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9章 舌战群戎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宋朝的哈佛大学最新章节!
这几天王木木忙死了,现在已经36小时没睡过觉了,李廌却不怎么知情,过来找乐趣了:“王副校长,大好时节,别荒废了,吟诗作对?有思路吗?”
王木木晕死了,没好气地说:“没有思路,只有屎路,头晕死了,现在开口,满嘴喷粪,不是诗一首一首又一首,一定是屎一手一手又一手。”
李廌笑了:“王副校长,不错,还没晕死,基本功没落下。”
秦观过来说:“王院长,本人担了个哈佛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一职,现在想向你院长大众讨教你在这普陀山及周围海岛如此多的投入,能有回报吗?难道找不到比这项目更好的项目了吗?”
王木木讨饶:“哎呀,秦副院长,我头晕死了,现在算帐,一定会成为一笔糊涂帐的,算到后头,我被秦副院长卖了还会帮你秦副院长点钞票的。”
秦观笑了:“哈哈,至于吗,王院长,谁敢卖你啊。”
道潜过来说:“尊敬的王总监,请问你这个佛光大亮是怎么搞的,教教我。”
王木木嗔道:“哎呀,那个道潜大师呀,什么叫“怎么搞”的,慎言,慎言,佛像发光,乃佛力辉煌所至,水到渠成,心到光亮,这么圣洁的佛事,怎么被你说得好像这是什么哪个山寨版在造假似的。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陈师道笑着问王木木:“王大人,请问那个金童善财为什么嗓音与宇文院长那么像啊?”
王木木装傻:“像吗?我怎么不觉得?不过,能像,这很好啊,仙途同归啊,人心思佛啊,声声相应啊,异口同工啊,喂,还有什么近义词,接个龙,教教我。”
……
王木木等一行自己人正说笑着,一帮天南海北的人围过来了。辽使耶律水墨想,这个王木木大概想晾我们,嘿,我偏让你不如愿,所以,煽动了一众外人跟踪追击着来了。
耶律水墨见王木木笑逐眼开,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今天是宝陀寺开光,咱不跟你扯别的,就从佛理上让你出出糗。耶律水墨促客地笑着说:“王大人,足下是宝陀观音寺的营造总监和经管知事,也是佛门的人,理应带头弘扬佛法,但在下一行见贵岛荤腥盛行,也闻王大人战鲸斗鲨,狂捕海捞,大肆杀生,有伤天和,请教该如何解说。”
王木木才不怕这种“学术”争论,笑着回答:“水墨大人真是学业不精啊。我们说杀生,该有广义杀生与狭义杀生之分。狭义杀生指杀人,广义杀生则指世上生存的万物,让他毁灭。因为,不但人有生命,动植物也有生命,乃至山河大地都有生命,甚至时间就是生命,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聚集大众的因缘而成,所以浪费时间,破坏物质,都是广义的杀生。
佛教有二句话:‘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流水潺潺,那是佛陀在对我们说法;山峦叠翠、树木花草,都是诸佛如来的法身妙用。人皆有命,而无贵贱,
生命者,即有生长机能,是活的、是动的、是有用的。依此,衣服也有生命,爱惜它,能穿七年、八年;不爱惜它,只穿三、五个月。同样,桌子、椅子、车子,爱惜它,用几十年;不爱惜它,不到几年就朽坏、腐烂了。
因此,不只人有生命,凡是有用的、活动的、成长的,可以说宇宙万有都有生命。就以人来说,生命也不仅止于活着的时候吃饭、穿衣等一切活动,即使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死亡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亡只是这一期生命转换成另一期的生命,就像时辰钟,一、二、三、四……走到十二,还要再回过头来;好比将一颗种子播种下去,它会生长、开花、结果,而后有了种子,再播种下去,又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一般人容易知道、感受活着的生命,但是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延续。生死只是一个循环,在佛教认为生命是不死的,死亡只是一个环节,死亡只是一个蜕变,死亡是另外一期生命的开始,生命的本体并没有改变。
生死虽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过人要活动才有生命力,有生命,才能活动。就拿人体的眼、耳、鼻、舌、身、心来说,眼睛瞎了,眼睛就没有生命;耳朵聋了,耳朵就没有生命;同样的,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触觉、心灵不能有感受,也就不知道要怎么表现生命了。当我们能感受生命的活用是无限的时候,那么在家庭里,看家中的每一分子都会有活跃的生命;在社会上,看到每一个人也都有旺盛的生命;在世界上走动,会发现所有的生命都跟着我跳动,所以有生命,人生才有意义。
世间上罪业最重的无过杀生,世间上最有功劳的无过护生。生命,是一种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延续;生命的存在应该活出真善美的品质。平时我们给予他人道德上的成长,信仰上的增加,事业上的方便,前途上的顺利,都是护生;反之,假使一言破坏他人的信仰、慧命,一事使他遭遇困难、阻碍,一行让人失去所有,一念瞋嫉让人受到伤害,都名之曰杀生。
所谓杀生,顾名思义,就是使对方没有办法生存,断绝生路,包括自杀、教杀、赞杀。杀生的方式,有的是用有形的刀枪杀害对方,有的是用无形的语言伤害对方,例如说话断人希望,使他无以生存,或是造谣生事,使他无以立足,都是杀生。杀生有行为上的杀生,有语言上的杀生,乃至有意念上的杀生,甚至“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种无心之杀虽有杀生之“行”,但无杀生之“心”,罪业往往比较轻。
生命的定义就是用我们这一期的生命,创造继起生命的因缘。例如国家、社会、父母、师长、朋友给了我们多少因缘,才得以让我活着,我也应该结缘,给大家一些因缘。因此,生命的意义就是为未来的生命创造一个更好的因缘,或者说,这一期的生命,是为了给全人类的生命、给大我的生命更多的贡献。反之,破坏因缘,让一切美好的事物无法成就,让世间宇宙万有无法生存下去,都是广义的杀生。
过去佛陀“杀一救百”,杀一个强盗而救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表面看起来是不慈悲的,可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行大慈悲。此即说明佛教戒律不但是消极的行善,更重视积极的救人。尤其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既有世间法,就不能不顾及社会人生的实际生活,否则与生活脱节的佛教,如何为人所需要?
世间上任何事都有因果,但因果很复杂,因中具有善恶,果报也有善恶,就看孰重孰轻。例如,同一块田地里,有的种子发育**,有的虽然没有好的外缘,一样茁壮,可见因中的成分不同,所招感的果报当然也有不等的结果。就等于一场战争,某人对救国救民的理念强,就能勇敢杀敌,如琉璃王率兵攻打迦毗罗卫国时,摩诃男为了拯救族人,宁可牺性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看起来虽是杀生,但功劳更伟大。
佛教虽然讲不杀生,但它还是有轻重之分。尤其杀生有“杀行”与“杀心”的分别。那个捕鱼,是为了维持生活,并没有杀的意念,就如同人死后举行火葬;一把火,不但把尸体上的寄生虫都烧死了,甚至连木材里的寄生虫也无法幸免。但是我们没有杀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杀心,如此纵有罪过也会比较轻,而且只要诚心忏悔,还是可以得救。
我的意思是,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虽然主张对任何微弱细小的生命都要尊重,但是如刚刚所说,我们每天其实总在无意之间伤害很多生命而不自知,例如呼吸时空气里没有微生物的生命吗?茶食之间没有微小的生物吗?甚至打针吃药、开刀、火葬、土葬,难道没有伤害寄附吾人身上的生命吗?只是当下我们并没有“杀心”,因此吾人的修养,纵有杀生的行为,也不要有杀生的“心业”;既有伤害物命的行为,便要对不慎杀害之生命生起惭愧之心,为之深深忏悔,这就是佛教戒律之根本精神。
佛教主张持戒,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也就是尊重。例如五戒的不杀生,就是不侵犯别人的生命;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贞节;不妄语就是不侵犯别人的信誉;不饮酒就是不侵犯自他的智慧。
佛教是一个倡导平等的宗教,例如“人人皆可成佛”、“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成佛”,都是对于人格的尊重。这种特质经过持守戒律来实践、升华,最终达到不仅尊重“人权”,也能尊重“生权”……”
耶律水墨还想为难王木木,就说:“请问大人,佛教徒可以参政,甚至参战吗?乃至战争时可以杀敌吗?”
王木木知道在座的外国人大都礼佛,但又有杀戮的经历,现在既不想放下屠刀,又想立地成佛,故此问有代表性,所以要好好回答一下:“本人的意见是“问政不干治”。过去一般人谈到宗教与政治,总认为彼此应该各自**、互不相干,所谓“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实际上,“政教分离”虽是举世都能认同的思想,然而政治与宗教彼此又能相辅相成,互补互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佛教能影响帝王的施政理念,辅助帝王修身、治国、平天下;相对的,佛教的弘扬,也要靠帝王的护持,才能普遍推广。所以历朝以来,僧团的沙门和政治的君王常有密切的合作来往,其中或有辅弼朝政被尊为国师者,如唐太宗向明瞻法师请教古来明君安邦定国之道,明瞻法师为太宗陈述以慈救为宗的方法,太宗大悦,尊为帝相;
尤其佛教在烽火漫连的乱世,更经常扮演攘敌安邦的角色。例如:佛陀对摩揭陀国雨势大臣昭示健全国家的“七不退法”,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血腥战争。唐朝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军需短绌,佛教徒于是发起贩卖度牒以增加军费,为平定安史之乱尽了最大的力量。可以说,自古以来,佛教辅佐、教化政治的史例,多不胜举。
由于佛教的教义与僧侣的行仪可以影响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会,帝王的权势则能帮助佛教普遍弘传,净化世道人心,因此晋代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也将护法之责交付国王,以收”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之功。此可证之于佛世时,因为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的护持,佛教才能传遍五印度;佛陀灭度后,阿育王修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并派遣布教师到锡兰等地弘法,使得佛教得以向外弘传,广宣流布。中国因有东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西赴天竺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高僧来华弘法,佛教因此得以传入中国。至于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大多是由于历朝帝王保护,设置译经院,因而得以完成,如鸠摩罗什大师受后秦?姚兴的护持,在西明阁从事译经,而有《法华经》、《中论》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论流传后世;玄奘大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译出《大般若经》、《成唯识论》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经论,使法宝圣教的光辉普照于中国。
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可以说有如唇齿相依,关系密切,因此若问佛教徒可以从事政治吗?答案是肯定的。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其中即有国王、宰官、大将军身,以其政治背景,为众生创造富足安乐、无有怖畏的人间净土。佛陀为国王们讲说转轮圣王的理想政治,乃至历代国师以佛法的智慧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在在证明佛教徒可以参政,但不必直接干治的中道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保有‘问政不干治’的态度,但是如果有佛教徒参与政治,其实也没有不对,现代社会应该要有雅量接受,不能剥夺佛教徒乃至僧侣关心国家社会的权利,因为出家是信仰,参政是人权。
至于佛教徒能否参战?其实佛教本来就有在家与出家二众,即使是出家的比丘也有服兵役的义务;既然服兵役,国家是大我的生命,是众人所依,为国捐躯,为国牺性,为国杀敌,为国而战,不管在法律或舆论共识上,都会有公论的。
就是在佛教也有所谓的‘三聚净戒’,包括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饶益有情戒是属大乘菩萨戒,所以佛陀在因地时为救五百个商人曾杀一个盗匪,这种为慈悲救人而杀,为饶益有情众生而杀,不是为瞋而杀,好杀而杀,非一念之仁,片面之仁所能比拟的。同样的,佛教徒参战杀敌,他不是为瞋恨而杀人,而是为尽忠报国,为了救生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救国救民之举,绝非妇人之仁可喻。
再说,国家战争也不全然是残杀无辜,有的王师之军是为了惩罚坏人、暴徒,有的救人于水深火热,有的保家卫国,在战争中也能表达仁爱、慈悲,在战争中更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济伤亡。
当然,战争是不得已的手段,非到必要时最好能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和平、道德、感动的力量都远胜刀枪。在中国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七擒孟获”,他知道杀一个孟获容易,但还会有无数个孟获起来反抗,所以用感动的力量才可以让人心服。
其实,佛教徒在修行的过程中要降魔,降魔就如战争,每个人内心里也有八万四千个烦恼魔军,也要降魔,也要战争。至于现实生活中能否参战?这就要看自己的人生观,如果是小乘修道者,小乘人要求消极的慈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杀生,这当然是好事;但大乘佛教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以力量折服敌人,也有需要。所以参政、乃至参战与否?就看自己是发小乘的自了心,还是行大乘的菩萨道而定了。
总之,人本来就是政治动物,关怀社会则不能不关心政治,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人是群众动物,无法离群索居,势必与大众有密切关系;既然无法离开群众,自然不能远离政治而生活。所以,佛教对于社会的关怀、人权的维护、民众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当然也不能以远离政治为清高,所谓”问政不干治”,个人可以不热衷名位权势,但不能放弃关怀社会、服务众生的责任。也就是说,今日佛教徒为了弘法利生,对政治不但不应抱持消极回避的态度,相反的,应该积极关心,直下承担,这正是人间佛教菩萨道的实践。”
耶律水墨还想为难王木木,就说:“请问大人,现在举世天灾**不断,有人说这是人类杀业太重的果报。请问大师,佛教慈悲戒杀的教义可以改善社会风气,甚至转变人类的共业吗?”
王木木回答:“佛教讲因果业报,每个人投生到世间为人,除了依个人的三业善恶好坏,感得的正报有智愚、美丑、高矮、胖瘦等差别以外,众生共通的业因则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
业,就是行为;行为的善恶可以招感各种祸福。一个人在生活中因”别业”与”共业”而遭遇的灾难,大致有自己招感而成的”自灾”,如疾病、残障、失业等;因人制造出来的”人灾”,如绑票、贪官、杀戮、中伤、毁谤等;由大众共业所成的”共灾”,有大自然的风、火、水、旱、震灾,乃至战争、虫害、瘟疫等天灾**,这些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称为共业。
记得有一次我在哈佛讲演,有人希望我具体说明佛教对于国家、社会能提出什么贡献?当时我说,举凡三藏十二部的圣典,都可以有益于国家社会。简单地说,只要一个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现在社会上许多作奸犯科、身系囹圄的人,无不是违反五戒之故。譬如杀人、伤害、毁容,就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抢劫,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风化、破坏家庭、重婚、**、拐骗,乃至贩卖人口,都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恐吓、倒会,就是犯了妄语戒。而所谓饮酒戒,除了饮酒外,包括吃**烟、吗啡、吸食强力胶等毒品,不但伤害自己的智慧,还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如果人人都能受持五戒,则不杀生,对于他人的生命能够尊重而不侵犯,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盗,对于他人的财产不侵犯,财富就能自由;不邪淫,对于他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身体、名节就能自由;不说谎,他人的名誉、信用就不会受到伤害;不饮酒,甚至不吃毒品等刺激的东西,对自己的健康、智慧不伤害,同时也不会侵犯他人。如此不但牢狱里没有犯人,尤其如前所说,个人能持五戒,个人的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都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则国家社会必定和谐安定。因此,只要弘扬佛教慈悲戒杀的教义,只要人人奉行五戒,自然可以改善社会风气,甚至转变人类的共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耶律水墨和众人一样,被王木木绕得七昏八素了,看王木木谈兴方浓,后面还将滔滔不绝,太专业了,谈点实际的吧,转方向吧,饱暖思淫,食色性也,大宋羁糜州的代表仙女吉玛就插上来问了:“大家都知道我佛慈悲,为什么重生时不让我们每个女子都有羞花闭月的容颜?”
王木木看了下提问者,觉得这不是挑衅者,是一未开化者,点拨一下吧:“羞花闭月?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佛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占婆国国王跋摩三世的代表娜丽雅问道:“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王木木想,是不是女人都比较悲天悯人,就神叨叨的回答:“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蒲甘王江喜陀的代表江桑哥问道:“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王木木回答:“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交趾李朝李英武的代表太师李道成问道:“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王木木回答:“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青唐吐蕃首领董毡的代表阿里骨问道:“如何才能如佛般睿智?”
王木木回答:“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古格王室的代表象雄问:“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王木木回答:“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象雄又问: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王木木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象雄又问: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王木木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大理国鄯阐侯高升泰问道:王大人,我们大理国树繁林茂,我们也常到森林中徜徉,有时会想,树跟我们人一样,有生命,也有思想,那些小树一定会问大树:你跟我一样,站着没动,那么你吃什么长得这么魁伟高大?王大人,如果你是大树,你会怎样回答?
王木木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朵,蝉鸣与蛙唱三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块,啃些腐叶泥,喝点朝露和山泉。
高升泰继续:那小村一定会答问:吃这些就让你的体型这么完美和谐?
王木木说:那我会继续告诉它:这完全要感谢风雨雷电,它们对我不是苦难而是帮助。风为我修饰身体,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除高傲。
高升泰继续:也许小树还会问: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
王木木说:那我还会告诉它:因为它们选择的吃喝是抱怨、是愤世、是黑暗,因此长得不青翠,不光鲜。
高升泰笑了:我想小树应该明白了:今后要像大材一样,每天吃也要白云、蝉鸣、晨曦无畏地迎接风雨雷电有一天,小树也会长得粗粗壮壮高高大大。
高丽的代表柳洪向王木木拱手问道:王大人好禅机,不知王大人能否就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什么是生活?指点一二?
王木木说:指点不敢当,有个小故事,与各位分享:
有一天,悟空问佛祖:什么是爱情?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手回来了。佛祖问他怎么空手回来了?
悟空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
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又一天,悟空问佛祖:什么是婚姻?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佛祖问他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悟空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算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还有一次,悟空问佛祖:什么是幸福?-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佛祖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悟空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多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回来了。-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悟空又有一天问佛祖什么是**?-
佛祖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佛祖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悟空回答道:我找了两个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佛祖告诉他:那就是**。
又有一天,悟空又问佛祖什么是生活?-
佛祖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佛祖只好走进树林里找他,最后发现悟空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佛祖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了吗?-
悟空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佛祖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悟空回答道: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佛祖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看完这个你会有怎样的理解呢?最容易错过的是爱情。经历过爱情的无奈之后,-对于婚姻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但不是最好的。-幸福就是在不断寻找中获得满足。**看起来很美,但会凋零,最终一无所获。生活就是不断地寻找幸福!
王木木说,我还有一首小诗,与各位共勉: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倭国的代表长势问道:人生是一条路,谁都愿意一生有好的风景相伴,请问王大人,你如何能保证自己没有选择错方向呐?
王木木想起了好像有个灰白先生有篇美文,就笑答:好的心态才会有更好的风景。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开阔;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眼睛有炯神,目光才能敏锐;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脚步有节奏,步履才能轻盈。
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你就得快点学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缓慢,就怕常站;不怕贫穷,就怕惰懒;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
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
不点燃智慧的火花,聪明的头脑也会变为愚蠢;不践行确立的目标,浪漫的理想也会失去光彩;不珍惜宝贵的时间,人生的岁月也会变得短暂;不总结失败的经验,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你办砸。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
没有激情,爱就不会燃烧;没有友情,座就不会满朋;没有豪情,志就难于实现;没有心情,事就难于完成。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欠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我们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学而不厌的态度;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
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
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爱的,最可爱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有的人不管年纪多大,却永远年轻;有的人不管是荣是辱,却波澜不惊;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贫,却朴实为人;有的人不管受讥遭讽,却依然阔步前行!
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世间的事情都是如此:当你刻意地追求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专心致志之时,意外的收获已悄悄来到你的身边!你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分,却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梦虽虚幻,却是自己的梦想;位虽低微,却是自己的岗位;屋虽简陋,却是自己的家;志虽渺小,却是自己的追求。
做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为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头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生活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交友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
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选择,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生命。拥有了一颗赤城的心,便拥有了朋友;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便拥有了友爱。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很多;不要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其实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财富是一种寄存,你不能将其带走;荣誉是一道亮光,你无法将其留住;成功是一颗硕果,你无法四季品尝;生命是一种过程,你不能让其停步。事物是辩证的,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你失去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当你习惯过一种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过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会过得很精彩。
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
一切皆可以变,唯有我们的理想不能变;一切都可以长,唯有我们的傲气不可以长;一切都可以老,唯有我们年轻的心不能老;一切都可以退,唯有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退。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
这时大辽的南院大王耶律乙辛开口了,大概最近他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问道:王大人,本人最近很担忧、很恐惧、很后悔、很伤心、很失望、很想放弃、感到很勉强、心中也常忿忿。请问该如何化解?
王木木说:在生活中,要学会解劝自己。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情,听听别人的奉劝,也有好处,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但是,化解矛盾主要靠自己。心烦时不妨多想想下面这些话,或许对调整心态有所帮助。
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上天对每人都是公平的,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无论多么糟糕的东西,世界都为其预留了位置。相信雨点不会仅仅落在你一个人的屋顶之上。相信你自己,大千世界,总有属于你的角落。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别害怕,天是不会塌的: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天塌下来,还有大汉撑着,冒一次险吧!人的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
别后悔,谁都会做错事:世界上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做错事,千万别后悔,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要勇敢地去做,不要害怕出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坦白地说,有许多人希望你会被自己的错误所击败。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别伤心,生活是美好的: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谁都会碰到生离死别的揪心事。伤心和委屈的时候,要嚎啕大哭。哭完洗完脸,拍拍自己的脸,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看。不要揉,否则第二天早上会眼睛肿。好好生活,千万别干傻事,你的生命只有一次!
别失望,机会还会有的: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生活很多时候是会有很多不公平的,不要抱怨,要努力地去适应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如果天上会掉馅饼,那也会掉在把头昂起来的人咀里。人生充满了尝试与错误。一次失败不代表你就出局了。
别放弃,坚持就有希望: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你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希望总是出现在绝望之时。
别勉强,顺其自然就好:人的一生就像在拉屎,有时你已经很努力了,可出来的只是一个屁。生活中有许多事,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必定有限,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有些事,实在办不到,就算了吧,千万别为难自己。
别生气,学会宽宏大量: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你千万别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宽容是人与人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
……
这几天王木木忙死了,现在已经36小时没睡过觉了,李廌却不怎么知情,过来找乐趣了:“王副校长,大好时节,别荒废了,吟诗作对?有思路吗?”
王木木晕死了,没好气地说:“没有思路,只有屎路,头晕死了,现在开口,满嘴喷粪,不是诗一首一首又一首,一定是屎一手一手又一手。”
李廌笑了:“王副校长,不错,还没晕死,基本功没落下。”
秦观过来说:“王院长,本人担了个哈佛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一职,现在想向你院长大众讨教你在这普陀山及周围海岛如此多的投入,能有回报吗?难道找不到比这项目更好的项目了吗?”
王木木讨饶:“哎呀,秦副院长,我头晕死了,现在算帐,一定会成为一笔糊涂帐的,算到后头,我被秦副院长卖了还会帮你秦副院长点钞票的。”
秦观笑了:“哈哈,至于吗,王院长,谁敢卖你啊。”
道潜过来说:“尊敬的王总监,请问你这个佛光大亮是怎么搞的,教教我。”
王木木嗔道:“哎呀,那个道潜大师呀,什么叫“怎么搞”的,慎言,慎言,佛像发光,乃佛力辉煌所至,水到渠成,心到光亮,这么圣洁的佛事,怎么被你说得好像这是什么哪个山寨版在造假似的。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陈师道笑着问王木木:“王大人,请问那个金童善财为什么嗓音与宇文院长那么像啊?”
王木木装傻:“像吗?我怎么不觉得?不过,能像,这很好啊,仙途同归啊,人心思佛啊,声声相应啊,异口同工啊,喂,还有什么近义词,接个龙,教教我。”
……
王木木等一行自己人正说笑着,一帮天南海北的人围过来了。辽使耶律水墨想,这个王木木大概想晾我们,嘿,我偏让你不如愿,所以,煽动了一众外人跟踪追击着来了。
耶律水墨见王木木笑逐眼开,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今天是宝陀寺开光,咱不跟你扯别的,就从佛理上让你出出糗。耶律水墨促客地笑着说:“王大人,足下是宝陀观音寺的营造总监和经管知事,也是佛门的人,理应带头弘扬佛法,但在下一行见贵岛荤腥盛行,也闻王大人战鲸斗鲨,狂捕海捞,大肆杀生,有伤天和,请教该如何解说。”
王木木才不怕这种“学术”争论,笑着回答:“水墨大人真是学业不精啊。我们说杀生,该有广义杀生与狭义杀生之分。狭义杀生指杀人,广义杀生则指世上生存的万物,让他毁灭。因为,不但人有生命,动植物也有生命,乃至山河大地都有生命,甚至时间就是生命,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聚集大众的因缘而成,所以浪费时间,破坏物质,都是广义的杀生。
佛教有二句话:‘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流水潺潺,那是佛陀在对我们说法;山峦叠翠、树木花草,都是诸佛如来的法身妙用。人皆有命,而无贵贱,
生命者,即有生长机能,是活的、是动的、是有用的。依此,衣服也有生命,爱惜它,能穿七年、八年;不爱惜它,只穿三、五个月。同样,桌子、椅子、车子,爱惜它,用几十年;不爱惜它,不到几年就朽坏、腐烂了。
因此,不只人有生命,凡是有用的、活动的、成长的,可以说宇宙万有都有生命。就以人来说,生命也不仅止于活着的时候吃饭、穿衣等一切活动,即使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死亡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亡只是这一期生命转换成另一期的生命,就像时辰钟,一、二、三、四……走到十二,还要再回过头来;好比将一颗种子播种下去,它会生长、开花、结果,而后有了种子,再播种下去,又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一般人容易知道、感受活着的生命,但是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延续。生死只是一个循环,在佛教认为生命是不死的,死亡只是一个环节,死亡只是一个蜕变,死亡是另外一期生命的开始,生命的本体并没有改变。
生死虽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过人要活动才有生命力,有生命,才能活动。就拿人体的眼、耳、鼻、舌、身、心来说,眼睛瞎了,眼睛就没有生命;耳朵聋了,耳朵就没有生命;同样的,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触觉、心灵不能有感受,也就不知道要怎么表现生命了。当我们能感受生命的活用是无限的时候,那么在家庭里,看家中的每一分子都会有活跃的生命;在社会上,看到每一个人也都有旺盛的生命;在世界上走动,会发现所有的生命都跟着我跳动,所以有生命,人生才有意义。
世间上罪业最重的无过杀生,世间上最有功劳的无过护生。生命,是一种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延续;生命的存在应该活出真善美的品质。平时我们给予他人道德上的成长,信仰上的增加,事业上的方便,前途上的顺利,都是护生;反之,假使一言破坏他人的信仰、慧命,一事使他遭遇困难、阻碍,一行让人失去所有,一念瞋嫉让人受到伤害,都名之曰杀生。
所谓杀生,顾名思义,就是使对方没有办法生存,断绝生路,包括自杀、教杀、赞杀。杀生的方式,有的是用有形的刀枪杀害对方,有的是用无形的语言伤害对方,例如说话断人希望,使他无以生存,或是造谣生事,使他无以立足,都是杀生。杀生有行为上的杀生,有语言上的杀生,乃至有意念上的杀生,甚至“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种无心之杀虽有杀生之“行”,但无杀生之“心”,罪业往往比较轻。
生命的定义就是用我们这一期的生命,创造继起生命的因缘。例如国家、社会、父母、师长、朋友给了我们多少因缘,才得以让我活着,我也应该结缘,给大家一些因缘。因此,生命的意义就是为未来的生命创造一个更好的因缘,或者说,这一期的生命,是为了给全人类的生命、给大我的生命更多的贡献。反之,破坏因缘,让一切美好的事物无法成就,让世间宇宙万有无法生存下去,都是广义的杀生。
过去佛陀“杀一救百”,杀一个强盗而救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表面看起来是不慈悲的,可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行大慈悲。此即说明佛教戒律不但是消极的行善,更重视积极的救人。尤其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既有世间法,就不能不顾及社会人生的实际生活,否则与生活脱节的佛教,如何为人所需要?
世间上任何事都有因果,但因果很复杂,因中具有善恶,果报也有善恶,就看孰重孰轻。例如,同一块田地里,有的种子发育**,有的虽然没有好的外缘,一样茁壮,可见因中的成分不同,所招感的果报当然也有不等的结果。就等于一场战争,某人对救国救民的理念强,就能勇敢杀敌,如琉璃王率兵攻打迦毗罗卫国时,摩诃男为了拯救族人,宁可牺性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看起来虽是杀生,但功劳更伟大。
佛教虽然讲不杀生,但它还是有轻重之分。尤其杀生有“杀行”与“杀心”的分别。那个捕鱼,是为了维持生活,并没有杀的意念,就如同人死后举行火葬;一把火,不但把尸体上的寄生虫都烧死了,甚至连木材里的寄生虫也无法幸免。但是我们没有杀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杀心,如此纵有罪过也会比较轻,而且只要诚心忏悔,还是可以得救。
我的意思是,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虽然主张对任何微弱细小的生命都要尊重,但是如刚刚所说,我们每天其实总在无意之间伤害很多生命而不自知,例如呼吸时空气里没有微生物的生命吗?茶食之间没有微小的生物吗?甚至打针吃药、开刀、火葬、土葬,难道没有伤害寄附吾人身上的生命吗?只是当下我们并没有“杀心”,因此吾人的修养,纵有杀生的行为,也不要有杀生的“心业”;既有伤害物命的行为,便要对不慎杀害之生命生起惭愧之心,为之深深忏悔,这就是佛教戒律之根本精神。
佛教主张持戒,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也就是尊重。例如五戒的不杀生,就是不侵犯别人的生命;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贞节;不妄语就是不侵犯别人的信誉;不饮酒就是不侵犯自他的智慧。
佛教是一个倡导平等的宗教,例如“人人皆可成佛”、“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成佛”,都是对于人格的尊重。这种特质经过持守戒律来实践、升华,最终达到不仅尊重“人权”,也能尊重“生权”……”
耶律水墨还想为难王木木,就说:“请问大人,佛教徒可以参政,甚至参战吗?乃至战争时可以杀敌吗?”
王木木知道在座的外国人大都礼佛,但又有杀戮的经历,现在既不想放下屠刀,又想立地成佛,故此问有代表性,所以要好好回答一下:“本人的意见是“问政不干治”。过去一般人谈到宗教与政治,总认为彼此应该各自**、互不相干,所谓“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实际上,“政教分离”虽是举世都能认同的思想,然而政治与宗教彼此又能相辅相成,互补互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佛教能影响帝王的施政理念,辅助帝王修身、治国、平天下;相对的,佛教的弘扬,也要靠帝王的护持,才能普遍推广。所以历朝以来,僧团的沙门和政治的君王常有密切的合作来往,其中或有辅弼朝政被尊为国师者,如唐太宗向明瞻法师请教古来明君安邦定国之道,明瞻法师为太宗陈述以慈救为宗的方法,太宗大悦,尊为帝相;
尤其佛教在烽火漫连的乱世,更经常扮演攘敌安邦的角色。例如:佛陀对摩揭陀国雨势大臣昭示健全国家的“七不退法”,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血腥战争。唐朝的安禄山举兵造反,军需短绌,佛教徒于是发起贩卖度牒以增加军费,为平定安史之乱尽了最大的力量。可以说,自古以来,佛教辅佐、教化政治的史例,多不胜举。
由于佛教的教义与僧侣的行仪可以影响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会,帝王的权势则能帮助佛教普遍弘传,净化世道人心,因此晋代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也将护法之责交付国王,以收”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之功。此可证之于佛世时,因为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的护持,佛教才能传遍五印度;佛陀灭度后,阿育王修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并派遣布教师到锡兰等地弘法,使得佛教得以向外弘传,广宣流布。中国因有东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西赴天竺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高僧来华弘法,佛教因此得以传入中国。至于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大多是由于历朝帝王保护,设置译经院,因而得以完成,如鸠摩罗什大师受后秦?姚兴的护持,在西明阁从事译经,而有《法华经》、《中论》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论流传后世;玄奘大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译出《大般若经》、《成唯识论》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经论,使法宝圣教的光辉普照于中国。
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可以说有如唇齿相依,关系密切,因此若问佛教徒可以从事政治吗?答案是肯定的。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其中即有国王、宰官、大将军身,以其政治背景,为众生创造富足安乐、无有怖畏的人间净土。佛陀为国王们讲说转轮圣王的理想政治,乃至历代国师以佛法的智慧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在在证明佛教徒可以参政,但不必直接干治的中道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保有‘问政不干治’的态度,但是如果有佛教徒参与政治,其实也没有不对,现代社会应该要有雅量接受,不能剥夺佛教徒乃至僧侣关心国家社会的权利,因为出家是信仰,参政是人权。
至于佛教徒能否参战?其实佛教本来就有在家与出家二众,即使是出家的比丘也有服兵役的义务;既然服兵役,国家是大我的生命,是众人所依,为国捐躯,为国牺性,为国杀敌,为国而战,不管在法律或舆论共识上,都会有公论的。
就是在佛教也有所谓的‘三聚净戒’,包括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饶益有情戒是属大乘菩萨戒,所以佛陀在因地时为救五百个商人曾杀一个盗匪,这种为慈悲救人而杀,为饶益有情众生而杀,不是为瞋而杀,好杀而杀,非一念之仁,片面之仁所能比拟的。同样的,佛教徒参战杀敌,他不是为瞋恨而杀人,而是为尽忠报国,为了救生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救国救民之举,绝非妇人之仁可喻。
再说,国家战争也不全然是残杀无辜,有的王师之军是为了惩罚坏人、暴徒,有的救人于水深火热,有的保家卫国,在战争中也能表达仁爱、慈悲,在战争中更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济伤亡。
当然,战争是不得已的手段,非到必要时最好能用其他的方法,例如和平、道德、感动的力量都远胜刀枪。在中国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七擒孟获”,他知道杀一个孟获容易,但还会有无数个孟获起来反抗,所以用感动的力量才可以让人心服。
其实,佛教徒在修行的过程中要降魔,降魔就如战争,每个人内心里也有八万四千个烦恼魔军,也要降魔,也要战争。至于现实生活中能否参战?这就要看自己的人生观,如果是小乘修道者,小乘人要求消极的慈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杀生,这当然是好事;但大乘佛教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以力量折服敌人,也有需要。所以参政、乃至参战与否?就看自己是发小乘的自了心,还是行大乘的菩萨道而定了。
总之,人本来就是政治动物,关怀社会则不能不关心政治,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人是群众动物,无法离群索居,势必与大众有密切关系;既然无法离开群众,自然不能远离政治而生活。所以,佛教对于社会的关怀、人权的维护、民众的福祉,自是不能置身事外,当然也不能以远离政治为清高,所谓”问政不干治”,个人可以不热衷名位权势,但不能放弃关怀社会、服务众生的责任。也就是说,今日佛教徒为了弘法利生,对政治不但不应抱持消极回避的态度,相反的,应该积极关心,直下承担,这正是人间佛教菩萨道的实践。”
耶律水墨还想为难王木木,就说:“请问大人,现在举世天灾**不断,有人说这是人类杀业太重的果报。请问大师,佛教慈悲戒杀的教义可以改善社会风气,甚至转变人类的共业吗?”
王木木回答:“佛教讲因果业报,每个人投生到世间为人,除了依个人的三业善恶好坏,感得的正报有智愚、美丑、高矮、胖瘦等差别以外,众生共通的业因则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
业,就是行为;行为的善恶可以招感各种祸福。一个人在生活中因”别业”与”共业”而遭遇的灾难,大致有自己招感而成的”自灾”,如疾病、残障、失业等;因人制造出来的”人灾”,如绑票、贪官、杀戮、中伤、毁谤等;由大众共业所成的”共灾”,有大自然的风、火、水、旱、震灾,乃至战争、虫害、瘟疫等天灾**,这些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称为共业。
记得有一次我在哈佛讲演,有人希望我具体说明佛教对于国家、社会能提出什么贡献?当时我说,举凡三藏十二部的圣典,都可以有益于国家社会。简单地说,只要一个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现在社会上许多作奸犯科、身系囹圄的人,无不是违反五戒之故。譬如杀人、伤害、毁容,就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抢劫,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风化、破坏家庭、重婚、**、拐骗,乃至贩卖人口,都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恐吓、倒会,就是犯了妄语戒。而所谓饮酒戒,除了饮酒外,包括吃**烟、吗啡、吸食强力胶等毒品,不但伤害自己的智慧,还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如果人人都能受持五戒,则不杀生,对于他人的生命能够尊重而不侵犯,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盗,对于他人的财产不侵犯,财富就能自由;不邪淫,对于他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身体、名节就能自由;不说谎,他人的名誉、信用就不会受到伤害;不饮酒,甚至不吃毒品等刺激的东西,对自己的健康、智慧不伤害,同时也不会侵犯他人。如此不但牢狱里没有犯人,尤其如前所说,个人能持五戒,个人的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都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则国家社会必定和谐安定。因此,只要弘扬佛教慈悲戒杀的教义,只要人人奉行五戒,自然可以改善社会风气,甚至转变人类的共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耶律水墨和众人一样,被王木木绕得七昏八素了,看王木木谈兴方浓,后面还将滔滔不绝,太专业了,谈点实际的吧,转方向吧,饱暖思淫,食色性也,大宋羁糜州的代表仙女吉玛就插上来问了:“大家都知道我佛慈悲,为什么重生时不让我们每个女子都有羞花闭月的容颜?”
王木木看了下提问者,觉得这不是挑衅者,是一未开化者,点拨一下吧:“羞花闭月?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佛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占婆国国王跋摩三世的代表娜丽雅问道:“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王木木想,是不是女人都比较悲天悯人,就神叨叨的回答:“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蒲甘王江喜陀的代表江桑哥问道:“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王木木回答:“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交趾李朝李英武的代表太师李道成问道:“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王木木回答:“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青唐吐蕃首领董毡的代表阿里骨问道:“如何才能如佛般睿智?”
王木木回答:“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古格王室的代表象雄问:“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王木木回答:“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象雄又问: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王木木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象雄又问: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王木木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大理国鄯阐侯高升泰问道:王大人,我们大理国树繁林茂,我们也常到森林中徜徉,有时会想,树跟我们人一样,有生命,也有思想,那些小树一定会问大树:你跟我一样,站着没动,那么你吃什么长得这么魁伟高大?王大人,如果你是大树,你会怎样回答?
王木木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朵,蝉鸣与蛙唱三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块,啃些腐叶泥,喝点朝露和山泉。
高升泰继续:那小村一定会答问:吃这些就让你的体型这么完美和谐?
王木木说:那我会继续告诉它:这完全要感谢风雨雷电,它们对我不是苦难而是帮助。风为我修饰身体,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除高傲。
高升泰继续:也许小树还会问: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
王木木说:那我还会告诉它:因为它们选择的吃喝是抱怨、是愤世、是黑暗,因此长得不青翠,不光鲜。
高升泰笑了:我想小树应该明白了:今后要像大材一样,每天吃也要白云、蝉鸣、晨曦无畏地迎接风雨雷电有一天,小树也会长得粗粗壮壮高高大大。
高丽的代表柳洪向王木木拱手问道:王大人好禅机,不知王大人能否就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什么是生活?指点一二?
王木木说:指点不敢当,有个小故事,与各位分享:
有一天,悟空问佛祖:什么是爱情?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手回来了。佛祖问他怎么空手回来了?
悟空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
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又一天,悟空问佛祖:什么是婚姻?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佛祖问他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悟空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算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还有一次,悟空问佛祖:什么是幸福?-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佛祖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悟空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多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回来了。-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悟空又有一天问佛祖什么是**?-
佛祖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佛祖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悟空回答道:我找了两个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佛祖告诉他:那就是**。
又有一天,悟空又问佛祖什么是生活?-
佛祖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佛祖只好走进树林里找他,最后发现悟空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佛祖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了吗?-
悟空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佛祖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悟空回答道: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佛祖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看完这个你会有怎样的理解呢?最容易错过的是爱情。经历过爱情的无奈之后,-对于婚姻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但不是最好的。-幸福就是在不断寻找中获得满足。**看起来很美,但会凋零,最终一无所获。生活就是不断地寻找幸福!
王木木说,我还有一首小诗,与各位共勉: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倭国的代表长势问道:人生是一条路,谁都愿意一生有好的风景相伴,请问王大人,你如何能保证自己没有选择错方向呐?
王木木想起了好像有个灰白先生有篇美文,就笑答:好的心态才会有更好的风景。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开阔;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眼睛有炯神,目光才能敏锐;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脚步有节奏,步履才能轻盈。
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你就得快点学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缓慢,就怕常站;不怕贫穷,就怕惰懒;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
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
不点燃智慧的火花,聪明的头脑也会变为愚蠢;不践行确立的目标,浪漫的理想也会失去光彩;不珍惜宝贵的时间,人生的岁月也会变得短暂;不总结失败的经验,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你办砸。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
没有激情,爱就不会燃烧;没有友情,座就不会满朋;没有豪情,志就难于实现;没有心情,事就难于完成。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欠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我们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学而不厌的态度;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
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
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爱的,最可爱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有的人不管年纪多大,却永远年轻;有的人不管是荣是辱,却波澜不惊;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贫,却朴实为人;有的人不管受讥遭讽,却依然阔步前行!
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世间的事情都是如此:当你刻意地追求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专心致志之时,意外的收获已悄悄来到你的身边!你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分,却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梦虽虚幻,却是自己的梦想;位虽低微,却是自己的岗位;屋虽简陋,却是自己的家;志虽渺小,却是自己的追求。
做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为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头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生活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交友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
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选择,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生命。拥有了一颗赤城的心,便拥有了朋友;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便拥有了友爱。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很多;不要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其实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财富是一种寄存,你不能将其带走;荣誉是一道亮光,你无法将其留住;成功是一颗硕果,你无法四季品尝;生命是一种过程,你不能让其停步。事物是辩证的,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你失去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当你习惯过一种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过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会过得很精彩。
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
一切皆可以变,唯有我们的理想不能变;一切都可以长,唯有我们的傲气不可以长;一切都可以老,唯有我们年轻的心不能老;一切都可以退,唯有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退。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
这时大辽的南院大王耶律乙辛开口了,大概最近他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问道:王大人,本人最近很担忧、很恐惧、很后悔、很伤心、很失望、很想放弃、感到很勉强、心中也常忿忿。请问该如何化解?
王木木说:在生活中,要学会解劝自己。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情,听听别人的奉劝,也有好处,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但是,化解矛盾主要靠自己。心烦时不妨多想想下面这些话,或许对调整心态有所帮助。
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上天对每人都是公平的,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无论多么糟糕的东西,世界都为其预留了位置。相信雨点不会仅仅落在你一个人的屋顶之上。相信你自己,大千世界,总有属于你的角落。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别害怕,天是不会塌的: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天塌下来,还有大汉撑着,冒一次险吧!人的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
别后悔,谁都会做错事:世界上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做错事,千万别后悔,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要勇敢地去做,不要害怕出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坦白地说,有许多人希望你会被自己的错误所击败。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别伤心,生活是美好的: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谁都会碰到生离死别的揪心事。伤心和委屈的时候,要嚎啕大哭。哭完洗完脸,拍拍自己的脸,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看。不要揉,否则第二天早上会眼睛肿。好好生活,千万别干傻事,你的生命只有一次!
别失望,机会还会有的: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生活很多时候是会有很多不公平的,不要抱怨,要努力地去适应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如果天上会掉馅饼,那也会掉在把头昂起来的人咀里。人生充满了尝试与错误。一次失败不代表你就出局了。
别放弃,坚持就有希望: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你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希望总是出现在绝望之时。
别勉强,顺其自然就好:人的一生就像在拉屎,有时你已经很努力了,可出来的只是一个屁。生活中有许多事,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必定有限,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有些事,实在办不到,就算了吧,千万别为难自己。
别生气,学会宽宏大量: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你千万别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宽容是人与人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