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119、铁腕反腐(下)

119、铁腕反腐(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最新章节!

    二月里,汪舜华发布了八项禁令,其实谁都没往心里去,都觉得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因此,坚持了几天,很快就有人旧病复发,被言官和锦衣卫揪住了小辫子,被停职反省甚至免职。二月底,锦衣卫和东厂带着言官分道突击检查京城有名的几个烟花场所,当场揪出一群官员和生员包括太学生,还有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刘敬。

    没什么说的,官员全部免职,并追查有无经济问题;生员革了功名,刘敬等武官发海南。

    级别都不算高,毕竟现在官员老龄化严重,高级官员年龄不小,而且很忙,没时间乱搞。

    接着被炮轰的是户部右侍郎陈汝言,就是被明英宗感叹:“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的那位。

    这回陈汝言没有这样的际遇。他和石亨是死党,石亨拉他参加夺门之变,他左右权衡,选择向朝廷告密;因此景帝还是提拔他为侍郎。虽然不像在兵部独断专行,敢抢驸马的宅子,但户部本来就是管钱的部门,老鼠进了米缸,自然是尽可能的鲸吞蚕食。很快,大家就发现了问题,汪舜华马上派人查处,她当政后的第一个大老虎就此下马。

    陈汝言被砍了脑袋,但大家仍然没有警醒——三品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京城多得是。

    直到张軏被言官抓住辫子。他和同僚喝酒,还喊了妓女陪酒,捅到朝廷,汪舜华自然大怒,言官又挖出他受贿和卖官的事情,锦衣卫查证属实,于是免了他在中军的职务,罚俸一年,回家闭门思过。

    本来还该严厉一点,但是毕竟是张玉的亲儿子、张辅的亲弟弟,现在张懋还没有长大成人,英国公府需要支撑;万一处置太严,以后永安公主嫁过去,也会受委屈。

    只是汪舜华在朝上再次声色俱厉的说上不封顶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心头一凛。

    张家和皇室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没想到,汪太后真的能对亲家下狠手。因此,大家行事都小心了一点。

    现在张軏去世,汪舜华心里还是有点难过,命赠侯爵,谥勇襄,其子张瑾袭爵。

    当然,要树立反面典型,小虾米是不够的,对张家又不好意思下重手,那就还需要有拿得出手的人。

    首先撞到枪口上的是常德公主的驸马薛桓。常德公主是宣宗和孙皇后的女儿。可以想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位尊崇;现在,她爹妈和她哥嫂都死了,汪舜华自然也不会朝她下手。公主不是皇子,威胁不到什么,当吉祥物养起来就行。只是这件事是常德公主自己捅出来的,不处理不行。

    元宵节,汪舜华招周贵妃等隐帝亲眷入宫的时候,发现常德长公主脸上有伤,问怎么了。

    本来家丑不能外扬,但是几天之内,亲妈和亲弟弟都死了,靠山没了,自然难免敏感;尤其是去年开始有传闻说隐帝其实并不是孙皇后所出,是孙太后杀母夺子,当时太皇太后还质问过,汪太后说这种小道消息,不信也罢,常德长公主就更加小心了。

    常德长公主眼泪漱漱的就下来了。

    汪舜华忙问怎么回事:妈的传出去不会说我欺负她吧?

    常德长公主哭哭啼啼的,意思汪舜华听懂了:驸马薛桓和奴婢私通,被她发现,不但不认错,反而出言不逊,甚至伸手打了公主。

    这可不得了。仗着公主背后没人,敢骑到公主头上作威作福了?

    汪舜华马上把薛桓叫过来。

    这时候,如果薛桓认个错,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薛桓认定汪太后和孙太后母子水火不容,所以常德长公主背后没有靠山,这才肆无忌惮。

    因此,他不但不认错,反而指责公主不贤惠,结婚这么多年没给他生个儿子。

    常德长公主也恼了,两口子就在汪太后面前争吵起来,直到汪舜华受不了拍桌子为止。

    薛桓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算昔日的交情,常德长公主现在对汪舜华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她没必要为难她,反而要厚待她,用以安抚她弟弟的旧臣;更何况,汪舜华也是有女儿的,还不少,三个。

    如果以后驸马都照着薛桓有样学样,那么三个宝贝女儿岂不是憋屈死?

    当即就拍了桌子:“你是驸马,和公主是夫妻,但首先是君臣!私通侍女,已经是大错特错,竟然还敢以臣犯君,便是犯了死罪!”

    当即派人拖下去,薛桓慌了,连忙恳求宽恕,一边朝常德公主请罪:“你真的要做寡妇吗?”

    遇到这样的蛇精病,还不如做寡妇呢!

    常德长公主不会这样想,看到汪太后当真发怒,她也慌了,连忙拽着汪舜华的袍子,恳求饶驸马不死。

    汪舜华看着她:“他都这样欺负你,你还这样护着他?”

    常德长公主掉下泪来:“他毕竟是我丈夫。”

    汪舜华道:“就算是民间夫妻,还将求夫和妻顺、举案齐眉呢,何况你是公主、他是驸马,居然敢对你无礼,他还有没有把皇室放到眼里?”

    常德公主低着头不说话了,倒是含山大长公主劝道:“薛桓固然该死,姑念年少无知,就宽恕他这一次吧。”

    含山大长公主是太祖唯一在世的女儿,这辈分,是个人都得让着。

    呵,两口子都结婚20年,奔四的人了,你跟我说年少无知?

    含山大长公主劝:“薛桓死了,常德可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开国以来,公主就没有改嫁的!

    别说开国以来,就是宋朝以来,就没有过!宋仁宗最心爱的兖国公主所遇非人,宋仁宗差点想杀了驸马,但都不敢让女儿改嫁,最后逼得公主差点疯掉。

    更何况现在讲求三从四德的明朝!

    搞不好朝臣都回到左顺门去哭,礼崩乐坏,国将不国之类的。

    再说,就算汪舜华豁出去了不要脸,又能给常德公主配个什么样的驸马——别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之类的话,常德公主已经快四十岁,就算貌美如花,和她年龄相当的有点身份地位才学的,怕孙子都有了;那种没本事的老光棍,你好意思配给公主?就算退而求其次,在已经丧偶的人里头选,有本事的,人家肯尚公主吗?驸马又不是容易当的;何况汪舜华自己也不放心——隐帝可是有儿子的!

    所以,薛桓死了,常德公主还得给他守寡!

    真他娘的憋屈。

    汪舜华忍住怒气,这才吩咐把薛桓放下来,到底生气,板子就不打了,命他先到锦衣卫大牢领三个月的盒饭,然后去国子监读书一年,学学到底该怎么伺候公主,当然期间工资也不要领了;至于那个奴婢,她是下人,有不得已的难处,那就打发回家。

    同时,从内帑里取了五百两银子,并绢帛两百匹,赏赐常德公主;公主擦了泪,叩谢了恩典。

    常德公主还在,她的老公不能动,宝庆公主的驸马赵辉可就不一样了。

    他是太祖皇帝的女婿,皇帝的高祖辈。

    宝庆公主死了二十五年,赵辉此前被压制的久了,老婆一死就什么坏毛病都出来了;尤其他作为孝陵岁时祭祀官,常年在南京。天高皇帝远,那边经济又发达,秦淮风月举世闻名,赵辉的不少小妾就来自那里;不过要养活这么多女人,光那点工资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贪权纳贿,侵占百姓土地之类的也是常用的手段。此前,南京那边的科道言官已经弹劾过很多次,但是历代皇帝顾忌宝庆公主的面子,都没有处理他。

    汪舜华可管不了这些,反正宝庆公主没孩子,赵辉的儿子赵琮是小妾生的,那就一点顾虑都没有。当即派锦衣卫和都察院前往查证。怕派出去的人怕事,特地把林聪派了去。

    林聪在六月初回到北京,呈上了调查报告,说赵辉荒淫无度、婢妾至百人,殖货日不足,强夺民利,往往交通总兵官,倚为声势。这份报告还详细列明了赵辉干的那些破事,尤其侵占民田,收受贿赂之类的。

    现在这样的环境,肯定不是“念其先朝驸马,姑宥之,再犯必不宥”,而是夺其冠带,免除官职,命其给宝庆公主守坟;查抄家产,此前赐给其子的封赠一并夺回;其他涉案人员,全部从严从重处置。

    这下京城内外是真的收敛了很多:那是太祖皇帝的女婿!汪太后竟然这样不给面子,那么其他人,还是老实一点。

    皇亲国戚们老实了不少,汪舜华的权威自然也就提升了不少;批准了王直有关官员档案建设的奏疏——汪舜华搞过档案专审,对此相当熟悉,就算王直还没回过味,她已经把条款列出来,王直看太后认真,也很认真的钻研了很久,觉得还是有意义的,于是就下去推了。

    汪舜华很明白,反腐不仅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还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否则刀子只砍在别人身上,隔墙扔砖头,到头来也不过雨过地皮湿。

    汪舜华将目光对准了皇店。

    皇店在正德以后大行其道,此前也有,规模也不小。景帝就曾经赏赐岳父汪瑛几处皇店。这些皇店主要在北方商贾辐辏、交通便利的城市和地区,如北京的九门、戎政府街、卢沟桥和运河沿岸的临清以及北方军事重镇宣府、大同、山海关、广宁等地;店房或来自查抄的权贵店辅,或来自官店,或为强拆民房后所建;经营管理者由皇帝直接委派。

    开设皇店的目的主要在于营利,或为茶酒店,或为牙店、塌房(货栈),或用作娼优所居的花酒铺,有的则用来征收商税。皇店经管官员凭借权势,随意拦截商贾,横征暴敛,敲诈勒索。皇店周围皆设巡逻,凡负贩小物,无不索钱,官员行李,亦开囊检视,商贾舟车,亦皆有税,给商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建极元年正月初一,汪舜华下旨,革除所有皇家经营的牙店和花酒铺。前者相当于后代的贸易公司,主要负责中介贸易,当然经营范围广,包括人口买卖,这在现在算是法律允许的正常交易,只是汪舜华这种人实在受不了;花酒铺之类的也免了,富有四海,没有必要为了点蝇头微利压榨最底层妇女的皮肉。

    这些店铺原有的经营管理者回京考核;与此同时,敕令其他皇店的管理人员要加强规范管理,严禁扰民,并将适时派遣内官和户部前往审查账目,随后,一些百姓反映强烈的作恶分子被捉拿问罪。

    这让朝野上下大为振奋,认为太后这是拿自己开刀,很有壮士断腕的气魄。

    下面一个整治的重点就是和籴政策。

    和籴是北魏至明清政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最初其实是为了聚米备荒、赈济灾民;中唐以后,强制配购性质日趋浓重。官吏在和籴时,以极低的不公正的价格购买百姓的粮食。白居易《卖炭翁》就生动的描述了宫市抢劫害民之苦。

    明朝继承了前朝的官买制度。洪武三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遂为定制。凡遇丰收粮贱时,由官府增价敞开收购,灾荒或青黄不接、粮贵时,则由官府减价出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备仓异化为害民之政。官府趁机合法抢劫,疯狂聚敛。而常平仓贮藏的粮食,也与义仓一样,被公开挪用。

    汪舜华听林聪等人论述了现在预备仓存在的问题,下令对各府县的府库的账目进行查核,对问题特别严重的进行了严肃处理;然后以此为基准,重新确定基数。并下令督察院加强监管,各级官员到地方公干,头一件事就是查核预备仓的库存和账目。

    这显然远远不够,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汪舜华下旨,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官府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施行敞开收购,百姓自愿携米前往预备仓籴买,其金额在上缴国税时扣除;灾荒之年,则根据各府县受灾情况进行平价销售,一般而言,与最低收购价相当。若有大斗进、小斗出等情况,鼓励举报,一经查实,重罪不宥。

    不可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但确实有效减少了官民矛盾、促进了政务公开。

    当然,这样做也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卖粮成了自愿行为,出于传统的积谷防饥的观念,农民不愿意卖粮;而商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朝廷的出价,自然可以稍微提高价格,从农民手中拿到粮食。

本站推荐:农家小福女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豪婿撒野怪医圣手叶皓轩神级龙卫表小姐婚婚欲睡:顾少,轻一点朝仙道强行染指

回到明朝当太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雁于飞87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于飞87并收藏回到明朝当太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