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圆满》(二十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独立电影人最新章节!
在谢兰生点头以后,莘野同意复制样片了。莘野英文比中文好, 沟通以后毫无障碍。
接着, nathan一边按谢兰生的剪辑版本粗剪样片,一边把最后一本电脑素材寄给兰生, 谢兰生则在北京的“电脑室”里完成操作, 再给abc lab在悉尼的总部公司发回过去。虽然北电开电脑课, 但也只教他们打字, 谢兰生对操作电脑其实感觉非常陌生, 只觉那个“画图”工具玩儿起来很有意思。一开始, 若非莘野手把手教,谢兰生是剪不出来的。当然, 也多亏了新出的windows 95了。素材不是用软盘装的,而是用别的装的, 叫闪存卡,容量颇大。
去年,美国公司sprint在中国开了两条64k的“道路”, 中国也有互联网了, 有网页了,谢兰生还打算拍完《圆满》也去中关村学呢。中关村那立着一块“瀛海威”的广告牌, 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听说,在那能学网络知识,看网页、上论坛……谢兰生还蠢蠢欲动的。
nathan用两周做完粗剪,给莘野在机器上放。
结果, 这一看下,问题大了!
有些画面明显不对!
这时,电脑屏幕很小很小,画面又要切成四格,而中国的“电脑室”里设备还要更加落后,屏幕还要更加袖珍,分辨率也更加不行,人的脸是看不清的,谢兰生也没意识到。结果,被投在了大屏幕后,莘野发现,有些画面焦点错了,有些画面焦距错了,有些画面……而谢兰生在剪辑时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因为早被官方禁了,谢兰生也不好再去北影厂等看样片了,这四年来全是由nathan在海另边给他把关的。这回,因为能看扫描片了,谢兰生还非常笃定不会有问题出现了呢。
“谢导,”在电话里,莘野说,“第30场第3镜,第60场第6镜,焦点错了,第45场第1镜,还有第90场第1镜,焦距错了。”莘野当时在现场听谢兰生的调度过。他总跟着谢兰生走,知道这些该什么样。
“……啊???”谢兰生说,“不可能吧?!”
“真的,”莘野说,“祁勇请的那焦点员在洛杉矶出生长大的,我能感到他受不了北京冬天的气温。出问题的几个场次全都是在室外拍的,手抖了吧,或者僵了。”
“原来如此……”
莘野又是继续补充:“nathan剪辑时也没想到,他以为就该这样,糊里糊涂跟着您的剪辑版本剪样片了。”
谢兰生长长地吐气:“莘野,幸亏你去看了。”
莘野低笑一声:“应该的。”
“那这几镜,另外几条能不能用?拍没拍对?”
“我看过了,”莘野说,“第30场第3镜,第60场第6镜,前面那些是正确的,后边一条也是正确的,只有选的是不对的,第45场第1镜,第90场第1镜……两个都是一条过的。”
“我想起来了。”谢兰生说,“第30场第3镜,第60场第6镜,祁勇说了焦点不对,我本子上也记上了,但剪辑时在电脑上没看出来有问题,就选了前面的,感觉感情更饱满些。嗯,这两镜用后来拍的,就好。”如果不是有电脑了,还真未必有这问题,他当时把两只眼睛都几乎要盯瞎了。
“差的很少。”莘野说,“但,用大屏幕能看出来,脸的边缘有些模糊。”
“嗯。至于第45场第1镜,祁勇可能也没发现……”谢兰生翻分镜头本,沉吟半晌,“具体哪个画面不对?”一般来说,每拍一本,导演都要看看样片、决定是否补拍,可谢兰生要送电影到悉尼去制作后期,同时自己没有护照不能出国不能盯着,就只能靠nathan他们了,可nathan毕竟不是导演,过去片子冲洗完后大小错误也经常有,除了《生根》,谢兰生也只有忍了。可他这回希望拿奖,对于瑕疵不想将就,把莘野给派过去了,事实证明,太厉害了。如果没有莘野过去,他就只能再将就了,哎,本来以为有电脑了,可以亲自把控一切了,谁知因为屏幕太小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对问题,莘野回答了,谢兰生用他的铅笔在分镜上戳戳戳戳,有了主意,道,“咱们换个叙事方式。这个画面直接拿掉,然后……”
莘野记住了,说:“好。”
“嗯,第45镜里有郎英,只能这样做弥补了,问题不大。至于第90镜……我想补拍。于千子和柳摇都在,祁勇他们也还没走,赶紧拍了,然后寄过去。”
莘野算算时间,颔首:“行,那尽快。”
“嗯,明天就拍。”
“另外,”莘野又道,“也是因为屏幕问题,还选错了一些画面。《圆满》里的不少镜头咱们拍了好几个版本,您用电脑做了选择,然而实际放大以后有些地方有些变味,比如表情,我不确定,您听听看。”
“……你说。”
“好。”莘野一一讲了。
“我知道了。”谢兰生又拿着本子指挥莘野重新选择。谢兰生和你相信对方对行不行的判断,他总觉得,既然莘野可以完全理解郎英这个角色,就说明,莘野理解《圆满》,莘野理解自己。
放下电话,谢兰生又赶紧拉人回片场补第90镜,祁勇听了一顿吵吵:“我现在跟上海这呢!搞什么啊搞什么啊!!!拍《生根》时就一顿补,拍《圆满》了又一顿补?!”
“就一镜。”谢兰生哄,“没有办法去制片厂看冲出来的样片嘛,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就回学校借放映机,只能……将就。这回是有莘野在那才多出了补救空间。”
祁勇气结:“还挺有理……”
谢兰生手捏着电话:“祁摄,来嘛。”
祁勇:“……”
就这么着,翌日,兵荒马乱地补拍完,谢兰生把胶片寄去,并且还在箱子上写“内有胶片,不能见光,不能过x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nathan那边儿也准时收到,把该改的全都改了,并且还在这一周里把英语的字幕刻上了。现在,abc lab使用激光烧制,而不再做“幻灯片”了。英语当然是莘野翻的,这是莘野第一语言。
谢兰生又有些庆幸,他深刻地长了教训。
多亏他听nathan的话,又冲洗了一本样片。这样,虽然多花了一大笔,包括冲第一本样片、印片、正片冲洗,还有第二本样片,又多花了20万块,积蓄只剩30万了,但这教训相当值得。
否则,若直接用底片剪了,就真不知如何是好了——上哪儿捡被丢弃的碎胶片上旧素材呢?难道全部都重拍吗?那太恶心了。
从跟莘野的对话中谢兰生也知道了,一般来说,导演按时间码剪的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电脑技术还太新了,nathan在过去真遇到需要大量重拍的人,有一个在放大以后被发现了口形不对,同期声做不了,还有一个在放映以后被发现了音画不同步,全都完了。
真的,幸亏信了nathan。
到这粗剪正式做完。abc lab认识的某导演之前就说也要参展,于是,兰生拜托那位导演把《圆满》也带去交片。
报名的截止日是11月12号,交片的截止日是12月26号也就是德国的圣诞假后,谢兰生的这部《圆满》可以说是堪堪赶上,nathan 甚至在12月23号还到abc lab加了加班,谢兰生非常感激。
…………
abc lab送走了粗剪版本,便开始了精剪、配光。
这些都是莘野盯的。谢兰生则每天准时听莘野的提问做答。
还是因为预算问题,《圆满》只能配两遍光,但hunter hunt是兰生这四年的配光师和合作伙伴,对效果的把控到位。
接着是混音。
这回兰生可来劲儿了。
对于剪辑还有配光,他看不见,也没办法,但是对于“混音”这步他可以用电话听啊!虽然声音有些变化,但谢兰生可以想象。
兰生非要全程听着,abc lab混音师简直要被谢兰生给弄崩溃了,觉得没有这样儿的。
《圆满》音效比较复杂,而且,它里面有非常多的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银杏的沙沙声,比如“28车”的车铃声,比如铁盆的落地声,比如搪瓷缸的落桌声……那混音师从业20年都没听过这些声音,没有任何经验,而谢兰生吹毛求疵,对声音的每个细节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否则就要返工重做,比如各种声音的比例,比如它们的淡入、淡出,要与想的一模一样。同时,《圆满》为了去电影节制作时间又非常紧,abc lab混音师苦不堪言,压力很大。
他不停说:“谢导,您太难搞了!您太难搞了!!!”
谢兰生也只有道歉,然后继续吹毛求疵。莘野也终于明白了电影局给他的评价:对一切事,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谢兰生也非常清楚自己是个“难搞”的人,只要和他共事过的都会给他这个评价。
之前,他总是让摄影师加1/16的光圈再拍一遍,或者减1/16的光圈再拍一遍,可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他自己也知道,一般人类是看不出1/16光圈的任何区别的,可谢兰生就非要拍,连摄影师带演员们一起折腾、一起受累。
在混音终于完成那天,那混音师用一种枯木逢春的语气对谢兰生高兴地道:“谢导,终于做完了!!!”
“嗯,”谢兰生说,“谢谢。”
那混音师又评价道:“谢导,您是我见过的最难搞的一个导演。”
谢兰生:“……”
其实兰生有的时候对他自己也受不了,当晚,为了确认他是不是真那么让人受不了,谢兰生突然问莘野:“莘野,我是不是非常难搞?”
“……嗯?”莘野明显有些愣了,“什么难搞?”
谢兰生便解释说:“混音师说我很难搞。”
“没有。”莘野低笑,“谢导,您值得最好的。”
谢兰生:“…………”
“谢导,您本身是最好的导演,您也值得最好的同伴,值得他们最好的作品。”
“……啊。”谢兰生又再次觉得,莘野总能让他自己焦躁的心安静下来,仿佛有魔力。
那边,隔着电话线,莘野带磁的声音又再一次地响了起来,他说:“谢导,这样的你……我很喜欢,一直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谢兰生:“莘野,我是不是非常难搞?”
莘野:“……哪种搞?”
谢兰生:“就那种搞啊。“
莘野:“不知道。我搞搞试试。“
这段参考李安说的刚用电脑时的事儿。李安说他放大一看,全选错了……只好重选。差不多的年份时间。
明天不会更新,后天应该会有两章。
在谢兰生点头以后,莘野同意复制样片了。莘野英文比中文好, 沟通以后毫无障碍。
接着, nathan一边按谢兰生的剪辑版本粗剪样片,一边把最后一本电脑素材寄给兰生, 谢兰生则在北京的“电脑室”里完成操作, 再给abc lab在悉尼的总部公司发回过去。虽然北电开电脑课, 但也只教他们打字, 谢兰生对操作电脑其实感觉非常陌生, 只觉那个“画图”工具玩儿起来很有意思。一开始, 若非莘野手把手教,谢兰生是剪不出来的。当然, 也多亏了新出的windows 95了。素材不是用软盘装的,而是用别的装的, 叫闪存卡,容量颇大。
去年,美国公司sprint在中国开了两条64k的“道路”, 中国也有互联网了, 有网页了,谢兰生还打算拍完《圆满》也去中关村学呢。中关村那立着一块“瀛海威”的广告牌, 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听说,在那能学网络知识,看网页、上论坛……谢兰生还蠢蠢欲动的。
nathan用两周做完粗剪,给莘野在机器上放。
结果, 这一看下,问题大了!
有些画面明显不对!
这时,电脑屏幕很小很小,画面又要切成四格,而中国的“电脑室”里设备还要更加落后,屏幕还要更加袖珍,分辨率也更加不行,人的脸是看不清的,谢兰生也没意识到。结果,被投在了大屏幕后,莘野发现,有些画面焦点错了,有些画面焦距错了,有些画面……而谢兰生在剪辑时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因为早被官方禁了,谢兰生也不好再去北影厂等看样片了,这四年来全是由nathan在海另边给他把关的。这回,因为能看扫描片了,谢兰生还非常笃定不会有问题出现了呢。
“谢导,”在电话里,莘野说,“第30场第3镜,第60场第6镜,焦点错了,第45场第1镜,还有第90场第1镜,焦距错了。”莘野当时在现场听谢兰生的调度过。他总跟着谢兰生走,知道这些该什么样。
“……啊???”谢兰生说,“不可能吧?!”
“真的,”莘野说,“祁勇请的那焦点员在洛杉矶出生长大的,我能感到他受不了北京冬天的气温。出问题的几个场次全都是在室外拍的,手抖了吧,或者僵了。”
“原来如此……”
莘野又是继续补充:“nathan剪辑时也没想到,他以为就该这样,糊里糊涂跟着您的剪辑版本剪样片了。”
谢兰生长长地吐气:“莘野,幸亏你去看了。”
莘野低笑一声:“应该的。”
“那这几镜,另外几条能不能用?拍没拍对?”
“我看过了,”莘野说,“第30场第3镜,第60场第6镜,前面那些是正确的,后边一条也是正确的,只有选的是不对的,第45场第1镜,第90场第1镜……两个都是一条过的。”
“我想起来了。”谢兰生说,“第30场第3镜,第60场第6镜,祁勇说了焦点不对,我本子上也记上了,但剪辑时在电脑上没看出来有问题,就选了前面的,感觉感情更饱满些。嗯,这两镜用后来拍的,就好。”如果不是有电脑了,还真未必有这问题,他当时把两只眼睛都几乎要盯瞎了。
“差的很少。”莘野说,“但,用大屏幕能看出来,脸的边缘有些模糊。”
“嗯。至于第45场第1镜,祁勇可能也没发现……”谢兰生翻分镜头本,沉吟半晌,“具体哪个画面不对?”一般来说,每拍一本,导演都要看看样片、决定是否补拍,可谢兰生要送电影到悉尼去制作后期,同时自己没有护照不能出国不能盯着,就只能靠nathan他们了,可nathan毕竟不是导演,过去片子冲洗完后大小错误也经常有,除了《生根》,谢兰生也只有忍了。可他这回希望拿奖,对于瑕疵不想将就,把莘野给派过去了,事实证明,太厉害了。如果没有莘野过去,他就只能再将就了,哎,本来以为有电脑了,可以亲自把控一切了,谁知因为屏幕太小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对问题,莘野回答了,谢兰生用他的铅笔在分镜上戳戳戳戳,有了主意,道,“咱们换个叙事方式。这个画面直接拿掉,然后……”
莘野记住了,说:“好。”
“嗯,第45镜里有郎英,只能这样做弥补了,问题不大。至于第90镜……我想补拍。于千子和柳摇都在,祁勇他们也还没走,赶紧拍了,然后寄过去。”
莘野算算时间,颔首:“行,那尽快。”
“嗯,明天就拍。”
“另外,”莘野又道,“也是因为屏幕问题,还选错了一些画面。《圆满》里的不少镜头咱们拍了好几个版本,您用电脑做了选择,然而实际放大以后有些地方有些变味,比如表情,我不确定,您听听看。”
“……你说。”
“好。”莘野一一讲了。
“我知道了。”谢兰生又拿着本子指挥莘野重新选择。谢兰生和你相信对方对行不行的判断,他总觉得,既然莘野可以完全理解郎英这个角色,就说明,莘野理解《圆满》,莘野理解自己。
放下电话,谢兰生又赶紧拉人回片场补第90镜,祁勇听了一顿吵吵:“我现在跟上海这呢!搞什么啊搞什么啊!!!拍《生根》时就一顿补,拍《圆满》了又一顿补?!”
“就一镜。”谢兰生哄,“没有办法去制片厂看冲出来的样片嘛,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就回学校借放映机,只能……将就。这回是有莘野在那才多出了补救空间。”
祁勇气结:“还挺有理……”
谢兰生手捏着电话:“祁摄,来嘛。”
祁勇:“……”
就这么着,翌日,兵荒马乱地补拍完,谢兰生把胶片寄去,并且还在箱子上写“内有胶片,不能见光,不能过x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nathan那边儿也准时收到,把该改的全都改了,并且还在这一周里把英语的字幕刻上了。现在,abc lab使用激光烧制,而不再做“幻灯片”了。英语当然是莘野翻的,这是莘野第一语言。
谢兰生又有些庆幸,他深刻地长了教训。
多亏他听nathan的话,又冲洗了一本样片。这样,虽然多花了一大笔,包括冲第一本样片、印片、正片冲洗,还有第二本样片,又多花了20万块,积蓄只剩30万了,但这教训相当值得。
否则,若直接用底片剪了,就真不知如何是好了——上哪儿捡被丢弃的碎胶片上旧素材呢?难道全部都重拍吗?那太恶心了。
从跟莘野的对话中谢兰生也知道了,一般来说,导演按时间码剪的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电脑技术还太新了,nathan在过去真遇到需要大量重拍的人,有一个在放大以后被发现了口形不对,同期声做不了,还有一个在放映以后被发现了音画不同步,全都完了。
真的,幸亏信了nathan。
到这粗剪正式做完。abc lab认识的某导演之前就说也要参展,于是,兰生拜托那位导演把《圆满》也带去交片。
报名的截止日是11月12号,交片的截止日是12月26号也就是德国的圣诞假后,谢兰生的这部《圆满》可以说是堪堪赶上,nathan 甚至在12月23号还到abc lab加了加班,谢兰生非常感激。
…………
abc lab送走了粗剪版本,便开始了精剪、配光。
这些都是莘野盯的。谢兰生则每天准时听莘野的提问做答。
还是因为预算问题,《圆满》只能配两遍光,但hunter hunt是兰生这四年的配光师和合作伙伴,对效果的把控到位。
接着是混音。
这回兰生可来劲儿了。
对于剪辑还有配光,他看不见,也没办法,但是对于“混音”这步他可以用电话听啊!虽然声音有些变化,但谢兰生可以想象。
兰生非要全程听着,abc lab混音师简直要被谢兰生给弄崩溃了,觉得没有这样儿的。
《圆满》音效比较复杂,而且,它里面有非常多的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银杏的沙沙声,比如“28车”的车铃声,比如铁盆的落地声,比如搪瓷缸的落桌声……那混音师从业20年都没听过这些声音,没有任何经验,而谢兰生吹毛求疵,对声音的每个细节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否则就要返工重做,比如各种声音的比例,比如它们的淡入、淡出,要与想的一模一样。同时,《圆满》为了去电影节制作时间又非常紧,abc lab混音师苦不堪言,压力很大。
他不停说:“谢导,您太难搞了!您太难搞了!!!”
谢兰生也只有道歉,然后继续吹毛求疵。莘野也终于明白了电影局给他的评价:对一切事,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谢兰生也非常清楚自己是个“难搞”的人,只要和他共事过的都会给他这个评价。
之前,他总是让摄影师加1/16的光圈再拍一遍,或者减1/16的光圈再拍一遍,可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他自己也知道,一般人类是看不出1/16光圈的任何区别的,可谢兰生就非要拍,连摄影师带演员们一起折腾、一起受累。
在混音终于完成那天,那混音师用一种枯木逢春的语气对谢兰生高兴地道:“谢导,终于做完了!!!”
“嗯,”谢兰生说,“谢谢。”
那混音师又评价道:“谢导,您是我见过的最难搞的一个导演。”
谢兰生:“……”
其实兰生有的时候对他自己也受不了,当晚,为了确认他是不是真那么让人受不了,谢兰生突然问莘野:“莘野,我是不是非常难搞?”
“……嗯?”莘野明显有些愣了,“什么难搞?”
谢兰生便解释说:“混音师说我很难搞。”
“没有。”莘野低笑,“谢导,您值得最好的。”
谢兰生:“…………”
“谢导,您本身是最好的导演,您也值得最好的同伴,值得他们最好的作品。”
“……啊。”谢兰生又再次觉得,莘野总能让他自己焦躁的心安静下来,仿佛有魔力。
那边,隔着电话线,莘野带磁的声音又再一次地响了起来,他说:“谢导,这样的你……我很喜欢,一直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谢兰生:“莘野,我是不是非常难搞?”
莘野:“……哪种搞?”
谢兰生:“就那种搞啊。“
莘野:“不知道。我搞搞试试。“
这段参考李安说的刚用电脑时的事儿。李安说他放大一看,全选错了……只好重选。差不多的年份时间。
明天不会更新,后天应该会有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