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禾下乘凉梦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最新章节!

    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你年纪轻不知道,历史上大饥荒饿死人的,大家都吃不饱饭。”

    “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不可能了!”

    一句轻轻的“不可能了”在各个位面的帝王耳边却如同一个炸雷

    他说不可能了?

    怎么可能?

    要如何做得到在饥荒时代不饿死人?

    即使是历史上的盛世之年,

    百姓也只是不饿肚子而已。

    遇到饥荒,别说吃树叶啃树皮了,就是观音土都得抢着吃!

    这后世之人居然敢说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

    他哪里来的自信?!

    莫非此人是神农下凡?

    天幕中视频画面一转

    一张袁老的照片出现在天幕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杂交水稻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53年,在父亲的极力反对下,袁隆平选择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从这里开始了他和水稻的不解之缘。

    “1960年袁老被分配到湘省安江农校担任教师。”

    “他起初教俄文,也研究过红薯,后来因为粮食短缺,他便开始研究起了水稻增产”

    “他立志解决华夏人挨饿的问题。”

    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在论文中他指出:“水稻具杂种优势,尤以籼粳杂种更为突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他深信,通过水稻杂交育种,一定可以大大的提高水稻的产量!”

    看到此处

    大明位面

    朱元璋腾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这就是他的自信来源吗?

    这就是后世不再有人挨饿的方法吗?

    此事如果真的做成了,那真的是功在千秋。

    如此功业,建庙立祠享受万民香火也是当得的!

    因为吃不饱肚子才造反的朱元璋

    深刻的明白

    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稷乃国之根本!

    如果人人都能吃饱肚子,就不会有下一个朱元璋!

    想到此处转身下令:

    “传太史令,给咱详细的记录,让户部的人仔细的研究。”

    “这杂交水稻之法给咱好好的学,如果产量能增加哪怕一成,他们就是大明的功臣!赐爵封侯!”

    在老朱心中,这杂交育种之法,如果能提高水稻产量超过三成,已然是不世之功了!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肃然起敬

    “禾下乘凉梦!好一个禾下乘凉!”

    “古有神农尝百草,为百姓分辨药材粮食”

    “后华夏有人能为百姓解决吃不饱的问题”

    “此乃无上功德啊”

    天幕中关于袁老的视频还在继续

    “1961年7月  袁老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水稻‘鹤立鸡群’长得特别好。”

    “他大喜过望,认为发现了好品种。”

    “他小心翼翼的收了种,准备在来年种下一片,看是否有奇迹发生”

    “第二年,稻株抽穗后的结果并不理想,高的高,矮的矮,参差不齐,远没有当初发现的样的好”

    “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袁老放弃。”

    “他又重新带着放大镜在田间地头寻找新的野生稻种”

    “一次他从稻田里14万株稻穗中,找到6棵水稻雄性不育株。”

    “到了1968年,6株水稻雄性不育株培育成700多株,插在两分地的试验田里。可一天早上,袁隆老发现实验田被踏成烂泥塘,田里的禾苗被拔得精光”

    “实验被人为的破坏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使袁老的研究热情有丝毫的减退!”

    “他依然孜孜不倦的奔波在各个田间地头。”

    “事情在71年出现了重大转机,这一年袁老在野外发现了‘野败’——野生雄花败育株。”

    “‘野败’的出现成为了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两年后,已经在农科院工作的袁老正式宣告: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全国推广面积达到了208万亩。”

    “此时的杂交水稻亩产量已经突破了:一千斤!”

    大明位面

    刚刚坐下的朱元璋被震惊的站了起来,

    “多少?”

    “一千斤?”

    “标儿你说这个天幕里讲的是真的吗?”

    此时的大明,水稻亩产才刚刚接近三百斤。

    即使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区,一年两季也不超过五百斤的亩产!

    一千斤的亩产意味着,大明现有的土地能够养活多一倍的人口!

    这意味着什么?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都微微的出现了颤抖。

    朱标自然明白老朱问话的意义,略微思考了下说道:

    “这杂交育种之法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还要重要”

    “儿臣一定亲自督办,为我大明种出更多的粮食”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2006年华夏停止了接受国际粮食计划署的援助”

    “自2007年开始华夏成为国际粮食捐助国”

    “与此同时,我国水稻的亩产记录依然在被不断的刷新着”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叁优一号’在衡南县稻区试验田内取得了单季产量超过2000斤的惊人成绩”

    “2020年,‘叁优一号’在同样的一块试验田内进行了双季亩产测试,晚稻平均亩产为1800斤,早稻平均亩产1300斤。”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3100斤,成功的创造新的纪录。”

    ............

    弹幕飘过:

    ——  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飘自人间的怀念。

    ——神农真的来过这人间!

    ——袁老曾叫我们好好吃饭!

    ——袁老请放心,后继必有人

    ——袁爷爷,您此刻是否已经在梦中的禾下乘凉了呢?

    ——袁老配享太庙

    ——袁老,国士无双

    大明位面

    老朱和朱标相互对望一眼,双双愣在了原地

    “三千斤!?”

    他们梦里都不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

    这后世能有如此人物,后世幸甚!华夏幸甚!

    朱标拱手道:“父皇,儿臣建议为袁先生刻碑立传,遍传大明”

    朱元璋:“先人为后人立传,千古未有啊。”

    “正因为千古未有,方可彰显袁先生的不世之功”

    “不单为我大明天下,亦为后世华夏贺!”

    “有先生如此,天不负我华夏!”

    “准奏!”

    大明位面

    崇祯年间

    一间书房内,案几之上,放着尚未编撰完备的《天工开物》“乃粒篇”

    宋应星看着天幕中关于袁老的介绍,不由得眼含热泪

    这后世竟然出了这般人杰,岂不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这后世也有如他一般为天下百姓研究农桑之人。

    宋应星喃喃自语道:“前有《天工开物》后有‘禾下乘凉’吾道不孤!”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

    在刚开始看到杂交水稻亩产破千斤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在意。

    毕竟自己康乾盛世,虽然水稻产量不高只有每亩300多斤

    但此时番薯土豆都已经在广泛的种植,

    有些地方土豆的亩产也达到了1000斤。

    百姓虽然过得不怎么好,但在乾隆爷眼里,这已经是千古未有之盛世。

    乾隆心想:“这后世,亦不过如此”

    当看见杂交水稻亩产突破3000斤时。

    乾隆皇帝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是真的?”

    “我大清的盛世情不是被比下去了?”

    “这后世该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一会,天幕中刷出了新的视频《这真的是大学生军训吗?》

本站推荐:万相之王总裁的替身前妻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少面多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面多肉并收藏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