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 第122章 知府丁宇
第122章 知府丁宇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节!
“所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代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谨小,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馋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明主,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朱元璋满脸微笑地说:“老大,书读得不错。不过,‘六正’难求,‘六邪’常有,如何分辨?以你观来,如今朝臣,大多如何?”
“父皇谬赞。以儿臣愚见,官来自于民,来自于读书人,应广纳天下贤才为我所用。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
“如今朝堂之上,各重要官职,都是跟随父皇开辟基业的功臣勋旧。其人如何,父皇最清楚。儿臣以为,私德无暇,为官刚正的,不多。恃功而骄,贪赃枉法的不少。开国之臣,凡有一技之长即可用之,不管其德行如何,如陈平、樊哙等,然治世之臣,必须德才兼备,如魏征、房玄龄。”
“不过,也不能战事方息,天下稍安就一干罢黜。父皇对一众叔伯,赏爵位、赐重禄,待之不可不厚,恩德之重,远迈先贤。儿臣以为,朝廷上下,淮西巨党,于政不利,既然不能吐故,需得纳新,以备待用。”
“启用新人谈何容易?”朱元璋叹了口气,“新选之人,黄口小儿,信口开河,侃侃而谈,于现在这些人精看来,简直儿戏。用不了多久,不是被拉拢,就是被排挤。”
“父皇,可择其贤者,委以重任啊!”朱标建议。
“老大,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之前咱和你说过了,朝廷如今还离不开淮西人,御敌于外,需要大都督府,内理政务,依赖中书省。这两处,只能任用淮西之人,毕竟这些人的斤两,咱心里还算有数。大都督府有徐达,御史台有刘基,而中书省,李善长去后,举荐了胡惟庸。”
“淮西文武,实为一体,不可能偏废一边。如今,咱也只能打压一方,褒奖另一方,以示恩威。反倒是你,这些人都是你的长辈,咱总要给你留些后手,否则不好驾驭啊!”
朱标深施一礼,“父皇苦心,儿臣感激涕零。儿子以为,何不择选些素有贤名的青年才俊,下放地方,委以官职,一来可以历练实务,增长经验,二来可以避免朝堂纷乱,保全其身。”
“不失为一策。这样吧,你自己留心,有中意的,或留做东宫属官,或外放为官。”
“父皇圣明。”
“行了,你回去吧。记住,书固然要读,窗外事也要多看。”朱元璋嘱咐了几句,便打发朱标回去了。说起青年才俊下沉地方历练,朱标想起了很多人。建文朝的铁铉、黄子澄、齐泰、诛十族的方孝孺,永乐朝的夏元吉、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等。
“我想想啊,这帮名臣之中,最年长的应该是黄子澄,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洪武十八年礼部会试第一名。最年轻的杨溥,是个刚出生的婴儿。都用不上啊!真是愁人!”朱标心中不免惆怅。
“赶明儿抽时间,去礼部、太常寺、国子监这些地方踅摸踅摸。哼!只要我活得够长久,别说三杨,于谦也能用得上。”朱标大袖一甩,往东宫而去。
临濠府知府衙门后堂。二人一左一右对面而坐,其中一人,正是临濠知府丁宇。
“丁大人,我听说怀远卫马指挥已经派兵去抓人了。怎么京师消息如此灵通,反应如此之快!”另一人对丁宇说。这人面色微白,四十岁上下,头戴四带巾,身穿深紫色盘领衣,一副普通庶民打扮,但是衣冠用料讲究,应不是一般人家。
“我说高管家,这里是哪儿?中都!刁民杀官造反,是小事吗?能没有报信的嘛,想隐瞒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本官就已向中书省上了奏折,说明原委。”
“什么?上折子?”高姓管家突然提高了嗓门,“丁大人打算为难我们宋国公府?几个泥腿子而已,就算官司打到陛下那儿,我们国公爷也不怕。”
“高管家稍安勿躁。如今陛下已经知道了,我怎么敢继续瞒而不报呢!刁民辜负圣恩,偷懒怠工,煽动闹事,竟然围殴监工,这可不是小事,陛下断难相容。”丁宇慢条斯理地说,特别在“刁民”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听到丁宇的话,高管家已经抬起的屁股又慢慢落下,笑道:“对,一群刁民。陛下圣明,一定不会放过他们。不过,一旦为首的人进了宫,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该如何?”
“以在下愚见,不如直接……”高管家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到时候就说,暴民拒捕,被就地正法。”
“不可!”丁宇赶忙反对,“此事,知情者甚多,杀一两个带头的,无济于事。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徒增陛下的怀疑。”
“丁大人有何高见?”
丁宇喝了口茶,目光直视对方,说:“这民变是如何发生的,想必高管家应该清楚。数月前,中书移文,要求善用民力,中都营建工匠不得挪做私用。韩国公要不是身体抱恙,早就来中都坐镇了。我想有他老人家在,定然不会发生这种事。”
“呵呵”高管家尴尬地笑了笑,“是这么回事儿。听闻我们国公爷在西北大胜,府中上下想着加快宅子的修建,以便庆贺国公爷凯旋。所以,用了不少工匠。谁曾想,这帮泥腿子,不服管束,监工官差用力过猛,打死了人。”管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对于自身的错误,没有丝毫的悔意。
丁宇心中颇为不爽,一个小小的管家,一介白身,竟然如此倨傲,视人命为草芥,正要出言警告,刚好内院管家禀告,工部将作司司丞温良恭来了。
丁宇止住了话头,起身向正堂门外迎去。将作司温良是负责中都营建具体事务的工部官员,正五品。丁宇身为临濠知府,正四品,本用不着出迎。然后院为私宅,贵客登门,不可怠慢。
“所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代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谨小,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馋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明主,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朱元璋满脸微笑地说:“老大,书读得不错。不过,‘六正’难求,‘六邪’常有,如何分辨?以你观来,如今朝臣,大多如何?”
“父皇谬赞。以儿臣愚见,官来自于民,来自于读书人,应广纳天下贤才为我所用。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
“如今朝堂之上,各重要官职,都是跟随父皇开辟基业的功臣勋旧。其人如何,父皇最清楚。儿臣以为,私德无暇,为官刚正的,不多。恃功而骄,贪赃枉法的不少。开国之臣,凡有一技之长即可用之,不管其德行如何,如陈平、樊哙等,然治世之臣,必须德才兼备,如魏征、房玄龄。”
“不过,也不能战事方息,天下稍安就一干罢黜。父皇对一众叔伯,赏爵位、赐重禄,待之不可不厚,恩德之重,远迈先贤。儿臣以为,朝廷上下,淮西巨党,于政不利,既然不能吐故,需得纳新,以备待用。”
“启用新人谈何容易?”朱元璋叹了口气,“新选之人,黄口小儿,信口开河,侃侃而谈,于现在这些人精看来,简直儿戏。用不了多久,不是被拉拢,就是被排挤。”
“父皇,可择其贤者,委以重任啊!”朱标建议。
“老大,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之前咱和你说过了,朝廷如今还离不开淮西人,御敌于外,需要大都督府,内理政务,依赖中书省。这两处,只能任用淮西之人,毕竟这些人的斤两,咱心里还算有数。大都督府有徐达,御史台有刘基,而中书省,李善长去后,举荐了胡惟庸。”
“淮西文武,实为一体,不可能偏废一边。如今,咱也只能打压一方,褒奖另一方,以示恩威。反倒是你,这些人都是你的长辈,咱总要给你留些后手,否则不好驾驭啊!”
朱标深施一礼,“父皇苦心,儿臣感激涕零。儿子以为,何不择选些素有贤名的青年才俊,下放地方,委以官职,一来可以历练实务,增长经验,二来可以避免朝堂纷乱,保全其身。”
“不失为一策。这样吧,你自己留心,有中意的,或留做东宫属官,或外放为官。”
“父皇圣明。”
“行了,你回去吧。记住,书固然要读,窗外事也要多看。”朱元璋嘱咐了几句,便打发朱标回去了。说起青年才俊下沉地方历练,朱标想起了很多人。建文朝的铁铉、黄子澄、齐泰、诛十族的方孝孺,永乐朝的夏元吉、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等。
“我想想啊,这帮名臣之中,最年长的应该是黄子澄,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洪武十八年礼部会试第一名。最年轻的杨溥,是个刚出生的婴儿。都用不上啊!真是愁人!”朱标心中不免惆怅。
“赶明儿抽时间,去礼部、太常寺、国子监这些地方踅摸踅摸。哼!只要我活得够长久,别说三杨,于谦也能用得上。”朱标大袖一甩,往东宫而去。
临濠府知府衙门后堂。二人一左一右对面而坐,其中一人,正是临濠知府丁宇。
“丁大人,我听说怀远卫马指挥已经派兵去抓人了。怎么京师消息如此灵通,反应如此之快!”另一人对丁宇说。这人面色微白,四十岁上下,头戴四带巾,身穿深紫色盘领衣,一副普通庶民打扮,但是衣冠用料讲究,应不是一般人家。
“我说高管家,这里是哪儿?中都!刁民杀官造反,是小事吗?能没有报信的嘛,想隐瞒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本官就已向中书省上了奏折,说明原委。”
“什么?上折子?”高姓管家突然提高了嗓门,“丁大人打算为难我们宋国公府?几个泥腿子而已,就算官司打到陛下那儿,我们国公爷也不怕。”
“高管家稍安勿躁。如今陛下已经知道了,我怎么敢继续瞒而不报呢!刁民辜负圣恩,偷懒怠工,煽动闹事,竟然围殴监工,这可不是小事,陛下断难相容。”丁宇慢条斯理地说,特别在“刁民”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听到丁宇的话,高管家已经抬起的屁股又慢慢落下,笑道:“对,一群刁民。陛下圣明,一定不会放过他们。不过,一旦为首的人进了宫,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该如何?”
“以在下愚见,不如直接……”高管家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到时候就说,暴民拒捕,被就地正法。”
“不可!”丁宇赶忙反对,“此事,知情者甚多,杀一两个带头的,无济于事。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徒增陛下的怀疑。”
“丁大人有何高见?”
丁宇喝了口茶,目光直视对方,说:“这民变是如何发生的,想必高管家应该清楚。数月前,中书移文,要求善用民力,中都营建工匠不得挪做私用。韩国公要不是身体抱恙,早就来中都坐镇了。我想有他老人家在,定然不会发生这种事。”
“呵呵”高管家尴尬地笑了笑,“是这么回事儿。听闻我们国公爷在西北大胜,府中上下想着加快宅子的修建,以便庆贺国公爷凯旋。所以,用了不少工匠。谁曾想,这帮泥腿子,不服管束,监工官差用力过猛,打死了人。”管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对于自身的错误,没有丝毫的悔意。
丁宇心中颇为不爽,一个小小的管家,一介白身,竟然如此倨傲,视人命为草芥,正要出言警告,刚好内院管家禀告,工部将作司司丞温良恭来了。
丁宇止住了话头,起身向正堂门外迎去。将作司温良是负责中都营建具体事务的工部官员,正五品。丁宇身为临濠知府,正四品,本用不着出迎。然后院为私宅,贵客登门,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