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 第127章 寻找人才
第127章 寻找人才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节!
离开了御书房,朱标边走边琢磨派往临濠的人选,他认为三人为宜,最好互不统属,为首之人从御史台选。
不过此时,刘基已于去年请归青田,回家养老去了,现在的御史中丞是陈宁。朱标想让他推荐一人,其余两人他自己挑。
之前说要提携青年人才,这不正好就是机会,让吏部的人拉个清单,方便查找。
“马忠,你先去吏部看一下,叫当值的侍郎来见孤。然后去御史台,看看陈中丞在不在,若在就一并叫来,不在的话留个口信。顺子,咱们去华盖殿。”朱标随口吩咐。
“是,太子殿下。”马忠答应一声,施礼后,一溜小跑。
朱标本不喜欢一堆人伺候,认为也没必要摆这个谱儿,所以所到之处,都只带秦顺一人。如今要管的事儿多了,琐事也多,看到秦顺亲力亲为,跑东跑西的,心中不忍。
于是多安排了一个人,就是马忠。自从向秦顺询问此人之后,朱标便时不时留心观察,发现此人颇为老实勤快,从不说闲话,而且还识字,很合他的心意。所以,从过了年开始,朱标身边就有了哼哈二将。
偶尔闲聊得知,马忠老家居然是北平的。洪武元年徐达北伐,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逃。马忠的家人,觉得大都这里不安全,说不定哪天元人又打回来了,决定举家南迁。
一家人的目标是大明京师,可一路上颇多坎坷,盘缠被抢,无奈沿路乞讨;父母又因疾离世,留下年仅十五岁的马忠和两岁的弟弟马武相依为命。
好不容易来到京师郊外,马忠因多日水米未进晕倒路旁,马武也饿得哇哇大哭。幸被路过的一名农夫发现,带回家中照顾。马忠醒来,对救命的夫妇千恩万谢。
得知这对夫妇成婚多年却无子嗣,马忠也觉得年幼的弟弟跟着自己只能忍饥挨饿,于是将马武托付给农家抚养,谎称对方是是远房亲戚,自己进城务工,赚钱弟弟买买糖吃。
进入京师的马忠,举目无亲,想找个活计也无从下手,正赶上宫里召人,马忠一狠心就入了宫。身处皇宫的马忠,从此与弟弟天各一方。
刚刚落座的朱标对秦顺说:“顺子,你盯着点儿。待会儿人来了,直接领进来。”他活动了一下脖子,揉了揉眼睛,拿起桌上的启本看了起来。
自从监国之后,官员们直接向他负责,上呈的都是启本,给皇帝的才叫奏本。礼部的启本上说,三日后三位国公回到京师,已经准备好郊迎事宜。户部说已在北平筹集了一些红薯土豆,准备运往甘肃一带种植。
大都督府的奏折抄本上,简要介绍了南方剿倭的情况。此时明军对付倭寇犹如砍瓜切菜,每战必胜,解救了不少被掳的人口。同时,沿海各地也在积极打造战船,以期海上击敌,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充当救火队。
不知不觉中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埋头看折子的朱标,被一阵脚步声打断,抬起了头。
“臣户部侍郎张度,参见太子殿下。”来人躬身施礼。
“张大人免礼。突然找你过来,孤有重要的事情交办。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从朝廷到地方行省、府、州县,各项工作都急需人才。本着为国举贤的初心,孤需要一份四十岁以下的官员名单。”朱标打起了官腔。
“臣谨遵太子教令。”张度虽不明所以,但答应的得很爽快。
“名单中要列明姓名、年龄、籍贯、现任官职,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要注明。先找在京的,各地方上的可以缓一缓。”朱标从桌上拿起一张纸,示意秦顺递给张度,嘴上继续说:“名单要按照这个形式填写,明白吗?”
张度从秦顺手里接过纸张一看,有些愣神。纸上的字分为横竖两行,横着的正是太子所说的各项内容,竖着的则是从1开始的一串数字。
张度稍加思索就明白了这张纸的意思,如果照此填写,各项内容一目了然,比起竖着写的,要好很多。他当即表示:“臣明白。”
“记得动作要快,两天后孤要看在京的官员名单。好了,下去吧。”
张度施礼告退,恰好御史中丞陈宁来了,二人点头示意,算是打了招呼。
“今日奉天门朝会,临濠民变的事情你也知道。陛下让孤选派官员去临濠查察。此事,孤认为应以御史台为首,陈中丞以为如何?”
“殿下明鉴。此次事件若果如朱来财所言,想必牵涉甚广,需派可靠之人前往。”陈宁实话实说。他对临濠民变中官员的行为颇为关注,马忠去叫他的时候,他正在写奏折请旨。
“那就请陈中丞举荐一人吧。孤还会再选两名年轻官员,以为辅助。”
陈宁张口就来:“臣以为治书侍御史文原吉,可担此任。文原吉为人刚直,公忠体国,祖籍山东。”其实,他在写奏折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人选。
陈宁的话虽短,但是信息很多。治书侍御史,正三品高官,稳压地方州府,同时老家山东,与临濠没有牵扯。
“很好,陈中丞推荐的人真是恰到好处。那就麻烦中丞回去和文御史说一下,等孤选好了另外两人,再找他。”
“臣明白。”陈宁见朱标与他心照不宣,没有反对,颇为欣喜。朱标嘱咐陈宁对此事要保密,不要对无关之人言讲,便让其退下了。
当日晚间,朱标去坤宁宫蹭饭吃,当然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朱标监国之后,但凡急务,他都挑在饭桌上向朱元璋汇报,一旦哪句话说的不妥惹怒了便宜老爹,还有马皇后帮忙说和,保证自己全身而退,今天也是如此。
此间,朱标主要是向皇帝汇报一下派往临濠查证的官员人选问题。他说自己想派三人前往,为首的是陈宁举荐的治书侍御史文原吉。另外两人打算从年轻的官员中选择,此次外出就当作是一次历练。朱元璋对文原吉有所了解,知其秉性,欣然同意。
又挑了中书、各部衙门所呈启本中较为重要的,简单说了一说。朱元璋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叮嘱朱标要多看、多听、多问,朱标如小鸡啄米般点头答应。
张度的动作还挺快,第二天下午就捧着名册过来了,朱标照例还是在华盖殿接见了他。朱标接过名册,大致翻了翻,估计有百十号人,内容是按照他的要求填写的。
“很好,张大人辛苦,你可以回去了。”
“不敢。臣告退。”张度嘴上谦虚着,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把名册放在桌案之上,朱标仔细地翻看起来,着力寻找记忆中熟悉的名字。前世的他虽然看了不少文献资料,见过的人名多如牛毛,但论印象深刻,还得是影视剧中的人物。
离开了御书房,朱标边走边琢磨派往临濠的人选,他认为三人为宜,最好互不统属,为首之人从御史台选。
不过此时,刘基已于去年请归青田,回家养老去了,现在的御史中丞是陈宁。朱标想让他推荐一人,其余两人他自己挑。
之前说要提携青年人才,这不正好就是机会,让吏部的人拉个清单,方便查找。
“马忠,你先去吏部看一下,叫当值的侍郎来见孤。然后去御史台,看看陈中丞在不在,若在就一并叫来,不在的话留个口信。顺子,咱们去华盖殿。”朱标随口吩咐。
“是,太子殿下。”马忠答应一声,施礼后,一溜小跑。
朱标本不喜欢一堆人伺候,认为也没必要摆这个谱儿,所以所到之处,都只带秦顺一人。如今要管的事儿多了,琐事也多,看到秦顺亲力亲为,跑东跑西的,心中不忍。
于是多安排了一个人,就是马忠。自从向秦顺询问此人之后,朱标便时不时留心观察,发现此人颇为老实勤快,从不说闲话,而且还识字,很合他的心意。所以,从过了年开始,朱标身边就有了哼哈二将。
偶尔闲聊得知,马忠老家居然是北平的。洪武元年徐达北伐,攻克大都,元顺帝北逃。马忠的家人,觉得大都这里不安全,说不定哪天元人又打回来了,决定举家南迁。
一家人的目标是大明京师,可一路上颇多坎坷,盘缠被抢,无奈沿路乞讨;父母又因疾离世,留下年仅十五岁的马忠和两岁的弟弟马武相依为命。
好不容易来到京师郊外,马忠因多日水米未进晕倒路旁,马武也饿得哇哇大哭。幸被路过的一名农夫发现,带回家中照顾。马忠醒来,对救命的夫妇千恩万谢。
得知这对夫妇成婚多年却无子嗣,马忠也觉得年幼的弟弟跟着自己只能忍饥挨饿,于是将马武托付给农家抚养,谎称对方是是远房亲戚,自己进城务工,赚钱弟弟买买糖吃。
进入京师的马忠,举目无亲,想找个活计也无从下手,正赶上宫里召人,马忠一狠心就入了宫。身处皇宫的马忠,从此与弟弟天各一方。
刚刚落座的朱标对秦顺说:“顺子,你盯着点儿。待会儿人来了,直接领进来。”他活动了一下脖子,揉了揉眼睛,拿起桌上的启本看了起来。
自从监国之后,官员们直接向他负责,上呈的都是启本,给皇帝的才叫奏本。礼部的启本上说,三日后三位国公回到京师,已经准备好郊迎事宜。户部说已在北平筹集了一些红薯土豆,准备运往甘肃一带种植。
大都督府的奏折抄本上,简要介绍了南方剿倭的情况。此时明军对付倭寇犹如砍瓜切菜,每战必胜,解救了不少被掳的人口。同时,沿海各地也在积极打造战船,以期海上击敌,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充当救火队。
不知不觉中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埋头看折子的朱标,被一阵脚步声打断,抬起了头。
“臣户部侍郎张度,参见太子殿下。”来人躬身施礼。
“张大人免礼。突然找你过来,孤有重要的事情交办。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从朝廷到地方行省、府、州县,各项工作都急需人才。本着为国举贤的初心,孤需要一份四十岁以下的官员名单。”朱标打起了官腔。
“臣谨遵太子教令。”张度虽不明所以,但答应的得很爽快。
“名单中要列明姓名、年龄、籍贯、现任官职,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要注明。先找在京的,各地方上的可以缓一缓。”朱标从桌上拿起一张纸,示意秦顺递给张度,嘴上继续说:“名单要按照这个形式填写,明白吗?”
张度从秦顺手里接过纸张一看,有些愣神。纸上的字分为横竖两行,横着的正是太子所说的各项内容,竖着的则是从1开始的一串数字。
张度稍加思索就明白了这张纸的意思,如果照此填写,各项内容一目了然,比起竖着写的,要好很多。他当即表示:“臣明白。”
“记得动作要快,两天后孤要看在京的官员名单。好了,下去吧。”
张度施礼告退,恰好御史中丞陈宁来了,二人点头示意,算是打了招呼。
“今日奉天门朝会,临濠民变的事情你也知道。陛下让孤选派官员去临濠查察。此事,孤认为应以御史台为首,陈中丞以为如何?”
“殿下明鉴。此次事件若果如朱来财所言,想必牵涉甚广,需派可靠之人前往。”陈宁实话实说。他对临濠民变中官员的行为颇为关注,马忠去叫他的时候,他正在写奏折请旨。
“那就请陈中丞举荐一人吧。孤还会再选两名年轻官员,以为辅助。”
陈宁张口就来:“臣以为治书侍御史文原吉,可担此任。文原吉为人刚直,公忠体国,祖籍山东。”其实,他在写奏折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人选。
陈宁的话虽短,但是信息很多。治书侍御史,正三品高官,稳压地方州府,同时老家山东,与临濠没有牵扯。
“很好,陈中丞推荐的人真是恰到好处。那就麻烦中丞回去和文御史说一下,等孤选好了另外两人,再找他。”
“臣明白。”陈宁见朱标与他心照不宣,没有反对,颇为欣喜。朱标嘱咐陈宁对此事要保密,不要对无关之人言讲,便让其退下了。
当日晚间,朱标去坤宁宫蹭饭吃,当然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朱标监国之后,但凡急务,他都挑在饭桌上向朱元璋汇报,一旦哪句话说的不妥惹怒了便宜老爹,还有马皇后帮忙说和,保证自己全身而退,今天也是如此。
此间,朱标主要是向皇帝汇报一下派往临濠查证的官员人选问题。他说自己想派三人前往,为首的是陈宁举荐的治书侍御史文原吉。另外两人打算从年轻的官员中选择,此次外出就当作是一次历练。朱元璋对文原吉有所了解,知其秉性,欣然同意。
又挑了中书、各部衙门所呈启本中较为重要的,简单说了一说。朱元璋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叮嘱朱标要多看、多听、多问,朱标如小鸡啄米般点头答应。
张度的动作还挺快,第二天下午就捧着名册过来了,朱标照例还是在华盖殿接见了他。朱标接过名册,大致翻了翻,估计有百十号人,内容是按照他的要求填写的。
“很好,张大人辛苦,你可以回去了。”
“不敢。臣告退。”张度嘴上谦虚着,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把名册放在桌案之上,朱标仔细地翻看起来,着力寻找记忆中熟悉的名字。前世的他虽然看了不少文献资料,见过的人名多如牛毛,但论印象深刻,还得是影视剧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