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绮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心灵体操最新章节!
那天,阿梅跟我说她要到卢旺达去,那是阿梅本科即将毕业前夕。她说得很认真。我问她怎么突发此奇想?她说因为看到一个电视节目,里面说卢旺达的教育状况极其糟糕,那里的小学校破烂不堪,常常是正在上课,忽然一阵风就把屋顶掀起裹走了,学生们甚至连课桌都没有,挤坐在长条凳上,在膝盖上写字,更糟糕的是那里缺少教员,每月的工资才50美元她说镜头里那些非洲孩子个个都有一双大大的明亮的眼睛,那些眼睛装进她的心里以后,总也淡不下去,没日没夜地眨动在她的心窝,因此她觉得自己应该去那里,教那些孩子。
她已经开始在打听去那里教孩子英语的可行途径。我跟她说,中国贫困地区也有许多孩子期待着能关爱他们的教师,电视里有更多表现嘛,甚至其中一位“大眼睛”女孩的形象已经传到海外,对她的追踪性报导不少,你怎么心里头总揣着些非洲孩子的眼睛,却忽略了自己国家那些贫困地区孩子的眼睛呢?再说,卢旺达当地的语言你会吗?你怎么教那些孩子呢她对我施予的批评非常吃惊,说我所提醒她的这些她都没有想到过,她对自己的辩护非常简单:我的这个想法是美丽的!
阿梅突发奇想,乍听我很不以为然,她走后我细思,却不禁感叹:确实,她的想法是美丽的。应该把“突发奇想”改写成“突发绮想”才对。人的一生中,尤其青春期里,如果从未有过这种突发绮想的情况,不说是不正常吧,至少是很大的遗憾。
其实,我,以及我以上的几茬兄姊的青年时期,处在远比现在单纯的社会心理场里,仅仅因为看了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次舞台演出,乃至一篇短文、一张新闻照片、一幅宣传画、一句座右铭,就突发宏愿,把自己的一生,绾定于一个职业、一种取向、一种模式,例子真是不少。我的一位姊辈,就是因为看了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又译作桃李满天下),那里面的女主角瓦尔瓦拉由当年苏联最红的女星玛列茨卡亚饰演,为这一角色配音的是当年影迷都熟悉的舒绣文。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不止我那姊辈一位,心窝里嵌进了瓦尔瓦拉那双大眼睛就再也摆脱不掉,也不想摆脱,出得电影院就立誓要当一名人民教师,没多久她报考大学,所有志愿填写的都是师范类,她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师范大学。在大学里参加了合唱团,业余经常演出,那时候一个国家级的演出团体的合唱队奇缺女低音,她恰是女低音,被看上了,先是借她去演出,后来就要正式调她去,同学们都很羡慕,她表示可以借调一时,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当教师。在那演出团体里她表现非常出色,几次随团到苏联、东欧、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访问演出,人们都觉得她已经完全适应合唱队队员这一人生角色了。但有一天她到电影院去看了复映的乡村女教师,心血复又来热潮,她找到团领导,提出如今已不难从音乐学院分配来女低音,自己应该回到师范大学补完学业,去实现当一名乡村女教师的人生追求。她后来果然回到大学补上文凭,主动争取到一个边远省份的教师岗位。谁想去那里不久就遭逢了“文革”教师的绮梦被粗暴地撕裂得粉碎。我与这位姊辈邂逅在10年前,她已经退休回到北京定居。回首往事,我小心翼翼地问她,因为一部电影就心血来潮,蘧定终身,是否她安祥地微笑着,真诚地告诉我,她无怨无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她在讲台上、在粉笔灰里,深深地感受到壮志已酬的幸福与快乐。她反过来问我:对人生的设计,完全是在冷静甚至超冷静的精确计算里完成,那就一定好吗?人的心灵之血,完全无潮,难道是好的状态吗?人能被艺术、被纪实信息、被偶然遭遇到的人与事,乃至一个小小的细节所感动,突发奇想,陡立宏愿,难道不是生命最美丽的时刻吗?这美丽的光芒如果能覆盖一生,那不就是幸福吗?
时代刷新得令人如迁新居,生活变幻得令人如坐过山车,陌生感晕眩感里有甜蜜惊喜也有失态恐慌,谁能再用单纯的表达、简单的道理来感动、感服别人?阿梅毕竟成长于新的时空,她毕业后没有去卢旺达,也没有去祖国边地,没有当教师,而是进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当了白领,因为美声唱法的歌唱爱好,我把她和那位姊辈牵合一起,她们已成忘年交,我有时也会跟她们一起喝英式下午茶,随意闲聊。阿梅在许多问题上,跟我们两位长辈见解大异,但我们很少争论,而是相互倾听。把我们两辈人绾在一起的心绦,不是别的,就是
关于心血来潮、突发绮想的共识。昨天我们品茶谈心,提及非典突然袭来后,有不少年轻人看了电视里的某些镜头,便发愿要学医,要当敢于冲到最前沿的医生和护士,心血起狂潮,突发绮丽想,尽管到头来真正能履现这一宏愿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但所有心灵里有过感动、发过誓愿的生命,都会因此而更加美丽。我们珍惜在自己生命历程里出现过的所有感动、所有绮想,并且也希望社会能珍惜每一个成员生命里哪怕是只闪耀过一刻、后来并没有一一兑现的那些因感动而突发的善念绮想。也许,正是这些美丽的闪光,使人类的良知聚合为了永不熄灭之火。
那天,阿梅跟我说她要到卢旺达去,那是阿梅本科即将毕业前夕。她说得很认真。我问她怎么突发此奇想?她说因为看到一个电视节目,里面说卢旺达的教育状况极其糟糕,那里的小学校破烂不堪,常常是正在上课,忽然一阵风就把屋顶掀起裹走了,学生们甚至连课桌都没有,挤坐在长条凳上,在膝盖上写字,更糟糕的是那里缺少教员,每月的工资才50美元她说镜头里那些非洲孩子个个都有一双大大的明亮的眼睛,那些眼睛装进她的心里以后,总也淡不下去,没日没夜地眨动在她的心窝,因此她觉得自己应该去那里,教那些孩子。
她已经开始在打听去那里教孩子英语的可行途径。我跟她说,中国贫困地区也有许多孩子期待着能关爱他们的教师,电视里有更多表现嘛,甚至其中一位“大眼睛”女孩的形象已经传到海外,对她的追踪性报导不少,你怎么心里头总揣着些非洲孩子的眼睛,却忽略了自己国家那些贫困地区孩子的眼睛呢?再说,卢旺达当地的语言你会吗?你怎么教那些孩子呢她对我施予的批评非常吃惊,说我所提醒她的这些她都没有想到过,她对自己的辩护非常简单:我的这个想法是美丽的!
阿梅突发奇想,乍听我很不以为然,她走后我细思,却不禁感叹:确实,她的想法是美丽的。应该把“突发奇想”改写成“突发绮想”才对。人的一生中,尤其青春期里,如果从未有过这种突发绮想的情况,不说是不正常吧,至少是很大的遗憾。
其实,我,以及我以上的几茬兄姊的青年时期,处在远比现在单纯的社会心理场里,仅仅因为看了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次舞台演出,乃至一篇短文、一张新闻照片、一幅宣传画、一句座右铭,就突发宏愿,把自己的一生,绾定于一个职业、一种取向、一种模式,例子真是不少。我的一位姊辈,就是因为看了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又译作桃李满天下),那里面的女主角瓦尔瓦拉由当年苏联最红的女星玛列茨卡亚饰演,为这一角色配音的是当年影迷都熟悉的舒绣文。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不止我那姊辈一位,心窝里嵌进了瓦尔瓦拉那双大眼睛就再也摆脱不掉,也不想摆脱,出得电影院就立誓要当一名人民教师,没多久她报考大学,所有志愿填写的都是师范类,她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师范大学。在大学里参加了合唱团,业余经常演出,那时候一个国家级的演出团体的合唱队奇缺女低音,她恰是女低音,被看上了,先是借她去演出,后来就要正式调她去,同学们都很羡慕,她表示可以借调一时,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当教师。在那演出团体里她表现非常出色,几次随团到苏联、东欧、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访问演出,人们都觉得她已经完全适应合唱队队员这一人生角色了。但有一天她到电影院去看了复映的乡村女教师,心血复又来热潮,她找到团领导,提出如今已不难从音乐学院分配来女低音,自己应该回到师范大学补完学业,去实现当一名乡村女教师的人生追求。她后来果然回到大学补上文凭,主动争取到一个边远省份的教师岗位。谁想去那里不久就遭逢了“文革”教师的绮梦被粗暴地撕裂得粉碎。我与这位姊辈邂逅在10年前,她已经退休回到北京定居。回首往事,我小心翼翼地问她,因为一部电影就心血来潮,蘧定终身,是否她安祥地微笑着,真诚地告诉我,她无怨无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她在讲台上、在粉笔灰里,深深地感受到壮志已酬的幸福与快乐。她反过来问我:对人生的设计,完全是在冷静甚至超冷静的精确计算里完成,那就一定好吗?人的心灵之血,完全无潮,难道是好的状态吗?人能被艺术、被纪实信息、被偶然遭遇到的人与事,乃至一个小小的细节所感动,突发奇想,陡立宏愿,难道不是生命最美丽的时刻吗?这美丽的光芒如果能覆盖一生,那不就是幸福吗?
时代刷新得令人如迁新居,生活变幻得令人如坐过山车,陌生感晕眩感里有甜蜜惊喜也有失态恐慌,谁能再用单纯的表达、简单的道理来感动、感服别人?阿梅毕竟成长于新的时空,她毕业后没有去卢旺达,也没有去祖国边地,没有当教师,而是进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当了白领,因为美声唱法的歌唱爱好,我把她和那位姊辈牵合一起,她们已成忘年交,我有时也会跟她们一起喝英式下午茶,随意闲聊。阿梅在许多问题上,跟我们两位长辈见解大异,但我们很少争论,而是相互倾听。把我们两辈人绾在一起的心绦,不是别的,就是
关于心血来潮、突发绮想的共识。昨天我们品茶谈心,提及非典突然袭来后,有不少年轻人看了电视里的某些镜头,便发愿要学医,要当敢于冲到最前沿的医生和护士,心血起狂潮,突发绮丽想,尽管到头来真正能履现这一宏愿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但所有心灵里有过感动、发过誓愿的生命,都会因此而更加美丽。我们珍惜在自己生命历程里出现过的所有感动、所有绮想,并且也希望社会能珍惜每一个成员生命里哪怕是只闪耀过一刻、后来并没有一一兑现的那些因感动而突发的善念绮想。也许,正是这些美丽的闪光,使人类的良知聚合为了永不熄灭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