则最终没有代汉自立。很可能,他实在无法面对天国之中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
那也是睿智和坚定的眼睛。
当然,这双眼睛刘备是看不见的。
刘备入蜀
刘备的野心也在膨胀。[7]
原本一无所有的刘备,是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他占有了现在湖南境内的江南四郡,以及现在湖北境内南郡的一半。于是,刘备一方面保留豫州牧的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则一本正经地做起了荆州牧。
然而江南四郡却是荆州最穷的地方,刘备的目光便盯住了天府之国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夏,也就是曹操封为魏公的第二年,刘备军进成都,益州牧刘璋开门投降。结果,豫州牧和荆州牧刘备,又成了益州牧。
消息传来,曹操震惊,孙权愤怒。
孙权早就在打益州的主意了。周瑜攻下江陵后,孙权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至寻阳(今湖北黄梅)的长江防线,并占有荆州的江夏郡,便开始觊觎益州。他的麻烦在于,走北路经安康进汉中,曹操不答应;走南路沿长江而西进,要过刘备的地盘。
于是孙权提出,与刘备联合取蜀。
这显然是如意算盘。孙权在东,刘备在西,两军联合作战,只能刘军先行,吴军殿后。拿得下益州,刘军已成炮灰;拿不下益州,也能把刘备挤出荆州。
刘备当然不会上当。他很清楚,益州的军队在前,东吴的军队在后,自己岂非变成夹在当中的肉馅?何况就算联合取蜀成功,刘备也不愿意,他要的是独吞。
孙权终于未能得逞。
那么,曹操呢?
战后的曹操占有了荆州的南阳郡和南郡的另一半(包括襄阳),当然也想要益州。可惜,他不但未能如愿,反倒给刘备送去了一个机会。
建安十六年(211)春,曹操为了逼反马超和韩遂,扬言要西征张鲁。张鲁在汉中,马超和韩遂在关中。攻击张鲁,必经马超和韩遂的防地。这就逼得两人揭竿而起公开反曹,曹操也就师出有名地灭了他们。
曹操本是阴谋诡计,刘璋却信以为真。刘璋是益州牧刘焉的儿子,靠着父亲的余荫割据一方。他当然清楚汉中是益州的门户,也很清楚曹操一旦拥有了张鲁的军需和军队,将更加无敌于天下,自己完全不是对手。
刘璋一筹莫展。
这时,一个名叫张松的人便为他出谋划策,建议他请刘备去打张鲁。张松说,刘豫州跟将军是一家子,跟曹操是死对头。有刘豫州在汉中,曹操来了也不怕。
张松这主意吃里扒外,刘璋却另有小算盘。实际上他既怕外敌也怕内乱,正希望有个刘家人帮他看家护院。于是采纳张松的建议,派法正将兵四千,去迎刘备。[8]
可惜刘璋机关算尽,却没想到张松和法正并不是什么忠臣,他们早就策划好了要把益州献给刘备。因此,刘璋的特使法正一到荆州,就向刘备献计夺取益州。
刘备却犹豫。
犹豫是有道理的。毕竟,人家请他去帮忙,他却趁机把人家灭了,确实讲不过去。刘备还说,我能成功,就因为事事都跟曹操相反。他急切,我就宽和;他残暴,我就仁慈;他奸诈,我就忠厚。这回又岂能失信于人?
这时,庞统又来进言。
号称“凤雏”的庞统在历史上似乎与诸葛亮齐名,其实与“卧龙”不可同日而语,他帮刘备打消顾虑的那番说辞更是强盗逻辑。据一条未必可靠的史料,庞统说,兼并弱小,攻击愚昧,天经地义。将来封刘璋一个大官,不也对得起他了吗?咱们现在不下手,迟早便宜了别人。[9]
这可真是强词夺理,好在刘备要的只是一个说法。建安十六年(211)十二月,刘备留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守荆州,赵云为后备,自己与庞统率军溯流西上向益州进发,而且入境如归,一路绿灯。
刘璋也从成都赶到涪城(涪读如扶,今四川绵阳)亲迎,还给了刘备大量的资助。此时,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足以对付张鲁。
那么,他去了吗?
没有。
刘备不是来打张鲁,而是来夺益州的。因此,他走到涪城(刘璋地盘)与阳平关(张鲁地盘)之间的葭萌(葭读如加,今四川广元)就停了下来,然后广树恩德,收买人心,等待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南征孙权。十二月,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便装模作样给刘璋写信,说孙权与自己唇齿相依,关羽在荆州也势单力薄,张鲁则不过自守之贼,不足为虑。因此请刘璋再给一万人马和军需物质,让自己回荆州救援。
刘璋对刘备在葭萌的动作本有怀疑,听说他“欲以东行”更有疑惑,便只肯给兵四千,其余减半。张松闻讯大吃一惊,写信给法正说:咱们的事眼看就要弄成了,怎么可以功亏一篑?结果,张松被自己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告发,刘璋便将他收监斩首。
张松的猴急和刘璋的狐疑,给了刘备伐蜀的口实。当时庞统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挑选精兵,日夜兼程,奇袭成都;下策是退回白帝,巩固荆州,从长计议。刘备则采纳了庞统的中策,杀白水关(在今四川青川)守将杨怀和高沛,然后反戈一击,攻克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刘备从涪城向成都进军。第二年五月,刘备命关羽守荆州,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率军入蜀,分兵多路,攻城略地。
这年夏天,刘备攻克雒城(雒读如洛,在今四川广汉北),与诸葛亮、张飞、赵云会师,进围成都。这时,马超也带兵前来投奔,刘璋已成瓮中之鳖。
于是刘璋仰天长叹说: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对人民无恩无德,现在又害得百姓吃了三年战争之苦,于心何忍啊!便打开城门,向刘备投降。[10]
这大约是曹操没有想到的。否则,他不会在两年半的时间内都毫无警觉和动作,反倒向孙权耀武扬威。
实际上刘备的机会都是曹操给的。他扬言征张鲁,刘璋才引狼入室;他当真征孙权,刘备才趁机闹事;他跟孙权鹬蚌相争,刘备才乘虚而入渔翁得利。
据说,刘备攻下涪城后,曾大设酒宴庆功。对此,庞统表示不以为然。也许,他良心发现。也许,他想提醒刘备不要得意忘形。反正,庞统在宴会上大煞风景地说:占了人家的地盘还兴高采烈,恐怕不是仁者之兵。
这时刘备已有醉意,便勃然大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也不是仁者?你给我滚出去!
稍后,刘备觉得不妥,又把庞统召了回来。
庞统也不道歉,一屁股坐下来照吃照喝。
刘备问:刚才谁不对?
庞统说:君臣都不对。
刘备哈哈大笑,照旧饮酒作乐。[11]
没错,刘备可以笑也应该笑。此前,他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半生颠沛,一路坎坷,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孙权却笑不起来。
讨荆州
刘备进入成都后,孙权就来讨还荆州。
荆州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借”给刘备的,可惜这个说法却大有问题。刘备本是荆州牧,怎么还要借?荆州一部分在刘备治下,一部分在曹操手中,孙权如何出借?[12]
刘备“借”的,其实只是江陵。
然而这对于周瑜,却无异于与虎谋皮。江陵是周瑜花了一年工夫才打下来的,岂能拱手让人?因此,周瑜不但不同意,还密谋干掉刘备。
建安十五年(210)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战两年后,孙权嫁妹一年后,刘备从公安到京口(在今江苏镇江)来见孙权,希望孙权让出江陵给他做荆州牧的治所,官方说法叫“求都督荆州”。[13]
于是周瑜向孙权建议:趁机将刘备软禁在吴县(在今江苏苏州)。周瑜说,刘备有枭雄之姿,关、张乃熊虎之将,岂肯长久屈身受制于人?如果得到江陵,只怕是蛟龙得到了云雨,不会再是池中之物。[14]
周瑜这一招够狠,可惜并不现实。软禁刘备不难,关羽和张飞却多半会杀上门来。即便夺不回刘备,也会结为死仇,给曹操可乘之机。所以孙权并未同意。
不过,此事还是让刘备感到后怕。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聊天。刘备问:先生不是在周公瑾手下做过功曹吗?据说孤到京口时,有人要仲谋把孤扣留起来,有这事吗?没关系,在君为君,但说无妨。
庞统说:有的。
刘备长叹一声说:孤那时也是有求于人,只好铤而走险,没想到差点栽在周瑜手里了。当时孔明就一再劝孤不要去。天下智谋之士,真是所见略同啊![15]
刘备躲过一劫,周瑜却并不死心。他亲自到京口去见孙权,提出“夺益州,并张鲁,联马超”的战略建议。这个方案,既针对曹操,也暗算刘备。如果真能如愿,长江的上游和下游,还有关中和汉中,便都是孙权的了。
孙权批准了周瑜的方案。不幸的是,周瑜走到巴丘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六岁。临终前,他上疏孙权,一是推荐鲁肃继任,二是念念不忘曹、刘。周瑜说: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万万不可粗心大意![16]
周瑜始终是把曹操和刘备当作最大敌人的。
鲁肃的想法却不同。他接替周瑜之后,便立即调整了政策,说服孙权把江陵让给刘备。
实际上鲁肃早就有此主张。刘备来京口时,鲁肃就建议孙权,姑且把江陵借给刘备(权借之)。鲁肃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共同对抗曹操。因此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写字的曹操十分震惊,竟落笔于地。[17]
这就是“借荆州”说法的来历。
问题在于,如果认同“借”的说法,那么,有借就该有还。何况刘备已经拿下益州,岂有不还荆州之理?于是建安二十年(215)五月,吴使到达成都。而且孙权派出的代表,正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刘备却不吃这一套。他说:我正准备打凉州。等凉州打下来,就把荆州所有的地方都给你们。[18]
孙权闻讯,勃然大怒。
愤怒是必然的。不但因为荆州,还因为益州。
孙权也觊觎益州,而且曾派奋威将军孙瑜进驻夏口作为先遣。刘备却致函孙权,绵里藏针地声称:将军如果硬是不肯放过刘璋,刘备只好披头散发归隐山林。[19]
与此同时,刘备也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他派关羽屯兵江陵,张飞屯兵秭归,诸葛亮屯兵南郡,自己则驻扎在孱陵(此处孱读如战,在今湖北公安)。[20]
孙权只好将孙瑜撤回。
可是孙瑜一走,刘备就开始打益州的主意。以前说过的那些漂亮话,什么与刘璋同为大汉宗室,什么齐心协力匡扶大汉王朝,什么不敢听见有人要夺取益州等等,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难怪孙权破口大骂刘备滑头。[21]
现在不还荆州,当然更是耍赖。
因此,孙权也不管刘备态度如何,便自说自话直接往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派遣官员。总督荆州的关羽同样毫不客气,把孙权派去的地方官统统驱逐出境。
孙权大怒,立即派吕蒙率军二万直取三郡,同时命令鲁肃率军一万进驻巴丘对抗关羽,自己则驻扎在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陆水入江处)指挥调度。
刘备闻讯,情知形势严峻,便留诸葛亮驻守成都,自己率军五万回到公安,同时命令关羽率军三万进驻益阳(今湖南益阳),准备与孙权决一死战。[22]
战前,关羽和鲁肃有过一次会谈。
会谈是鲁肃要求的。也许,鲁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尽可能地避免战争。因此他提出,会谈时两军相距百步,只请双方的将军带着佩刀在阵前相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单刀赴会”。
鲁肃首先发言。他谴责关羽说:我们主公好心好意把土地借给贵方,是因为贵军新遭战败,远道而来,不能没有一个落脚之处。现在你们已经得到了益州,就应该归还荆州。然而我们只要三个郡,居然都不肯给![23]
这话没有道理。
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时,已经有了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并非“军败远来,无以为资”。孙权索要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也不是东吴的,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难道向你“借”了江陵,便连其他地方也都是借的?
何况刘备任荆州牧,是孙权同意的。如果荆州统统给了孙权,刘备这个荆州牧又怎么当?
因此,会谈没有结果,也不会有结果。
鲁肃和关羽,只能疆场上见了。
这对鲁肃来说,显然是痛苦的。作为东吴方面联盟派的领袖,他并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
远在成都的诸葛亮想必也不愿意。
结果,又是曹操帮了他们的忙。这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七月进入汉中。消息传来,刘备马上明白现在不是跟孙权翻脸的时候,便派人向孙权求和。
孙权也不想与刘备兵戎相见,便派诸葛瑾去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除曹操手中的南阳和襄阳外,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刘备失去了湘水以东地区,但避免了孙权和曹操的两面夹攻,可谓“以土地换和平”。[24]
没能收回江陵的孙权却提前接回了妹妹。他这位可能名叫孙仁的小妹,是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嫁给刘备的,十六年十二月刘备入蜀时被孙权接回,跟刘备的夫妻关系只有整整两年。[25]
作为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当然威风八面。她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就连诸葛亮都怕她三分。但作为女人,她其实非常不幸。嫁人既非本愿,离异也身不由己。事实上孙夫人回去以后就没了下文。她和刘备当然不可能鸳梦重温,跟别人还会有新的爱情故事吗?
没人知道。
我们只知道孙权不会死心,荆州也注定不会平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那将是另一个局面。
走麦城
刘备与孙权握手言和四年多以后,有一队商船浩浩荡荡从寻阳驶向江陵。没人知道船上装运的其实不是货物,而是士兵。十月的一个早上,当江陵守将明白过来时,他们的选择只剩下投降。
这台好戏的总导演是吕蒙。[26]
吕蒙是在鲁肃去世以后接管兵权的,这是孙权的第三位长江上游前线总指挥。与鲁肃主张“联刘”不同,吕蒙跟周瑜一样主张“吞刘”。只不过,周瑜雄心万丈意气风发,吕蒙审时度势足智多谋。他虽然早就向孙权提出要用武力夺取荆州,却知道需要等待机会。[27]
机会在五年之后出现。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刘备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七月,他自称汉中王并还师成都,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备受鼓舞的关羽意气风发,毅然发动了夺取襄阳和樊城的襄樊战争。
这一仗打得惊心动魄艰苦卓绝。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溢出堤外,樊城被洪水包围,曹方将领于禁所督七军全部被淹。关羽趁此自然灾害发动攻势,于禁被俘投降,庞德被俘就义。消息传回,曹操为之流涕。
于禁降,庞德死,驻军统帅曹仁痛失臂膀,樊城城墙也被洪水浸泡不断坍塌,城中守军一片恐慌。好在这时徐晃的援军赶到,关羽只好撤离战场。
实际上初战告捷的关羽也力不从心。他很清楚,要对付曹仁和徐晃,拿下襄阳和樊城,没有足够的兵力是绝对不行的。但从后方调兵,南郡就会虚弱;如不调兵,则前方又会吃紧。关羽左右为难。
吕蒙的机会来了。
就在关羽犹豫不决的时候,身体本来就不算太好的吕蒙开始装病。孙权也故意用不加密封的公文,招吕蒙回建业治疗,并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
陆逊一到陆口,便按照吕蒙所定策略装孙子。他写了一封文采斐然的信给关羽,说将军此战史无前例,江东方面无不欢呼雀跃拍手称快。陆逊一介书生,根本就不能胜任军职,希望将军多多指教。最后,他也没有忘记装模作样地提醒关羽:曹操狡猾,将军多加小心!
关羽果然上当,他觉得东吴真是越来越差:周瑜是短命鬼,鲁肃是和事佬,吕蒙是病秧子,陆逊是书呆子。看来孙权这边不足为虑,于是逐步将部队调往樊城。
这边一撤军,那边就开始调兵,关羽则完全被蒙在鼓里。关羽想不到,表面上甜言蜜语的盟军,正是磨刀霍霍的敌人。他当然更想不到,这个过去的盟友已经跟现在的敌人勾结在一起,正准备联合起来取他项上人头。
没错,曹操向孙权伸出了橄榄枝。
联合孙权的建议,是司马懿和蒋济提出来的。他们的判断也并不错:作为长江下游的地方割据政权,江东集团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刘备和关羽在上游越做越大。只要说服孙权偷袭关羽,樊城之围必解。[28]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孙权也立即回应,表示征讨关羽即是报效朝廷,但希望曹操方面对此保密,以防关羽有所准备。曹操征求意见,大家都说理所当然。
老谋深算的董昭却主张泄密。
董昭认为,保密对孙权有利,泄密对曹操有利。因为关羽一贯蛮横霸道,得到消息也未必立即撤军。这时,城中守军如果还一无所知,对我方是不利的。
因此,应该口头上答应保密,实际上故意泄密。
曹操完全赞成这个建议,下令徐晃将孙权的来信抄写多份,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的军营之中,把孙权即将偷袭江陵和公安的消息公布了出去。[29]
董昭的预料不错。樊城守军士气倍增,关羽则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也许在他看来,江陵和公安金城汤池,并非孙权旦夕可破;被洪水和大军包围的樊城,则是眼看到嘴的肥肉,岂能前功尽弃?[30]
关羽一犹豫,徐晃的机会就来了。正好这时曹操又给他派来了十二营军队,于是徐晃大举进攻,关羽则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撤离樊城。曹操也不乘胜追击。因为他相信,早已磨刀霍霍的孙权,是不会把手缩回去的。[31]
曹操的预料完全正确。关羽犹豫,孙权不犹豫。实际上一路扮作商人的吕蒙军,这时已经进入江陵和公安。吕蒙约束部队,严明军纪,存恤百姓,封存库藏,厚待关羽的将士家属,大做安抚工作,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因此,当关羽匆忙赶回南郡时,南郡的人心已经归顺了吕蒙,再没有人会替关羽卖命。
陆逊也是一路凯歌。他在吕蒙得手后乘胜前进,刘备的守将则跑的跑,败的败,降的降。宜都、房陵、南乡三郡尽入其手,荆州从此不再姓刘。[32]
关羽只能走麦城。
事实上没过多久,关羽的人头就送到了曹操跟前。曹操厚葬了他这位老朋友和老对手,吕蒙则甚至没来得及参加庆功会,就病逝在孙权的内殿,享年四十二岁。[33]
不过,吕蒙总算实现了夙愿,他可以瞑目。
刘备却欲哭无泪。他痛失荆州,还痛失关羽。关羽不但是他的兄弟,更是他的爱将和臂膀。刘备南征北战那么多年,如果需要兵分两路,每次都是关羽独当一面。他派关羽总督荆州,似乎不能说是用人不当。
但,关羽的性格有问题。
刘备进攻成都那年,马超前来投奔。关羽便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可以跟谁相提并论。诸葛亮答:马孟起(马超)堪称“一世之杰”,可以跟张益德(张飞)并驾齐驱。不过,美髯公(关羽)才是“绝伦逸群”呀!
关羽见信,竟不无得意地递给客人一一传看。
这就太像孩子,还是被惯坏的,既任性又天真。由于任性,所以发动了襄樊战争;由于天真,所以被吕蒙和陆逊欺骗;由于既任性又天真,所以在处理敌、我、友关系时犯了一系列错误,最后把自己送上绝路。
是的,关羽不懂政治,不知道在多边政治关系中,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他也不懂公共关系。孙权提出结为亲家,不同意也就罢了,又何必辱骂来使?他还不会善待部下。江陵和公安的守将投降,原因之一就是怨恨和畏惧关羽,干脆一降了之。[34]
因此,让关羽镇守荆州,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同时对付曹操和孙权两个枭雄,其实是不合适的。
可惜一俊遮百丑。关羽的英勇善战和屡建战功,尤其是他在樊城大破曹军,威震天下,差一点就逼得曹操迁都,更使他成为战神般的人物。“战神”是不容怀疑的,也是不能批评的,只能由着他走向深渊。
不过,关羽败得如此之快,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曹操和孙权也不曾料到。这也是刘备他们为什么听任关羽孤军奋战,却迟迟不去救援的原因。当然,刘备也想不到孙权和曹操已经暗中勾结,吕蒙和陆逊竟然会两路出兵偷袭南郡,而且迅雷不及掩耳。[35]
然而无论如何,刘备都无法接受这一切。尽管他并没有立即为关羽报仇,也没有给关羽封号,但孙权在背后插的这一刀,他永远不会忘记。[36]
夷陵之战
刘备决定征讨孙权。
东征是在关羽败走麦城的两年半以后。这就至少说明此战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关羽报仇。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这段时间内天下大势的变化。
实际上,关羽死后一个月,重大事件就接连发生。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去世,太子曹丕继承魏王王位。十月,曹丕逼汉献帝禅让,代汉称帝,改元黄初。第二年四月,刘备称帝,建元章武。八月,孙权接受曹丕册封的吴王称号,次年建元黄武。
这样一来,当时的天下就有了三种年号(曹魏的、蜀汉的和孙吴的),两个皇帝(曹丕和刘备),一个独立王国的国王(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孙刘联盟也公开破裂。
夺取南郡后,孙权与刘备彻底翻脸,宣布只承认刘璋是益州牧,曹操则宣布孙权兼任荆州牧。也就是说,孙权承认曹操是中央,曹操承认荆州是孙权的,他们也都不承认益州是刘备的。按照这个逻辑,原本既是荆州牧,又是益州牧,还是豫州牧的刘备,现在什么都不是。
刘备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刘备在称帝六个月后,发动了顺江东下讨伐孙权的战争。由于刘备驻军猇亭(猇读如消,在今湖北宜都北)和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故史称“夷陵-猇亭之战”,简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堪称这段历史上的三大战役,而且都以战争发动者的失败而告终。官渡之战是袁绍发动的,袁绍失败。赤壁之战是曹操发动的,曹操失败。夷陵之战是刘备发动的,刘备失败。
这是天意,还是人谋?
人谋。
其实,杀死关羽夺取荆州以后,孙权就很清楚自己与刘备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即便承认他是益州牧也无济于事。于利,刘备要夺回荆州;于义,刘备要报仇雪恨。一场大战势所难免,孙权不能不未雨绸缪。
因此刘备称帝后,孙权就把自己的前线指挥部从公安迁到了鄂城(今湖北鄂州),改名武昌(不是现在湖北武汉的武昌区),并在长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线。可见孙权一直在提防刘备,他打的是有准备之战。
为此,孙权还在政治上积极靠拢曹魏,甚至向代汉称帝的曹丕上表称臣,等于公开承认曹丕篡汉是正当的,曹魏政权是合法的。对此,江东集团颇有不同意见。孙权却坦然地说:想当年,高皇帝不也接受了项羽的封号,当了汉王吗?随机应变,权宜之计,有什么关系呢?[37]
这也就是孙权才干得出来的事。
事实上,容貌奇伟目露精光的孙权十分沉得住气。前面说过,他其实是赞成鲁肃的设计,也是准备要当皇帝的。但是他不着急。因为他相信的政治哲学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此他总是后发制人,也总是笑在最后。
相反,刘备却很浮躁。
公元221年5月15日(曹魏黄初二年四月丙午),刘备在成都西北武担山即皇帝位,七月便御驾亲征,并且命令张飞到江州(今重庆)会合。结果张飞还没动身,就被部下杀死,首级也被拎到孙权那里去了。
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刘备却一意孤行。忠诚而英勇的赵云由于对东征持保留意见,甚至不得随军。这时,关羽阵亡,黄忠病故,张飞被杀,剩下的马超防魏于北,赵云不受信任,东征的队伍中还有像样的将领吗?[38]
没有。这个队伍中也没有一流的谋臣和军师。庞统早已战死,法正也已去世,诸葛亮镇守成都走不开。指挥这场战争的,只能是刘备自己。
刘备却屡犯错误。
其实,刘备军中也有明白人,偏将军黄权就是。黄权对刘备说,吴军骁勇善战,不好对付;我军顺江而下,进易退难。因此黄权建议,由他自己担任先锋试探深浅,刘备则在后方坐镇指挥,以免孤军深入的风险。[39]
可惜刘备不听。他把黄权打发到江北,自己则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率领大军穿过长江三峡,并在公元222年的农历正月打进了东吴王国的西大门夷陵。
吴军却大踏步地撤退了。
下令撤退的是陆逊。陆逊跟孙权一样,也是一个非常沉得住气的人。他很清楚,刘备来者不善锐气正旺,又凭借高地据守险要,因此必须避其锋芒打持久战。只要把蜀军拖成疲劳之师,就能静观其变以求一逞。
陆逊的估计完全不错。来势汹汹的蜀军被死死堵在猇亭前线,只能驻扎在夷陵到猇亭数百里的崇山峻岭间。这是陆逊主动让给刘备的,却未必是什么福地。
刘备当然不会坐等。可惜,尽管他一再挑衅,陆逊却稳坐钓台拒不应战。一连几个月找不到决战机会的蜀军情绪低落,再加上运输困难,给养不足,天气渐热,他们的人心越来越涣散,实际上已成强弩之末。
这时陆逊宣布,反攻的时机到了。
就在吴军士气高涨之时,刘备的破绽也暴露无遗。他到达猇亭前线后,放弃了水陆并进的有利条件,反而命令水军上岸,立营数十屯,绵延七百里。远在洛阳的曹丕得到消息后立即断定:我看孙权的捷报就要来了。[40]
陆逊用的,则是赤壁之战中的老办法。他命令先头部队的士兵每人都带一把茅草,到了刘备的军营就放火,同时进行猛攻。一旦火势形成,诸军同时出击。
这一办法果然奏效。在陆逊的号令下,吴军主力齐集猇亭大战刘备,连拔蜀军四十余营。刘备猝不及防,焦头烂额仓皇出逃。蜀军土崩瓦解,狼奔豕突,尸骸塞满长江漂流而下,再也回不了益州。[41]
陆逊一战告捷。
这是继官渡和赤壁之后第三次划时代的战争。官渡之战后,北部中国成了曹操的天下;赤壁之战后,南部中国成了对抗的力量;夷陵之战后,曹魏固然过不了长江,孙吴和蜀汉也吞并不了对方。
三国鼎立,已成定局。
刘备的野心也画上了句号。他在闰六月兵败猇亭,八月退回巫县(今重庆巫山),之后驻跸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不久,刘备就染疾在身,回天无力。据说,他曾写信给陆逊,表示将要卷土重来。陆逊却坦诚地劝他不必送死,还是安心养伤为好。[42]
实际上刘备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他把十七岁的长子刘禅(读如善)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并为他选择了一位副手——尚书令李严。
公元223年6月10日(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43]
诸葛亮的时代开始了。
容貌奇伟目露精光的孙权十分沉得住气,
他相信的政治哲学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因此他总是后发制人,总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也总是笑在最后。
称王不称帝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
这似乎不可思议。
吃了败仗,野心膨胀,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可惜曹操并不是只讲道理的人。或者说,他有他的道理。他的道理就是:战场上没拿到的,得在官场上捞回来。当然,官场上步步高升,得靠战场上节节胜利。所以曹操又有了三次军事行动,每次都在官场上另有收获。
三次的收获是:西征马超、韩遂归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南征孙权归来,封为魏公,建立魏国;征张鲁归来,由魏公晋升为魏王。
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四月,曹操的政治待遇登峰造极,礼节和仪仗已跟皇帝平起平坐。
于是,代汉的呼声高涨起来。
带头劝进的是陈群和夏侯惇(读如敦)。陈群说,汉朝早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有何不可?夏侯惇则说,为民除害就是万民之主,魏王称帝何必犹豫?
曹操断然拒绝。
他说:如果天命在我,那我就做周文王。[1]
这话曹丕听进去了。曹操去世几个月后,他就逼汉献帝禅位。只不过,他给曹操上的谥号是武帝。
那么,曹操为什么只称王,不称帝?
原因可能很多,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大道理是:世受汉恩,报答之心犹存;信誓旦旦,总不能自食其言。小道理是:出身不好,形象欠佳,怕人笑话。
曹操形象不好吗?
可能。在《三国志》一书中,袁绍、刘表、周瑜、诸葛亮都是一表人才,曹操的身高和容貌却只字不提,可见不敢恭维。匈奴使节来朝,曹操让崔琰做替身,也可见自惭形秽。东汉风气以貌取人,曹操不能不有所顾忌。[2]
刘备和孙权也是障碍。曹操很清楚,只要自己公然称帝,这两个人马上就会跟着上来,“篡汉”的罪名却得由他曹某来背。何况都称帝,就没有了“中央”,刘备和孙权也就从“地方”变成了“对方”,岂非便宜了他们?
因此,当孙权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上表称臣极力劝进时,曹操便拿着孙权的信对大家说:这小子是要放肆地把老夫搁在炉子上烤呀![3]
但,封公,建国,称王,一个不能少。
转折点是封魏公。表面上看,从侯爵到公爵,不过是爵位高了一等。但,封侯只是赐爵,封公却是建国,可以有自己的社稷和宗庙。曹操封为魏公,就意味着他能名正言顺地在魏郡建立一个独立公国。
以后称王,也顺理成章。
后来曹丕称帝,更是水到渠成。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步,是谁帮曹操迈出的?
董昭。此人总是在关键时刻出场。当年帮助曹操迎奉天子的是他,现在策划封魏公称魏王的也是他。为此,董昭东奔西走,上蹿下跳,造足了舆论,做足了文章,终于形成议案,并得到皇帝的批准。[4]
但,董昭也在一个人的面前碰了钉子。
这个人就是荀彧。
荀彧出身名门,祖父当过县令,父亲当过国相,叔父位至三公。他本人既是名士,又是重臣,在士林中威望甚高,好评如潮,在朝廷官居尚书令(宫廷秘书长),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则相当于萧何兼张良。
显然,如果由荀彧领衔提出封公建国的议案,较之董昭等人,分量要重得多,身份也合适得多。
所以,董昭要以秘密征求意见的方式去见荀彧。
荀彧却泼了一瓢冷水。他对董昭说,曹公兴义兵,除暴乱,平天下,原本为的是匡扶朝廷,安定国家。他秉持的是忠诚,坚守的是谦让。君子爱人以德。你们如果真爱曹公,就该帮他保持晚节。封魏公,怕不合适。
曹操深感失望并大为光火,竟以劳军的名义把荀调往东征孙权的军中。荀彧走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就一病不起,不久神秘地去世,享年五十岁。[5]
荀彧的死因有两种说法:忧郁而死,被逼自杀。据说曹操派人给他送去了一个食盒。荀彧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于是荀彧服毒。这事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朝野谣言四起,至今仍是无法破解的悬案和疑案。[6]
其实,荀彧是死于理想的破灭。
荀彧、鲁肃和诸葛亮,可能是曹操、孙权、刘备三大集团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行动纲领和战略方针,也都影响了各自的君主。因此他们不能以“谋士”名之,而应该称为政治家。
但,三人的情况却不相同。
鲁肃最简单。他不是名士,孙权也不是士族,没那么多负担。所以鲁肃可以直言“汉室不可复兴”,孙权也可以一会儿反曹,一会儿降曹。因为在孙权那里,反曹与拥汉不矛盾,降曹与拥汉也不矛盾。要对付刘备,就说曹操是汉相;要联合刘备,就说曹操是汉贼。
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然而以东吴之弱小、生存之艰难,恐怕也只能如此。要孙权为理想而献身,那是办不到的,何况他本来就没有理想。
诸葛亮就麻烦一些。他自己有理想,刘备没有。所以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便被束之高阁,真正被重用的是功利主义者庞统和法正。但诸葛亮的最大悲剧,却是他的蜀国治理得最好,灭亡得最早,这是后面要说的。
比较而言,荀彧更悲哀。
荀彧是在官渡之战的九年之前,就离开了众人看好的袁绍,追随并辅佐了曹操的。因为他看穿了袁绍“终不能成大事”,只有曹操才能实现他的愿望:兴复汉室。
这是跟诸葛亮一样的想法。
不能说荀彧看走了眼。他来到曹操身边时,三十七岁的东郡太守曹操确实是热血沸腾的爱国将领。在他主张迎奉天子时,四十二岁的兖州牧曹操也还是心系王室的一方诸侯。以后,曹操征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定北方,在荀彧看来也是应该和必须的。
然而十几年过去,曹操已经不再“乃心无不在王室”,也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要自己封公建国了。这实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下一步的发展,必将背离荀彧的理想和初衷。
所以,荀彧不能不阻拦,也知道不会有效果。曹操已经上了自己的贼船,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荀彧也只能与曹操分道扬镳,并选择死亡。也许,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对曹操做最后一次劝谏。
何况荀彧也别无选择,他总不能去投奔刘备吧?更何况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理想的破灭更为痛苦。进退失据的他只有死路一条,尽管他死不瞑目。
曹操则最终没有代汉自立。很可能,他实在无法面对天国之中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
那也是睿智和坚定的眼睛。
当然,这双眼睛刘备是看不见的。
刘备入蜀
刘备的野心也在膨胀。[7]
原本一无所有的刘备,是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他占有了现在湖南境内的江南四郡,以及现在湖北境内南郡的一半。于是,刘备一方面保留豫州牧的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则一本正经地做起了荆州牧。
然而江南四郡却是荆州最穷的地方,刘备的目光便盯住了天府之国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夏,也就是曹操封为魏公的第二年,刘备军进成都,益州牧刘璋开门投降。结果,豫州牧和荆州牧刘备,又成了益州牧。
消息传来,曹操震惊,孙权愤怒。
孙权早就在打益州的主意了。周瑜攻下江陵后,孙权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至寻阳(今湖北黄梅)的长江防线,并占有荆州的江夏郡,便开始觊觎益州。他的麻烦在于,走北路经安康进汉中,曹操不答应;走南路沿长江而西进,要过刘备的地盘。
于是孙权提出,与刘备联合取蜀。
这显然是如意算盘。孙权在东,刘备在西,两军联合作战,只能刘军先行,吴军殿后。拿得下益州,刘军已成炮灰;拿不下益州,也能把刘备挤出荆州。
刘备当然不会上当。他很清楚,益州的军队在前,东吴的军队在后,自己岂非变成夹在当中的肉馅?何况就算联合取蜀成功,刘备也不愿意,他要的是独吞。
孙权终于未能得逞。
那么,曹操呢?
战后的曹操占有了荆州的南阳郡和南郡的另一半(包括襄阳),当然也想要益州。可惜,他不但未能如愿,反倒给刘备送去了一个机会。
建安十六年(211)春,曹操为了逼反马超和韩遂,扬言要西征张鲁。张鲁在汉中,马超和韩遂在关中。攻击张鲁,必经马超和韩遂的防地。这就逼得两人揭竿而起公开反曹,曹操也就师出有名地灭了他们。
曹操本是阴谋诡计,刘璋却信以为真。刘璋是益州牧刘焉的儿子,靠着父亲的余荫割据一方。他当然清楚汉中是益州的门户,也很清楚曹操一旦拥有了张鲁的军需和军队,将更加无敌于天下,自己完全不是对手。
刘璋一筹莫展。
这时,一个名叫张松的人便为他出谋划策,建议他请刘备去打张鲁。张松说,刘豫州跟将军是一家子,跟曹操是死对头。有刘豫州在汉中,曹操来了也不怕。
张松这主意吃里扒外,刘璋却另有小算盘。实际上他既怕外敌也怕内乱,正希望有个刘家人帮他看家护院。于是采纳张松的建议,派法正将兵四千,去迎刘备。[8]
可惜刘璋机关算尽,却没想到张松和法正并不是什么忠臣,他们早就策划好了要把益州献给刘备。因此,刘璋的特使法正一到荆州,就向刘备献计夺取益州。
刘备却犹豫。
犹豫是有道理的。毕竟,人家请他去帮忙,他却趁机把人家灭了,确实讲不过去。刘备还说,我能成功,就因为事事都跟曹操相反。他急切,我就宽和;他残暴,我就仁慈;他奸诈,我就忠厚。这回又岂能失信于人?
这时,庞统又来进言。
号称“凤雏”的庞统在历史上似乎与诸葛亮齐名,其实与“卧龙”不可同日而语,他帮刘备打消顾虑的那番说辞更是强盗逻辑。据一条未必可靠的史料,庞统说,兼并弱小,攻击愚昧,天经地义。将来封刘璋一个大官,不也对得起他了吗?咱们现在不下手,迟早便宜了别人。[9]
这可真是强词夺理,好在刘备要的只是一个说法。建安十六年(211)十二月,刘备留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守荆州,赵云为后备,自己与庞统率军溯流西上向益州进发,而且入境如归,一路绿灯。
刘璋也从成都赶到涪城(涪读如扶,今四川绵阳)亲迎,还给了刘备大量的资助。此时,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足以对付张鲁。
那么,他去了吗?
没有。
刘备不是来打张鲁,而是来夺益州的。因此,他走到涪城(刘璋地盘)与阳平关(张鲁地盘)之间的葭萌(葭读如加,今四川广元)就停了下来,然后广树恩德,收买人心,等待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南征孙权。十二月,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便装模作样给刘璋写信,说孙权与自己唇齿相依,关羽在荆州也势单力薄,张鲁则不过自守之贼,不足为虑。因此请刘璋再给一万人马和军需物质,让自己回荆州救援。
刘璋对刘备在葭萌的动作本有怀疑,听说他“欲以东行”更有疑惑,便只肯给兵四千,其余减半。张松闻讯大吃一惊,写信给法正说:咱们的事眼看就要弄成了,怎么可以功亏一篑?结果,张松被自己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告发,刘璋便将他收监斩首。
张松的猴急和刘璋的狐疑,给了刘备伐蜀的口实。当时庞统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挑选精兵,日夜兼程,奇袭成都;下策是退回白帝,巩固荆州,从长计议。刘备则采纳了庞统的中策,杀白水关(在今四川青川)守将杨怀和高沛,然后反戈一击,攻克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刘备从涪城向成都进军。第二年五月,刘备命关羽守荆州,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率军入蜀,分兵多路,攻城略地。
这年夏天,刘备攻克雒城(雒读如洛,在今四川广汉北),与诸葛亮、张飞、赵云会师,进围成都。这时,马超也带兵前来投奔,刘璋已成瓮中之鳖。
于是刘璋仰天长叹说: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对人民无恩无德,现在又害得百姓吃了三年战争之苦,于心何忍啊!便打开城门,向刘备投降。[10]
这大约是曹操没有想到的。否则,他不会在两年半的时间内都毫无警觉和动作,反倒向孙权耀武扬威。
实际上刘备的机会都是曹操给的。他扬言征张鲁,刘璋才引狼入室;他当真征孙权,刘备才趁机闹事;他跟孙权鹬蚌相争,刘备才乘虚而入渔翁得利。
据说,刘备攻下涪城后,曾大设酒宴庆功。对此,庞统表示不以为然。也许,他良心发现。也许,他想提醒刘备不要得意忘形。反正,庞统在宴会上大煞风景地说:占了人家的地盘还兴高采烈,恐怕不是仁者之兵。
这时刘备已有醉意,便勃然大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也不是仁者?你给我滚出去!
稍后,刘备觉得不妥,又把庞统召了回来。
庞统也不道歉,一屁股坐下来照吃照喝。
刘备问:刚才谁不对?
庞统说:君臣都不对。
刘备哈哈大笑,照旧饮酒作乐。[11]
没错,刘备可以笑也应该笑。此前,他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半生颠沛,一路坎坷,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孙权却笑不起来。
讨荆州
刘备进入成都后,孙权就来讨还荆州。
荆州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借”给刘备的,可惜这个说法却大有问题。刘备本是荆州牧,怎么还要借?荆州一部分在刘备治下,一部分在曹操手中,孙权如何出借?[12]
刘备“借”的,其实只是江陵。
然而这对于周瑜,却无异于与虎谋皮。江陵是周瑜花了一年工夫才打下来的,岂能拱手让人?因此,周瑜不但不同意,还密谋干掉刘备。
建安十五年(210)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战两年后,孙权嫁妹一年后,刘备从公安到京口(在今江苏镇江)来见孙权,希望孙权让出江陵给他做荆州牧的治所,官方说法叫“求都督荆州”。[13]
于是周瑜向孙权建议:趁机将刘备软禁在吴县(在今江苏苏州)。周瑜说,刘备有枭雄之姿,关、张乃熊虎之将,岂肯长久屈身受制于人?如果得到江陵,只怕是蛟龙得到了云雨,不会再是池中之物。[14]
周瑜这一招够狠,可惜并不现实。软禁刘备不难,关羽和张飞却多半会杀上门来。即便夺不回刘备,也会结为死仇,给曹操可乘之机。所以孙权并未同意。
不过,此事还是让刘备感到后怕。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聊天。刘备问:先生不是在周公瑾手下做过功曹吗?据说孤到京口时,有人要仲谋把孤扣留起来,有这事吗?没关系,在君为君,但说无妨。
庞统说:有的。
刘备长叹一声说:孤那时也是有求于人,只好铤而走险,没想到差点栽在周瑜手里了。当时孔明就一再劝孤不要去。天下智谋之士,真是所见略同啊![15]
刘备躲过一劫,周瑜却并不死心。他亲自到京口去见孙权,提出“夺益州,并张鲁,联马超”的战略建议。这个方案,既针对曹操,也暗算刘备。如果真能如愿,长江的上游和下游,还有关中和汉中,便都是孙权的了。
孙权批准了周瑜的方案。不幸的是,周瑜走到巴丘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六岁。临终前,他上疏孙权,一是推荐鲁肃继任,二是念念不忘曹、刘。周瑜说: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万万不可粗心大意![16]
周瑜始终是把曹操和刘备当作最大敌人的。
鲁肃的想法却不同。他接替周瑜之后,便立即调整了政策,说服孙权把江陵让给刘备。
实际上鲁肃早就有此主张。刘备来京口时,鲁肃就建议孙权,姑且把江陵借给刘备(权借之)。鲁肃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共同对抗曹操。因此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写字的曹操十分震惊,竟落笔于地。[17]
这就是“借荆州”说法的来历。
问题在于,如果认同“借”的说法,那么,有借就该有还。何况刘备已经拿下益州,岂有不还荆州之理?于是建安二十年(215)五月,吴使到达成都。而且孙权派出的代表,正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刘备却不吃这一套。他说:我正准备打凉州。等凉州打下来,就把荆州所有的地方都给你们。[18]
孙权闻讯,勃然大怒。
愤怒是必然的。不但因为荆州,还因为益州。
孙权也觊觎益州,而且曾派奋威将军孙瑜进驻夏口作为先遣。刘备却致函孙权,绵里藏针地声称:将军如果硬是不肯放过刘璋,刘备只好披头散发归隐山林。[19]
与此同时,刘备也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他派关羽屯兵江陵,张飞屯兵秭归,诸葛亮屯兵南郡,自己则驻扎在孱陵(此处孱读如战,在今湖北公安)。[20]
孙权只好将孙瑜撤回。
可是孙瑜一走,刘备就开始打益州的主意。以前说过的那些漂亮话,什么与刘璋同为大汉宗室,什么齐心协力匡扶大汉王朝,什么不敢听见有人要夺取益州等等,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难怪孙权破口大骂刘备滑头。[21]
现在不还荆州,当然更是耍赖。
因此,孙权也不管刘备态度如何,便自说自话直接往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派遣官员。总督荆州的关羽同样毫不客气,把孙权派去的地方官统统驱逐出境。
孙权大怒,立即派吕蒙率军二万直取三郡,同时命令鲁肃率军一万进驻巴丘对抗关羽,自己则驻扎在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陆水入江处)指挥调度。
刘备闻讯,情知形势严峻,便留诸葛亮驻守成都,自己率军五万回到公安,同时命令关羽率军三万进驻益阳(今湖南益阳),准备与孙权决一死战。[22]
战前,关羽和鲁肃有过一次会谈。
会谈是鲁肃要求的。也许,鲁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尽可能地避免战争。因此他提出,会谈时两军相距百步,只请双方的将军带着佩刀在阵前相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单刀赴会”。
鲁肃首先发言。他谴责关羽说:我们主公好心好意把土地借给贵方,是因为贵军新遭战败,远道而来,不能没有一个落脚之处。现在你们已经得到了益州,就应该归还荆州。然而我们只要三个郡,居然都不肯给![23]
这话没有道理。
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时,已经有了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并非“军败远来,无以为资”。孙权索要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也不是东吴的,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难道向你“借”了江陵,便连其他地方也都是借的?
何况刘备任荆州牧,是孙权同意的。如果荆州统统给了孙权,刘备这个荆州牧又怎么当?
因此,会谈没有结果,也不会有结果。
鲁肃和关羽,只能疆场上见了。
这对鲁肃来说,显然是痛苦的。作为东吴方面联盟派的领袖,他并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
远在成都的诸葛亮想必也不愿意。
结果,又是曹操帮了他们的忙。这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七月进入汉中。消息传来,刘备马上明白现在不是跟孙权翻脸的时候,便派人向孙权求和。
孙权也不想与刘备兵戎相见,便派诸葛瑾去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除曹操手中的南阳和襄阳外,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刘备失去了湘水以东地区,但避免了孙权和曹操的两面夹攻,可谓“以土地换和平”。[24]
没能收回江陵的孙权却提前接回了妹妹。他这位可能名叫孙仁的小妹,是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嫁给刘备的,十六年十二月刘备入蜀时被孙权接回,跟刘备的夫妻关系只有整整两年。[25]
作为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当然威风八面。她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就连诸葛亮都怕她三分。但作为女人,她其实非常不幸。嫁人既非本愿,离异也身不由己。事实上孙夫人回去以后就没了下文。她和刘备当然不可能鸳梦重温,跟别人还会有新的爱情故事吗?
没人知道。
我们只知道孙权不会死心,荆州也注定不会平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那将是另一个局面。
走麦城
刘备与孙权握手言和四年多以后,有一队商船浩浩荡荡从寻阳驶向江陵。没人知道船上装运的其实不是货物,而是士兵。十月的一个早上,当江陵守将明白过来时,他们的选择只剩下投降。
这台好戏的总导演是吕蒙。[26]
吕蒙是在鲁肃去世以后接管兵权的,这是孙权的第三位长江上游前线总指挥。与鲁肃主张“联刘”不同,吕蒙跟周瑜一样主张“吞刘”。只不过,周瑜雄心万丈意气风发,吕蒙审时度势足智多谋。他虽然早就向孙权提出要用武力夺取荆州,却知道需要等待机会。[27]
机会在五年之后出现。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刘备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七月,他自称汉中王并还师成都,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备受鼓舞的关羽意气风发,毅然发动了夺取襄阳和樊城的襄樊战争。
这一仗打得惊心动魄艰苦卓绝。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溢出堤外,樊城被洪水包围,曹方将领于禁所督七军全部被淹。关羽趁此自然灾害发动攻势,于禁被俘投降,庞德被俘就义。消息传回,曹操为之流涕。
于禁降,庞德死,驻军统帅曹仁痛失臂膀,樊城城墙也被洪水浸泡不断坍塌,城中守军一片恐慌。好在这时徐晃的援军赶到,关羽只好撤离战场。
实际上初战告捷的关羽也力不从心。他很清楚,要对付曹仁和徐晃,拿下襄阳和樊城,没有足够的兵力是绝对不行的。但从后方调兵,南郡就会虚弱;如不调兵,则前方又会吃紧。关羽左右为难。
吕蒙的机会来了。
就在关羽犹豫不决的时候,身体本来就不算太好的吕蒙开始装病。孙权也故意用不加密封的公文,招吕蒙回建业治疗,并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
陆逊一到陆口,便按照吕蒙所定策略装孙子。他写了一封文采斐然的信给关羽,说将军此战史无前例,江东方面无不欢呼雀跃拍手称快。陆逊一介书生,根本就不能胜任军职,希望将军多多指教。最后,他也没有忘记装模作样地提醒关羽:曹操狡猾,将军多加小心!
关羽果然上当,他觉得东吴真是越来越差:周瑜是短命鬼,鲁肃是和事佬,吕蒙是病秧子,陆逊是书呆子。看来孙权这边不足为虑,于是逐步将部队调往樊城。
这边一撤军,那边就开始调兵,关羽则完全被蒙在鼓里。关羽想不到,表面上甜言蜜语的盟军,正是磨刀霍霍的敌人。他当然更想不到,这个过去的盟友已经跟现在的敌人勾结在一起,正准备联合起来取他项上人头。
没错,曹操向孙权伸出了橄榄枝。
联合孙权的建议,是司马懿和蒋济提出来的。他们的判断也并不错:作为长江下游的地方割据政权,江东集团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刘备和关羽在上游越做越大。只要说服孙权偷袭关羽,樊城之围必解。[28]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孙权也立即回应,表示征讨关羽即是报效朝廷,但希望曹操方面对此保密,以防关羽有所准备。曹操征求意见,大家都说理所当然。
老谋深算的董昭却主张泄密。
董昭认为,保密对孙权有利,泄密对曹操有利。因为关羽一贯蛮横霸道,得到消息也未必立即撤军。这时,城中守军如果还一无所知,对我方是不利的。
因此,应该口头上答应保密,实际上故意泄密。
曹操完全赞成这个建议,下令徐晃将孙权的来信抄写多份,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的军营之中,把孙权即将偷袭江陵和公安的消息公布了出去。[29]
董昭的预料不错。樊城守军士气倍增,关羽则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也许在他看来,江陵和公安金城汤池,并非孙权旦夕可破;被洪水和大军包围的樊城,则是眼看到嘴的肥肉,岂能前功尽弃?[30]
关羽一犹豫,徐晃的机会就来了。正好这时曹操又给他派来了十二营军队,于是徐晃大举进攻,关羽则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撤离樊城。曹操也不乘胜追击。因为他相信,早已磨刀霍霍的孙权,是不会把手缩回去的。[31]
曹操的预料完全正确。关羽犹豫,孙权不犹豫。实际上一路扮作商人的吕蒙军,这时已经进入江陵和公安。吕蒙约束部队,严明军纪,存恤百姓,封存库藏,厚待关羽的将士家属,大做安抚工作,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因此,当关羽匆忙赶回南郡时,南郡的人心已经归顺了吕蒙,再没有人会替关羽卖命。
陆逊也是一路凯歌。他在吕蒙得手后乘胜前进,刘备的守将则跑的跑,败的败,降的降。宜都、房陵、南乡三郡尽入其手,荆州从此不再姓刘。[32]
关羽只能走麦城。
事实上没过多久,关羽的人头就送到了曹操跟前。曹操厚葬了他这位老朋友和老对手,吕蒙则甚至没来得及参加庆功会,就病逝在孙权的内殿,享年四十二岁。[33]
不过,吕蒙总算实现了夙愿,他可以瞑目。
刘备却欲哭无泪。他痛失荆州,还痛失关羽。关羽不但是他的兄弟,更是他的爱将和臂膀。刘备南征北战那么多年,如果需要兵分两路,每次都是关羽独当一面。他派关羽总督荆州,似乎不能说是用人不当。
但,关羽的性格有问题。
刘备进攻成都那年,马超前来投奔。关羽便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可以跟谁相提并论。诸葛亮答:马孟起(马超)堪称“一世之杰”,可以跟张益德(张飞)并驾齐驱。不过,美髯公(关羽)才是“绝伦逸群”呀!
关羽见信,竟不无得意地递给客人一一传看。
这就太像孩子,还是被惯坏的,既任性又天真。由于任性,所以发动了襄樊战争;由于天真,所以被吕蒙和陆逊欺骗;由于既任性又天真,所以在处理敌、我、友关系时犯了一系列错误,最后把自己送上绝路。
是的,关羽不懂政治,不知道在多边政治关系中,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他也不懂公共关系。孙权提出结为亲家,不同意也就罢了,又何必辱骂来使?他还不会善待部下。江陵和公安的守将投降,原因之一就是怨恨和畏惧关羽,干脆一降了之。[34]
因此,让关羽镇守荆州,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同时对付曹操和孙权两个枭雄,其实是不合适的。
可惜一俊遮百丑。关羽的英勇善战和屡建战功,尤其是他在樊城大破曹军,威震天下,差一点就逼得曹操迁都,更使他成为战神般的人物。“战神”是不容怀疑的,也是不能批评的,只能由着他走向深渊。
不过,关羽败得如此之快,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曹操和孙权也不曾料到。这也是刘备他们为什么听任关羽孤军奋战,却迟迟不去救援的原因。当然,刘备也想不到孙权和曹操已经暗中勾结,吕蒙和陆逊竟然会两路出兵偷袭南郡,而且迅雷不及掩耳。[35]
然而无论如何,刘备都无法接受这一切。尽管他并没有立即为关羽报仇,也没有给关羽封号,但孙权在背后插的这一刀,他永远不会忘记。[36]
夷陵之战
刘备决定征讨孙权。
东征是在关羽败走麦城的两年半以后。这就至少说明此战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关羽报仇。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这段时间内天下大势的变化。
实际上,关羽死后一个月,重大事件就接连发生。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去世,太子曹丕继承魏王王位。十月,曹丕逼汉献帝禅让,代汉称帝,改元黄初。第二年四月,刘备称帝,建元章武。八月,孙权接受曹丕册封的吴王称号,次年建元黄武。
这样一来,当时的天下就有了三种年号(曹魏的、蜀汉的和孙吴的),两个皇帝(曹丕和刘备),一个独立王国的国王(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孙刘联盟也公开破裂。
夺取南郡后,孙权与刘备彻底翻脸,宣布只承认刘璋是益州牧,曹操则宣布孙权兼任荆州牧。也就是说,孙权承认曹操是中央,曹操承认荆州是孙权的,他们也都不承认益州是刘备的。按照这个逻辑,原本既是荆州牧,又是益州牧,还是豫州牧的刘备,现在什么都不是。
刘备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刘备在称帝六个月后,发动了顺江东下讨伐孙权的战争。由于刘备驻军猇亭(猇读如消,在今湖北宜都北)和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故史称“夷陵-猇亭之战”,简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堪称这段历史上的三大战役,而且都以战争发动者的失败而告终。官渡之战是袁绍发动的,袁绍失败。赤壁之战是曹操发动的,曹操失败。夷陵之战是刘备发动的,刘备失败。
这是天意,还是人谋?
人谋。
其实,杀死关羽夺取荆州以后,孙权就很清楚自己与刘备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即便承认他是益州牧也无济于事。于利,刘备要夺回荆州;于义,刘备要报仇雪恨。一场大战势所难免,孙权不能不未雨绸缪。
因此刘备称帝后,孙权就把自己的前线指挥部从公安迁到了鄂城(今湖北鄂州),改名武昌(不是现在湖北武汉的武昌区),并在长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线。可见孙权一直在提防刘备,他打的是有准备之战。
为此,孙权还在政治上积极靠拢曹魏,甚至向代汉称帝的曹丕上表称臣,等于公开承认曹丕篡汉是正当的,曹魏政权是合法的。对此,江东集团颇有不同意见。孙权却坦然地说:想当年,高皇帝不也接受了项羽的封号,当了汉王吗?随机应变,权宜之计,有什么关系呢?[37]
这也就是孙权才干得出来的事。
事实上,容貌奇伟目露精光的孙权十分沉得住气。前面说过,他其实是赞成鲁肃的设计,也是准备要当皇帝的。但是他不着急。因为他相信的政治哲学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此他总是后发制人,也总是笑在最后。
相反,刘备却很浮躁。
公元221年5月15日(曹魏黄初二年四月丙午),刘备在成都西北武担山即皇帝位,七月便御驾亲征,并且命令张飞到江州(今重庆)会合。结果张飞还没动身,就被部下杀死,首级也被拎到孙权那里去了。
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刘备却一意孤行。忠诚而英勇的赵云由于对东征持保留意见,甚至不得随军。这时,关羽阵亡,黄忠病故,张飞被杀,剩下的马超防魏于北,赵云不受信任,东征的队伍中还有像样的将领吗?[38]
没有。这个队伍中也没有一流的谋臣和军师。庞统早已战死,法正也已去世,诸葛亮镇守成都走不开。指挥这场战争的,只能是刘备自己。
刘备却屡犯错误。
其实,刘备军中也有明白人,偏将军黄权就是。黄权对刘备说,吴军骁勇善战,不好对付;我军顺江而下,进易退难。因此黄权建议,由他自己担任先锋试探深浅,刘备则在后方坐镇指挥,以免孤军深入的风险。[39]
可惜刘备不听。他把黄权打发到江北,自己则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率领大军穿过长江三峡,并在公元222年的农历正月打进了东吴王国的西大门夷陵。
吴军却大踏步地撤退了。
下令撤退的是陆逊。陆逊跟孙权一样,也是一个非常沉得住气的人。他很清楚,刘备来者不善锐气正旺,又凭借高地据守险要,因此必须避其锋芒打持久战。只要把蜀军拖成疲劳之师,就能静观其变以求一逞。
陆逊的估计完全不错。来势汹汹的蜀军被死死堵在猇亭前线,只能驻扎在夷陵到猇亭数百里的崇山峻岭间。这是陆逊主动让给刘备的,却未必是什么福地。
刘备当然不会坐等。可惜,尽管他一再挑衅,陆逊却稳坐钓台拒不应战。一连几个月找不到决战机会的蜀军情绪低落,再加上运输困难,给养不足,天气渐热,他们的人心越来越涣散,实际上已成强弩之末。
这时陆逊宣布,反攻的时机到了。
就在吴军士气高涨之时,刘备的破绽也暴露无遗。他到达猇亭前线后,放弃了水陆并进的有利条件,反而命令水军上岸,立营数十屯,绵延七百里。远在洛阳的曹丕得到消息后立即断定:我看孙权的捷报就要来了。[40]
陆逊用的,则是赤壁之战中的老办法。他命令先头部队的士兵每人都带一把茅草,到了刘备的军营就放火,同时进行猛攻。一旦火势形成,诸军同时出击。
这一办法果然奏效。在陆逊的号令下,吴军主力齐集猇亭大战刘备,连拔蜀军四十余营。刘备猝不及防,焦头烂额仓皇出逃。蜀军土崩瓦解,狼奔豕突,尸骸塞满长江漂流而下,再也回不了益州。[41]
陆逊一战告捷。
这是继官渡和赤壁之后第三次划时代的战争。官渡之战后,北部中国成了曹操的天下;赤壁之战后,南部中国成了对抗的力量;夷陵之战后,曹魏固然过不了长江,孙吴和蜀汉也吞并不了对方。
三国鼎立,已成定局。
刘备的野心也画上了句号。他在闰六月兵败猇亭,八月退回巫县(今重庆巫山),之后驻跸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不久,刘备就染疾在身,回天无力。据说,他曾写信给陆逊,表示将要卷土重来。陆逊却坦诚地劝他不必送死,还是安心养伤为好。[42]
实际上刘备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他把十七岁的长子刘禅(读如善)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并为他选择了一位副手——尚书令李严。
公元223年6月10日(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43]
诸葛亮的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