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动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明末称雄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很多事情拿到内阁会议上议论之前,其实私下里就都已经差不多达成一致了。就如今天刘钧会上提议把辽西、辽东、山东、山西、直隶、河南这六省诸军镇,并成三个军区,尤其是把原来北边五大军区之一的山西并入直隶,这其实是在会前就与吴甡和刘宗周协商过的。
六省诸镇合并为三个军区,另两位辅政大臣都已经同意。当然,并不是合并后更有利指挥这样的理由打动他们的,打动他们的是刘钧承诺了今天要将一千万银元划入户部帐上。
这才是换得他们同意的根本原因。
从八月初崇祯驾崩一直到现在都腊月年末了,刘钧断断续续的每次拔出一点银元,有时几十万,有时百来万,一直吊着朝廷,勉强的捱了下来。可一直以来,都没能真正解决财政问题。
这次刘钧提出的这个交换条件,吴甡和刘宗周也是无奈。
刘钧向他们承诺,年前将一千万打到户部的太仓银库,然后明年还将为朝廷筹措至少三千万块银元。
刘钧答应了,吴甡和刘宗周便支持了刘钧今天在内阁会议上的这些提议。从几个枢密院和兵部职位人选的举荐,到设立关外、直隶、中原三个新军区的提议。
“关外军区辖辽东、辽西两省兵马,设总督一员,辖旅顺、镇江、宁远、广宁四镇,裁锦州镇,锦州防区并入广宁、宁远两镇。”
“直隶军区辖直隶、山西两省兵马,设总督一员,辖警卫、卫戍、大同、太原四镇,裁宣府镇,宣府镇防区并入大同镇。”
“中原军区辖河南、山东两省兵马,设总督一员、辖登莱、开封二镇,裁大名、济南、真定三镇,防区并入其它三镇。”
合并成三个军区后,将裁撤锦州镇、宣府镇、大名镇、济南、真宝五镇,这也是继京畿从九镇并成裁并成四镇后的又一次大力度的裁并军镇。
对于刘钧来说,裁并军镇,既能削减军费开支,精兵简政,强化装备和训练,同时也能大大削弱朝廷的原有兵力,使得楚军进一步占据更优的地位,一家独大。
对于刘钧打着裁并军镇,削减军费,精练兵马、增强战斗力的理由,其它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
毕竟朝廷确实强,拿不出银子来发放这么多军队的饷银。另一方面,楚军当初在辽东的那一系列的胜利,也充分说明军队并不是靠人数多就能打胜仗的。
不过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吴甡新接任首辅,面对的依然是个空空如也的国库。
“这一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今年也马上就要过去了。说实话,我都不知道今年是怎么过来
的。但是总算过完了,接下来,就将是新的一年。朝廷已经议好了明年改年号龙武。新一年新气象,明年得有个好的开始。现在我们就议一下明年的各项开支,做个预算。再议一议,要如何筹措到这些资金。”
“户部有个初步的估算,明年的各项开支起码不会少于五千万块银元,而朝廷现在的银元收入不到一千万,有四千万的差额。”大学士方逢年说道,“我提议还是再开征加饷。”
刘宗周反对这种加派,“如今天下饥荒,流匪又起,这个时候还要加派,那不是火上浇油吗?我主张还是裁撤兵马,清理军屯,减少军费开支,同时将原来卫所的军屯改为民屯,用以供军。另外,不能再与东虏开战,维持北边安定。先撑过这几年再说。”
原来朝廷有三十六镇,上次裁撤后还剩下三十一镇,这次又裁五镇,那就剩下二十六镇。每镇三万,依然还有七十八万兵马。哪怕按平均一年每兵五十块的养兵费用,都得四千万块的军费开支。
刘宗周的意思,今后应当还要继续整军,尤其是在无战事的南方,要进一步裁撤一些兵额。
“三江、闽浙、川湖,这九省三省设一军区,每军区各自保留一镇兵马。云贵、两广,两省一军区,也各保留一镇兵马。陕甘辖甘肃、陕西两省兵马,则在现有三镇基础上裁撤一镇,保留两镇。”
十五省保留七镇兵马。
加上直隶、中原、关外三军区辖六省十镇兵马,另水师四镇,和侍卫亲军和禁卫军,则内外水陆兵马保留二十三镇的编制。
全国兵力在八十万以下。
刘宗周走的是节流的路子。
不过再怎么节约,那也是七八十万军队,每年一样得几千万的开支,毕竟这些是常备军,不是原来的卫所军。除非朝廷依然靠拖欠粮饷,要不然军队再裁军费依然会很高。
不过这几千万的军费里,包含了装备费用。同时不用再另发粮食等,统一折银给士兵了。如果把那部份算进去,比起过去,还是大幅降低了不少。
“郡王,发行债券能筹集多少?”
刘钧笑笑,自从他弄出来个债券后,现在朝廷已经过度依赖债券了。崇祯十三年、十四年,两年时间,朝廷就靠这个债券弄了五千万块银元。
这个债券完全是四海银行在负责发行,用的是四海银行的名义,实际上就是四海银行在借钱给朝廷,毕竟五千万债券,朝廷到现在一个铜板都还没还过。光利息就已经有几百万之多了。
当初刘钧弄出这个债券,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但是现在,他不可能愿意无限制的借钱给朝廷。
刘钧也没那个本事一人养起整个大明朝廷。
“十三年和十四年两年,朝廷经四海银行发行了五千万块的债券,到现在不少一年期两年期的到期后,都没有支付本息兑换,还是四海银行代付的。明年就算继续发行,也最多只能筹集到一千万块,还得拿出起码五百万来付前面的利息。”
“那郡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明年的财政问题吗?”吴甡不满的望着刘钧,先前刘钧答应今年给户部一千万,明年两千万,现在却说这话。
“朝廷的开支不是一个小数,不能指望发行债券借钱过日子,毕竟就算现在借到,那也是要还的,何况还有很高的利息。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债券,还得另想他法。”刘钧说话时放低语速,但却有股笼盖四野的气势。
朝廷的财政早就烂成一锅浆糊,没有人能理的清楚。如今全靠着刘钧,因此这个时候大家也只能听刘钧的。
“最近我温读史书,看的是南宋的历史。当年北宋国破,宋人渡江,建立南宋,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可他们却依然凭着这半壁江山坚持百余年之久,他们靠着南方的半壁江山,却拥有一支庞大且很强大的军队,与北方对抗。南宋凭什么支撑的这么久?有一支不错的军队,他们为什么还能有这样一支军队?因为南宋百余年,税收很足,财政很充盈,甚至仅据有半壁江山,其国家税收甚至不比北宋时拥有全天下的财税收入少。”
说到这里,刘钧加重了些音调,“反而我今日之大明,拥有整个中原天下,有二十一个省,可国家财税每年却不足南宋时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为何?我们都因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要不然,仅靠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永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大明的财政确实是个笑话,大明官员拿着历朝各代最低的俸禄,国家给百姓订的税率也是各朝最低的,可为何最终朝廷却如何之穷?
原因很多,贪污腐败,宗室和文人的特权等等,太多了。
刘钧也不想马上去跟天下人为敌,事情得一步步来。今天他说这些,不过是引个话头而已。
“诸位,我翻看宋代史书,发现北宋之时,正常年份财政收入大约六千万贯,而其中盐税收入就占三千多万贯之多,到了南宋之时。年财税收入达八千多万,其中仅盐税收入就超过五千万贯之多,有时甚至达到全国财政收入的八成以上。可以说,两宋之时,盐税支撑着财政开支。”
“诸位,再反观下我大明。万历年间,全国白银收入不过两百余万,其中盐税收入才百万左面。”
“而我大明的人口远超宋时,每年盐产量也是宋时的倍数,如果按我朝的纲盐制,一年的盐税收入,正常情况起码应当是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之间,甚至更高。但实际上呢,我们一年盐税收入不过百万两,大量的盐税流失了。流哪去了?流进了那些盐商、勋贵们的手上去了。这些人占据窝单,垄断盐利,个个富的流油,穷奢极欲。”
“而且这些盐商欲求不满,垄断盐利,还大肆提高盐价,使得百姓连盐都吃不起,怨声载道。”
“许多地方,盐商把一斤盐卖到三四百文钱,比一年盐税收入几千万的宋代高的多,北宋之时,一斤盐均价不会超过一百二十文,是其三四倍之多,但我们收的盐税却是宋时二三十分之一。”
刘钧敲了敲桌子,“朝廷天天喊穷,其实只要我们把盐税征好了,朝廷的财政问题立即就能解决。”
吴甡和刘宗周等一众内阁成员你望我,我望你,刘钧说的这些,他们不知道吗?知道。可盐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上上下下都勾结在一起,根本是剪不断理还乱,没有哪个人能本事理的清。
“我打算重新梳理盐务,争取明年能从中征收到两千万块盐税,加上海关和商税,那么明年就算不再发行债券,都能筹集到起码四千万的税收,足够明年的财政开支。”
“郡王真有把握?”刘宗周面现激动,不知怎么的,他就是觉得刘钧有这个能力。若一般人说要整理盐务,一年要把盐税征到两千万块,他会觉得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可这话是刘钧说的,他却突然觉得可信。
大明现在的盐制,实际上就是纲盐制,官督商卖。类似一种经销商制度,朝廷控制着各大盐场的灶户们产盐,然后掌握着食盐的专卖权。
商人们想要卖盐,得先拿到一个食盐销售许可证,这个证是可以长期持有甚至世袭的。这个许可证规定了盐商们可以购买销售食盐的数量以及销售的市场,有了这个许可证后,那么才有资格买盐,并按盐引数量购买限定的盐,然后在限定的市场销售。
大明的这些盐商,都是各级经销商,对各自的市场是有垄断权的,其它的商人不得销售。这种制度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导致盐商们都发财了,盐价却居高不下。那些勋官们掌握着许可证的出售权,靠倒卖许可证和批盐引,发大财。
许多有钱的商人们,则靠囤积盐引,倒卖盐引赚钱。
总之,所有人都赚钱了,被坑的就是朝廷和普通老百姓。
朝廷盐税一年收入不过百来万两,百姓一斤盐花三四百文钱,结果吃的盐还是掺土掺沙的劣质盐。大批贩卖私盐的人趋势而起,铤而走险,导致地方的安全形势大乱。
就连那些生产盐的灶户们,也一样被剥削者,一引盐不过换一石粮食,温饱都不能解决。
这些盐商,一个个肥的无比,全是大肥猪,刘钧觉得,他们可以杀了。
“我希望诸位阁老们能支持我整顿盐务,只要你们肯全力支持我放手去做,那么我能够在这里告诉大家,向诸位承诺,明年起码可以向户部上缴两千万块的盐税。”
两千万块啊,折合成原来的银子,也有一千万两了。
“两千万块银元,不要银元券,不要银票,能做到吗?”吴甡眼中也闪着光,他紧盯着刘钧问。
两千万块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解决不了财政问题,他这个首辅也坐不稳位置。
“两千万银元,不是银票也不是银元券。”
“好,老夫愿意支持郡王。”吴甡一掌拍在桌案上。
刘宗周也表态,“老夫也愿意支持郡王。”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很多事情拿到内阁会议上议论之前,其实私下里就都已经差不多达成一致了。就如今天刘钧会上提议把辽西、辽东、山东、山西、直隶、河南这六省诸军镇,并成三个军区,尤其是把原来北边五大军区之一的山西并入直隶,这其实是在会前就与吴甡和刘宗周协商过的。
六省诸镇合并为三个军区,另两位辅政大臣都已经同意。当然,并不是合并后更有利指挥这样的理由打动他们的,打动他们的是刘钧承诺了今天要将一千万银元划入户部帐上。
这才是换得他们同意的根本原因。
从八月初崇祯驾崩一直到现在都腊月年末了,刘钧断断续续的每次拔出一点银元,有时几十万,有时百来万,一直吊着朝廷,勉强的捱了下来。可一直以来,都没能真正解决财政问题。
这次刘钧提出的这个交换条件,吴甡和刘宗周也是无奈。
刘钧向他们承诺,年前将一千万打到户部的太仓银库,然后明年还将为朝廷筹措至少三千万块银元。
刘钧答应了,吴甡和刘宗周便支持了刘钧今天在内阁会议上的这些提议。从几个枢密院和兵部职位人选的举荐,到设立关外、直隶、中原三个新军区的提议。
“关外军区辖辽东、辽西两省兵马,设总督一员,辖旅顺、镇江、宁远、广宁四镇,裁锦州镇,锦州防区并入广宁、宁远两镇。”
“直隶军区辖直隶、山西两省兵马,设总督一员,辖警卫、卫戍、大同、太原四镇,裁宣府镇,宣府镇防区并入大同镇。”
“中原军区辖河南、山东两省兵马,设总督一员、辖登莱、开封二镇,裁大名、济南、真定三镇,防区并入其它三镇。”
合并成三个军区后,将裁撤锦州镇、宣府镇、大名镇、济南、真宝五镇,这也是继京畿从九镇并成裁并成四镇后的又一次大力度的裁并军镇。
对于刘钧来说,裁并军镇,既能削减军费开支,精兵简政,强化装备和训练,同时也能大大削弱朝廷的原有兵力,使得楚军进一步占据更优的地位,一家独大。
对于刘钧打着裁并军镇,削减军费,精练兵马、增强战斗力的理由,其它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
毕竟朝廷确实强,拿不出银子来发放这么多军队的饷银。另一方面,楚军当初在辽东的那一系列的胜利,也充分说明军队并不是靠人数多就能打胜仗的。
不过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吴甡新接任首辅,面对的依然是个空空如也的国库。
“这一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今年也马上就要过去了。说实话,我都不知道今年是怎么过来
的。但是总算过完了,接下来,就将是新的一年。朝廷已经议好了明年改年号龙武。新一年新气象,明年得有个好的开始。现在我们就议一下明年的各项开支,做个预算。再议一议,要如何筹措到这些资金。”
“户部有个初步的估算,明年的各项开支起码不会少于五千万块银元,而朝廷现在的银元收入不到一千万,有四千万的差额。”大学士方逢年说道,“我提议还是再开征加饷。”
刘宗周反对这种加派,“如今天下饥荒,流匪又起,这个时候还要加派,那不是火上浇油吗?我主张还是裁撤兵马,清理军屯,减少军费开支,同时将原来卫所的军屯改为民屯,用以供军。另外,不能再与东虏开战,维持北边安定。先撑过这几年再说。”
原来朝廷有三十六镇,上次裁撤后还剩下三十一镇,这次又裁五镇,那就剩下二十六镇。每镇三万,依然还有七十八万兵马。哪怕按平均一年每兵五十块的养兵费用,都得四千万块的军费开支。
刘宗周的意思,今后应当还要继续整军,尤其是在无战事的南方,要进一步裁撤一些兵额。
“三江、闽浙、川湖,这九省三省设一军区,每军区各自保留一镇兵马。云贵、两广,两省一军区,也各保留一镇兵马。陕甘辖甘肃、陕西两省兵马,则在现有三镇基础上裁撤一镇,保留两镇。”
十五省保留七镇兵马。
加上直隶、中原、关外三军区辖六省十镇兵马,另水师四镇,和侍卫亲军和禁卫军,则内外水陆兵马保留二十三镇的编制。
全国兵力在八十万以下。
刘宗周走的是节流的路子。
不过再怎么节约,那也是七八十万军队,每年一样得几千万的开支,毕竟这些是常备军,不是原来的卫所军。除非朝廷依然靠拖欠粮饷,要不然军队再裁军费依然会很高。
不过这几千万的军费里,包含了装备费用。同时不用再另发粮食等,统一折银给士兵了。如果把那部份算进去,比起过去,还是大幅降低了不少。
“郡王,发行债券能筹集多少?”
刘钧笑笑,自从他弄出来个债券后,现在朝廷已经过度依赖债券了。崇祯十三年、十四年,两年时间,朝廷就靠这个债券弄了五千万块银元。
这个债券完全是四海银行在负责发行,用的是四海银行的名义,实际上就是四海银行在借钱给朝廷,毕竟五千万债券,朝廷到现在一个铜板都还没还过。光利息就已经有几百万之多了。
当初刘钧弄出这个债券,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但是现在,他不可能愿意无限制的借钱给朝廷。
刘钧也没那个本事一人养起整个大明朝廷。
“十三年和十四年两年,朝廷经四海银行发行了五千万块的债券,到现在不少一年期两年期的到期后,都没有支付本息兑换,还是四海银行代付的。明年就算继续发行,也最多只能筹集到一千万块,还得拿出起码五百万来付前面的利息。”
“那郡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明年的财政问题吗?”吴甡不满的望着刘钧,先前刘钧答应今年给户部一千万,明年两千万,现在却说这话。
“朝廷的开支不是一个小数,不能指望发行债券借钱过日子,毕竟就算现在借到,那也是要还的,何况还有很高的利息。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债券,还得另想他法。”刘钧说话时放低语速,但却有股笼盖四野的气势。
朝廷的财政早就烂成一锅浆糊,没有人能理的清楚。如今全靠着刘钧,因此这个时候大家也只能听刘钧的。
“最近我温读史书,看的是南宋的历史。当年北宋国破,宋人渡江,建立南宋,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可他们却依然凭着这半壁江山坚持百余年之久,他们靠着南方的半壁江山,却拥有一支庞大且很强大的军队,与北方对抗。南宋凭什么支撑的这么久?有一支不错的军队,他们为什么还能有这样一支军队?因为南宋百余年,税收很足,财政很充盈,甚至仅据有半壁江山,其国家税收甚至不比北宋时拥有全天下的财税收入少。”
说到这里,刘钧加重了些音调,“反而我今日之大明,拥有整个中原天下,有二十一个省,可国家财税每年却不足南宋时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为何?我们都因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要不然,仅靠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永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大明的财政确实是个笑话,大明官员拿着历朝各代最低的俸禄,国家给百姓订的税率也是各朝最低的,可为何最终朝廷却如何之穷?
原因很多,贪污腐败,宗室和文人的特权等等,太多了。
刘钧也不想马上去跟天下人为敌,事情得一步步来。今天他说这些,不过是引个话头而已。
“诸位,我翻看宋代史书,发现北宋之时,正常年份财政收入大约六千万贯,而其中盐税收入就占三千多万贯之多,到了南宋之时。年财税收入达八千多万,其中仅盐税收入就超过五千万贯之多,有时甚至达到全国财政收入的八成以上。可以说,两宋之时,盐税支撑着财政开支。”
“诸位,再反观下我大明。万历年间,全国白银收入不过两百余万,其中盐税收入才百万左面。”
“而我大明的人口远超宋时,每年盐产量也是宋时的倍数,如果按我朝的纲盐制,一年的盐税收入,正常情况起码应当是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之间,甚至更高。但实际上呢,我们一年盐税收入不过百万两,大量的盐税流失了。流哪去了?流进了那些盐商、勋贵们的手上去了。这些人占据窝单,垄断盐利,个个富的流油,穷奢极欲。”
“而且这些盐商欲求不满,垄断盐利,还大肆提高盐价,使得百姓连盐都吃不起,怨声载道。”
“许多地方,盐商把一斤盐卖到三四百文钱,比一年盐税收入几千万的宋代高的多,北宋之时,一斤盐均价不会超过一百二十文,是其三四倍之多,但我们收的盐税却是宋时二三十分之一。”
刘钧敲了敲桌子,“朝廷天天喊穷,其实只要我们把盐税征好了,朝廷的财政问题立即就能解决。”
吴甡和刘宗周等一众内阁成员你望我,我望你,刘钧说的这些,他们不知道吗?知道。可盐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上上下下都勾结在一起,根本是剪不断理还乱,没有哪个人能本事理的清。
“我打算重新梳理盐务,争取明年能从中征收到两千万块盐税,加上海关和商税,那么明年就算不再发行债券,都能筹集到起码四千万的税收,足够明年的财政开支。”
“郡王真有把握?”刘宗周面现激动,不知怎么的,他就是觉得刘钧有这个能力。若一般人说要整理盐务,一年要把盐税征到两千万块,他会觉得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可这话是刘钧说的,他却突然觉得可信。
大明现在的盐制,实际上就是纲盐制,官督商卖。类似一种经销商制度,朝廷控制着各大盐场的灶户们产盐,然后掌握着食盐的专卖权。
商人们想要卖盐,得先拿到一个食盐销售许可证,这个证是可以长期持有甚至世袭的。这个许可证规定了盐商们可以购买销售食盐的数量以及销售的市场,有了这个许可证后,那么才有资格买盐,并按盐引数量购买限定的盐,然后在限定的市场销售。
大明的这些盐商,都是各级经销商,对各自的市场是有垄断权的,其它的商人不得销售。这种制度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导致盐商们都发财了,盐价却居高不下。那些勋官们掌握着许可证的出售权,靠倒卖许可证和批盐引,发大财。
许多有钱的商人们,则靠囤积盐引,倒卖盐引赚钱。
总之,所有人都赚钱了,被坑的就是朝廷和普通老百姓。
朝廷盐税一年收入不过百来万两,百姓一斤盐花三四百文钱,结果吃的盐还是掺土掺沙的劣质盐。大批贩卖私盐的人趋势而起,铤而走险,导致地方的安全形势大乱。
就连那些生产盐的灶户们,也一样被剥削者,一引盐不过换一石粮食,温饱都不能解决。
这些盐商,一个个肥的无比,全是大肥猪,刘钧觉得,他们可以杀了。
“我希望诸位阁老们能支持我整顿盐务,只要你们肯全力支持我放手去做,那么我能够在这里告诉大家,向诸位承诺,明年起码可以向户部上缴两千万块的盐税。”
两千万块啊,折合成原来的银子,也有一千万两了。
“两千万块银元,不要银元券,不要银票,能做到吗?”吴甡眼中也闪着光,他紧盯着刘钧问。
两千万块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解决不了财政问题,他这个首辅也坐不稳位置。
“两千万银元,不是银票也不是银元券。”
“好,老夫愿意支持郡王。”吴甡一掌拍在桌案上。
刘宗周也表态,“老夫也愿意支持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