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炒馍干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幸福的小农民最新章节!
207。炒馍干
这个年快过完了,孙刚和妈妈一起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自家的储存室里还有一大堆东西没消灭掉。( )
储藏室里大多都是吃的:二十多斤的猪肉、十几斤的干货、一篮子的花生瓜子
猪肉让孙妈切成大块,用粗盐腌在坛子里,过一两个月吃,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而最扎眼的还是那满满一大笸箩的白面馒头,足足有好几十个。基本上个个都是“皮开肉绽”看起来不那么好看。
但比起年前腊月,这一大笸箩馒头还算是少了很多的。
年前。孙刚和妈妈蒸了好几锅,除了给姥姥和奶奶一家几十个,自己还留了一百多个。
而且,打春之后,温度越来越暖和了,这些馒头再不消灭掉,就要放坏了,到时候就糟蹋了。
这年头,生活条件好了,正月间吃饭的油水又大,主食消耗的很慢,一般都是喝酒,吃菜,最后再来半碗饺子,吃馒头的不多了。
哪像过去,生活条件不怎么好,一年到头也难有这么大油水,那时候的主食消耗就很快。(7*)
记得小时候,刚过腊月,隔壁村磨坊里的磨面机都会响到很晚,由于方圆几个村子里就这一个磨房,来磨面的手推车能排出老长的队来,一年来没见过面的乡亲说不定就能在这里相遇,趁着排队的档儿聊个没完没了,似乎要把一年的话都要讲完。
即使不认识的乡邻在等着磨面时,也会聊得热火朝天,聊着聊着发现谁谁是自家嫂子的堂弟,刚好是对方三表叔家的二外甥,于是便攀上了一门亲戚,有的甚至还聊成了儿女亲家。
那个时候,磨面也有门道。
第一道面都是精白面,蒸的馒头雪白雪白的。
第二道面就会有少量的麸皮,馒头微黄。
第三道面麸皮更多,馒头蒸出来就有点发黑了。
所以粮食充足的人家只吃第一道面,缺粮的一般都是吃第二道面、第三道面,严重缺粮的人家则直接把麦子磨碎,白面、麸皮混在一起吃,美其名曰“一风吹”
面磨回家,家家户户就忙着蒸馒头了。
馒头也不是随便什么日子就蒸的,平时吃的是馍,直接把面切一切,蒸出来是接近长方体的。( )
只有重要节日时才蒸圆形的馒头,要把面一个一个地揉成圆团,这样要费更多的功夫,而春节的馒头费的功夫更大。
首先是和面,这活在平时,女人家就行了,但春节蒸的馒头多,要用很大的盆,一般要家里的男人一起和面,女人没那么大的劲,还要经常掂一掂,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会更劲道,有嚼劲。
和好了面,就要让面“醒醒”也就是让面充分地发酵。
春节前一般都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为了“醒面”要把面盆放在尚有余温的锅里,或者做饭时的锅台上,有的人家甚至把面放在被窝里,用体温让面“保持清醒”
小时候,小麦面比较紧张,腊月里蒸的馒头要到除夕祭完祖先才能开吃,这一天,无论贫富,都可以敞开肚子吃白面馒头。
过年馒头还要赠送亲友、招待客人。
乡下人乡里乡亲的很多,拜年可以拜到正月十五以后,为了保鲜馒头招待客人,村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
有的人家把馒头用棉线像串糖葫芦一样串成一串,挂在屋檐下风干,为了防止麻雀偷嘴,还要让家里的老人或孩子拿着棍子,全天候地看守。
小孩总有偷懒的时候,一不小心,挂在屋檐下的馒头就被麻雀啄了几个小洞洞。
有的人家隔三差五地把馒头馏一下,但这样会把馒头馏得“皮开肉绽”嚼起来口感也差了很多。
为了防止馒头长霉,最常规的做法是把馒头一层一层地码在缸里,中间留一道空隙,放进硫磺熏,但这样的馒头吃起来都会有一股怪味。
“有钱没钱,过个饱年”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吃饱早已不成问题,天天都像是过年,但每年过年,乡亲们还是会准备很多年货,白面馒头必定是少不了的。
遇到这种“裂开了嘴”的馒头,吃的时候口感要差上很多。热馒头的时候,在馒头的表面淋上一点水,这样馏出的馒头才会变得松软。
“这咋办呢?还有这么多。”孙妈看着半筐馒头,十分的发愁。
“别急啊,我有办法。”孙刚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中午,孙刚拿了七八个硬梆梆的馒头,放在案板上,切成一块。由于,馒头干巴巴的,案板上留下来很多馒头碎屑。这个不能扔,做出来一样好吃。
起锅烧热,放入花生油,用葱姜蒜爆香,然后把干馒头片下锅,加点儿盐翻炒,倒入半碗水。要不停的翻炒,不然会糊锅。
等水慢慢烧干,馒头片变的金黄。
出锅后,放置一会儿,吃起来又焦又脆,又有葱蒜香气,真的很好吃。
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炒馒头的碎屑,不够的话再揉碎几个馒头。
最后乘着油锅做半锅西红柿鸡蛋汤,吃着金黄的馒头片,喝着酸酸的蛋汤,确实比馏出来的馒头好吃多了,而且一顿能消灭好多个,看来用不了几顿,这半筐馒头就可以干掉。
“这方法不错,吃起来也好吃。”吃完饭正抹嘴的孙妈高兴的说道。
“好吃也不能老吃它吧,咱仨人估计要吃几天。”孙爸看着筐里那么多馒头,仿佛看到以后几天天天都是炒馒头片,馏馒头
最近王燕住在县城娘家,为了方便去医院做检查,每隔几天都要。
肚子越来越大了,离预产期还有3个月时间。
孙妈没事儿的话,就拿起针线筐,和村里一群妇女在太阳晒着的墙边下,缝缝补补的,每天乐乐呵呵的给孙阳未出世的孩子做着小衣服,缝虎头鞋。拿旧的床单、棉布,裁剪成一块块四方的,打算给孩子做尿布。
小孩子衣服商场里都有,孙妈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穿着舒服,而且有诚意。
207。炒馍干
这个年快过完了,孙刚和妈妈一起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自家的储存室里还有一大堆东西没消灭掉。( )
储藏室里大多都是吃的:二十多斤的猪肉、十几斤的干货、一篮子的花生瓜子
猪肉让孙妈切成大块,用粗盐腌在坛子里,过一两个月吃,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而最扎眼的还是那满满一大笸箩的白面馒头,足足有好几十个。基本上个个都是“皮开肉绽”看起来不那么好看。
但比起年前腊月,这一大笸箩馒头还算是少了很多的。
年前。孙刚和妈妈蒸了好几锅,除了给姥姥和奶奶一家几十个,自己还留了一百多个。
而且,打春之后,温度越来越暖和了,这些馒头再不消灭掉,就要放坏了,到时候就糟蹋了。
这年头,生活条件好了,正月间吃饭的油水又大,主食消耗的很慢,一般都是喝酒,吃菜,最后再来半碗饺子,吃馒头的不多了。
哪像过去,生活条件不怎么好,一年到头也难有这么大油水,那时候的主食消耗就很快。(7*)
记得小时候,刚过腊月,隔壁村磨坊里的磨面机都会响到很晚,由于方圆几个村子里就这一个磨房,来磨面的手推车能排出老长的队来,一年来没见过面的乡亲说不定就能在这里相遇,趁着排队的档儿聊个没完没了,似乎要把一年的话都要讲完。
即使不认识的乡邻在等着磨面时,也会聊得热火朝天,聊着聊着发现谁谁是自家嫂子的堂弟,刚好是对方三表叔家的二外甥,于是便攀上了一门亲戚,有的甚至还聊成了儿女亲家。
那个时候,磨面也有门道。
第一道面都是精白面,蒸的馒头雪白雪白的。
第二道面就会有少量的麸皮,馒头微黄。
第三道面麸皮更多,馒头蒸出来就有点发黑了。
所以粮食充足的人家只吃第一道面,缺粮的一般都是吃第二道面、第三道面,严重缺粮的人家则直接把麦子磨碎,白面、麸皮混在一起吃,美其名曰“一风吹”
面磨回家,家家户户就忙着蒸馒头了。
馒头也不是随便什么日子就蒸的,平时吃的是馍,直接把面切一切,蒸出来是接近长方体的。( )
只有重要节日时才蒸圆形的馒头,要把面一个一个地揉成圆团,这样要费更多的功夫,而春节的馒头费的功夫更大。
首先是和面,这活在平时,女人家就行了,但春节蒸的馒头多,要用很大的盆,一般要家里的男人一起和面,女人没那么大的劲,还要经常掂一掂,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会更劲道,有嚼劲。
和好了面,就要让面“醒醒”也就是让面充分地发酵。
春节前一般都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为了“醒面”要把面盆放在尚有余温的锅里,或者做饭时的锅台上,有的人家甚至把面放在被窝里,用体温让面“保持清醒”
小时候,小麦面比较紧张,腊月里蒸的馒头要到除夕祭完祖先才能开吃,这一天,无论贫富,都可以敞开肚子吃白面馒头。
过年馒头还要赠送亲友、招待客人。
乡下人乡里乡亲的很多,拜年可以拜到正月十五以后,为了保鲜馒头招待客人,村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
有的人家把馒头用棉线像串糖葫芦一样串成一串,挂在屋檐下风干,为了防止麻雀偷嘴,还要让家里的老人或孩子拿着棍子,全天候地看守。
小孩总有偷懒的时候,一不小心,挂在屋檐下的馒头就被麻雀啄了几个小洞洞。
有的人家隔三差五地把馒头馏一下,但这样会把馒头馏得“皮开肉绽”嚼起来口感也差了很多。
为了防止馒头长霉,最常规的做法是把馒头一层一层地码在缸里,中间留一道空隙,放进硫磺熏,但这样的馒头吃起来都会有一股怪味。
“有钱没钱,过个饱年”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吃饱早已不成问题,天天都像是过年,但每年过年,乡亲们还是会准备很多年货,白面馒头必定是少不了的。
遇到这种“裂开了嘴”的馒头,吃的时候口感要差上很多。热馒头的时候,在馒头的表面淋上一点水,这样馏出的馒头才会变得松软。
“这咋办呢?还有这么多。”孙妈看着半筐馒头,十分的发愁。
“别急啊,我有办法。”孙刚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中午,孙刚拿了七八个硬梆梆的馒头,放在案板上,切成一块。由于,馒头干巴巴的,案板上留下来很多馒头碎屑。这个不能扔,做出来一样好吃。
起锅烧热,放入花生油,用葱姜蒜爆香,然后把干馒头片下锅,加点儿盐翻炒,倒入半碗水。要不停的翻炒,不然会糊锅。
等水慢慢烧干,馒头片变的金黄。
出锅后,放置一会儿,吃起来又焦又脆,又有葱蒜香气,真的很好吃。
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炒馒头的碎屑,不够的话再揉碎几个馒头。
最后乘着油锅做半锅西红柿鸡蛋汤,吃着金黄的馒头片,喝着酸酸的蛋汤,确实比馏出来的馒头好吃多了,而且一顿能消灭好多个,看来用不了几顿,这半筐馒头就可以干掉。
“这方法不错,吃起来也好吃。”吃完饭正抹嘴的孙妈高兴的说道。
“好吃也不能老吃它吧,咱仨人估计要吃几天。”孙爸看着筐里那么多馒头,仿佛看到以后几天天天都是炒馒头片,馏馒头
最近王燕住在县城娘家,为了方便去医院做检查,每隔几天都要。
肚子越来越大了,离预产期还有3个月时间。
孙妈没事儿的话,就拿起针线筐,和村里一群妇女在太阳晒着的墙边下,缝缝补补的,每天乐乐呵呵的给孙阳未出世的孩子做着小衣服,缝虎头鞋。拿旧的床单、棉布,裁剪成一块块四方的,打算给孩子做尿布。
小孩子衣服商场里都有,孙妈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穿着舒服,而且有诚意。