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没什么用的洋鬼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明剑天下最新章节!
洋鬼子们的小子日过得很舒服,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陪着几位船老大训练船员,虽然语言不通,但好在这些人比起军营的那些粗汉来,态度要好上不少,让他们的心情平复了很多。
这天中午刚刚吃完饭,五个洋鬼子打算找块小沙滩晒晒太阳,这是他们唯一与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们不多的快乐之一。
正在这时,突然看到几个人向他们走来,几乎本能地停下、立正、站好,这是他们在明朝能够活到现在的法宝,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听话,要服从。
对他们来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回到西方的希望,虽然这种希望十分渺茫,却是支持他们活下来的唯一力量。
张桓看到站成一条直线的五个洋鬼子,一个个红毛绿眼的,高鼻深目,倒是西欧人的样子,说实话他对外国人的分辨力不高,而且对这个时代的外国历史所知甚少,就是外语也只是初中时学的几名日常用语没忘,还是英语的。
不过似乎这个时代应该是西班牙、葡萄牙称霸世界的时候,当年央视曾做过一套《大国崛起》的纪录片,曾经被他录进手机里循环播放,里面似乎提到了当年两颗牙瓜分世界的故事。
“哈娄,好肚油肚,哈娄……”张桓拣着还没忘的几句英语,努力想跟人沟通一下,可惜五个人竟然一点儿反应水岸有。
对了,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似乎有一句德语,叫什么来着,对了,“爱德,爱德……”
还是没有反应,张桓现在没有办法了,西班牙、葡萄牙这两门语言他是连听都没听过,看来是没法交流了。
“张槐,跟他们说,让他们跟我走。”张桓只能求助张槐了。
没想到张槐根本不跟他们废话,直接指着他们五个划了个圈,然后指了指张桓,五个人竟然马上面向张桓站成一列纵队,眼睛看着张桓,做好了跟着走的准备。
丫的这样也行,张桓拍拍脑袋,“新虎,咱们走。”
坐船出岛以后,几个人来到了所城的马房去骑马,到烽山寨路程太远,要是走着去,时间来不及了。
一路上张桓都在悄悄地观察几个洋鬼子,由于不知要把他们带到哪里去,五个人显得有些紧张不安,却都强做镇静,因为在大明的土地上,他们中是一群任人宰割的可怜虫。
五个人看到马,有两个人的眼睛竟然突然一亮,好像是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禁不住伸手抚摸着马脖子,原本有些不安的马顿时点着头安静下来。
有点意思,这两个小子也许是马夫?
“好了,大家听好了,这五个洋鬼子不是什么人,等会儿进山以后就把他们全杀了。”张桓说得很慢,但是很清楚,而且很平静,没有夹带上任何表情和语气。
但是五个洋鬼子中的竟然有三个人脸色一变,似乎要拔腿就跑,但却努力地控制住,眼睛不安地四处巡视,似乎想找到一条冲出去的路来。
张桓一挥手,让人把马全都带回去,然后站到了五个洋鬼子面前,伸手示意刚才脸色突变的三个人,“你们,出来,站好,我不杀你,刚才,开玩笑。”
三个人这下子的脸色是真的变了,到了大明太多年了,他们已经慢慢地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语,起码是能够听懂一些,没想到这个年轻不大小的小贵族,刚才竟然拿杀头来试探他们,现在看肯定是露馅了。
“你们,别怕,名字叫什么?”张桓知道他们就算是能听懂,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毕竟咱大汉语博大精深,不是这些洋鬼子随便听几句就能学会的。
看到他们不说话,张桓眼睛一瞪,“说话,活命,不说,杀头。”
听到张桓这样说,三个人中的瘦高个儿站了出来,这小子刚才露了一手与马沟通的招式,“胡安,安……”叽里咕噜一大串,没办法,人家就是这个习惯。
张桓就听清了前面的两个字“胡安”,其他的都属于乱码了,行了,“你叫胡安,哪国人?”
胡安摇摇头,不知是没听懂还是不想说。
张桓也不勉强,示意胡安站回去,转身看着那两个人,“说吧,名字。”
“路德,……”
“杨森,……”
现在好了,三个人怪腔怪调的,总算是说话了,虽然只是说了名字,其他都不说或是不会说,起码说明了他们这几个家伙的语言天赋还是不错的,以后教起来会方便很多。
张桓看了看天,日头已经偏西了,就不再跟他们罗嗦,“上马,出发。”
只要不是杀头,对这胡安等洋鬼子们来说,到哪里都一样,听到张桓的命令,急忙冲旁边的两个同伴嘟噜了一句,一起上了马。
六十多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再加上山路比较长,等他们赶到烽山寨的时候,天已经擦灰了。
“六叔,我这次可是给你带好东西来了。”吃过晚饭,几个人在郑清的堂屋里坐下,张桓就冲着郑老六嚷开了,“剩下的可就看你的了。”
郑六叔笑得眼睛都眯在一起了,“小子,有什么好东西先拿给六叔看看再说。”
张桓伸手把装着三枝铁铳的包袱拿了过来,送到了郑六叔面前,“六叔,你看看,这是我最近得的东西,能不能研究一下。”
从闻香教手里拿到的这三枝火铳,张桓自己研究了好几次,这东西的原理他是知道的,可是不会用,火花、弹丸都在,就是不会使,虽然知道要从前面枪管里装药、装弹,又怕量不对炸了膛,干脆都留给郑六叔来处理了。
打开包袱,看到里面的三枝火药铳,还有药壶、弹丸什么的,郑六叔的眼睛顿时亮了,“这东西能这么乱放吗?胡闹!”
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拿了出来,一一摆在面前,“这东西不错啊,看这样子不是咱们大明出的,应该是从海外来的,很可能是佛郎机的东西。小子,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洋鬼子们的小子日过得很舒服,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陪着几位船老大训练船员,虽然语言不通,但好在这些人比起军营的那些粗汉来,态度要好上不少,让他们的心情平复了很多。
这天中午刚刚吃完饭,五个洋鬼子打算找块小沙滩晒晒太阳,这是他们唯一与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们不多的快乐之一。
正在这时,突然看到几个人向他们走来,几乎本能地停下、立正、站好,这是他们在明朝能够活到现在的法宝,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听话,要服从。
对他们来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回到西方的希望,虽然这种希望十分渺茫,却是支持他们活下来的唯一力量。
张桓看到站成一条直线的五个洋鬼子,一个个红毛绿眼的,高鼻深目,倒是西欧人的样子,说实话他对外国人的分辨力不高,而且对这个时代的外国历史所知甚少,就是外语也只是初中时学的几名日常用语没忘,还是英语的。
不过似乎这个时代应该是西班牙、葡萄牙称霸世界的时候,当年央视曾做过一套《大国崛起》的纪录片,曾经被他录进手机里循环播放,里面似乎提到了当年两颗牙瓜分世界的故事。
“哈娄,好肚油肚,哈娄……”张桓拣着还没忘的几句英语,努力想跟人沟通一下,可惜五个人竟然一点儿反应水岸有。
对了,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似乎有一句德语,叫什么来着,对了,“爱德,爱德……”
还是没有反应,张桓现在没有办法了,西班牙、葡萄牙这两门语言他是连听都没听过,看来是没法交流了。
“张槐,跟他们说,让他们跟我走。”张桓只能求助张槐了。
没想到张槐根本不跟他们废话,直接指着他们五个划了个圈,然后指了指张桓,五个人竟然马上面向张桓站成一列纵队,眼睛看着张桓,做好了跟着走的准备。
丫的这样也行,张桓拍拍脑袋,“新虎,咱们走。”
坐船出岛以后,几个人来到了所城的马房去骑马,到烽山寨路程太远,要是走着去,时间来不及了。
一路上张桓都在悄悄地观察几个洋鬼子,由于不知要把他们带到哪里去,五个人显得有些紧张不安,却都强做镇静,因为在大明的土地上,他们中是一群任人宰割的可怜虫。
五个人看到马,有两个人的眼睛竟然突然一亮,好像是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禁不住伸手抚摸着马脖子,原本有些不安的马顿时点着头安静下来。
有点意思,这两个小子也许是马夫?
“好了,大家听好了,这五个洋鬼子不是什么人,等会儿进山以后就把他们全杀了。”张桓说得很慢,但是很清楚,而且很平静,没有夹带上任何表情和语气。
但是五个洋鬼子中的竟然有三个人脸色一变,似乎要拔腿就跑,但却努力地控制住,眼睛不安地四处巡视,似乎想找到一条冲出去的路来。
张桓一挥手,让人把马全都带回去,然后站到了五个洋鬼子面前,伸手示意刚才脸色突变的三个人,“你们,出来,站好,我不杀你,刚才,开玩笑。”
三个人这下子的脸色是真的变了,到了大明太多年了,他们已经慢慢地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语,起码是能够听懂一些,没想到这个年轻不大小的小贵族,刚才竟然拿杀头来试探他们,现在看肯定是露馅了。
“你们,别怕,名字叫什么?”张桓知道他们就算是能听懂,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毕竟咱大汉语博大精深,不是这些洋鬼子随便听几句就能学会的。
看到他们不说话,张桓眼睛一瞪,“说话,活命,不说,杀头。”
听到张桓这样说,三个人中的瘦高个儿站了出来,这小子刚才露了一手与马沟通的招式,“胡安,安……”叽里咕噜一大串,没办法,人家就是这个习惯。
张桓就听清了前面的两个字“胡安”,其他的都属于乱码了,行了,“你叫胡安,哪国人?”
胡安摇摇头,不知是没听懂还是不想说。
张桓也不勉强,示意胡安站回去,转身看着那两个人,“说吧,名字。”
“路德,……”
“杨森,……”
现在好了,三个人怪腔怪调的,总算是说话了,虽然只是说了名字,其他都不说或是不会说,起码说明了他们这几个家伙的语言天赋还是不错的,以后教起来会方便很多。
张桓看了看天,日头已经偏西了,就不再跟他们罗嗦,“上马,出发。”
只要不是杀头,对这胡安等洋鬼子们来说,到哪里都一样,听到张桓的命令,急忙冲旁边的两个同伴嘟噜了一句,一起上了马。
六十多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再加上山路比较长,等他们赶到烽山寨的时候,天已经擦灰了。
“六叔,我这次可是给你带好东西来了。”吃过晚饭,几个人在郑清的堂屋里坐下,张桓就冲着郑老六嚷开了,“剩下的可就看你的了。”
郑六叔笑得眼睛都眯在一起了,“小子,有什么好东西先拿给六叔看看再说。”
张桓伸手把装着三枝铁铳的包袱拿了过来,送到了郑六叔面前,“六叔,你看看,这是我最近得的东西,能不能研究一下。”
从闻香教手里拿到的这三枝火铳,张桓自己研究了好几次,这东西的原理他是知道的,可是不会用,火花、弹丸都在,就是不会使,虽然知道要从前面枪管里装药、装弹,又怕量不对炸了膛,干脆都留给郑六叔来处理了。
打开包袱,看到里面的三枝火药铳,还有药壶、弹丸什么的,郑六叔的眼睛顿时亮了,“这东西能这么乱放吗?胡闹!”
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拿了出来,一一摆在面前,“这东西不错啊,看这样子不是咱们大明出的,应该是从海外来的,很可能是佛郎机的东西。小子,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