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131、第一百三一章
131、第一百三一章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最新章节!
康熙:“……”
胤禛:“……”
许是觉得自己说话太随意, 胤礽还补救了句:“儿臣也不是在轻视文人们写的文章,但是杂志这东西到底没有书籍那样严肃,看它是令人感觉到身心愉悦, 饱含娱乐性质的一种书籍。闲来无事看看, 又能涨涨见识,比话本更实在有用, 比正经书又更有趣,而且它是期刊,定期发行,看了第一刊还有第二第三刊, 如此能令喜爱看的人养成习惯,逐渐树立起京城杂志的‘招牌’。其实儿臣觉得, 京城期刊由官府负责,发行的内容已经挺严肃的了,如果能促进民间的杂志发展就更好了。”
“比如说介绍服装的杂志,介绍美食的杂志, 甚至还有游记、话本连载等类型的杂志,还有人物志, 对古书的考据也可以单成一志。”
官府向天下文人征稿, 已经是具有巨大突破的大手笔了, 胤禛自认了解康熙, 以上一世对他的印象, 汗阿玛与他一样,都是奉行控制言论以维护统治, 对于文的驾驭,胤禛采用的是严厉严惩的态度,比之康熙更甚。
而他的继承人弘历沿袭了他对民间书籍的严格控制态度, 进一步压抑文人,采用愚民之策,直到天下顺服,四海升平。
胤禛欲言又止,想要对太子“开放学风”的态度说教两句,奈何汗阿玛与其他皇子皆在,他一直以来维持住的低调形象,令他成了这个时候最不适合开口的人。
康熙的神色看不出息怒,似乎早就料到了胤礽对开放学风的态度。
“若是让容若知道他辛苦弄出来的杂志成了你上茅坑时看的读物……”
“容若他会这样辛苦,不是因为他负责整编杂志,而是建了一整个审稿、修编杂志的体系与部门,万事开头难,现在累一些,以后的杂志部门就能顺利自主地运行了。儿臣说的也不是真将这一册当做上茅坑的读物了,只是想要告诉汗阿玛,杂志只是小物,您别这么严肃慎重。”
胤祉左看看,右看看,见帝王面容严肃与太子谈论,自知插不上嘴,只能竖起耳朵听,想要趁机多学学,奈何他们说的话他只听懂一半。
倒是胤禔,见太子与帝王之间谈论正事时你反驳我,我反驳你的态度,若有所思。
“朕严肃慎重?保清,你来说说官府征文一事其后代表了什么,”康熙挨个点名自己的儿子们。
胤禔道:“官府向天下文人征文,有利于拉拢文人,但是也会造成言论不可控,而文人写作逐渐大胆。只杂志一物,即可代表官府对于文气将要开放的态度,文人众多而民间私自写书之事屡禁不绝,更有不利于大清的言论会流传。所以儿臣觉得,官府征文就够了,不能开放民间自己出杂志。甚至于对各地书籍的刊印与发售,也应当严密管控。”
“监管是一回事,引导又是另一回事,”胤礽教育起胤禔来,语重心长:“关于文的管理,堵不如疏,大清对于书籍的管理起自汗阿玛临朝以后,但是这类管理衙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运行方式。对于书刊、歌曲、戏曲编排等创作,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也需对民间的创作方向进行引导。”
“应当以引导取代控制,以审核湮灭错文。这个部门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它,就可以为朝廷进行正面消息的宣传。朝廷对于舆论的宣传手段太单一了,以至于百姓与官府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鸿沟,民间看官府,就像在隔岸仰望大山,看不清晰,全凭臆测,稍有人一引导,即对官府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颁布政令既然惠及百姓,而百姓们本就有想要了解国家政令的诉求,宋代邸报流行,曾经也有民间各类小报产生,却因太过散乱,言语毫无顾忌,以至于被官府禁止。要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将监书司完善成一个集合引导、审核监管、宣传于一体的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
胤礽说的时候,看的是康熙,这一回不仅是他与汗阿玛二人之间的交谈,更是在兄弟们的面前,将自己对于大清对文学控制一时的见解说出来。
正如他之前在朝政上提过一嘴的,对于需要出版的书籍进行审核,颁发书号,没有书号的书籍一律不允许刊印,这类的提议,都是加强这个部门威信。
胤禛听着,心里对胤礽开放文风的作为尤其不支持,在他看来,费那么多心思去做什么引导,去做舆论宣传大可不必,朝廷控制着天下,将有反心的杀死,将顺从的留下,这就够了,何须成立一个部门,对为那些士人、百姓做考虑?
若他在位,必定是不愿意花心思在这上面的。比起费尽心思去引导,直接了当的控制起效最快,做起来也轻松多了。
然而他看汗阿玛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反对太子,甚至若有所思,似乎真在考虑这里面的可行性。
胤禛皱了皱眉:汗阿玛受太子影响的不轻。
胤禔也提出异议:“何必花心思去将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弄的那么麻烦?”
胤礽笑道:“当然是因为这件事很有挑战性啊!从古至今从未有人做到过,到了大清却有了,岂不是开了历史先河?日后史书上记录,也会说汗阿玛是开明之君,广开言论在自古都是一种美名不是吗?”
为了大清的未来,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他们麻烦一些,子孙后代们就轻松一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小美兴奋地摇尾巴,夸奖他:连“广电总菊”的前身都想出来了,真是聪明的大朋友。
但从小美的反应来看,胤礽知道,自己所坚定要走的路是正确的路,是符合到达未来发展的路。
康熙道:“老三老四呢,你们怎么说。”
胤禛憋了一肚子话想要与太子说,他反正是不赞同太子的观念,对待天下人可不能宽容,宽容了反而会让有反心的人得到机会,宁可错杀都不放过,这就是他执政的理念。
他先去看胤祉,想等着他快点说完,自己酝酿起了腹稿,打算模仿一下四岁时太子那天真无邪的口吻,去将事儿给戳到点子上。
胤祉犹豫了下,很没有原则地说道:“虽然儿臣没有听懂,但是儿臣觉得太子二哥说的有道理!”
没听懂却觉得有道理,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康熙语塞了一瞬,瞅瞅老三老四两个小豆丁,无奈道:“罢了,朕问你们做什么,老大还懂事一些,你两还那么小,跟着好好学就是了。”
胤禛的胸口闷了一瞬,一肚子话憋着,却让老三给放了个无形的塞子堵住了嘴,难过得不行。
胤礽见他神色有异,好奇问道:“四弟弟是不是有话想要说?”
康熙瞥了胤禛一眼:老三都不懂,老四更愚笨一些,能懂什么?
胤禛被康熙这一眼看得心头一凉,顿时清醒过来。
不能说,说出口了,汗阿玛必定会注意到他身上的违和感,因为他是太子教出来的弟弟,从小就受到太子的影响,又怎么会懂那些帝王心术?
尽管心里憋得慌,胤禛仍屈服于形势,蔫巴巴地低声道:“儿臣也觉得太子二哥说得对。”
今日商谈一番,已经令康熙大致摸透了几个儿子之间对待此事的态度,很快,帝王便将此事略过,与众人说起了新年后该做些什么安排。
“保成之后会由朕派去礼部做事,保清现在在兵部学得不错,你们二人好好在上书房学,等五阿哥、六阿哥来进学了多带带他们,朕会定期来抽查你们的课业。”
待两只小阿哥乖乖应下,康熙这才说起了后宫年宴之事。
后宫年宴没有朝臣,是帝王与家人一同聚餐的宴席,太皇太后与皇太后都会出现,后宫妃嫔们争相斗艳排序座位。
公主们本是不参与年宴的,考虑到几位公主年长一些,长公主又到了待嫁的年纪,这一回帝王还叫上了公主们参宴,让平日里没什么交集的阿哥与公主们互相认识认识。
大公主是养女,亲生父亲是恭亲王常宁,文文静静的少女,已经十三岁了。
二公主是胤礽幼时在荣妃娘娘那儿见过的,长相俏丽可爱,许时幼时身边奶娘被处置留下了心理阴影,让她对胤礽有些惧怕。
三公主九岁了,坐在她的母亲兆佳氏身边,四公主最小了,就是个软软的白团子,什么都不懂。
阿哥们对公主们的兴趣不大,认识个面熟就是了。
比较可惜的是德妃娘娘刚生下的小公主夭折了,这回看德妃娘娘,脸上涂着白白的粉,画着显气色的妆容都难掩憔悴。
往年的这个时候,胤礽不是在皇陵里待着,就是给康熙拎去招待朝臣了,他尤记得幼时也给汗阿玛带来参加过后宫的年宴,但是那时候还听不懂大人们说的话,只觉得后宫娘娘们说话温声细语,都笑咪咪的,每一位都很和睦。
现在长大了,学多了,再听娘娘们与太皇太后、汗阿玛说话,互相之间说话的时候,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小美看热闹似的为胤礽讲解她们说话背后的含义。
【宜妃夸德妃脸上的妆容好看,实际上在讽刺她面容憔悴。】
【佟皇贵妃在说宜妃妆容也好看,实际上是在敲打她别太过分,咦,没想到佟贵妃竟然会帮德妃说话,不过也是,德妃的小公主早夭了,正伤心着呢,这时候在人家伤口上撒盐确实不厚道。】
听了一脑子的姐姐妹妹,头花服饰,女人们笑眯眯地说话,似乎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意。
看似一句夸奖,实则含沙射影。
胤礽端坐在位置上,竖起耳朵听娘娘们打机锋,如果不是有小美讲解,他都咀嚼不清楚她说这些话的深意。再去瞅汗阿玛,汗阿玛的耳朵就像是装了过滤器,根本就没将这些当回事。
太皇太后笑呵呵的,好像是听懂了,四两拨千斤地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她希望谈的内容上。
小美深沉地说道。
【这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胤礽:……
年宴上想要出头,博得帝王与太皇太后关注的妃嫔亦不少,后妃们的争宠手段都很隐晦,没有一个人是大咧咧站出来说话的,乍一看去,只看到满堂五颜六色的花朵绽放。
胤礽又去看胤禔,只见胤禔眼神中有呆气,娘娘们说什么他都一个表情,还发呆走神,显然对女人们的话题不感兴趣。
得了,大哥压根就没听懂女人们说的话。
他低下头喝了一口羊奶压压惊:哎,如果不是小美解说,其实孤也听不懂那么多。
头一次,胤礽见识到了后宫中没有硝烟的战场,对娘娘们的口才敬佩地五体投地。
【一个个都是语言十级专家,大朋友,小美不是让你学女人们说话,不过你可以体会一下,语言的艺术是怎样的。】
小美对胤礽一张嘴就满嘴跑火车的情况感觉到绝望,这到底是它教育有问题,还是康熙教育有问题?
不,这一切都是动画片的错!
康熙:“……”
胤禛:“……”
许是觉得自己说话太随意, 胤礽还补救了句:“儿臣也不是在轻视文人们写的文章,但是杂志这东西到底没有书籍那样严肃,看它是令人感觉到身心愉悦, 饱含娱乐性质的一种书籍。闲来无事看看, 又能涨涨见识,比话本更实在有用, 比正经书又更有趣,而且它是期刊,定期发行,看了第一刊还有第二第三刊, 如此能令喜爱看的人养成习惯,逐渐树立起京城杂志的‘招牌’。其实儿臣觉得, 京城期刊由官府负责,发行的内容已经挺严肃的了,如果能促进民间的杂志发展就更好了。”
“比如说介绍服装的杂志,介绍美食的杂志, 甚至还有游记、话本连载等类型的杂志,还有人物志, 对古书的考据也可以单成一志。”
官府向天下文人征稿, 已经是具有巨大突破的大手笔了, 胤禛自认了解康熙, 以上一世对他的印象, 汗阿玛与他一样,都是奉行控制言论以维护统治, 对于文的驾驭,胤禛采用的是严厉严惩的态度,比之康熙更甚。
而他的继承人弘历沿袭了他对民间书籍的严格控制态度, 进一步压抑文人,采用愚民之策,直到天下顺服,四海升平。
胤禛欲言又止,想要对太子“开放学风”的态度说教两句,奈何汗阿玛与其他皇子皆在,他一直以来维持住的低调形象,令他成了这个时候最不适合开口的人。
康熙的神色看不出息怒,似乎早就料到了胤礽对开放学风的态度。
“若是让容若知道他辛苦弄出来的杂志成了你上茅坑时看的读物……”
“容若他会这样辛苦,不是因为他负责整编杂志,而是建了一整个审稿、修编杂志的体系与部门,万事开头难,现在累一些,以后的杂志部门就能顺利自主地运行了。儿臣说的也不是真将这一册当做上茅坑的读物了,只是想要告诉汗阿玛,杂志只是小物,您别这么严肃慎重。”
胤祉左看看,右看看,见帝王面容严肃与太子谈论,自知插不上嘴,只能竖起耳朵听,想要趁机多学学,奈何他们说的话他只听懂一半。
倒是胤禔,见太子与帝王之间谈论正事时你反驳我,我反驳你的态度,若有所思。
“朕严肃慎重?保清,你来说说官府征文一事其后代表了什么,”康熙挨个点名自己的儿子们。
胤禔道:“官府向天下文人征文,有利于拉拢文人,但是也会造成言论不可控,而文人写作逐渐大胆。只杂志一物,即可代表官府对于文气将要开放的态度,文人众多而民间私自写书之事屡禁不绝,更有不利于大清的言论会流传。所以儿臣觉得,官府征文就够了,不能开放民间自己出杂志。甚至于对各地书籍的刊印与发售,也应当严密管控。”
“监管是一回事,引导又是另一回事,”胤礽教育起胤禔来,语重心长:“关于文的管理,堵不如疏,大清对于书籍的管理起自汗阿玛临朝以后,但是这类管理衙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运行方式。对于书刊、歌曲、戏曲编排等创作,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也需对民间的创作方向进行引导。”
“应当以引导取代控制,以审核湮灭错文。这个部门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它,就可以为朝廷进行正面消息的宣传。朝廷对于舆论的宣传手段太单一了,以至于百姓与官府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鸿沟,民间看官府,就像在隔岸仰望大山,看不清晰,全凭臆测,稍有人一引导,即对官府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颁布政令既然惠及百姓,而百姓们本就有想要了解国家政令的诉求,宋代邸报流行,曾经也有民间各类小报产生,却因太过散乱,言语毫无顾忌,以至于被官府禁止。要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将监书司完善成一个集合引导、审核监管、宣传于一体的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
胤礽说的时候,看的是康熙,这一回不仅是他与汗阿玛二人之间的交谈,更是在兄弟们的面前,将自己对于大清对文学控制一时的见解说出来。
正如他之前在朝政上提过一嘴的,对于需要出版的书籍进行审核,颁发书号,没有书号的书籍一律不允许刊印,这类的提议,都是加强这个部门威信。
胤禛听着,心里对胤礽开放文风的作为尤其不支持,在他看来,费那么多心思去做什么引导,去做舆论宣传大可不必,朝廷控制着天下,将有反心的杀死,将顺从的留下,这就够了,何须成立一个部门,对为那些士人、百姓做考虑?
若他在位,必定是不愿意花心思在这上面的。比起费尽心思去引导,直接了当的控制起效最快,做起来也轻松多了。
然而他看汗阿玛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反对太子,甚至若有所思,似乎真在考虑这里面的可行性。
胤禛皱了皱眉:汗阿玛受太子影响的不轻。
胤禔也提出异议:“何必花心思去将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弄的那么麻烦?”
胤礽笑道:“当然是因为这件事很有挑战性啊!从古至今从未有人做到过,到了大清却有了,岂不是开了历史先河?日后史书上记录,也会说汗阿玛是开明之君,广开言论在自古都是一种美名不是吗?”
为了大清的未来,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他们麻烦一些,子孙后代们就轻松一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小美兴奋地摇尾巴,夸奖他:连“广电总菊”的前身都想出来了,真是聪明的大朋友。
但从小美的反应来看,胤礽知道,自己所坚定要走的路是正确的路,是符合到达未来发展的路。
康熙道:“老三老四呢,你们怎么说。”
胤禛憋了一肚子话想要与太子说,他反正是不赞同太子的观念,对待天下人可不能宽容,宽容了反而会让有反心的人得到机会,宁可错杀都不放过,这就是他执政的理念。
他先去看胤祉,想等着他快点说完,自己酝酿起了腹稿,打算模仿一下四岁时太子那天真无邪的口吻,去将事儿给戳到点子上。
胤祉犹豫了下,很没有原则地说道:“虽然儿臣没有听懂,但是儿臣觉得太子二哥说的有道理!”
没听懂却觉得有道理,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康熙语塞了一瞬,瞅瞅老三老四两个小豆丁,无奈道:“罢了,朕问你们做什么,老大还懂事一些,你两还那么小,跟着好好学就是了。”
胤禛的胸口闷了一瞬,一肚子话憋着,却让老三给放了个无形的塞子堵住了嘴,难过得不行。
胤礽见他神色有异,好奇问道:“四弟弟是不是有话想要说?”
康熙瞥了胤禛一眼:老三都不懂,老四更愚笨一些,能懂什么?
胤禛被康熙这一眼看得心头一凉,顿时清醒过来。
不能说,说出口了,汗阿玛必定会注意到他身上的违和感,因为他是太子教出来的弟弟,从小就受到太子的影响,又怎么会懂那些帝王心术?
尽管心里憋得慌,胤禛仍屈服于形势,蔫巴巴地低声道:“儿臣也觉得太子二哥说得对。”
今日商谈一番,已经令康熙大致摸透了几个儿子之间对待此事的态度,很快,帝王便将此事略过,与众人说起了新年后该做些什么安排。
“保成之后会由朕派去礼部做事,保清现在在兵部学得不错,你们二人好好在上书房学,等五阿哥、六阿哥来进学了多带带他们,朕会定期来抽查你们的课业。”
待两只小阿哥乖乖应下,康熙这才说起了后宫年宴之事。
后宫年宴没有朝臣,是帝王与家人一同聚餐的宴席,太皇太后与皇太后都会出现,后宫妃嫔们争相斗艳排序座位。
公主们本是不参与年宴的,考虑到几位公主年长一些,长公主又到了待嫁的年纪,这一回帝王还叫上了公主们参宴,让平日里没什么交集的阿哥与公主们互相认识认识。
大公主是养女,亲生父亲是恭亲王常宁,文文静静的少女,已经十三岁了。
二公主是胤礽幼时在荣妃娘娘那儿见过的,长相俏丽可爱,许时幼时身边奶娘被处置留下了心理阴影,让她对胤礽有些惧怕。
三公主九岁了,坐在她的母亲兆佳氏身边,四公主最小了,就是个软软的白团子,什么都不懂。
阿哥们对公主们的兴趣不大,认识个面熟就是了。
比较可惜的是德妃娘娘刚生下的小公主夭折了,这回看德妃娘娘,脸上涂着白白的粉,画着显气色的妆容都难掩憔悴。
往年的这个时候,胤礽不是在皇陵里待着,就是给康熙拎去招待朝臣了,他尤记得幼时也给汗阿玛带来参加过后宫的年宴,但是那时候还听不懂大人们说的话,只觉得后宫娘娘们说话温声细语,都笑咪咪的,每一位都很和睦。
现在长大了,学多了,再听娘娘们与太皇太后、汗阿玛说话,互相之间说话的时候,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小美看热闹似的为胤礽讲解她们说话背后的含义。
【宜妃夸德妃脸上的妆容好看,实际上在讽刺她面容憔悴。】
【佟皇贵妃在说宜妃妆容也好看,实际上是在敲打她别太过分,咦,没想到佟贵妃竟然会帮德妃说话,不过也是,德妃的小公主早夭了,正伤心着呢,这时候在人家伤口上撒盐确实不厚道。】
听了一脑子的姐姐妹妹,头花服饰,女人们笑眯眯地说话,似乎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意。
看似一句夸奖,实则含沙射影。
胤礽端坐在位置上,竖起耳朵听娘娘们打机锋,如果不是有小美讲解,他都咀嚼不清楚她说这些话的深意。再去瞅汗阿玛,汗阿玛的耳朵就像是装了过滤器,根本就没将这些当回事。
太皇太后笑呵呵的,好像是听懂了,四两拨千斤地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她希望谈的内容上。
小美深沉地说道。
【这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胤礽:……
年宴上想要出头,博得帝王与太皇太后关注的妃嫔亦不少,后妃们的争宠手段都很隐晦,没有一个人是大咧咧站出来说话的,乍一看去,只看到满堂五颜六色的花朵绽放。
胤礽又去看胤禔,只见胤禔眼神中有呆气,娘娘们说什么他都一个表情,还发呆走神,显然对女人们的话题不感兴趣。
得了,大哥压根就没听懂女人们说的话。
他低下头喝了一口羊奶压压惊:哎,如果不是小美解说,其实孤也听不懂那么多。
头一次,胤礽见识到了后宫中没有硝烟的战场,对娘娘们的口才敬佩地五体投地。
【一个个都是语言十级专家,大朋友,小美不是让你学女人们说话,不过你可以体会一下,语言的艺术是怎样的。】
小美对胤礽一张嘴就满嘴跑火车的情况感觉到绝望,这到底是它教育有问题,还是康熙教育有问题?
不,这一切都是动画片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