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
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和平镇位于邵武南部,是一座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洲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唐代以来,历设里、乡、分县建制。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仅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就有5座,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而尤为珍贵的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走进幽邃的古镇小巷,悠悠古韵扑面而来,令人眼界开朗,心生感叹,浮想联翩。
和平古称“禾坪”(禾苗的禾,草坪的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是一座古城堡。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时称“昼锦”宋为“昼锦乡和平里”因唐代这里已经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街市,故宋以后又称“旧市街”元承宋制。明为“三十三都”万历年间和平开始修宝塔、建城堡。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一些大户人家时常遭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在黄氏族裔黄显岐、黄若岐首倡下,修建和平城堡。城堡周长360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城堡辟有四大门、四小门,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并在门上建谯楼,用于瞭望。
和平古镇不乏豪门巨宅和有价值的建筑。
城堡内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巷纵横交错,光滑的鹅卵石记载着古镇的繁华与沧桑。
县丞署 和平历史以来就是邵武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置“分县署”和“把总署”驻兵防守,隶属邵武府治。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古镇区东南隅的谢傅巷,坐西朝东,现有面积约500余平方米,两进厅,五开间,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用材硕大,四根纵梁与横梁形成一个井字顶,使公堂显得更加威武壮观。整幢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遗风。地面上还有两排半圆小坑,为当时升堂时衙役口念“威武”手拄水火棒所留。大门外有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时站立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清晰可见。署衙前右侧原有关押人犯的平房(俗称“班房”)。署衙前一片空旷的坪地,为驻防官兵训练、演武场所,称为“校场”民国四年(1915年),县丞署由官产处拍卖给基督教作教堂――福音堂。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和平县丞署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
和平书院 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黄峭(871年-953年)。唐时,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应证了和平风水好,十八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负就是“复唐”在感到复唐无望时就弃官归隐到和平,并创办了和平书院。黄峭娶妻妾三房(上官氏、吴氏、郑氏),并且每房都生了七个儿子,共计21个。在其八十大寿时,把21儿子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命令各房仅留长了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瓜子金,并口占遣子诗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就因他的开拓思想,现在黄峭后裔已遍布世界各大洲,达4000多万人。邵武和平古镇已成为联系海内外4000多万黄氏后裔的纽带。
和平书院的北向大门的设计非常讲究,顶部形状像一顶官帽,反映了旧社会读书为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三扇门形成了一个“品”字,意味着要当有品级的高官。进入书院大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为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开卷有益”“书卷”上原本镶嵌着“天开文运”四字,令人惋惜的是现已不在。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过。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面门上“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和平书院可以说是邵南人才的摇篮。“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至今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
李宅 在和平东门街旁有一座岁进士牌坊,是和平现存唯一的岁进士牌坊,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岁进士李友杜所立,同治年间重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宋名相李纲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和平,所居之处称“李家巷”据庆亲里李氏宗族记载,清代时此巷李姓一族出了三名进士,因此又称此巷为“进士巷”穿过进士巷便是李宅,其门楼古朴壮观。李宅是古镇现存仅有的两座明代建筑,其结构特点是,大合院套小合院,既独立又相联。天井讲究四水归堂,采用明沟导流。厅前两根巨柱竖立,为明代建筑特点之一。
李氏大夫第 位于和平古镇东门。此门李氏清晚期“一门九大夫”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李氏大夫第,为奉政大夫、知州李春江,奉直大夫、直隶州州同李奇川的宅府,俗称“李恒盛”(寓为永远繁盛)。其门楼砖雕精致细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八字面的墙上有四幅三国演义里的典故:“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宋太祖千里送京娘”还有雕刻精美的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所雕的龙在下、凤在上,是典型的清同治间产物,历史时代特征非常明显。该大夫第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护厝。合院内三进厅,均三开间,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门棂、窗棂、雀替等构件雕饰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礎,均有桎。厅堂柱上原有用大毛竹片雕刻的一副意义深刻的对联: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忠孝与长期的耕读文化。站在第三厅的中央可远望二进厅屋顶有一个四不象怪兽的屋脊装饰,即古朴又神秘。
黄氏大夫第 黄氏大夫第是黄峭第三房郑氏第十九世孙黄映璧的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黄映璧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氏“大夫第”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的黄氏“大夫第”共有三座院落,分别位于和平主街东西两面,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坐东朝西,后宅原有花园和戏台,令人感到缺憾的是,戏台已被拆除。和平民居建戏台的目前还只发现这一例,绝无仅有,实属罕见。街西一座,坐西朝东。黄氏大夫第主院落建筑技艺精湛。砖石构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精美,富丽堂皇。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雕刻了梅、竹、松,锦鸡、鹤等物,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合院为三进二厅,正厅为一厅三天井,均三开间,南侧有护厝。房子为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的雕饰精美,栩栩如生。花窗除了雕刻精美的花草外,还雕刻了蝙蝠和鹿。蝙蝠象征“福”鹿象征“禄”充分表现了主人祈求福禄的美好心愿。这里的天井,采取暗沟排水,水漏设计成铜钱状,且雕凿精细,蕴含“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廖氏大夫第 廖氏“大夫第”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时祖孙三代“一门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两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西门廖氏大夫第主院落三进二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大门有些斜,取的是正西方向,是廖氏大夫第的特点之一。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门楼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简朴无华;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的雕饰题刻及楹联书画俱精,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为上乘的艺术佳作,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标志和见证。南侧廊楼的一株古柏,是建廊楼前就有的。建房时保留古树,让其穿屋而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一首题为穿房柏的诗写道:“根扎雕廊下,干穿房顶荫。雕廊颜色老,虬柏绿犹新。”这是对穿房柏真实的写照。厅堂上“贤孝可风”的牌匾是清代晚期邵武府正堂朱锡恩褒奖廖德昌的儿媳、廖玉堂的妻子付氏宜人的。付氏宜人是一个贤良、讲孝道、热心公益的人,是一个公认的贤妻良母。门朝西的廖氏大夫第临街的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房屋穿斗式构架,三开间。瓜柱、门棂、花窗雕刻花草图案、历史故事。窗雕有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求鲤”、黄香“咨蚊饱血”和“孟宗哭笋”的典故。除此之外,还雕刻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关羽在华容道放曹操的故事。这些雕饰,技艺精湛,人物传神。
谯楼:和平古镇现存东北两座谯楼。东门谯楼是三重檐歇山式,而其他三座谯均是两重檐的。东门谯楼,门洞用石条砌成,墙体用大块的卵石筑成。城墙脚下的这块“禁止搬运、保固地方”的石头,是和平“旧市三禁碑”之一,为清代设立。由于当时社会地主少、农民多,农民每次把收成的大部分上交给地主,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上涨,地主就把大部分的粮食外运到邵武城关或福州,造成产粮地变为缺粮地,农民面临饥饿的威胁,因而设此碑,并轮流放哨,规定所有私自外运的粮食都必须没收或低价收购,因而它起到维护当时的粮食市场的作用。北门谯楼,当地人称“武阳楼”因它对面的山叫武阳山,清同治年间翻修过。城门的门洞用条石砌成,比东门门洞高大。城门两边各保留了一段用鹅卵石筑成的明城墙,鹅卵石上长满青苔,漫漶的缝隙间长着青青野草,四季皆有野花开放,充满了诗情画意。风雨谯楼,见证百年夕阳烟雨;古朴城门,迎送多少古镇喜忧。谯楼走过的是悠悠岁月,形容虽然残破斑驳,留下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古镇历史。
和平古民居的朝向,大多是坐西朝东,或坐东朝西。这种朝向导致夏天太阳长时间从天井上方照射至厅堂,使厅堂酷热难当。为了解决避暑问题,这里房子采取了两种遮阳的方法,即轨道推拉式和卷帘式。黄氏大夫第朝西的两座合院采取的就是轨道推拉式遮阳法遮阳。这种遮阳法就是在厅堂檐前梁枋上设置活动机关,用牡蛎片制成既可遮阳又可采光的遮阳板。若要遮阳就拉动机关的拉线,遮阳板就顺着轨道往天井上方运行,直至完全遮挡住;而将拉线反向拉动,遮阳板便往回运动。另一种转轴式,即用一个转轴来卷放遮阳布。廖氏大夫第使用的是这种里遮阳方法。
此外,和平古镇还有司马第、郎官第、“恩光”宅、“贡元”宅等。
位于古镇主街西侧的郎官宅,为现存二座郎官宅中的一座。这座郎官宅,门面朴实,砖雕窗户却精美无比,寓意深刻。窗棂用青砖精雕细刻而成,分别刻了琴、棋、书、画四样东西,充分彰显了这家主人――清光绪年间的书法家杜林光的艺术品味。
“恩光”宅位于古镇北门,此宅门楼用青砖建成,砖雕少许,朴实大方“恩光”二字就刻在门额的青石板上,笔画苍劲有力。“恩光”宅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门朝北,在和平极其罕见;二是厅堂不在天井后,而在天井旁边,与其他的古民居厅堂在天井后不同。
位于南门的“谢氏粮仓”又名“谢氏庄仓”为清中期建筑,外观为斗砖封火墙封闭的四合院式,风火墙有明显的徽派建筑特点,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粮仓木制,仓底板距地面20-30公分以防潮。粮仓大部分保存完好,是一处罕见的古代庄园主粮仓。
旧市义仓位于古镇东。早在明代,和平即已建有义仓。义仓主要用于救助孤寡贫病和灾荒之年赈济灾民。现存的义仓,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占地近400平方米。建筑外观为斗墙封火墙四合院式,内设仓房4间,可储谷1000余石。由于年久失修,现在所看到的义仓已非常破旧,而嵌于墙中的石板上刻的义仓条规和建义仓的功德碑仍然清晰可辨。
和平古镇有“天后宫”、“万寿宫”、“三仙宫”谷称“旧市三宫”
天后宫位于古镇区街北,坐东朝西,临大街,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奉祀妈祖娘娘。邵武历史上造纸业发达,和平的廖健顺、李行升两个家族在清代时赴福州、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经营纸业等贸易,因而发家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该天后宫是廖健顺、李行升等为首捐资众助所建。占地400多平方米,有上下两殿,并建有戏台。每年元宵节,以8人抬的官轿抬出木雕妈祖圣像花灯游街,宫内演戏。天后宫平时兼作“福州会馆”多为纸商聚集处,用以洽谈生意及交流纸业行情。
万寿宫位于古镇区街北,坐东朝西,临大街,为清中期江西旅邵商人所建。占地约500平方米,砖石构四柱三间单门,八字开牌坊式门楼,门楣为青石板阴刻篆书“万寿宫”三个大字,砖雕内容丰富、技艺精巧。有上下两殿,仅上殿供奉一尊巨型许真君塑像。该宫不迎神,不祭祀,实际被作为“江西会馆”是江西商人在和平的聚集和活动场所。
在古镇东门内东北侧,有一座道教观宇――三仙宫,又名“灵仙观”坐西朝东,为上下两殿,供奉邱、王、郭三仙塑像。
“延喜宝奄”位于和平主街的西面,距黄氏“大夫第”30余米,是镇区内唯一的奄堂。“延喜宝奄”始建于元朝,后几毁几建,现存主体建筑为清代所建,20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修葺。进门便可看见“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大殿供奉观音菩萨。
众多的宗族祠堂、家庙也是和平古镇的特点之一。保存下来的就有歧山公祠、赵氏宗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庙等。
位于北门的歧山公祠,又称“半山园”建于清光绪间,为朝议大夫、州司马廖德昌(名维周,号歧山)的享祠,是其孙传珍、传琼为纪念乃父而建。该祠原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请当时天津著名建筑设计师采集大量优秀的园林建筑式样再结合邵武地方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而且从天津购来大量名贵花木种植,成为一处幽雅别致的园林式建筑,所以又称“半山园”现存单体建筑,单进、五开间,约300平方米,门楼前建石桥、泮池。祠内一株百年巨型茶花树,一到阳春三月,枝头便红花烂漫,幽香飘逸,沁人心脾。
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街,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河卵石,有的全部铺河卵石。贯穿古镇南北的旧市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长600余米,宽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因北高南低的地形关系,街道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古民居鳞次栉比,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地方特色,堪称古民居的瑰宝。东门街两旁老房子挤挤挨挨,多为砖木结构。街面铺设石板,块块光滑,雨后更是光洁如镜,如诗如画。诗云:“江南冷雨北吹斜,人影百姿映在街。洁石镜明非打锉,但凭千载万家鞋。”街面每隔100米就有一个用条石铺成,状似棋盘的图案,当地人称其为棋盘石。棋盘石有何作用呢?传统的说法是:和平历代都有大量的人士中科举或在外做官,他们衣锦还乡,荣宗耀祖,骑马或坐轿回来,进入城堡,每到一块棋盘石就停住,下马或下轿稍停片刻,以显示他的荣耀和光彩。还有一个作用是:有一定身分或地位的人家出殡,棺木每抬到一处棋盘石就停下来,让孝子贤孙们跪下叩拜,拜完再抬起棺木往前走。一般没有官职或身分地位的人家则没有在这里停棺叩拜的资格。
和平主街两面近百条的小巷在高墙间蜿蜒,古朴、幽静、深邃,却蕴涵着勃勃生机。有诗写道:“壁剪裁天地,地幽碧落奇。巷深苔藓盛,天小白云稀。”每一条古巷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巷名都有一个由来。其中最宽处只有75公分,最窄处只有50公分的巷子,叫和气巷。因为两个人在巷子中相遇,必须同时侧身,相互谦让才能通过,故名“和气巷”潘家巷,封火墙高耸,因巷子里的住户大多姓潘而得名。潘家巷中间有一弯折,站在巷口看,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走进去看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春”近百条巷子,纵横交错,犹如迷宫,陌生人走进去非常容易迷路,极具挑战性。
和平古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许多传统的民间的民风民俗依旧传承下来,如傩舞、三角戏、民间曲艺、节俗、婚俗以及游浆豆腐、织造腰机布等等。和平游浆豆腐的制作工艺堪称中国一绝,它是用老的豆浆作为酵母,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的石膏与囱水,是纯绿色食品。和平的油炸豆腐别有特色,有诗赞道:“温柔玉板满盘鲜,扑入油花唱又颠。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万煮总缠绵。”还有“泥鳅钻豆腐”、“熏烤鲤鱼干”、“和平包糍”、“和平田螺”、“和平米粉”等烹饪绝活,名闻遐迩,享誉久远。
和平还有“旧市三禁碑”除前面提到的“禁止搬运,保固地方”石碑外,还有狮形山下的护林碑,禁止乱设摊点的石碑。狮形山下的护林碑,碑高1。2米,底宽0。43米,呈自然三角形。碑文曰:“合市公白,不许盗砍松杉竹、砍柴、挖笋,违者鸣官究治。”据老人说,此碑是明代所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从中可以看出,三百年前的古镇居民就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
和平早在唐天成元年就有五日一墟期。每逢墟日赶墟者达五、六千人之众,集中在长约600米、宽4-6米的和平街道上交易,造成拥挤和秩序混乱的局面。因此,清道光三年对街道进行修整,整顿集市秩序,并在和平街街口立禁碑一块,碑文为:“道光三年,合市修理街道。此处狭窄,上下人多,两边不许堆积卖物,违者公罚。”碑为青石,高1米,宽0。2米。现今,虽碑已不存,但至今街道两侧为集市设置的固定摊点仍在屋檐滴水以内,已成传统。
岁月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和平古镇静静地迎送着每个日出日落,聆听着熟悉又陌生的足音,注视着古镇发生的一切。古镇的人们也在日夜欣赏如歌、如画的古镇。
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和平镇位于邵武南部,是一座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洲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唐代以来,历设里、乡、分县建制。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仅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就有5座,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而尤为珍贵的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走进幽邃的古镇小巷,悠悠古韵扑面而来,令人眼界开朗,心生感叹,浮想联翩。
和平古称“禾坪”(禾苗的禾,草坪的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是一座古城堡。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时称“昼锦”宋为“昼锦乡和平里”因唐代这里已经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街市,故宋以后又称“旧市街”元承宋制。明为“三十三都”万历年间和平开始修宝塔、建城堡。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一些大户人家时常遭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在黄氏族裔黄显岐、黄若岐首倡下,修建和平城堡。城堡周长360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城堡辟有四大门、四小门,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并在门上建谯楼,用于瞭望。
和平古镇不乏豪门巨宅和有价值的建筑。
城堡内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巷纵横交错,光滑的鹅卵石记载着古镇的繁华与沧桑。
县丞署 和平历史以来就是邵武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置“分县署”和“把总署”驻兵防守,隶属邵武府治。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古镇区东南隅的谢傅巷,坐西朝东,现有面积约500余平方米,两进厅,五开间,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用材硕大,四根纵梁与横梁形成一个井字顶,使公堂显得更加威武壮观。整幢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遗风。地面上还有两排半圆小坑,为当时升堂时衙役口念“威武”手拄水火棒所留。大门外有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时站立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清晰可见。署衙前右侧原有关押人犯的平房(俗称“班房”)。署衙前一片空旷的坪地,为驻防官兵训练、演武场所,称为“校场”民国四年(1915年),县丞署由官产处拍卖给基督教作教堂――福音堂。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和平县丞署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
和平书院 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黄峭(871年-953年)。唐时,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应证了和平风水好,十八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负就是“复唐”在感到复唐无望时就弃官归隐到和平,并创办了和平书院。黄峭娶妻妾三房(上官氏、吴氏、郑氏),并且每房都生了七个儿子,共计21个。在其八十大寿时,把21儿子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命令各房仅留长了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瓜子金,并口占遣子诗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就因他的开拓思想,现在黄峭后裔已遍布世界各大洲,达4000多万人。邵武和平古镇已成为联系海内外4000多万黄氏后裔的纽带。
和平书院的北向大门的设计非常讲究,顶部形状像一顶官帽,反映了旧社会读书为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三扇门形成了一个“品”字,意味着要当有品级的高官。进入书院大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为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开卷有益”“书卷”上原本镶嵌着“天开文运”四字,令人惋惜的是现已不在。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过。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面门上“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和平书院可以说是邵南人才的摇篮。“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至今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
李宅 在和平东门街旁有一座岁进士牌坊,是和平现存唯一的岁进士牌坊,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岁进士李友杜所立,同治年间重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宋名相李纲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和平,所居之处称“李家巷”据庆亲里李氏宗族记载,清代时此巷李姓一族出了三名进士,因此又称此巷为“进士巷”穿过进士巷便是李宅,其门楼古朴壮观。李宅是古镇现存仅有的两座明代建筑,其结构特点是,大合院套小合院,既独立又相联。天井讲究四水归堂,采用明沟导流。厅前两根巨柱竖立,为明代建筑特点之一。
李氏大夫第 位于和平古镇东门。此门李氏清晚期“一门九大夫”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李氏大夫第,为奉政大夫、知州李春江,奉直大夫、直隶州州同李奇川的宅府,俗称“李恒盛”(寓为永远繁盛)。其门楼砖雕精致细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八字面的墙上有四幅三国演义里的典故:“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宋太祖千里送京娘”还有雕刻精美的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所雕的龙在下、凤在上,是典型的清同治间产物,历史时代特征非常明显。该大夫第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护厝。合院内三进厅,均三开间,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门棂、窗棂、雀替等构件雕饰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礎,均有桎。厅堂柱上原有用大毛竹片雕刻的一副意义深刻的对联: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忠孝与长期的耕读文化。站在第三厅的中央可远望二进厅屋顶有一个四不象怪兽的屋脊装饰,即古朴又神秘。
黄氏大夫第 黄氏大夫第是黄峭第三房郑氏第十九世孙黄映璧的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黄映璧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氏“大夫第”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的黄氏“大夫第”共有三座院落,分别位于和平主街东西两面,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坐东朝西,后宅原有花园和戏台,令人感到缺憾的是,戏台已被拆除。和平民居建戏台的目前还只发现这一例,绝无仅有,实属罕见。街西一座,坐西朝东。黄氏大夫第主院落建筑技艺精湛。砖石构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精美,富丽堂皇。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雕刻了梅、竹、松,锦鸡、鹤等物,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合院为三进二厅,正厅为一厅三天井,均三开间,南侧有护厝。房子为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的雕饰精美,栩栩如生。花窗除了雕刻精美的花草外,还雕刻了蝙蝠和鹿。蝙蝠象征“福”鹿象征“禄”充分表现了主人祈求福禄的美好心愿。这里的天井,采取暗沟排水,水漏设计成铜钱状,且雕凿精细,蕴含“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廖氏大夫第 廖氏“大夫第”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时祖孙三代“一门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两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西门廖氏大夫第主院落三进二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大门有些斜,取的是正西方向,是廖氏大夫第的特点之一。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门楼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简朴无华;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的雕饰题刻及楹联书画俱精,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为上乘的艺术佳作,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标志和见证。南侧廊楼的一株古柏,是建廊楼前就有的。建房时保留古树,让其穿屋而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一首题为穿房柏的诗写道:“根扎雕廊下,干穿房顶荫。雕廊颜色老,虬柏绿犹新。”这是对穿房柏真实的写照。厅堂上“贤孝可风”的牌匾是清代晚期邵武府正堂朱锡恩褒奖廖德昌的儿媳、廖玉堂的妻子付氏宜人的。付氏宜人是一个贤良、讲孝道、热心公益的人,是一个公认的贤妻良母。门朝西的廖氏大夫第临街的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房屋穿斗式构架,三开间。瓜柱、门棂、花窗雕刻花草图案、历史故事。窗雕有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求鲤”、黄香“咨蚊饱血”和“孟宗哭笋”的典故。除此之外,还雕刻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关羽在华容道放曹操的故事。这些雕饰,技艺精湛,人物传神。
谯楼:和平古镇现存东北两座谯楼。东门谯楼是三重檐歇山式,而其他三座谯均是两重檐的。东门谯楼,门洞用石条砌成,墙体用大块的卵石筑成。城墙脚下的这块“禁止搬运、保固地方”的石头,是和平“旧市三禁碑”之一,为清代设立。由于当时社会地主少、农民多,农民每次把收成的大部分上交给地主,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上涨,地主就把大部分的粮食外运到邵武城关或福州,造成产粮地变为缺粮地,农民面临饥饿的威胁,因而设此碑,并轮流放哨,规定所有私自外运的粮食都必须没收或低价收购,因而它起到维护当时的粮食市场的作用。北门谯楼,当地人称“武阳楼”因它对面的山叫武阳山,清同治年间翻修过。城门的门洞用条石砌成,比东门门洞高大。城门两边各保留了一段用鹅卵石筑成的明城墙,鹅卵石上长满青苔,漫漶的缝隙间长着青青野草,四季皆有野花开放,充满了诗情画意。风雨谯楼,见证百年夕阳烟雨;古朴城门,迎送多少古镇喜忧。谯楼走过的是悠悠岁月,形容虽然残破斑驳,留下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古镇历史。
和平古民居的朝向,大多是坐西朝东,或坐东朝西。这种朝向导致夏天太阳长时间从天井上方照射至厅堂,使厅堂酷热难当。为了解决避暑问题,这里房子采取了两种遮阳的方法,即轨道推拉式和卷帘式。黄氏大夫第朝西的两座合院采取的就是轨道推拉式遮阳法遮阳。这种遮阳法就是在厅堂檐前梁枋上设置活动机关,用牡蛎片制成既可遮阳又可采光的遮阳板。若要遮阳就拉动机关的拉线,遮阳板就顺着轨道往天井上方运行,直至完全遮挡住;而将拉线反向拉动,遮阳板便往回运动。另一种转轴式,即用一个转轴来卷放遮阳布。廖氏大夫第使用的是这种里遮阳方法。
此外,和平古镇还有司马第、郎官第、“恩光”宅、“贡元”宅等。
位于古镇主街西侧的郎官宅,为现存二座郎官宅中的一座。这座郎官宅,门面朴实,砖雕窗户却精美无比,寓意深刻。窗棂用青砖精雕细刻而成,分别刻了琴、棋、书、画四样东西,充分彰显了这家主人――清光绪年间的书法家杜林光的艺术品味。
“恩光”宅位于古镇北门,此宅门楼用青砖建成,砖雕少许,朴实大方“恩光”二字就刻在门额的青石板上,笔画苍劲有力。“恩光”宅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门朝北,在和平极其罕见;二是厅堂不在天井后,而在天井旁边,与其他的古民居厅堂在天井后不同。
位于南门的“谢氏粮仓”又名“谢氏庄仓”为清中期建筑,外观为斗砖封火墙封闭的四合院式,风火墙有明显的徽派建筑特点,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粮仓木制,仓底板距地面20-30公分以防潮。粮仓大部分保存完好,是一处罕见的古代庄园主粮仓。
旧市义仓位于古镇东。早在明代,和平即已建有义仓。义仓主要用于救助孤寡贫病和灾荒之年赈济灾民。现存的义仓,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占地近400平方米。建筑外观为斗墙封火墙四合院式,内设仓房4间,可储谷1000余石。由于年久失修,现在所看到的义仓已非常破旧,而嵌于墙中的石板上刻的义仓条规和建义仓的功德碑仍然清晰可辨。
和平古镇有“天后宫”、“万寿宫”、“三仙宫”谷称“旧市三宫”
天后宫位于古镇区街北,坐东朝西,临大街,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奉祀妈祖娘娘。邵武历史上造纸业发达,和平的廖健顺、李行升两个家族在清代时赴福州、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经营纸业等贸易,因而发家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该天后宫是廖健顺、李行升等为首捐资众助所建。占地400多平方米,有上下两殿,并建有戏台。每年元宵节,以8人抬的官轿抬出木雕妈祖圣像花灯游街,宫内演戏。天后宫平时兼作“福州会馆”多为纸商聚集处,用以洽谈生意及交流纸业行情。
万寿宫位于古镇区街北,坐东朝西,临大街,为清中期江西旅邵商人所建。占地约500平方米,砖石构四柱三间单门,八字开牌坊式门楼,门楣为青石板阴刻篆书“万寿宫”三个大字,砖雕内容丰富、技艺精巧。有上下两殿,仅上殿供奉一尊巨型许真君塑像。该宫不迎神,不祭祀,实际被作为“江西会馆”是江西商人在和平的聚集和活动场所。
在古镇东门内东北侧,有一座道教观宇――三仙宫,又名“灵仙观”坐西朝东,为上下两殿,供奉邱、王、郭三仙塑像。
“延喜宝奄”位于和平主街的西面,距黄氏“大夫第”30余米,是镇区内唯一的奄堂。“延喜宝奄”始建于元朝,后几毁几建,现存主体建筑为清代所建,20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修葺。进门便可看见“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大殿供奉观音菩萨。
众多的宗族祠堂、家庙也是和平古镇的特点之一。保存下来的就有歧山公祠、赵氏宗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庙等。
位于北门的歧山公祠,又称“半山园”建于清光绪间,为朝议大夫、州司马廖德昌(名维周,号歧山)的享祠,是其孙传珍、传琼为纪念乃父而建。该祠原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请当时天津著名建筑设计师采集大量优秀的园林建筑式样再结合邵武地方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而且从天津购来大量名贵花木种植,成为一处幽雅别致的园林式建筑,所以又称“半山园”现存单体建筑,单进、五开间,约300平方米,门楼前建石桥、泮池。祠内一株百年巨型茶花树,一到阳春三月,枝头便红花烂漫,幽香飘逸,沁人心脾。
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街,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河卵石,有的全部铺河卵石。贯穿古镇南北的旧市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长600余米,宽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因北高南低的地形关系,街道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古民居鳞次栉比,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地方特色,堪称古民居的瑰宝。东门街两旁老房子挤挤挨挨,多为砖木结构。街面铺设石板,块块光滑,雨后更是光洁如镜,如诗如画。诗云:“江南冷雨北吹斜,人影百姿映在街。洁石镜明非打锉,但凭千载万家鞋。”街面每隔100米就有一个用条石铺成,状似棋盘的图案,当地人称其为棋盘石。棋盘石有何作用呢?传统的说法是:和平历代都有大量的人士中科举或在外做官,他们衣锦还乡,荣宗耀祖,骑马或坐轿回来,进入城堡,每到一块棋盘石就停住,下马或下轿稍停片刻,以显示他的荣耀和光彩。还有一个作用是:有一定身分或地位的人家出殡,棺木每抬到一处棋盘石就停下来,让孝子贤孙们跪下叩拜,拜完再抬起棺木往前走。一般没有官职或身分地位的人家则没有在这里停棺叩拜的资格。
和平主街两面近百条的小巷在高墙间蜿蜒,古朴、幽静、深邃,却蕴涵着勃勃生机。有诗写道:“壁剪裁天地,地幽碧落奇。巷深苔藓盛,天小白云稀。”每一条古巷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巷名都有一个由来。其中最宽处只有75公分,最窄处只有50公分的巷子,叫和气巷。因为两个人在巷子中相遇,必须同时侧身,相互谦让才能通过,故名“和气巷”潘家巷,封火墙高耸,因巷子里的住户大多姓潘而得名。潘家巷中间有一弯折,站在巷口看,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走进去看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春”近百条巷子,纵横交错,犹如迷宫,陌生人走进去非常容易迷路,极具挑战性。
和平古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许多传统的民间的民风民俗依旧传承下来,如傩舞、三角戏、民间曲艺、节俗、婚俗以及游浆豆腐、织造腰机布等等。和平游浆豆腐的制作工艺堪称中国一绝,它是用老的豆浆作为酵母,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的石膏与囱水,是纯绿色食品。和平的油炸豆腐别有特色,有诗赞道:“温柔玉板满盘鲜,扑入油花唱又颠。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万煮总缠绵。”还有“泥鳅钻豆腐”、“熏烤鲤鱼干”、“和平包糍”、“和平田螺”、“和平米粉”等烹饪绝活,名闻遐迩,享誉久远。
和平还有“旧市三禁碑”除前面提到的“禁止搬运,保固地方”石碑外,还有狮形山下的护林碑,禁止乱设摊点的石碑。狮形山下的护林碑,碑高1。2米,底宽0。43米,呈自然三角形。碑文曰:“合市公白,不许盗砍松杉竹、砍柴、挖笋,违者鸣官究治。”据老人说,此碑是明代所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从中可以看出,三百年前的古镇居民就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
和平早在唐天成元年就有五日一墟期。每逢墟日赶墟者达五、六千人之众,集中在长约600米、宽4-6米的和平街道上交易,造成拥挤和秩序混乱的局面。因此,清道光三年对街道进行修整,整顿集市秩序,并在和平街街口立禁碑一块,碑文为:“道光三年,合市修理街道。此处狭窄,上下人多,两边不许堆积卖物,违者公罚。”碑为青石,高1米,宽0。2米。现今,虽碑已不存,但至今街道两侧为集市设置的固定摊点仍在屋檐滴水以内,已成传统。
岁月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和平古镇静静地迎送着每个日出日落,聆听着熟悉又陌生的足音,注视着古镇发生的一切。古镇的人们也在日夜欣赏如歌、如画的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