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野人的野狐禅有开研讨会的价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宕子文集最新章节!
自称“国学野人”的武昌商人范植桓8日公开挑战论语注释权威。当日,他在与武汉大学几位博士生共同发起的论语研讨会上口出狂言: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10月13日武汉晨报)
论语真不愧为经典,自出世以来,历朝历代对其进行注释的人就从来没有断绝过。然而,由于古代并没有现今这么发达的传播体系,注释论语纵使不失为一种追名逐利的手段,但因此而成名或升官发财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而且所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恐怕并非自教授于丹、保安谭景伟等这些当代论语注释者所能想像。孔子他老人家在论语宪问里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为“为己”何为“为人”呢?荀子他老人家在劝学篇中进一步发挥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原来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我的提升和完善而学习,现今的学者却只是一门心思地盯着别人的钱袋。为修身者但求其真,故不以孜孜矻矻、皓首穷经为苦而乐在其中;为钱袋者但求其速,故蝇营狗苟、挖空心思以“惊世骇俗”吸引人眼球为务。
范植桓的论语注释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呢?读了新闻中所引用的他注释论语的片段后,笔者想起了读高中期间遇到了一位工人大叔。那位工人大叔是鄙人父亲的同事,喜欢古诗词,曾经将笔者的一本崭新的唐诗鉴赏辞典翻得变了色,令我心痛不已。由于知道我热爱文学,他经常将自己绞尽脑汁拼凑出来的古诗抄给我看,希望能从我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然而,若夸他写得好,则违心之言是我不愿意说的,若指出他在文学方面尚未入门,则可能对他的狂热劲儿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我又于心不忍。因此,我不说好,也不说坏,每次都唯唯诺诺地应付过去了。从范植桓的论语注释与笔者在网上找到的他的其它文章看来,不管是他的文字功底,还是其研究古籍的入门功夫,即“小学”功底,实在是有限得很,和上面谈到的那位工人大叔——如果他也和范植桓一样地有钱,我相信他同样也会自己掏钱出版诗集的——在文学上的“造诣”差不了多少。
不管范植桓注论语是因为“偏执狂”心理或出于诸如求名求利之类的动机,笔者觉得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没有受到任何正规的学术训练的普通人。然而,不知武汉大学的这几位博士生是脑袋进了水,还是钱包被人灌了水,居然和这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附庸风雅、不学无术却自以为是,除了吹牛外其他什么都不懂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学术骗子”给搅在一起了,实在不能不令人遗憾呀!既然范植桓声称“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那么,他至少要读完“古今所有论语注释”和全部“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才能理直气壮地这么说,否则,与信口开河何异?可据他自己所言,他研究论语,总共才不过“短短一年半”——纵使他天赋再高,学术功力再深,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读完“古今所有论语注释”并通过思考和对比,然后“水到渠成”作出所谓的“正确注释”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凡有一点学术常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人都不难推断出来的,难道堂堂武汉大学的博士们不知道?
当然,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应该容许范植桓这种“野狐禅”式的民间学术研究,和其狂言狂语的存在,因为毕竟那只是其个人志趣的问题,无损于他人;然而,却不能容忍这些脑袋进水的博士们的存在,因为这种对于一种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开的研讨会其实是公共学术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学术尊严的严重亵渎,并且于武汉大学名声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害,实在是得不偿失呀!
自称“国学野人”的武昌商人范植桓8日公开挑战论语注释权威。当日,他在与武汉大学几位博士生共同发起的论语研讨会上口出狂言: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10月13日武汉晨报)
论语真不愧为经典,自出世以来,历朝历代对其进行注释的人就从来没有断绝过。然而,由于古代并没有现今这么发达的传播体系,注释论语纵使不失为一种追名逐利的手段,但因此而成名或升官发财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而且所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恐怕并非自教授于丹、保安谭景伟等这些当代论语注释者所能想像。孔子他老人家在论语宪问里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为“为己”何为“为人”呢?荀子他老人家在劝学篇中进一步发挥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原来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我的提升和完善而学习,现今的学者却只是一门心思地盯着别人的钱袋。为修身者但求其真,故不以孜孜矻矻、皓首穷经为苦而乐在其中;为钱袋者但求其速,故蝇营狗苟、挖空心思以“惊世骇俗”吸引人眼球为务。
范植桓的论语注释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呢?读了新闻中所引用的他注释论语的片段后,笔者想起了读高中期间遇到了一位工人大叔。那位工人大叔是鄙人父亲的同事,喜欢古诗词,曾经将笔者的一本崭新的唐诗鉴赏辞典翻得变了色,令我心痛不已。由于知道我热爱文学,他经常将自己绞尽脑汁拼凑出来的古诗抄给我看,希望能从我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然而,若夸他写得好,则违心之言是我不愿意说的,若指出他在文学方面尚未入门,则可能对他的狂热劲儿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我又于心不忍。因此,我不说好,也不说坏,每次都唯唯诺诺地应付过去了。从范植桓的论语注释与笔者在网上找到的他的其它文章看来,不管是他的文字功底,还是其研究古籍的入门功夫,即“小学”功底,实在是有限得很,和上面谈到的那位工人大叔——如果他也和范植桓一样地有钱,我相信他同样也会自己掏钱出版诗集的——在文学上的“造诣”差不了多少。
不管范植桓注论语是因为“偏执狂”心理或出于诸如求名求利之类的动机,笔者觉得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没有受到任何正规的学术训练的普通人。然而,不知武汉大学的这几位博士生是脑袋进了水,还是钱包被人灌了水,居然和这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附庸风雅、不学无术却自以为是,除了吹牛外其他什么都不懂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学术骗子”给搅在一起了,实在不能不令人遗憾呀!既然范植桓声称“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那么,他至少要读完“古今所有论语注释”和全部“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才能理直气壮地这么说,否则,与信口开河何异?可据他自己所言,他研究论语,总共才不过“短短一年半”——纵使他天赋再高,学术功力再深,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读完“古今所有论语注释”并通过思考和对比,然后“水到渠成”作出所谓的“正确注释”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凡有一点学术常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人都不难推断出来的,难道堂堂武汉大学的博士们不知道?
当然,一个健康的民主社会应该容许范植桓这种“野狐禅”式的民间学术研究,和其狂言狂语的存在,因为毕竟那只是其个人志趣的问题,无损于他人;然而,却不能容忍这些脑袋进水的博士们的存在,因为这种对于一种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开的研讨会其实是公共学术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学术尊严的严重亵渎,并且于武汉大学名声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害,实在是得不偿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