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看不懂的身边人 ——人格障碍(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重口味心理学最新章节!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会过度地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对自己过分关注,缺乏对他人的关注以及同情。当他们没有得到他人赞扬的时候,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他们还对自己的重要性有着病态的执著,例如,认为饭店里最好的桌子或停车场里最好的位置都应该为他们而留。正因为他们把几乎全部的爱都投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就不再有力量去关爱他人。
有没有常听到“我被某某的人格魅力吸引住了”或者“那谁的人格太高尚了啊”之类的话?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人格呢?
小一有点害羞,小二爱做白日梦,小三这个人多疑,小四非常善于交际,小五太多愁善感了,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难过,小六闷得像一棵植物……
这些是什么呢?这些就是一个人特有的包括行为、思维、信念和感觉方式的总和,也就是所谓的人格。但是不能说一个人偶尔表现出的某种特质就被当成是他的人格,比如见到心爱的人一些人会害羞,但是在朋友面前他们却人来疯;有的人不仅仅见到心爱的人会害羞,即使面对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的人也会羞涩,害羞已经成为他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表现,那么这时才能把它当做是他的人格。
有人曾比喻,心情不好是心理上的小感冒。照此来推断的话,人格障碍就是心理问题上的癌症!为什么这么说?从人格的定义就能看得出来,人格的根基是如此根深蒂固,不随外部世界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人格障碍也是,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和其他心理疾病不同的是,人格障碍是从患者的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便开始了,然后贯穿他们整个成长过程,直至成年还依然持续存在,多么死忠!所以说人格障碍本身很难被成功治愈。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既然这病小时候就有了,为什么当时不去治?
是这样的,首先,人格障碍患者自己本身可能不会感到任何痛苦,要说痛苦,那也是他们带给身边人的痛苦。其次,人格障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也是缓慢和潜移默化的,可谓温水煮青蛙,不像其他心理疾病来得那么迅猛。同时这种影响也是方方面面四处开花的,比如,一个人极其多疑,那么这种个性特点会影响他做每一件事,包括工作(怀疑同事耍阴谋对付他,所以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工作)和人际关系(他无法相信任何人,所以无法保持长久的关系),甚至包括衣食住行(他总怀疑房东不停地找茬而不得不经常搬家)。
什么时候人格障碍患者才会就医呢?就是当人格障碍导致他们患上其他心理疾病的时候,比如人际关系问题让他们抑郁。
在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5种人格障碍,在介绍它们之前我首先建议大家去做个测试——九型人格,看看自己是哪一型的。九型人格分别是:①完美主义者,②给予者,③实干者,④悲情浪漫者,⑤观察者,⑥怀疑论者,⑦享乐主义者,⑧保护者,⑨调停者。我就是其中的第⑤个——观察者。为什么要提到它呢,是因为我们这里要讲的5种人格障碍前三种分别是对应九型人格发展到病态的结果,比如保护者的极端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好了,下面我们正式开始。由于前面提到了人格障碍的难治愈性,所以下面的内容不会在治疗部分做过多的介绍。
No.1 偏执型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怀疑论者)
我们从小就失去了对权威的信任。
我们记得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有多可怕。
我们记得自己如何在强权的压迫下违背了自己真实的愿望。
长大后,这些记忆依然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对他人的动机感到怀疑。
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也可能站在怀疑论者的立场上,对权威提出批判。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领导者,把自己的忠诚奉献给一个能够保护我们的组织,比如教堂、公司或者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对权威的怀疑让我们既表现出顺从的姿态,同时又带有怀疑的眼光。
我们害怕代表自己去行动,就像在《三国杀》中不愿意充当主公一样。我们做事也总是很难善始善终,开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就会慢慢取代行动,因为注意力从开始的好想法转移到了对这个想法的质疑上。我们会担心有些人不同意这个想法,并站在反对者的角度来提出质疑。
这种质疑会导致行动的拖延,因为我们在思想上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是抱有一种“是的,但是吧……”的态度,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也总是断断续续的。我们往往会经历很多工作变更,在我们身后总是会留下一些没有完成的项目。我们走向光明或接近成功时,我们的心中的自我疑惑和犹豫感却也在加强。
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一台红外线扫描仪,总是在环境的各个角落里搜索那些可能对自己产生危害的迹象,总是想检查他人的内心,看看他们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事实,微笑面孔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企图。
关于怀疑论者就介绍到这儿了,由上面不难猜测出,怀疑论者的极端形式——偏执型人格障碍应该具有的两大特点:敏感和多疑。
敏感到什么程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注意到老板面部微小的扭曲,或自己配偶舌头的轻微滑动。正常人谁会注意到这些呢?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不仅对这些细节洞若观火,他们还认为这些东西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值得花精力去解开这些线索,弄清他人背后的真正意图。
说到多疑,我们正常人都会对一些人和事感到质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却把这种质疑发挥到了夸张和病态的地步。比如说,有些患者会把邻居狂吠不已的狗或者一次晚点的航班视为精心策划的针对自己的骚扰。再比如说,丈夫看到妻子晚上回来时脸上挂着高兴的表情,心里就会想:“哼,她是不是跟单位里的某个男人有一腿?”
如果这时你要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真是个疑心病!”丈夫听到后会立刻暴跳如雷,起身便对你破口大骂,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是非常排斥任何合理的反对的,他们认为反对者也是陷害自己的阴谋的一部分。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A是一位39岁的建筑工人,他总是担心同事要伤害他。上周,在使用一台台式电锯的时候,他的手滑入了电锯,差点被切掉,A怀疑这是有人对电锯做了手脚。这次事件后,A发现同事们总是盯着他并且相互低声说着什么。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老板,但老板认为他的想法很疯狂,那次意外也只是因为他不小心而已。
A没有一个亲近的朋友,甚至他的弟弟妹妹都躲着他,因为他总是把他们的话当做是对他的责备。A的婚姻也只维持了短短几年,因为他怀疑妻子有外遇,要求她不许和任何朋友往来,没有他的陪同不允许外出,妻子因此离他而去。A的家在一个二线城市的高档小区,这里的治安相当不错,犯罪率很低,但他睡觉时却总把一把军刀藏在枕头下面,他总认为有人可能会突然闯入他的家中。
从A的案例中能看出,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过度敏感和多疑,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甚至包括亲密关系,都不能维持长久。
再看一个案例:
B在一个富裕家庭中长大,虽然他从来没惹出过大麻烦,但是在高中时B就以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争吵而闻名。高中毕业后,B就读于一所本地的民办大学,但是一年后就因为考试不及格而退学了。B退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多疑,反而认为这是老师和同学联合起来耍阴谋对付他。后来B频繁地更换工作,每一次都抱怨说老板在监视他,不仅是在工作时,也包括在家的时候。
在25岁时,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家中搬了出去,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地方。不幸的是,B写给家里的信证实了他父母的担忧。B开始越来越怀疑周围的人企图谋害他。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站点,之后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在儿童时期有人对他做了实验。在他写给家里的信中描述道:“我怀疑小的时候,一些国家研究人员给我吃了一些药,并在我的耳朵里放置了一个能发射微波的装置。我相信这些微波是用来让我日后得上癌症的。”在随后的两年内,他越来越相信这种想法,并不断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他正在被人谋害。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心生疑惑:人格障碍的这些猜疑和精神分裂症里的被害妄想太像了,怎样区分这两种心理疾病呢?答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猜疑其实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他们只是深深地怀疑,而妄想则是把不可能和不真实的事情当真。并且,人格障碍患者能很大程度上维持住自己对现实的掌控,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场面已经基本上失控了。
我有一个肤色较黑的女性朋友曾跟我说过,她觉得白皮肤的人看上去总是一副孤傲的神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后来她跟我坦白,她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对自己的肤色感到自卑。那么同理,对于某些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对别人的狐疑和敌意可能是来自自己过度的自卑或自尊。
鉴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点(敏感和多疑),所以对他们的治疗尤为困难,因为你要敢说他们偏执,那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挑衅!那么这时治疗切入点的选择就很重要。来看看下面这位心理治疗师是怎么另辟蹊径的吧。
这名女患者总认为同事试图故意激怒自己,并且让上司刁难她。
治疗师:你的反应让我觉得你现在好像身处险境,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患者:他们总是扔东西或者发出噪音来激怒我。
治疗师:除此之外呢?
患者:没有了。
治疗师:你是说他们没有真的攻击你,只是就这样躲到一旁骚扰你?
患者:哼,他们确实不敢真的攻击我!
治疗师:他们这样做有多久了?
患者:一年。
治疗师:所以说这么久以来你一直被他们困扰着?
患者:是的,我感到越来越糟糕,非常郁闷。
治疗师:既然他们都已经这样做了一年,我想他们还会持续下去的,你觉得呢?
患者:我也这么认为,这让我真的很烦,但是吧,我也能忍受。
治疗师:你看我们这样做行不行?
首先,既然同事骚扰你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我们假设他们还会折磨你一年,那么在这一年时间里,如果你还用你过去对待这件事的方法——克制住你的愤怒,那么当你回家后,就有可能把怒火发泄到你丈夫或者其他人身上,这样就让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变得很糟糕,你说是吧?如果我们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消除你的愤怒,甚至让你的同事少找一些麻烦,你觉得怎么样?
患者:嗯,不错哦。
治疗师:你先前提到你面对的另一个危险是她们可能会向上司打你的小报告,让上司刁难你。请问,他们这样做多久了?得逞的次数多吗?
患者:从我在那里工作就开始了。次数嘛,不是很多。
治疗师:现在得逞的次数不是很多,那么你感觉以后是否有增多的迹象呢?
患者:也没有……
治疗师:你心底的想法就是总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危险的。但是你现在停下来想一想整个过程,你会发现,就像你说的,他们能做的最恶劣的事也就是激怒你。除此之外就是打你小报告,还没能得逞几次。所以你看,即使我不给你提供任何帮助,你依然能很好地面对这一切,你说对吗?
患者:好像是这样的。
治疗师: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找到应对这些人和事的更好的方法,她们对你的伤害就可能会更少。
患者:我看行。
说到这儿,这个咨询片段就讲完了,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心理治疗师是怎么找准切入点的: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他并没有否定和直接挑战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看法,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通过帮助她重新定义工作环境,即这个环境只是恼人的而不是危险的,来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同时还鼓励她发展新的应对策略来积极面对眼前的生活。
不知道看到这里还有没有人对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分不清楚?通过这个咨询案例我们也能再次对两者做个很好的区分。
首先看治疗师提到的几个问题:你是说他们没有真的攻击你,只是就这样躲到一旁骚扰你?请问,他们这样做多久了?得逞的次数多吗?
再来看患者的回答:哼,他们确实不敢真的攻击我。从我在那里工作就开始了。次数嘛,不是很多。
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患者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是基于真实的现实。不管多么多疑或者敏感,她都没有切断自己与现实的联通。而我们上面提到过,精神分裂患者与理智世界的接触已经几乎完全被阻隔,那么他们对治疗师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便可能是:根本不作理会,或者答非所问,再或者就是那些在我们看既离谱又夸张的答案,具体什么内容请大家自行想象。
No.2 反社会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保护者)
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斗争,强者受到尊敬,弱者被人欺负。
我们因此学会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变成强者。
我们是愤怒的公牛,却愿意为弱小者提供安全的保护伞。
我们不会在冲突中退缩,相反,我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执行者,我们为自己能够保护弱小者而感到骄傲。我们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往往是强有力的保护而不是温柔的情感流露。在我们看来,对爱的承诺就意味着让伴侣安全地依偎在自己的保护伞下。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会过度地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对自己过分关注,缺乏对他人的关注以及同情。当他们没有得到他人赞扬的时候,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他们还对自己的重要性有着病态的执著,例如,认为饭店里最好的桌子或停车场里最好的位置都应该为他们而留。正因为他们把几乎全部的爱都投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就不再有力量去关爱他人。
有没有常听到“我被某某的人格魅力吸引住了”或者“那谁的人格太高尚了啊”之类的话?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人格呢?
小一有点害羞,小二爱做白日梦,小三这个人多疑,小四非常善于交际,小五太多愁善感了,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难过,小六闷得像一棵植物……
这些是什么呢?这些就是一个人特有的包括行为、思维、信念和感觉方式的总和,也就是所谓的人格。但是不能说一个人偶尔表现出的某种特质就被当成是他的人格,比如见到心爱的人一些人会害羞,但是在朋友面前他们却人来疯;有的人不仅仅见到心爱的人会害羞,即使面对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的人也会羞涩,害羞已经成为他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表现,那么这时才能把它当做是他的人格。
有人曾比喻,心情不好是心理上的小感冒。照此来推断的话,人格障碍就是心理问题上的癌症!为什么这么说?从人格的定义就能看得出来,人格的根基是如此根深蒂固,不随外部世界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人格障碍也是,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和其他心理疾病不同的是,人格障碍是从患者的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便开始了,然后贯穿他们整个成长过程,直至成年还依然持续存在,多么死忠!所以说人格障碍本身很难被成功治愈。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既然这病小时候就有了,为什么当时不去治?
是这样的,首先,人格障碍患者自己本身可能不会感到任何痛苦,要说痛苦,那也是他们带给身边人的痛苦。其次,人格障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也是缓慢和潜移默化的,可谓温水煮青蛙,不像其他心理疾病来得那么迅猛。同时这种影响也是方方面面四处开花的,比如,一个人极其多疑,那么这种个性特点会影响他做每一件事,包括工作(怀疑同事耍阴谋对付他,所以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工作)和人际关系(他无法相信任何人,所以无法保持长久的关系),甚至包括衣食住行(他总怀疑房东不停地找茬而不得不经常搬家)。
什么时候人格障碍患者才会就医呢?就是当人格障碍导致他们患上其他心理疾病的时候,比如人际关系问题让他们抑郁。
在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5种人格障碍,在介绍它们之前我首先建议大家去做个测试——九型人格,看看自己是哪一型的。九型人格分别是:①完美主义者,②给予者,③实干者,④悲情浪漫者,⑤观察者,⑥怀疑论者,⑦享乐主义者,⑧保护者,⑨调停者。我就是其中的第⑤个——观察者。为什么要提到它呢,是因为我们这里要讲的5种人格障碍前三种分别是对应九型人格发展到病态的结果,比如保护者的极端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好了,下面我们正式开始。由于前面提到了人格障碍的难治愈性,所以下面的内容不会在治疗部分做过多的介绍。
No.1 偏执型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怀疑论者)
我们从小就失去了对权威的信任。
我们记得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有多可怕。
我们记得自己如何在强权的压迫下违背了自己真实的愿望。
长大后,这些记忆依然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对他人的动机感到怀疑。
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也可能站在怀疑论者的立场上,对权威提出批判。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领导者,把自己的忠诚奉献给一个能够保护我们的组织,比如教堂、公司或者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对权威的怀疑让我们既表现出顺从的姿态,同时又带有怀疑的眼光。
我们害怕代表自己去行动,就像在《三国杀》中不愿意充当主公一样。我们做事也总是很难善始善终,开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就会慢慢取代行动,因为注意力从开始的好想法转移到了对这个想法的质疑上。我们会担心有些人不同意这个想法,并站在反对者的角度来提出质疑。
这种质疑会导致行动的拖延,因为我们在思想上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是抱有一种“是的,但是吧……”的态度,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也总是断断续续的。我们往往会经历很多工作变更,在我们身后总是会留下一些没有完成的项目。我们走向光明或接近成功时,我们的心中的自我疑惑和犹豫感却也在加强。
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一台红外线扫描仪,总是在环境的各个角落里搜索那些可能对自己产生危害的迹象,总是想检查他人的内心,看看他们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事实,微笑面孔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企图。
关于怀疑论者就介绍到这儿了,由上面不难猜测出,怀疑论者的极端形式——偏执型人格障碍应该具有的两大特点:敏感和多疑。
敏感到什么程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注意到老板面部微小的扭曲,或自己配偶舌头的轻微滑动。正常人谁会注意到这些呢?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不仅对这些细节洞若观火,他们还认为这些东西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值得花精力去解开这些线索,弄清他人背后的真正意图。
说到多疑,我们正常人都会对一些人和事感到质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却把这种质疑发挥到了夸张和病态的地步。比如说,有些患者会把邻居狂吠不已的狗或者一次晚点的航班视为精心策划的针对自己的骚扰。再比如说,丈夫看到妻子晚上回来时脸上挂着高兴的表情,心里就会想:“哼,她是不是跟单位里的某个男人有一腿?”
如果这时你要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真是个疑心病!”丈夫听到后会立刻暴跳如雷,起身便对你破口大骂,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是非常排斥任何合理的反对的,他们认为反对者也是陷害自己的阴谋的一部分。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A是一位39岁的建筑工人,他总是担心同事要伤害他。上周,在使用一台台式电锯的时候,他的手滑入了电锯,差点被切掉,A怀疑这是有人对电锯做了手脚。这次事件后,A发现同事们总是盯着他并且相互低声说着什么。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老板,但老板认为他的想法很疯狂,那次意外也只是因为他不小心而已。
A没有一个亲近的朋友,甚至他的弟弟妹妹都躲着他,因为他总是把他们的话当做是对他的责备。A的婚姻也只维持了短短几年,因为他怀疑妻子有外遇,要求她不许和任何朋友往来,没有他的陪同不允许外出,妻子因此离他而去。A的家在一个二线城市的高档小区,这里的治安相当不错,犯罪率很低,但他睡觉时却总把一把军刀藏在枕头下面,他总认为有人可能会突然闯入他的家中。
从A的案例中能看出,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过度敏感和多疑,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甚至包括亲密关系,都不能维持长久。
再看一个案例:
B在一个富裕家庭中长大,虽然他从来没惹出过大麻烦,但是在高中时B就以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争吵而闻名。高中毕业后,B就读于一所本地的民办大学,但是一年后就因为考试不及格而退学了。B退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多疑,反而认为这是老师和同学联合起来耍阴谋对付他。后来B频繁地更换工作,每一次都抱怨说老板在监视他,不仅是在工作时,也包括在家的时候。
在25岁时,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家中搬了出去,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地方。不幸的是,B写给家里的信证实了他父母的担忧。B开始越来越怀疑周围的人企图谋害他。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站点,之后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在儿童时期有人对他做了实验。在他写给家里的信中描述道:“我怀疑小的时候,一些国家研究人员给我吃了一些药,并在我的耳朵里放置了一个能发射微波的装置。我相信这些微波是用来让我日后得上癌症的。”在随后的两年内,他越来越相信这种想法,并不断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他正在被人谋害。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心生疑惑:人格障碍的这些猜疑和精神分裂症里的被害妄想太像了,怎样区分这两种心理疾病呢?答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猜疑其实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他们只是深深地怀疑,而妄想则是把不可能和不真实的事情当真。并且,人格障碍患者能很大程度上维持住自己对现实的掌控,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场面已经基本上失控了。
我有一个肤色较黑的女性朋友曾跟我说过,她觉得白皮肤的人看上去总是一副孤傲的神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后来她跟我坦白,她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对自己的肤色感到自卑。那么同理,对于某些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对别人的狐疑和敌意可能是来自自己过度的自卑或自尊。
鉴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点(敏感和多疑),所以对他们的治疗尤为困难,因为你要敢说他们偏执,那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挑衅!那么这时治疗切入点的选择就很重要。来看看下面这位心理治疗师是怎么另辟蹊径的吧。
这名女患者总认为同事试图故意激怒自己,并且让上司刁难她。
治疗师:你的反应让我觉得你现在好像身处险境,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患者:他们总是扔东西或者发出噪音来激怒我。
治疗师:除此之外呢?
患者:没有了。
治疗师:你是说他们没有真的攻击你,只是就这样躲到一旁骚扰你?
患者:哼,他们确实不敢真的攻击我!
治疗师:他们这样做有多久了?
患者:一年。
治疗师:所以说这么久以来你一直被他们困扰着?
患者:是的,我感到越来越糟糕,非常郁闷。
治疗师:既然他们都已经这样做了一年,我想他们还会持续下去的,你觉得呢?
患者:我也这么认为,这让我真的很烦,但是吧,我也能忍受。
治疗师:你看我们这样做行不行?
首先,既然同事骚扰你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我们假设他们还会折磨你一年,那么在这一年时间里,如果你还用你过去对待这件事的方法——克制住你的愤怒,那么当你回家后,就有可能把怒火发泄到你丈夫或者其他人身上,这样就让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变得很糟糕,你说是吧?如果我们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消除你的愤怒,甚至让你的同事少找一些麻烦,你觉得怎么样?
患者:嗯,不错哦。
治疗师:你先前提到你面对的另一个危险是她们可能会向上司打你的小报告,让上司刁难你。请问,他们这样做多久了?得逞的次数多吗?
患者:从我在那里工作就开始了。次数嘛,不是很多。
治疗师:现在得逞的次数不是很多,那么你感觉以后是否有增多的迹象呢?
患者:也没有……
治疗师:你心底的想法就是总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危险的。但是你现在停下来想一想整个过程,你会发现,就像你说的,他们能做的最恶劣的事也就是激怒你。除此之外就是打你小报告,还没能得逞几次。所以你看,即使我不给你提供任何帮助,你依然能很好地面对这一切,你说对吗?
患者:好像是这样的。
治疗师: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找到应对这些人和事的更好的方法,她们对你的伤害就可能会更少。
患者:我看行。
说到这儿,这个咨询片段就讲完了,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心理治疗师是怎么找准切入点的: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他并没有否定和直接挑战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看法,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通过帮助她重新定义工作环境,即这个环境只是恼人的而不是危险的,来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同时还鼓励她发展新的应对策略来积极面对眼前的生活。
不知道看到这里还有没有人对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分不清楚?通过这个咨询案例我们也能再次对两者做个很好的区分。
首先看治疗师提到的几个问题:你是说他们没有真的攻击你,只是就这样躲到一旁骚扰你?请问,他们这样做多久了?得逞的次数多吗?
再来看患者的回答:哼,他们确实不敢真的攻击我。从我在那里工作就开始了。次数嘛,不是很多。
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患者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是基于真实的现实。不管多么多疑或者敏感,她都没有切断自己与现实的联通。而我们上面提到过,精神分裂患者与理智世界的接触已经几乎完全被阻隔,那么他们对治疗师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便可能是:根本不作理会,或者答非所问,再或者就是那些在我们看既离谱又夸张的答案,具体什么内容请大家自行想象。
No.2 反社会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保护者)
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斗争,强者受到尊敬,弱者被人欺负。
我们因此学会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变成强者。
我们是愤怒的公牛,却愿意为弱小者提供安全的保护伞。
我们不会在冲突中退缩,相反,我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执行者,我们为自己能够保护弱小者而感到骄傲。我们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往往是强有力的保护而不是温柔的情感流露。在我们看来,对爱的承诺就意味着让伴侣安全地依偎在自己的保护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