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宕子文集 > 论《中华新闻报》的倒闭

论《中华新闻报》的倒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宕子文集最新章节!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记者9月3日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称“总署”)获悉,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9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

    大凡企业的“倒闭”在企业本身与该企业的受益者,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没有益处——这说明该企业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或生存能力太差,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自生自灭,并将原来投入到该企业的资源投入到更具活力的其他行业,可以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对那些因该企业的倒闭而遭受暂时的损害的公民来说,也未必没有好处,因为这一暂时的挫折给了他们一个提升自己,或迈向新的工作岗位的机会,或许企业的倒闭成了导向个人成功的转折点也说不定。

    在上述意义上,中国新闻出版报的倒闭——严格地说,不应该叫“倒闭”而应该叫“关闭”因为它不是自负赢亏的企业单位,而是靠纳税人的钱来生存的事业单位——未始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一来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的负担,二来可以将原来投入到该报纸的资金转移到其他更有益的事业上去。

    一直以来,我国的报纸都是政府——其实是纳税人——养着,因为政府将媒体定位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然而,不能不说,这种定位违背了新闻行业最基本的常识和新闻的规律,扭曲了新闻的价值,扼杀了新闻的生命。因为,新闻的生命在于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它不能成为任何党派、任何群体或任何个人的“喉舌”它应该只呈现事实,呈现来自各方面的观点,而不做任何价值判断——是非好坏应该交给公众自己去判断,如果剥夺了群众(或曰公众)自己下判断的机会,或认为群众的判断不如党的判断高明,或认为群众并不知道自己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则无异于对群众智慧的极度渺视和极度不信任。另外,党和政府到底怎么样,群众心里自然有杆秤,报纸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或将白的说成黑的,却仍然改变不了群众心里的判断。党和政府应该用实际行动,而不是媒体为自己做宣传,而且,古人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群众的口碑即是党和政府最好的喉舌。

    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且,毛泽东同志也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新闻事业而言,群众路线并不等于将党的观点强行灌输——甚至强加给群众,而应该是让群众自己去判断,自己去选择,因为群众并非是“不明真相”的。如果这样,即使群众迫于高压口头上认同,而心里却未必认同。此外,根据群众路线,报纸应该大量呈现群众的观点和群众的利益诉求,然而,遗憾的是,在党的报纸上,我们很难听到群众的声音——他们始终只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而存在,他们的存在于政府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说,我国目前对于报纸等媒体的管制方式与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背道而驰的,正因为这样,群众才不喜欢看报——至少笔者周围的人,包括所接触过的人,没有一个人喜欢看党报,包括那些党员和政府官员也不喜欢看党报,而更喜欢看市场化的报纸——虽然他们很喜欢在报纸上亮相。由于得不到群众的青睐,中国大部分报纸(主要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都只能靠摊派来发行,并且靠纳税人的钱来维持生存,可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却无异于一堆废纸。这等于是虚耗了纳税人的巨额的金钱——如果将这笔钱投入到另外的更具有生产性和公益性的公共事业中去,对中国的经济将产生不小的推动力。

    不论从群众利益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所有的报纸和其他媒体都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而不是靠纳税人养着或靠摊派来发行。应该说,本届政府关闭中华新闻报这一中央级新闻报纸,高度体现了其作风的开明与务实,彰显了中央领导人的执政勇气和政治自信,并且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笔者期待更多的传统媒体能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期待更多的媒体从“喉舌”理论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何况“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来自群众的各种声音的争鸣,而不是只有所谓“保证导向正确”的一种声音——那是一个多么单调乏味,多么可怕的世界呀。

    笔者相信,本届政府的开明与务实将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走向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更加多元化、更加人性化的明天。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宕子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宕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宕子并收藏宕子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