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秀的故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刀哥文集最新章节!
梅秀在儿孙眼里,俨然就是一个神。
这是她用那传奇的人生和慈爱的付出所获得的回报。
梅秀是童养媳。
解放前,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女儿的生活安逸,梅秀的父母把她送给了有钱人家。梅秀是一个识字不多,但是很懂道理的人,她的那些道德规范也许就是从很多故事里面来的吧?她经常给孙儿外孙讲孟姜女、讲嫦娥七仙女、讲薛仁贵讲很多很多的民间故事。我在想,梅秀年轻的时候肯定是很聪慧的人,能从这些传说里面悟到那么多道理。
她渐渐喜欢上了运祺。运祺是木匠世家,空闲的时候就来这家帮工,很得主人的喜欢。运祺也是很爽朗很勤快的人,个子高高,很魁梧。更让梅秀喜欢的是他的机灵,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不由得互相倾慕了,而且很快就陷入了初恋的那种痴迷境地。
恰好这时因为运祺的哥哥,从老家祁阳迁居去了不远的一个县城,运祺就跟梅秀合计着,要想获得幸福,就得逃婚!梅秀开始吓了一跳,这个要是给人知道了,可是要打断腿的。所以当时她也是思前瞻后的――但是思量的结果,还是觉得运祺可靠:“这辈子跟着他,准没错!”
还好那家有钱人其实也是喜欢梅秀的,梅秀的不辞而别,他们猜出了一些端倪,但是他们也喜欢梅秀,也喜欢梅秀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并没有过多追究。――运祺和梅秀,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新的人生。
两人都是勤劳的人。运祺是木工好手,种田、建房、挑盐卖到广东,为这个小家庭辛勤地劳作。梅秀里里外外,无一不是把好手。在新县城的一隅,他们这群新移民很快就创建了祁阳街的名号。祁阳街以手工业闻名,谭氏兄弟更因木工活而出名。运祺和梅秀在祁阳街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来的孙儿们,看着那精致的木板房,那些雕梁画栋的家具,没有一个不佩服爷爷奶奶的本事的。可是他们能想象得出那份创业的艰辛么?运祺的左眼,就因挑盐去广东半路得疾,回来医治过晚而失明了。
这份创业的故事,现在想起来,应该归根于那份真挚的爱情吧?
运祺和梅秀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了一份辛苦得来的产业,更让人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是很聪明的。后来梅秀又得了一个文采不凡的小儿子,他的书法天赋在县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
运祺机灵,也很有悟性,他们省吃俭用,把辛苦赚来的钱都置了耕地――好在没有雇用工人,所以土改的时候,只被划了一个富农的成份――还亏的梅秀有眼光,赶紧把多余的土地上交给了政府。
运祺骨子里是很倔强的,他想不通,为甚么自己辛勤得到的家业,就这样被剥夺了,还要背上一个富农的名称。梅秀理解国家,经常劝说运祺。但是她却忍受不了大儿媳的行为,她是红通通的毛主席的好卫兵,她要把家里更多的东西都要交给国家,结果大儿媳被运祺激怒攻心臭骂了一顿,气得搬到外面去住了一段日子。
那个年代,还好啦。儿女们公社的饭吃不饱,梅秀就经常饿着肚子,把口粮省下来给小儿子和孙子。儿孙们问她的时候,她总是笑一笑,说不饿不饿。让她想通了的是,毛主席为了还苏联的债,都可以三个月不吃肉,我们饿几顿算啥子哦?还好,小儿子和女儿经常去菜地里,挖野菜,捡白菜帮子,捉鱼捕野兽什么的,也能时不时改善一下生活。
等那段最苦难的日子过去了,儿孙们居然都不知不觉成群了。梅秀对他们都是义无反顾的爱――大儿媳是梅秀从朋友家领养过来的,开始不喜欢大儿子,后来居然两个人好得不行,估计也是梅秀跟她讲了很多故事的原因吧?大儿媳到文革结束的时候都替梅秀生了三个孙儿了。小儿媳是个贤惠而勤快的人,小儿子却是一个书呆子,贪玩,又不喜欢在办公室上班拘束着,只能跟运祺在家里学木匠――他们的儿子很聪明,却也是脾气很犟的一个孙子,象爷爷。梅秀的女儿上了中专,学中医,还找了个大学生对象,生了一个很聪明的外孙和外孙女。最小的儿子不用讲,才子佳人,书生意气,正跟美女拍拖呢。
梅秀可不闲着,光是一把屎一把尿把这些儿孙拉扯大都不容易了,还要照顾脾气越来越倔的运祺老头。他们把自己的那块地围好了,种了很多果树,经常也把吃不完的蔬菜挑去买。女儿女婿和外孙在乡里的卫生院工作,两人还常担些新鲜瓜果去给他们吃。
等小儿子也生了孙子,梅秀年纪终于大了,人家再不称呼梅秀嫂子了,都叫谭伯娘。
谭老爷子都块老年痴呆了,谭伯娘还能做些啥哦。不过她闲不住,厨艺又好,又疼爱小孩,还会讲那么多故事,儿女们抢着接家里去供着呢。谭伯娘还是最喜欢去女儿家,外孙特聪明,她很喜爱的。在女儿家还有个好处,知识份子家庭呢,女婿为人诚恳老实,都去局里做领导了,谭伯娘笑起来,也有很多幸福从笑容里洋溢出来的。――她可压根都没想过,这一切本都是她的勤劳和慈爱换来的呢。
谭老爷子适应不了现代社会了,撒手去了极乐世界。谭伯娘不舍得,她一直看到孙儿们都成婚了,最疼爱的外孙也靠上了大学,她还是总是习惯地把能留的好吃的留着,等念书的孙儿、外孙们回来吃。谭伯娘平日里也不寂寞,时常跟老朋友们打纸牌--打纸牌也是她年纪大了最好的娱乐了,还可以把空闲里做好的泡菜拿来解解馋。
可是,终于,她也真正地老了,八九十岁了。她削瘦的身体熬不过那个冬天。她还没来得及和在外面的儿孙们道个离别,就含笑地走了。这时儿女、孙媳们想起她的好处,才一个一个哭得是那么地悲伤。--她始终带给大家的,都是欢乐和幸福,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不能再多活些年岁呢?
梅秀在儿孙们的眼里,俨然就是一个慈祥的女神。
那是一个无限慈爱、没有任何私心、心灵又无比通透的女神。
段梅秀,就是我的外婆,我最亲爱的外婆。
梅秀在儿孙眼里,俨然就是一个神。
这是她用那传奇的人生和慈爱的付出所获得的回报。
梅秀是童养媳。
解放前,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女儿的生活安逸,梅秀的父母把她送给了有钱人家。梅秀是一个识字不多,但是很懂道理的人,她的那些道德规范也许就是从很多故事里面来的吧?她经常给孙儿外孙讲孟姜女、讲嫦娥七仙女、讲薛仁贵讲很多很多的民间故事。我在想,梅秀年轻的时候肯定是很聪慧的人,能从这些传说里面悟到那么多道理。
她渐渐喜欢上了运祺。运祺是木匠世家,空闲的时候就来这家帮工,很得主人的喜欢。运祺也是很爽朗很勤快的人,个子高高,很魁梧。更让梅秀喜欢的是他的机灵,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不由得互相倾慕了,而且很快就陷入了初恋的那种痴迷境地。
恰好这时因为运祺的哥哥,从老家祁阳迁居去了不远的一个县城,运祺就跟梅秀合计着,要想获得幸福,就得逃婚!梅秀开始吓了一跳,这个要是给人知道了,可是要打断腿的。所以当时她也是思前瞻后的――但是思量的结果,还是觉得运祺可靠:“这辈子跟着他,准没错!”
还好那家有钱人其实也是喜欢梅秀的,梅秀的不辞而别,他们猜出了一些端倪,但是他们也喜欢梅秀,也喜欢梅秀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并没有过多追究。――运祺和梅秀,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新的人生。
两人都是勤劳的人。运祺是木工好手,种田、建房、挑盐卖到广东,为这个小家庭辛勤地劳作。梅秀里里外外,无一不是把好手。在新县城的一隅,他们这群新移民很快就创建了祁阳街的名号。祁阳街以手工业闻名,谭氏兄弟更因木工活而出名。运祺和梅秀在祁阳街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来的孙儿们,看着那精致的木板房,那些雕梁画栋的家具,没有一个不佩服爷爷奶奶的本事的。可是他们能想象得出那份创业的艰辛么?运祺的左眼,就因挑盐去广东半路得疾,回来医治过晚而失明了。
这份创业的故事,现在想起来,应该归根于那份真挚的爱情吧?
运祺和梅秀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了一份辛苦得来的产业,更让人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是很聪明的。后来梅秀又得了一个文采不凡的小儿子,他的书法天赋在县里面都是数一数二的。
运祺机灵,也很有悟性,他们省吃俭用,把辛苦赚来的钱都置了耕地――好在没有雇用工人,所以土改的时候,只被划了一个富农的成份――还亏的梅秀有眼光,赶紧把多余的土地上交给了政府。
运祺骨子里是很倔强的,他想不通,为甚么自己辛勤得到的家业,就这样被剥夺了,还要背上一个富农的名称。梅秀理解国家,经常劝说运祺。但是她却忍受不了大儿媳的行为,她是红通通的毛主席的好卫兵,她要把家里更多的东西都要交给国家,结果大儿媳被运祺激怒攻心臭骂了一顿,气得搬到外面去住了一段日子。
那个年代,还好啦。儿女们公社的饭吃不饱,梅秀就经常饿着肚子,把口粮省下来给小儿子和孙子。儿孙们问她的时候,她总是笑一笑,说不饿不饿。让她想通了的是,毛主席为了还苏联的债,都可以三个月不吃肉,我们饿几顿算啥子哦?还好,小儿子和女儿经常去菜地里,挖野菜,捡白菜帮子,捉鱼捕野兽什么的,也能时不时改善一下生活。
等那段最苦难的日子过去了,儿孙们居然都不知不觉成群了。梅秀对他们都是义无反顾的爱――大儿媳是梅秀从朋友家领养过来的,开始不喜欢大儿子,后来居然两个人好得不行,估计也是梅秀跟她讲了很多故事的原因吧?大儿媳到文革结束的时候都替梅秀生了三个孙儿了。小儿媳是个贤惠而勤快的人,小儿子却是一个书呆子,贪玩,又不喜欢在办公室上班拘束着,只能跟运祺在家里学木匠――他们的儿子很聪明,却也是脾气很犟的一个孙子,象爷爷。梅秀的女儿上了中专,学中医,还找了个大学生对象,生了一个很聪明的外孙和外孙女。最小的儿子不用讲,才子佳人,书生意气,正跟美女拍拖呢。
梅秀可不闲着,光是一把屎一把尿把这些儿孙拉扯大都不容易了,还要照顾脾气越来越倔的运祺老头。他们把自己的那块地围好了,种了很多果树,经常也把吃不完的蔬菜挑去买。女儿女婿和外孙在乡里的卫生院工作,两人还常担些新鲜瓜果去给他们吃。
等小儿子也生了孙子,梅秀年纪终于大了,人家再不称呼梅秀嫂子了,都叫谭伯娘。
谭老爷子都块老年痴呆了,谭伯娘还能做些啥哦。不过她闲不住,厨艺又好,又疼爱小孩,还会讲那么多故事,儿女们抢着接家里去供着呢。谭伯娘还是最喜欢去女儿家,外孙特聪明,她很喜爱的。在女儿家还有个好处,知识份子家庭呢,女婿为人诚恳老实,都去局里做领导了,谭伯娘笑起来,也有很多幸福从笑容里洋溢出来的。――她可压根都没想过,这一切本都是她的勤劳和慈爱换来的呢。
谭老爷子适应不了现代社会了,撒手去了极乐世界。谭伯娘不舍得,她一直看到孙儿们都成婚了,最疼爱的外孙也靠上了大学,她还是总是习惯地把能留的好吃的留着,等念书的孙儿、外孙们回来吃。谭伯娘平日里也不寂寞,时常跟老朋友们打纸牌--打纸牌也是她年纪大了最好的娱乐了,还可以把空闲里做好的泡菜拿来解解馋。
可是,终于,她也真正地老了,八九十岁了。她削瘦的身体熬不过那个冬天。她还没来得及和在外面的儿孙们道个离别,就含笑地走了。这时儿女、孙媳们想起她的好处,才一个一个哭得是那么地悲伤。--她始终带给大家的,都是欢乐和幸福,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不能再多活些年岁呢?
梅秀在儿孙们的眼里,俨然就是一个慈祥的女神。
那是一个无限慈爱、没有任何私心、心灵又无比通透的女神。
段梅秀,就是我的外婆,我最亲爱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