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临阵换将的忌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帝国之主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中州。
自从三日之前,一封加急奏报从帝都东门传进来,整个朝堂就陷入了动荡和不安中。来自潼山关守关大将汤明哲的奏报,让群臣得知了潼山关战事危急的同时,也在朝堂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这位城卫军的军团长,竟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玩了一出先斩后奏,主动放弃了原山郡和安庆郡边界处的核心屏障潼山关,进而退守许都。
但凡是对帝国版图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安庆郡的东半部,自此拱手让给了燕云军!
事关整个天下的争端,半郡得失似乎并不算太关键。但潼山关毕竟是中路战线的核心支撑点,意义非凡。就这么放弃,对于军心士气乃至天下对乾明昊陛下的信心,都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消息传来的当天,几乎立刻就有大臣攻讦汤明哲懦弱畏战,直接导致了潼山关的未破先败。
更有大臣认为汤明哲极有可能里通伪帝,故意放开潼山关让燕云军西进。并要求惩办汤明哲,第一时间派大臣接替城卫军军团长职务,以防战事进一步糜烂。
面对着群情激奋,御案之后的乾明昊脸色有些难看。
倒不是说被汤明哲主动放弃潼山关的决定气得,尽管最初的时候他的确很愤怒,但能被老皇帝看中,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珍妃缘故,五皇子自身也是相当出色的。他很快就想明白,若潼山关的形势真如汤明哲所言,那主动撤退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或许短时间内影响不好,但就长远来看,放燕云军长驱直入、拉长他们战线,绝对不失为一步妙棋。
他真正气恼的,是群臣们的表现。
老皇帝乾元基在的时候,朝议时类似的争吵并不少见。但那样的争吵,跟眼下他遭遇的局面却大有不同。五皇子很清楚,乾元基时代的群臣,即便是因为政见不同争吵,也会时刻注意老皇帝、以乾元基的意志为转移。可眼下太极殿上的文武百官,除了几位重臣表现的老成持重外,大部分官员都过于主动和轻浮,甚至有隐隐联合起来逼迫他做决断的意味。
说穿了,他们还没把乾明昊放到跟乾元基一个地位上。虽说承认他是天子,但这位才登基没几个月的皇帝,显然还没有立下自己的威严。
或许,自己要找机会收拾几个不开眼的家伙,也好让这些官员们明白什么叫天威难测、什么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陛下,城卫军撤退毕竟需要时间。事不宜迟,现在应立即派出特使,携圣旨前往潼山关,拿下汤明哲并押解回京,并另觅大将严守雄关,或许还可挽回局面。即便来不及挽回,也可命撤出来的城卫军在潼山关后的铜卢府层层设防,以阻挡伪帝军队西进,给我方调兵遣将争取更多时间。”
又有官员从朝臣中出列,陈述着先前文武们已经说了的方案。除了换了套说辞外,真正的动作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翻来覆去一连听了七八遍,让乾明昊心中说不出的腻歪。
他终于忍不住猛的一拍御案,冷哼道:“够了!”
天子发威,终究还是有森然气度。被他一声怒喝,太极殿中低低的喧哗戛然而止,骤然变得安静下来,殿中的温度也仿佛迅速下降了好几度。还在说个不停的那名老倌被吓了一跳,不明白一言不发的陛下怎么突然间就怒了。但他的反应倒是很快,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但立即就开始称错请罪。
半响的沉默。
关键时刻,还是内政大臣陈三生站出来解了围。这位先皇留下来、隐隐充当了顾命大臣的重臣,同样看出来汤明哲此举的用意,也清楚乾明昊的态度,道:“潼山关下,汤将军要面对的毕竟是燕云军和松江军的联军,又有新型的抛石机。死守潼山关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相信汤将军这么决断必然有他的用意。”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何况,自古兵书有言,临阵换将乃是大忌。我虽不通兵事,但也知道这句话。即便真要追究潼山关失守责任,也应等城卫军集体撤回许都、战线基本稳定下来再说。”
临阵换将这个忌讳,但凡稍微读过一点兵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说服了一些官员的同时,也让乾明昊暗暗点头。
接替了封武担任军务大臣的霍韬略,看到陈三生出面,自己也随后站了出来。
就潼山关的战事而言,满朝的文武中没有几个能比他看的更透彻的:“臣亦有话要说!两军交战,以保存力量、杀伤敌人为上,不应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何况,汤明哲奏报上讲的清清楚楚,并非畏战而逃,而是有序撤退,并伺机引诱、追杀燕云军团追杀的部队。或许,要不了几天咱们就能等到捷报了。”
两位最有分量的重臣相继开口,让其他众臣从中揣摩到了不少。
聪明人都已经意识到,陛下似乎没有想要严惩汤明哲的意思。有那见风使舵、先前又没开过口的,开始纷纷改口,替汤明哲开脱。即便仍有执拗的,也不敢再坚持撤换、查办汤明哲,改口小惩大诫,以便让其戴罪立功。
一场朝堂风波,短暂的平息下来。
不过,潼山关失守的影响,却没那么容易就此平息下来,反而开始不断发酵。短短两天时间,中路战事不利的消息就从朝堂扩散开来,传遍了整个中州。上到贵族富商,下到走卒马夫,都知道了城卫军溃败、潼山关失守的消息。一时间,谣言四散,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就突显出了控制舆论的重要性了。
如果帝都能有一份类似《松江官报》的权威报纸,并且积极主动的进行宣传,民间的舆论绝对会朝正面引导。只是,军情局虽然弄到了松江军的报纸,也一度准备模仿,但随着老皇帝的驾崩、新皇登基引发内战,报纸的事便被耽搁下来。
而且,这个时代的朝臣对于舆论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更认为失败是一种耻辱,不屑于提及,只一味的封锁消息,结果只会变相纵容了流言的传播。
这其中,更有燕云军的暗探推波助澜,在各大酒楼茶馆主动造谣,夸大潼山关的失利。一时间,中州陷入了风云激荡中。哪怕乾明昊居于皇城深宫之中,都感觉到了那种不安和动荡的氛围,可想而知潼山关失守带来的影响。
万幸的是,今日又一封从东面传回来的加急奏报,犹如久旱甘露、雪中送炭一般,化解了这场被突然引爆的信任危机,让动荡的中州局势重新稳定了不少。
城卫军骑兵撤退时设伏,引诱燕云军的骑兵孤军深入,跟后方追击部队脱节,结果被重创!
不仅阵斩了八千敌方骑兵(夸大了战果),更俘获了不下三千多的俘虏,外加大批的盔甲武器和战马!
消息传来,不仅朝堂上的官员安心了很多,就连心里多少有些没底的乾明昊也长出了一口气。他当即命令各级官员将消息传喻各地,务必要大张旗鼓宣传,让各州郡治下都知道这场难得的大胜,以稳定军心。
至于战报的真实性,并没有多少人怀疑。
原因很简单,如果只报了杀伤数字,那以潼山关失守的结果为前提,肯定有很多人会怀疑造假。但有三千俘虏在,那就基本不可能出错了。是否是真的,只要派人勘验一下俘虏人数,自然就能拆穿。汤明哲只要不是蠢到了家,就绝不会在这个数目上动任何手脚。
几乎可以确定,城卫军的确打赢了一场伏击战!
有这个捷报在,无疑证实了汤明哲先前奏报所言的真实,也顺带堵住了所有怀疑城卫军畏战逃亡的官员的嘴,让他们无话可说
既然确定了汤明哲的决定是有意义的,而非畏战,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法。奏报传来的当天朝会后,乾明昊就已经命人筹备新的粮饷辎重,并且让招募的一批新兵做好开赴准备了。几天来,基本已经组织完毕,即日即可赶往许都,增援城卫军。
同一时间,对汤明哲的处理结果也随着圣旨一并下达。
不出其他大臣们预料,只不痛不痒的斥责了几句,旋即就是让汤明哲和城卫军戴罪立功。不过,放弃潼山关情有可原,毕竟两军已经在那里交战很久,但安庆郡的郡城许都却是中线的重中之重,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了。许都一旦失守,整个安庆郡将会彻底沦陷。接下来,燕云军不管是进军清河还是进军芜湖,都能给帝都中州带来巨大的威胁。
所以,乾明昊明确在圣旨中要求,汤明哲接下来必须死守许都,不可再后退一步,否则无论任何原因均定斩不饶!
这涉及中整个中线战事的成败,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份圣旨,连带着粮饷辎重和新兵补充的公文,差不多在城卫军退回许都的同时,一前一后传进了这座有千年历史的三朝古城!(未完待续。)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中州。
自从三日之前,一封加急奏报从帝都东门传进来,整个朝堂就陷入了动荡和不安中。来自潼山关守关大将汤明哲的奏报,让群臣得知了潼山关战事危急的同时,也在朝堂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这位城卫军的军团长,竟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玩了一出先斩后奏,主动放弃了原山郡和安庆郡边界处的核心屏障潼山关,进而退守许都。
但凡是对帝国版图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安庆郡的东半部,自此拱手让给了燕云军!
事关整个天下的争端,半郡得失似乎并不算太关键。但潼山关毕竟是中路战线的核心支撑点,意义非凡。就这么放弃,对于军心士气乃至天下对乾明昊陛下的信心,都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消息传来的当天,几乎立刻就有大臣攻讦汤明哲懦弱畏战,直接导致了潼山关的未破先败。
更有大臣认为汤明哲极有可能里通伪帝,故意放开潼山关让燕云军西进。并要求惩办汤明哲,第一时间派大臣接替城卫军军团长职务,以防战事进一步糜烂。
面对着群情激奋,御案之后的乾明昊脸色有些难看。
倒不是说被汤明哲主动放弃潼山关的决定气得,尽管最初的时候他的确很愤怒,但能被老皇帝看中,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珍妃缘故,五皇子自身也是相当出色的。他很快就想明白,若潼山关的形势真如汤明哲所言,那主动撤退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或许短时间内影响不好,但就长远来看,放燕云军长驱直入、拉长他们战线,绝对不失为一步妙棋。
他真正气恼的,是群臣们的表现。
老皇帝乾元基在的时候,朝议时类似的争吵并不少见。但那样的争吵,跟眼下他遭遇的局面却大有不同。五皇子很清楚,乾元基时代的群臣,即便是因为政见不同争吵,也会时刻注意老皇帝、以乾元基的意志为转移。可眼下太极殿上的文武百官,除了几位重臣表现的老成持重外,大部分官员都过于主动和轻浮,甚至有隐隐联合起来逼迫他做决断的意味。
说穿了,他们还没把乾明昊放到跟乾元基一个地位上。虽说承认他是天子,但这位才登基没几个月的皇帝,显然还没有立下自己的威严。
或许,自己要找机会收拾几个不开眼的家伙,也好让这些官员们明白什么叫天威难测、什么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陛下,城卫军撤退毕竟需要时间。事不宜迟,现在应立即派出特使,携圣旨前往潼山关,拿下汤明哲并押解回京,并另觅大将严守雄关,或许还可挽回局面。即便来不及挽回,也可命撤出来的城卫军在潼山关后的铜卢府层层设防,以阻挡伪帝军队西进,给我方调兵遣将争取更多时间。”
又有官员从朝臣中出列,陈述着先前文武们已经说了的方案。除了换了套说辞外,真正的动作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翻来覆去一连听了七八遍,让乾明昊心中说不出的腻歪。
他终于忍不住猛的一拍御案,冷哼道:“够了!”
天子发威,终究还是有森然气度。被他一声怒喝,太极殿中低低的喧哗戛然而止,骤然变得安静下来,殿中的温度也仿佛迅速下降了好几度。还在说个不停的那名老倌被吓了一跳,不明白一言不发的陛下怎么突然间就怒了。但他的反应倒是很快,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但立即就开始称错请罪。
半响的沉默。
关键时刻,还是内政大臣陈三生站出来解了围。这位先皇留下来、隐隐充当了顾命大臣的重臣,同样看出来汤明哲此举的用意,也清楚乾明昊的态度,道:“潼山关下,汤将军要面对的毕竟是燕云军和松江军的联军,又有新型的抛石机。死守潼山关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相信汤将军这么决断必然有他的用意。”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何况,自古兵书有言,临阵换将乃是大忌。我虽不通兵事,但也知道这句话。即便真要追究潼山关失守责任,也应等城卫军集体撤回许都、战线基本稳定下来再说。”
临阵换将这个忌讳,但凡稍微读过一点兵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说服了一些官员的同时,也让乾明昊暗暗点头。
接替了封武担任军务大臣的霍韬略,看到陈三生出面,自己也随后站了出来。
就潼山关的战事而言,满朝的文武中没有几个能比他看的更透彻的:“臣亦有话要说!两军交战,以保存力量、杀伤敌人为上,不应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何况,汤明哲奏报上讲的清清楚楚,并非畏战而逃,而是有序撤退,并伺机引诱、追杀燕云军团追杀的部队。或许,要不了几天咱们就能等到捷报了。”
两位最有分量的重臣相继开口,让其他众臣从中揣摩到了不少。
聪明人都已经意识到,陛下似乎没有想要严惩汤明哲的意思。有那见风使舵、先前又没开过口的,开始纷纷改口,替汤明哲开脱。即便仍有执拗的,也不敢再坚持撤换、查办汤明哲,改口小惩大诫,以便让其戴罪立功。
一场朝堂风波,短暂的平息下来。
不过,潼山关失守的影响,却没那么容易就此平息下来,反而开始不断发酵。短短两天时间,中路战事不利的消息就从朝堂扩散开来,传遍了整个中州。上到贵族富商,下到走卒马夫,都知道了城卫军溃败、潼山关失守的消息。一时间,谣言四散,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就突显出了控制舆论的重要性了。
如果帝都能有一份类似《松江官报》的权威报纸,并且积极主动的进行宣传,民间的舆论绝对会朝正面引导。只是,军情局虽然弄到了松江军的报纸,也一度准备模仿,但随着老皇帝的驾崩、新皇登基引发内战,报纸的事便被耽搁下来。
而且,这个时代的朝臣对于舆论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更认为失败是一种耻辱,不屑于提及,只一味的封锁消息,结果只会变相纵容了流言的传播。
这其中,更有燕云军的暗探推波助澜,在各大酒楼茶馆主动造谣,夸大潼山关的失利。一时间,中州陷入了风云激荡中。哪怕乾明昊居于皇城深宫之中,都感觉到了那种不安和动荡的氛围,可想而知潼山关失守带来的影响。
万幸的是,今日又一封从东面传回来的加急奏报,犹如久旱甘露、雪中送炭一般,化解了这场被突然引爆的信任危机,让动荡的中州局势重新稳定了不少。
城卫军骑兵撤退时设伏,引诱燕云军的骑兵孤军深入,跟后方追击部队脱节,结果被重创!
不仅阵斩了八千敌方骑兵(夸大了战果),更俘获了不下三千多的俘虏,外加大批的盔甲武器和战马!
消息传来,不仅朝堂上的官员安心了很多,就连心里多少有些没底的乾明昊也长出了一口气。他当即命令各级官员将消息传喻各地,务必要大张旗鼓宣传,让各州郡治下都知道这场难得的大胜,以稳定军心。
至于战报的真实性,并没有多少人怀疑。
原因很简单,如果只报了杀伤数字,那以潼山关失守的结果为前提,肯定有很多人会怀疑造假。但有三千俘虏在,那就基本不可能出错了。是否是真的,只要派人勘验一下俘虏人数,自然就能拆穿。汤明哲只要不是蠢到了家,就绝不会在这个数目上动任何手脚。
几乎可以确定,城卫军的确打赢了一场伏击战!
有这个捷报在,无疑证实了汤明哲先前奏报所言的真实,也顺带堵住了所有怀疑城卫军畏战逃亡的官员的嘴,让他们无话可说
既然确定了汤明哲的决定是有意义的,而非畏战,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法。奏报传来的当天朝会后,乾明昊就已经命人筹备新的粮饷辎重,并且让招募的一批新兵做好开赴准备了。几天来,基本已经组织完毕,即日即可赶往许都,增援城卫军。
同一时间,对汤明哲的处理结果也随着圣旨一并下达。
不出其他大臣们预料,只不痛不痒的斥责了几句,旋即就是让汤明哲和城卫军戴罪立功。不过,放弃潼山关情有可原,毕竟两军已经在那里交战很久,但安庆郡的郡城许都却是中线的重中之重,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了。许都一旦失守,整个安庆郡将会彻底沦陷。接下来,燕云军不管是进军清河还是进军芜湖,都能给帝都中州带来巨大的威胁。
所以,乾明昊明确在圣旨中要求,汤明哲接下来必须死守许都,不可再后退一步,否则无论任何原因均定斩不饶!
这涉及中整个中线战事的成败,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份圣旨,连带着粮饷辎重和新兵补充的公文,差不多在城卫军退回许都的同时,一前一后传进了这座有千年历史的三朝古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