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又是捷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葬清最新章节!
清晨,薄雾方起。
天津总督府,李鸿章在花园散完步,进入后堂与众幕僚打了个招呼,刚一入坐,周馥急匆匆的跑进来,喜气洋洋的叫道:“中堂大人,水师大捷。”
众人怔了怔,水师何时出征?难不成是倭人偷袭威海卫?
李鸿章身经百战,经验最为丰富,马上想起来刘步蟾,“定远”四舰远航平壤,昨天是返航的日子,眼中暴出精光,伸手索要电文:“何时开的战?我方损失如何?倭人有多少军舰?”
周馥暗赞:“中堂不愧是老将,问到了点子上。”笑嘻嘻的坐了下来,将电报递给李鸿章,向同僚们简述:“昨日傍晚,刚一出大同江口,与倭人撞在一起……”
电报很长,详细讲叙了整个战斗的经过,李鸿章逐字逐字的看,连阅三遍,最后仰头闭目,长舒一口气,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喃喃道:“刘步蟾,打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开战前,他确实信心不足,朝廷不了解,他可是对北洋水师的底细一清二楚,内部腐败,军纪松懈,外强中干,吓唬外行到可以,真正与倭寇较量,胜少负多。
再者说,北洋水师是他的根本,哪怕是两败俱伤,也在挖自己的心头肉。
调停和谈失败,朝廷最终还是宣战了,在光绪的催促下,不得不密切筹划,准备派遣主力出海,寻找倭人的主力决战,皇帝、太后、翁同和等人的目光,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于成龙陆上连胜、徐用仪抢过朝鲜战场的指挥权,更让李鸿章寝食不安。
此次刘步蟾出海,本来没想到有战事,毕竟运载了国际调查组,倭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很不幸,返航时遇到了倭人,幸运的是,仗居然打赢了,总算争了口气。
“恭喜中堂大人。”幕僚们纷纷起身,向李鸿章祝贺,个个喜笑颜开。
以少敌多,倭人旗舰“松岛”号、“比睿”号被俘,又击沉了“西京丸”号、天成与盘城两艘炮舰,重创另一艘主力舰“严岛”号,甚至于全歼倭人的运输队,数千精锐陆军葬身大海,仅有“八重山”完整的逃跑。
相对而言,北洋水师的损失极小,仅沉没一艘“经远”号,“济远”号重伤,而旗舰“定远”、“超勇”几乎完好无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捷,意义重大。
鼓励了士气不谈,单论敌我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作为日本海军主力的三景舰,一沉一伤,“严岛”需要大修,只剩下一艘“桥立”可用,实力大损,我方两大超级主力“定远”、“镇远”尚在,此战证实了巨舰厚甲的作用,堪称无敌海上霸主。
这些天来,李鸿章第一次露出了笑脸:“同喜,同喜,快向朝廷发报,为将士们请功。”说罢,又叹了口气,语气沉重:“翼升(林永升)为国捐躯,感天动地,希望朝廷不要亏待阵亡的将士。”
################
海战报捷的电文,也让紫金城太和殿沸腾了。
光绪皇帝欣喜若狂,赞不绝口:“李中堂治军有方,水师的众将士英勇善战,不愧是朕的天兵天将,数千万国帑没有白费。”
前些日子,于成龙连续报捷,坚定了他胜利的信心,没想到水师也取得大胜,而且来得这么快,喜得他合不拢嘴来,水陆精兵个个能征善战,好像在一夜之间,大清帝国重现往日的辉煌,信心膨胀到极点。
朝中众臣也喜形于色,主和的礼亲王世铎、张万之不必说了,为老朋友高兴,那些主战派虽与李鸿章不和,但毕竟打胜了,战事对大清越来越有利,胜利的曙光来得很快。
以往的早朝,两派泾渭分明,争吵不休,胜利的消息掩盖了所有分歧,朝堂上,气氛罕见的和谐。就连翁同和,也对北洋水师赞赏有加:“启禀皇上,朝廷应立即嘉奖众将士,令他们再接再厉,聚集水师主力军舰,寻找倭寇舰船,封锁黄海海域,切断倭人的海上运输线,一兵一卒不得入朝。”
李鸿藻立马响应:“臣附议,倭人受此重创,海军实力大损,我大清定远、镇远乃无敌巨舰,形势一片大好,理应主动出击,岂能畏敌如虎、死守军港、丧失良机?”
“电告李鸿章,水师要敢战,不要做缩头乌龟,为朕再立新功。”
光绪深以为然,想了想道:“传旨,刘步蟾乃国之栋梁,加提督衔,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林永升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世袭骑都尉兼云骑尉,子林大鑫袭世职。”
太和殿鸦雀无声。
众臣面面相觑,提督衔到没什么,关键是世袭的头衔,这可是天大的赏赐,惠及子孙后代。
光绪站起身来,目光扫视一圈:“诸位臣工,朕前次超拔于成龙时,曾经说过,奋勇作战、为国立功者,朕绝不吝啬任何勋爵,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治国之道。”
“皇上圣明。”翁同和首先跪下,其他大臣也跪地拍马屁。
“众爱卿请起。”光绪心情好,笑道:“倭人胆大妄为,按李中堂的奏议,总理衙门立即向倭国发出严厉的抗议,最好联系各国公使,施加最大的压力。”
#############
早朝结束,众臣散去,光绪迫不及待的去见慈禧太后。
礼亲王一路小跑,赶上了老迈的张之万,将他拉到偏僻处:“张中堂,李中堂此战可喜可贺,也许是一次机会。”
张之万眨了眨浑浊的眼睛,疑惑道:“王爷的意思是?”
世铎叹了口气,苦笑道:“水陆皆捷是好事,但国库空空,处处捉襟见肘,朝廷已经承受不起了,倭寇并未伤筋痛骨,实力依然强大,如果一味乐观的话,下面的仗很难说,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倘若借此东风,力压倭人和谈,也许是一条捷径。”
张之万是个明白人,手捻胡须,思索片刻点头道:“王爷之言,并非没有道理,不过,皇上那边,嗯,李中堂也不一定赞同。”
世铎小声道:“本王找圣母皇太后试一试,她老人家的大寿花费巨大,又是寿辰在即,停战图个喜庆,岂不是两全其美?”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
清晨,薄雾方起。
天津总督府,李鸿章在花园散完步,进入后堂与众幕僚打了个招呼,刚一入坐,周馥急匆匆的跑进来,喜气洋洋的叫道:“中堂大人,水师大捷。”
众人怔了怔,水师何时出征?难不成是倭人偷袭威海卫?
李鸿章身经百战,经验最为丰富,马上想起来刘步蟾,“定远”四舰远航平壤,昨天是返航的日子,眼中暴出精光,伸手索要电文:“何时开的战?我方损失如何?倭人有多少军舰?”
周馥暗赞:“中堂不愧是老将,问到了点子上。”笑嘻嘻的坐了下来,将电报递给李鸿章,向同僚们简述:“昨日傍晚,刚一出大同江口,与倭人撞在一起……”
电报很长,详细讲叙了整个战斗的经过,李鸿章逐字逐字的看,连阅三遍,最后仰头闭目,长舒一口气,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喃喃道:“刘步蟾,打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开战前,他确实信心不足,朝廷不了解,他可是对北洋水师的底细一清二楚,内部腐败,军纪松懈,外强中干,吓唬外行到可以,真正与倭寇较量,胜少负多。
再者说,北洋水师是他的根本,哪怕是两败俱伤,也在挖自己的心头肉。
调停和谈失败,朝廷最终还是宣战了,在光绪的催促下,不得不密切筹划,准备派遣主力出海,寻找倭人的主力决战,皇帝、太后、翁同和等人的目光,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于成龙陆上连胜、徐用仪抢过朝鲜战场的指挥权,更让李鸿章寝食不安。
此次刘步蟾出海,本来没想到有战事,毕竟运载了国际调查组,倭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很不幸,返航时遇到了倭人,幸运的是,仗居然打赢了,总算争了口气。
“恭喜中堂大人。”幕僚们纷纷起身,向李鸿章祝贺,个个喜笑颜开。
以少敌多,倭人旗舰“松岛”号、“比睿”号被俘,又击沉了“西京丸”号、天成与盘城两艘炮舰,重创另一艘主力舰“严岛”号,甚至于全歼倭人的运输队,数千精锐陆军葬身大海,仅有“八重山”完整的逃跑。
相对而言,北洋水师的损失极小,仅沉没一艘“经远”号,“济远”号重伤,而旗舰“定远”、“超勇”几乎完好无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捷,意义重大。
鼓励了士气不谈,单论敌我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作为日本海军主力的三景舰,一沉一伤,“严岛”需要大修,只剩下一艘“桥立”可用,实力大损,我方两大超级主力“定远”、“镇远”尚在,此战证实了巨舰厚甲的作用,堪称无敌海上霸主。
这些天来,李鸿章第一次露出了笑脸:“同喜,同喜,快向朝廷发报,为将士们请功。”说罢,又叹了口气,语气沉重:“翼升(林永升)为国捐躯,感天动地,希望朝廷不要亏待阵亡的将士。”
################
海战报捷的电文,也让紫金城太和殿沸腾了。
光绪皇帝欣喜若狂,赞不绝口:“李中堂治军有方,水师的众将士英勇善战,不愧是朕的天兵天将,数千万国帑没有白费。”
前些日子,于成龙连续报捷,坚定了他胜利的信心,没想到水师也取得大胜,而且来得这么快,喜得他合不拢嘴来,水陆精兵个个能征善战,好像在一夜之间,大清帝国重现往日的辉煌,信心膨胀到极点。
朝中众臣也喜形于色,主和的礼亲王世铎、张万之不必说了,为老朋友高兴,那些主战派虽与李鸿章不和,但毕竟打胜了,战事对大清越来越有利,胜利的曙光来得很快。
以往的早朝,两派泾渭分明,争吵不休,胜利的消息掩盖了所有分歧,朝堂上,气氛罕见的和谐。就连翁同和,也对北洋水师赞赏有加:“启禀皇上,朝廷应立即嘉奖众将士,令他们再接再厉,聚集水师主力军舰,寻找倭寇舰船,封锁黄海海域,切断倭人的海上运输线,一兵一卒不得入朝。”
李鸿藻立马响应:“臣附议,倭人受此重创,海军实力大损,我大清定远、镇远乃无敌巨舰,形势一片大好,理应主动出击,岂能畏敌如虎、死守军港、丧失良机?”
“电告李鸿章,水师要敢战,不要做缩头乌龟,为朕再立新功。”
光绪深以为然,想了想道:“传旨,刘步蟾乃国之栋梁,加提督衔,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林永升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世袭骑都尉兼云骑尉,子林大鑫袭世职。”
太和殿鸦雀无声。
众臣面面相觑,提督衔到没什么,关键是世袭的头衔,这可是天大的赏赐,惠及子孙后代。
光绪站起身来,目光扫视一圈:“诸位臣工,朕前次超拔于成龙时,曾经说过,奋勇作战、为国立功者,朕绝不吝啬任何勋爵,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治国之道。”
“皇上圣明。”翁同和首先跪下,其他大臣也跪地拍马屁。
“众爱卿请起。”光绪心情好,笑道:“倭人胆大妄为,按李中堂的奏议,总理衙门立即向倭国发出严厉的抗议,最好联系各国公使,施加最大的压力。”
#############
早朝结束,众臣散去,光绪迫不及待的去见慈禧太后。
礼亲王一路小跑,赶上了老迈的张之万,将他拉到偏僻处:“张中堂,李中堂此战可喜可贺,也许是一次机会。”
张之万眨了眨浑浊的眼睛,疑惑道:“王爷的意思是?”
世铎叹了口气,苦笑道:“水陆皆捷是好事,但国库空空,处处捉襟见肘,朝廷已经承受不起了,倭寇并未伤筋痛骨,实力依然强大,如果一味乐观的话,下面的仗很难说,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倘若借此东风,力压倭人和谈,也许是一条捷径。”
张之万是个明白人,手捻胡须,思索片刻点头道:“王爷之言,并非没有道理,不过,皇上那边,嗯,李中堂也不一定赞同。”
世铎小声道:“本王找圣母皇太后试一试,她老人家的大寿花费巨大,又是寿辰在即,停战图个喜庆,岂不是两全其美?”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