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凶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谋妻入局:总裁深夜来、尸姐、金钢进化、暗夜超神、尸灯鬼话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神不在的都市最新章节!
“……”
看完这份被自己藏垫在床下的“日记”,此刻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的问晓陷入了沉默……
早上一起床就感觉到自己硌得慌,可是没想到,居然硌自己的居然会是这样一份能“硌到自己内心”的“关键”的日记……
“‘死者’居然是溪花……”
得知这个在这个“夏天”,问晓一直想知道的信息,问晓不由得难过了起来:这个在数个月前认识地有点冒失的女孩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人……
虽然很多时候,她做的完全就是在“帮倒忙”……
但是,她真的非常喜欢帮助他人:只要能帮上忙,不管什么她都会主动去做……
比如说,在数个月前“羡梨的事”中她就帮了自己非常多:最后那天送自己和苏铭到达“现场”的是她,在后来一直帮忙照顾住院的羡梨与溪花的也是她……
可是这样的女孩……
有什么人会想要杀死“这样好的她”,甚至不惜做到“肢解”这种地步呢?
“因为‘凶手’要按照‘日记’中写的做?”
虽然这个想法很合理:可能“凶手”原本只是要“杀死他”而已,但是在看到问晓的“日记”后,他做了“肢解”这一多余的举动……
这点在“日记”中,“未来”的问晓也用了“还原过头”的说法……
但是……
“不对……不仅仅是这样……”
这个想法被问晓自己给否定了……
直觉告诉问晓,这个被“问晓”写在日记中的想法无法成为“凶手”做到“肢解”这个地步的理由:这实在是太“多余”了,虽然问晓不知道“肢解”人要花费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准备,但是……
不管怎么想,这些“准备”都不是这么容易完成的,而“时间”的需求也不是就这么一点点……
“这里如果‘凶手’不是什么‘熟人’的话,倒是有可能单纯为了‘愉快’而按‘日记’做出‘多余’的事……”
可是……
如果“凶手”是“熟人”……
“这就反而不可能了……”
因为实在是太可疑了:不说溪花死的那天,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这点在“日记”中已经写了)要单独离开那么长时间“肢解”她实在是“可疑”到过分;不仅如此,就是之前准备“足以用来肢解的凶器”,也会使他变得非常“可疑”……
“到这个份上,‘我’绝无可能连‘怀疑的对象’都没有才对……”
这些就是“此刻的问晓”都能很容易想到,“凶手”绝无可能想不到才对,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这么干了……
“也就是说,他有足够大的‘仇怨’或者‘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不然的话,“风险”和“收益”会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最起码的,“凶手”也不该选在“大家都在一起”的“14日”行动才对……
等大家分散的时候找机会单独“杀死并肢解”溪花不是更好么?
“要这么说的话,‘凶手’应该是有‘不得不在14日这么做’的理由吧……”
这个“理由”应该和他的“动机”直接相关吧,但是这“动机”是什么?……
“完全想不到……”
除此之外,他还得有可以避免“怀疑”的方法和手段……
不然的话,他早就该被“自己”怀疑了……
可这种“方法和手段”……
“也完全想不到……”
可能是问晓完全没有成为“犯罪者”的天赋吧?
他完全想不到如果他是“凶手”的“动机”和“手法”……
“总不能是因为正是在‘14日’他才能在不被怀疑的情况下完成‘肢解’工作吧……”
这种事怎么可能,因为是大家都在的时候,所以反而能完成这一切……
“……”
等下……
思考到这里,问晓突然楞了一下……
这原本是问晓在“想不出答案”的情况下,“自暴自弃”地产生的想法而已,但是……
“等下,等下……不在场证明……”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得到“不在场证明”?
如果不在“14日”那天“肢解溪花”,“凶手”反而会被“怀疑”?
这个想法似乎对了……
这样的话,“动机”是什么就不再是困惑了:不是说问晓已经明白“凶手”的“动机”,而是继续像这样漫无边际的思考“动机”已经没意义了……
想想吧……
一开始会思考“凶手”动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机”,“凶手”是不可能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还会特意“犯案”的……
可现在,当“大家都在一起”正好成为“凶手”最好的“不在场证明”时……
“‘动机’是什么暂时就不再重要了啊……”
“动机”是什么都已经无法成为判断“凶手”是谁的依据了:只有“在14日不得不杀死并肢解溪花”是“凶手动机”的一部分时,这个“动机”才有成为“判断依据”的价值……
在“14日犯案”只是“避免怀疑”的一环而非“动机”的一环时,本就难以判断的“动机”是什么对“判断凶手身份”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不同“动机”会对应不同“人”,没有足够证据,这只会冤枉好人而已……
要是能知道“准确动机”还好说,这样基本就能判断出“凶手身份”了,但是……
“现在怎么可能知道‘准确动机’……”
理由就是前面的:证据不足……
然后,既然思考“动机”已经不能帮助判断“凶手身份”了,那接下来就只能从“手法”着手了吧……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在“杀人”的同时还能和“其它被害人”在一起?
这种“手法”实在太特殊,感觉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做到这地步:换句话说,如果能够知道这“手法”的话,很可能就能直接知道“凶手身份”了……
“可现在问题就是完全不明白‘手法’啊……”
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做两件事……
“应该不是‘凶手’买凶杀人吧……”
这应该不可能:
要是往“买凶杀人”上想的话,“为什么要在14日杀人”又成为问题了:既然是“买凶杀人”,那无论是谁都有可能是“凶手”了……
这样他的“不在场证明”很容易就会“失效”:一旦想到这里,原本被移出“怀疑名单”的“凶手”还是会被移回“怀疑名单”的……
而且还会造成新的问题:如果“被买凶者”被捕,他这个“买凶者”也会被供出……
这样总的来说,对“凶手”来说,恐怕“风险”并没有降低吧……
比起这样“买凶杀人”……
说不定还是换一天“杀人”风险更……
此外,要是“凶手”真这么做了,还会有个问题:“买凶”又不是“叫外卖”,又不是靠一个“电话”能搞定的事……
首先得知道“杀手”的联系方式;
然后需要找到愿意冒着巨大被捕风险“肢解被害人”的“杀手;
往后还有“当面交谈”和“支付报酬”的问题……
要做这全套,有太多环节会出现“破绽”了……
这样就会显得非常可疑,到这里,“自己”不可能说完全没有“怀疑对象”才对……
“可不是‘买凶’的话……”
那又是什么“手法”呢?
“总觉得还有什么‘根本性’的东西没有想到……”
直觉告诉问晓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他没想到,就是缺了这个“线索”所以无法想到“凶手的身份”……
可那是什么?
“不行,想不到……”
“什么想不到?”
就在问晓想到这里时,有人走进了他的病房:是玥心,穿着一身黑色长裙头上绑着绷带的她走进了他的病房……
(黑裙是“丧服”吧,是从“葬礼”现场回来的么……然后绷带是前几天被“凶手”伤到的……)
看她这样,问晓虽然很想说个谎,说自己什么都没想,但是……
(感觉没法欺骗她啊……)
“我稍微想了下……那天的事……我在想‘凶手’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听他这么说,玥心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
“是么……”
她笑了起来……
“……”
虽然她笑着……
虽然隐藏得很好,但是……
她的表情还是明显地黯了一下……
而且,深深嵌进手里的指甲也完全暴露了她的“内心”……
(果然自己最亲密的姐姐被那样在眼前杀死,是没法不动摇的啊……)
见她这样,问晓默默地下了决心:绝对要改变这个“夏天”……
(要从根本上改变么……)
虽然不知道要怎么做,虽然不知道“凶手”是谁,也不知道要怎么阻止他……
(但也只能做了不是么……)
这样想着,结束这段思考的问晓正式开始了“夏天”的后半段……
…………
“……”
看完这份被自己藏垫在床下的“日记”,此刻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的问晓陷入了沉默……
早上一起床就感觉到自己硌得慌,可是没想到,居然硌自己的居然会是这样一份能“硌到自己内心”的“关键”的日记……
“‘死者’居然是溪花……”
得知这个在这个“夏天”,问晓一直想知道的信息,问晓不由得难过了起来:这个在数个月前认识地有点冒失的女孩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人……
虽然很多时候,她做的完全就是在“帮倒忙”……
但是,她真的非常喜欢帮助他人:只要能帮上忙,不管什么她都会主动去做……
比如说,在数个月前“羡梨的事”中她就帮了自己非常多:最后那天送自己和苏铭到达“现场”的是她,在后来一直帮忙照顾住院的羡梨与溪花的也是她……
可是这样的女孩……
有什么人会想要杀死“这样好的她”,甚至不惜做到“肢解”这种地步呢?
“因为‘凶手’要按照‘日记’中写的做?”
虽然这个想法很合理:可能“凶手”原本只是要“杀死他”而已,但是在看到问晓的“日记”后,他做了“肢解”这一多余的举动……
这点在“日记”中,“未来”的问晓也用了“还原过头”的说法……
但是……
“不对……不仅仅是这样……”
这个想法被问晓自己给否定了……
直觉告诉问晓,这个被“问晓”写在日记中的想法无法成为“凶手”做到“肢解”这个地步的理由:这实在是太“多余”了,虽然问晓不知道“肢解”人要花费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准备,但是……
不管怎么想,这些“准备”都不是这么容易完成的,而“时间”的需求也不是就这么一点点……
“这里如果‘凶手’不是什么‘熟人’的话,倒是有可能单纯为了‘愉快’而按‘日记’做出‘多余’的事……”
可是……
如果“凶手”是“熟人”……
“这就反而不可能了……”
因为实在是太可疑了:不说溪花死的那天,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这点在“日记”中已经写了)要单独离开那么长时间“肢解”她实在是“可疑”到过分;不仅如此,就是之前准备“足以用来肢解的凶器”,也会使他变得非常“可疑”……
“到这个份上,‘我’绝无可能连‘怀疑的对象’都没有才对……”
这些就是“此刻的问晓”都能很容易想到,“凶手”绝无可能想不到才对,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这么干了……
“也就是说,他有足够大的‘仇怨’或者‘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不然的话,“风险”和“收益”会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最起码的,“凶手”也不该选在“大家都在一起”的“14日”行动才对……
等大家分散的时候找机会单独“杀死并肢解”溪花不是更好么?
“要这么说的话,‘凶手’应该是有‘不得不在14日这么做’的理由吧……”
这个“理由”应该和他的“动机”直接相关吧,但是这“动机”是什么?……
“完全想不到……”
除此之外,他还得有可以避免“怀疑”的方法和手段……
不然的话,他早就该被“自己”怀疑了……
可这种“方法和手段”……
“也完全想不到……”
可能是问晓完全没有成为“犯罪者”的天赋吧?
他完全想不到如果他是“凶手”的“动机”和“手法”……
“总不能是因为正是在‘14日’他才能在不被怀疑的情况下完成‘肢解’工作吧……”
这种事怎么可能,因为是大家都在的时候,所以反而能完成这一切……
“……”
等下……
思考到这里,问晓突然楞了一下……
这原本是问晓在“想不出答案”的情况下,“自暴自弃”地产生的想法而已,但是……
“等下,等下……不在场证明……”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得到“不在场证明”?
如果不在“14日”那天“肢解溪花”,“凶手”反而会被“怀疑”?
这个想法似乎对了……
这样的话,“动机”是什么就不再是困惑了:不是说问晓已经明白“凶手”的“动机”,而是继续像这样漫无边际的思考“动机”已经没意义了……
想想吧……
一开始会思考“凶手”动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机”,“凶手”是不可能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还会特意“犯案”的……
可现在,当“大家都在一起”正好成为“凶手”最好的“不在场证明”时……
“‘动机’是什么暂时就不再重要了啊……”
“动机”是什么都已经无法成为判断“凶手”是谁的依据了:只有“在14日不得不杀死并肢解溪花”是“凶手动机”的一部分时,这个“动机”才有成为“判断依据”的价值……
在“14日犯案”只是“避免怀疑”的一环而非“动机”的一环时,本就难以判断的“动机”是什么对“判断凶手身份”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不同“动机”会对应不同“人”,没有足够证据,这只会冤枉好人而已……
要是能知道“准确动机”还好说,这样基本就能判断出“凶手身份”了,但是……
“现在怎么可能知道‘准确动机’……”
理由就是前面的:证据不足……
然后,既然思考“动机”已经不能帮助判断“凶手身份”了,那接下来就只能从“手法”着手了吧……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在“杀人”的同时还能和“其它被害人”在一起?
这种“手法”实在太特殊,感觉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做到这地步:换句话说,如果能够知道这“手法”的话,很可能就能直接知道“凶手身份”了……
“可现在问题就是完全不明白‘手法’啊……”
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做两件事……
“应该不是‘凶手’买凶杀人吧……”
这应该不可能:
要是往“买凶杀人”上想的话,“为什么要在14日杀人”又成为问题了:既然是“买凶杀人”,那无论是谁都有可能是“凶手”了……
这样他的“不在场证明”很容易就会“失效”:一旦想到这里,原本被移出“怀疑名单”的“凶手”还是会被移回“怀疑名单”的……
而且还会造成新的问题:如果“被买凶者”被捕,他这个“买凶者”也会被供出……
这样总的来说,对“凶手”来说,恐怕“风险”并没有降低吧……
比起这样“买凶杀人”……
说不定还是换一天“杀人”风险更……
此外,要是“凶手”真这么做了,还会有个问题:“买凶”又不是“叫外卖”,又不是靠一个“电话”能搞定的事……
首先得知道“杀手”的联系方式;
然后需要找到愿意冒着巨大被捕风险“肢解被害人”的“杀手;
往后还有“当面交谈”和“支付报酬”的问题……
要做这全套,有太多环节会出现“破绽”了……
这样就会显得非常可疑,到这里,“自己”不可能说完全没有“怀疑对象”才对……
“可不是‘买凶’的话……”
那又是什么“手法”呢?
“总觉得还有什么‘根本性’的东西没有想到……”
直觉告诉问晓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他没想到,就是缺了这个“线索”所以无法想到“凶手的身份”……
可那是什么?
“不行,想不到……”
“什么想不到?”
就在问晓想到这里时,有人走进了他的病房:是玥心,穿着一身黑色长裙头上绑着绷带的她走进了他的病房……
(黑裙是“丧服”吧,是从“葬礼”现场回来的么……然后绷带是前几天被“凶手”伤到的……)
看她这样,问晓虽然很想说个谎,说自己什么都没想,但是……
(感觉没法欺骗她啊……)
“我稍微想了下……那天的事……我在想‘凶手’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听他这么说,玥心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
“是么……”
她笑了起来……
“……”
虽然她笑着……
虽然隐藏得很好,但是……
她的表情还是明显地黯了一下……
而且,深深嵌进手里的指甲也完全暴露了她的“内心”……
(果然自己最亲密的姐姐被那样在眼前杀死,是没法不动摇的啊……)
见她这样,问晓默默地下了决心:绝对要改变这个“夏天”……
(要从根本上改变么……)
虽然不知道要怎么做,虽然不知道“凶手”是谁,也不知道要怎么阻止他……
(但也只能做了不是么……)
这样想着,结束这段思考的问晓正式开始了“夏天”的后半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