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第354章
第354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自从秦始皇开创封基地国到今,没有一个皇帝无不重视自己子子孙孙的帝王之术教育和实践,朱棣也是如此……
明朝有很多个性奇特的皇帝,他们在品性上都存在弊端,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其中一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这一朝中有很多个性奇特的皇帝,他们各有各的爱好。有的特别想成仙,于是整天都盼着手下的道士们能给自己炼出仙丹来谋求长生不老;有的特别喜欢当木匠,看到底下一群朝臣吵吵闹闹就想自己去做木工谋求清闲……总之,这一朝的奇葩皇帝们实在是不少。今天要提及的皇帝叫作朱瞻基,他非常喜欢斗蟋蟀。但是人家身为皇帝,他的本职工作还是干得很好的,后代评价他功绩过人,堪比文景。
朱瞻基在生下来的时候基本就被定位是未来的皇帝继承人了。那是因为他的爷爷朱棣做了一个个梦,梦中显示,如果将皇位传给孙子,这是十分吉祥的事情。恰好朱棣醒来的时候听到消息说自己有孙子了。当时的燕王朱棣在做了这个梦后,认为自己可以获取皇位,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成为了明朝的皇帝。
而朱瞻基在小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被他的爷爷寄予了厚望。因此,他的老师们都是朝中很有名望的大臣们,同时他还接受自己爷爷的亲自指导。就算是朱棣远征蒙古,也不忘带着朱瞻基。所以朱瞻基亲临战场,能够明白军队是怎样指挥的,也大大提高了他的胆量。不仅如此,他们每次出征路过农家的时候,朱棣总是带着朱瞻基下马来查看,让他明白农作物是怎样种植的,农民种庄稼是有多辛苦,教导他要爱惜民力!
小小的朱瞻基在被爷爷灌输了这些观念之后,就已经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了。他除了尊敬爷爷外,还十分敬爱自己的父亲,他经常帮助自己的父亲来抵挡自己两位叔叔的攻击。在他2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朱高炽成为了皇帝,朱高炽本人身体不太好,受不了北方的凛冽的寒风,于是准备迁都去南方,他命令儿子朱瞻基去处理这件事。朱瞻基去南方打探,为迁都作准备的时候,回来却发现自己的皇帝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就在同年,朱瞻基继承了皇位。
朱瞻基继位之后,放弃了父亲迁都的想法,他依然要留在北京。他和自己的爷爷一样,作为天子就要成为抵挡北面蒙古族守护子民的一堵墙。他登基后,有很多贤臣来辅助他,有名的有“三杨”,地方上有于谦等。贤臣在世,再加上君主有能力肯上进,一时间,明朝走向了盛世,史称“仁宣之治”。
他在政策方面十分注重善待农民,重视农耕,他花了大笔的银子来赈灾,开荒,有在此期间惩罚贪官,让内政更加清明。在政治方面,他处理藩王得当。当初他继承皇位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叔叔朱高煦带兵反对了,朱高煦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要夺取皇位,但是朱瞻基根本不畏惧他的叔叔。他御驾亲征,很快就打败了叛军,收服了朱高煦的势力。并且善待了朱高煦,让他当一个庶人。然而朱高煦不知好歹,在有一次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时候,他竟然伸出脚绊倒了朱瞻基,于是他便被上刑了,最后死了。在对付了一个叔叔之后,他就要对另一个叔叔下手了。所幸另一个叔叔很聪明,觉得自己斗不过侄儿,便把手上的军权交付给了侄儿。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朱瞻基收服了藩王的势力,真正实现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除此之外,他还在军事方面清除腐败,北征蒙古。他担心秋天的时候蒙古人会入侵来抢粮食,便兵分三路打入蒙古,利用当时手里有神机铳的优势来击败蒙古人,一时间,边疆和平。又有一次,交趾发动叛乱,他又率军平定。他在军事上的举措维持了国内的和平稳定。至于他喜欢斗蟋蟀,确实不假。然而身为一名皇帝毕竟政务繁忙,尤其是一名贤明的皇帝,更是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有一个斗蟋蟀的爱好也无伤大雅。毕竟皇帝开心就好。但是可惜这位贤明的皇帝去得早,仅仅三十八岁就去世了,如果他在位时间久一些,明朝的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也说不清。只是一代明君就这样去世了,不免令人感到惋惜。太孙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就出现两个,一个是宠爱过度的结果朱允炆,朱元璋非要把皇位传给自己嫡长子一脉。另一个是为了断了二儿子想当太子的野心。第一个是真实的宠溺,而第二个就有点拿自己的儿子不当回事了。
今天我们主要点一点朱棣为什么要立太孙,除了想断儿子做皇帝的路,其实也就是为了让朱高炽一脉好好做皇帝实施的障眼法。
谁还没有一个好儿子,好孙子啊!朱棣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做皇帝一定是一个好皇帝,只是担心他的身体皇帝没做几天就死了,这才是大明最大的灾难,为了大明的以后的江山还是他自己一脉,朱棣必须把那些威胁到大明江山动摇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而朱棣立太孙的事情,用仪式记录下来,用声名传播开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心思,那就是皇帝只传位于朱高炽,好让朱高煦断了念想,但是他也知道这只是在表面上阻止自己的二儿子去争夺皇位,是保全他,也是保全大明。
私底下朱棣更是不惜一切的培养自己的这个孙子,为什么?因为朱棣知道或许只有这样才是朱高炽一脉能够安安稳稳的成为皇帝的所在。自己的儿子由于太胖不能带出来训练一下,孙子总可以吧!况且在太孙的掩护下,这也是名正言顺的。
朱棣北征有好几次都带着这个孙子,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让他了解战场的残酷,知道生命的珍贵,好促使他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不论是战法,还是人心,还有看待人心。
二是也让他了解战场在他二叔那里是一个什么样子,和在战场上他的二叔表现是什么样子,做好以后应对突发事情的准备。
朱棣的这些心思可谓是煞费苦心了,对于太孙朱瞻基从小的教育就是以帝王的思想教育的,这些作为他的二叔的朱高煦是看在眼里却是恨在心里,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朱棣本来就是要朱高煦知难而退,结果却有点不尽如人意了,朱高煦反而是越来越不耐烦了,走上了一条和朱棣想的一样的道路,那就是拉拢一大帮只知道冲锋陷阵的将军。
朱棣教育的理念终于在朱瞻基的心里开花了,不仅继承了朱棣的帝王思想,而且从他的父亲朱高炽那里又学会了笼络人心和仁政之念,在处理汉王朱高煦谋反方面表现的很是理智,一举拿下了汉王。
本来是想要阻挡他们兄弟相互残杀的朱棣,却也没有能力阻止了,不知道是不想自己的二儿子死的太惨,还是想要看看他的儿子们到底是有多大能耐,(关键朱棣也看不到了)在削藩上面的不彻底,让他的二儿子朱高煦还拥有一定能力和当上皇帝的朱高炽想抗衡,虽然历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但是朱棣的这种处理的方式确实不怎么样。
一代帝王也只是玩了一些普通人都会玩的伎俩,结果是最不想看到的境况,却在他死后没多久就爆发了,不得不让人唏嘘。
为什么九个弟弟皆安分?你可能不知道朱棣给朱瞻基打的基础多夯实?!
为什么兄弟无人同朱瞻基抢皇位?你可能不知道明成祖朱棣给他的好圣孙朱瞻基打的基础有多夯实。
这一点恐怕没人敢休息一下。
因为一个梦及这个孙子眉宇英气,加上是可以当作嗣孙培养的嫡长孙,朱瞻基出生一个月后抱到徐氏跟前,朱棣便提议徐氏教养。朱棣和徐氏感情非常好,养在徐氏膝下的朱瞻基也等同于养在朱棣膝下。
在永乐五年,徐氏去世之后,朱棣也没有将朱瞻基送回东宫交还太子一家抚养,而是直接接到了自己身边亲自栽培。
这份荣宠,朱棣的其他孙子没有任何一个有这个待遇。
朱棣在靖难之役之后就开始为朱瞻基挑选老师,永乐六年,朱棣任命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状元郎胡广、戴纶、林长懋、杨士奇、金幼孜、夏元吉、杨荣、丘福、蹇义、黄淮、张辅等辅导皇长孙朱瞻基。
这些大臣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这些人可不是简单的夫子先生,他们不仅有才华,且德高望重,并且都是在朝堂上有其他重要职位的大臣。
再比如说姚广孝,姚广孝是什么人?那是能怂恿朱棣造反的人,姚广孝的性格和能力朱棣心知肚明,他不可能让他去辅佐下一个藩王。
其他普通的皇子皇孙,是劳驾不了这些人的,因为皇帝是不会培养臣子亲密结交的,即使尊贵如亲王也是臣子。
朱棣却将这些重臣都派去辅导朱瞻基,可见对他的用心。
朱棣处理政务批折子带着朱瞻基教他处理政治,朱棣北征打仗带着朱瞻基教他用兵,朱棣微服私访还要带着朱瞻基,让他体察民情……
朱棣给朱瞻基的这些教育项目,也是其他孙子完全没有的待遇,基本上,朱瞻基大一点,朱棣办事到哪都要带着他。朱棣有许多皇孙,但是,他身边只有朱瞻基一个,“好圣孙”也只是朱瞻基。
自小培养威望。13岁的朱瞻基被朱棣册立为皇太孙,《明皇祖训》中,皇孙10岁以上可封郡王,但是朱棣似乎只记得朱瞻基,记得给他封太孙,却没多余精力去关心一下其他孙子封个郡王。
君臣之分,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分明了。
朱棣还给朱瞻基选拔幼军。在朱瞻基还小的时候,朱棣就为他组建了一支“幼军”——即一支与其年龄相仿的童子军,朱棣还让兵部尚书金忠到民间选了一批十七到二十岁之间有勇有谋者给朱瞻基当随从,一块陪着朱瞻基训练。一方面用来保卫他的安全,另一方面训练他的军事素质,让他寄予厚望的皇太孙练习用兵布阵。
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是无与伦比的,所以,给他选的幼军人数也是破例的,据悉,这支幼军是五倍于普通卫所的皇太孙亲军,人数在到左右。
即使是皇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都没有这个待遇。更逞论其他皇孙,这份荣宠其他皇子皇孙是望尘莫及。
朱棣处处给朱瞻基树立威望、培养能力,让他成长为一位允文允武的合格继承人,成为一位朝野认可的储君。
其实你看涉及明代历史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尚食》、电视剧《山河月明》都会发现,这三部剧即使是非朱瞻基主角戏的《山河月明》中也会提到朱棣身边的朱瞻基,因为历史上朱棣就是把朱瞻基带身边亲自教育的,但是对于朱棣的其他孙子,基本上是没有或者有也无关紧要寥寥几笔。
是得,大明朝朱棣不只有朱瞻基一个皇孙,但是他身边只有朱瞻基一名皇孙。
朱瞻基在朱棣身边每天学习的就是如何做好一名储君,如何在未来做好一名帝王。
朱棣看重偏文的长子朱高炽不尽满意,看着偏武的次子朱高煦也不满意,因此,他从小培养朱瞻基,朱瞻基没有辜负朱棣的栽培,各方面能力也确实非常优秀,不仅允文允武,还擅长击球射柳,下棋画画,样样优秀,朱棣也没拘着他少年天性,因此,朱瞻基骑马狩猎、斗蛐蛐也玩得开。他这个储君,被朱棣养得挺意气风发的,朱棣对朱瞻基是非常满意。
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亦或身份尊荣,其他皇孙都是比不得朱瞻基的,因此,朱瞻基的九个弟弟,根本没有资格与资本同朱瞻基争皇位,实在是朱棣为他亲爱的嫡长孙朱瞻基打下的基础太稳固了,轻易没有撼动得了。
这一天,朱棣领着朱瞻基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南京城,却看到一个人拦住了去路。……
自从秦始皇开创封基地国到今,没有一个皇帝无不重视自己子子孙孙的帝王之术教育和实践,朱棣也是如此……
明朝有很多个性奇特的皇帝,他们在品性上都存在弊端,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其中一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这一朝中有很多个性奇特的皇帝,他们各有各的爱好。有的特别想成仙,于是整天都盼着手下的道士们能给自己炼出仙丹来谋求长生不老;有的特别喜欢当木匠,看到底下一群朝臣吵吵闹闹就想自己去做木工谋求清闲……总之,这一朝的奇葩皇帝们实在是不少。今天要提及的皇帝叫作朱瞻基,他非常喜欢斗蟋蟀。但是人家身为皇帝,他的本职工作还是干得很好的,后代评价他功绩过人,堪比文景。
朱瞻基在生下来的时候基本就被定位是未来的皇帝继承人了。那是因为他的爷爷朱棣做了一个个梦,梦中显示,如果将皇位传给孙子,这是十分吉祥的事情。恰好朱棣醒来的时候听到消息说自己有孙子了。当时的燕王朱棣在做了这个梦后,认为自己可以获取皇位,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成为了明朝的皇帝。
而朱瞻基在小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被他的爷爷寄予了厚望。因此,他的老师们都是朝中很有名望的大臣们,同时他还接受自己爷爷的亲自指导。就算是朱棣远征蒙古,也不忘带着朱瞻基。所以朱瞻基亲临战场,能够明白军队是怎样指挥的,也大大提高了他的胆量。不仅如此,他们每次出征路过农家的时候,朱棣总是带着朱瞻基下马来查看,让他明白农作物是怎样种植的,农民种庄稼是有多辛苦,教导他要爱惜民力!
小小的朱瞻基在被爷爷灌输了这些观念之后,就已经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了。他除了尊敬爷爷外,还十分敬爱自己的父亲,他经常帮助自己的父亲来抵挡自己两位叔叔的攻击。在他2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朱高炽成为了皇帝,朱高炽本人身体不太好,受不了北方的凛冽的寒风,于是准备迁都去南方,他命令儿子朱瞻基去处理这件事。朱瞻基去南方打探,为迁都作准备的时候,回来却发现自己的皇帝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就在同年,朱瞻基继承了皇位。
朱瞻基继位之后,放弃了父亲迁都的想法,他依然要留在北京。他和自己的爷爷一样,作为天子就要成为抵挡北面蒙古族守护子民的一堵墙。他登基后,有很多贤臣来辅助他,有名的有“三杨”,地方上有于谦等。贤臣在世,再加上君主有能力肯上进,一时间,明朝走向了盛世,史称“仁宣之治”。
他在政策方面十分注重善待农民,重视农耕,他花了大笔的银子来赈灾,开荒,有在此期间惩罚贪官,让内政更加清明。在政治方面,他处理藩王得当。当初他继承皇位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叔叔朱高煦带兵反对了,朱高煦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要夺取皇位,但是朱瞻基根本不畏惧他的叔叔。他御驾亲征,很快就打败了叛军,收服了朱高煦的势力。并且善待了朱高煦,让他当一个庶人。然而朱高煦不知好歹,在有一次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时候,他竟然伸出脚绊倒了朱瞻基,于是他便被上刑了,最后死了。在对付了一个叔叔之后,他就要对另一个叔叔下手了。所幸另一个叔叔很聪明,觉得自己斗不过侄儿,便把手上的军权交付给了侄儿。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朱瞻基收服了藩王的势力,真正实现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除此之外,他还在军事方面清除腐败,北征蒙古。他担心秋天的时候蒙古人会入侵来抢粮食,便兵分三路打入蒙古,利用当时手里有神机铳的优势来击败蒙古人,一时间,边疆和平。又有一次,交趾发动叛乱,他又率军平定。他在军事上的举措维持了国内的和平稳定。至于他喜欢斗蟋蟀,确实不假。然而身为一名皇帝毕竟政务繁忙,尤其是一名贤明的皇帝,更是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有一个斗蟋蟀的爱好也无伤大雅。毕竟皇帝开心就好。但是可惜这位贤明的皇帝去得早,仅仅三十八岁就去世了,如果他在位时间久一些,明朝的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也说不清。只是一代明君就这样去世了,不免令人感到惋惜。太孙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就出现两个,一个是宠爱过度的结果朱允炆,朱元璋非要把皇位传给自己嫡长子一脉。另一个是为了断了二儿子想当太子的野心。第一个是真实的宠溺,而第二个就有点拿自己的儿子不当回事了。
今天我们主要点一点朱棣为什么要立太孙,除了想断儿子做皇帝的路,其实也就是为了让朱高炽一脉好好做皇帝实施的障眼法。
谁还没有一个好儿子,好孙子啊!朱棣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做皇帝一定是一个好皇帝,只是担心他的身体皇帝没做几天就死了,这才是大明最大的灾难,为了大明的以后的江山还是他自己一脉,朱棣必须把那些威胁到大明江山动摇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而朱棣立太孙的事情,用仪式记录下来,用声名传播开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心思,那就是皇帝只传位于朱高炽,好让朱高煦断了念想,但是他也知道这只是在表面上阻止自己的二儿子去争夺皇位,是保全他,也是保全大明。
私底下朱棣更是不惜一切的培养自己的这个孙子,为什么?因为朱棣知道或许只有这样才是朱高炽一脉能够安安稳稳的成为皇帝的所在。自己的儿子由于太胖不能带出来训练一下,孙子总可以吧!况且在太孙的掩护下,这也是名正言顺的。
朱棣北征有好几次都带着这个孙子,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让他了解战场的残酷,知道生命的珍贵,好促使他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不论是战法,还是人心,还有看待人心。
二是也让他了解战场在他二叔那里是一个什么样子,和在战场上他的二叔表现是什么样子,做好以后应对突发事情的准备。
朱棣的这些心思可谓是煞费苦心了,对于太孙朱瞻基从小的教育就是以帝王的思想教育的,这些作为他的二叔的朱高煦是看在眼里却是恨在心里,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朱棣本来就是要朱高煦知难而退,结果却有点不尽如人意了,朱高煦反而是越来越不耐烦了,走上了一条和朱棣想的一样的道路,那就是拉拢一大帮只知道冲锋陷阵的将军。
朱棣教育的理念终于在朱瞻基的心里开花了,不仅继承了朱棣的帝王思想,而且从他的父亲朱高炽那里又学会了笼络人心和仁政之念,在处理汉王朱高煦谋反方面表现的很是理智,一举拿下了汉王。
本来是想要阻挡他们兄弟相互残杀的朱棣,却也没有能力阻止了,不知道是不想自己的二儿子死的太惨,还是想要看看他的儿子们到底是有多大能耐,(关键朱棣也看不到了)在削藩上面的不彻底,让他的二儿子朱高煦还拥有一定能力和当上皇帝的朱高炽想抗衡,虽然历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但是朱棣的这种处理的方式确实不怎么样。
一代帝王也只是玩了一些普通人都会玩的伎俩,结果是最不想看到的境况,却在他死后没多久就爆发了,不得不让人唏嘘。
为什么九个弟弟皆安分?你可能不知道朱棣给朱瞻基打的基础多夯实?!
为什么兄弟无人同朱瞻基抢皇位?你可能不知道明成祖朱棣给他的好圣孙朱瞻基打的基础有多夯实。
这一点恐怕没人敢休息一下。
因为一个梦及这个孙子眉宇英气,加上是可以当作嗣孙培养的嫡长孙,朱瞻基出生一个月后抱到徐氏跟前,朱棣便提议徐氏教养。朱棣和徐氏感情非常好,养在徐氏膝下的朱瞻基也等同于养在朱棣膝下。
在永乐五年,徐氏去世之后,朱棣也没有将朱瞻基送回东宫交还太子一家抚养,而是直接接到了自己身边亲自栽培。
这份荣宠,朱棣的其他孙子没有任何一个有这个待遇。
朱棣在靖难之役之后就开始为朱瞻基挑选老师,永乐六年,朱棣任命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状元郎胡广、戴纶、林长懋、杨士奇、金幼孜、夏元吉、杨荣、丘福、蹇义、黄淮、张辅等辅导皇长孙朱瞻基。
这些大臣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这些人可不是简单的夫子先生,他们不仅有才华,且德高望重,并且都是在朝堂上有其他重要职位的大臣。
再比如说姚广孝,姚广孝是什么人?那是能怂恿朱棣造反的人,姚广孝的性格和能力朱棣心知肚明,他不可能让他去辅佐下一个藩王。
其他普通的皇子皇孙,是劳驾不了这些人的,因为皇帝是不会培养臣子亲密结交的,即使尊贵如亲王也是臣子。
朱棣却将这些重臣都派去辅导朱瞻基,可见对他的用心。
朱棣处理政务批折子带着朱瞻基教他处理政治,朱棣北征打仗带着朱瞻基教他用兵,朱棣微服私访还要带着朱瞻基,让他体察民情……
朱棣给朱瞻基的这些教育项目,也是其他孙子完全没有的待遇,基本上,朱瞻基大一点,朱棣办事到哪都要带着他。朱棣有许多皇孙,但是,他身边只有朱瞻基一个,“好圣孙”也只是朱瞻基。
自小培养威望。13岁的朱瞻基被朱棣册立为皇太孙,《明皇祖训》中,皇孙10岁以上可封郡王,但是朱棣似乎只记得朱瞻基,记得给他封太孙,却没多余精力去关心一下其他孙子封个郡王。
君臣之分,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分明了。
朱棣还给朱瞻基选拔幼军。在朱瞻基还小的时候,朱棣就为他组建了一支“幼军”——即一支与其年龄相仿的童子军,朱棣还让兵部尚书金忠到民间选了一批十七到二十岁之间有勇有谋者给朱瞻基当随从,一块陪着朱瞻基训练。一方面用来保卫他的安全,另一方面训练他的军事素质,让他寄予厚望的皇太孙练习用兵布阵。
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是无与伦比的,所以,给他选的幼军人数也是破例的,据悉,这支幼军是五倍于普通卫所的皇太孙亲军,人数在到左右。
即使是皇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都没有这个待遇。更逞论其他皇孙,这份荣宠其他皇子皇孙是望尘莫及。
朱棣处处给朱瞻基树立威望、培养能力,让他成长为一位允文允武的合格继承人,成为一位朝野认可的储君。
其实你看涉及明代历史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尚食》、电视剧《山河月明》都会发现,这三部剧即使是非朱瞻基主角戏的《山河月明》中也会提到朱棣身边的朱瞻基,因为历史上朱棣就是把朱瞻基带身边亲自教育的,但是对于朱棣的其他孙子,基本上是没有或者有也无关紧要寥寥几笔。
是得,大明朝朱棣不只有朱瞻基一个皇孙,但是他身边只有朱瞻基一名皇孙。
朱瞻基在朱棣身边每天学习的就是如何做好一名储君,如何在未来做好一名帝王。
朱棣看重偏文的长子朱高炽不尽满意,看着偏武的次子朱高煦也不满意,因此,他从小培养朱瞻基,朱瞻基没有辜负朱棣的栽培,各方面能力也确实非常优秀,不仅允文允武,还擅长击球射柳,下棋画画,样样优秀,朱棣也没拘着他少年天性,因此,朱瞻基骑马狩猎、斗蛐蛐也玩得开。他这个储君,被朱棣养得挺意气风发的,朱棣对朱瞻基是非常满意。
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亦或身份尊荣,其他皇孙都是比不得朱瞻基的,因此,朱瞻基的九个弟弟,根本没有资格与资本同朱瞻基争皇位,实在是朱棣为他亲爱的嫡长孙朱瞻基打下的基础太稳固了,轻易没有撼动得了。
这一天,朱棣领着朱瞻基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南京城,却看到一个人拦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