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号隆武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将白最新章节!
从赵显回到临安之后,尽管他每日看起来无所事事,但是在他有意无意的授意之下,临安的朝局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首先,原本已经致仕告老的高太师重新起复,仍旧坐在了政事堂宰辅的位置上,加上原本的政事堂宰辅谢康,以及临时顶替严靖进入政事堂的原吏部尚书李晟三人,组成了新一代的政事堂。
说起李晟,此人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在吏部担任尚书也有四五年时间。原本天官尚书不拜相,身为天官尚书的李晟,该是要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致仕为止的,但是政事堂宰辅的人数必须要是奇数,所以不得不把这位天官尚书补进政事堂。
吏部天官,原本就是六部之中权柄最重的位置,天官尚书不拜相的规矩,也是为了限制吏部尚书的权柄,但是此时事急从权,除了李晟这个三朝老臣之外,整个朝堂之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进入政事堂了。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进入临安城之时,林青跟赵慷等人,未经过赵显同意,就私自下狠手杀了不少出头的文官,导致临安城里不少老臣愤然上书告老,此时整个临安朝廷,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缺人状态。
李晟入政事堂,那他就不可能再兼任吏部尚书,这个六部之中权力最大的一部,就这样空了出来,就连赵显麾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任这个吏部尚书,正在他烦恼之时,高明玉亲自登了肃王府的大门。
眼下肃王府上下已经在着手迎娶这位高老大人的孙女,而高明玉最近也多次在国子监开讲,替赵显说了不少好话,可以说肃王府与高家,正处于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因此高明玉很容易的就进了肃王府的大门,在肃王府的书房里头见到了赵显。
“老大人此行何来?”
赵显亲自给这个老头子倒了杯茶,轻声问道。
高明玉受宠若惊,起身谢过的赵显,然后笑呵呵的坐了下来:“听说王爷在位吏部尚书人选烦恼?”
吏部负责察查官吏,以及官员升迁,拔擢,贬谪等等,是官中之官,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衙门,历代吏部尚书不拜相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吏部尚书的只能本就不输宰辅,可以说是要害衙门之一。
因此,这个位置对于赵显来说极为关键,如果是一个有能力的吏部尚书,至多三四年工夫,就可以把让赵显在朝堂上彻底扎根。
原本颇有才干的严靖十分合适这个位置,但是严靖自己选择在抽身而退,赵显对此也没有办法。
赵显笑着看了高明玉一眼,微笑道:“老大人不会又有什么学生推荐吧?”
高明玉喝了口茶,微笑摇头:“此人虽然才干不是如何出众,但是绝对肃王殿下来说,他绝对是最合适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
“说来听听。”
高明玉呵呵一笑:“这人姓高,名叫高通,奉命巡抚闽地已经五年有余,现在刚刚好是入京述职的时候,他去年的吏部考功是上甲,正该升迁,以他一个二品地方官,升为二品京官,再合适不过了。”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二品地方官升为二品京官,就算升迁,也不可能直接升到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按照常理,一个礼部甚至工部的侍郎也就是顶天了。”
高明玉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轻笑道:“直接让他做吏部尚书的确会惹人非议,不如就吏部左侍郎代行尚书事如何?”
赵显皱眉思索了片刻,随即轻轻点了点头。
对于高家,这两天他也让宗卫府的人打听了不少消息,对于高明玉口中的这个“高通”,赵显并不陌生,这个人的资料,一早就已经摆在了他书房里的案桌上。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高通是高明玉的亲生儿子,同时也是高雅儿的父亲,也就是赵显的未来老丈人,如果高通有能力执掌吏部,那对于赵显来说,的确是一个合适到不能再合适的人选。
毕竟按照礼法规矩,一旦赵显纳了高雅儿为侧室,高通就是赵显的“妻族”之一,将来如果肃王府被夷三族,那么这个高通也是跑不掉的。
人与之人之间,再没有什么比这种一损俱损的关系值得信赖了。
赵显思索了片刻,然后不得不轻轻点头,答应了高老头的要求。
高老大人喜笑颜开。
一个吏部尚书,已经丝毫不输给朝堂宰辅,如今高家可以说的上是一门两宰辅,高老头自然兴奋无比。
“老大人,事先说好,吏部不同于礼部工夫这种清闲的衙门,也不同于户部,工部这种忙碌的衙门,但是吏部极为特殊,身在天官尚书这个位置上,如果做不出事情,不管是谁都没有用。”
“如果本王的那位未来老丈人,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本王想看到的成绩,那他也在这个位置上做不长。”
高明玉神情一凛,轻声道:“殿下所言甚是,等犬子回京,老夫必然一字不漏的转告于他,教他在吏部实心用事,好在朝堂之上成为肃王殿下的助力。”
赵显轻轻点头:“等本王那位未来岳父回了临安,劳烦老大人通知他一声,就说本王想见一见他。”
高明玉弯下身子,语气诚挚:“老夫知道了,等他回了临安,老朽会第一时间让他来肃王府拜会殿下。”
“如此,老朽也就不打扰殿下了,这便告辞。”
说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负手就离开了肃王府。
赵显从书房离开,送这位年逾古稀的高老大人到了肃王府门口,然后望着这个老家伙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
“先前明明说好,只要一个我肃王府侧妃的位置,如今因这一个侧妃,连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也敢开口讨要了。”
“罢了,给就给了,看你们拿不拿的住吧。”
见高明玉走的远了,赵显正准备转身回到肃王府里头,一不小心抬头看到后巷街对面的那座门户高大的陈静之宅邸。
那里原本是肃王府的故地。
眼下陈静之本人已经殉国而去,但是陈静之的家小暂时没有被赵显问罪,仍旧住在相府里头,就在昨天,陈静之的家里人已经尽数离开这座相府,只留给赵显这么一个大大的空壳。
赵显盯着这座陈相府看了半天,随即轻轻发出一阵感慨:“该是肃王府的,就还是肃王府的,陈静之从这座大宅子搬了出来,我肃王府也是时候搬回去了。”
说完,他转身看了看皇宫方向,
此时,已经是成康十六年的十一月份,还有短短一个月时间,这年就会彻底结束,大启也会迎来新的年号,隆武。
而明年,就是隆武元年。(未完待续)
从赵显回到临安之后,尽管他每日看起来无所事事,但是在他有意无意的授意之下,临安的朝局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首先,原本已经致仕告老的高太师重新起复,仍旧坐在了政事堂宰辅的位置上,加上原本的政事堂宰辅谢康,以及临时顶替严靖进入政事堂的原吏部尚书李晟三人,组成了新一代的政事堂。
说起李晟,此人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在吏部担任尚书也有四五年时间。原本天官尚书不拜相,身为天官尚书的李晟,该是要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致仕为止的,但是政事堂宰辅的人数必须要是奇数,所以不得不把这位天官尚书补进政事堂。
吏部天官,原本就是六部之中权柄最重的位置,天官尚书不拜相的规矩,也是为了限制吏部尚书的权柄,但是此时事急从权,除了李晟这个三朝老臣之外,整个朝堂之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进入政事堂了。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进入临安城之时,林青跟赵慷等人,未经过赵显同意,就私自下狠手杀了不少出头的文官,导致临安城里不少老臣愤然上书告老,此时整个临安朝廷,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缺人状态。
李晟入政事堂,那他就不可能再兼任吏部尚书,这个六部之中权力最大的一部,就这样空了出来,就连赵显麾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任这个吏部尚书,正在他烦恼之时,高明玉亲自登了肃王府的大门。
眼下肃王府上下已经在着手迎娶这位高老大人的孙女,而高明玉最近也多次在国子监开讲,替赵显说了不少好话,可以说肃王府与高家,正处于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因此高明玉很容易的就进了肃王府的大门,在肃王府的书房里头见到了赵显。
“老大人此行何来?”
赵显亲自给这个老头子倒了杯茶,轻声问道。
高明玉受宠若惊,起身谢过的赵显,然后笑呵呵的坐了下来:“听说王爷在位吏部尚书人选烦恼?”
吏部负责察查官吏,以及官员升迁,拔擢,贬谪等等,是官中之官,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衙门,历代吏部尚书不拜相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吏部尚书的只能本就不输宰辅,可以说是要害衙门之一。
因此,这个位置对于赵显来说极为关键,如果是一个有能力的吏部尚书,至多三四年工夫,就可以把让赵显在朝堂上彻底扎根。
原本颇有才干的严靖十分合适这个位置,但是严靖自己选择在抽身而退,赵显对此也没有办法。
赵显笑着看了高明玉一眼,微笑道:“老大人不会又有什么学生推荐吧?”
高明玉喝了口茶,微笑摇头:“此人虽然才干不是如何出众,但是绝对肃王殿下来说,他绝对是最合适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
“说来听听。”
高明玉呵呵一笑:“这人姓高,名叫高通,奉命巡抚闽地已经五年有余,现在刚刚好是入京述职的时候,他去年的吏部考功是上甲,正该升迁,以他一个二品地方官,升为二品京官,再合适不过了。”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二品地方官升为二品京官,就算升迁,也不可能直接升到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按照常理,一个礼部甚至工部的侍郎也就是顶天了。”
高明玉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轻笑道:“直接让他做吏部尚书的确会惹人非议,不如就吏部左侍郎代行尚书事如何?”
赵显皱眉思索了片刻,随即轻轻点了点头。
对于高家,这两天他也让宗卫府的人打听了不少消息,对于高明玉口中的这个“高通”,赵显并不陌生,这个人的资料,一早就已经摆在了他书房里的案桌上。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高通是高明玉的亲生儿子,同时也是高雅儿的父亲,也就是赵显的未来老丈人,如果高通有能力执掌吏部,那对于赵显来说,的确是一个合适到不能再合适的人选。
毕竟按照礼法规矩,一旦赵显纳了高雅儿为侧室,高通就是赵显的“妻族”之一,将来如果肃王府被夷三族,那么这个高通也是跑不掉的。
人与之人之间,再没有什么比这种一损俱损的关系值得信赖了。
赵显思索了片刻,然后不得不轻轻点头,答应了高老头的要求。
高老大人喜笑颜开。
一个吏部尚书,已经丝毫不输给朝堂宰辅,如今高家可以说的上是一门两宰辅,高老头自然兴奋无比。
“老大人,事先说好,吏部不同于礼部工夫这种清闲的衙门,也不同于户部,工部这种忙碌的衙门,但是吏部极为特殊,身在天官尚书这个位置上,如果做不出事情,不管是谁都没有用。”
“如果本王的那位未来老丈人,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本王想看到的成绩,那他也在这个位置上做不长。”
高明玉神情一凛,轻声道:“殿下所言甚是,等犬子回京,老夫必然一字不漏的转告于他,教他在吏部实心用事,好在朝堂之上成为肃王殿下的助力。”
赵显轻轻点头:“等本王那位未来岳父回了临安,劳烦老大人通知他一声,就说本王想见一见他。”
高明玉弯下身子,语气诚挚:“老夫知道了,等他回了临安,老朽会第一时间让他来肃王府拜会殿下。”
“如此,老朽也就不打扰殿下了,这便告辞。”
说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负手就离开了肃王府。
赵显从书房离开,送这位年逾古稀的高老大人到了肃王府门口,然后望着这个老家伙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
“先前明明说好,只要一个我肃王府侧妃的位置,如今因这一个侧妃,连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也敢开口讨要了。”
“罢了,给就给了,看你们拿不拿的住吧。”
见高明玉走的远了,赵显正准备转身回到肃王府里头,一不小心抬头看到后巷街对面的那座门户高大的陈静之宅邸。
那里原本是肃王府的故地。
眼下陈静之本人已经殉国而去,但是陈静之的家小暂时没有被赵显问罪,仍旧住在相府里头,就在昨天,陈静之的家里人已经尽数离开这座相府,只留给赵显这么一个大大的空壳。
赵显盯着这座陈相府看了半天,随即轻轻发出一阵感慨:“该是肃王府的,就还是肃王府的,陈静之从这座大宅子搬了出来,我肃王府也是时候搬回去了。”
说完,他转身看了看皇宫方向,
此时,已经是成康十六年的十一月份,还有短短一个月时间,这年就会彻底结束,大启也会迎来新的年号,隆武。
而明年,就是隆武元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