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集贤院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最新章节!
元宵节收假后,各衙门进入了繁忙状态,汪太后对内阁的交代,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加上年前的全覆盖谈心谈话,大家都精神振奋:难得有这么个想干事的,那就乘势而上吧。当然只是上书,反正太后说了,不打板子更不杀人,免得用自己的名声去成全别人的名声;剩下的,采纳不采纳都没什么要紧,以后能在史书上留一笔就成。
汪舜华和内阁都忙着看奏疏,她把看上去不错的划了线,吩咐摘抄下来;可惜自己的想法只能在心里勾勒,不能写下来、画下来,更不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否则,得罪了全世界,她会死的很惨。
二月初一日,第一道特赦的圣旨正式发布,汪舜华特地到奉先殿祭拜了祖宗——主要是太祖和太宗,这两位干的比较多;同时遣官祭祀太庙、长陵、献陵、景陵、怀陵,然后带着皇帝在奉天殿举行了大朝会。圣旨写明,乐户、惰民、丐户、疍户等特殊工种,除去贱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
与此同时,原先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作为官方妓院的教坊司被撤销,另设乐府,依旧隶属礼部,其实也就是换了个名目。
当然职能还是增加了。乐府除了负责宫廷中和韶乐事务,还要采集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与此同时,戏曲的演出管理也归这个部门。
文武大臣三呼万岁,其实风声从去年底传出来,已经透露了很久,自然当天就收到了不少贺表;宫外更是热闹,无数百姓跑到长安门外伏地拜谢——主要是汪太后在民间的风评确实不错,何况这也确实是大好事,尤其乐户真情实感,演技又好,他们哭的昏天黑地,带动周围知情的不知情的一起哭。
汪舜华登上五凤楼向大家挥手,派太监传谕说:“朝廷将加紧研究,争取早日完成取消贱籍工作,让大家有出路、有着落。”
这回大家是真的被感动了,叩谢不止、哭声震天,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如果不是宵禁,肯定会闹一晚上。
光有希望是不行的,否则希望多了就成了失望,进而累积成怨恨。
必须要让人树立对朝廷、尤其是对她的信任。
立木为信。只有朝廷有了威信,各项改革才有了强有力的推动;否则政令不通,她也不过孤家寡人。
信任,是比黄金都珍贵的东西。
接下来一件事就很挠头了:干部年轻化的问题。
现在官员确切的说中央官员老龄化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汪舜华对自己工作狂的属性有相当明确的认知,也知道未来官员们将要承受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不用她提,胡濙等已经三番四次上书,要求退休,颐养天年。其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但只要是他自己提的,汪舜华批准了,那谁也说不了什么。
但汪舜华想的不只是如此,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是其他官员的想法,她刚临朝,就调整了一大批官员,人家会怎么想?毕竟三年不改其政的规矩摆在那里;其次人才培养的问题。后代有党校、干部行政学院,现在只有翰林院,只负责编修国史和给皇帝上课,而不给普通管员上课;同时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交流的力度不够,尤其是翰林院等部门的官员,一辈子都在北京供职,不了解民间疾苦,偏偏他们是阁臣的预备役。这些老臣,历事几朝,经验丰富,如果让他们来给年轻官员上课,绝对是互利共赢;如果以后优秀的地方官员入京,能够来给这些衙门里的官员上课,相信他们也别有感触,地方官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会提升很多,干事创业也就更有激情了;当然,翰林等部门的官员理论功底深厚,文字功夫扎实,也可以让他们去上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督察院也可以去进行廉政教育;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余热,备天子顾问。
汪舜华把这个意思和内阁、六部和督察院商量,大家都觉得有点意外,而且觉得似乎没有必要,但是汪舜华坚持: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他们成长成才的周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个部门可以上课程:吏部官员讲一下为官要求,户部讲一下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礼部讲官场的规矩,兵部去讲外部形势,刑部断狱之类的能说的更多,工部进行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培养;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门也不能闲着。
明年是乡试之年,后年出了孝,就要准备会试,一大批新人要上岗,现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面准备好,到时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于政令畅通。此外,军队的青年将领也可以到北京来学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将传帮带,迅速了解战场。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于谦就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通过传帮带,让新人迅速适应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碍着自己,更何况,这明显是一个养老机构,老人们走了,新人就好冒头;老人也觉得,自己临了去这么个地方教授学生,那是大好事,没看到科举考试中座师和门生的关系吗?这样的集体教学,更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了;何况面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这难不住礼部和翰林院的才子们。
汉、隋、唐诸朝,有天禄阁、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观文殿等图书典藏机构,唐朝又改丽正殿为集贤书院,兼有修撰、侍读的功能;宋朝创立史馆、昭文馆、集贤书院,合称三馆,赐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贤院,秩从二品,但已不再是宫廷文人的活动中心。只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没有设集贤院。
现在就仍用集贤院的名称,当然,衙门和官舍什么的只有新建,不过这种书院级别很高,规模不会太大,学生顶天了也就三百多号,真要是君臣一起学习,肯定是要进宫,到文华殿或者什么地方;因此,要不了多大的地方;只是要靠近各衙门,长安街上的台基厂能用。这地方原来是太宗营建北京时加工宫殿基座的地方,后来紫禁城建造完成,工厂没有了,用来堆积新柴芦苇;这是相当大的一片地方,绝对够用。
然后说职数和级别。唐朝是十八个,不过那时候级别不高;宋朝的名目很多,学士、直学士、判院等官员及下属,名目就有差不多20种,约100多人,以宰相任学士,称知院事,另设副知院事。
不过现在这里肯定不用,只是顾问和上课,不管藏书修书的事。
那么,本来准备按翰林院的例,设大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各两人,不过这不是伺候皇帝太子读书的,侍讲侍读什么的都用不着。那就大学士两人,学士十人;武官能来上课的,基本上都已经跻身爵位,不必用特别的名称。
当然,编制不一定要占满。
这些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负责上课可以,但是平时如果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肯定不能叨扰,那就设知院一人、同知院两人,负责课程安排、学员管理、教师延请之类的,下面设还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之类的,人员并不多。
既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肯定级别不能低,建议定为正二品。
汪舜华想了想,能够到这里来挂职的,基本都是一品大员,没必要再降低一下;那就直接定为正一品,算是保留或者稍提一下待遇。
只是注意:集贤院十二位学士都必须是退居二线的,当然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但是不再兼职,支持不包办,顾问不揽权,放手不旁观。
知院之类的就无所谓,知院五品,同知院正六品,博士等官正七品以下有差。
事情定了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直、胡濙等人的辞职申请还是没能批准,主要是刚说了这件事就批准,好像在这里等着人家似的;属官让吏部先考察着,择日推荐。
元宵节收假后,各衙门进入了繁忙状态,汪太后对内阁的交代,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加上年前的全覆盖谈心谈话,大家都精神振奋:难得有这么个想干事的,那就乘势而上吧。当然只是上书,反正太后说了,不打板子更不杀人,免得用自己的名声去成全别人的名声;剩下的,采纳不采纳都没什么要紧,以后能在史书上留一笔就成。
汪舜华和内阁都忙着看奏疏,她把看上去不错的划了线,吩咐摘抄下来;可惜自己的想法只能在心里勾勒,不能写下来、画下来,更不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否则,得罪了全世界,她会死的很惨。
二月初一日,第一道特赦的圣旨正式发布,汪舜华特地到奉先殿祭拜了祖宗——主要是太祖和太宗,这两位干的比较多;同时遣官祭祀太庙、长陵、献陵、景陵、怀陵,然后带着皇帝在奉天殿举行了大朝会。圣旨写明,乐户、惰民、丐户、疍户等特殊工种,除去贱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
与此同时,原先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作为官方妓院的教坊司被撤销,另设乐府,依旧隶属礼部,其实也就是换了个名目。
当然职能还是增加了。乐府除了负责宫廷中和韶乐事务,还要采集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与此同时,戏曲的演出管理也归这个部门。
文武大臣三呼万岁,其实风声从去年底传出来,已经透露了很久,自然当天就收到了不少贺表;宫外更是热闹,无数百姓跑到长安门外伏地拜谢——主要是汪太后在民间的风评确实不错,何况这也确实是大好事,尤其乐户真情实感,演技又好,他们哭的昏天黑地,带动周围知情的不知情的一起哭。
汪舜华登上五凤楼向大家挥手,派太监传谕说:“朝廷将加紧研究,争取早日完成取消贱籍工作,让大家有出路、有着落。”
这回大家是真的被感动了,叩谢不止、哭声震天,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如果不是宵禁,肯定会闹一晚上。
光有希望是不行的,否则希望多了就成了失望,进而累积成怨恨。
必须要让人树立对朝廷、尤其是对她的信任。
立木为信。只有朝廷有了威信,各项改革才有了强有力的推动;否则政令不通,她也不过孤家寡人。
信任,是比黄金都珍贵的东西。
接下来一件事就很挠头了:干部年轻化的问题。
现在官员确切的说中央官员老龄化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汪舜华对自己工作狂的属性有相当明确的认知,也知道未来官员们将要承受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不用她提,胡濙等已经三番四次上书,要求退休,颐养天年。其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但只要是他自己提的,汪舜华批准了,那谁也说不了什么。
但汪舜华想的不只是如此,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是其他官员的想法,她刚临朝,就调整了一大批官员,人家会怎么想?毕竟三年不改其政的规矩摆在那里;其次人才培养的问题。后代有党校、干部行政学院,现在只有翰林院,只负责编修国史和给皇帝上课,而不给普通管员上课;同时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交流的力度不够,尤其是翰林院等部门的官员,一辈子都在北京供职,不了解民间疾苦,偏偏他们是阁臣的预备役。这些老臣,历事几朝,经验丰富,如果让他们来给年轻官员上课,绝对是互利共赢;如果以后优秀的地方官员入京,能够来给这些衙门里的官员上课,相信他们也别有感触,地方官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会提升很多,干事创业也就更有激情了;当然,翰林等部门的官员理论功底深厚,文字功夫扎实,也可以让他们去上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督察院也可以去进行廉政教育;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余热,备天子顾问。
汪舜华把这个意思和内阁、六部和督察院商量,大家都觉得有点意外,而且觉得似乎没有必要,但是汪舜华坚持: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他们成长成才的周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个部门可以上课程:吏部官员讲一下为官要求,户部讲一下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礼部讲官场的规矩,兵部去讲外部形势,刑部断狱之类的能说的更多,工部进行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培养;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门也不能闲着。
明年是乡试之年,后年出了孝,就要准备会试,一大批新人要上岗,现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面准备好,到时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于政令畅通。此外,军队的青年将领也可以到北京来学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将传帮带,迅速了解战场。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于谦就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通过传帮带,让新人迅速适应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碍着自己,更何况,这明显是一个养老机构,老人们走了,新人就好冒头;老人也觉得,自己临了去这么个地方教授学生,那是大好事,没看到科举考试中座师和门生的关系吗?这样的集体教学,更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了;何况面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这难不住礼部和翰林院的才子们。
汉、隋、唐诸朝,有天禄阁、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观文殿等图书典藏机构,唐朝又改丽正殿为集贤书院,兼有修撰、侍读的功能;宋朝创立史馆、昭文馆、集贤书院,合称三馆,赐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贤院,秩从二品,但已不再是宫廷文人的活动中心。只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没有设集贤院。
现在就仍用集贤院的名称,当然,衙门和官舍什么的只有新建,不过这种书院级别很高,规模不会太大,学生顶天了也就三百多号,真要是君臣一起学习,肯定是要进宫,到文华殿或者什么地方;因此,要不了多大的地方;只是要靠近各衙门,长安街上的台基厂能用。这地方原来是太宗营建北京时加工宫殿基座的地方,后来紫禁城建造完成,工厂没有了,用来堆积新柴芦苇;这是相当大的一片地方,绝对够用。
然后说职数和级别。唐朝是十八个,不过那时候级别不高;宋朝的名目很多,学士、直学士、判院等官员及下属,名目就有差不多20种,约100多人,以宰相任学士,称知院事,另设副知院事。
不过现在这里肯定不用,只是顾问和上课,不管藏书修书的事。
那么,本来准备按翰林院的例,设大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各两人,不过这不是伺候皇帝太子读书的,侍讲侍读什么的都用不着。那就大学士两人,学士十人;武官能来上课的,基本上都已经跻身爵位,不必用特别的名称。
当然,编制不一定要占满。
这些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负责上课可以,但是平时如果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肯定不能叨扰,那就设知院一人、同知院两人,负责课程安排、学员管理、教师延请之类的,下面设还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之类的,人员并不多。
既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肯定级别不能低,建议定为正二品。
汪舜华想了想,能够到这里来挂职的,基本都是一品大员,没必要再降低一下;那就直接定为正一品,算是保留或者稍提一下待遇。
只是注意:集贤院十二位学士都必须是退居二线的,当然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但是不再兼职,支持不包办,顾问不揽权,放手不旁观。
知院之类的就无所谓,知院五品,同知院正六品,博士等官正七品以下有差。
事情定了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直、胡濙等人的辞职申请还是没能批准,主要是刚说了这件事就批准,好像在这里等着人家似的;属官让吏部先考察着,择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