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东西交融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蜀汉战鬼最新章节!
第十三章东西交融
“既然礼品是书籍,还请相父查阅。”刘禅让从昆图斯手下接过礼物的宦官将书籍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拆开包裹,只见里面是整齐地书籍,上面的汉字并不美观,但姑且能够看懂。比起汉字的内容,诸葛亮最先确认的是纸的质地。现在的中国,还停留在纸和竹简并用的阶段,本来蔡伦改造以后,纸是可以写字的,而且也算得上美观。但经过几百年的竹简使用,汉人还没习惯用纸来写字。
竹简也有竹简的好处,一是保存起来不容易损坏,不像纸那样容易被压皱,二是当时竹简写错字可以用小刀刮掉,纸就不能随便刮。实际上,中国真正对纸的普及不是因为在纸的制造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是在隋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得纸随着书籍而普及起来。
而这个西方的使者带来的书的质地,肯定不是竹简,但也不是中国的纸。诸葛亮稍微用力,拉了拉书页,很有弹性,它不会像植物的纸那样轻易被撕碎。
“昆图斯先生,这些书的书页是由什么制成的?”
“这是——羊皮纸,将羊皮腿毛,软化,便可进行书写。”
“原来如此。”
“这纸和我们的纸有很大不同么?”刘禅问道。
“回陛下,羊皮坚韧,比植物耐磨,更易保存,经过处理后,也可用于书写。不仅是羊,很多有类似质地动物的毛皮都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用于书写。”诸葛亮答道。
“正是,在我国,牛皮和羊皮常备用于造纸。在南方也有技术用某种草造纸来书写。”
“这倒是个不错的技术,不过却不好在季汉推广。”诸葛亮评价道。“牛要用来耕地,羊在我们这也不是那么常见的东西。猪倒是有不少,但猪皮的质地和牛羊的皮可差多了。”
使者召见了,礼也收了,刘禅便说道:“大秦使者诚意来访我大汉,大汉也当以上宾之礼相待,还请使者暂住于长安,有什么想看的,可以找相父商量。”
在那之后的数日,诸葛亮命黄门侍郎董允带使者在长安内游历,自己则对这位使者带来的书籍进行研究。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其中的哲学与数学,在当代其实算不上多么高深的东西。只是看着其中的一些定理,基本汉人都已经发现,并在书中记载了。
但是诸葛亮也注意到,中国的算术注重于实用性,书中经常以实际事物举例分析。而这本来自西方的书籍却刨除实物,拿出其中的点,线与面,写这本书的人刨除了实物,而是用模型去研究数学的客观规律,即后来人们常说的科学。
或许别人会认为,这些书并没有什么汉人没有发现的定理,算法,但作为一个精通数学的人,诸葛亮看出汉人的实用主义能够解决眼前的某个问题,而这种抽象的模型却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一类问题。比如书中的杠杆原理,中国早就有这种杠杆秤,但是却没人去将这个规律总结成这样的公式写出来。
西方人对自然真理的追求,是值得学习的。而另一点则是,这个西方国家有着很发达的商业,而汉朝则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传统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利益问题。和农业比起来,商业轻松很多,利益也更大,但商人哄抬物价会破坏市场,威胁朝廷的统治,所以商人的地位不但被限制,商品的物价,度量衡也被朝廷把持,靠着朝廷的权力来维持经济的稳定。而生产业则主要靠朝廷支持的官营产业,私营的规模很小,影响力也十分不足。
相比之下,罗马则不像汉朝一样秉持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理念,他们的生产并非是要自给自足,他们有的地方人们就是进行纺织,有些地方则生产染料,然后通过货币经营,换取他们的必需品。
在这个时代,罗马的体制并不能说是比汉朝有约。要知道,汉朝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遇到天灾时粮食还是不够吃,粮食是国家稳定的源泉,所以在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即在一部分人不参加农耕也能保证粮食储备之前,必须要鼓励全民耕种。
而罗马,你不耕地,靠商业如何养活这么多人?毕竟货币无论如何流通,不耕地总粮产就不够所有人吃的。而罗马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张,靠战争,掠夺来积累财富,不断地将更多的财富添加到市场内部,刺激商业的发展。
显然,以汉朝的儒家思想,不可能接受用这种侵略性且算不上稳定的“商业制度”来代替汉朝本身的农耕制度。不过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讲,诸葛亮也看到罗马与周边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比起季汉现在想重新开发但又没完全开发出来的丝绸之路,罗马环绕整个地中海,海洋贸易也极为发达。
看了罗马的贸易路线和地图之后,诸葛亮觉得是不是季汉也应该利用荆州新得到的出海口探索一下周边的国家,或许会给季汉带来额外的财富。毕竟国家处于战乱之中,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之后还有几本书是有关宗教的,诸葛亮大概看了看就合上了。很显然,西方强调君权神授,而中国皇帝是天子,你在中国说上帝或主什么的比皇帝厉害,国家要出大事。
总之,诸葛亮对罗马的理解是:哲学与数学最值得学习,贸易理念其次,宗教则是必须要摒弃的。
后来,诸葛亮便在季汉推崇了西方的“科学”,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确受到了很多传统儒生的阻挠。尽管此次季汉与罗马的交流引起了诸葛亮的重视,并在随后的上百至上千年里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都是后话,毕竟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相容的东西。
而另一边,董允则带着昆图斯来到了长安周边的农田。汉文明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季汉的农民也都是耕地的好手,在长安的郊外,一片片农田在昆图斯的眼前,几乎是一望无际。
“这就是我们的农田,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够吃。现在天下并不太平,如果没有粮食储备,下次战争就不好打了。尽管你是西方的使者,我们这里也只能提供一般官员的食物,比起繁盛时的大汉还是要差不少。”
“战争?你是说,现在大汉在跟谁交战吗?”昆图斯有些惊讶地向董允确认着。
而董允也有些烦恼,毕竟是天下三分,天下叫天下,但西方那么远,实际上肯定在汉人所知的天下之外,那到底要不要告诉他三国的事呢?
“实际上,当初的汉朝经过内乱,原来的版图分成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国家。”说话的不是董允,而是刘禅。
“陛下,这件事。”
“无妨,大秦远在天边,这里内战,跟他们那也没太大关系。”
刘禅是一个人在皇宫里闲着也挺无聊,就出来走走。毕竟日理万机的是诸葛亮,他算得上是个安乐皇帝。
第十三章东西交融
“既然礼品是书籍,还请相父查阅。”刘禅让从昆图斯手下接过礼物的宦官将书籍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拆开包裹,只见里面是整齐地书籍,上面的汉字并不美观,但姑且能够看懂。比起汉字的内容,诸葛亮最先确认的是纸的质地。现在的中国,还停留在纸和竹简并用的阶段,本来蔡伦改造以后,纸是可以写字的,而且也算得上美观。但经过几百年的竹简使用,汉人还没习惯用纸来写字。
竹简也有竹简的好处,一是保存起来不容易损坏,不像纸那样容易被压皱,二是当时竹简写错字可以用小刀刮掉,纸就不能随便刮。实际上,中国真正对纸的普及不是因为在纸的制造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是在隋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得纸随着书籍而普及起来。
而这个西方的使者带来的书的质地,肯定不是竹简,但也不是中国的纸。诸葛亮稍微用力,拉了拉书页,很有弹性,它不会像植物的纸那样轻易被撕碎。
“昆图斯先生,这些书的书页是由什么制成的?”
“这是——羊皮纸,将羊皮腿毛,软化,便可进行书写。”
“原来如此。”
“这纸和我们的纸有很大不同么?”刘禅问道。
“回陛下,羊皮坚韧,比植物耐磨,更易保存,经过处理后,也可用于书写。不仅是羊,很多有类似质地动物的毛皮都可以经过一定的处理,用于书写。”诸葛亮答道。
“正是,在我国,牛皮和羊皮常备用于造纸。在南方也有技术用某种草造纸来书写。”
“这倒是个不错的技术,不过却不好在季汉推广。”诸葛亮评价道。“牛要用来耕地,羊在我们这也不是那么常见的东西。猪倒是有不少,但猪皮的质地和牛羊的皮可差多了。”
使者召见了,礼也收了,刘禅便说道:“大秦使者诚意来访我大汉,大汉也当以上宾之礼相待,还请使者暂住于长安,有什么想看的,可以找相父商量。”
在那之后的数日,诸葛亮命黄门侍郎董允带使者在长安内游历,自己则对这位使者带来的书籍进行研究。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其中的哲学与数学,在当代其实算不上多么高深的东西。只是看着其中的一些定理,基本汉人都已经发现,并在书中记载了。
但是诸葛亮也注意到,中国的算术注重于实用性,书中经常以实际事物举例分析。而这本来自西方的书籍却刨除实物,拿出其中的点,线与面,写这本书的人刨除了实物,而是用模型去研究数学的客观规律,即后来人们常说的科学。
或许别人会认为,这些书并没有什么汉人没有发现的定理,算法,但作为一个精通数学的人,诸葛亮看出汉人的实用主义能够解决眼前的某个问题,而这种抽象的模型却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一类问题。比如书中的杠杆原理,中国早就有这种杠杆秤,但是却没人去将这个规律总结成这样的公式写出来。
西方人对自然真理的追求,是值得学习的。而另一点则是,这个西方国家有着很发达的商业,而汉朝则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传统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利益问题。和农业比起来,商业轻松很多,利益也更大,但商人哄抬物价会破坏市场,威胁朝廷的统治,所以商人的地位不但被限制,商品的物价,度量衡也被朝廷把持,靠着朝廷的权力来维持经济的稳定。而生产业则主要靠朝廷支持的官营产业,私营的规模很小,影响力也十分不足。
相比之下,罗马则不像汉朝一样秉持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理念,他们的生产并非是要自给自足,他们有的地方人们就是进行纺织,有些地方则生产染料,然后通过货币经营,换取他们的必需品。
在这个时代,罗马的体制并不能说是比汉朝有约。要知道,汉朝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遇到天灾时粮食还是不够吃,粮食是国家稳定的源泉,所以在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即在一部分人不参加农耕也能保证粮食储备之前,必须要鼓励全民耕种。
而罗马,你不耕地,靠商业如何养活这么多人?毕竟货币无论如何流通,不耕地总粮产就不够所有人吃的。而罗马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张,靠战争,掠夺来积累财富,不断地将更多的财富添加到市场内部,刺激商业的发展。
显然,以汉朝的儒家思想,不可能接受用这种侵略性且算不上稳定的“商业制度”来代替汉朝本身的农耕制度。不过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讲,诸葛亮也看到罗马与周边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比起季汉现在想重新开发但又没完全开发出来的丝绸之路,罗马环绕整个地中海,海洋贸易也极为发达。
看了罗马的贸易路线和地图之后,诸葛亮觉得是不是季汉也应该利用荆州新得到的出海口探索一下周边的国家,或许会给季汉带来额外的财富。毕竟国家处于战乱之中,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之后还有几本书是有关宗教的,诸葛亮大概看了看就合上了。很显然,西方强调君权神授,而中国皇帝是天子,你在中国说上帝或主什么的比皇帝厉害,国家要出大事。
总之,诸葛亮对罗马的理解是:哲学与数学最值得学习,贸易理念其次,宗教则是必须要摒弃的。
后来,诸葛亮便在季汉推崇了西方的“科学”,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确受到了很多传统儒生的阻挠。尽管此次季汉与罗马的交流引起了诸葛亮的重视,并在随后的上百至上千年里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都是后话,毕竟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相容的东西。
而另一边,董允则带着昆图斯来到了长安周边的农田。汉文明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季汉的农民也都是耕地的好手,在长安的郊外,一片片农田在昆图斯的眼前,几乎是一望无际。
“这就是我们的农田,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够吃。现在天下并不太平,如果没有粮食储备,下次战争就不好打了。尽管你是西方的使者,我们这里也只能提供一般官员的食物,比起繁盛时的大汉还是要差不少。”
“战争?你是说,现在大汉在跟谁交战吗?”昆图斯有些惊讶地向董允确认着。
而董允也有些烦恼,毕竟是天下三分,天下叫天下,但西方那么远,实际上肯定在汉人所知的天下之外,那到底要不要告诉他三国的事呢?
“实际上,当初的汉朝经过内乱,原来的版图分成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国家。”说话的不是董允,而是刘禅。
“陛下,这件事。”
“无妨,大秦远在天边,这里内战,跟他们那也没太大关系。”
刘禅是一个人在皇宫里闲着也挺无聊,就出来走走。毕竟日理万机的是诸葛亮,他算得上是个安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