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六 受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重塑国魂最新章节!
公元1897年10月8日,陆奥宗光政府向共和国外交部发出求和电文。同日,共和国外交部回执电文:若日方有意和谈,则交战之日军必须放下武器,无条件向共和国国防军投降。国防军保证投降日军之生命安全,但有权利对日军侵入中国、朝鲜期间犯下罪行的个别日军,进行公开审判。
十月九日,日本政府同意共和国的议和条件,宣布交战区域之内的所有日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向国防军投降。同日,以陆奥宗光为首的日本代表团,乘坐英国游轮玫瑰号开向天津。在天津,英美法德俄等国将派出代表,就停战以及和谈一事进行公证……日本人实在等不起了,对于他们来说,既然结局已经注定无可挽回,再纠缠过程只会更加令人痛苦。
就在日本人发出照会的前一天,整个日本国内的民生已经凋敝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而曾经寄予厚望的战场,在朝鲜,二十万日军丢盔卸甲,根本顶不住国防军潮水一般的攻势!没有补给,陷入死地,日军上下早就心气全无。
国防军一步步逼近,二十万日军只能不停地后退,被压缩、挤压在狭小的空间内。每逢接战,还没有短兵相接,往往是一阵炮火攒射,日本兵便已经顶不住。大多数人依旧在后退,聪明点儿的干脆扔了武器,抱着脑袋跪地投降;被严重洗脑的,干脆丢了武器扭头就扎进了马息岭群山,当起了野人。几万号人,枪膛里不见得能有子弹,又要面对原始森林,又要面对愤怒的朝鲜民众,最后能走出个零头就不错了。
江北的日本更加不堪,被国防军如同赶鸭子一般没头没尾地向南疯跑。这一路上追击的国防军没打死几个日本兵,往往是前锋追到,阻击的小日本放上几枪,待国防军一上来便跪地投降。十万日军,撤到扬州的不过三万出头。而且此刻,北有如潮涌来的追兵,长江上还横着一直昼夜巡视不停的舰队。三万日军生生被堵在了扬州,进退不得,如同复制朝鲜日本一般,陷入死敌,败亡难逃!
这个时节,来自大本营投降的消息一传出来,除了几个神经不太正常的小鬼子咒骂不休,不停擦拭武士刀,也不知是打算自杀还是要杀人;大多数的日本兵,无不松了口气。那种摆脱苦难,如释重负的心境,恐怕就跟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候的英国兵一样。紧接着,死气沉沉了十几天的军营里头,骤然就松快了起来。好些个日本兵居然还有了笑模样……尤以第四师团为甚,这帮大阪的商贩,从来就不当天皇是根儿葱,于他们来讲,保住小命比什么都重要。抱着这种心理,不少的第四师团士兵,趁着日军上下松懈,大白天偷偷溜出去,绕着扬州城专门找富裕的人家,神秘兮兮地敲开门,将手中的布包展开,而后贼笑着,用半生不熟地汉语说道:“中国地大大地厉害,日本地打不过……我们地要回去啦,土特产要不要?”
(第四师团之所以如此,这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大名,而大名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于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一夜北风,吹散了积聚长江上空许久的乌云。日头出来没多久,本就被吹尽湿气的地表,逐渐干涸变得坚硬起来。
扬州城外,数万国防军将士整齐而列,排成了整整齐齐的方阵。从军官到士兵,所有人都穿着笔挺的墨绿色军礼服。枪刺闪亮如林,指挥刀反射着日光直刺眼睛。最前方,一名高大的棋手执旗,身后并排站着张成良与段祺瑞。这俩人便是今天的主角。本来象受降这种长脸的事儿,何绍明是巴不得去抢。可他仔细一琢磨,对方投降的不过是个将军,自己好歹也是个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份怎么看怎么不对等。要是由着性子去了,这不是丢自己脸么?索性就把这长脸的事儿交给了张成良。自个儿偷偷躲在马车里,举着望远镜,好歹能看个过程。
扬州城门已经打开,儿玉源太郎有些呆滞地看着四野布满了的步兵方阵。就在昨天夜里,两位大将黑木为桢与奥保巩,相继饮弹自尽。日本已经接受了中国的条件,这就意味着作为军事长官,他们这些高级军官绝对会成为战犯。落在人家手里,生死难料。就算侥幸逃过一劫,作为战败者,他们甚至已经被国内的民众定义成了罪魁祸首,可以想见,即便回国了,他们的日子恐怕也是生不如死。刻下自尽,还可以留个美名,起码旁人不会太过为难自己的家人。
儿玉源太郎曾经也有如此的想法,从战败伊始,他便已经觉得了无生趣。只是他还有些不甘心!时隔三年,帝国遇到了史上最好的两次机遇。外有强援,对手弱小。一旦胜了,帝国就会迎来五十年的发展期。等到其他列强转过头来关注日本的时候,说不定日本早就有了可以匹敌的能力!偏偏这两次,都被同一个对手终结了!那个何绍明,仿佛从一开始便清楚未来的走向一般,一步步算计着日本。瞅准机会,就是狠狠一口下来……而帝国就因为这两口,而濒临灭亡!国运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暗叹也是枉然。他儿玉源太郎这会儿支撑着身体,立在城门口,忍受屈辱的投降,为的就是瞧一瞧这何绍明,到底是何许人也。莫非真如传言中的一般,天生就是日本的克星?
恍惚当中,张成良等人已经举着旗帜,迎面走到近前。
儿玉源太郎行尸走肉一般,一个僵直的四十五度鞠躬,便自报家门道:“鄙人,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恳请贵军接受三万日本军人的投降,并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张成良撇撇嘴:“普通士兵自然是没事儿……可战犯就不好说了。实话告诉你,我们大总统已经发出照会,请求各国组建国际法庭。只要定下来,不日就会公开审理战犯……你这位参谋总长恐怕是跑不了一个策划侵略战争的罪名了。”
儿玉源太郎神色不同,已经哀莫大于心死。在他看来,心死了,空留下躯壳,没有任何意义。他只是拧眉道:“张成良将军?……不是何绍明……”呢喃了几句,连忙追问道:“贵国大总统不是随军而来了么?”
张成良瞧着他,嗤的一声笑了:“怎么着,输的这么惨,还想见咱们大总统?赶紧投降了事,老子还一大堆事儿等着呢。”
儿玉源太郎神色茫然,只是向张成良身后望去,希图在数万国防军当中,找出何绍明的身影。良久,目光骤然停留在一辆马车上。那西洋式样的马车,透明的玻璃窗子之后,一个人影正举着望远镜朝这边看过来。只是一瞬间,他便断定,马车里的人定然是何绍明无疑。长出一口气,解下佩刀,双手奉上。
‘碰’的一声,照相机忠实地将这一刻记录了下来。照片当中的儿玉源太郎低着头,瞧不见什么表情,而张成良则高高地仰着脖子,神色间全是不屑一顾。
就在指挥刀交割完毕的那一刻,扬州城头的日章旗迅速落下,一面鲜红的黄星红旗缓缓树立起来。
万岁!”第一声欢呼已经不知道是在哪个方阵深处爆发。接着就是一声接着一声,最后汇聚成一处:“万岁!万岁!万岁!”巨大的呼啸声音,响彻四野!而那面黄星红旗业已完全展开,顺着强劲的北风,旗角飘动,猎猎如有金石之声。
看着眼前的一切,何绍明已经不能自己……终于,老子终于将这未来五十年的血火噩梦,亲手终结在自己手中。也许是华夏先祖的神灵,在阅读他曾经经历的历史中,发出了苍凉的叹息,才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这个责任不管如何沉重,未来的道路到底如何艰难,无论将付出怎样地牺牲,不管是别人地,还是自己的,他都已经再也无从停顿,无处逃避。
未来最大的外患已绝,笼罩在这片土地上地层层黑暗,也被自己亲手撕开。历史,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从今而后,这片土地将会迎来勃勃生机,在世界上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公元1897年10月10日,日本宣布战败,朝鲜、扬州近二十万日军同时投降!与此同时,国防军凯泰所部,已经开赴瓜洲渡,发起渡江作战!
(真晕,昨儿发错章节了。抱歉抱歉。另,本打算这个月结束的,可写着写着,没收住。接下来也没几章了。给满清送葬,然后各个方面交代交代,也就收尾。新书努力写着呢,一方面是攒稿,一方面是反复修改。第一本尚且有游戏的心态,写过之后,遗憾颇多。所以,新书打算写精细一些。)(未完待续)
公元1897年10月8日,陆奥宗光政府向共和国外交部发出求和电文。同日,共和国外交部回执电文:若日方有意和谈,则交战之日军必须放下武器,无条件向共和国国防军投降。国防军保证投降日军之生命安全,但有权利对日军侵入中国、朝鲜期间犯下罪行的个别日军,进行公开审判。
十月九日,日本政府同意共和国的议和条件,宣布交战区域之内的所有日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向国防军投降。同日,以陆奥宗光为首的日本代表团,乘坐英国游轮玫瑰号开向天津。在天津,英美法德俄等国将派出代表,就停战以及和谈一事进行公证……日本人实在等不起了,对于他们来说,既然结局已经注定无可挽回,再纠缠过程只会更加令人痛苦。
就在日本人发出照会的前一天,整个日本国内的民生已经凋敝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而曾经寄予厚望的战场,在朝鲜,二十万日军丢盔卸甲,根本顶不住国防军潮水一般的攻势!没有补给,陷入死地,日军上下早就心气全无。
国防军一步步逼近,二十万日军只能不停地后退,被压缩、挤压在狭小的空间内。每逢接战,还没有短兵相接,往往是一阵炮火攒射,日本兵便已经顶不住。大多数人依旧在后退,聪明点儿的干脆扔了武器,抱着脑袋跪地投降;被严重洗脑的,干脆丢了武器扭头就扎进了马息岭群山,当起了野人。几万号人,枪膛里不见得能有子弹,又要面对原始森林,又要面对愤怒的朝鲜民众,最后能走出个零头就不错了。
江北的日本更加不堪,被国防军如同赶鸭子一般没头没尾地向南疯跑。这一路上追击的国防军没打死几个日本兵,往往是前锋追到,阻击的小日本放上几枪,待国防军一上来便跪地投降。十万日军,撤到扬州的不过三万出头。而且此刻,北有如潮涌来的追兵,长江上还横着一直昼夜巡视不停的舰队。三万日军生生被堵在了扬州,进退不得,如同复制朝鲜日本一般,陷入死敌,败亡难逃!
这个时节,来自大本营投降的消息一传出来,除了几个神经不太正常的小鬼子咒骂不休,不停擦拭武士刀,也不知是打算自杀还是要杀人;大多数的日本兵,无不松了口气。那种摆脱苦难,如释重负的心境,恐怕就跟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候的英国兵一样。紧接着,死气沉沉了十几天的军营里头,骤然就松快了起来。好些个日本兵居然还有了笑模样……尤以第四师团为甚,这帮大阪的商贩,从来就不当天皇是根儿葱,于他们来讲,保住小命比什么都重要。抱着这种心理,不少的第四师团士兵,趁着日军上下松懈,大白天偷偷溜出去,绕着扬州城专门找富裕的人家,神秘兮兮地敲开门,将手中的布包展开,而后贼笑着,用半生不熟地汉语说道:“中国地大大地厉害,日本地打不过……我们地要回去啦,土特产要不要?”
(第四师团之所以如此,这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大名,而大名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于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一夜北风,吹散了积聚长江上空许久的乌云。日头出来没多久,本就被吹尽湿气的地表,逐渐干涸变得坚硬起来。
扬州城外,数万国防军将士整齐而列,排成了整整齐齐的方阵。从军官到士兵,所有人都穿着笔挺的墨绿色军礼服。枪刺闪亮如林,指挥刀反射着日光直刺眼睛。最前方,一名高大的棋手执旗,身后并排站着张成良与段祺瑞。这俩人便是今天的主角。本来象受降这种长脸的事儿,何绍明是巴不得去抢。可他仔细一琢磨,对方投降的不过是个将军,自己好歹也是个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份怎么看怎么不对等。要是由着性子去了,这不是丢自己脸么?索性就把这长脸的事儿交给了张成良。自个儿偷偷躲在马车里,举着望远镜,好歹能看个过程。
扬州城门已经打开,儿玉源太郎有些呆滞地看着四野布满了的步兵方阵。就在昨天夜里,两位大将黑木为桢与奥保巩,相继饮弹自尽。日本已经接受了中国的条件,这就意味着作为军事长官,他们这些高级军官绝对会成为战犯。落在人家手里,生死难料。就算侥幸逃过一劫,作为战败者,他们甚至已经被国内的民众定义成了罪魁祸首,可以想见,即便回国了,他们的日子恐怕也是生不如死。刻下自尽,还可以留个美名,起码旁人不会太过为难自己的家人。
儿玉源太郎曾经也有如此的想法,从战败伊始,他便已经觉得了无生趣。只是他还有些不甘心!时隔三年,帝国遇到了史上最好的两次机遇。外有强援,对手弱小。一旦胜了,帝国就会迎来五十年的发展期。等到其他列强转过头来关注日本的时候,说不定日本早就有了可以匹敌的能力!偏偏这两次,都被同一个对手终结了!那个何绍明,仿佛从一开始便清楚未来的走向一般,一步步算计着日本。瞅准机会,就是狠狠一口下来……而帝国就因为这两口,而濒临灭亡!国运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暗叹也是枉然。他儿玉源太郎这会儿支撑着身体,立在城门口,忍受屈辱的投降,为的就是瞧一瞧这何绍明,到底是何许人也。莫非真如传言中的一般,天生就是日本的克星?
恍惚当中,张成良等人已经举着旗帜,迎面走到近前。
儿玉源太郎行尸走肉一般,一个僵直的四十五度鞠躬,便自报家门道:“鄙人,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恳请贵军接受三万日本军人的投降,并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张成良撇撇嘴:“普通士兵自然是没事儿……可战犯就不好说了。实话告诉你,我们大总统已经发出照会,请求各国组建国际法庭。只要定下来,不日就会公开审理战犯……你这位参谋总长恐怕是跑不了一个策划侵略战争的罪名了。”
儿玉源太郎神色不同,已经哀莫大于心死。在他看来,心死了,空留下躯壳,没有任何意义。他只是拧眉道:“张成良将军?……不是何绍明……”呢喃了几句,连忙追问道:“贵国大总统不是随军而来了么?”
张成良瞧着他,嗤的一声笑了:“怎么着,输的这么惨,还想见咱们大总统?赶紧投降了事,老子还一大堆事儿等着呢。”
儿玉源太郎神色茫然,只是向张成良身后望去,希图在数万国防军当中,找出何绍明的身影。良久,目光骤然停留在一辆马车上。那西洋式样的马车,透明的玻璃窗子之后,一个人影正举着望远镜朝这边看过来。只是一瞬间,他便断定,马车里的人定然是何绍明无疑。长出一口气,解下佩刀,双手奉上。
‘碰’的一声,照相机忠实地将这一刻记录了下来。照片当中的儿玉源太郎低着头,瞧不见什么表情,而张成良则高高地仰着脖子,神色间全是不屑一顾。
就在指挥刀交割完毕的那一刻,扬州城头的日章旗迅速落下,一面鲜红的黄星红旗缓缓树立起来。
万岁!”第一声欢呼已经不知道是在哪个方阵深处爆发。接着就是一声接着一声,最后汇聚成一处:“万岁!万岁!万岁!”巨大的呼啸声音,响彻四野!而那面黄星红旗业已完全展开,顺着强劲的北风,旗角飘动,猎猎如有金石之声。
看着眼前的一切,何绍明已经不能自己……终于,老子终于将这未来五十年的血火噩梦,亲手终结在自己手中。也许是华夏先祖的神灵,在阅读他曾经经历的历史中,发出了苍凉的叹息,才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这个责任不管如何沉重,未来的道路到底如何艰难,无论将付出怎样地牺牲,不管是别人地,还是自己的,他都已经再也无从停顿,无处逃避。
未来最大的外患已绝,笼罩在这片土地上地层层黑暗,也被自己亲手撕开。历史,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从今而后,这片土地将会迎来勃勃生机,在世界上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公元1897年10月10日,日本宣布战败,朝鲜、扬州近二十万日军同时投降!与此同时,国防军凯泰所部,已经开赴瓜洲渡,发起渡江作战!
(真晕,昨儿发错章节了。抱歉抱歉。另,本打算这个月结束的,可写着写着,没收住。接下来也没几章了。给满清送葬,然后各个方面交代交代,也就收尾。新书努力写着呢,一方面是攒稿,一方面是反复修改。第一本尚且有游戏的心态,写过之后,遗憾颇多。所以,新书打算写精细一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