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背后是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生于望族最新章节!
京城中接连有大事发生,先是册封太子,接着太子大婚,又有诸王府子弟的喜事、文武会试等等,让人一时忘记了还有另一件大事正在进行中,那就是针对北疆军情告急而集结的兵力。
来自北疆的奏折从原本的五日一折、三日一折,发展到眼下的一日一折,已经相当危急了,所幸有小阮将军等知军事又威望足的将领带兵守着北望城,蛮族一时半会儿还没法越过边境线。但是眼下已经进入了春季,每年春夏青黄不接的时节,蛮族都要打饥荒,到时候就算他们原本没打算下狠手的,也不可能退却了,功势必会进一步加强。以目前北疆的兵力,能支撑多久还是未知之数。
据北疆最新的消息指出,因为去年蛮族同样经历了旱情,故而去冬饥荒更严重些,大片大片的草原枯萎,河流也有枯竭之势,没有足够的水草供牲畜食用,死了无数,又因为部分地区爆发了瘟疫,蛮族的军队与百姓不敢轻易食用这些死掉的牲畜,有些地方甚至开始杀战马充饥。为了求生存,眼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敌军向北望城附近集结,随时都有可能一举挥刀南下。
饥饿又凶狠的敌人,是最危险的。
朝廷紧急将驻扎在北方地区的强兵召集起来,陆续开往北疆增援,又在商讨该派哪些将领前去。本来这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以往北疆告急,沪国公府一脉的将领,足有十来个可供调遣的,只是如今东阳侯府出了太子妃,若再任由沪国公府一脉的将领立下大功,杜阮两家的威望就未免太高了,于是朝中开始有人提议,另择名将出征,人选从京营与各地驻军所的成名将领,到先代名将的后代子孙,甚至连曾有过打仗经验的宗室子弟,都被列了个全,而其中呼声最高的,则是执掌京师兵力多年的郑太尉。
郑太尉本来在军中就有一定威望,又深得皇帝信任,还是太子的亲舅舅,从前也曾数次平定民乱,算得上是战功赫赫,倒也算得上是个好人选,只是有一件不足:他不但不是出自沪国公府一脉,与沪国公府、东阳侯府的关系还不大和睦,如今镇守北望城的是沪国公府的嫡次子,而且守疆有功,若是他去了,两将不和,乃是兵家大忌。
皇帝犹豫不决,太子也没表态,于是增援的领兵人选便迟迟未能定下来,为了节省时间,只能先把底下的大小将领名额给选定了,有不少人要从各地驻军所选调过去,赶路尚需时日,因此一时半会儿的,还有时间。
在这些随行出征的中下层军官里头,倒也不是没有新科武进士,但基本上不是久在军中历练,直到今年方才参加会试的草根军官,便是将门出身的年青子弟,柳东行两样都沾不上,名字出现在名单上,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显眼。
各种各样的消息接踵而来,文怡听得头晕眼花,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叫人喘不过气来。
柳东行明明跟她说过,不会寻求出征立军功的机会,为什么名单上会有他?!
他在军中既无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多少人脉,虽有一位曾经显赫过的萧老大夫为师,但又不敢声张,顶多就是认得一位游击将军,几个将门子弟,再添一位罗四叔而已!他还要靠这些人的支持,方才获得了考武举的机会,可那也就仅此而已!他参加会试的成绩,弓马骑射与兵策地理等等加起来,也就只考到了二甲第七名,排在他前头的人,还有一半没能轮到上战场呢!朝廷又为什么会选中他?!
不是说……多半会被派到各地驻军所去填补空缺的么……
文怡只觉得眼前发黑,暗暗心疑:难不成……柳东行是注定了要出征的?前世如此,今世也如此。可前世他虽平安回来了,却落得个残疾毁容的下场……
更可怕的是,这一世已经有那么多事发生了改变,倘若柳东行也受到这些改变的影响,使得他此行北上,遇到前世本来不会遇到的危险,又该怎么办?!
文怡忽然间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渴望,盼着能向前世的段可柔问个清楚!她当初告诉自己的话,都是真的么?她说柳东行破了相,是破到了什么程度?她说柳东行残疾,又是哪里的残疾?
文怡还在后悔,前世在顾庄时,为什么对外界的事如此漠不关心?她只记得这一年里边疆发生过战争,也记得朝廷后来是打赢了的,还记得领军的人好象是姓郑,但除此之外,其他的细节她便几乎一无所知了。如果她当时对这些事稍稍多关注一些,现在是不是就能安心一点?至少,若她记得北疆哪个地方发生过大战,还可以提醒柳东行一声……
她脑子里乱糟糟的,脸色苍白得象一张纸。冬葵见状十分担心,连声劝她到床上躺一躺,又安慰她不要担心。她怎么可能不担心?!只恨自己行动受限,没法亲自去见柳东行,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让赵大一家去外头打听而已。
冬葵只好叫人请了赵嬷嬷过来。赵嬷嬷进屋后,把其他人都赶了出去,方才悄声对文怡道:“小姐别慌,你那梦里不是梦见过这个事儿么?姑爷会平安归来的,只是要提醒他小心一点,别让自己伤着就行了。”
文怡忍不住掉了眼泪:“不是这样的,嬷嬷,早些年就因为那个梦,祖母与我想了那么多法子,重振家业,如今亲事也定下了,按理说,事情变得这么厉害,那个梦早就作不得准了!我不但怕他会在战场上受伤、破相,或是身体有了残缺,更怕他连性命都保不住!”
赵嬷嬷忙道:“怎么会呢?小姐的梦不是一直都挺准的么?男人嘛,破个相有什么要紧?他都已经定了亲事了,也不怕找不到媳妇儿。至于残疾,不是嬷嬷多心,嬷嬷总觉得那段小姐说的话信不过,若是身体真的有了残缺,朝廷又怎会派他官职?小姐不是说,在梦里说亲的时候,姑爷是当着官的么?就算真的有伤,也必定是极轻微的,不然岂不是伤了朝廷的体面?小姐是关心则乱,才会慌了手脚。姑爷此番出征,必定能平安归来,从此平步青云,小姐也能跟着风光!”
她哪里在乎什么风光不风光?文怡心中暗想,只要柳东行能平安,哪怕是他们一辈子只能平凡度日,她也心甘情愿。
正伤心间,外头冬葵报说蒋氏来了,文怡忙忙擦干泪痕,将蒋氏迎了进来。
蒋氏一眼便瞧出她才哭过,叹了口气,安慰道:“好孩子,你是听到消息了吧?别担心,我已经打发人去问了。这事儿真真透着古怪,他在新科武进士中不过是名列二甲第七罢了,排在他前头和后头的人,除了几个高门大户出身的,其余人等都被派了各地驻军所的官职,要上战场的就只他一个而已!说不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呢。大军一日未出发,事情就还有转寰的余地,你不能先乱了手脚!”她冷冷哼了一声:“若是你们先乱了,有人就要得意了!”她是知道柳家嫡庶之争的,头一个怀疑的就是柳姑老爷!
文怡咬了咬唇,摇头道:“伯母,我明白你的好意,只是……若名单未出倒还罢了,名单既然出来了,他……他断然不肯自己退缩的!他是个极傲气的人,只怕宁可送了性命,也不会甘做逃兵……”她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那么担心。至于柳姑父,虽然是朝中高官,但若说他有本事掌控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她是不肯相信的。他要是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会拦不住柳东行考武举了。
她甚至想到,会被派到北疆的将官,何其重要?若非身份极尊贵的人物,也无法参与决策。难不成是太子么?!她先前因为帮了太子妃杜渊如一把,使得杜渊如顺利嫁入了东宫,而太子的亲表妹郑丽君却落选了,莫非太子是存心要为表妹出气?只是她区区一介弱女,又尚未与柳东行成婚,若说太子此举是为了报复,又未免太麻烦了些,他要对付她,只要一句话就够了。
蒋氏见她面上神色变幻,不知在想什么,心中难过,便道:“我的意思不是让他当逃兵,即便是派往边境的将官,也是各有不同职责的,若能分派到押运粮草,或是与京中通信等差事,就比守在前线安全许多。我在京中多年,也曾听说过些小道消息,知道这里头是有门道的。”顿了顿,“不过说起门道,想必李太太与罗四太太知道得更多。罗四老爷就在北疆镇守,你不如去求一求她,看有没有法子,让行哥儿到罗四老爷那边去?一来是两人本就相熟,可以相互照应,二来……淮北比北望城可是安全多了!”
文怡听她这一分析,倒是稍稍安下心来,想想确实如此,便有些感激地对她道:“多谢伯母提醒。我这就给干娘写信。”
只是蒋氏一走,文怡冷静下来,便又改了主意。罗四太太的性情,她是知道的,罗四老爷尚在边疆镇守,若她直接请求他们帮忙,为柳东行讨一个安全的差事,只怕罗四太太就先恼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打听柳东行所属的京南大营将会被派往何处,还要捎信给柳东行,问问他本人的意愿,最重要的是,这项任命,背后是否有人在捣鬼!
事实上柳东行自己,也在怀疑有人在背后捣鬼。他虽未曾正式进入通政司,但在考武举前,已经与司中相关人士有过默契,若是他的武举成绩不佳,就直接入司,听候差遣;若是成绩好,朝廷就会分派官职,届时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要再给予通政司方便,必要时会协助司员行事,也就是相当于半个通政司的人,却不入本司编制。最终他考中了二甲第七,按照惯例,会被授予五品武职,那自然就是后者了。
罗明敏甚至还替他打听过,他会被派遣的地区,不外乎青州、东平府、锦阳、吴丰这四个地方,其中又以青州、吴丰两地离平阳最近,环境也比较好,且又与藩王属地相邻,正需人手,他被派往这两地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当任命下来时,他与罗明敏都大吃一惊。后者立时便回司中打听过了,说是任令原本已经送了上去,不知为何,进了东宫后,却改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因为已经公布了,已经无法再改。
罗明敏黑着脸将这个消息带了回来,柳东行便皱起了眉头:“莫非……是郑家事泄了?”
罗明敏吃了一惊:“那可不妙得很!我就知道会有后患的。虽说太子更中意娶杜家女为正妃,但郑家毕竟是亲舅家,血浓于水,他必然不满你设局败坏了郑丽君的名声。如今郑丽君已经嫁入东平王府,而执掌兵权的郑家,也难免会被东平王府拉拢,朝中迟迟未能决定领兵人选,不也是受此影响么?太子若执意要寻你出气……”
柳东行冷笑一声:“便是他知道了,我也不后悔!郑家岂是好相与的?若不是女儿嫁进了东平王府,如今领军的人选必然是郑太尉,那国公府一脉的人在军中几十年的经营,就要毁于一旦了!更别说郑太尉根本就没有在北疆作战的经验,安知他能不能抵挡得住蛮族入侵?万一有个好歹,江山危矣!”
罗明敏白了他一眼:“你又说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我又不是别人,当着我的面,就老实些吧!”
柳东行不由得笑了:“虽说冠冕堂皇了些,却也是正理。阮家镇守北疆多年了,对付蛮族最有经验,只看小阮将军凭着那点兵力,就把北望城守得固若金汤,可见一斑。换了郑太尉,只镇压过几次不大不小的民乱的人,能行么?罢了,咱们且不管这个,这原是宫里的九五至尊要担心的事。咱们眼下要弄清楚的,是我被派往北边,到底是不是太子殿下做的主,若是他,又是为了什么?!我当初设局,原是在通政司的局上再做了手脚,除了你与那婢女,按说就没人知道了,而我派去送那婢女的人日前又有消息传回来,说是人已经平安到达了南方,太子殿下断不可能知道我曾做过什么事。若是为了通政司的局,那也是奉命行事,他有怨气,只管找下令的人,拿我出气,却是太可笑了些。看他平日行事,不象是这般小鸡肚肠的人,真要对付我,哪里犯得着如此麻烦?我又算是哪个名牌上的人物呢?”
罗明敏皱起了眉头。事情又回到了原点: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
百思不得其解,罗明敏索性先将事情抛开,直接问柳东行:“且不管是谁在捣鬼,这份任命,你是怎么想的?真要去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京城中接连有大事发生,先是册封太子,接着太子大婚,又有诸王府子弟的喜事、文武会试等等,让人一时忘记了还有另一件大事正在进行中,那就是针对北疆军情告急而集结的兵力。
来自北疆的奏折从原本的五日一折、三日一折,发展到眼下的一日一折,已经相当危急了,所幸有小阮将军等知军事又威望足的将领带兵守着北望城,蛮族一时半会儿还没法越过边境线。但是眼下已经进入了春季,每年春夏青黄不接的时节,蛮族都要打饥荒,到时候就算他们原本没打算下狠手的,也不可能退却了,功势必会进一步加强。以目前北疆的兵力,能支撑多久还是未知之数。
据北疆最新的消息指出,因为去年蛮族同样经历了旱情,故而去冬饥荒更严重些,大片大片的草原枯萎,河流也有枯竭之势,没有足够的水草供牲畜食用,死了无数,又因为部分地区爆发了瘟疫,蛮族的军队与百姓不敢轻易食用这些死掉的牲畜,有些地方甚至开始杀战马充饥。为了求生存,眼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敌军向北望城附近集结,随时都有可能一举挥刀南下。
饥饿又凶狠的敌人,是最危险的。
朝廷紧急将驻扎在北方地区的强兵召集起来,陆续开往北疆增援,又在商讨该派哪些将领前去。本来这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以往北疆告急,沪国公府一脉的将领,足有十来个可供调遣的,只是如今东阳侯府出了太子妃,若再任由沪国公府一脉的将领立下大功,杜阮两家的威望就未免太高了,于是朝中开始有人提议,另择名将出征,人选从京营与各地驻军所的成名将领,到先代名将的后代子孙,甚至连曾有过打仗经验的宗室子弟,都被列了个全,而其中呼声最高的,则是执掌京师兵力多年的郑太尉。
郑太尉本来在军中就有一定威望,又深得皇帝信任,还是太子的亲舅舅,从前也曾数次平定民乱,算得上是战功赫赫,倒也算得上是个好人选,只是有一件不足:他不但不是出自沪国公府一脉,与沪国公府、东阳侯府的关系还不大和睦,如今镇守北望城的是沪国公府的嫡次子,而且守疆有功,若是他去了,两将不和,乃是兵家大忌。
皇帝犹豫不决,太子也没表态,于是增援的领兵人选便迟迟未能定下来,为了节省时间,只能先把底下的大小将领名额给选定了,有不少人要从各地驻军所选调过去,赶路尚需时日,因此一时半会儿的,还有时间。
在这些随行出征的中下层军官里头,倒也不是没有新科武进士,但基本上不是久在军中历练,直到今年方才参加会试的草根军官,便是将门出身的年青子弟,柳东行两样都沾不上,名字出现在名单上,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显眼。
各种各样的消息接踵而来,文怡听得头晕眼花,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叫人喘不过气来。
柳东行明明跟她说过,不会寻求出征立军功的机会,为什么名单上会有他?!
他在军中既无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多少人脉,虽有一位曾经显赫过的萧老大夫为师,但又不敢声张,顶多就是认得一位游击将军,几个将门子弟,再添一位罗四叔而已!他还要靠这些人的支持,方才获得了考武举的机会,可那也就仅此而已!他参加会试的成绩,弓马骑射与兵策地理等等加起来,也就只考到了二甲第七名,排在他前头的人,还有一半没能轮到上战场呢!朝廷又为什么会选中他?!
不是说……多半会被派到各地驻军所去填补空缺的么……
文怡只觉得眼前发黑,暗暗心疑:难不成……柳东行是注定了要出征的?前世如此,今世也如此。可前世他虽平安回来了,却落得个残疾毁容的下场……
更可怕的是,这一世已经有那么多事发生了改变,倘若柳东行也受到这些改变的影响,使得他此行北上,遇到前世本来不会遇到的危险,又该怎么办?!
文怡忽然间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渴望,盼着能向前世的段可柔问个清楚!她当初告诉自己的话,都是真的么?她说柳东行破了相,是破到了什么程度?她说柳东行残疾,又是哪里的残疾?
文怡还在后悔,前世在顾庄时,为什么对外界的事如此漠不关心?她只记得这一年里边疆发生过战争,也记得朝廷后来是打赢了的,还记得领军的人好象是姓郑,但除此之外,其他的细节她便几乎一无所知了。如果她当时对这些事稍稍多关注一些,现在是不是就能安心一点?至少,若她记得北疆哪个地方发生过大战,还可以提醒柳东行一声……
她脑子里乱糟糟的,脸色苍白得象一张纸。冬葵见状十分担心,连声劝她到床上躺一躺,又安慰她不要担心。她怎么可能不担心?!只恨自己行动受限,没法亲自去见柳东行,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让赵大一家去外头打听而已。
冬葵只好叫人请了赵嬷嬷过来。赵嬷嬷进屋后,把其他人都赶了出去,方才悄声对文怡道:“小姐别慌,你那梦里不是梦见过这个事儿么?姑爷会平安归来的,只是要提醒他小心一点,别让自己伤着就行了。”
文怡忍不住掉了眼泪:“不是这样的,嬷嬷,早些年就因为那个梦,祖母与我想了那么多法子,重振家业,如今亲事也定下了,按理说,事情变得这么厉害,那个梦早就作不得准了!我不但怕他会在战场上受伤、破相,或是身体有了残缺,更怕他连性命都保不住!”
赵嬷嬷忙道:“怎么会呢?小姐的梦不是一直都挺准的么?男人嘛,破个相有什么要紧?他都已经定了亲事了,也不怕找不到媳妇儿。至于残疾,不是嬷嬷多心,嬷嬷总觉得那段小姐说的话信不过,若是身体真的有了残缺,朝廷又怎会派他官职?小姐不是说,在梦里说亲的时候,姑爷是当着官的么?就算真的有伤,也必定是极轻微的,不然岂不是伤了朝廷的体面?小姐是关心则乱,才会慌了手脚。姑爷此番出征,必定能平安归来,从此平步青云,小姐也能跟着风光!”
她哪里在乎什么风光不风光?文怡心中暗想,只要柳东行能平安,哪怕是他们一辈子只能平凡度日,她也心甘情愿。
正伤心间,外头冬葵报说蒋氏来了,文怡忙忙擦干泪痕,将蒋氏迎了进来。
蒋氏一眼便瞧出她才哭过,叹了口气,安慰道:“好孩子,你是听到消息了吧?别担心,我已经打发人去问了。这事儿真真透着古怪,他在新科武进士中不过是名列二甲第七罢了,排在他前头和后头的人,除了几个高门大户出身的,其余人等都被派了各地驻军所的官职,要上战场的就只他一个而已!说不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呢。大军一日未出发,事情就还有转寰的余地,你不能先乱了手脚!”她冷冷哼了一声:“若是你们先乱了,有人就要得意了!”她是知道柳家嫡庶之争的,头一个怀疑的就是柳姑老爷!
文怡咬了咬唇,摇头道:“伯母,我明白你的好意,只是……若名单未出倒还罢了,名单既然出来了,他……他断然不肯自己退缩的!他是个极傲气的人,只怕宁可送了性命,也不会甘做逃兵……”她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那么担心。至于柳姑父,虽然是朝中高官,但若说他有本事掌控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她是不肯相信的。他要是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会拦不住柳东行考武举了。
她甚至想到,会被派到北疆的将官,何其重要?若非身份极尊贵的人物,也无法参与决策。难不成是太子么?!她先前因为帮了太子妃杜渊如一把,使得杜渊如顺利嫁入了东宫,而太子的亲表妹郑丽君却落选了,莫非太子是存心要为表妹出气?只是她区区一介弱女,又尚未与柳东行成婚,若说太子此举是为了报复,又未免太麻烦了些,他要对付她,只要一句话就够了。
蒋氏见她面上神色变幻,不知在想什么,心中难过,便道:“我的意思不是让他当逃兵,即便是派往边境的将官,也是各有不同职责的,若能分派到押运粮草,或是与京中通信等差事,就比守在前线安全许多。我在京中多年,也曾听说过些小道消息,知道这里头是有门道的。”顿了顿,“不过说起门道,想必李太太与罗四太太知道得更多。罗四老爷就在北疆镇守,你不如去求一求她,看有没有法子,让行哥儿到罗四老爷那边去?一来是两人本就相熟,可以相互照应,二来……淮北比北望城可是安全多了!”
文怡听她这一分析,倒是稍稍安下心来,想想确实如此,便有些感激地对她道:“多谢伯母提醒。我这就给干娘写信。”
只是蒋氏一走,文怡冷静下来,便又改了主意。罗四太太的性情,她是知道的,罗四老爷尚在边疆镇守,若她直接请求他们帮忙,为柳东行讨一个安全的差事,只怕罗四太太就先恼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打听柳东行所属的京南大营将会被派往何处,还要捎信给柳东行,问问他本人的意愿,最重要的是,这项任命,背后是否有人在捣鬼!
事实上柳东行自己,也在怀疑有人在背后捣鬼。他虽未曾正式进入通政司,但在考武举前,已经与司中相关人士有过默契,若是他的武举成绩不佳,就直接入司,听候差遣;若是成绩好,朝廷就会分派官职,届时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要再给予通政司方便,必要时会协助司员行事,也就是相当于半个通政司的人,却不入本司编制。最终他考中了二甲第七,按照惯例,会被授予五品武职,那自然就是后者了。
罗明敏甚至还替他打听过,他会被派遣的地区,不外乎青州、东平府、锦阳、吴丰这四个地方,其中又以青州、吴丰两地离平阳最近,环境也比较好,且又与藩王属地相邻,正需人手,他被派往这两地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当任命下来时,他与罗明敏都大吃一惊。后者立时便回司中打听过了,说是任令原本已经送了上去,不知为何,进了东宫后,却改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因为已经公布了,已经无法再改。
罗明敏黑着脸将这个消息带了回来,柳东行便皱起了眉头:“莫非……是郑家事泄了?”
罗明敏吃了一惊:“那可不妙得很!我就知道会有后患的。虽说太子更中意娶杜家女为正妃,但郑家毕竟是亲舅家,血浓于水,他必然不满你设局败坏了郑丽君的名声。如今郑丽君已经嫁入东平王府,而执掌兵权的郑家,也难免会被东平王府拉拢,朝中迟迟未能决定领兵人选,不也是受此影响么?太子若执意要寻你出气……”
柳东行冷笑一声:“便是他知道了,我也不后悔!郑家岂是好相与的?若不是女儿嫁进了东平王府,如今领军的人选必然是郑太尉,那国公府一脉的人在军中几十年的经营,就要毁于一旦了!更别说郑太尉根本就没有在北疆作战的经验,安知他能不能抵挡得住蛮族入侵?万一有个好歹,江山危矣!”
罗明敏白了他一眼:“你又说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我又不是别人,当着我的面,就老实些吧!”
柳东行不由得笑了:“虽说冠冕堂皇了些,却也是正理。阮家镇守北疆多年了,对付蛮族最有经验,只看小阮将军凭着那点兵力,就把北望城守得固若金汤,可见一斑。换了郑太尉,只镇压过几次不大不小的民乱的人,能行么?罢了,咱们且不管这个,这原是宫里的九五至尊要担心的事。咱们眼下要弄清楚的,是我被派往北边,到底是不是太子殿下做的主,若是他,又是为了什么?!我当初设局,原是在通政司的局上再做了手脚,除了你与那婢女,按说就没人知道了,而我派去送那婢女的人日前又有消息传回来,说是人已经平安到达了南方,太子殿下断不可能知道我曾做过什么事。若是为了通政司的局,那也是奉命行事,他有怨气,只管找下令的人,拿我出气,却是太可笑了些。看他平日行事,不象是这般小鸡肚肠的人,真要对付我,哪里犯得着如此麻烦?我又算是哪个名牌上的人物呢?”
罗明敏皱起了眉头。事情又回到了原点: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
百思不得其解,罗明敏索性先将事情抛开,直接问柳东行:“且不管是谁在捣鬼,这份任命,你是怎么想的?真要去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