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湿漉漉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女人的勋章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父母、同事都说她好,朱大云就不好在外面表现得那么讨厌她了,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朱大云只要心里不爽,就会骂她,骂得最多的就是:草,他玛的,你给我死出去!
吴淑芳知道他的脾气,从来不和他顶,等到朱大云火气消了一些,她才会和他理论,而这个时候,朱大云往往是不理她,吴淑芳也是见好就收,否则惹火了这个爷,她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吴淑芳从心里还是很怕朱大云的,所以这个家,基本是朱大云说了算,他想怎么样就要怎么样。吴淑芳从嫁给他那天起就做好了充分的心里准备,她爱这个男人的一切,包括他的坏脾气。
自从那次拜访了周锡煌老师后,朱大云就有了新的任务。
周锡煌给他布置了作业,关注省报和市报的头版头条,尤其是省报关于各县的报道;跟着余河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的组长邓年荣写新闻。
邓年荣也是周锡煌的编外学生,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他在省报发的稿子是余河县最多的,他不仅写新闻,而且还写评论。
当时周锡煌说,我收你做学生,但是我不能直接指导你,所以我给你派了个老师,县委报道组长邓年荣,跟着他更直接些,也来得快些,这样你写了新闻可以直接给他看,他要是有好的题材也可以带着你一起写。
王建才也觉得这个思路好,所以周锡煌当即就给邓年荣打了电话,约他晚上一起吃饭。晚上王建才在黄麻镇安排了一桌饭,这里没有什么上档次的餐馆,但是土菜却是原汁原味最好吃的,周锡煌就喜欢这个。
饭桌上,朱大云行了拜师礼,给周锡煌和邓年荣分别敬了三杯酒,这个学生就算是正式收下了。
周锡煌分配给邓年荣的任务,邓年荣自然是不敢敷衍。
他在开学后就带着朱大云去采访了一次,是关于当年消灭了血吸虫病的平安镇兰田畈竹园村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如何开展特色农业发家致富的事。
余河县位于古南省东北部,地势为南北高,逐渐向中部倾斜。以低丘岗地为主,南北有少量丘陵,中部为河谷平原。县域境内有两大河流信江和余河,交汇后流注波阳湖,最后汇入长江。解放初期,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
据统计,当时,我国南方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有血吸虫病患者1300余万。1955年11月,中央成立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并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提出“一年准备、四年战斗、两年扫尾的”目标。
余河县原血吸虫病流行于余河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带,面积为114k-2。流行范围遍及3个乡、1个镇、2个农场,历史有螺面积960393-2,累计查出病人数4750人。兰田畈竹园村是当年余河县的血吸虫病重灾区。
据余河县志记载,民国初期至解放前夕,余河县全疫区29万多人死于大肚子病;42个村庄灭绝了人烟,变成了“无人村”;2万多亩田地无人耕种,变成“草长比人高,野兽到处窜”的荒野。
侥幸活着的人,男不长,女不育,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幸存的村庄,由胜变衰,凋零冷落。
兰田畈竹园村,民国38年18户有19个瓜妇,78口人中有65个大肚子病人,变成“瓜妇村”、“大肚村”。
人民拖病耕种的田地,有就收,无就丢,年景好能收一箩谷,年景不好只能收一斗谷,甚至颗粒无收。
所以当年在兰田畈流行着这样的歌:
兰田畈的禾,一亩割一箩;好就两人扛,不好就一人驮。
蓝天女人真奇怪,肚皮大了不生崽。
禾把刚放倒,就要出门讨。一件破棉袄,结婚穿到老。
有女莫嫁兰田郎,头年做新娘,二年守空房。
从1953年起,余河县人民响应党和伟人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劈山改河,推行农业、水利“三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在1958年宣布消灭了祸害余河人民几百年的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为题,报道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伟大领袖毛主席“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写下了光辉的史诗《送瘟神二首》: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陀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主席的诗词一发出,给了余河县人民极大的鼓舞,余河县的领导请人给诗词谱了曲,全县上下开始传唱这两首诗,并在县城里修建了送瘟神纪念馆。
馆前面立了一块巨大的照壁,上面刻着伟人的手写体《送瘟神二首》,气势磅礴。领导们也经常在报告中提到余河人民要发扬送瘟神精神。
曾经有位领导,是工农兵干部出身,在全县几百名科级干部大会上念着秘书写的稿子,还因为这首诗而造就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笑话。
当年还没有电脑打字机,领导的讲话稿都是秘书手写的,那时候流行用钢笔。估计秘书在写稿子的时候可能因为钢笔里的墨水太多,掉了一滴墨水在稿纸上,正好就落在“万千条”的“万”字上。
领导在报告会上念道:春风杨柳六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坐在旁边的副书纪一听,不对啊,怎么成六千条了呢?赶紧侧过脑袋,在他耳朵边说:“书纪,不对,是万千条!”
书纪一听,马上说道:“再加四千条!”
台下一片哄笑!
余河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创举,树立了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红旗”。
余河县共有三面红旗,另外两面红旗是水利和征兵,当年为消灭血吸虫病而建立起来的水利工程为余河县筑起了水利设施的堡垒,在全国也是一面响当当的旗帜;自从消灭血吸虫病后,余河县人民整体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余河县每年把身体好、思想红的优秀年轻人送到部队,实现了几十年无一退兵的历史奇迹,继树立全国第一面血防红旗之后,又树立了全国征兵工作的一面红旗。
竹园村因为当年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在消灭了血吸虫病后却也因祸得福,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和垂青。当年县里为了突出送瘟神成绩,把竹园村建设成一个示范村,改水改厕,整个村庄的房屋按规划建成了整齐的一排排,猪栏、厕所也都规划得很整齐,在村庄的一旁,厕所和猪栏的蓄粪池都用盖子罩上,建立沼气池,实现了人畜分离,卫生净化,村民还用上了干净环保的沼气,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
所以只要有领导来视察关于血防工作的巩固,竹园村是必看的一个点,如此这个村庄就得到了许多额外的补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远高于其他村庄。
可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周边的一些村庄走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竹园村却依然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慢慢就不如其他村庄了。
进入九十年代,县里也曾经探索过如何帮扶这个村,但是经常是挂点的干部无功而返,原因是没有一个得力的村支书。
后来村里有一位从外面经商回来的年轻人张海兵,看到了村里的地理优势,离县城很近,土地资源丰富,很适合搞蔬菜大棚种植,于是带头在村里办起了大棚种植,几年下来收获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看到了收益,于是纷纷效仿,并且推举张海兵当了村支书,这样竹园村的发展才开始了新的篇章。
邓年荣获悉了这个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新闻,写得好不仅能上省报的头条,说不定还能上中央级报纸,并且很有可能获奖。
于是带着朱大云前去采访。
朱大云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去采访,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余河最有名的村庄。两人走进村口,张海兵早就在路口等着了。
朱大云看到这儿的房子建得很整齐,一排排的,清一色的白墙灰瓦,后面有几幢高楼,估计是先富起来的村民改建后的房子,远处的田野里,一大片白色的塑料大棚,光是这样看,就觉得这个村子与其他村有着决然的不同,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那个“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穷地方。
张海兵看上去三十来岁,黑黑胖胖的,圆圆的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就像个弥勒佛。张海兵本想把他们俩带到家里去坐,没想到邓年荣说,先到蔬菜大棚去看看。
三个人便向田野走去。
早春三月,余河的天气经常还是春寒料峭的,伴着濛濛细雨,田野里就湿漉漉的。走在田埂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出去摔个嘴啃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父母、同事都说她好,朱大云就不好在外面表现得那么讨厌她了,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朱大云只要心里不爽,就会骂她,骂得最多的就是:草,他玛的,你给我死出去!
吴淑芳知道他的脾气,从来不和他顶,等到朱大云火气消了一些,她才会和他理论,而这个时候,朱大云往往是不理她,吴淑芳也是见好就收,否则惹火了这个爷,她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吴淑芳从心里还是很怕朱大云的,所以这个家,基本是朱大云说了算,他想怎么样就要怎么样。吴淑芳从嫁给他那天起就做好了充分的心里准备,她爱这个男人的一切,包括他的坏脾气。
自从那次拜访了周锡煌老师后,朱大云就有了新的任务。
周锡煌给他布置了作业,关注省报和市报的头版头条,尤其是省报关于各县的报道;跟着余河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的组长邓年荣写新闻。
邓年荣也是周锡煌的编外学生,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他在省报发的稿子是余河县最多的,他不仅写新闻,而且还写评论。
当时周锡煌说,我收你做学生,但是我不能直接指导你,所以我给你派了个老师,县委报道组长邓年荣,跟着他更直接些,也来得快些,这样你写了新闻可以直接给他看,他要是有好的题材也可以带着你一起写。
王建才也觉得这个思路好,所以周锡煌当即就给邓年荣打了电话,约他晚上一起吃饭。晚上王建才在黄麻镇安排了一桌饭,这里没有什么上档次的餐馆,但是土菜却是原汁原味最好吃的,周锡煌就喜欢这个。
饭桌上,朱大云行了拜师礼,给周锡煌和邓年荣分别敬了三杯酒,这个学生就算是正式收下了。
周锡煌分配给邓年荣的任务,邓年荣自然是不敢敷衍。
他在开学后就带着朱大云去采访了一次,是关于当年消灭了血吸虫病的平安镇兰田畈竹园村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如何开展特色农业发家致富的事。
余河县位于古南省东北部,地势为南北高,逐渐向中部倾斜。以低丘岗地为主,南北有少量丘陵,中部为河谷平原。县域境内有两大河流信江和余河,交汇后流注波阳湖,最后汇入长江。解放初期,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
据统计,当时,我国南方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有血吸虫病患者1300余万。1955年11月,中央成立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并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提出“一年准备、四年战斗、两年扫尾的”目标。
余河县原血吸虫病流行于余河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带,面积为114k-2。流行范围遍及3个乡、1个镇、2个农场,历史有螺面积960393-2,累计查出病人数4750人。兰田畈竹园村是当年余河县的血吸虫病重灾区。
据余河县志记载,民国初期至解放前夕,余河县全疫区29万多人死于大肚子病;42个村庄灭绝了人烟,变成了“无人村”;2万多亩田地无人耕种,变成“草长比人高,野兽到处窜”的荒野。
侥幸活着的人,男不长,女不育,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幸存的村庄,由胜变衰,凋零冷落。
兰田畈竹园村,民国38年18户有19个瓜妇,78口人中有65个大肚子病人,变成“瓜妇村”、“大肚村”。
人民拖病耕种的田地,有就收,无就丢,年景好能收一箩谷,年景不好只能收一斗谷,甚至颗粒无收。
所以当年在兰田畈流行着这样的歌:
兰田畈的禾,一亩割一箩;好就两人扛,不好就一人驮。
蓝天女人真奇怪,肚皮大了不生崽。
禾把刚放倒,就要出门讨。一件破棉袄,结婚穿到老。
有女莫嫁兰田郎,头年做新娘,二年守空房。
从1953年起,余河县人民响应党和伟人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劈山改河,推行农业、水利“三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在1958年宣布消灭了祸害余河人民几百年的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为题,报道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伟大领袖毛主席“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写下了光辉的史诗《送瘟神二首》: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陀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主席的诗词一发出,给了余河县人民极大的鼓舞,余河县的领导请人给诗词谱了曲,全县上下开始传唱这两首诗,并在县城里修建了送瘟神纪念馆。
馆前面立了一块巨大的照壁,上面刻着伟人的手写体《送瘟神二首》,气势磅礴。领导们也经常在报告中提到余河人民要发扬送瘟神精神。
曾经有位领导,是工农兵干部出身,在全县几百名科级干部大会上念着秘书写的稿子,还因为这首诗而造就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笑话。
当年还没有电脑打字机,领导的讲话稿都是秘书手写的,那时候流行用钢笔。估计秘书在写稿子的时候可能因为钢笔里的墨水太多,掉了一滴墨水在稿纸上,正好就落在“万千条”的“万”字上。
领导在报告会上念道:春风杨柳六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坐在旁边的副书纪一听,不对啊,怎么成六千条了呢?赶紧侧过脑袋,在他耳朵边说:“书纪,不对,是万千条!”
书纪一听,马上说道:“再加四千条!”
台下一片哄笑!
余河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创举,树立了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红旗”。
余河县共有三面红旗,另外两面红旗是水利和征兵,当年为消灭血吸虫病而建立起来的水利工程为余河县筑起了水利设施的堡垒,在全国也是一面响当当的旗帜;自从消灭血吸虫病后,余河县人民整体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余河县每年把身体好、思想红的优秀年轻人送到部队,实现了几十年无一退兵的历史奇迹,继树立全国第一面血防红旗之后,又树立了全国征兵工作的一面红旗。
竹园村因为当年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在消灭了血吸虫病后却也因祸得福,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和垂青。当年县里为了突出送瘟神成绩,把竹园村建设成一个示范村,改水改厕,整个村庄的房屋按规划建成了整齐的一排排,猪栏、厕所也都规划得很整齐,在村庄的一旁,厕所和猪栏的蓄粪池都用盖子罩上,建立沼气池,实现了人畜分离,卫生净化,村民还用上了干净环保的沼气,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
所以只要有领导来视察关于血防工作的巩固,竹园村是必看的一个点,如此这个村庄就得到了许多额外的补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远高于其他村庄。
可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周边的一些村庄走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竹园村却依然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慢慢就不如其他村庄了。
进入九十年代,县里也曾经探索过如何帮扶这个村,但是经常是挂点的干部无功而返,原因是没有一个得力的村支书。
后来村里有一位从外面经商回来的年轻人张海兵,看到了村里的地理优势,离县城很近,土地资源丰富,很适合搞蔬菜大棚种植,于是带头在村里办起了大棚种植,几年下来收获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看到了收益,于是纷纷效仿,并且推举张海兵当了村支书,这样竹园村的发展才开始了新的篇章。
邓年荣获悉了这个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新闻,写得好不仅能上省报的头条,说不定还能上中央级报纸,并且很有可能获奖。
于是带着朱大云前去采访。
朱大云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去采访,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余河最有名的村庄。两人走进村口,张海兵早就在路口等着了。
朱大云看到这儿的房子建得很整齐,一排排的,清一色的白墙灰瓦,后面有几幢高楼,估计是先富起来的村民改建后的房子,远处的田野里,一大片白色的塑料大棚,光是这样看,就觉得这个村子与其他村有着决然的不同,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那个“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穷地方。
张海兵看上去三十来岁,黑黑胖胖的,圆圆的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就像个弥勒佛。张海兵本想把他们俩带到家里去坐,没想到邓年荣说,先到蔬菜大棚去看看。
三个人便向田野走去。
早春三月,余河的天气经常还是春寒料峭的,伴着濛濛细雨,田野里就湿漉漉的。走在田埂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出去摔个嘴啃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