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想静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听杨继盛要考校自己,唐毅连忙说道:“学生读书不多,诗词文章粗俗不堪,只怕不能入大人的法眼。”
“哈哈哈,诗词文章?于国何用。”杨继盛抓着手里的酒杯,仰脖喝干,只觉得一股火焰在喉咙里炸开,浑身为之一振。
“好烈,好醇的酒,是山东的,还是北直隶的?”杨继盛随口问道。
曹大章在一旁笑道:“都不是,是太仓的,这酒有个名字,叫凤洲酒。”
“凤洲酒?和王元美还有关系?”元美是王世贞的字,杨继盛和王世贞是同科,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京当官的时候,两个人经常一起喝酒。
唐毅忙说道:“说起来和凤洲公也有些渊源,这酒是小子的酒坊酿造的,为了打开商路,就借了凤洲公的大名,不过可不白要,我一年要送给他一千斤美酒呢!”
“一千斤?你想把王凤洲喝死啊!”杨继盛不由得笑骂道:“王世贞好酒,但喝不了几杯不说,酒品还极差,这样的烈酒送给他,他还不得学刘伶一醉三年啊?”
王世贞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听到杨继盛说起他,大家都来了精神。
唐毅笑道:“敬美表哥都和我说了,所以这凤洲酒有两种,一种是清酒,一种是烈酒,为了让凤洲公痛快答应,我只告诉他有凤洲清酒,还请椒山公不要说穿。”
杨继盛愕然,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用手指着唐毅,大声说道:“果然如荆川先生所言,你小子浑身都是心眼儿!想封我的嘴也可以,不过你可要拿出点东西才成。我总不好和凤洲比,五百斤吧,凤洲酒,要烈的!”
“好。”唐毅一口答应,笑道:“我看这样,不如干脆把烈酒改名叫椒山酒。”
“那可不成。挂上我的名字,谁知道啊!”杨继盛笑着说道:“生意砸了,我上哪喝这么好的酒了!”
杨继盛一番话说得大家开怀大笑,每个人又陪着杨继盛喝了好几杯,借着酒性,杨继盛拉过唐毅。按在了自己的身边。
“刚刚我说要考校你,可是却不想考你什么诗词歌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那些玩意饿了不当饭,冷了不当衣,无非就是一块功名砖而已!”
这话一出,在场的诸位脸色都是一变,他们可都是指着这些东西活着呢。被杨继盛说的一文不值,他们哪能认同,只是碍于对方的身份,却不敢反驳。
杨继盛轻笑了一声,“你们或许心里不服,杨某却不是信口胡说,我在狄道当过典吏,狄道。你们知道吗?”
庞远他们大多埋头读书,了解的不多,倒是曹大章博闻强识,不由问道:“可是唐太宗的老家?听说是向西域贩卖丝绸的重镇啊!”
杨继盛摆摆手,苦笑道:“那是老黄历了,近几十年来,丝绸贸易转到海上,加之朝廷疏于边防,甘肃的军户逃亡过半,狄道已经衰败之极。”
提到了这里,杨继盛不由得站起身躯,大声说道:“杨某初到狄道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满眼荒凉,百姓喝的是苦咸水,一家只有一套衣服,出门的时候才能穿,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只能洗两次澡……”
杨继盛讲述着狄道的状况,大家听在耳朵里,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半,他们虽然不像唐毅见识过后世的繁华,但是也生在富庶的江南,家境还都不错,简直不敢想象狄道百姓的生活。
杨继盛又诉说起来他到任之后,兴办学校,疏浚河道,鼓励百姓开发煤矿,甚至让妻子教授百姓纺织。夫妻两个亲力亲为,让百姓喝上清洁的水,田地得到灌溉,只有一套衣服的能再有一套……狄道胡汉杂居之地,双方百姓摩擦不断,可是却全都钦佩尊敬杨继盛,甚至尊他为“杨父”!
一个多时辰,都是杨继盛在诉说,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苍凉沉郁,包括唐毅在内,都被他深深感染了。
到了最后,杨继盛苦笑道:“在狄道的日子,我时常在问自己,百姓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无非就是温饱二字,不要挨打,不要挨骂。诗词歌赋给不了他们这些,你们都是朝廷未来的栋梁,杨某不过是早几年考中科举,不敢说什么教诲,只是希望你们能记在心里,日后为官,多为百姓想想。”
听了杨继盛披肝沥胆的一番话,在场无不动容,唐毅更是一躬到底。
“先生金玉良言,晚生谨记于心,倘若有朝一日入朝为官,一定以苍生为念,以百姓为念!”
杨继盛笑着点点头,“好了,听我说了这么多,也该轮到你了。我就想问问你,对东南的倭寇是怎么看?”
唐毅顿时一愣,为难地说道:“倭患说起来千头万绪,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得清的。”
“那就慢慢说,反正咱们要一起进京呢!”杨继盛豪爽地说道。
曹大章和庞远等人也都跟着起哄,纷纷说道:“行之,你们父子打得倭寇满地找牙,可是别人又畏惧倭寇如虎,这倭寇到底是厉害,还是不厉害啊?”
江一麟也说道:“没错,讲一讲,我们也好长点见识,没准这次殿试就要问平倭之策呢!”
听到殿试两个字,大家伙顿时都来了精神,也顾不得休息,摆上了蜡烛,围坐在一起,就听着唐毅诉说。
……
“诸位前辈如此错爱,我就试着说一说。”唐毅清了清嗓子说道:“倭患其实历代都有,倭寇来自倭国列岛,那里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火山密布,地震频发,算是最贫瘠的岛屿。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倭人生性无耻狠辣,毫无道德,只崇拜强者,当年大唐在白江口一战,全歼数万倭国水师,从此之后,倭国老实了数百年,并且处处学习大唐之风,当然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令人可发一笑。到了本朝,经常有零星倭寇入侵,规模多则数百人,从最南端的海南,到山东辽东,都有倭寇踪迹,而江南又是重灾区。”
杨继盛听得很认真,问道:“这么说来,倭患是旧疾?”
唐毅点点头,又摇摇头:“倭患本是疥癣之疾,可是越闹越大,甚至威胁江南半壁,则是从废除市舶司开始的……”
唐毅存心想让大家长长见识,在座都是南直隶的精英,甚至能考中进士,大明未来的希望,也该让大明的读书人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了。
而且唐毅还存了一个心思,他要让杨继盛知道,世界不是他想的那么单纯,不是非黑即白,也不要随便浪费自己的生命……刚刚从一番话中,唐毅听得出来,杨继盛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为了刷声望不惜一切代价的清流言官,他是真正爱这个国家,爱这片土地,爱得深,爱得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惜性命,弹劾国贼。
“由于嘉靖二年的争贡事件,草率废除了市舶司,中外贸易为之中断。如今和国初的情况不一样,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商贸繁荣,作坊林立,以苏松等地为例,靠着丝绸和棉布过活的百姓多达百万,市舶司取消,他们一下子没了吃饭的营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翻天剧变……”
唐毅猛地站起身,大声说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一批探险家,乘着简陋的船只,在无边的大海中搏命,他们赌赢了,发现了十几倍于大明的广袤土地,那些土地肥沃富饶,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金银。西夷早就垂涎天朝的物产,无论是丝绸还是瓷器,都价值万金。他们冶炼出金银,跑到我朝来换取想要的商品,偏偏这时候市舶司被取消了。这些西夷本就野蛮成性,都是土匪海盗出身,他们从官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支持走私。”
“有一些商人就乘势而起,大肆走私物资,视朝廷法度于无物,几十年下来,他们聚集大量财富,手底下拥有成千上万的失去生活来源,冒险下海的百姓。另外又雇佣了大批的倭国武士,充当打手,如此各方集合起来,倭寇之乱才会越闹越大,不可收拾。”
“而倭寇乱起,偏偏东南承平日久,文恬武嬉,军备废弛,倭寇一次次得手之后,胆子就越来越大,非但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还幻想着龙衮海外,做草头天子。就好比一个病人,内外之症一起爆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消灭倭寇,解决东南的乱象,非大毅力,大智慧,以及大投入不可!”
……
不同于杨继盛的慷慨激昂,唐毅的话娓娓道来,可是带来的震撼却更加强烈,谁也想不到小小的倭寇竟然牵连到这么多的方面,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小小年纪的唐毅,居然把天下大势都装在了心里,要不了多久,此子的成就怕是要在大家之上啊!
想到这里,大家对唐慎不由得投去了强烈的嫉妒目光,这家伙命也太好了吧?
不提这些人感叹,杨继盛受到的冲击更大,他本来想着除掉严党,天下就能太平,可是现在一听,或许还有更麻烦的事情……
他不由得颓然地捂住了头,“多谢行之指点,我想静静!”
看着杨继盛颓然的模样,唐毅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位不会冒然弹劾严嵩了吧?(未完待续。)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听杨继盛要考校自己,唐毅连忙说道:“学生读书不多,诗词文章粗俗不堪,只怕不能入大人的法眼。”
“哈哈哈,诗词文章?于国何用。”杨继盛抓着手里的酒杯,仰脖喝干,只觉得一股火焰在喉咙里炸开,浑身为之一振。
“好烈,好醇的酒,是山东的,还是北直隶的?”杨继盛随口问道。
曹大章在一旁笑道:“都不是,是太仓的,这酒有个名字,叫凤洲酒。”
“凤洲酒?和王元美还有关系?”元美是王世贞的字,杨继盛和王世贞是同科,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京当官的时候,两个人经常一起喝酒。
唐毅忙说道:“说起来和凤洲公也有些渊源,这酒是小子的酒坊酿造的,为了打开商路,就借了凤洲公的大名,不过可不白要,我一年要送给他一千斤美酒呢!”
“一千斤?你想把王凤洲喝死啊!”杨继盛不由得笑骂道:“王世贞好酒,但喝不了几杯不说,酒品还极差,这样的烈酒送给他,他还不得学刘伶一醉三年啊?”
王世贞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听到杨继盛说起他,大家都来了精神。
唐毅笑道:“敬美表哥都和我说了,所以这凤洲酒有两种,一种是清酒,一种是烈酒,为了让凤洲公痛快答应,我只告诉他有凤洲清酒,还请椒山公不要说穿。”
杨继盛愕然,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用手指着唐毅,大声说道:“果然如荆川先生所言,你小子浑身都是心眼儿!想封我的嘴也可以,不过你可要拿出点东西才成。我总不好和凤洲比,五百斤吧,凤洲酒,要烈的!”
“好。”唐毅一口答应,笑道:“我看这样,不如干脆把烈酒改名叫椒山酒。”
“那可不成。挂上我的名字,谁知道啊!”杨继盛笑着说道:“生意砸了,我上哪喝这么好的酒了!”
杨继盛一番话说得大家开怀大笑,每个人又陪着杨继盛喝了好几杯,借着酒性,杨继盛拉过唐毅。按在了自己的身边。
“刚刚我说要考校你,可是却不想考你什么诗词歌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那些玩意饿了不当饭,冷了不当衣,无非就是一块功名砖而已!”
这话一出,在场的诸位脸色都是一变,他们可都是指着这些东西活着呢。被杨继盛说的一文不值,他们哪能认同,只是碍于对方的身份,却不敢反驳。
杨继盛轻笑了一声,“你们或许心里不服,杨某却不是信口胡说,我在狄道当过典吏,狄道。你们知道吗?”
庞远他们大多埋头读书,了解的不多,倒是曹大章博闻强识,不由问道:“可是唐太宗的老家?听说是向西域贩卖丝绸的重镇啊!”
杨继盛摆摆手,苦笑道:“那是老黄历了,近几十年来,丝绸贸易转到海上,加之朝廷疏于边防,甘肃的军户逃亡过半,狄道已经衰败之极。”
提到了这里,杨继盛不由得站起身躯,大声说道:“杨某初到狄道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满眼荒凉,百姓喝的是苦咸水,一家只有一套衣服,出门的时候才能穿,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只能洗两次澡……”
杨继盛讲述着狄道的状况,大家听在耳朵里,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半,他们虽然不像唐毅见识过后世的繁华,但是也生在富庶的江南,家境还都不错,简直不敢想象狄道百姓的生活。
杨继盛又诉说起来他到任之后,兴办学校,疏浚河道,鼓励百姓开发煤矿,甚至让妻子教授百姓纺织。夫妻两个亲力亲为,让百姓喝上清洁的水,田地得到灌溉,只有一套衣服的能再有一套……狄道胡汉杂居之地,双方百姓摩擦不断,可是却全都钦佩尊敬杨继盛,甚至尊他为“杨父”!
一个多时辰,都是杨继盛在诉说,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苍凉沉郁,包括唐毅在内,都被他深深感染了。
到了最后,杨继盛苦笑道:“在狄道的日子,我时常在问自己,百姓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无非就是温饱二字,不要挨打,不要挨骂。诗词歌赋给不了他们这些,你们都是朝廷未来的栋梁,杨某不过是早几年考中科举,不敢说什么教诲,只是希望你们能记在心里,日后为官,多为百姓想想。”
听了杨继盛披肝沥胆的一番话,在场无不动容,唐毅更是一躬到底。
“先生金玉良言,晚生谨记于心,倘若有朝一日入朝为官,一定以苍生为念,以百姓为念!”
杨继盛笑着点点头,“好了,听我说了这么多,也该轮到你了。我就想问问你,对东南的倭寇是怎么看?”
唐毅顿时一愣,为难地说道:“倭患说起来千头万绪,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得清的。”
“那就慢慢说,反正咱们要一起进京呢!”杨继盛豪爽地说道。
曹大章和庞远等人也都跟着起哄,纷纷说道:“行之,你们父子打得倭寇满地找牙,可是别人又畏惧倭寇如虎,这倭寇到底是厉害,还是不厉害啊?”
江一麟也说道:“没错,讲一讲,我们也好长点见识,没准这次殿试就要问平倭之策呢!”
听到殿试两个字,大家伙顿时都来了精神,也顾不得休息,摆上了蜡烛,围坐在一起,就听着唐毅诉说。
……
“诸位前辈如此错爱,我就试着说一说。”唐毅清了清嗓子说道:“倭患其实历代都有,倭寇来自倭国列岛,那里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火山密布,地震频发,算是最贫瘠的岛屿。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倭人生性无耻狠辣,毫无道德,只崇拜强者,当年大唐在白江口一战,全歼数万倭国水师,从此之后,倭国老实了数百年,并且处处学习大唐之风,当然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令人可发一笑。到了本朝,经常有零星倭寇入侵,规模多则数百人,从最南端的海南,到山东辽东,都有倭寇踪迹,而江南又是重灾区。”
杨继盛听得很认真,问道:“这么说来,倭患是旧疾?”
唐毅点点头,又摇摇头:“倭患本是疥癣之疾,可是越闹越大,甚至威胁江南半壁,则是从废除市舶司开始的……”
唐毅存心想让大家长长见识,在座都是南直隶的精英,甚至能考中进士,大明未来的希望,也该让大明的读书人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了。
而且唐毅还存了一个心思,他要让杨继盛知道,世界不是他想的那么单纯,不是非黑即白,也不要随便浪费自己的生命……刚刚从一番话中,唐毅听得出来,杨继盛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为了刷声望不惜一切代价的清流言官,他是真正爱这个国家,爱这片土地,爱得深,爱得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惜性命,弹劾国贼。
“由于嘉靖二年的争贡事件,草率废除了市舶司,中外贸易为之中断。如今和国初的情况不一样,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商贸繁荣,作坊林立,以苏松等地为例,靠着丝绸和棉布过活的百姓多达百万,市舶司取消,他们一下子没了吃饭的营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翻天剧变……”
唐毅猛地站起身,大声说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一批探险家,乘着简陋的船只,在无边的大海中搏命,他们赌赢了,发现了十几倍于大明的广袤土地,那些土地肥沃富饶,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金银。西夷早就垂涎天朝的物产,无论是丝绸还是瓷器,都价值万金。他们冶炼出金银,跑到我朝来换取想要的商品,偏偏这时候市舶司被取消了。这些西夷本就野蛮成性,都是土匪海盗出身,他们从官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支持走私。”
“有一些商人就乘势而起,大肆走私物资,视朝廷法度于无物,几十年下来,他们聚集大量财富,手底下拥有成千上万的失去生活来源,冒险下海的百姓。另外又雇佣了大批的倭国武士,充当打手,如此各方集合起来,倭寇之乱才会越闹越大,不可收拾。”
“而倭寇乱起,偏偏东南承平日久,文恬武嬉,军备废弛,倭寇一次次得手之后,胆子就越来越大,非但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还幻想着龙衮海外,做草头天子。就好比一个病人,内外之症一起爆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消灭倭寇,解决东南的乱象,非大毅力,大智慧,以及大投入不可!”
……
不同于杨继盛的慷慨激昂,唐毅的话娓娓道来,可是带来的震撼却更加强烈,谁也想不到小小的倭寇竟然牵连到这么多的方面,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小小年纪的唐毅,居然把天下大势都装在了心里,要不了多久,此子的成就怕是要在大家之上啊!
想到这里,大家对唐慎不由得投去了强烈的嫉妒目光,这家伙命也太好了吧?
不提这些人感叹,杨继盛受到的冲击更大,他本来想着除掉严党,天下就能太平,可是现在一听,或许还有更麻烦的事情……
他不由得颓然地捂住了头,“多谢行之指点,我想静静!”
看着杨继盛颓然的模样,唐毅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位不会冒然弹劾严嵩了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