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太极殿上响惊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薛延陀大军被李绩全灭于若真水!
连续听了两遍,突厥人还是没反应过来,几乎是处于懵逼状态。◇↓,
不可思议,但确确实实发生了。
阿史那思摩后知后觉,现在总算是闹明白李治和谢逸为何要来定襄,感情是来拖延时间的。
成功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给李绩争取了时间北上,在若真水设下伏击。自己这边不知道,不曾通报消息给薛延陀人,更没有北上夹击,所以李绩的伏击便的很从容,很容易便成功了。
到了现在,过程如何已经不重要了,要紧的是结果。
薛延陀已经被彻底歼灭,等于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援助,李绩的大军就在北方不远处。
想想都后怕啊,幸好自己近几日没有轻举妄动,负责李绩的大军掉头南下,自己还有活路吗?
哼哼,当真是好算计啊!
关键是人家算计成功了,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被人当成白痴一样。
唉,想想真是悲剧啊!
不过幸好,白痴也就白痴的好处,至少没有撕破脸皮,自己不过是与突利失有过接触,并不能公开扯旗造反,或者做出过明确的承诺,所以大唐朝廷并不能将自己怎样。
纵然失去了李世民的信任,皇帝陛下心中多有猜忌和仇恨,也不能把自己怎么着。毕竟少个罪名嘛,而自己还是突厥人的可汗,为了定襄的稳定,李世民不会轻举妄动的。
不过,从此之后,这兵权恐怕……
皇帝是不能容忍兵权掌握在一个不忠的人手中,李绩大军南下之后,必定会有措施。
唉!
事到如今,还能怎样呢?能够保住身家性命。地位富贵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谁让最初自己鬼迷心窍,中间又优柔寡断呢?
机会错过了,便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就是命!
至于其他的突厥贵族,或许心中本来还有几分不服气,打算等薛延陀大军到达之后再做打算的。
到了此刻,也已经没有打算的必要了,也跟没有打算的机会了。
薛延陀灭族是必然的。虽然夷男逃走了,但是主力已经完全被歼灭,剩下些许女人和孩子能有什么作为?
草原上从来就是这样若有强势,吞并与同化每天都在进行着,几千年来被吞并的部族太多太多。
有太多民族已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昔日的草原部族,突厥人再清楚不过。
薛延陀完蛋了,突厥呢?
如果不是西突厥至今仍然强大,也许突厥这个民族也会很快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
至于薛延陀人灭亡之后。草原上的权力真空会由哪个部族来接手,现在还不好说,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回纥人吧!
阿史那思摩心里这样想着,大唐朝廷应该不希望西突厥继续向东扩充。也不希望东边突厥再次壮大,所以扶持回纥人的可能性最大。
不出意外,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草原上的一切现在都会由大唐人说了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这样的局面。
不为别的,就凭那个神乎其神的震天雷。
阿史那思摩的目光落到谢逸身上,眼神相当的复杂。这个年轻人真的不简单啊!
此时此刻,阿史那思摩终于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可能,也许李治来长安不见得是李世民的安排。
一个父亲,断然没有道理让自己幼小且备受疼爱的儿子轻易冒险,联想到李治此前人在河东,所以阿史那思摩心头浮现起一个看似有些冒失的可能。
也许……
也许这是李治和谢逸自作主张的结果吧,十三岁的少年能有什么主见,最大的可能还是谢逸做主的。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敢于如此大胆,如此的有魄力,而且一代名将李绩还愿意配合他。当真是不简单啊,大唐得此一人才,得益太多太多。
对于周边各邦国部族而言,则是一个悲剧,阿史那思摩相信会是这样的,这事完全可以走着瞧。
……
那边李治满脸得意,匆匆写下一封奏疏,加了火漆密封,然后交给使臣带去长安报捷。
使者喜滋滋地走了,这绝对是近十年来分量最重的一份捷报,作为报讯人他觉得很骄傲,回到长安之后必定也赏赐多多。别的不说,晋王殿下这里已经发赏赐了。
“谢长史,我们成功了!”李治很得意地转身欲谢逸一起分享这个巨大的喜悦。
“嗯!”谢逸轻轻点头,直到此时他才完全放下心来,这场冒险的豪赌算是赢了。
是的,赢了!
自己这边算是拖延时间也创造机会,李绩果然是不负众望,没有辜负一代名将的称号,成功将薛延陀人阻击。
原本预想的只是阻击,让夷男知难而退即可,却不想战果如此的出乎意料,让人惊喜。全歼了薛延陀主力啊,这可当真是算得上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现实和记忆里的历史轨迹也算是完全对上了,薛延陀这个部族确实灭亡了,和历史上一般无二。
不出意外,薛延陀彻底消失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往后也就只有史书上才会有他们的名号了。
解决了薛延陀,突厥人也就安分多了,现在再看阿史那思摩和一众突厥贵族,是真真的老实多了。
在草原上,一切靠实力说话,果然是绝对的真理。
如果说震天雷只是让他们震惊,李绩在若真水的大捷几乎将他们吓破了胆,也彻底断绝了他们异动的任何可能。
现在,他们必须老老实实。
事到如今,西南的松州什么情况,是否击败了吐蕃人已经不重要了,北部边疆的战争威胁算是彻底解除了。
薛延陀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开,施压灵州的西突厥人也是识相退兵的,这是必然之事。
总而言之。此番草原之行算是圆满顺利,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的。
捷报已经送去长安,李世民高兴的同时,长安城里也相当于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尤其是李治,就皇子晋王殿下将彻底走到人前,而且是带着巨大的功劳回去,这是其他任何皇子都无可比拟的功绩。
李治将通过这个机会登上历史舞台,而且是以最绚烂的方式华丽登场,这正是谢逸希望看到的局面。
至于自己……
功劳肯定是有的,但罪过似乎也不少。私自带李治来定襄并且与李绩不请示便出兵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犯忌讳的。
李世民肯定要兴师问罪,不过有一场巨大的胜利,还有神乎其神的震天雷,李世民的态度应该能有所缓和。将功补过,最起码可以功过相抵,只要不问罪就行,至于所谓的功劳和上次,谢逸并不是很在乎。
而且回到长安之后。还必须得刻意低调才行,或者说从此刻开始就得如此,比如首先就得疏远英国公李绩。
虽然李绩将来对李治至关重要,但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原则上必须是这样的。一个臣子私下里与一位领命的大将关系熟络,而且还一群谋划出兵,还有经过皇帝的同意,这是严重犯忌讳的事情。
如此私下里两人再保持良好的关系。皇帝能放心吗?再者,最要紧的是对李治也没有任何好处。
自己是晋王府长史,李绩是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某种程度上都是李治的长史。两个左膀右臂,文武相互勾连,这并非好事,作为一个皇子,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受到皇帝的猜忌。
在皇位和权力面前,纵然是父子也会相互猜忌,没有丝毫感情可言。即便是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情深,旁人也会以此来攻讦李治。最为晋王府长史,谢逸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李治减少麻烦,至少不会成为他的弱点,更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如果将来李世民特别看重李治,自己的某些行事和存在若不注意,很有可能成为李治的绊脚石。李世民若爱子心切,焉知不会想办法清理绊脚石。
关乎皇位继承,必须慎之又慎,这就是接触到大唐权力核心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吧!
所以李绩大军回来之后,自己应该减少与李绩的接触,或者说直接不接触,甚至还得制造点矛盾。
嗯,是这样的,想必整个道理李绩也懂,会有这个默契的。能够成为柱国大将,手握重兵,要是连这点意识都没有,绝对活不到现在。
……
想要找个借口给人找茬很容易,待李绩大军返回定襄的时候,谢逸便奉了晋王殿下的旨意,先是犒劳军队,却也问责李绩,为何没有抓住薛延陀可汗夷男。
夷男跑了,突然成为一个绝好的借口,李绩意识到了,谢逸也意识到了。当他得知,李绩的部将一直紧追不舍,却始终没抓到人的时候,便完全明白了。
看来英国公也怕功高震主,在给自己想办法呢,既然如此这个双簧就好唱了。
唯独不大理解的是李治,谢逸好一番解释之后,李治才懵懂地理解。一个亲王,一个皇子与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过从甚密,关系良好不是好事;与此同时,李治的问责也给李世民做点铺垫,英国公的请罪奏疏也就好处理了。
某种程度上,这算是李治、自己和李绩之前的一个默契,相互对对方恩惠。
于是乎,明明是打了胜仗,但定襄草原上的气氛却不怎么好。谁也没有着急离开,他们都在等候长安的圣旨。
……
“捷报,捷报!”
当插着红翎的骑兵呼啸着冲进长安城的时候,城门守军和接上的百姓全都自发地让开了。
报捷的使者向来地位高人一等,是可以在长安城里策马飞扬的,谁要是阻碍延误那是要问罪的。
看到报捷的使者,守军和长安百姓多少有点懵,哪来的捷报?松州大捷不是许久之前的事情吗?难道有猛揍了吐蕃人?不对啊,那该从西南方来才是。
众人正在疑惑之时,只听使者大声喊道:“若真水大捷,若真水大捷……”
若真水在哪里,很多人不知道,但既然是大捷,肯定是唐军打了胜仗,这便足够了。
在众人的避让之下,使者一路策马到了皇宫门口,然后将晋王李治与英国公李绩的两份奏疏高高举起,快速向太极殿跑去。
此时此刻,朝会尚未结束,听到报捷的呼喊声,太极殿上 君臣都伸长了脑袋,也有不少人面面相觑。
李世民心情略微澎湃,心中隐约有所期盼,但不清楚具体状况,只是道:“快宣!”
一路风尘仆仆的使者很荣幸地进入三公九卿,文臣武将才能列席的太极殿,匆匆来到御座下,叩首举起奏疏,朗声道:“陛下,晋王殿下、英国公李绩呈送捷报,冬月初七,薛延陀大军南下侵犯我大唐边疆。
晋王殿下指派并州都督府长史李绩出兵阻击,于若真水大败薛延陀,劝谏其主力十余万。”
轰!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虽然北部边疆动荡不安是众所周知之事,但一直没有摆上台面。此刻,消息突然爆出来证实了传言,但结果却让人格外吃惊。
全歼薛延陀主力十余万,这才是重点。
天啊,李绩到底在北边干了什么事?此举等若是灭了整个薛延陀啊,恍惚间竟然发生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包括御座上的李世民,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他知道儿子李治和谢逸去草原稳住阿史那思摩的同时,李绩率部前去截击薛延陀。
对此他没有过高的期望,只是希望能够化解危机,不要酿成兵祸,儿子也能平安回来就好。
却不想,结果竟然是……不仅成功化解了边疆危机,还顺手做了一件了不得,让人惊喜万分的大事。
薛延陀就这么完了?李世民早就有此想法,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更烦恼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集中兵力进攻薛延陀。
却不想,恍惚之间,李绩便把这事给办妥了,如此的容易,堪称是不费吹灰之力。
惊喜啊,李二陛下惊喜不已,一时间竟险些不知道说什么!(未完待续。)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薛延陀大军被李绩全灭于若真水!
连续听了两遍,突厥人还是没反应过来,几乎是处于懵逼状态。◇↓,
不可思议,但确确实实发生了。
阿史那思摩后知后觉,现在总算是闹明白李治和谢逸为何要来定襄,感情是来拖延时间的。
成功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给李绩争取了时间北上,在若真水设下伏击。自己这边不知道,不曾通报消息给薛延陀人,更没有北上夹击,所以李绩的伏击便的很从容,很容易便成功了。
到了现在,过程如何已经不重要了,要紧的是结果。
薛延陀已经被彻底歼灭,等于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援助,李绩的大军就在北方不远处。
想想都后怕啊,幸好自己近几日没有轻举妄动,负责李绩的大军掉头南下,自己还有活路吗?
哼哼,当真是好算计啊!
关键是人家算计成功了,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被人当成白痴一样。
唉,想想真是悲剧啊!
不过幸好,白痴也就白痴的好处,至少没有撕破脸皮,自己不过是与突利失有过接触,并不能公开扯旗造反,或者做出过明确的承诺,所以大唐朝廷并不能将自己怎样。
纵然失去了李世民的信任,皇帝陛下心中多有猜忌和仇恨,也不能把自己怎么着。毕竟少个罪名嘛,而自己还是突厥人的可汗,为了定襄的稳定,李世民不会轻举妄动的。
不过,从此之后,这兵权恐怕……
皇帝是不能容忍兵权掌握在一个不忠的人手中,李绩大军南下之后,必定会有措施。
唉!
事到如今,还能怎样呢?能够保住身家性命。地位富贵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谁让最初自己鬼迷心窍,中间又优柔寡断呢?
机会错过了,便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就是命!
至于其他的突厥贵族,或许心中本来还有几分不服气,打算等薛延陀大军到达之后再做打算的。
到了此刻,也已经没有打算的必要了,也跟没有打算的机会了。
薛延陀灭族是必然的。虽然夷男逃走了,但是主力已经完全被歼灭,剩下些许女人和孩子能有什么作为?
草原上从来就是这样若有强势,吞并与同化每天都在进行着,几千年来被吞并的部族太多太多。
有太多民族已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昔日的草原部族,突厥人再清楚不过。
薛延陀完蛋了,突厥呢?
如果不是西突厥至今仍然强大,也许突厥这个民族也会很快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
至于薛延陀人灭亡之后。草原上的权力真空会由哪个部族来接手,现在还不好说,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回纥人吧!
阿史那思摩心里这样想着,大唐朝廷应该不希望西突厥继续向东扩充。也不希望东边突厥再次壮大,所以扶持回纥人的可能性最大。
不出意外,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草原上的一切现在都会由大唐人说了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这样的局面。
不为别的,就凭那个神乎其神的震天雷。
阿史那思摩的目光落到谢逸身上,眼神相当的复杂。这个年轻人真的不简单啊!
此时此刻,阿史那思摩终于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可能,也许李治来长安不见得是李世民的安排。
一个父亲,断然没有道理让自己幼小且备受疼爱的儿子轻易冒险,联想到李治此前人在河东,所以阿史那思摩心头浮现起一个看似有些冒失的可能。
也许……
也许这是李治和谢逸自作主张的结果吧,十三岁的少年能有什么主见,最大的可能还是谢逸做主的。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敢于如此大胆,如此的有魄力,而且一代名将李绩还愿意配合他。当真是不简单啊,大唐得此一人才,得益太多太多。
对于周边各邦国部族而言,则是一个悲剧,阿史那思摩相信会是这样的,这事完全可以走着瞧。
……
那边李治满脸得意,匆匆写下一封奏疏,加了火漆密封,然后交给使臣带去长安报捷。
使者喜滋滋地走了,这绝对是近十年来分量最重的一份捷报,作为报讯人他觉得很骄傲,回到长安之后必定也赏赐多多。别的不说,晋王殿下这里已经发赏赐了。
“谢长史,我们成功了!”李治很得意地转身欲谢逸一起分享这个巨大的喜悦。
“嗯!”谢逸轻轻点头,直到此时他才完全放下心来,这场冒险的豪赌算是赢了。
是的,赢了!
自己这边算是拖延时间也创造机会,李绩果然是不负众望,没有辜负一代名将的称号,成功将薛延陀人阻击。
原本预想的只是阻击,让夷男知难而退即可,却不想战果如此的出乎意料,让人惊喜。全歼了薛延陀主力啊,这可当真是算得上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现实和记忆里的历史轨迹也算是完全对上了,薛延陀这个部族确实灭亡了,和历史上一般无二。
不出意外,薛延陀彻底消失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往后也就只有史书上才会有他们的名号了。
解决了薛延陀,突厥人也就安分多了,现在再看阿史那思摩和一众突厥贵族,是真真的老实多了。
在草原上,一切靠实力说话,果然是绝对的真理。
如果说震天雷只是让他们震惊,李绩在若真水的大捷几乎将他们吓破了胆,也彻底断绝了他们异动的任何可能。
现在,他们必须老老实实。
事到如今,西南的松州什么情况,是否击败了吐蕃人已经不重要了,北部边疆的战争威胁算是彻底解除了。
薛延陀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开,施压灵州的西突厥人也是识相退兵的,这是必然之事。
总而言之。此番草原之行算是圆满顺利,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的。
捷报已经送去长安,李世民高兴的同时,长安城里也相当于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尤其是李治,就皇子晋王殿下将彻底走到人前,而且是带着巨大的功劳回去,这是其他任何皇子都无可比拟的功绩。
李治将通过这个机会登上历史舞台,而且是以最绚烂的方式华丽登场,这正是谢逸希望看到的局面。
至于自己……
功劳肯定是有的,但罪过似乎也不少。私自带李治来定襄并且与李绩不请示便出兵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犯忌讳的。
李世民肯定要兴师问罪,不过有一场巨大的胜利,还有神乎其神的震天雷,李世民的态度应该能有所缓和。将功补过,最起码可以功过相抵,只要不问罪就行,至于所谓的功劳和上次,谢逸并不是很在乎。
而且回到长安之后。还必须得刻意低调才行,或者说从此刻开始就得如此,比如首先就得疏远英国公李绩。
虽然李绩将来对李治至关重要,但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原则上必须是这样的。一个臣子私下里与一位领命的大将关系熟络,而且还一群谋划出兵,还有经过皇帝的同意,这是严重犯忌讳的事情。
如此私下里两人再保持良好的关系。皇帝能放心吗?再者,最要紧的是对李治也没有任何好处。
自己是晋王府长史,李绩是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某种程度上都是李治的长史。两个左膀右臂,文武相互勾连,这并非好事,作为一个皇子,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受到皇帝的猜忌。
在皇位和权力面前,纵然是父子也会相互猜忌,没有丝毫感情可言。即便是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情深,旁人也会以此来攻讦李治。最为晋王府长史,谢逸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李治减少麻烦,至少不会成为他的弱点,更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如果将来李世民特别看重李治,自己的某些行事和存在若不注意,很有可能成为李治的绊脚石。李世民若爱子心切,焉知不会想办法清理绊脚石。
关乎皇位继承,必须慎之又慎,这就是接触到大唐权力核心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吧!
所以李绩大军回来之后,自己应该减少与李绩的接触,或者说直接不接触,甚至还得制造点矛盾。
嗯,是这样的,想必整个道理李绩也懂,会有这个默契的。能够成为柱国大将,手握重兵,要是连这点意识都没有,绝对活不到现在。
……
想要找个借口给人找茬很容易,待李绩大军返回定襄的时候,谢逸便奉了晋王殿下的旨意,先是犒劳军队,却也问责李绩,为何没有抓住薛延陀可汗夷男。
夷男跑了,突然成为一个绝好的借口,李绩意识到了,谢逸也意识到了。当他得知,李绩的部将一直紧追不舍,却始终没抓到人的时候,便完全明白了。
看来英国公也怕功高震主,在给自己想办法呢,既然如此这个双簧就好唱了。
唯独不大理解的是李治,谢逸好一番解释之后,李治才懵懂地理解。一个亲王,一个皇子与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过从甚密,关系良好不是好事;与此同时,李治的问责也给李世民做点铺垫,英国公的请罪奏疏也就好处理了。
某种程度上,这算是李治、自己和李绩之前的一个默契,相互对对方恩惠。
于是乎,明明是打了胜仗,但定襄草原上的气氛却不怎么好。谁也没有着急离开,他们都在等候长安的圣旨。
……
“捷报,捷报!”
当插着红翎的骑兵呼啸着冲进长安城的时候,城门守军和接上的百姓全都自发地让开了。
报捷的使者向来地位高人一等,是可以在长安城里策马飞扬的,谁要是阻碍延误那是要问罪的。
看到报捷的使者,守军和长安百姓多少有点懵,哪来的捷报?松州大捷不是许久之前的事情吗?难道有猛揍了吐蕃人?不对啊,那该从西南方来才是。
众人正在疑惑之时,只听使者大声喊道:“若真水大捷,若真水大捷……”
若真水在哪里,很多人不知道,但既然是大捷,肯定是唐军打了胜仗,这便足够了。
在众人的避让之下,使者一路策马到了皇宫门口,然后将晋王李治与英国公李绩的两份奏疏高高举起,快速向太极殿跑去。
此时此刻,朝会尚未结束,听到报捷的呼喊声,太极殿上 君臣都伸长了脑袋,也有不少人面面相觑。
李世民心情略微澎湃,心中隐约有所期盼,但不清楚具体状况,只是道:“快宣!”
一路风尘仆仆的使者很荣幸地进入三公九卿,文臣武将才能列席的太极殿,匆匆来到御座下,叩首举起奏疏,朗声道:“陛下,晋王殿下、英国公李绩呈送捷报,冬月初七,薛延陀大军南下侵犯我大唐边疆。
晋王殿下指派并州都督府长史李绩出兵阻击,于若真水大败薛延陀,劝谏其主力十余万。”
轰!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虽然北部边疆动荡不安是众所周知之事,但一直没有摆上台面。此刻,消息突然爆出来证实了传言,但结果却让人格外吃惊。
全歼薛延陀主力十余万,这才是重点。
天啊,李绩到底在北边干了什么事?此举等若是灭了整个薛延陀啊,恍惚间竟然发生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包括御座上的李世民,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他知道儿子李治和谢逸去草原稳住阿史那思摩的同时,李绩率部前去截击薛延陀。
对此他没有过高的期望,只是希望能够化解危机,不要酿成兵祸,儿子也能平安回来就好。
却不想,结果竟然是……不仅成功化解了边疆危机,还顺手做了一件了不得,让人惊喜万分的大事。
薛延陀就这么完了?李世民早就有此想法,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更烦恼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集中兵力进攻薛延陀。
却不想,恍惚之间,李绩便把这事给办妥了,如此的容易,堪称是不费吹灰之力。
惊喜啊,李二陛下惊喜不已,一时间竟险些不知道说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