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2章 家家户户种地忙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农妇山泉有点田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从县城回家的路上, 话题逐渐转到了齐老费家在村外的那片果园。
说是果园,但规模其实也不算太大,只占了几亩山地, 品种则都是当地生长的桃、李和梨,并没有什么出奇。而他种这些水果, 也并不是为了收成, 一来是自家吃用, 二来也可以做人情往各处送。
尤其是齐世云进了县衙当差之后, 每年齐老费都要送几十框水果进城, 让他拿去送人。这些东西不值钱,但妇人孩子最爱,收下也不怕会有人来查, 再搭配点儿自家种的蔬菜和稻米,又实惠又实用,日常走动用来送礼再好不过。
所以提起这一片果园, 齐老费心里当然也是相当自得的。盖因这园子不同于水田是祖业, 却是他自己一手建起来的。
周敏和齐老三都很会说话,齐老费自然也是被夸得心情舒畅。而后齐老三提出想要几株果树苗, 他自然满口答应, “你却是来得正好, 今年我本来打算再种一些树苗下去, 所以特意让人培育了一批, 匀几株出来不费什么, 什么时候有空了过去挖就是。”
齐老三道, “择日不如撞日,我明日就去。一样只要两株,种在房前屋后,一来遮个阴凉,二来打个口干甜甜嘴。”
“那好,到时候你自去选也就是了。”齐老费干脆的道。
于是第二天,周敏和石头就跟着齐老三去选树苗了。
齐老费家的果园就在村子南边,周围用荆棘围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只在靠近村子这边开了一个口子,而入口处又搭了一座草屋,果园里忙起来的时候,便有长工专门住在这边守夜。
草屋外头却挂了四五个蜂箱,这同样也是一道屏障,若有人不小心闯进来,惊了这些蜜蜂,后果自不消说。
然而今日,一家人来到果园门口时,却见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看样子是在看热闹。石头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果园里的蜜蜂搬家了。
一个蜂箱能够住下来的蜜蜂是有数的,但繁衍却一直没有停止。所以一旦蜜蜂数量过多,就会分出一部分搬出去。
通常来说,主人家会事先准备新的蜂箱,以供这些密封居住。因为是从原本的蜂箱里切出一部分蜂巢搭建,大多数时候蜜蜂也会乖乖的住进新蜂箱之中。
但大多数之外,总会有意外发生,有时候这些搬出来的密封却并不去住新的蜂箱,而是聚在一起准备迁徙。
这个时候,就要设法让他们安定下来,否则要是飞进山里,再想要找回来就难了。
所以这会儿,果园里正有两个长工手提装着沙土的篮子,一边追着蜂群跑一边朝蜂群洒,一边洒一边喊,“蜂王住,蜂王住,蜂王住在树梢处!”
不知道是洒沙土这种方法很有效,还是仿佛敕令一般、带着某种韵律的喊声发挥了作用,又或者蜜蜂本来也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累了之后就想停下来休息,总之不久之后,这些蜜蜂就在一株桃树的树梢处停了下来,逐渐聚集到了一起,远远看去,倒像是缀着一个蜂巢。
立刻有长工将新准备好的蜂箱搬过来,熟练挂在了桃树上。如是几天之后,这些蜜蜂适应了新环境,就会主动住进蜂箱之中了。
周敏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由看得津津有味。
就是村民们,这种热闹也是很少见的,不然也不会聚集那么多人。一边看热闹,还一边闲聊,话题从哪家婆媳又吵了架到今年地里该种什么好,应有尽有。
等到那边初步稳定下来之后,看热闹的人群便逐渐散去。于是就更显得带着了两个孩子往果园走的齐老三显眼了,当即有人问,“老三,这是干什么去?”
齐老三道,“我跟老费哥说好了,来他这里讨两株果树回去种。”
这个时代商业不发达,村民们连去镇上一趟都十分难得,自然也很少会买东西。对于住在村子里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种在房前屋后的果树,就是零食最大的来源。到了夏秋时节,山里的出产也是他们的最爱。家长们买不起街上卖的各种点心,但种两棵果树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种有。
当然,也有那么几家跟齐老三家一样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果树的,闻言立刻也动了心,去找齐老费商议去了。
进果园的时候,齐老三特意挑了距离那株停着蜜蜂的桃树,但眼前还是时不时就有蜜蜂飞过,令人心惊胆战。
好在三人运气不错,并没有被蛰。倒是跟在后面想过来看热闹的几个人中,有个小孩被蛰了一下,当即疼得哇哇大哭,他爹骂了几句晦气,立刻拖着人回家设法去了。
到了育苗的地方,周敏才发现,原来就算是当地的树苗,也细分成了很多不同品种,各有各的讲究。有些挂果多,有些果子甜,还有些成熟得早……侍弄树苗的长工如数家珍的介绍了一遍,听得周敏眼睛放光。
其实在古代当个土地主,的确是件很幸福的事啊!
周敏没想过“为什么自己没穿到齐老费家”这种事,相较于做吃现成的富二代,明显开创家业的富一代更符合她的理想,一手一脚挣出一份家业,那种自我满足,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最后齐老三挑了一株桃树,一株八月李,一株腊月李,一株葫芦梨,周敏发现苗圃里还有核桃树苗和杨梅树苗,这是齐老费的果园里也没有的,今年才试着培育,当即各要了一株。
挑完了树苗,周敏还在这果园里逛了一圈,当即决定,等自己当了地主婆,也要弄这么一个果园,到时候将各种品种的水果都搜罗过来种上,想吃什么应有尽有,那就是一个字,爽!
回家之后,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将六株树苗种了下去。八月李、桃树和杨梅种在屋前,腊月李、葫芦梨和核桃则种在山墙边。
至于屋后的空间,齐老四准备上山去挖几株松木杉木回来种,不过这个要等开春后上山去找,比较麻烦,只能慢慢来了。
虽然目前种下去的只有不到半人高的树苗,但周敏看了一圈,却是十分满意。几年之后,这些树长大,到时候就能够见到树木成荫、果实累累的景象了。不像现在,整个院子只在水井旁边有一株光秃秃的梓木,显得十分孤单。
而后她又让石头去冬叔家的山墙后面挖了许多竹根回来,埋进屋后的一小片空地上。
冬叔家种的都是大青竹,竹笋味道不好,连村民们都不吃的,但竹子长得快,而且非常粗,成竹要两只手才能圈得过来,砍上一根就足够编出一只大提篮,非常实用。
等到这些东西都种下去,一天时间也就堪堪过去了。
晚上睡觉时,周敏还琢磨着,回头得去山上弄点儿泉水回来灌溉一下。树木移植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继续扎根,维护不好很有可能会中途枯死,那就白费了。灌溉一点泉水,想必会长得更好。
第二天,一家人商量过后,打算先把土豆给种了下去。
这会儿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暖,其他的作物都不适合种植,但抗冻的土豆却是不要紧。这东西种得早也收得早,可以跟其他东西一起套种,比较方便。
周敏的打算是一行土豆,一行玉米,一行大豆并做一厢。对于农作物而言,氮肥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但现在这个时代,根本没可能弄到提纯的肥料,所以只能用笨办法。
记得高中化学课上学过,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存在,它们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植物能够吸收的物质,使得作物生长良好。所以套种豆科植物,也有肥土的功能。对于这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而言,哪怕只有很微小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至于土豆和玉米,因为种植和收获的季节都不相同,所以也是经常套种的品种之一。
现在把土豆种下去,等到三月间种玉米的时候,它已经长得非常茂盛,开始开花结果了。等到玉米长大,需要抢夺阳光雨水与营养的时候,土豆也就可以收获了。
对于万山村这种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的高山地形来说,这同样也是加大土地利用率的方法。
周敏将买回来的一袋土豆取出来,安氏在一旁十分担忧的问,“这东西要怎么种?咱们都不懂,万一种坏了可怎么好?”
“娘别担心,买的时候我就问过了。这个种起来简单,也不那么吃地里的肥力。”周敏将土豆倒出来。过了一个冬天,土豆已经发出了许多嫩芽,周敏提了菜刀,看准了长芽的地方,分别将土豆切块,确保每一块上都有至少一个芽在。
土豆刚种下去的时候,芽苞实际上是从土豆块茎之中吸取养分生长的,等长出了根系,才会转而吸取土地里的肥力。所以必须要留下一点块茎,但整个种下去,既种不了多少地方,需要的营养也太多,结不出土豆,所以切成两立方厘米大小最为合适。
这么一切,一袋土豆便能种上两亩地。
剩下的地方,周敏打算留着点菜,暂时就不种东西了。
虽然只有两亩地,但因为只有安氏,周敏和石头三个人,而且又是完全依靠人力耕作,要先在松过的地上起垄,然后挖坑,将土豆埋进去,再撒上一把草木灰,最后再将覆上薄土。这么一套下来,等这些土豆种完,天也就快黑了。
中间周敏还不忘让石头去接了泉水,这些土豆在下种之前,都用泉水泡过。因为怕泡坏了,等于只是在水里打了个滚就拿出来,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效果,只能以后再看了。
然后又接了一点泉水,预备回家之后用来浇灌几株果树。
因为泉水实在是太小,每一次接水都很费工夫,石头还建议过周敏将之挖开,但周敏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
虽然说迷信不好,但周敏始终觉得,这泉水颇有点儿神异之处。它只有那么小一股,所以能够滋润的地方不大,只有那个天坑。而且水也根本蓄不住,立刻就会渗漏进地里去。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它才能安安稳稳存在到如今,既然如此,何必大动干戈的去改变?
种土豆忙了一天,第二天周敏就没有作安排。自己去山上逛了一圈回来,便见安氏正在屋子里挑选鸡蛋。她特意将屋门和窗户都封起来,让房间里变得非常暗,然后用松木点了火,一个一个将鸡蛋拿到眼前,对着火光照。
这两天又有一只母鸡抱窝,安氏之前就说过,要孵一窝小鸡,看样子是在选鸡蛋了。
只有受精的忌惮才能够孵出小鸡,而看一只鸡蛋是否受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这样对着光一照,能够看到一个黑色的点,那就是受精过的,可以孵。没有黑点的蛋就只有吃掉一个用途了。
安氏挑挑拣拣,选出了十五只鸡蛋,放在鸡窝里排好了,然后将那只抱窝的母鸡抓了过来。
所谓抱窝,是家禽自然繁殖后代的一种本能。在产卵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停止产卵,体温升高,体毛蓬松,即使根本没有蛋也会长时间蹲在一个地方不肯挪动。而且这种行为通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正常而言,鸡蛋孵化出小鸡,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
而现在,那只母鸡终于找到鸡蛋,立刻蹲在鸡窝里趴着不动了。
而被安氏挑选剩下的鸡蛋,则预备拿到镇上去卖。
开春之后,天气几乎是一天比一天暖和,冬天的衣服再穿不住,都换成了薄的。而周敏也开始准备播种蔬菜瓜果了。
那不大的一亩地,差不多被她玩出花来。
先是起垄。种白菜的垄跟种土豆的又不一样。种土豆的是单垄,将两边的土往中间一捞,堆起一个高高的尖,就算是成了。但种菜的则是多垄,一垄差不多有一米那么宽,分成四行。挖出浅浅的坑之后,将种子点进去,也不需要盖土,浇灌一点农家肥就行了。
周敏种了一垄白菜,一垄莴苣,一垄豌豆,最后一垄则是三分之一豌豆,三分之一蚕豆,三分之一辣椒,至于西红柿,只在每一垄的边角上掏个坑,把种子点进去,四垄一共十六个角,就种了十六株。
这些种下去的种子,毫无疑问也用泉水泡过。
这就是土开在这里的好处了,泉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等闲不会有人来查看,更不会有人怀疑。
这三亩地可以说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菜园却还不够,因为没有葱姜蒜这样必须的调味品。周敏本来想单独开一块地方来种这些,但被安氏拦住了,表示这些东西可以直接种在门口的地上。
——山里的这块地,毕竟距离村子比较远,虽说每天来往也不算太麻烦,但当你做饭发现少了葱的时候,难道还能特意走上超过一刻钟的路去山上拔葱么?
最后便将种了树的地方垦出来,用石头垒出一个小苗圃,将这些东西种在里头,也方便平时照看。
既然提到调味料,周敏就记起来,自己之前在山上见到过一株野生的花椒,隔得远远的就能够闻到那种令人舌头发麻的味道,于是便带着石头扛着小锄头去挖了回来。
这就是靠着山的好处,大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能够从这里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
买回来的种子都种下去之后,要做的事情就不多了。有了空闲,周敏便决定一点点慢慢将荒地拓宽。反正开出来的土都是自家的,眼看着周围那么多空地白放着,自己种点东西却恨不能一层套一层,心里别提多可惜了。
之前是急着要开出土,所以请人帮忙。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春耕春播,腾不出功夫来,他们也就不着急,自己一点一点的弄。
这样有个好处。
虽然费劲,但砍下来的树也好,挖出来的树根也好,都可以拿回家去当柴火少。有了这些木柴,今年烧火用的东西就都有了。而树根这种东西烟太大,平时用来生火做饭自然不好,但如果有需要熏的东西,诸如腊肉等,这就是最好的材料了,存着总不会有坏处。
拾出来的石块,周敏也没有乱扔,而是在土地边缘累起来,做出隔断。
不过,光是这样的隔断显得太单薄了,有人要进这片地里来,却是容易得很。不过村里人都知道这是齐老三家的地,大概不会有人来,就是牛羊,放出来的时候也有小孩子看着,倒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周敏真正担心的,是山里的野物。
这可不是后世那种到处都开发得差不多,除了深山老林之外野兽几乎完全绝种,狮子老虎更是只能在动物园看的年代。这个时代的人口稀少,山里的野物也猖獗得很,进村或许不敢,但祸害一下地里的庄稼,那是分分钟的事。
山雀松鼠之类的小动物周敏是没辙了,只能经常过来看看,但大家伙还可以想象办法,在土地周围种上树和荆棘之类,将之和山林隔断开来,或许会有用。
不过种树很容易遮挡阳光,这片地本来就在山里,等将来周围的环境复苏,估计每天能够被光照的时候会更少,再种树没必要。所以周敏最后选择了荆棘。
这种东西生命力就顽强多了,随便从别处挖几丛过来种上,很容易就能够长好。反正山里别的没有,这些东西最多,周敏先把已经能够确定边界线的地方种上,剩下的等地开垦出来之后再说。
新开出来的土地,周敏打算都用来种了黄豆和花生。一边开垦一边种,种子是从冬婶家要的,今年就打算先这么着,顺便养养地,明年玉米和土豆自己留了种子,再扩大种植规模。
如此忙忙碌碌,时间过得就快了。
半个月后,种下去的东西就出苗了。周敏反正一年到头就侍弄这么几亩地,功夫多,经常带着石头弄点儿泉水来浇灌,果然土豆和蔬菜都长得很好。
播种的时候,白菜周敏一个窝里放了三四粒种子,这是为了以防万一。但这个品种的白菜最后能够长得很大,很占地方,最好是一个窝一株,所以出苗之后,周敏需要将多出来的苗移栽出去。
移栽的地方也是现成的,土豆现在才刚刚出苗,地上看去还是光秃秃的,反正还留下了种大豆和玉米的空隙,先种点白菜在里头也不碍什么。
这些事情都是抽空去做的,还有安氏帮忙,周敏倒也不算忙。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她又有了新的工作。
天气渐渐转暖,去年向族里买来的那两亩水田,也该收拾了。
冬叔答应会帮着犁田和平整,也说到做到,在一场春雨之后,他便借了相熟的一户人家的牛,下田去了。一天时间,把两家人的田都翻了一遍,却是一直弄到天黑才完事。
翻过之后的水田里,泥很松,这个时候需要用钉耙这些高低不一的泥土平整一番,以备将来插秧。
但水稻的种植同样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不是把带壳的谷子扔田里就完事的,首先要将谷子泡在水里,放在气温比较高的地方,令它发芽,等到长出一寸长左右的芽之后,再两三棵分成一簇,密密的插在事先准备好的水田中,等到长上一段时间,有巴掌那么长,再□□,用插秧种进田里。
翻田的事不用周敏操心,她要做的是育苗。
水自然是用特意带回来的山泉水,周敏用油纸在门前搭了个简易版大棚,将泡好的谷子放在了里面,很快就出了苗。
到了这个时节,村前的那片水田,一眼看上去全都是一片汪洋,只有中间细细的田埂隔开。而这些水田里,到处都能够看到三五成群,正在劳作的村民。
两亩水田要用到的苗并不多,顺便育在冬叔家的小田里就可以了。
所以这一天,周敏一手拎着小板凳,另一只手托着育出来的禾苗,跟在冬婶身后往田里走。在她身后,是安氏,石头和齐慧。
——这是个轻省的技术活儿,多半是女人孩子上阵忙活,冬叔这个大男人另有事情要做,至于齐老三,承担起了为两家人准备今天的饭菜的重担。
虽然说天气已经转暖,但毕竟才是早春,田里的水实际上非常凉,周敏一踩进去,就冻了一个激灵。
干农活就有这一点不好,有时候你是不能挑选环境的。晴天有晴天的活儿,雨天也有雨天的活儿,不可能天气不好就闲在家里,农忙抢收的时候,为了在雨季之前把粮食收回家,甚至会在地里忙到半夜。
这种反复的劳作和过度的疲劳,泯灭了所谓的山居农耕之乐,只剩下佝偻的身体和麻木的表情。
要不周敏的理想怎么是做地主婆呢?地主婆可以坐在家里享受一切,只要花钱请人替自己工作就可以了。
回到眼下,这个活儿周敏之前没有做过,所以下了田之后没有忙着动手,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冬婶和安氏,便见她们将小板凳安在田里,坐上去之后,一手托着一把苗,另一只手灵巧的分出苗来往田里一按,动作飞快。
这些苗太小,又插得细,不可能很快弄完,如果站在水田里,长时间保持弯腰的姿势,对身体的负荷太重,而坐在小板凳上,则会轻省许多。
至于插苗,也是有诀窍的,因为苗太短,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完全压进泥土里,但如果不够用力,则也有可能一松手它就浮在了水上。
正确的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苗,放下去的时候迅速松开拇指,食指快速一按。至于力道,就要在实践中慢慢把握了。
心里有数之后,周敏也将自己的小板凳安放好,取了一些苗放在手心里,然后开始劳作。
即便有凳子坐着,保持这个姿势太久,也会让腰背出变得一片酸痛。而且在水里待得久了,更感觉寒意似乎从毛孔各处往身体里钻,动得人手脚发凉。到最后动作甚至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灵活,变得机械且麻木。
好在她们人多,两家的田加起来也没多少,所以几个人弄上一天,也就总算是把这个活儿交代过去了。
周敏穿越过来之后,也不是没有劳累过,但这一天却是她觉得最难受的,吃完饭后就躺在了床上,只觉得连一个手指头都不想动。
齐老三见状道,“这样不成,明日起来只会更难受。你们相互按摩一下肩背和腰,这样稍微好过些。”
周敏哼哼唧唧的不太想动。
要说她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个挺娇气的姑娘,有时候连矿泉水瓶子都拧不开,搬运超过二十斤的重物,则必定会花钱请人。上楼电梯,出行坐车,每天的运动量还要靠瑜伽来保持,疲惫和劳累,更多是精神上的而非身体上的。
但到了这里之后,周敏也知道环境不同,再加上大概本来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劳作,所以她没喊过苦没怨过累,居然也就慢慢坚持下来了。但从前的劳累,说到底也十分有限,入春之后接踵而至的繁重体力劳动,才让她明白了什么叫农忙。
像这种时候,就很想能够休息一下了。甚至有时候烦躁上心,会想如果索性抛开这些枷锁,离开这个村子进城去找工作,就算再辛苦,应该也不会比种地更苦吧?
但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没有任何手艺傍身,进了城能做什么呢?
就算自卖自身去大户人家做奴婢,她这资质也只够格做个粗使丫鬟的,被人呼来喝去,支使打骂都会成为常事。这可不是现代的时候被领导训话,也就只能动动嘴皮子,这个时代体罚还是非常频繁的事,还有可能动不动就被要求跪下……
总而言之,除了比现在稍微轻松一点(也有限),就没有任何好处了,但却彻底的失去了周敏最看重的自由。
所以,再难也还是要忍着。
再周敏不情不愿的时候,安氏已经进了屋,二话不说就开始替她按摩,弄得周敏还有点儿受宠若惊。
但按过之后,果然就松快多了。周敏找回了一点力气,便坐起来,让安氏躺下,自己替她按。至于石头,则由齐老三亲自动手了。
这一天众人大概都累了,所以睡得很早。第二天起得也比平常晚一些。
周敏和石头上山去看了一趟,带回来了几棵白菜,和一背篓的青草。白菜是他们今天的菜,青草则是给兔子和鸡准备的。
田里的活儿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该种玉米了。吃饭的时候,周敏跟其他人商量,“玉米就那么种下去,恐怕不够山雀和松鼠来偷的,还是先育苗然后再种吧。”
“这东西以前没种过,就按你的意思来便是。”齐老三道。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周敏就请冬叔用木板钉了个宽大的槽出来,将泥土和草木灰、农家肥混匀了铺在里头,再将玉米粒两三颗一起按进去,浇上水让它生长。
大概泉水的确很有效,周敏去地里的时候仔细检查过,不管是土豆还是蔬菜,出苗都非常整齐,而且单从苗的状态上来说,可完全看不出来是种在刚刚开垦出来的贫瘠的土地上。
而且之前种在附近的果树也都已经存活,就连竹子也发出了第一批竹笋。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这让周敏对泉水更加有信心了。掌握着这样的利器,只要勤劳肯干,发家致富怎么也不会太困难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周敏按部就班的照着之前的计划,将三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估计是因为泉水浇灌,长得比较快,在玉米可以种下去的时候,散种的第一批白菜已经勉强可以收了,而且吃起来十分清甜,哪怕什么都不放,就把白菜放在白开水里滚过一道,滋味也不错。
这让周敏十分惊喜。
她可是打算靠着种地发家致富的,但是在这个小农经济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自给自足,市场有限,她的东西如果不是足够好,人家凭什么来买?而现在,至少不用担心产品在竞争的时候落败了。
周敏留了一些菜让安氏做成咸菜和酸菜,供给一家人接下来几个月的食用。
剩下的,她打算拿到镇上去试试水。
说得更直白一点,她打算去问问邱五爷对这些菜感不感兴趣。毕竟镇上最有购买力的,也就只有他家了。
所以就连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工作,她也交给了安氏和石头,反正她自己也没种过,留下来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临出门前,周敏还不忘将之前买回来的一把葵花籽交给石头,让他种在玉米地里。今年冬天有没有零嘴,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嗑着瓜子闲谈,就要看他们了!
时隔几个月之后,再到镇上来,周敏还真生出了几分重见天日的感觉。埋头干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实在是累得根本无法分神去想别的了,但看到了外面的天地,再回想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竟然会忍不住油然的从心底生出一股毛骨悚然。
越是规律而繁重的生活,越是能够把人圈囿在一个地方,不得脱离。
想想万山村里的人,他们一辈子最远去过的地方就是县城,甚至有大部分连县城都没去过,真正的眼界也就是周围这几个村子,生活中充斥着家长里短,看不到更远的地方。
对他们来说,生活里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若要细细思量的话,这种生活状态是非常令人细思恐极的,但身处其中的人,却很难感觉得到。
周敏提醒着自己,绝对不能成为那样的人。
自由的定义有许多种,但对周敏而言,思想上的自由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时的沉沦不要紧,但不能永远让自己深陷这种状态之中。
要加油了啊!
邱五爷好像真的非常闲,所以这回周敏来卖菜,他又亲自出来接见了。
中医里有种说法,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生气勃发,所以在适当的调整下,病人的身体也很容易好转。虽然现代医学对“气”这种东西始终保持不赞同的态度,但相信这一套理论的人却不少。
至少周敏自己也是将信将疑的。
所以这会儿看到邱五爷的脸色比之上次见面好了很多,去了病色,越发显得艳色无边,周敏也觉得对方的身体可能的确好转了,于是笑着道了一句喜。
然而邱五爷问的却是个完全无关的话题,“你弟弟今次怎的没来?”
周敏愣了一下,才道,“这段日子家里正忙着,走不开,就是我,也是好容易才抽出空来。”
邱五爷点点头,看了一眼装在背篓里看上去水灵灵的白菜。周敏无耻的采用了现代时卖菜小贩的通用手法,预先准备了一瓶泉水,来的路上时不时就洒上一点,到了镇上,还忍痛将面上蔫了的两株白菜取出来扔掉了,所以现在这一背篓的白菜,至少卖相看上去可以说是非常好。
“这是你们自家种的?瞧着倒是不错,只不知滋味如何。”邱五爷道。
周敏立刻自信满满的回答,“五爷若是不放心,不妨现在就令人做了来尝尝。不拘是用水焯过之后凉拌,还是清炒,或者煮汤,味道都不会差了。”
“也好。”邱五爷垂眸想了想,点头道,“瑞声。”
侍立在他身后的人立刻上前,将那一篓白菜都拿走了。周敏也没提称重啊价钱之类的话,如果真的吃着好,想必邱五爷不会吝啬那点钱,她自己也不会介意他试吃了一两棵。
在吃两顿饭的古代,这个时间其实不早不晚,并不是饭点。但邱家的厨房好像早有准备,没一会儿,瑞声就端着四菜一汤回来了。他将菜一样一样摆在桌上,便又退回到了邱五爷身后。
而邱五爷拿起筷子之后,才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看向周敏,“齐姑娘不介意陪我吃一顿饭吧?”
四月间天气已经逐渐热起来了,虽然早晚气温还是很低,但正午阳光照耀的时候,却是热得人发汗。
周敏一路走来,自然也出了一身的汗。而邱家的厅堂里,似乎因为邱五爷身体的关系,还在角落燃了熏笼,也凉快不到哪里去。但邱五爷这句话一说,周敏但觉好像有一阵无形的风吹过,让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凉了下来。
她有些诚惶诚恐的坐了下来,埋头吃饭。
菜色非常清淡,但味道却特别好!周敏觉得自己就算在现代,也少有能吃到这么好的手艺。毕竟外头馆子里卖的东西,多半是靠重口味招揽客户,多半都很舍得各种调料。
不知道是不是邱家也有食不言的规矩,反正从头到尾邱五爷没有开口,周敏也安静吃饭。等放下碗之后,邱五爷漱了口,净了手,又擦了嘴,令人将残羹剩饭收下去之后,这才微微颔首道,“味道的确不错,这些菜我要了。”
白菜的价钱便宜得周敏心凉。即便邱五爷已经开出了一文钱一斤的“高价”,二十斤白菜也只卖了二十文钱。
辛辛苦苦种出来,又背到镇上来卖,所得却实在是太少,也难怪这年头老百姓日子难过。
虽然手里还有卖灵芝的那点银子,但总拿出来贴补,总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必须要做到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余,不然她所谓的未来规划,就是一纸空文。
赚钱真难。
话虽如此,但转头这二十文钱就被周敏用来买了面粉。
其实她本来是想买糯米的,下个月就是端午,到时候少不得包点粽子应景。结果镇上唯一一家米店居然没有糯米卖,只好退而求其次。
村子里也有人家中小麦,但数量很少,收成也难说,而且就算买麦子能便宜点,还要设法磨成粉,周敏索性买现成的了。
没有粽子,到时候蒸个包子,也算是吃个新鲜。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从县城回家的路上, 话题逐渐转到了齐老费家在村外的那片果园。
说是果园,但规模其实也不算太大,只占了几亩山地, 品种则都是当地生长的桃、李和梨,并没有什么出奇。而他种这些水果, 也并不是为了收成, 一来是自家吃用, 二来也可以做人情往各处送。
尤其是齐世云进了县衙当差之后, 每年齐老费都要送几十框水果进城, 让他拿去送人。这些东西不值钱,但妇人孩子最爱,收下也不怕会有人来查, 再搭配点儿自家种的蔬菜和稻米,又实惠又实用,日常走动用来送礼再好不过。
所以提起这一片果园, 齐老费心里当然也是相当自得的。盖因这园子不同于水田是祖业, 却是他自己一手建起来的。
周敏和齐老三都很会说话,齐老费自然也是被夸得心情舒畅。而后齐老三提出想要几株果树苗, 他自然满口答应, “你却是来得正好, 今年我本来打算再种一些树苗下去, 所以特意让人培育了一批, 匀几株出来不费什么, 什么时候有空了过去挖就是。”
齐老三道, “择日不如撞日,我明日就去。一样只要两株,种在房前屋后,一来遮个阴凉,二来打个口干甜甜嘴。”
“那好,到时候你自去选也就是了。”齐老费干脆的道。
于是第二天,周敏和石头就跟着齐老三去选树苗了。
齐老费家的果园就在村子南边,周围用荆棘围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只在靠近村子这边开了一个口子,而入口处又搭了一座草屋,果园里忙起来的时候,便有长工专门住在这边守夜。
草屋外头却挂了四五个蜂箱,这同样也是一道屏障,若有人不小心闯进来,惊了这些蜜蜂,后果自不消说。
然而今日,一家人来到果园门口时,却见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看样子是在看热闹。石头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果园里的蜜蜂搬家了。
一个蜂箱能够住下来的蜜蜂是有数的,但繁衍却一直没有停止。所以一旦蜜蜂数量过多,就会分出一部分搬出去。
通常来说,主人家会事先准备新的蜂箱,以供这些密封居住。因为是从原本的蜂箱里切出一部分蜂巢搭建,大多数时候蜜蜂也会乖乖的住进新蜂箱之中。
但大多数之外,总会有意外发生,有时候这些搬出来的密封却并不去住新的蜂箱,而是聚在一起准备迁徙。
这个时候,就要设法让他们安定下来,否则要是飞进山里,再想要找回来就难了。
所以这会儿,果园里正有两个长工手提装着沙土的篮子,一边追着蜂群跑一边朝蜂群洒,一边洒一边喊,“蜂王住,蜂王住,蜂王住在树梢处!”
不知道是洒沙土这种方法很有效,还是仿佛敕令一般、带着某种韵律的喊声发挥了作用,又或者蜜蜂本来也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累了之后就想停下来休息,总之不久之后,这些蜜蜂就在一株桃树的树梢处停了下来,逐渐聚集到了一起,远远看去,倒像是缀着一个蜂巢。
立刻有长工将新准备好的蜂箱搬过来,熟练挂在了桃树上。如是几天之后,这些蜜蜂适应了新环境,就会主动住进蜂箱之中了。
周敏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由看得津津有味。
就是村民们,这种热闹也是很少见的,不然也不会聚集那么多人。一边看热闹,还一边闲聊,话题从哪家婆媳又吵了架到今年地里该种什么好,应有尽有。
等到那边初步稳定下来之后,看热闹的人群便逐渐散去。于是就更显得带着了两个孩子往果园走的齐老三显眼了,当即有人问,“老三,这是干什么去?”
齐老三道,“我跟老费哥说好了,来他这里讨两株果树回去种。”
这个时代商业不发达,村民们连去镇上一趟都十分难得,自然也很少会买东西。对于住在村子里的孩子们而言,这些种在房前屋后的果树,就是零食最大的来源。到了夏秋时节,山里的出产也是他们的最爱。家长们买不起街上卖的各种点心,但种两棵果树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种有。
当然,也有那么几家跟齐老三家一样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果树的,闻言立刻也动了心,去找齐老费商议去了。
进果园的时候,齐老三特意挑了距离那株停着蜜蜂的桃树,但眼前还是时不时就有蜜蜂飞过,令人心惊胆战。
好在三人运气不错,并没有被蛰。倒是跟在后面想过来看热闹的几个人中,有个小孩被蛰了一下,当即疼得哇哇大哭,他爹骂了几句晦气,立刻拖着人回家设法去了。
到了育苗的地方,周敏才发现,原来就算是当地的树苗,也细分成了很多不同品种,各有各的讲究。有些挂果多,有些果子甜,还有些成熟得早……侍弄树苗的长工如数家珍的介绍了一遍,听得周敏眼睛放光。
其实在古代当个土地主,的确是件很幸福的事啊!
周敏没想过“为什么自己没穿到齐老费家”这种事,相较于做吃现成的富二代,明显开创家业的富一代更符合她的理想,一手一脚挣出一份家业,那种自我满足,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最后齐老三挑了一株桃树,一株八月李,一株腊月李,一株葫芦梨,周敏发现苗圃里还有核桃树苗和杨梅树苗,这是齐老费的果园里也没有的,今年才试着培育,当即各要了一株。
挑完了树苗,周敏还在这果园里逛了一圈,当即决定,等自己当了地主婆,也要弄这么一个果园,到时候将各种品种的水果都搜罗过来种上,想吃什么应有尽有,那就是一个字,爽!
回家之后,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将六株树苗种了下去。八月李、桃树和杨梅种在屋前,腊月李、葫芦梨和核桃则种在山墙边。
至于屋后的空间,齐老四准备上山去挖几株松木杉木回来种,不过这个要等开春后上山去找,比较麻烦,只能慢慢来了。
虽然目前种下去的只有不到半人高的树苗,但周敏看了一圈,却是十分满意。几年之后,这些树长大,到时候就能够见到树木成荫、果实累累的景象了。不像现在,整个院子只在水井旁边有一株光秃秃的梓木,显得十分孤单。
而后她又让石头去冬叔家的山墙后面挖了许多竹根回来,埋进屋后的一小片空地上。
冬叔家种的都是大青竹,竹笋味道不好,连村民们都不吃的,但竹子长得快,而且非常粗,成竹要两只手才能圈得过来,砍上一根就足够编出一只大提篮,非常实用。
等到这些东西都种下去,一天时间也就堪堪过去了。
晚上睡觉时,周敏还琢磨着,回头得去山上弄点儿泉水回来灌溉一下。树木移植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继续扎根,维护不好很有可能会中途枯死,那就白费了。灌溉一点泉水,想必会长得更好。
第二天,一家人商量过后,打算先把土豆给种了下去。
这会儿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暖,其他的作物都不适合种植,但抗冻的土豆却是不要紧。这东西种得早也收得早,可以跟其他东西一起套种,比较方便。
周敏的打算是一行土豆,一行玉米,一行大豆并做一厢。对于农作物而言,氮肥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但现在这个时代,根本没可能弄到提纯的肥料,所以只能用笨办法。
记得高中化学课上学过,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存在,它们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植物能够吸收的物质,使得作物生长良好。所以套种豆科植物,也有肥土的功能。对于这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而言,哪怕只有很微小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至于土豆和玉米,因为种植和收获的季节都不相同,所以也是经常套种的品种之一。
现在把土豆种下去,等到三月间种玉米的时候,它已经长得非常茂盛,开始开花结果了。等到玉米长大,需要抢夺阳光雨水与营养的时候,土豆也就可以收获了。
对于万山村这种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的高山地形来说,这同样也是加大土地利用率的方法。
周敏将买回来的一袋土豆取出来,安氏在一旁十分担忧的问,“这东西要怎么种?咱们都不懂,万一种坏了可怎么好?”
“娘别担心,买的时候我就问过了。这个种起来简单,也不那么吃地里的肥力。”周敏将土豆倒出来。过了一个冬天,土豆已经发出了许多嫩芽,周敏提了菜刀,看准了长芽的地方,分别将土豆切块,确保每一块上都有至少一个芽在。
土豆刚种下去的时候,芽苞实际上是从土豆块茎之中吸取养分生长的,等长出了根系,才会转而吸取土地里的肥力。所以必须要留下一点块茎,但整个种下去,既种不了多少地方,需要的营养也太多,结不出土豆,所以切成两立方厘米大小最为合适。
这么一切,一袋土豆便能种上两亩地。
剩下的地方,周敏打算留着点菜,暂时就不种东西了。
虽然只有两亩地,但因为只有安氏,周敏和石头三个人,而且又是完全依靠人力耕作,要先在松过的地上起垄,然后挖坑,将土豆埋进去,再撒上一把草木灰,最后再将覆上薄土。这么一套下来,等这些土豆种完,天也就快黑了。
中间周敏还不忘让石头去接了泉水,这些土豆在下种之前,都用泉水泡过。因为怕泡坏了,等于只是在水里打了个滚就拿出来,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效果,只能以后再看了。
然后又接了一点泉水,预备回家之后用来浇灌几株果树。
因为泉水实在是太小,每一次接水都很费工夫,石头还建议过周敏将之挖开,但周敏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
虽然说迷信不好,但周敏始终觉得,这泉水颇有点儿神异之处。它只有那么小一股,所以能够滋润的地方不大,只有那个天坑。而且水也根本蓄不住,立刻就会渗漏进地里去。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它才能安安稳稳存在到如今,既然如此,何必大动干戈的去改变?
种土豆忙了一天,第二天周敏就没有作安排。自己去山上逛了一圈回来,便见安氏正在屋子里挑选鸡蛋。她特意将屋门和窗户都封起来,让房间里变得非常暗,然后用松木点了火,一个一个将鸡蛋拿到眼前,对着火光照。
这两天又有一只母鸡抱窝,安氏之前就说过,要孵一窝小鸡,看样子是在选鸡蛋了。
只有受精的忌惮才能够孵出小鸡,而看一只鸡蛋是否受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这样对着光一照,能够看到一个黑色的点,那就是受精过的,可以孵。没有黑点的蛋就只有吃掉一个用途了。
安氏挑挑拣拣,选出了十五只鸡蛋,放在鸡窝里排好了,然后将那只抱窝的母鸡抓了过来。
所谓抱窝,是家禽自然繁殖后代的一种本能。在产卵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停止产卵,体温升高,体毛蓬松,即使根本没有蛋也会长时间蹲在一个地方不肯挪动。而且这种行为通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正常而言,鸡蛋孵化出小鸡,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
而现在,那只母鸡终于找到鸡蛋,立刻蹲在鸡窝里趴着不动了。
而被安氏挑选剩下的鸡蛋,则预备拿到镇上去卖。
开春之后,天气几乎是一天比一天暖和,冬天的衣服再穿不住,都换成了薄的。而周敏也开始准备播种蔬菜瓜果了。
那不大的一亩地,差不多被她玩出花来。
先是起垄。种白菜的垄跟种土豆的又不一样。种土豆的是单垄,将两边的土往中间一捞,堆起一个高高的尖,就算是成了。但种菜的则是多垄,一垄差不多有一米那么宽,分成四行。挖出浅浅的坑之后,将种子点进去,也不需要盖土,浇灌一点农家肥就行了。
周敏种了一垄白菜,一垄莴苣,一垄豌豆,最后一垄则是三分之一豌豆,三分之一蚕豆,三分之一辣椒,至于西红柿,只在每一垄的边角上掏个坑,把种子点进去,四垄一共十六个角,就种了十六株。
这些种下去的种子,毫无疑问也用泉水泡过。
这就是土开在这里的好处了,泉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等闲不会有人来查看,更不会有人怀疑。
这三亩地可以说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菜园却还不够,因为没有葱姜蒜这样必须的调味品。周敏本来想单独开一块地方来种这些,但被安氏拦住了,表示这些东西可以直接种在门口的地上。
——山里的这块地,毕竟距离村子比较远,虽说每天来往也不算太麻烦,但当你做饭发现少了葱的时候,难道还能特意走上超过一刻钟的路去山上拔葱么?
最后便将种了树的地方垦出来,用石头垒出一个小苗圃,将这些东西种在里头,也方便平时照看。
既然提到调味料,周敏就记起来,自己之前在山上见到过一株野生的花椒,隔得远远的就能够闻到那种令人舌头发麻的味道,于是便带着石头扛着小锄头去挖了回来。
这就是靠着山的好处,大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能够从这里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
买回来的种子都种下去之后,要做的事情就不多了。有了空闲,周敏便决定一点点慢慢将荒地拓宽。反正开出来的土都是自家的,眼看着周围那么多空地白放着,自己种点东西却恨不能一层套一层,心里别提多可惜了。
之前是急着要开出土,所以请人帮忙。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春耕春播,腾不出功夫来,他们也就不着急,自己一点一点的弄。
这样有个好处。
虽然费劲,但砍下来的树也好,挖出来的树根也好,都可以拿回家去当柴火少。有了这些木柴,今年烧火用的东西就都有了。而树根这种东西烟太大,平时用来生火做饭自然不好,但如果有需要熏的东西,诸如腊肉等,这就是最好的材料了,存着总不会有坏处。
拾出来的石块,周敏也没有乱扔,而是在土地边缘累起来,做出隔断。
不过,光是这样的隔断显得太单薄了,有人要进这片地里来,却是容易得很。不过村里人都知道这是齐老三家的地,大概不会有人来,就是牛羊,放出来的时候也有小孩子看着,倒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周敏真正担心的,是山里的野物。
这可不是后世那种到处都开发得差不多,除了深山老林之外野兽几乎完全绝种,狮子老虎更是只能在动物园看的年代。这个时代的人口稀少,山里的野物也猖獗得很,进村或许不敢,但祸害一下地里的庄稼,那是分分钟的事。
山雀松鼠之类的小动物周敏是没辙了,只能经常过来看看,但大家伙还可以想象办法,在土地周围种上树和荆棘之类,将之和山林隔断开来,或许会有用。
不过种树很容易遮挡阳光,这片地本来就在山里,等将来周围的环境复苏,估计每天能够被光照的时候会更少,再种树没必要。所以周敏最后选择了荆棘。
这种东西生命力就顽强多了,随便从别处挖几丛过来种上,很容易就能够长好。反正山里别的没有,这些东西最多,周敏先把已经能够确定边界线的地方种上,剩下的等地开垦出来之后再说。
新开出来的土地,周敏打算都用来种了黄豆和花生。一边开垦一边种,种子是从冬婶家要的,今年就打算先这么着,顺便养养地,明年玉米和土豆自己留了种子,再扩大种植规模。
如此忙忙碌碌,时间过得就快了。
半个月后,种下去的东西就出苗了。周敏反正一年到头就侍弄这么几亩地,功夫多,经常带着石头弄点儿泉水来浇灌,果然土豆和蔬菜都长得很好。
播种的时候,白菜周敏一个窝里放了三四粒种子,这是为了以防万一。但这个品种的白菜最后能够长得很大,很占地方,最好是一个窝一株,所以出苗之后,周敏需要将多出来的苗移栽出去。
移栽的地方也是现成的,土豆现在才刚刚出苗,地上看去还是光秃秃的,反正还留下了种大豆和玉米的空隙,先种点白菜在里头也不碍什么。
这些事情都是抽空去做的,还有安氏帮忙,周敏倒也不算忙。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她又有了新的工作。
天气渐渐转暖,去年向族里买来的那两亩水田,也该收拾了。
冬叔答应会帮着犁田和平整,也说到做到,在一场春雨之后,他便借了相熟的一户人家的牛,下田去了。一天时间,把两家人的田都翻了一遍,却是一直弄到天黑才完事。
翻过之后的水田里,泥很松,这个时候需要用钉耙这些高低不一的泥土平整一番,以备将来插秧。
但水稻的种植同样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不是把带壳的谷子扔田里就完事的,首先要将谷子泡在水里,放在气温比较高的地方,令它发芽,等到长出一寸长左右的芽之后,再两三棵分成一簇,密密的插在事先准备好的水田中,等到长上一段时间,有巴掌那么长,再□□,用插秧种进田里。
翻田的事不用周敏操心,她要做的是育苗。
水自然是用特意带回来的山泉水,周敏用油纸在门前搭了个简易版大棚,将泡好的谷子放在了里面,很快就出了苗。
到了这个时节,村前的那片水田,一眼看上去全都是一片汪洋,只有中间细细的田埂隔开。而这些水田里,到处都能够看到三五成群,正在劳作的村民。
两亩水田要用到的苗并不多,顺便育在冬叔家的小田里就可以了。
所以这一天,周敏一手拎着小板凳,另一只手托着育出来的禾苗,跟在冬婶身后往田里走。在她身后,是安氏,石头和齐慧。
——这是个轻省的技术活儿,多半是女人孩子上阵忙活,冬叔这个大男人另有事情要做,至于齐老三,承担起了为两家人准备今天的饭菜的重担。
虽然说天气已经转暖,但毕竟才是早春,田里的水实际上非常凉,周敏一踩进去,就冻了一个激灵。
干农活就有这一点不好,有时候你是不能挑选环境的。晴天有晴天的活儿,雨天也有雨天的活儿,不可能天气不好就闲在家里,农忙抢收的时候,为了在雨季之前把粮食收回家,甚至会在地里忙到半夜。
这种反复的劳作和过度的疲劳,泯灭了所谓的山居农耕之乐,只剩下佝偻的身体和麻木的表情。
要不周敏的理想怎么是做地主婆呢?地主婆可以坐在家里享受一切,只要花钱请人替自己工作就可以了。
回到眼下,这个活儿周敏之前没有做过,所以下了田之后没有忙着动手,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冬婶和安氏,便见她们将小板凳安在田里,坐上去之后,一手托着一把苗,另一只手灵巧的分出苗来往田里一按,动作飞快。
这些苗太小,又插得细,不可能很快弄完,如果站在水田里,长时间保持弯腰的姿势,对身体的负荷太重,而坐在小板凳上,则会轻省许多。
至于插苗,也是有诀窍的,因为苗太短,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完全压进泥土里,但如果不够用力,则也有可能一松手它就浮在了水上。
正确的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苗,放下去的时候迅速松开拇指,食指快速一按。至于力道,就要在实践中慢慢把握了。
心里有数之后,周敏也将自己的小板凳安放好,取了一些苗放在手心里,然后开始劳作。
即便有凳子坐着,保持这个姿势太久,也会让腰背出变得一片酸痛。而且在水里待得久了,更感觉寒意似乎从毛孔各处往身体里钻,动得人手脚发凉。到最后动作甚至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灵活,变得机械且麻木。
好在她们人多,两家的田加起来也没多少,所以几个人弄上一天,也就总算是把这个活儿交代过去了。
周敏穿越过来之后,也不是没有劳累过,但这一天却是她觉得最难受的,吃完饭后就躺在了床上,只觉得连一个手指头都不想动。
齐老三见状道,“这样不成,明日起来只会更难受。你们相互按摩一下肩背和腰,这样稍微好过些。”
周敏哼哼唧唧的不太想动。
要说她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个挺娇气的姑娘,有时候连矿泉水瓶子都拧不开,搬运超过二十斤的重物,则必定会花钱请人。上楼电梯,出行坐车,每天的运动量还要靠瑜伽来保持,疲惫和劳累,更多是精神上的而非身体上的。
但到了这里之后,周敏也知道环境不同,再加上大概本来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劳作,所以她没喊过苦没怨过累,居然也就慢慢坚持下来了。但从前的劳累,说到底也十分有限,入春之后接踵而至的繁重体力劳动,才让她明白了什么叫农忙。
像这种时候,就很想能够休息一下了。甚至有时候烦躁上心,会想如果索性抛开这些枷锁,离开这个村子进城去找工作,就算再辛苦,应该也不会比种地更苦吧?
但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没有任何手艺傍身,进了城能做什么呢?
就算自卖自身去大户人家做奴婢,她这资质也只够格做个粗使丫鬟的,被人呼来喝去,支使打骂都会成为常事。这可不是现代的时候被领导训话,也就只能动动嘴皮子,这个时代体罚还是非常频繁的事,还有可能动不动就被要求跪下……
总而言之,除了比现在稍微轻松一点(也有限),就没有任何好处了,但却彻底的失去了周敏最看重的自由。
所以,再难也还是要忍着。
再周敏不情不愿的时候,安氏已经进了屋,二话不说就开始替她按摩,弄得周敏还有点儿受宠若惊。
但按过之后,果然就松快多了。周敏找回了一点力气,便坐起来,让安氏躺下,自己替她按。至于石头,则由齐老三亲自动手了。
这一天众人大概都累了,所以睡得很早。第二天起得也比平常晚一些。
周敏和石头上山去看了一趟,带回来了几棵白菜,和一背篓的青草。白菜是他们今天的菜,青草则是给兔子和鸡准备的。
田里的活儿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该种玉米了。吃饭的时候,周敏跟其他人商量,“玉米就那么种下去,恐怕不够山雀和松鼠来偷的,还是先育苗然后再种吧。”
“这东西以前没种过,就按你的意思来便是。”齐老三道。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周敏就请冬叔用木板钉了个宽大的槽出来,将泥土和草木灰、农家肥混匀了铺在里头,再将玉米粒两三颗一起按进去,浇上水让它生长。
大概泉水的确很有效,周敏去地里的时候仔细检查过,不管是土豆还是蔬菜,出苗都非常整齐,而且单从苗的状态上来说,可完全看不出来是种在刚刚开垦出来的贫瘠的土地上。
而且之前种在附近的果树也都已经存活,就连竹子也发出了第一批竹笋。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这让周敏对泉水更加有信心了。掌握着这样的利器,只要勤劳肯干,发家致富怎么也不会太困难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周敏按部就班的照着之前的计划,将三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估计是因为泉水浇灌,长得比较快,在玉米可以种下去的时候,散种的第一批白菜已经勉强可以收了,而且吃起来十分清甜,哪怕什么都不放,就把白菜放在白开水里滚过一道,滋味也不错。
这让周敏十分惊喜。
她可是打算靠着种地发家致富的,但是在这个小农经济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自给自足,市场有限,她的东西如果不是足够好,人家凭什么来买?而现在,至少不用担心产品在竞争的时候落败了。
周敏留了一些菜让安氏做成咸菜和酸菜,供给一家人接下来几个月的食用。
剩下的,她打算拿到镇上去试试水。
说得更直白一点,她打算去问问邱五爷对这些菜感不感兴趣。毕竟镇上最有购买力的,也就只有他家了。
所以就连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工作,她也交给了安氏和石头,反正她自己也没种过,留下来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临出门前,周敏还不忘将之前买回来的一把葵花籽交给石头,让他种在玉米地里。今年冬天有没有零嘴,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嗑着瓜子闲谈,就要看他们了!
时隔几个月之后,再到镇上来,周敏还真生出了几分重见天日的感觉。埋头干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实在是累得根本无法分神去想别的了,但看到了外面的天地,再回想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竟然会忍不住油然的从心底生出一股毛骨悚然。
越是规律而繁重的生活,越是能够把人圈囿在一个地方,不得脱离。
想想万山村里的人,他们一辈子最远去过的地方就是县城,甚至有大部分连县城都没去过,真正的眼界也就是周围这几个村子,生活中充斥着家长里短,看不到更远的地方。
对他们来说,生活里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若要细细思量的话,这种生活状态是非常令人细思恐极的,但身处其中的人,却很难感觉得到。
周敏提醒着自己,绝对不能成为那样的人。
自由的定义有许多种,但对周敏而言,思想上的自由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时的沉沦不要紧,但不能永远让自己深陷这种状态之中。
要加油了啊!
邱五爷好像真的非常闲,所以这回周敏来卖菜,他又亲自出来接见了。
中医里有种说法,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生气勃发,所以在适当的调整下,病人的身体也很容易好转。虽然现代医学对“气”这种东西始终保持不赞同的态度,但相信这一套理论的人却不少。
至少周敏自己也是将信将疑的。
所以这会儿看到邱五爷的脸色比之上次见面好了很多,去了病色,越发显得艳色无边,周敏也觉得对方的身体可能的确好转了,于是笑着道了一句喜。
然而邱五爷问的却是个完全无关的话题,“你弟弟今次怎的没来?”
周敏愣了一下,才道,“这段日子家里正忙着,走不开,就是我,也是好容易才抽出空来。”
邱五爷点点头,看了一眼装在背篓里看上去水灵灵的白菜。周敏无耻的采用了现代时卖菜小贩的通用手法,预先准备了一瓶泉水,来的路上时不时就洒上一点,到了镇上,还忍痛将面上蔫了的两株白菜取出来扔掉了,所以现在这一背篓的白菜,至少卖相看上去可以说是非常好。
“这是你们自家种的?瞧着倒是不错,只不知滋味如何。”邱五爷道。
周敏立刻自信满满的回答,“五爷若是不放心,不妨现在就令人做了来尝尝。不拘是用水焯过之后凉拌,还是清炒,或者煮汤,味道都不会差了。”
“也好。”邱五爷垂眸想了想,点头道,“瑞声。”
侍立在他身后的人立刻上前,将那一篓白菜都拿走了。周敏也没提称重啊价钱之类的话,如果真的吃着好,想必邱五爷不会吝啬那点钱,她自己也不会介意他试吃了一两棵。
在吃两顿饭的古代,这个时间其实不早不晚,并不是饭点。但邱家的厨房好像早有准备,没一会儿,瑞声就端着四菜一汤回来了。他将菜一样一样摆在桌上,便又退回到了邱五爷身后。
而邱五爷拿起筷子之后,才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看向周敏,“齐姑娘不介意陪我吃一顿饭吧?”
四月间天气已经逐渐热起来了,虽然早晚气温还是很低,但正午阳光照耀的时候,却是热得人发汗。
周敏一路走来,自然也出了一身的汗。而邱家的厅堂里,似乎因为邱五爷身体的关系,还在角落燃了熏笼,也凉快不到哪里去。但邱五爷这句话一说,周敏但觉好像有一阵无形的风吹过,让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凉了下来。
她有些诚惶诚恐的坐了下来,埋头吃饭。
菜色非常清淡,但味道却特别好!周敏觉得自己就算在现代,也少有能吃到这么好的手艺。毕竟外头馆子里卖的东西,多半是靠重口味招揽客户,多半都很舍得各种调料。
不知道是不是邱家也有食不言的规矩,反正从头到尾邱五爷没有开口,周敏也安静吃饭。等放下碗之后,邱五爷漱了口,净了手,又擦了嘴,令人将残羹剩饭收下去之后,这才微微颔首道,“味道的确不错,这些菜我要了。”
白菜的价钱便宜得周敏心凉。即便邱五爷已经开出了一文钱一斤的“高价”,二十斤白菜也只卖了二十文钱。
辛辛苦苦种出来,又背到镇上来卖,所得却实在是太少,也难怪这年头老百姓日子难过。
虽然手里还有卖灵芝的那点银子,但总拿出来贴补,总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必须要做到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余,不然她所谓的未来规划,就是一纸空文。
赚钱真难。
话虽如此,但转头这二十文钱就被周敏用来买了面粉。
其实她本来是想买糯米的,下个月就是端午,到时候少不得包点粽子应景。结果镇上唯一一家米店居然没有糯米卖,只好退而求其次。
村子里也有人家中小麦,但数量很少,收成也难说,而且就算买麦子能便宜点,还要设法磨成粉,周敏索性买现成的了。
没有粽子,到时候蒸个包子,也算是吃个新鲜。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