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章 蓑衣渡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崇祯七年最新章节!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都是安静无事。
十里铺给下面的各墩堡传了消息,说是建奴小股部队也都已经撤出了镇羌堡的辖区,让各军安心镇守,无需惊慌。这个消息也让镇羌堡下辖的万余子民长长的松了口气。
其间许如桀亲自来了两次安乡墩和董策面谈,言道已经把功劳上报,上头的大老爷们极为的重视,已经层层汇报,怕是几日之间就能抵达京城,上至天听。对于这个结果,董策自然是非常高兴。
就算他再怎么能打,也有一个天然的劣势——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终究是太短了些,更没有什么渠道可以探听到一些官面上的消息,想要了解上面,那就只有等待和听别人说。而许如桀,显然就比他掌握了更多的渠道。
他话中拳拳,笼络之意,董策又如何看不出来?正巧董策也是需要这样一个上司来依靠,双方可说是一拍即合。早前那一点点儿的不愉快都被两人给选择性的忘到了脑后,变得其乐融融。
当然,许如桀也没有忘了从董策这里讨要些好处。
这好处并不是银钱,董策等人缴获了大量银钱的事儿,已经被他结结实实的给捂了下来,别说是外人,除了那一日参与袭杀建奴营地的几个墩军之外,便是他们的家眷也都不知。女人终究城府浅些,得到了消息欢喜之下难免会私下里宣扬。外面也知道安乡墩定然有所缴获,却不知道到底多少,而董策更是矢口否认,因为都分到了好处,所以所有墩军们也是口径一致,没一个人泄露秘密。
他们不说,别人也是无可奈何,所以许如桀瞄准了那些放在明面上的东西,比如说战马。
好说歹说之下,终于从董策这里要走了六匹战马,他有十个家丁,但是整个十里铺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匹马而已,其中还有一匹是属于董策的。从董策这里要走了这些战马,就能把他的家丁队伍给好生的武装起来了——在这个时代,军队是指望不上的,要指着家丁。
当然,董策这等雁过拔毛之人定然是不会白给他的,作为交换,他从许如桀那里要来了一大批的黄豆马料等。
安乡墩也不富裕,养着这些战马早就有点儿吃力了,放出去一些减轻压力也好。
这一日,安乡墩大门敞开,一行五名骑士纵马出了墩门,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他们的马术都是颇为的娴熟,横刀跃马,竟是很有几分纵意豪侠的味道。马上众人,都是精壮汉子,身上穿着的战袄虽然颇为的破旧,但是一个个却是浆洗的干净。他们腰间挎着比边军的一般步弓更大一号的强弓,箭壶就在的另外一边晃荡着,有的手中持着长铁枪,有的则是拿着长柄挑刀,这等装备,边军中可不多见。
这些人衣衫虽然破旧,武器却是精良,人人精神状态极好,一看就知道乃是彪悍勇毅之士。
当然,最扎眼的便是他们胯下的战马,个顶个儿的都是膘肥体壮,体型比一般的战马大上不少,神骏非常,这等好马,可是少见。
被众人簇拥其中的正是董策,这一次他的脸上,竟是少有的带上了几分期盼忐忑之色。
此次他带着石进、王浑、周仲、王通四人要去的地方,正是蓑衣渡,他的家。
董策的父亲本就是蓑衣渡人出身,做官发达之后,便在蓑衣渡买房置地,把家安在了那里,一时之间,董家也成为了蓑衣渡颇为显赫的大户人家,很是风光了一阵儿。可惜后来好景不长,董策的父亲死后,境遇便是每况愈下,董策也在十里铺受尽了欺凌。
十里铺的家中,有三位亲人:母亲,哥哥,嫂嫂。
自从穿越之后,占据了这具身体,董策就一直对此事心存芥蒂,毕竟管一个素未蒙面的人叫妈,他心里还是很接受不了的。所以他一直在逃避,一直在拖,找遍了各种理由,就是不愿意回去瞧瞧。但是这具身体中残存的那濡慕思念的情绪,却也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他,终于,他知道,也再拖不下去了。
数月未归家,这是要拖到什么时候?
他今天终于决定,要回家看看,看看家中的老母,看看那家中的地,那祖上留下来的宅子。
不过却不能以过去那个受人欺负的窝囊废癞狗子的形象回去,而是要完全转变过来。
他今日穿了一身青色箭衣,窄窄的衣袖,在这个时代颇为少见的修身设计,把他高挑挺拔的身材衬托无遗。鲜衣怒马,众人环伺,正是浊世翩翩少年。
这些时日,建奴已经退去,于是各墩堡的戒备也就放松了不少,路边田间多了许多在其中劳作的军户百姓。特别是离开了最北边儿边地的范围之后,越是往内里,人口约是密集。
看到这一支精干强悍的小队伍路过,众人都是为之侧目,心里暗自揣测这又是哪位大人的家丁队伍,之前怎地从未见过。
蓑衣渡距离十里铺大约五里,不过距离安乡墩还挺远,差不多是十二三里地的样子。
大伙儿一路奔驰,很快便能遥遥望见了。
越是到了这边,就越是能感觉到人间繁华,蓑衣渡顾名思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乃是一处渡口。事实也确实如此,蓑衣渡最早乃是洢水河边的一个小小渡口,洢水河流量颇大,向东汇入御河,最终汇入晋北第一大河桑干河。后来大明朝建立九边重镇,百万军户被迁移到北疆,这蓑衣渡因着交通便利,便迅速的发展起来,很快就汇聚了大量的军户家眷,之后许多百姓也迁移至此。
这里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也是有原因的,洢水河浩浩汤汤东去,两岸便被开垦成了一畦畦的农田,由于有着洢水河的灌溉,两岸五里之内,基本上是旱涝保收的,受到天灾天时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在整个镇羌堡乃至于冀北分巡道,都是数得着的良田沃土,上好水浇地。
现在的蓑衣渡乃是一个大镇,足有三四百户人家,一千多口人,比十里铺要大出许多去。
这繁华体现在方方面面,通向蓑衣渡的官道两边,是开垦的整齐的耕地,这会儿已经生出幼苗,随着微风阵阵起伏着,绿油油的一片,看起来很是喜人。在田间地头忙碌的百姓,也格外的多一些。
左手边不远处就是宽阔的洢水河,发出一阵阵哗啦啦的流水声。
董策一路过来,细细观看,洢水河两岸,情况都是不错,但是在往远处一些,就要差很多了。何止是差很多,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这几年,陕北晋北连年大旱,从去年夏天到现在更是一滴雨都没下,因此想要耕地,只能靠着河流灌溉,而这里的一些水利措施,早就已经荒废,根本没人管。没有了灌渠等水利措施,就只能靠着人力担挑,而人力毕竟是有限的,只要是超过了五里地这个距离,基本就不现实了——想想吧,浇地一次一来一回需要十里地,这是何等的恐怖。
是以五里之内很是兴旺,五里之外则是一片荒芜,许多地都已经荒弃在那里了,让董策看了不由得感觉大是可惜。
很快便抵达了蓑衣渡。
看着面前这一道低矮破败的堡墙,董策脸色有些阴沉。
这堵墙撑死也就是八尺来高,也不是用青石修葺的,而是一般的青砖,上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缺口,有的地段甚至已经坍塌了,从不厚的墙皮中流出大量的沙土的,堆在缺口的地方。
“这是什么狗屁城防?还不如纸糊的,鞑子一冲就直接能杀进去了,蓑衣渡那些官儿们都是吃干饭的么?”
周仲低低的骂了一句。
董策沉着脸不说话,目光一转,便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堡墙外面的壕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填的只剩下两尺来深的浅浅一条,里面也没水,而堡墙上连个望远的哨楼都没有,两个军户打扮的汉子穿着破旧的衣服所在城门洞子里打瞌睡。
按照常理,为防止虏贼流寇,大明边镇各地的民堡村庄多与军堡无异,拥有一样的防御体系,堡墙,堡垣,吊桥,门楼瓮城应有尽有。虽说城墙多半是黄土夯筑的,但是同样高大而坚固,通常只设立一个入口,门楼用砖石拱券坚固,上面设立望楼高高耸立。
但是看来,升平已久的蓑衣渡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警觉性。
董策背后忽然冒出来一层冷汗——幸亏流窜至镇羌堡的只是一小股后金兵,甚或自己杀死的那十来个人就是他们的主力了,幸亏他们没有注意到这蓑衣渡。若不然的话,就凭这破败至此的狗屁城防,后金兵不进去杀一阵抢一阵简直就是对不起他们。
而自己的亲人……
想到此处,董策一颗心顿时变得急躁起来。
蓑衣渡颇为热闹,门口来来回回的都有人进出,看到这些全副武装的骑士,便都自觉的让在路边,这年头兵不如匪,给撞死了也是白撞,说不得还得寻个由头勒索你一番。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都是安静无事。
十里铺给下面的各墩堡传了消息,说是建奴小股部队也都已经撤出了镇羌堡的辖区,让各军安心镇守,无需惊慌。这个消息也让镇羌堡下辖的万余子民长长的松了口气。
其间许如桀亲自来了两次安乡墩和董策面谈,言道已经把功劳上报,上头的大老爷们极为的重视,已经层层汇报,怕是几日之间就能抵达京城,上至天听。对于这个结果,董策自然是非常高兴。
就算他再怎么能打,也有一个天然的劣势——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终究是太短了些,更没有什么渠道可以探听到一些官面上的消息,想要了解上面,那就只有等待和听别人说。而许如桀,显然就比他掌握了更多的渠道。
他话中拳拳,笼络之意,董策又如何看不出来?正巧董策也是需要这样一个上司来依靠,双方可说是一拍即合。早前那一点点儿的不愉快都被两人给选择性的忘到了脑后,变得其乐融融。
当然,许如桀也没有忘了从董策这里讨要些好处。
这好处并不是银钱,董策等人缴获了大量银钱的事儿,已经被他结结实实的给捂了下来,别说是外人,除了那一日参与袭杀建奴营地的几个墩军之外,便是他们的家眷也都不知。女人终究城府浅些,得到了消息欢喜之下难免会私下里宣扬。外面也知道安乡墩定然有所缴获,却不知道到底多少,而董策更是矢口否认,因为都分到了好处,所以所有墩军们也是口径一致,没一个人泄露秘密。
他们不说,别人也是无可奈何,所以许如桀瞄准了那些放在明面上的东西,比如说战马。
好说歹说之下,终于从董策这里要走了六匹战马,他有十个家丁,但是整个十里铺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匹马而已,其中还有一匹是属于董策的。从董策这里要走了这些战马,就能把他的家丁队伍给好生的武装起来了——在这个时代,军队是指望不上的,要指着家丁。
当然,董策这等雁过拔毛之人定然是不会白给他的,作为交换,他从许如桀那里要来了一大批的黄豆马料等。
安乡墩也不富裕,养着这些战马早就有点儿吃力了,放出去一些减轻压力也好。
这一日,安乡墩大门敞开,一行五名骑士纵马出了墩门,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他们的马术都是颇为的娴熟,横刀跃马,竟是很有几分纵意豪侠的味道。马上众人,都是精壮汉子,身上穿着的战袄虽然颇为的破旧,但是一个个却是浆洗的干净。他们腰间挎着比边军的一般步弓更大一号的强弓,箭壶就在的另外一边晃荡着,有的手中持着长铁枪,有的则是拿着长柄挑刀,这等装备,边军中可不多见。
这些人衣衫虽然破旧,武器却是精良,人人精神状态极好,一看就知道乃是彪悍勇毅之士。
当然,最扎眼的便是他们胯下的战马,个顶个儿的都是膘肥体壮,体型比一般的战马大上不少,神骏非常,这等好马,可是少见。
被众人簇拥其中的正是董策,这一次他的脸上,竟是少有的带上了几分期盼忐忑之色。
此次他带着石进、王浑、周仲、王通四人要去的地方,正是蓑衣渡,他的家。
董策的父亲本就是蓑衣渡人出身,做官发达之后,便在蓑衣渡买房置地,把家安在了那里,一时之间,董家也成为了蓑衣渡颇为显赫的大户人家,很是风光了一阵儿。可惜后来好景不长,董策的父亲死后,境遇便是每况愈下,董策也在十里铺受尽了欺凌。
十里铺的家中,有三位亲人:母亲,哥哥,嫂嫂。
自从穿越之后,占据了这具身体,董策就一直对此事心存芥蒂,毕竟管一个素未蒙面的人叫妈,他心里还是很接受不了的。所以他一直在逃避,一直在拖,找遍了各种理由,就是不愿意回去瞧瞧。但是这具身体中残存的那濡慕思念的情绪,却也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他,终于,他知道,也再拖不下去了。
数月未归家,这是要拖到什么时候?
他今天终于决定,要回家看看,看看家中的老母,看看那家中的地,那祖上留下来的宅子。
不过却不能以过去那个受人欺负的窝囊废癞狗子的形象回去,而是要完全转变过来。
他今日穿了一身青色箭衣,窄窄的衣袖,在这个时代颇为少见的修身设计,把他高挑挺拔的身材衬托无遗。鲜衣怒马,众人环伺,正是浊世翩翩少年。
这些时日,建奴已经退去,于是各墩堡的戒备也就放松了不少,路边田间多了许多在其中劳作的军户百姓。特别是离开了最北边儿边地的范围之后,越是往内里,人口约是密集。
看到这一支精干强悍的小队伍路过,众人都是为之侧目,心里暗自揣测这又是哪位大人的家丁队伍,之前怎地从未见过。
蓑衣渡距离十里铺大约五里,不过距离安乡墩还挺远,差不多是十二三里地的样子。
大伙儿一路奔驰,很快便能遥遥望见了。
越是到了这边,就越是能感觉到人间繁华,蓑衣渡顾名思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乃是一处渡口。事实也确实如此,蓑衣渡最早乃是洢水河边的一个小小渡口,洢水河流量颇大,向东汇入御河,最终汇入晋北第一大河桑干河。后来大明朝建立九边重镇,百万军户被迁移到北疆,这蓑衣渡因着交通便利,便迅速的发展起来,很快就汇聚了大量的军户家眷,之后许多百姓也迁移至此。
这里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也是有原因的,洢水河浩浩汤汤东去,两岸便被开垦成了一畦畦的农田,由于有着洢水河的灌溉,两岸五里之内,基本上是旱涝保收的,受到天灾天时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在整个镇羌堡乃至于冀北分巡道,都是数得着的良田沃土,上好水浇地。
现在的蓑衣渡乃是一个大镇,足有三四百户人家,一千多口人,比十里铺要大出许多去。
这繁华体现在方方面面,通向蓑衣渡的官道两边,是开垦的整齐的耕地,这会儿已经生出幼苗,随着微风阵阵起伏着,绿油油的一片,看起来很是喜人。在田间地头忙碌的百姓,也格外的多一些。
左手边不远处就是宽阔的洢水河,发出一阵阵哗啦啦的流水声。
董策一路过来,细细观看,洢水河两岸,情况都是不错,但是在往远处一些,就要差很多了。何止是差很多,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这几年,陕北晋北连年大旱,从去年夏天到现在更是一滴雨都没下,因此想要耕地,只能靠着河流灌溉,而这里的一些水利措施,早就已经荒废,根本没人管。没有了灌渠等水利措施,就只能靠着人力担挑,而人力毕竟是有限的,只要是超过了五里地这个距离,基本就不现实了——想想吧,浇地一次一来一回需要十里地,这是何等的恐怖。
是以五里之内很是兴旺,五里之外则是一片荒芜,许多地都已经荒弃在那里了,让董策看了不由得感觉大是可惜。
很快便抵达了蓑衣渡。
看着面前这一道低矮破败的堡墙,董策脸色有些阴沉。
这堵墙撑死也就是八尺来高,也不是用青石修葺的,而是一般的青砖,上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缺口,有的地段甚至已经坍塌了,从不厚的墙皮中流出大量的沙土的,堆在缺口的地方。
“这是什么狗屁城防?还不如纸糊的,鞑子一冲就直接能杀进去了,蓑衣渡那些官儿们都是吃干饭的么?”
周仲低低的骂了一句。
董策沉着脸不说话,目光一转,便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堡墙外面的壕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填的只剩下两尺来深的浅浅一条,里面也没水,而堡墙上连个望远的哨楼都没有,两个军户打扮的汉子穿着破旧的衣服所在城门洞子里打瞌睡。
按照常理,为防止虏贼流寇,大明边镇各地的民堡村庄多与军堡无异,拥有一样的防御体系,堡墙,堡垣,吊桥,门楼瓮城应有尽有。虽说城墙多半是黄土夯筑的,但是同样高大而坚固,通常只设立一个入口,门楼用砖石拱券坚固,上面设立望楼高高耸立。
但是看来,升平已久的蓑衣渡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警觉性。
董策背后忽然冒出来一层冷汗——幸亏流窜至镇羌堡的只是一小股后金兵,甚或自己杀死的那十来个人就是他们的主力了,幸亏他们没有注意到这蓑衣渡。若不然的话,就凭这破败至此的狗屁城防,后金兵不进去杀一阵抢一阵简直就是对不起他们。
而自己的亲人……
想到此处,董策一颗心顿时变得急躁起来。
蓑衣渡颇为热闹,门口来来回回的都有人进出,看到这些全副武装的骑士,便都自觉的让在路边,这年头兵不如匪,给撞死了也是白撞,说不得还得寻个由头勒索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