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 第22章 朱元璋的考量
第22章 朱元璋的考量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最新章节!
上书房内回荡着朗朗读书声,看着周围摇头晃脑的同伴,朱高炽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苦涩。
他还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耐力,儒家经典虽好,但也有些文章枯燥乏味,读起来艰涩难懂,且缺乏实质内容。
况且,他才十三岁,这么早就学习这些是否太早?在他的记忆里,十几岁的年纪不应该是学习唐诗宋词的时候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方孝儒瞥见朱高炽分心,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用这句名言暗暗提醒他。
听到这话,朱高炽身子一震,不久前他刚下定决心,怎能轻易放弃,于是捧起书卷,融入了四周的读书声中。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总设法制造意外。
正当朱高炽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时,背后的宁王开始捣乱,偷偷踹了朱高炽的凳子一脚。
“哎哟!”
凳子一歪,朱高炽差点摔倒,情急之下惊呼一声,瞬间打破了整齐的读书声。
“燕王世子刚说过要专心学业,为何读书时如此放纵?”
方孝儒内心涌起一股愤慨,随即步至朱高炽身旁。
"各位暂且停一下,世子,请问你能否解读一下刚才诵读的那段呢?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话语甫落,学堂内的视线皆集中于朱高炽,就连坐在门边监督的刘三吾也不禁前倾身子。
"狡猾的宁王,为何在这种关键时刻让我难堪,若无法解答,必定会传到太祖爷耳中。"
朱高炽暗自思忖,尽管书中文字艰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领悟,毕竟身为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骨血里的文化底蕴是无法抹去的。
他轻轻地拿起桌上的《大学》,深呼吸一口,开始阐述他的理解。 "禀师尊,《大学》的主旨在于发扬公正无私的德行,追求自我革新,以臻于至善之境。这是对儒家渐进理念的阐述,读书之人应以修身养性为根基……"
朱高炽娓娓道来,方孝儒起初疑惑,接着脸上掠过一丝领悟,渐渐地,眼中闪烁着惊讶。
刘三吾在门口频频点头,赞同不已。
"很好,说得不错!"
方孝儒的怒气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面赞许。
"确实,从个人到国家,都是一步步提升的过程,不论何时何地,品德始终居于首要位置。"
几位夫子见此情景,立刻上前,手背身后,摇头晃脑地附和。
"历史长河中,许多人因品行不端,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朱高炽闻言,无奈地摇头,又来了,这些夫子总是反复强调这些道理,仿佛这就是世界的真理。然而对他这个现代人而言,世上并无绝对的真理。
胜者为王,弱肉强食,这才是世间最原始的法则,是非功过,后人自会评说。
他正思索间,几位夫子转头看见他走神的模样,顿时心生不满。
"世子,难道你对我的观点有所质疑吗?"
此刻,夫子们试图通过典故强调品德的重要,于是提及了某个典故。
朱高炽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
"夫子所言极是,但学生对那个典故有不同见解。品德确能深深影响一个人,但那个典故的关键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
两刻钟前,御书房内。
"陛下,刘舍人已前往上书房,有了他,太子们的教育应无虞。"
案桌上,奏章堆积如山,太子离去后,臣子们纷纷献策,但无一不关乎储君之位。
与刘三吾会面结束后,朱元璋径直来到御书房,连午餐也是在此处草草解决。
他手中翻阅着奏章,耳边响着侍从的禀报。“陛下,燕王府的世子已抵达书房,而且比刘侍郎还早到呢?”
“这孩子,今日怎么如此勤勉?”
“或许是因为陛下两次召见,激发了他的读书热情吧。”
“呵!这小子,我看这不是热情,是压力使然。”
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毕竟那是他的孙子,心中难免自豪。
“今日世子殿下还练习了武艺,据侍卫禀报,殿下的拳法异常凌厉,似乎是为强身健体而练。”
“嗯?”
朱元璋手中的毛笔一顿,目光闪烁。
“练武,是燕王指导的吗?”
贴身太监立刻察觉到了陛下的愠色,不自觉地跪倒在地,不知为何,陛下对燕王世子习武之事显得特别敏感。
“奴才该死,这个奴才也说不清楚,但世子练武可能是为了自保!”
“一个阉人竟能从武艺中看出人的意图,你的本事不小啊!”
朱元璋并未责罚,只是淡淡地说:“罢了,不难为你,继续讲。”
“此刻世子殿下应在书房,陛下何不亲自去瞧瞧?”
“你这个建议倒是有道理。”
朱元璋放下笔,起身。
“来人,备轿去书房!”
太监尖锐的声音穿过了宫门,一众侍从立刻围拢过来,准备侍候陛下出行。
“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朱元璋皱眉,挥手示意,迈步走出殿门。
他对皇辇实在不习惯,大半生都在马背上度过,那种软榻的滋味让他心生不安,生怕自己沉迷其中。
双脚踏上坚实的地面,朱元璋内心莫名安定,尽管两鬓已斑白,步伐却依然矫健如年轻人。
不久,书房内朗朗的读书声渐入耳中,微风和煦,朱元璋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
上书房内回荡着朗朗读书声,看着周围摇头晃脑的同伴,朱高炽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苦涩。
他还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耐力,儒家经典虽好,但也有些文章枯燥乏味,读起来艰涩难懂,且缺乏实质内容。
况且,他才十三岁,这么早就学习这些是否太早?在他的记忆里,十几岁的年纪不应该是学习唐诗宋词的时候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方孝儒瞥见朱高炽分心,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用这句名言暗暗提醒他。
听到这话,朱高炽身子一震,不久前他刚下定决心,怎能轻易放弃,于是捧起书卷,融入了四周的读书声中。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总设法制造意外。
正当朱高炽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时,背后的宁王开始捣乱,偷偷踹了朱高炽的凳子一脚。
“哎哟!”
凳子一歪,朱高炽差点摔倒,情急之下惊呼一声,瞬间打破了整齐的读书声。
“燕王世子刚说过要专心学业,为何读书时如此放纵?”
方孝儒内心涌起一股愤慨,随即步至朱高炽身旁。
"各位暂且停一下,世子,请问你能否解读一下刚才诵读的那段呢?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话语甫落,学堂内的视线皆集中于朱高炽,就连坐在门边监督的刘三吾也不禁前倾身子。
"狡猾的宁王,为何在这种关键时刻让我难堪,若无法解答,必定会传到太祖爷耳中。"
朱高炽暗自思忖,尽管书中文字艰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领悟,毕竟身为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骨血里的文化底蕴是无法抹去的。
他轻轻地拿起桌上的《大学》,深呼吸一口,开始阐述他的理解。 "禀师尊,《大学》的主旨在于发扬公正无私的德行,追求自我革新,以臻于至善之境。这是对儒家渐进理念的阐述,读书之人应以修身养性为根基……"
朱高炽娓娓道来,方孝儒起初疑惑,接着脸上掠过一丝领悟,渐渐地,眼中闪烁着惊讶。
刘三吾在门口频频点头,赞同不已。
"很好,说得不错!"
方孝儒的怒气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面赞许。
"确实,从个人到国家,都是一步步提升的过程,不论何时何地,品德始终居于首要位置。"
几位夫子见此情景,立刻上前,手背身后,摇头晃脑地附和。
"历史长河中,许多人因品行不端,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朱高炽闻言,无奈地摇头,又来了,这些夫子总是反复强调这些道理,仿佛这就是世界的真理。然而对他这个现代人而言,世上并无绝对的真理。
胜者为王,弱肉强食,这才是世间最原始的法则,是非功过,后人自会评说。
他正思索间,几位夫子转头看见他走神的模样,顿时心生不满。
"世子,难道你对我的观点有所质疑吗?"
此刻,夫子们试图通过典故强调品德的重要,于是提及了某个典故。
朱高炽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
"夫子所言极是,但学生对那个典故有不同见解。品德确能深深影响一个人,但那个典故的关键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
两刻钟前,御书房内。
"陛下,刘舍人已前往上书房,有了他,太子们的教育应无虞。"
案桌上,奏章堆积如山,太子离去后,臣子们纷纷献策,但无一不关乎储君之位。
与刘三吾会面结束后,朱元璋径直来到御书房,连午餐也是在此处草草解决。
他手中翻阅着奏章,耳边响着侍从的禀报。“陛下,燕王府的世子已抵达书房,而且比刘侍郎还早到呢?”
“这孩子,今日怎么如此勤勉?”
“或许是因为陛下两次召见,激发了他的读书热情吧。”
“呵!这小子,我看这不是热情,是压力使然。”
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毕竟那是他的孙子,心中难免自豪。
“今日世子殿下还练习了武艺,据侍卫禀报,殿下的拳法异常凌厉,似乎是为强身健体而练。”
“嗯?”
朱元璋手中的毛笔一顿,目光闪烁。
“练武,是燕王指导的吗?”
贴身太监立刻察觉到了陛下的愠色,不自觉地跪倒在地,不知为何,陛下对燕王世子习武之事显得特别敏感。
“奴才该死,这个奴才也说不清楚,但世子练武可能是为了自保!”
“一个阉人竟能从武艺中看出人的意图,你的本事不小啊!”
朱元璋并未责罚,只是淡淡地说:“罢了,不难为你,继续讲。”
“此刻世子殿下应在书房,陛下何不亲自去瞧瞧?”
“你这个建议倒是有道理。”
朱元璋放下笔,起身。
“来人,备轿去书房!”
太监尖锐的声音穿过了宫门,一众侍从立刻围拢过来,准备侍候陛下出行。
“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朱元璋皱眉,挥手示意,迈步走出殿门。
他对皇辇实在不习惯,大半生都在马背上度过,那种软榻的滋味让他心生不安,生怕自己沉迷其中。
双脚踏上坚实的地面,朱元璋内心莫名安定,尽管两鬓已斑白,步伐却依然矫健如年轻人。
不久,书房内朗朗的读书声渐入耳中,微风和煦,朱元璋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