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文化深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中餐馆的秘密最新章节!
在梁晓秀看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民族。从文化入手,她才能彻底剖析欧洲,解读欧洲,了解欧洲。经过多年的观察,她对欧洲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梳理出欧洲文化的一些特点。
欧洲人以欧洲丰富多彩的文化为自豪,认为欧洲文化是多元文化,包含了欧洲各国的价值观,表现了各国的差异。欧洲人还认为欧洲文化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最高水平;欧洲的文化底蕴远胜过美国;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欧洲的博物馆、图书馆、建筑、艺术,就是欧洲文化的具体体现,每一样都成绩显著,博大精深。
梁晓秀认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评论欧洲文化,那是对欧洲文化的廉价出售;要想深入了解欧洲文化,就必须深入到欧洲人的灵魂深处,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
欧洲各国的博物馆给梁晓秀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中她整理出一部欧洲史。
欧洲就像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到处都有文化的痕迹。欧洲大陆五彩斑斓、博大精深的文化渗透到欧洲人骨子里,无形中形成了欧洲人的价值观。
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镇,不论大小,都有值得一看的建筑、博物馆、甚至文物古迹。欧洲人非常重视他们的文化遗产;重视文化在他们看来是一项社会责任。欧洲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流行,传播,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个人的所谓教养,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修养的表现。梁晓秀曾注意到一些欧洲儿童,他们从小就很有教养,懂规矩,懂礼貌,绝不胡来;她认为那是欧洲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文化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欧洲的文化普及率非常高。欧洲各国对文物保护做得都非常到位。每一座城市的博物馆都有一两件镇馆的藏品,而那些藏品都是观众想看的文物。欧洲大城市的博物馆一般藏品都很丰富,布置精当,而每个小城镇也有一、二个小型博物馆,里面收藏当地的文物,介绍当地的历史。
浏览欧洲的博物馆,就是浏览欧洲的历史。
梁晓秀注意到欧洲游客和世界各国游客到欧洲一座城市,他们大都会参观博物馆,有的游客在博物馆一呆就是一天。特别是那些有特色的博物馆,不愁没有观众。她到欧洲的许多城市,只要当地有欧洲朋友,他们总会先带她去参观城市的博物馆。起初她还不以为然,渐渐地她感觉这是了解欧洲历史文化的一个好办法。历史具有延续性:今日许多现象都能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痕迹。
欧洲人经常说,看了当地的博物馆,就对当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顺带着还能了解欧洲历史。看博物馆的次数多了,梁晓秀自然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了解的深度加深了。她在德国亚琛市博物馆参观时第一次搞明白:欧洲先有国家法,后有宗教法;而在中东穆斯林国家,是先有宗教法,后有国家法。这一发现,使她明白为什么欧洲在宗教改革后实行了政教分离的政策,而今日尽管在欧洲大陆教堂林立,但它们对欧洲政治的影响远不如中世纪那么大;而中东穆斯林国家大都政教合一,宗教力量在那些国家影响巨大,超越了政治力量。
文化体现在多方面,收藏也是一种文化。梁晓秀对欧洲人的收藏很感兴趣,曾专门研究了欧洲收藏家的有关情况。
那时一般普通中国老百姓还不懂得收藏,但是欧洲人的收藏历史悠久,即使普通欧洲人也热衷于收藏文物,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拿出一两件有一定价值的藏品。富有家庭收藏的文物自然价值连城。梁晓秀在比利时和荷兰富有家庭中看见过欧洲艺术大师级的绘画、雕塑作品;她还在普通欧洲人的家庭看过普通的艺术品。不论是大家的作品,还是无名之辈的作品,都受到主人的精心呵护。许多家庭收藏文物并不是为了拍卖,而只是喜欢而已。欧洲人对文化的那种热爱,使得他们的艺术家拥有了广阔的市场,反过来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梁晓秀认为,了解欧洲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最好办法是和各阶层人士接触,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就能感受到欧洲的文化。她的职业给她提供了这种便利条件。每天都有各界人士光临她的新中国饭店,她在与那些顾客的交谈中,无形中了解到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乃至对生活的态度。
她认为书本知识是“死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有立体感,才能更好地了解欧洲文化。只有一步一步深入欧洲现代生活,深入欧洲人的思想,才能一点一滴感受到欧洲文化。
她就是那样从小事入手,积少成多,渐渐了解到很多情况。
她经过多年的探索,坚信欧洲每个家庭、每个城市、每个国家的历史片段组合到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欧洲历史和文化。在欧洲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方面,在他们社会的细节中,慢慢就能找出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
新中国饭店的顾客来自欧洲多国,她在饭店接待过十几个欧洲国家的客人。她在与德国人接触时发现了他们身上体现的严谨、守时等日耳曼民族的特征;在同属于日耳曼民族的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身上也有近似的特征。同样,她在意大利人身上发现的随意、热烈等拉丁民族的特征在同属拉丁民族的希腊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身上也有体现。
欧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她看来是由一个、一个细节构成的。要想彻底了解欧洲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得长期生活在欧洲人的圈内,细心地扑捉这些细节。这就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每一次的新发现,就是认识上的一小步,积少成多,便有了整体的认识。通过这种办法,她发现今日欧洲人普遍抱有各扫门前雪的态度,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度不高,甚至还不如她。
她在探索中发现按,从古至今欧洲文化的一个内容始终没有改变:贪婪。在欧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因为经济原因爆发的;战争说到底就是为了掠夺财富。如今在欧洲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了,但是有了大规模的企业集团;而那些企业集团通过经营商品积累财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经济战争的表现。
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图书馆”,里面可以容下人世间所有的内容。但文化有时又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梁晓秀认为,欧洲文化需要细品慢咽,要想把握它的脉搏,得拿出法国人喝红酒的架势:一点、一点品尝,而不是一口喝干。
欧洲古老的文化在今日似乎约束了欧洲的发展,使整个欧洲大陆笼罩在古老、缓慢甚至颓废的气氛下,让人感觉不到新兴国家那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气氛和活力。对此,梁晓秀感受颇深。她经常想一个问题:那些发达的欧洲国家发展速度缓慢,似乎发展空间有限,而且有没有什么干劲,这样的国度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她始终关注这个问题,密切注视着欧洲的发展发展。
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梁晓秀认为文物古迹是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反映了欧洲文化的特征。
欧洲博物馆是欧洲文化的直接体现着。欧洲人的一大爱好,是参观博物馆。当有些世界其他国家的游客在欧洲游山玩水、忙于采购时,欧洲游客则在博物馆消磨时间。他们对历史、文化、文物非常感兴趣,看得极认真。梁晓秀起初没有耐心参观博物馆,参观的热情远不如欧洲人那么高;但是后来她改变了态度,也像欧洲人一样认真参观,从参观中得到乐趣。
欧洲在文物古迹的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法国、德国等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文物古迹保护、维护、修缮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欧洲国家为保护文物古迹,甚至动用高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古迹,给梁晓秀留下深刻印象。
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护历史。雅典卫城和罗马废墟正因为其历史的厚重感而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欢迎。
在梁晓秀看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民族。从文化入手,她才能彻底剖析欧洲,解读欧洲,了解欧洲。经过多年的观察,她对欧洲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梳理出欧洲文化的一些特点。
欧洲人以欧洲丰富多彩的文化为自豪,认为欧洲文化是多元文化,包含了欧洲各国的价值观,表现了各国的差异。欧洲人还认为欧洲文化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最高水平;欧洲的文化底蕴远胜过美国;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欧洲的博物馆、图书馆、建筑、艺术,就是欧洲文化的具体体现,每一样都成绩显著,博大精深。
梁晓秀认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评论欧洲文化,那是对欧洲文化的廉价出售;要想深入了解欧洲文化,就必须深入到欧洲人的灵魂深处,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
欧洲各国的博物馆给梁晓秀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中她整理出一部欧洲史。
欧洲就像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到处都有文化的痕迹。欧洲大陆五彩斑斓、博大精深的文化渗透到欧洲人骨子里,无形中形成了欧洲人的价值观。
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镇,不论大小,都有值得一看的建筑、博物馆、甚至文物古迹。欧洲人非常重视他们的文化遗产;重视文化在他们看来是一项社会责任。欧洲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流行,传播,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个人的所谓教养,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修养的表现。梁晓秀曾注意到一些欧洲儿童,他们从小就很有教养,懂规矩,懂礼貌,绝不胡来;她认为那是欧洲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文化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欧洲的文化普及率非常高。欧洲各国对文物保护做得都非常到位。每一座城市的博物馆都有一两件镇馆的藏品,而那些藏品都是观众想看的文物。欧洲大城市的博物馆一般藏品都很丰富,布置精当,而每个小城镇也有一、二个小型博物馆,里面收藏当地的文物,介绍当地的历史。
浏览欧洲的博物馆,就是浏览欧洲的历史。
梁晓秀注意到欧洲游客和世界各国游客到欧洲一座城市,他们大都会参观博物馆,有的游客在博物馆一呆就是一天。特别是那些有特色的博物馆,不愁没有观众。她到欧洲的许多城市,只要当地有欧洲朋友,他们总会先带她去参观城市的博物馆。起初她还不以为然,渐渐地她感觉这是了解欧洲历史文化的一个好办法。历史具有延续性:今日许多现象都能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痕迹。
欧洲人经常说,看了当地的博物馆,就对当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顺带着还能了解欧洲历史。看博物馆的次数多了,梁晓秀自然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了解的深度加深了。她在德国亚琛市博物馆参观时第一次搞明白:欧洲先有国家法,后有宗教法;而在中东穆斯林国家,是先有宗教法,后有国家法。这一发现,使她明白为什么欧洲在宗教改革后实行了政教分离的政策,而今日尽管在欧洲大陆教堂林立,但它们对欧洲政治的影响远不如中世纪那么大;而中东穆斯林国家大都政教合一,宗教力量在那些国家影响巨大,超越了政治力量。
文化体现在多方面,收藏也是一种文化。梁晓秀对欧洲人的收藏很感兴趣,曾专门研究了欧洲收藏家的有关情况。
那时一般普通中国老百姓还不懂得收藏,但是欧洲人的收藏历史悠久,即使普通欧洲人也热衷于收藏文物,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拿出一两件有一定价值的藏品。富有家庭收藏的文物自然价值连城。梁晓秀在比利时和荷兰富有家庭中看见过欧洲艺术大师级的绘画、雕塑作品;她还在普通欧洲人的家庭看过普通的艺术品。不论是大家的作品,还是无名之辈的作品,都受到主人的精心呵护。许多家庭收藏文物并不是为了拍卖,而只是喜欢而已。欧洲人对文化的那种热爱,使得他们的艺术家拥有了广阔的市场,反过来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梁晓秀认为,了解欧洲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最好办法是和各阶层人士接触,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就能感受到欧洲的文化。她的职业给她提供了这种便利条件。每天都有各界人士光临她的新中国饭店,她在与那些顾客的交谈中,无形中了解到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乃至对生活的态度。
她认为书本知识是“死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有立体感,才能更好地了解欧洲文化。只有一步一步深入欧洲现代生活,深入欧洲人的思想,才能一点一滴感受到欧洲文化。
她就是那样从小事入手,积少成多,渐渐了解到很多情况。
她经过多年的探索,坚信欧洲每个家庭、每个城市、每个国家的历史片段组合到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欧洲历史和文化。在欧洲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方面,在他们社会的细节中,慢慢就能找出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
新中国饭店的顾客来自欧洲多国,她在饭店接待过十几个欧洲国家的客人。她在与德国人接触时发现了他们身上体现的严谨、守时等日耳曼民族的特征;在同属于日耳曼民族的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身上也有近似的特征。同样,她在意大利人身上发现的随意、热烈等拉丁民族的特征在同属拉丁民族的希腊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身上也有体现。
欧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她看来是由一个、一个细节构成的。要想彻底了解欧洲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得长期生活在欧洲人的圈内,细心地扑捉这些细节。这就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每一次的新发现,就是认识上的一小步,积少成多,便有了整体的认识。通过这种办法,她发现今日欧洲人普遍抱有各扫门前雪的态度,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度不高,甚至还不如她。
她在探索中发现按,从古至今欧洲文化的一个内容始终没有改变:贪婪。在欧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因为经济原因爆发的;战争说到底就是为了掠夺财富。如今在欧洲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了,但是有了大规模的企业集团;而那些企业集团通过经营商品积累财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经济战争的表现。
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图书馆”,里面可以容下人世间所有的内容。但文化有时又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梁晓秀认为,欧洲文化需要细品慢咽,要想把握它的脉搏,得拿出法国人喝红酒的架势:一点、一点品尝,而不是一口喝干。
欧洲古老的文化在今日似乎约束了欧洲的发展,使整个欧洲大陆笼罩在古老、缓慢甚至颓废的气氛下,让人感觉不到新兴国家那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气氛和活力。对此,梁晓秀感受颇深。她经常想一个问题:那些发达的欧洲国家发展速度缓慢,似乎发展空间有限,而且有没有什么干劲,这样的国度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她始终关注这个问题,密切注视着欧洲的发展发展。
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梁晓秀认为文物古迹是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反映了欧洲文化的特征。
欧洲博物馆是欧洲文化的直接体现着。欧洲人的一大爱好,是参观博物馆。当有些世界其他国家的游客在欧洲游山玩水、忙于采购时,欧洲游客则在博物馆消磨时间。他们对历史、文化、文物非常感兴趣,看得极认真。梁晓秀起初没有耐心参观博物馆,参观的热情远不如欧洲人那么高;但是后来她改变了态度,也像欧洲人一样认真参观,从参观中得到乐趣。
欧洲在文物古迹的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法国、德国等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文物古迹保护、维护、修缮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欧洲国家为保护文物古迹,甚至动用高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古迹,给梁晓秀留下深刻印象。
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护历史。雅典卫城和罗马废墟正因为其历史的厚重感而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