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四章 燕王事件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新汉最新章节!
田横被封为靖海王后,原有的诸候王们的封地,总算是都解决了。在刘常满眼里,这就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在田横封王之前,皇帝已经下诏,令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赵王张敖仍王故地。
接着第二道诏令也下来了,着楚王韩信王会稽、东海、琅琊三郡;衡山王吴芮徙为长沙王,王衡山、庐江两郡,着原十万户候梅涓为黔王,王苍梧、洞庭两郡。
当初刘邦能够击破武关,梅涓作为吴芮部将,与他会师三户邑,立了大功;而后楚汉相持之中,吴芮、梅涓同样立功不小,刘邦这是报恩来了。至于楚王韩信,不管从功劳还是实力上来讲,天下都知道他这个楚王,那算是实至名归。
接着出了第三道诏令,着闽越王无诸,南越王赵佗,瓯越王驺摇三个越王,仍王故地。这三位越王一直都不受汉王管辖,不过是上表称臣,以示尊刘邦为皇帝罢了,刘邦发下这道诏令,也不过因循故事,承认既成事实。
第四道诏令,便是敕封田横为靖海王,中国海外诸地,皆可王之。但在诸将眼里,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谪迁,随便抓一个被封候的将军,问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一个县换这个靖海王,估计他也会很明确的告诉你:门都没有!
不过这四道诏令,除敕封田横那一道外,其余的都在诸将意料之中,对于这些已经有主的土地,诸将也没有什么指望的,大家等待的,乃是刘邦的最后一道封王诏令。
虽然分封了十一个诸候国,但其实只占去了赵、韩二国的故土以及东南楚、东魏之地和海外的荒地,大面积的国家,尚有燕、齐、西魏、秦、周、西楚数处地盘尚未分配,诸将无不翘首以待。如今灭秦之功已酬,外藩已封,就该轮到在灭楚中立下大功的汉王帐下诸将了。
在这中间,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都已经获封为王,韩信王三郡,彭越王两郡,都是天下腹心膏腴之地。诸将功劳虽然小些,但就算只能分封得一两个偏远郡治,那也是裂土封疆的诸候王,能与皇子客礼相见的百姓君父,万民之主呀!
然而苦苦等待了数十天,封王的诏书始终不下,诸将天天都聚酒会餐,急得跟无头苍蝇似的。
在这数十天里,因封赏尚未结束,刘常满当然也住在洛阳北宫,算是彻底见识了一番。
刘邦分封诸候,对于新成立的大汉帝国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然而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却不过极小极小的一个浪花,象刘常满这样的人,连一点记住的可能性也没有。
虽然刘常满和陈涓、召平等人商议时,早就估计到吕泽绝不可能会封王,但吕泽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刘邦帐下,除了大将军韩信、魏相国彭越二人之外,最有资格封王的,当然是上将军刘常满。不过刘常满身为太子,未来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这块土地当然是省下了。
除了这三人,最有资格封王的,吕泽认为非自己莫属。且不说自己和刘邦是郎舅之亲,自己乃是当今皇后的亲大哥,太子刘盈的亲大舅,单说功劳,自己也当得起一个王位。
然而数十天的博弈过后,刘邦颁下的诏书中却煌煌写道:
“太尉卢绾,持心端正,佐皇帝入关,定三秦,守巴蜀,以将军击项氏,又佐皇帝平定燕地,生得将相甚众,功最多,宜立为王。於戏!小子卢绾,赐为燕王,维稽古建尔国家,世为汉蕃辅。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这官样文章做出,看上去倒也无懈可击,但诸将得知此消息后,无不愕然大哗。
这个卢绾,刘常满知之甚详,勉强能说得上的本事,那就是拍刘邦的马屁了。从很小的时候,卢绾就是刘邦的小弟,哥儿俩的感情,那绝对是好得没话可说,比亲兄弟都要亲。
刘邦所做的封赏,到现在为止,都是论功行赏。这个卢绾的功劳,硬要排起来,恐怕在刘邦帐下叫得上号的将领里,排在五十名开外,而卢绾的能耐,更在百名开外。
但这次刘邦偏偏封了卢绾为燕王,显见得是任人唯亲所致,诸将都极为不满。如今刘邦已经是皇帝了,谁敢拿他怎么办?吕泽更是气得几天都不出门,天天召集兄弟朋友,在家饮酒。
“你们说说,那卢绾什么本事,能去当得了五郡之主,燕国之王?”这天晚上摆的是家宴,只有吕泽、吕释之、樊哙、吕须、吕伉几个至近人,说话随便了许多。
“行了,大哥,如今诏书都下了,你发个牢骚有什么用处?那个时候你要是好好跟着打洛阳,怎么会有今天这事?”吕释之见刘常满不出声,当即接过了话头,责怪起吕泽来。
“二弟,当初怎么了?别说当初,就是去年,那韩王信还不是投降了项籍,回来还不照样当他的韩王?还有孙赤他们几个,荥阳城破时候,不都是投降了?我那个时候虽然跟他分了兵,可我谁也没投降,前后不过两个月,就又回去帮他了,有什么害臊的?要论功劳,除了咱常满,就属我了!”吕泽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然,对刘邦不肯按功劳封自己为王,却是耿耿于怀。
“咳,大兄二兄,你俩别吵了。其实这回,谁想得到卢绾这小子竟然成了燕王?别说大兄,就是萧何、王陵他们,哪个愿意?但皇帝派陈平、张良、叔孙通几个家伙天天告诫咱们,就差明说了,他那脾气,谁敢逆他的意儿?谁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樊哙一直喝酒不语,突然接口说道。
“就是,刘三他要是封你为燕王,我保证连屁也不放一个!哪怕是萧何王陵当了燕王,我也啥话不说!就算是让二弟越过我当了燕王,我也不说什么呀!偏偏是这个卢绾当了,老子不服气!”吕泽恨恨的将酒碗咣当一声扔到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行了,别说了,别看咱们是亲戚,人家卢绾和三哥的亲热劲,可比咱哥仨强多了。”吕释之也有些不满的说道。
“大兄二兄,其实皇帝让卢绾当燕王,也是有他自己考虑的。”樊哙呷了一口酒说道。
“你们想想,燕地一旦作起乱来,内可劫掠赵代,外可交通匈奴,燕地距关中这么远,倘若燕王要造起反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但这个卢绾,跟他极好是一,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根本没啥本事,也没那个胆子造反做乱。大哥你想想,不管是你还是萧何王陵,这点上可比得过人家卢绾吗?”樊哙笑道。
“去他奶奶的,这没本事还成了长处了?”吕泽被气笑了。
“没本事可不就是长处!”
洛阳北宫中,刘常满也正在问阿妈这个问题,吕雉笑着敲了敲刘常满的脑袋笑道。
“阿妈,那照你这么说,卢叔叔当燕王,你是同意了的?”刘常满有些惊奇的问道。
“当然是我同意了的,不然他卢绾跟你阿爹再好,也当不了燕王!”吕雉傲然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跟我说说呗阿妈,让儿子也学学。”刘常满笑道。
“儿子,你想想,这卢绾是个没本事的吧?他既然没本事,国事就得照着朝廷的安排去做。想那燕地关塞重重,只要派兵守好了关塞,不去跟匈奴挑畔,谅那匈奴也不敢前来进攻大汉,这是一。”
“第二呢,赵地是你姐夫的地盘,你姐夫虽然能耐也就那么回事,可比这卢绾厉害多了,倘若他胆敢造反,咱大汉国连兵马都不用动,派个将军带上虎符,只用赵兵,就能把燕地给平了,所以派个没本事的卢绾去当燕王,是最合适的。”
“再说了,你阿爹既然当了皇帝,就得让他称心快意点,这卢绾是他最好的兄弟,他想亲之贵之,咱娘儿们管不着。但等你阿爹万岁之后,咱们掌了权,当然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嘛!”吕雉笑道。
“那照阿妈这么一说,卢叔叔当燕王,还是最佳人选了?对了,赵王什么时候娶我姐姐过门?”刘常满问道。
“当然是最佳人选。别人谁都不行,你那天说得对,不能放你大舅他们出去当王,要不然到时候谁在朝中辅佐你?就是想给他们个王位,也得等我的乖儿子当了皇帝,才好让他们感恩于你呀。”吕雉笑道,但刘常满心里听着,却颇不是个滋味。
“你姐姐今年已经十六了,就这两年吧,等你阿爹闲些再说。张敖快三十岁了,小妾都娶了十几个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吕雉说道。
整个燕王事件,乃是刘邦独断专行的结果,心里舒爽的,估计也唯有刘邦和卢绾两人了。
帝者家天下,天下都是我一个人的,我当然是想让谁当国王谁就可以当国王,刘邦终于找到了一点做皇帝的感觉。
然而卢绾辞行就国不久,刘邦就发现了,自己再上殿议事时,这殿上的气氛变得比以前古怪了。这天正是汉五年八月初一朔日,又到了刘邦上朝的日子。
刘邦这个皇帝当得也很舒爽。政事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刘邦也没那个心情再以五十五岁高龄,去学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他采用了一个管理者最为简单,但却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把事情交给专家去办。
于是全国的国政大事,便一齐交给了丞相萧何,而刘邦自己,只需要每月朔望两日上一下朝,象征性的处理一些东西便罢了。
这个时候,朝廷的规矩还远远没有立起来,刘邦上朝的时候,摆得跟平时开大宴会差不多。在南宫的前殿里,刘邦高踞上座,诸将相官吏按照品级,或坐或站,大家说一会子话,便算是上朝了,远远没有后世影视里那么规范。
“今天有什么说的没有?有的话就快说,没有的话就散了,老子回去再补一觉去!”刘邦打了个长长的呵欠说道。
在群臣中,太子刘盈当然位次最高,坐在最上首,和萧何遥遥对望。
“皇上,臣,臣,臣有话说!”第二排上一个大臣站起来说道,这位便是御史大夫周昌,朝中三公之一。不过他说话有些口吃,很少发言,因为众人一听他说话,必定要哄堂大笑。
果然周昌一说话,整个前殿的君臣都笑了起来。
“周昌你这小子今天怎么开了风门了?他奶奶的,说来老子听听!”
“禀皇上,臣,臣,臣以为,上次皇上所说的事情,还是暂不执、执、执行为好。”周昌结结巴巴的说完,当即退下。
“他奶奶的,到底什么事情呀?老子一天要说几十上百件事儿呢,你这么没头没脑的来一句,老子怎么能知道?”刘邦大骂道。
“阿爹,周叔叔说的,恐怕是遣散兵士,让诸候子弟归国的事情吧。”刘常满忍住笑,对刘邦说道。
“喔?原来是这事儿。萧兄弟,你的意思呢?”刘邦抬头问道。
“陛下,周御史所说,便是我和樊太尉三人商议后所得的浅见。”萧何却不象周昌那样随意,听刘邦问起,急忙避席而出,躬身说道。
萧何、周昌、樊哙三人,正是朝中三公,九卿也多半是丰沛故人,诸候王已经就国,他们的意见,其实就代表了丰沛故人的意见,刘邦有些沉默。
“陈平,你的意思呢?”
“陛下乃天下之主,国政大事,陛下圣躬独断即可,臣一体凛遵。”陈平躬身说道。他名为假丞相,也就是副丞相,其实什么实事儿也没有,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陪刘邦说话聊天。
陈平、韩信和萧何不同,他们是从敌人那里投奔或投降刘邦的,不是丰沛故人集团中的人,因此官爵虽然不低,实权却小得多了。但这些人对刘邦的态度,却比丰沛故人要恭谨得多,有点象君臣奏对的模样了。
“子房以为呢?”
“皇上早有定见,何必问我呢?”张良仍然不紧不慢的笑道。他身体一直不好,从来没有单独操持过事务,但却和刘邦关系最好,是刘邦帐下最为得用、最为信任的人才之一。他和陈平、萧何又不同,乃是丰沛故人之外,一心追随刘邦的诸候宾客典型,与陈希、傅宽、郦商等人算是一类。
“你们到底有完没有?皇上,不就你上回说的那事儿吗?我看行!”王陵是个憨直的,听着几个人在那里斗心眼子,心里就烦,当即冲口而出。
王陵在丰沛故人中,乃是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人之一,若说在在朝中影响,唯有吕泽、萧何能与他相比,夏候婴、樊哙这些人都得退让一箭之地。
“现在又不打仗了,白白养着这么多兵做什么?还不如把钱省出来给老子分点呢,老子穷得都坐牛车了,你们没看到?”王陵笑骂道。
“看你这话说的,回头等把兵都遣散了,老子派人给你送几匹军马过去拉车!”见王陵出来支持自己,刘邦大喜。
然而刘常满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刘邦要放士兵回乡务农,丰沛故人大多反对,其中包括了吕泽、萧何、樊哙等重量级人物。张良从不掺合这些东西,陈平是个滑头的,绝不会站出来直接跟萧何他们作对。
王陵倒是个直性子的,不过如今看来,他这话恐怕也是一时口快说出来的,等下次上朝,怕就得让王吸薛欧张苍他们几个给改了。
果然等到望日再上朝时,王陵也说诸候子可以放归,但天下尚未安定,士兵不可遣散,把刘邦气了个倒仰。
刘常满早就明白,纵然是当了皇帝,也绝不可能随心所欲,不过刘邦这次做的事情和封卢绾为燕王不同,其实是一件善政。
打了七八年仗后,天下壮丁锐减三分之二,生产已经凋弊不堪。刘邦出身平民百姓,所以深体民间疾苦,急着将这些士兵放还回去。大汉国有四十多万士兵,全都丁壮男子,如果能放回去,哪怕是一两年时间,生产就会恢复不少。
然而诸将的想法和刘邦大不相同。卢绾封了燕王,但诸将仅封了二十几个候爵,还远不到让众人满意的时候。如果把士兵遣散,那就意味着只保留中尉军五到十万人,诸将大部分将失去兵权。
诸将所以跟着刘邦,图的是搏个功名富贵,如果一旦没了兵权,诸将靠什么去升官发财去?王陵在朝廷上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象王陵、吕泽几个没能掌握实权的,确实现在日子过得很不怎么样,诸将都心里有数。
正因为如此,一向与刘邦共进退的丰沛故人们,这次却成了刘邦放兵归田的最大阻力。
“阿爹,那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后殿里,刘常满请教刘邦道。
“盈儿,你知道你阿爹为什么要放这些兵回去不?”刘邦问道。
“你不是说,为了让他们解甲归田,恢复生产吗?”刘常满记得刘邦说过原因。
“傻小子,现在天下未定,让他们回去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又得征召他们,哪儿来的解甲归田?老子放他们回去,是为了你这个臭小子着想的!”刘邦笑骂道。
“为我着想的?”刘常满有些奇怪。
“是呀,谁知道还得打多久的仗,不趁着这个空儿放他们回去,恐怕又得耽误数年。你想想,这一趟让他们回去了,哪怕是过两三个月就召他们回来,他们也该在家里种下不少人了吗?老子已经五十多了,他们这一趟回去种下的人,可不都是你小子的臣子?”刘邦笑道。
刘常满也掩口葫芦,阿爹还真是为老不尊,这种事儿也挂到嘴上。
“皇上,你怎么跟太子说这些东西呢!”戚夫人抱着如意坐在旁边,嗔怪道。
“来来来,我抱抱如意。”刘邦笑着将如意接了过来。
“笑话,这些事儿他阿爹不教他,谁教他去?将来盈儿当了皇帝,也得这么想事儿。百姓不但得吃饭住房种地,还得生儿育女。现在天下三四个女人才摊一个男人,这三四十万兵放回去,可不得播下百十万人口?抵得上好几郡的人口了!”
“再说了,百姓除了种田吃饭,总共就这么点乐子,咱皇家全都给人夺了,难道不怕女人们造反吗?”刘邦大笑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田横被封为靖海王后,原有的诸候王们的封地,总算是都解决了。在刘常满眼里,这就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在田横封王之前,皇帝已经下诏,令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赵王张敖仍王故地。
接着第二道诏令也下来了,着楚王韩信王会稽、东海、琅琊三郡;衡山王吴芮徙为长沙王,王衡山、庐江两郡,着原十万户候梅涓为黔王,王苍梧、洞庭两郡。
当初刘邦能够击破武关,梅涓作为吴芮部将,与他会师三户邑,立了大功;而后楚汉相持之中,吴芮、梅涓同样立功不小,刘邦这是报恩来了。至于楚王韩信,不管从功劳还是实力上来讲,天下都知道他这个楚王,那算是实至名归。
接着出了第三道诏令,着闽越王无诸,南越王赵佗,瓯越王驺摇三个越王,仍王故地。这三位越王一直都不受汉王管辖,不过是上表称臣,以示尊刘邦为皇帝罢了,刘邦发下这道诏令,也不过因循故事,承认既成事实。
第四道诏令,便是敕封田横为靖海王,中国海外诸地,皆可王之。但在诸将眼里,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谪迁,随便抓一个被封候的将军,问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一个县换这个靖海王,估计他也会很明确的告诉你:门都没有!
不过这四道诏令,除敕封田横那一道外,其余的都在诸将意料之中,对于这些已经有主的土地,诸将也没有什么指望的,大家等待的,乃是刘邦的最后一道封王诏令。
虽然分封了十一个诸候国,但其实只占去了赵、韩二国的故土以及东南楚、东魏之地和海外的荒地,大面积的国家,尚有燕、齐、西魏、秦、周、西楚数处地盘尚未分配,诸将无不翘首以待。如今灭秦之功已酬,外藩已封,就该轮到在灭楚中立下大功的汉王帐下诸将了。
在这中间,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都已经获封为王,韩信王三郡,彭越王两郡,都是天下腹心膏腴之地。诸将功劳虽然小些,但就算只能分封得一两个偏远郡治,那也是裂土封疆的诸候王,能与皇子客礼相见的百姓君父,万民之主呀!
然而苦苦等待了数十天,封王的诏书始终不下,诸将天天都聚酒会餐,急得跟无头苍蝇似的。
在这数十天里,因封赏尚未结束,刘常满当然也住在洛阳北宫,算是彻底见识了一番。
刘邦分封诸候,对于新成立的大汉帝国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然而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却不过极小极小的一个浪花,象刘常满这样的人,连一点记住的可能性也没有。
虽然刘常满和陈涓、召平等人商议时,早就估计到吕泽绝不可能会封王,但吕泽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刘邦帐下,除了大将军韩信、魏相国彭越二人之外,最有资格封王的,当然是上将军刘常满。不过刘常满身为太子,未来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这块土地当然是省下了。
除了这三人,最有资格封王的,吕泽认为非自己莫属。且不说自己和刘邦是郎舅之亲,自己乃是当今皇后的亲大哥,太子刘盈的亲大舅,单说功劳,自己也当得起一个王位。
然而数十天的博弈过后,刘邦颁下的诏书中却煌煌写道:
“太尉卢绾,持心端正,佐皇帝入关,定三秦,守巴蜀,以将军击项氏,又佐皇帝平定燕地,生得将相甚众,功最多,宜立为王。於戏!小子卢绾,赐为燕王,维稽古建尔国家,世为汉蕃辅。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这官样文章做出,看上去倒也无懈可击,但诸将得知此消息后,无不愕然大哗。
这个卢绾,刘常满知之甚详,勉强能说得上的本事,那就是拍刘邦的马屁了。从很小的时候,卢绾就是刘邦的小弟,哥儿俩的感情,那绝对是好得没话可说,比亲兄弟都要亲。
刘邦所做的封赏,到现在为止,都是论功行赏。这个卢绾的功劳,硬要排起来,恐怕在刘邦帐下叫得上号的将领里,排在五十名开外,而卢绾的能耐,更在百名开外。
但这次刘邦偏偏封了卢绾为燕王,显见得是任人唯亲所致,诸将都极为不满。如今刘邦已经是皇帝了,谁敢拿他怎么办?吕泽更是气得几天都不出门,天天召集兄弟朋友,在家饮酒。
“你们说说,那卢绾什么本事,能去当得了五郡之主,燕国之王?”这天晚上摆的是家宴,只有吕泽、吕释之、樊哙、吕须、吕伉几个至近人,说话随便了许多。
“行了,大哥,如今诏书都下了,你发个牢骚有什么用处?那个时候你要是好好跟着打洛阳,怎么会有今天这事?”吕释之见刘常满不出声,当即接过了话头,责怪起吕泽来。
“二弟,当初怎么了?别说当初,就是去年,那韩王信还不是投降了项籍,回来还不照样当他的韩王?还有孙赤他们几个,荥阳城破时候,不都是投降了?我那个时候虽然跟他分了兵,可我谁也没投降,前后不过两个月,就又回去帮他了,有什么害臊的?要论功劳,除了咱常满,就属我了!”吕泽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然,对刘邦不肯按功劳封自己为王,却是耿耿于怀。
“咳,大兄二兄,你俩别吵了。其实这回,谁想得到卢绾这小子竟然成了燕王?别说大兄,就是萧何、王陵他们,哪个愿意?但皇帝派陈平、张良、叔孙通几个家伙天天告诫咱们,就差明说了,他那脾气,谁敢逆他的意儿?谁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樊哙一直喝酒不语,突然接口说道。
“就是,刘三他要是封你为燕王,我保证连屁也不放一个!哪怕是萧何王陵当了燕王,我也啥话不说!就算是让二弟越过我当了燕王,我也不说什么呀!偏偏是这个卢绾当了,老子不服气!”吕泽恨恨的将酒碗咣当一声扔到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行了,别说了,别看咱们是亲戚,人家卢绾和三哥的亲热劲,可比咱哥仨强多了。”吕释之也有些不满的说道。
“大兄二兄,其实皇帝让卢绾当燕王,也是有他自己考虑的。”樊哙呷了一口酒说道。
“你们想想,燕地一旦作起乱来,内可劫掠赵代,外可交通匈奴,燕地距关中这么远,倘若燕王要造起反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但这个卢绾,跟他极好是一,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根本没啥本事,也没那个胆子造反做乱。大哥你想想,不管是你还是萧何王陵,这点上可比得过人家卢绾吗?”樊哙笑道。
“去他奶奶的,这没本事还成了长处了?”吕泽被气笑了。
“没本事可不就是长处!”
洛阳北宫中,刘常满也正在问阿妈这个问题,吕雉笑着敲了敲刘常满的脑袋笑道。
“阿妈,那照你这么说,卢叔叔当燕王,你是同意了的?”刘常满有些惊奇的问道。
“当然是我同意了的,不然他卢绾跟你阿爹再好,也当不了燕王!”吕雉傲然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跟我说说呗阿妈,让儿子也学学。”刘常满笑道。
“儿子,你想想,这卢绾是个没本事的吧?他既然没本事,国事就得照着朝廷的安排去做。想那燕地关塞重重,只要派兵守好了关塞,不去跟匈奴挑畔,谅那匈奴也不敢前来进攻大汉,这是一。”
“第二呢,赵地是你姐夫的地盘,你姐夫虽然能耐也就那么回事,可比这卢绾厉害多了,倘若他胆敢造反,咱大汉国连兵马都不用动,派个将军带上虎符,只用赵兵,就能把燕地给平了,所以派个没本事的卢绾去当燕王,是最合适的。”
“再说了,你阿爹既然当了皇帝,就得让他称心快意点,这卢绾是他最好的兄弟,他想亲之贵之,咱娘儿们管不着。但等你阿爹万岁之后,咱们掌了权,当然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嘛!”吕雉笑道。
“那照阿妈这么一说,卢叔叔当燕王,还是最佳人选了?对了,赵王什么时候娶我姐姐过门?”刘常满问道。
“当然是最佳人选。别人谁都不行,你那天说得对,不能放你大舅他们出去当王,要不然到时候谁在朝中辅佐你?就是想给他们个王位,也得等我的乖儿子当了皇帝,才好让他们感恩于你呀。”吕雉笑道,但刘常满心里听着,却颇不是个滋味。
“你姐姐今年已经十六了,就这两年吧,等你阿爹闲些再说。张敖快三十岁了,小妾都娶了十几个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吕雉说道。
整个燕王事件,乃是刘邦独断专行的结果,心里舒爽的,估计也唯有刘邦和卢绾两人了。
帝者家天下,天下都是我一个人的,我当然是想让谁当国王谁就可以当国王,刘邦终于找到了一点做皇帝的感觉。
然而卢绾辞行就国不久,刘邦就发现了,自己再上殿议事时,这殿上的气氛变得比以前古怪了。这天正是汉五年八月初一朔日,又到了刘邦上朝的日子。
刘邦这个皇帝当得也很舒爽。政事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刘邦也没那个心情再以五十五岁高龄,去学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他采用了一个管理者最为简单,但却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把事情交给专家去办。
于是全国的国政大事,便一齐交给了丞相萧何,而刘邦自己,只需要每月朔望两日上一下朝,象征性的处理一些东西便罢了。
这个时候,朝廷的规矩还远远没有立起来,刘邦上朝的时候,摆得跟平时开大宴会差不多。在南宫的前殿里,刘邦高踞上座,诸将相官吏按照品级,或坐或站,大家说一会子话,便算是上朝了,远远没有后世影视里那么规范。
“今天有什么说的没有?有的话就快说,没有的话就散了,老子回去再补一觉去!”刘邦打了个长长的呵欠说道。
在群臣中,太子刘盈当然位次最高,坐在最上首,和萧何遥遥对望。
“皇上,臣,臣,臣有话说!”第二排上一个大臣站起来说道,这位便是御史大夫周昌,朝中三公之一。不过他说话有些口吃,很少发言,因为众人一听他说话,必定要哄堂大笑。
果然周昌一说话,整个前殿的君臣都笑了起来。
“周昌你这小子今天怎么开了风门了?他奶奶的,说来老子听听!”
“禀皇上,臣,臣,臣以为,上次皇上所说的事情,还是暂不执、执、执行为好。”周昌结结巴巴的说完,当即退下。
“他奶奶的,到底什么事情呀?老子一天要说几十上百件事儿呢,你这么没头没脑的来一句,老子怎么能知道?”刘邦大骂道。
“阿爹,周叔叔说的,恐怕是遣散兵士,让诸候子弟归国的事情吧。”刘常满忍住笑,对刘邦说道。
“喔?原来是这事儿。萧兄弟,你的意思呢?”刘邦抬头问道。
“陛下,周御史所说,便是我和樊太尉三人商议后所得的浅见。”萧何却不象周昌那样随意,听刘邦问起,急忙避席而出,躬身说道。
萧何、周昌、樊哙三人,正是朝中三公,九卿也多半是丰沛故人,诸候王已经就国,他们的意见,其实就代表了丰沛故人的意见,刘邦有些沉默。
“陈平,你的意思呢?”
“陛下乃天下之主,国政大事,陛下圣躬独断即可,臣一体凛遵。”陈平躬身说道。他名为假丞相,也就是副丞相,其实什么实事儿也没有,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陪刘邦说话聊天。
陈平、韩信和萧何不同,他们是从敌人那里投奔或投降刘邦的,不是丰沛故人集团中的人,因此官爵虽然不低,实权却小得多了。但这些人对刘邦的态度,却比丰沛故人要恭谨得多,有点象君臣奏对的模样了。
“子房以为呢?”
“皇上早有定见,何必问我呢?”张良仍然不紧不慢的笑道。他身体一直不好,从来没有单独操持过事务,但却和刘邦关系最好,是刘邦帐下最为得用、最为信任的人才之一。他和陈平、萧何又不同,乃是丰沛故人之外,一心追随刘邦的诸候宾客典型,与陈希、傅宽、郦商等人算是一类。
“你们到底有完没有?皇上,不就你上回说的那事儿吗?我看行!”王陵是个憨直的,听着几个人在那里斗心眼子,心里就烦,当即冲口而出。
王陵在丰沛故人中,乃是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人之一,若说在在朝中影响,唯有吕泽、萧何能与他相比,夏候婴、樊哙这些人都得退让一箭之地。
“现在又不打仗了,白白养着这么多兵做什么?还不如把钱省出来给老子分点呢,老子穷得都坐牛车了,你们没看到?”王陵笑骂道。
“看你这话说的,回头等把兵都遣散了,老子派人给你送几匹军马过去拉车!”见王陵出来支持自己,刘邦大喜。
然而刘常满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刘邦要放士兵回乡务农,丰沛故人大多反对,其中包括了吕泽、萧何、樊哙等重量级人物。张良从不掺合这些东西,陈平是个滑头的,绝不会站出来直接跟萧何他们作对。
王陵倒是个直性子的,不过如今看来,他这话恐怕也是一时口快说出来的,等下次上朝,怕就得让王吸薛欧张苍他们几个给改了。
果然等到望日再上朝时,王陵也说诸候子可以放归,但天下尚未安定,士兵不可遣散,把刘邦气了个倒仰。
刘常满早就明白,纵然是当了皇帝,也绝不可能随心所欲,不过刘邦这次做的事情和封卢绾为燕王不同,其实是一件善政。
打了七八年仗后,天下壮丁锐减三分之二,生产已经凋弊不堪。刘邦出身平民百姓,所以深体民间疾苦,急着将这些士兵放还回去。大汉国有四十多万士兵,全都丁壮男子,如果能放回去,哪怕是一两年时间,生产就会恢复不少。
然而诸将的想法和刘邦大不相同。卢绾封了燕王,但诸将仅封了二十几个候爵,还远不到让众人满意的时候。如果把士兵遣散,那就意味着只保留中尉军五到十万人,诸将大部分将失去兵权。
诸将所以跟着刘邦,图的是搏个功名富贵,如果一旦没了兵权,诸将靠什么去升官发财去?王陵在朝廷上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象王陵、吕泽几个没能掌握实权的,确实现在日子过得很不怎么样,诸将都心里有数。
正因为如此,一向与刘邦共进退的丰沛故人们,这次却成了刘邦放兵归田的最大阻力。
“阿爹,那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后殿里,刘常满请教刘邦道。
“盈儿,你知道你阿爹为什么要放这些兵回去不?”刘邦问道。
“你不是说,为了让他们解甲归田,恢复生产吗?”刘常满记得刘邦说过原因。
“傻小子,现在天下未定,让他们回去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又得征召他们,哪儿来的解甲归田?老子放他们回去,是为了你这个臭小子着想的!”刘邦笑骂道。
“为我着想的?”刘常满有些奇怪。
“是呀,谁知道还得打多久的仗,不趁着这个空儿放他们回去,恐怕又得耽误数年。你想想,这一趟让他们回去了,哪怕是过两三个月就召他们回来,他们也该在家里种下不少人了吗?老子已经五十多了,他们这一趟回去种下的人,可不都是你小子的臣子?”刘邦笑道。
刘常满也掩口葫芦,阿爹还真是为老不尊,这种事儿也挂到嘴上。
“皇上,你怎么跟太子说这些东西呢!”戚夫人抱着如意坐在旁边,嗔怪道。
“来来来,我抱抱如意。”刘邦笑着将如意接了过来。
“笑话,这些事儿他阿爹不教他,谁教他去?将来盈儿当了皇帝,也得这么想事儿。百姓不但得吃饭住房种地,还得生儿育女。现在天下三四个女人才摊一个男人,这三四十万兵放回去,可不得播下百十万人口?抵得上好几郡的人口了!”
“再说了,百姓除了种田吃饭,总共就这么点乐子,咱皇家全都给人夺了,难道不怕女人们造反吗?”刘邦大笑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