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第75章 割发代首
第75章 割发代首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最新章节!
刘子秋拔下发簪,将头发披散开来。
在十三个小部落合并成西海族的时候,刘子秋就承诺过,大家都可以保留各自的风俗习惯。他是汉人,自然要保留汉人的习俗。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会剃发的。其实,刘子秋并不喜欢长发。长发每天梳洗都很麻烦,而且受伤以后还不容易处理伤口。但要想让大家养成留短发的习惯,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的。于是,刘子秋也只好留起了一头长发。当然了,梳头这样麻烦的事情自有林巧儿帮忙完成,并不需要他自己动手。
刘子秋在将头发披散下来以后,便拔出随身的佩刀,在脑后轻轻一割,三千烦恼丝便向城下飘洒开去。
正当众人目瞪口呆的时候,刘子秋大声说道:“此次托素湖战斗并不理想,还连累八十三位兄弟壮烈捐躯,作为这次战斗的策划者,刘某难辞其咎,理应给牺牲的兄弟一个交代。但大敌当前,刘某还要留着有用之身抗击慕容伏允,就请大家允许刘某效仿三国曹孟德故事,来一次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割发代首!”城外的八千勇士倒有六千是汉人,都明白头发对于汉人的重要,也跟着大声呐喊起来。
刘子秋双后虚空按了两下,让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说道:“鲜卑大军很快就要来攻城了,刘某誓与威定城共存亡!”
“与威定城共存亡!与威定城共存亡!”三军齐声呐喊,声振云霄。
……
慕容伏允来得很快,两天以后,鲜卑大军就出现在威定城下。细封野利兰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和浑罗临阵退缩的事情,慕容伏允都知道了,只是现在没空去理他们。游牧的季节马上就要来临,他必须在二十天之内拿下威定城,否则所有鲜卑部落的生计都将出现问题,他在族中的威望也将大大削弱。
眼前这座城市是他们鲜卑人亲手建立起来的,对他们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只是现在又有些陌生。原本黑黝黝、坑坑洼洼的城墙闪着晶莹的光芒,变得滑不留手。
慕容伏允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攻城。
游牧民族本来不善于攻城,但鲜卑人却是个例外。威定城建好以后,鲜卑人便牢牢地掌控了这片土地,并且能够顺利建立起吐谷浑国,因为依托这座城池,他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优势,鲜卑人不仅学会了守城,也学会了攻城。虽然没有经过实战,但每年都会在这座城池演练一两次。
鲜卑人怪叫着涌向城墙,如潮水一般。城头上,十几具巨大的床弩同时发动,弓弦发出的巨响仿佛晴天里的一声霹雳。弓弦的力道奇大,竹箭到底比不上铁矢,有几支在城头上便折断了,但还是有十多支竹制的弩箭夹杂着尖利的呼啸飞向城外的鲜卑军中。床弩的威力果然非同一般,一支丈八长的竹箭直接穿过了一名鲜卑骑士的身体,将他连人带马钉在地上,犹自保持着向前冲的姿势。另一支竹箭则将一名骑士从马上撞飞,紧接着插入第二名骑士的身体,将两个人串在一起,有如一只糖葫芦。
见识了床弩的厉害,刘子秋也是暗暗咋舌,如果床弩换上精铸的部件再加上铁矢,就算以他的身手也难以抵挡这样的雷霆一击。但是,刘子秋很快就发现了床弩的弱点。床弩威力大,射程远,准头却不足。十几支竹箭,只有两支命中敌人,其他都射在了空地上。还有一点,床弩操作费时费力,粗壮的弓弦需要十个人才能拉动,两轮发射的间隔达到了一柱香的时间。这一轮床弩发射虽然只射杀了三个人,但鲜卑人明显被镇住了,攻势为之一滞,床弩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就在刘子秋思考床弩的优势和弱点的时候,鲜卑人也从震惊中回过神,继续冲杀过来。威定城没有护城河,战马可以毫无阻挡地奔驰到城墙下。鲜卑人的骑射功夫硬是了得,一队人在城下来回驰骋,不往地将羽箭射上城头。另一队人则跳下马来,抬起早已准备好的梯子冲向城墙。
西海不产竹子,梯子是用木头制成的,就用绳子拖在战马后面。梯子并不长,但因为木制的原因却颇为沉重,所以一个人扛起来比较费力,需要两个人来抬。
这时,城头上也开始反击,矢石如雨。弓箭手的目标主要是那些纵横骑射的敌人,但城头上地势狭小,兵力摆布不开,他们射出的羽箭反而不如城下密集。但城头上有较好的防御工事,每一处箭垛上都另外竖起了厚厚的木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下弓箭的杀伤。弓箭手身上的盔甲是全军中最好的,从头裹到脚,只露出两只眼睛。即便如此,仍然不时有人被城下的箭矢射中。
木梯已经搭上城头。城头上,力士们不停地抛下大大小小的石块,被砸中者立时头破血流。长枪手用长槊将木梯奋力推离城墙。从木梯上摔落的鲜卑士兵发出阵阵惨叫。城墙苦不甚高,彪悍的鲜卑人挣扎起来,顾不得伤痛,咬着弯刀又往城上爬去。倒是那些木梯不比竹梯,缺少韧性和弹性,容易折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鲜卑人的攻势。
在城外密集箭雨的掩护下,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以后,终于有人将手抓住了城垛的边缘。突然,寒光一闪,从城垛下翻出一口钢刀,毫不犹豫地将那只手斩断。断手之后的鲜卑勇士惨叫着栽下城去,再也爬不上来了。原来,城垛下面早就埋伏了刀斧手,他们别的事都不管,就等着砍手呢。
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黄昏,随着太阳落山,鲜卑军中终于响起了呜咽的号角,涌向城头的队伍潮水般地退了下去。
这个季节是鲜卑人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类似于汉人的青黄不接,大多数鲜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到了晚上视力便会急剧下降,根本无法进行夜战。为了防止城里的人出来劫营,所以不等天黑他们就必须收兵撤退。
城下,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有一些人重伤未死,却也遭到抛弃,正在那里痛苦**。第一天攻城,慕容伏允就损失了近两千人。作为防守的一方,刘子秋这边的损失略微好一点,但也有三百多人阵亡,伤者也接近千人。看到血腥的战场,刘子秋也很无奈。战争总是如此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并不只是一句诗那么简单。
……
就在威定城攻防战拉开帷幕的时候,张三的大船也抵达了长山码头。
早在刘子秋没有离开的时候,他就有了修建长山码头的设想。后来有了谢家的财力支持,再加上江南运河的开挖,长山码头的建设也随之加快。经过几个月持续不断建设,长山码头已经颇具规模。沿着钱塘江一线,是坚固的花岗岩驳岸。岸上,一排专门用于拴缆绳的铁桩深埋地下。铁桩后面就是一排毛竹搭建的长亭,可以遮风挡雨,供乘客候船或者临时堆放货物。外来的船只,无论客船还是货船,只要停靠长山码头都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当然了,码头上也有专门的巡逻队伍,昼夜轮班,保证人、货和船只的安全。
长山车马行另外建有专用的码头,从江边的一条岔口驶进去,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深水港。港区很大,可以同时停泊上百条大船,周围建有一圈高高的避风墙,即使江面上巨浪滔天,港区内也会相对平静得多。
张三的船就驶入了这个港区,刚刚在岸边停稳,那边就有人过来帮着将缆绳固定住。
韩世谔只知道李靖是到江南盐官城了,并不知道刘子秋、李靖与长山村和长山车马行的关系,他与张三说好的也是直达盐官城,见他在这里停船,不由警惕起来,问道:“船家,天色尚早,怎么就不走了?”
张三笑道:“客官,这里离盐官县已经很近了。不过,我家大掌柜想见见你。还请客官先行登岸,见过我家大掌柜以后,自然有人送你们去盐官。”
韩世谔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岸边。只见岸上不时有人来回走动,都是彪悍强壮之辈。港区的拐角处各建有一座哨楼,楼上都是背弓挎箭的汉子。再加上在临近江都时的那次遭遇,韩世谔更加确信长山车马行不简单,现在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越发不敢大意,拱手说道:“韩某与你家大掌柜素昧平生,不知你家大掌柜相召,所为何事?”
“大掌柜吩咐下来,小人哪敢过问。”张三的伤还没有好利索,不时隐隐作痛,但他脸上却始终保持着微笑和一副谦恭的模样,全然不像在洛阳东郊码头时只知道天南地北胡吹一气。
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张三虽然只是新近加盟长山车马行的外围人员,到了这里却也强迫自己收敛心性,足见这位大掌柜是个厉害人物。再联想到十三太保对付水贼的雷霆手段,韩世谔却也不敢十分托大了,只得硬起头皮说道:“那好,就请船家头前带路。”
刘子秋拔下发簪,将头发披散开来。
在十三个小部落合并成西海族的时候,刘子秋就承诺过,大家都可以保留各自的风俗习惯。他是汉人,自然要保留汉人的习俗。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会剃发的。其实,刘子秋并不喜欢长发。长发每天梳洗都很麻烦,而且受伤以后还不容易处理伤口。但要想让大家养成留短发的习惯,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的。于是,刘子秋也只好留起了一头长发。当然了,梳头这样麻烦的事情自有林巧儿帮忙完成,并不需要他自己动手。
刘子秋在将头发披散下来以后,便拔出随身的佩刀,在脑后轻轻一割,三千烦恼丝便向城下飘洒开去。
正当众人目瞪口呆的时候,刘子秋大声说道:“此次托素湖战斗并不理想,还连累八十三位兄弟壮烈捐躯,作为这次战斗的策划者,刘某难辞其咎,理应给牺牲的兄弟一个交代。但大敌当前,刘某还要留着有用之身抗击慕容伏允,就请大家允许刘某效仿三国曹孟德故事,来一次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割发代首!”城外的八千勇士倒有六千是汉人,都明白头发对于汉人的重要,也跟着大声呐喊起来。
刘子秋双后虚空按了两下,让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说道:“鲜卑大军很快就要来攻城了,刘某誓与威定城共存亡!”
“与威定城共存亡!与威定城共存亡!”三军齐声呐喊,声振云霄。
……
慕容伏允来得很快,两天以后,鲜卑大军就出现在威定城下。细封野利兰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和浑罗临阵退缩的事情,慕容伏允都知道了,只是现在没空去理他们。游牧的季节马上就要来临,他必须在二十天之内拿下威定城,否则所有鲜卑部落的生计都将出现问题,他在族中的威望也将大大削弱。
眼前这座城市是他们鲜卑人亲手建立起来的,对他们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只是现在又有些陌生。原本黑黝黝、坑坑洼洼的城墙闪着晶莹的光芒,变得滑不留手。
慕容伏允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攻城。
游牧民族本来不善于攻城,但鲜卑人却是个例外。威定城建好以后,鲜卑人便牢牢地掌控了这片土地,并且能够顺利建立起吐谷浑国,因为依托这座城池,他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优势,鲜卑人不仅学会了守城,也学会了攻城。虽然没有经过实战,但每年都会在这座城池演练一两次。
鲜卑人怪叫着涌向城墙,如潮水一般。城头上,十几具巨大的床弩同时发动,弓弦发出的巨响仿佛晴天里的一声霹雳。弓弦的力道奇大,竹箭到底比不上铁矢,有几支在城头上便折断了,但还是有十多支竹制的弩箭夹杂着尖利的呼啸飞向城外的鲜卑军中。床弩的威力果然非同一般,一支丈八长的竹箭直接穿过了一名鲜卑骑士的身体,将他连人带马钉在地上,犹自保持着向前冲的姿势。另一支竹箭则将一名骑士从马上撞飞,紧接着插入第二名骑士的身体,将两个人串在一起,有如一只糖葫芦。
见识了床弩的厉害,刘子秋也是暗暗咋舌,如果床弩换上精铸的部件再加上铁矢,就算以他的身手也难以抵挡这样的雷霆一击。但是,刘子秋很快就发现了床弩的弱点。床弩威力大,射程远,准头却不足。十几支竹箭,只有两支命中敌人,其他都射在了空地上。还有一点,床弩操作费时费力,粗壮的弓弦需要十个人才能拉动,两轮发射的间隔达到了一柱香的时间。这一轮床弩发射虽然只射杀了三个人,但鲜卑人明显被镇住了,攻势为之一滞,床弩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就在刘子秋思考床弩的优势和弱点的时候,鲜卑人也从震惊中回过神,继续冲杀过来。威定城没有护城河,战马可以毫无阻挡地奔驰到城墙下。鲜卑人的骑射功夫硬是了得,一队人在城下来回驰骋,不往地将羽箭射上城头。另一队人则跳下马来,抬起早已准备好的梯子冲向城墙。
西海不产竹子,梯子是用木头制成的,就用绳子拖在战马后面。梯子并不长,但因为木制的原因却颇为沉重,所以一个人扛起来比较费力,需要两个人来抬。
这时,城头上也开始反击,矢石如雨。弓箭手的目标主要是那些纵横骑射的敌人,但城头上地势狭小,兵力摆布不开,他们射出的羽箭反而不如城下密集。但城头上有较好的防御工事,每一处箭垛上都另外竖起了厚厚的木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下弓箭的杀伤。弓箭手身上的盔甲是全军中最好的,从头裹到脚,只露出两只眼睛。即便如此,仍然不时有人被城下的箭矢射中。
木梯已经搭上城头。城头上,力士们不停地抛下大大小小的石块,被砸中者立时头破血流。长枪手用长槊将木梯奋力推离城墙。从木梯上摔落的鲜卑士兵发出阵阵惨叫。城墙苦不甚高,彪悍的鲜卑人挣扎起来,顾不得伤痛,咬着弯刀又往城上爬去。倒是那些木梯不比竹梯,缺少韧性和弹性,容易折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鲜卑人的攻势。
在城外密集箭雨的掩护下,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以后,终于有人将手抓住了城垛的边缘。突然,寒光一闪,从城垛下翻出一口钢刀,毫不犹豫地将那只手斩断。断手之后的鲜卑勇士惨叫着栽下城去,再也爬不上来了。原来,城垛下面早就埋伏了刀斧手,他们别的事都不管,就等着砍手呢。
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黄昏,随着太阳落山,鲜卑军中终于响起了呜咽的号角,涌向城头的队伍潮水般地退了下去。
这个季节是鲜卑人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类似于汉人的青黄不接,大多数鲜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到了晚上视力便会急剧下降,根本无法进行夜战。为了防止城里的人出来劫营,所以不等天黑他们就必须收兵撤退。
城下,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有一些人重伤未死,却也遭到抛弃,正在那里痛苦**。第一天攻城,慕容伏允就损失了近两千人。作为防守的一方,刘子秋这边的损失略微好一点,但也有三百多人阵亡,伤者也接近千人。看到血腥的战场,刘子秋也很无奈。战争总是如此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并不只是一句诗那么简单。
……
就在威定城攻防战拉开帷幕的时候,张三的大船也抵达了长山码头。
早在刘子秋没有离开的时候,他就有了修建长山码头的设想。后来有了谢家的财力支持,再加上江南运河的开挖,长山码头的建设也随之加快。经过几个月持续不断建设,长山码头已经颇具规模。沿着钱塘江一线,是坚固的花岗岩驳岸。岸上,一排专门用于拴缆绳的铁桩深埋地下。铁桩后面就是一排毛竹搭建的长亭,可以遮风挡雨,供乘客候船或者临时堆放货物。外来的船只,无论客船还是货船,只要停靠长山码头都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当然了,码头上也有专门的巡逻队伍,昼夜轮班,保证人、货和船只的安全。
长山车马行另外建有专用的码头,从江边的一条岔口驶进去,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深水港。港区很大,可以同时停泊上百条大船,周围建有一圈高高的避风墙,即使江面上巨浪滔天,港区内也会相对平静得多。
张三的船就驶入了这个港区,刚刚在岸边停稳,那边就有人过来帮着将缆绳固定住。
韩世谔只知道李靖是到江南盐官城了,并不知道刘子秋、李靖与长山村和长山车马行的关系,他与张三说好的也是直达盐官城,见他在这里停船,不由警惕起来,问道:“船家,天色尚早,怎么就不走了?”
张三笑道:“客官,这里离盐官县已经很近了。不过,我家大掌柜想见见你。还请客官先行登岸,见过我家大掌柜以后,自然有人送你们去盐官。”
韩世谔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岸边。只见岸上不时有人来回走动,都是彪悍强壮之辈。港区的拐角处各建有一座哨楼,楼上都是背弓挎箭的汉子。再加上在临近江都时的那次遭遇,韩世谔更加确信长山车马行不简单,现在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越发不敢大意,拱手说道:“韩某与你家大掌柜素昧平生,不知你家大掌柜相召,所为何事?”
“大掌柜吩咐下来,小人哪敢过问。”张三的伤还没有好利索,不时隐隐作痛,但他脸上却始终保持着微笑和一副谦恭的模样,全然不像在洛阳东郊码头时只知道天南地北胡吹一气。
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张三虽然只是新近加盟长山车马行的外围人员,到了这里却也强迫自己收敛心性,足见这位大掌柜是个厉害人物。再联想到十三太保对付水贼的雷霆手段,韩世谔却也不敢十分托大了,只得硬起头皮说道:“那好,就请船家头前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