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报纸改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最新章节!
功臣后人还在寻访,别的事情也不能放下。
而在汪舜华心目中,目前的头等大事莫过于——办报纸!
搞宫斗要走群众路线,搞政治更要走群众路线。
汪舜华很清楚接下来她要做什么,也就很清楚需要怎样的声势。媒体的力量有多强大,她是真切的见识过的。所以在坐到珠帘后的那一刻,她就决定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报纸——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舆论这块阵地,你不去占领,就让别人占领。
领袖经验的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明朝当然有报纸,称为邸报,汪舜华以前为了解闷还看过不少。客观来说,邸报披露的内容还是很全面的,论人,上自帝后宗室,下至平民百姓,中间还有大量官员;论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对于汪舜华来说,远远不够。
她需要传声筒,吹鼓手。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中间商赚差价,啊,不对,唱走调。
汪舜华不能出宫,于是问起相关情况。
于谦介绍:“邸报是由六科给事中选择刊登内容。按照规矩,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本,逐一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以备编纂。”
汪舜华问:“都是手抄?”
于谦奏告:“邸报主要是手抄,但也有印刷的,但是极少,除非特别重要。在京的各衙门要想知道朝报的内容,或者派本部门的书手来六科廊房抄传,或者由六科派人分发。”
他还介绍:“邸报由通政司向全国发送。如今有邸报,也有民报。邸报主要针对官员,尤其高级官员;但还有一些想要了解时局却没有资格得到邸报的读书人甚至普通人。民间一些商人瞅准了商机,做起了传抄邸报的营生。”
汪舜华拿起了邸报:“不怕他们抄,就怕他们抄走了样。”
于是与群臣商议,于谦提出:“先帝崩逝,皇帝年幼,内外人心,惶惶不安。太后可下旨,自今日起,各衙门章奏未经御览批红,不许邸报抄发;凡涉边事,一概慎抄传。”
汪舜华想了想,堵不如疏,这个时候信息如果不给够,下面反而会惊疑;但是她必须确保信息足够准确、到位。
汪舜华本来想将邸报一分为二,一为《大众日报》,一为《光明日报》,前者侧重于消息,主要针对普通百姓;后者侧重评论,可以大量选择群臣奏疏和民间上言,主要针对知识分子尤其中高级知识分子;但是现在印刷和交通实在感人,没办法,只能集中精力搞消息;评论嘛,弄成杂志,三个月出一期就行。
于是下旨:邸报改名《光明时报》,由通政司统一印刷,三天一发;另外办《光明评论》,三月一发;内容都由太后在奏疏中圈定。除向各级官员发送,也面向向民间售卖;民间报房传抄,务必注明来源,而且不得删节修改。
于谦等都觉得没有必要,造价高,估计没有很多人愿意购买。
汪舜华并不这么想:“朝廷卖报纸,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把朝廷真实的声音没有任何偏差的传递出去,传递到全国最底层;同时,把全国各地最真实的声音收集上来,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官民的良性互动。否则,有些事我们不说,别人就会帮我们说;有些话我们不说到位,别人就会怪腔怪调。”
她合上报纸:“以后报刊清样,我要亲自过目。”
于谦只能称是,只是心里有点踌躇:只怕这报纸是不大好办。
汪舜华明白,报纸不好办,关键是刊刻不好整。
和后世报纸被堆在角落里只能吃灰当废纸处理完全不同,现在的邸报属于贵重物品,一般人买不起。
不好整也要整,有问题一个一个来解决。
汪舜华下定了决心,建极元年正月一日,一定要让报刊面世,剩下不到三个月时间,必须争分夺秒!
如同上辈子解决工作的方式,她要求列出问题清单,亲自主持召开推进会,召集各部门的领导和工匠来商讨。
大家都有点不适应。
不适应也不行,这就是新常态。
首先是印刷方式,手抄肯定不行,一万个人都不够,但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放着活字印刷术不用简直是暴殄天物。不过泥活字易碎,而且遇水易化,所以现在多用的是木活字,取材方便,制造简单,成本不高;只是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沾水后变形,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既然是文艺青年,汪顺华对铅字这个词语自然有深厚的感情。学生时代经常向报刊杂志投稿,渴望能在某个角落里,出现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哪怕只有豆腐块大小。
更何况报纸不是书籍,使用频率更快,所以质量一定要保证。金属活字不是新鲜事物,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铁活字什么都有,铜活字在弘治以后相当流行,现在自然也产生了。
但是现在朝廷缺钱,用铜活字并不现实,那就铅活字。
朝廷要印宝钞、印汇票、印书籍,当然有的是优秀的工匠。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反复试验,拿出更好的改进办法——活字印刷术之所以不流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汉字字数实在太多,需要一个庞大的字库,好在元朝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把活字按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格子里,转动轮盘即可找字。
汉字虽多,但常用字也就3000左右,最常用的也就600,不用说,这些就是转盘上的字;其他的放在字库就行。
没这么简单,这只是常用字,其他字怎么检索?如果不懂韵书,是很难在找到相应的字——问题是工匠能识字的本来就不多,就算有识字的,要想背出韵书也不现实——都有这水平了,还干这个做什么?直接去考科举算了!
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现在汉语拼音还没有产生,但计算机刚兴起的时候,汉字输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有了五笔字型。汪顺华还背过字根——实在太痛苦,比背单词轻松不了多少。
不过现在,通过字形拆分,对汉字进行编码,重新排列,用于检字,似乎会快捷很多;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你认识这个字,只要看到字形就可以把字检出来。
其实五笔字型汪顺华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了,字根什么的都忘得差不多,好在原理是知道的。她是太后,致力于废除贱籍,工匠们都很感激;尤其听她说的,都觉得是个好主意——背韵书真的太他妈痛苦了!欺负文盲啊!
汪舜华记不清具体的拆分方式,好在拆分思想和编码方法还记得一些。能够被太后召见的,要么是顶有名的老工匠,要么是国子监的高材生——这还是汪舜华特意交代的,主要是年轻人,脑子灵活,能想办法。果然,其中个无锡人华珵,家境富有,藏书甚多,本来想在家刻书,到底是“惟有读书高”的官念作祟,被父母踢到北京考取功名,落第之后就到国子监读书,这回被太后召见了。
华珵本来觉得太后不好好听政反而关注邸报发行纯粹吃饱了撑的,但难得有机会面圣,于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走了一趟;听到太后说用活字,他倒是很感兴趣——雕版太费力,活字很好,只是工匠识字有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实在很伤神,现在听到太后提到这个办法,灵光一闪,就有了主意。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华珵开始琢磨怎么拆分编码,最后拿出办法:以横、竖、撇、捺、折为基本笔画,按起笔将六千多汉字分为五个部分,再以四角拆字的方式取码。
汪舜华听汇报的时候还有点头晕,工匠们眼睛却一下子亮了:确实简便多了。
汪舜华不知道,四十三岁的华珵来头真不算小,是历史上有名的刻书家。曾用铜活字、铅活字印了许多种书籍;他的侄子华燧、侄孙华坚也都是有名的刻书家。
家学渊源的第一代。
在华珵琢磨编码的时候,其他的工匠也没有闲着。其实直到消亡之前,铅字印刷的基本工艺都没有大变:铸字、拣字——如果发现字库中没有的字,则另行刻字、排版、上机印刷、切割、装订。
铅活字还在紧张制作,不过木活字有的是。按照华珵发明的检字法排列好了,准备了几篇文章,果然效率高了三倍,大家都很高兴。
与此同时,另外一件汪舜华念念不忘多年的事,就是马欢等人下西洋的著述。经过三人再次修改完善,加上《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改名为《郑和航海图》,合为一部《南洋图志》,由经厂刊刻公开发行,太后亲自撰序,当然操刀的是翰林院学士商辂。
功臣后人还在寻访,别的事情也不能放下。
而在汪舜华心目中,目前的头等大事莫过于——办报纸!
搞宫斗要走群众路线,搞政治更要走群众路线。
汪舜华很清楚接下来她要做什么,也就很清楚需要怎样的声势。媒体的力量有多强大,她是真切的见识过的。所以在坐到珠帘后的那一刻,她就决定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报纸——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舆论这块阵地,你不去占领,就让别人占领。
领袖经验的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明朝当然有报纸,称为邸报,汪舜华以前为了解闷还看过不少。客观来说,邸报披露的内容还是很全面的,论人,上自帝后宗室,下至平民百姓,中间还有大量官员;论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对于汪舜华来说,远远不够。
她需要传声筒,吹鼓手。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中间商赚差价,啊,不对,唱走调。
汪舜华不能出宫,于是问起相关情况。
于谦介绍:“邸报是由六科给事中选择刊登内容。按照规矩,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本,逐一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以备编纂。”
汪舜华问:“都是手抄?”
于谦奏告:“邸报主要是手抄,但也有印刷的,但是极少,除非特别重要。在京的各衙门要想知道朝报的内容,或者派本部门的书手来六科廊房抄传,或者由六科派人分发。”
他还介绍:“邸报由通政司向全国发送。如今有邸报,也有民报。邸报主要针对官员,尤其高级官员;但还有一些想要了解时局却没有资格得到邸报的读书人甚至普通人。民间一些商人瞅准了商机,做起了传抄邸报的营生。”
汪舜华拿起了邸报:“不怕他们抄,就怕他们抄走了样。”
于是与群臣商议,于谦提出:“先帝崩逝,皇帝年幼,内外人心,惶惶不安。太后可下旨,自今日起,各衙门章奏未经御览批红,不许邸报抄发;凡涉边事,一概慎抄传。”
汪舜华想了想,堵不如疏,这个时候信息如果不给够,下面反而会惊疑;但是她必须确保信息足够准确、到位。
汪舜华本来想将邸报一分为二,一为《大众日报》,一为《光明日报》,前者侧重于消息,主要针对普通百姓;后者侧重评论,可以大量选择群臣奏疏和民间上言,主要针对知识分子尤其中高级知识分子;但是现在印刷和交通实在感人,没办法,只能集中精力搞消息;评论嘛,弄成杂志,三个月出一期就行。
于是下旨:邸报改名《光明时报》,由通政司统一印刷,三天一发;另外办《光明评论》,三月一发;内容都由太后在奏疏中圈定。除向各级官员发送,也面向向民间售卖;民间报房传抄,务必注明来源,而且不得删节修改。
于谦等都觉得没有必要,造价高,估计没有很多人愿意购买。
汪舜华并不这么想:“朝廷卖报纸,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把朝廷真实的声音没有任何偏差的传递出去,传递到全国最底层;同时,把全国各地最真实的声音收集上来,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官民的良性互动。否则,有些事我们不说,别人就会帮我们说;有些话我们不说到位,别人就会怪腔怪调。”
她合上报纸:“以后报刊清样,我要亲自过目。”
于谦只能称是,只是心里有点踌躇:只怕这报纸是不大好办。
汪舜华明白,报纸不好办,关键是刊刻不好整。
和后世报纸被堆在角落里只能吃灰当废纸处理完全不同,现在的邸报属于贵重物品,一般人买不起。
不好整也要整,有问题一个一个来解决。
汪舜华下定了决心,建极元年正月一日,一定要让报刊面世,剩下不到三个月时间,必须争分夺秒!
如同上辈子解决工作的方式,她要求列出问题清单,亲自主持召开推进会,召集各部门的领导和工匠来商讨。
大家都有点不适应。
不适应也不行,这就是新常态。
首先是印刷方式,手抄肯定不行,一万个人都不够,但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放着活字印刷术不用简直是暴殄天物。不过泥活字易碎,而且遇水易化,所以现在多用的是木活字,取材方便,制造简单,成本不高;只是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沾水后变形,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既然是文艺青年,汪顺华对铅字这个词语自然有深厚的感情。学生时代经常向报刊杂志投稿,渴望能在某个角落里,出现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哪怕只有豆腐块大小。
更何况报纸不是书籍,使用频率更快,所以质量一定要保证。金属活字不是新鲜事物,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铁活字什么都有,铜活字在弘治以后相当流行,现在自然也产生了。
但是现在朝廷缺钱,用铜活字并不现实,那就铅活字。
朝廷要印宝钞、印汇票、印书籍,当然有的是优秀的工匠。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反复试验,拿出更好的改进办法——活字印刷术之所以不流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汉字字数实在太多,需要一个庞大的字库,好在元朝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把活字按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格子里,转动轮盘即可找字。
汉字虽多,但常用字也就3000左右,最常用的也就600,不用说,这些就是转盘上的字;其他的放在字库就行。
没这么简单,这只是常用字,其他字怎么检索?如果不懂韵书,是很难在找到相应的字——问题是工匠能识字的本来就不多,就算有识字的,要想背出韵书也不现实——都有这水平了,还干这个做什么?直接去考科举算了!
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现在汉语拼音还没有产生,但计算机刚兴起的时候,汉字输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有了五笔字型。汪顺华还背过字根——实在太痛苦,比背单词轻松不了多少。
不过现在,通过字形拆分,对汉字进行编码,重新排列,用于检字,似乎会快捷很多;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你认识这个字,只要看到字形就可以把字检出来。
其实五笔字型汪顺华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了,字根什么的都忘得差不多,好在原理是知道的。她是太后,致力于废除贱籍,工匠们都很感激;尤其听她说的,都觉得是个好主意——背韵书真的太他妈痛苦了!欺负文盲啊!
汪舜华记不清具体的拆分方式,好在拆分思想和编码方法还记得一些。能够被太后召见的,要么是顶有名的老工匠,要么是国子监的高材生——这还是汪舜华特意交代的,主要是年轻人,脑子灵活,能想办法。果然,其中个无锡人华珵,家境富有,藏书甚多,本来想在家刻书,到底是“惟有读书高”的官念作祟,被父母踢到北京考取功名,落第之后就到国子监读书,这回被太后召见了。
华珵本来觉得太后不好好听政反而关注邸报发行纯粹吃饱了撑的,但难得有机会面圣,于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走了一趟;听到太后说用活字,他倒是很感兴趣——雕版太费力,活字很好,只是工匠识字有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实在很伤神,现在听到太后提到这个办法,灵光一闪,就有了主意。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华珵开始琢磨怎么拆分编码,最后拿出办法:以横、竖、撇、捺、折为基本笔画,按起笔将六千多汉字分为五个部分,再以四角拆字的方式取码。
汪舜华听汇报的时候还有点头晕,工匠们眼睛却一下子亮了:确实简便多了。
汪舜华不知道,四十三岁的华珵来头真不算小,是历史上有名的刻书家。曾用铜活字、铅活字印了许多种书籍;他的侄子华燧、侄孙华坚也都是有名的刻书家。
家学渊源的第一代。
在华珵琢磨编码的时候,其他的工匠也没有闲着。其实直到消亡之前,铅字印刷的基本工艺都没有大变:铸字、拣字——如果发现字库中没有的字,则另行刻字、排版、上机印刷、切割、装订。
铅活字还在紧张制作,不过木活字有的是。按照华珵发明的检字法排列好了,准备了几篇文章,果然效率高了三倍,大家都很高兴。
与此同时,另外一件汪舜华念念不忘多年的事,就是马欢等人下西洋的著述。经过三人再次修改完善,加上《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改名为《郑和航海图》,合为一部《南洋图志》,由经厂刊刻公开发行,太后亲自撰序,当然操刀的是翰林院学士商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