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还是被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宕子文集最新章节!
连日来,本报频频接到泰州市海陵区教师的投诉,反映在前不久补发增补工资的过程中,他们每人被强行要求“捐”出两个月工资计4000元左右。当地教育局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称“捐”两个月增补工资给政府建立慈善、解困基金,只是教育部门的建议,并没有强迫教师,2000多名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 %,有四五十名教师没有捐。(2月9日扬子晚报)
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吃着“公家饭”的中国人,当某时某地的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需要得到捐助的时候,经常要面对“捐”和“被捐”的事情——就像“被时代”的臣民们每次“被”的经历一样,所有的“被”一般都会“被”浓墨重彩地涂上“自愿”的色彩。因为,如果不如此则不足以显示伟大的“被国”中的臣民们道德的崇高、社会的和谐以及其制度的优越性,自然也体现不出“被单位”里领导者的丰功伟绩来。
几乎所有的“被事件”都是一种表演性的“祭神仪式”首先“被事件”发生的空间一般都是被某种“神圣事物”神圣化了的或真实或虚拟的“崇高空间”其发生的时间往往也是被神圣化了的时间。这些“神圣事物”有着种种名目,每种名目都表征出自己是不容质疑、不言自明、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精神”神圣化的时空准备好了,神也就位了,接着就该主持仪式的现代祭司们粉墨登场了——主演这一“神圣角色”的一般是政府官员或准官员。既是祭神“牺牲”(或曰祭品、供品)自然免不了,充当“牺牲”的就是那些作为“被”之对象的“沉默的大多数”
每次遇到“被事件”驯服的臣民们一般都会选择沉默——至多不过在心里或背地里骂两句娘或发几句牢骚也就过去了,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将不满和抵制的情绪付之于行动。大多数人选择逆来顺受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无非也就是遵循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罢了,因为选择抵制可能要付出比选择逆来顺受更高的代价。譬如“神圣事物”一次“被”你一两百块钱,虽然有点心痛,但比之丢面子(“面子”也是“神圣事物”之一种)或被作为“神圣事物”的尘世代表或化身的领导另眼相看的压力,也只好咬咬牙认了。然而,当“被”超过了一定的可接受限度时,抵制和反抗就会大量地付之于行动。如果“被”威胁到了臣民们最基本的生存底线,则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化名为“慈善”的“神圣事物”一次“被”了泰州市海陵区的教师们4000元,对于经济收入本来就不算高的教师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割肉”的感觉,也就难怪他们要投诉了;然而,作为祭司阶层的当地教育局官员却声称“2000多名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要么就是泰州市的教师们的整体道德水平实在是太高尚了,要么就是教师们并非主动地“捐”而是迫于某种强大外界压力的“不得不捐”简言之,即“被捐”
在一个被“神圣事物”充斥的国度里,臣民们是没有选择“不崇高”或“不信教”的自由的。神坛即是祭坛,巨大的神坛即是一个巨大的祭坛——只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国度仍然还是一个“神圣的国度”“被时代”就会持续下去“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使“神圣事物”神圣化的祭品“被捐”的命运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连日来,本报频频接到泰州市海陵区教师的投诉,反映在前不久补发增补工资的过程中,他们每人被强行要求“捐”出两个月工资计4000元左右。当地教育局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称“捐”两个月增补工资给政府建立慈善、解困基金,只是教育部门的建议,并没有强迫教师,2000多名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 %,有四五十名教师没有捐。(2月9日扬子晚报)
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吃着“公家饭”的中国人,当某时某地的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需要得到捐助的时候,经常要面对“捐”和“被捐”的事情——就像“被时代”的臣民们每次“被”的经历一样,所有的“被”一般都会“被”浓墨重彩地涂上“自愿”的色彩。因为,如果不如此则不足以显示伟大的“被国”中的臣民们道德的崇高、社会的和谐以及其制度的优越性,自然也体现不出“被单位”里领导者的丰功伟绩来。
几乎所有的“被事件”都是一种表演性的“祭神仪式”首先“被事件”发生的空间一般都是被某种“神圣事物”神圣化了的或真实或虚拟的“崇高空间”其发生的时间往往也是被神圣化了的时间。这些“神圣事物”有着种种名目,每种名目都表征出自己是不容质疑、不言自明、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精神”神圣化的时空准备好了,神也就位了,接着就该主持仪式的现代祭司们粉墨登场了——主演这一“神圣角色”的一般是政府官员或准官员。既是祭神“牺牲”(或曰祭品、供品)自然免不了,充当“牺牲”的就是那些作为“被”之对象的“沉默的大多数”
每次遇到“被事件”驯服的臣民们一般都会选择沉默——至多不过在心里或背地里骂两句娘或发几句牢骚也就过去了,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将不满和抵制的情绪付之于行动。大多数人选择逆来顺受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无非也就是遵循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罢了,因为选择抵制可能要付出比选择逆来顺受更高的代价。譬如“神圣事物”一次“被”你一两百块钱,虽然有点心痛,但比之丢面子(“面子”也是“神圣事物”之一种)或被作为“神圣事物”的尘世代表或化身的领导另眼相看的压力,也只好咬咬牙认了。然而,当“被”超过了一定的可接受限度时,抵制和反抗就会大量地付之于行动。如果“被”威胁到了臣民们最基本的生存底线,则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化名为“慈善”的“神圣事物”一次“被”了泰州市海陵区的教师们4000元,对于经济收入本来就不算高的教师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割肉”的感觉,也就难怪他们要投诉了;然而,作为祭司阶层的当地教育局官员却声称“2000多名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要么就是泰州市的教师们的整体道德水平实在是太高尚了,要么就是教师们并非主动地“捐”而是迫于某种强大外界压力的“不得不捐”简言之,即“被捐”
在一个被“神圣事物”充斥的国度里,臣民们是没有选择“不崇高”或“不信教”的自由的。神坛即是祭坛,巨大的神坛即是一个巨大的祭坛——只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国度仍然还是一个“神圣的国度”“被时代”就会持续下去“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使“神圣事物”神圣化的祭品“被捐”的命运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