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盆谈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大风如刀文集最新章节!
记得儿时曾经看过一个动画片,讲的是一个老翁在海里打鱼时捞起一只鱼盆,这只鱼盆能生财聚室,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功能。此事恰好被一个外国神父知道,神父心生歹念,遂串通官府威逼老人交出鱼盆,那老翁宁死不从,义正辞严地宣告此鱼盆乃是中国国宝,岂容外国强盗掠夺。情急之中,老人为了不让国宝落入神父手中,当堂将鱼盆摔碎。此片宣扬了一种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贪婪和腐败政府的昏庸无道,令人扬眉吐气。但是,当我们用理智的目光再重新审视这一影片所蕴含的主题时,我们便会发现它所宣扬的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似乎并不十分值得提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更不值得我们效法。
笔者之所以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议那老人的爱国主义行动,实在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认识。那神父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一种强盗行径,然而那老人所采取手段却反映了一种令人不敢恭维的民族劣根性,即我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能让你得到。试想,那鱼盆如确系国之瑰宝,当属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命运又岂能由哪一人决定!如果仅仅因为迫于无奈,便把鱼盆当场摔碎,日后又岂有复归之理?朝廷的黑暗,官府的无能,这诚然是事实,但何以据此便认定国宝若落入强盗手中便永无复归之日?若承认这样的推论,那岂不是承认了自己永远落后。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有朝一日我们强大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去向谁索回被摔碎的国宝呢?
由此想到我们传统文化中某种价值取向上的偏颇,过分地宣扬或者倡导这种偏执于当今的时代并不十分合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许多当年的殖民主义列强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深刻认识到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乃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甚至主动地归还了当年所掠夺的一些文化艺术珍品。不可否认,作为一种重要的或者有可能被敌方利用的战略物资,在战争期间为了避免资敌而将其销毁乃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必要,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因此而主张把那些无法带走的艺术品也一同毁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落荒而逃的满清皇帝没有说把圆明园一把火烧掉;(当然圆明园最后是被烧掉了,但那是外国人干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也没有说把巴黎的卢浮宫毁掉了再跑。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正是说明凡事须留有余地,不可走向极端。
由此想到与之类似的一些人际纠纷。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事:某某男子因为求爱不成或者因为自己的女人被别的男人夺走,一怒之下将心爱的人杀死或者毁容。他们在法庭陈述的理由便是,我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能让别人得到。这种与心爱之物同归于尽的心理,虽然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但从其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一种畸形和变态的性格,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尚可(但仍然不宜提倡),若为个人私欲,则无疑是一种罪恶。
由此还想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对屡屡发生的劫机事件的处理办法。没有谁会鼓励飞行员不顾旅客的生命安全去与极端分子作同归于尽的冒险。作为权宜之计,飞机可以按照歹徒的要求飞往任何一个地方。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责难那些因为继续抵抗已徒然无益而作了俘虏的战士。我们在赞美那些为了反抗强暴而用生命保全自己贞洁的烈女子的时候,也不能非难那些忍辱含垢而活下来的女性。而且,我们更应当提倡那种以机智灵活的态度既留得青山,又没有玉碎的策略。
就此打住,免得越扯越远了。
记得儿时曾经看过一个动画片,讲的是一个老翁在海里打鱼时捞起一只鱼盆,这只鱼盆能生财聚室,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功能。此事恰好被一个外国神父知道,神父心生歹念,遂串通官府威逼老人交出鱼盆,那老翁宁死不从,义正辞严地宣告此鱼盆乃是中国国宝,岂容外国强盗掠夺。情急之中,老人为了不让国宝落入神父手中,当堂将鱼盆摔碎。此片宣扬了一种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贪婪和腐败政府的昏庸无道,令人扬眉吐气。但是,当我们用理智的目光再重新审视这一影片所蕴含的主题时,我们便会发现它所宣扬的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似乎并不十分值得提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更不值得我们效法。
笔者之所以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议那老人的爱国主义行动,实在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认识。那神父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一种强盗行径,然而那老人所采取手段却反映了一种令人不敢恭维的民族劣根性,即我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能让你得到。试想,那鱼盆如确系国之瑰宝,当属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命运又岂能由哪一人决定!如果仅仅因为迫于无奈,便把鱼盆当场摔碎,日后又岂有复归之理?朝廷的黑暗,官府的无能,这诚然是事实,但何以据此便认定国宝若落入强盗手中便永无复归之日?若承认这样的推论,那岂不是承认了自己永远落后。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有朝一日我们强大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去向谁索回被摔碎的国宝呢?
由此想到我们传统文化中某种价值取向上的偏颇,过分地宣扬或者倡导这种偏执于当今的时代并不十分合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许多当年的殖民主义列强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深刻认识到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乃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甚至主动地归还了当年所掠夺的一些文化艺术珍品。不可否认,作为一种重要的或者有可能被敌方利用的战略物资,在战争期间为了避免资敌而将其销毁乃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必要,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因此而主张把那些无法带走的艺术品也一同毁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落荒而逃的满清皇帝没有说把圆明园一把火烧掉;(当然圆明园最后是被烧掉了,但那是外国人干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也没有说把巴黎的卢浮宫毁掉了再跑。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正是说明凡事须留有余地,不可走向极端。
由此想到与之类似的一些人际纠纷。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事:某某男子因为求爱不成或者因为自己的女人被别的男人夺走,一怒之下将心爱的人杀死或者毁容。他们在法庭陈述的理由便是,我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能让别人得到。这种与心爱之物同归于尽的心理,虽然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但从其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一种畸形和变态的性格,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尚可(但仍然不宜提倡),若为个人私欲,则无疑是一种罪恶。
由此还想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对屡屡发生的劫机事件的处理办法。没有谁会鼓励飞行员不顾旅客的生命安全去与极端分子作同归于尽的冒险。作为权宜之计,飞机可以按照歹徒的要求飞往任何一个地方。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责难那些因为继续抵抗已徒然无益而作了俘虏的战士。我们在赞美那些为了反抗强暴而用生命保全自己贞洁的烈女子的时候,也不能非难那些忍辱含垢而活下来的女性。而且,我们更应当提倡那种以机智灵活的态度既留得青山,又没有玉碎的策略。
就此打住,免得越扯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